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会计诚信问题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会计诚信问题的论文参考文献

诚信是会计的灵魂和生命,会计诚信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一直以来人们把会计诚信归属于道德范畴,主要是依靠会计人员的自觉性来实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诚信问题思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会计诚信问题思考论文篇1 谈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 要:一直以来,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行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计诚信更是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热点话题。只有确保会计诚信,才能够顺利开展会计工作,如果缺失会计诚信,那么就会给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扰乱社会的发展秩序。因此我们必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各种危害,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 诚信问题 理性思考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诚信非常重要,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在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诚信同样重要,如果诚信缺失,那么必然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扰乱社会发展秩序。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诚实守信,立足于会计实践工作,避免因诚信而引起各种问题,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1 会计诚信缺失所带来的危害 1.1 对于会计工作人员产生的危害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诚信,那么人与人在交际与沟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纠纷,无法实现长期合作的关系。在会计行业,诚信更是会计人员必备的因素,如果在工作中不讲诚信,轻者会导致会计人员失去工作,重则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到诚实守信。 1.2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的危害 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如果因诚信缺失而导致信息不真实,那么对于企业、以及信息使用者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致使信息使用者作出不科学、严谨的决策,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1.3 对于社会及经济发展秩序产生的危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会计行业中的诚信,如果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诚信,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那么就会扰乱市场经济与社会的稳定性,最终导致其出现各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实习,更应当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规范市场发展秩序,但是如果缺失诚信,那么就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严重破坏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2 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 由上所述,会计诚信一旦缺失,对于会计工作人员、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秩序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健全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 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健全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极有可能导致会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诚信,最终产生各种问题。一般来说,缺乏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必然会导致市场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致使会计信息存在不对称性等问题,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就无法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无法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深化的重要阶段,市场中的诚信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与健全,针对于违规操作者并不能够给定相应的惩罚,无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这就会导致会计诚信缺失,无法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秩序。 2.2 会计行业的工作环境较差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会计行业的工作环境明显差许多,诚信不足是会计工作人员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在这样的不良环境下,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都必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导致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新人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考虑的是其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新人的诚信问题,这就导致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甚至私下沟通,欺上瞒下,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总而言之,我国会计工作人员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当中,导致诚信缺失也是必然的。 2.3 会计工作人员的身份不具有独立性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企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权利相对较大,这就导致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谋得个人私利而做出一些与工作不合理的事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编制虚假的会计报告等,导致会计行业的诚信环境越来越差,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3 重塑会计诚信的相关举措 3.1 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需要法律和制度的约束。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为会计从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从业环境;二是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尤其要加强相关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3.2 建立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要牢牢依靠教育手段。人们的职业道德观念从来也不知天生的,需要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和培养才能养成。要制定符合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并倡导会计工作者自觉加以学习;在各大会计类职业院校以及各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行业准则。 3.3 营造良好的会计行业从业环境 在一个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共同价值观念浅薄的社会中,难以营造出共同遵守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会计行业从业环境,不仅需要会计行业的不断努力,更需要依托整个社会的成长进步。只有整个社会的风气转变了,会计行业的从业环境才有可能随之改善。 4 结语 在会计行业当中,诚信问题受到了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如果会计诚信问题不得已解决,那么会计工作很难实现正常开展,最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对会计诚信问题及其带来的危害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为会计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汪文成,文超.论会计诚信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2(1). [2] 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12(3). [3] 黄婷.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经贸,2011(22). 会计诚信问题思考论文篇2 浅谈诚信会计若干问题思考 摘要:会计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然而,现实生活中会计诚信缺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计诚信缺失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可以使市场信号失真,造成政策制定的失误,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讲,可以对企业产生误导,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 关键词:诚信会计;若干问题;思考 会计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然而,现实生活中会计诚信缺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计诚信缺失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企业经营管理混乱。一个企业会计资料虚假,会计数据不实,其后果必然造成经营管理混乱,直至威胁企业的生存;会计信息失真也会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会计工作者的信誉遭到严重的损害。 失真的会计信息助长了诸如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和违法行为的滋生和蔓延,甚至使人们对证监会、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产生了置疑。由此看见,会计诚信是多么重要。会计诚信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要认识到,会计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明确诚信守信的社会意义,认清不诚信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危害,不断加强诚信教育,完善会计法制建设,以便能顺利与世界经济接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一、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信用体系不健全。 目前,诚信不足、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第一原因是信用体系不健全、人们的荣辱观念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市场透明度低导致诚信激励机制不足。我国目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很不健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息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市场主体各自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好的商誉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失信者不能及时地被曝光和发现,并得到应有的惩罚。现阶段,我国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市场本身不具备诚信保证机制,没有能力对违规交易者给予足够的惩罚,并使市场主体自发形成诚信约束机制和道德规范。社会化诚信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诚信监督机制。 (二)会计制度还有漏洞。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之快,超过了会计制度的调整速度。现有的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漏洞。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许多公司便钻这些空隙,或打擦边球。会计核算中会计估计的地方很多,如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重要性原则的选择与协调等,均存在着多种备选的程序和方法,由此导致会计信息难以统一计量。 (三)会计管理体制还不完。 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企业会计管理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不相适应,使会计管理工作难以在企业管理及经营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还是单位任免制。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及在职消费等,都要由公司经理等负责人决定,会计人员的任用、调动、撤职或免职等重大人事问题也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会计管理体制,优化会计管理环境,规范会计核算方法,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严把会计人员上岗关。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禁止无证人员上岗,对聘用无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单位要严厉处罚。结合会计证对会计人员加强管理,实行注册登记和年检制度。 二、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一)塑造会计诚信的企业文化。 要建设企业会计诚信文化,除了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企业要重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经营和培育市场的投入不应只限于物质方面,还要注重诚信的投入,营造一种“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重在培养诚信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内化为中小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体现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使诚信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有效的诚信文化建设模式必须由企业的主要领导倡导,在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的同时,还要考虑全社会的利益。企业领导必须将诚信文化建设看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通过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诚信尤其是会计诚信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通过合法的手段使公司利润最大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 (二)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 目前,对于造假账的舆论谴责已经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这种谴责大多是针对整体而非具体企业,多数是学术性、政策性的而非实用性的。我们还缺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因此,应当建立和培植揭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市场力量,以改变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状态。从有关会计诚信现状来看,加快建立社会信用监督体系,是我国目前迫切要完成的大事。规模先进的信息数据库将记录着大量企业与个人的资金往来与商品交易的种种资料,可以提供客户查询,一旦有不良信用的记录,在工商注册、银行贷款、消费贷款、个人信用卡服务以及人才聘用等方面将受到制约;相反,为鼓励获得守信等级高的企业,可以让其优先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或为其提供高额度的贷款。一些专家还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现实情况,制定可实际操作的《信用法》。尽管这需要时间,但是势在必行。就现阶段而言,要狠抓行业监管,查处虚假行为,增加失信者的成本。 (三)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机制。 对会计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责任意识教育、职业理想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道德修养,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为准绳。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褒贬,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使他们深刻领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引发他们内心对诚信的共鸣,做诚信的工作者。 (四)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诚信建设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社会诚信的法律规范,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往往得不到严厉的法律制裁,使得一些公司将“诚信”二字置之不顾。因此,立法机关应把一部分关系重大的规定、准则等上升为国家法律,使上市公司企图违规操作时会因国家法律的威严而有所收敛。我国对上市公司的处罚应由以行政处罚为主变为以民事和刑事处罚为主。中介机构的诚信,是信用社会的基础。中介机构造假,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市场,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如不严肃处理,就违背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原则,助长造假之风。为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的监督和惩罚力度,让违规中介机构付出惨重的代价。 参考文献: [1]陈华.试论重建企业诚信文化[J].市场周刊,2003.10. [2]樊珂辰.如何看待会计信息失真问题[J].财政与发展,2006.5. [3]裘国珍.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减少会计信息失真[J].科技信息,2007.14. 猜你喜欢: 1. 会计诚信问题研究论文 2. 会计诚信的重要性论文 3. 会计诚信毕业论文 4. 会计诚信方面论文 5. 会计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6. 关于会计诚信的论文

会计专业诚信课题论文参考文献 [1] 葛家 澍 .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工业出版社,1999.[2] 李玉敏.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孟凡利.会计基础知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李勇.大力推进行业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03,(1):8-9. [3]阎达五,支晓强.论会计管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3,(1):10-13. [4][美]丹尼尔·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余晖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 2.李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会计粉饰问题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 3.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6-12 4.赵家保,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及治理[J],会计研究,2002,4:185-186 5.李志芳,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剖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2,2:39 6.罗正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2002,8: 33-36 7.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J],会计研究,2003,1:25-30 ;

会计诚信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胡敏.基于阿米巴经营理念的财务成本管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19-120.[2]谢建厂.大数据视角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0-121.[3]贾晓佳.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2-123.[4]贾红艳,杨书想.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调整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4-125.[5]张玉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47-150.[6]赵霖昊.会计事务所行政处罚机制对审计质量影响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8-179.[7]薛晨冉,王帆.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益质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7-9.[8]谭欣.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研究--基于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53-55.[9]姚华建.论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95-96.[10]李晓珊.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04-105.[11]熊巧.战略差异、成本粘性与企业研发投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15-117.[12]黄淑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20-121.[13]王清君.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83-184.[14]刘志辉.我国建筑企业融资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12.[15]崔学贤,岳洋.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春长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07-109.[16]邓欣."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预算管理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9-121.[17]陈永霞.奶牛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38-139.[18]张倩.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59-160.[19]闫文婧,颜苏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昌电力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61-162.[20]曹诗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2-173.[21]沈炎方. 我国乡镇政府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22]董浩. 不同动因下杠杆收购模式及目标企业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2019.[23]唐剑波.高校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9(25):27+34.[24]范卫东.论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J].智库时代,2019(25):51+58.[25]王丽.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4-45.[26]周琼.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的相关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6-47.[27]王晓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2-53.[28]张永秀.县级基层单位会计成本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7-58.[29]龙媛.浅析黄金珠宝加工行业成本管理及控制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8-59.[30]吴杨.公路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60-61.[31]杨洁.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79-80.[32]姜玉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00-101.[33]施心怡.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以哈药股份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18-121.[34]韦望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1-142.[35]刘霞.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6-147.[36]韩雪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9-150.[37]袁小根.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1-152.[38]张艳红.关于深圳邮政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2-153.[39]杜晨光.浅析制药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4-156.[40]徐玉德,俞盛新,徐菲菲.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变迁及展望[J].会计之友,2019(12):12-18.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41]冷继波,杨舒惠."互联网+"背景下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9(12):19-23.[42]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9(12):46-51.[43]黄云梅,唐敏,尹佳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03):29-34.[44]黄延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OL].商业经济研究,2019(11):95-97[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286.f.20190610.1701.050.html.[45]苏宝金,雷光美,赵琦玮,张巍,胡嘉宸,蒋雨政.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4-36.[46]马航航.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6-37.[47]李优.电子商务类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统计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46-48.[48]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OL].会计之友,2019(12):46-51[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63.F.20190606.1710.016.html.[49]赵政,张敏.公平关切下总承包项目收益分配策略分析[J/OL].会计之友,2019(12):94-99[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63.F.20190606.1710.032.html.[50]杨士英,王薛.新销售模式下的收入确认问题研究[J/OL].会计之友,2019(12):139-143[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63.F.20190606.1710.048.html.[51]刘红梅.制造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71-72.[52]王刚.浅谈火力发电企业环保成本的控制措施[J].中国市场,2019(16):95-96.[53]王培.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98-99.[54]张淑君.公立中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6):163-164.[55]王元元.论制造业企业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J].中国市场,2019(17):91-92.[56]谭金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7):110-111.[57]欧阳剑宇.电力工程监理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J].中国市场,2019(17):118+127.[58]袁彬.论医疗行业系统财务精细化管理实现途径[J].中国市场,2019(17):119-120.[59]邵芳.增值税改革下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38-139.[60]范文红.提高医院餐饮成本核算的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9(17):142-143.[61]王卓.事业单位内控财务体系考评的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4-145.[62]王艺斐,王亚璐.绩效评价视角下村级财务代理记账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7-148+152.[63]李俊霞.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49-150.[64]刘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9(17):155+164.[65]方东.移动互联网金融支付模式下电商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9(17):185-186.[66]唐黎.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部门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91-192.[67]生华,范若楠,安嘉琪,唐浩越.论营改增对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24):33-34.[68]孟杰.会计制度改革对政府预算审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9(18):53+55.[69]胡倩倩.环境会计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0-161.[70]孙月.我国环境会计未来发展及推进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2-163.[71]畅蓓.高校财务报销难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90-192.[72]彭亚文.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市场,2019(18):41-42.[73]万会萍.中小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45-46.[74]林佳樱.汽车租赁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58-59.[75]李保祥.浅谈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J].中国市场,2019(18):60-61.[76]陈慧.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64-65.[77]姜雅利.酒店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66-67.[78]赵玉棠.中小学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108-109.[79]金英男.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45-146.[80]王晓婷.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51-152.(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引用参考文献是会计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也是衡量会计毕业论文成功与否的依据之一。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会计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1-32.

[2] 王雄元,张士成,高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8(4):87-96.

[3] 何佳,张晓农.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研究报告[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1 年深圳综字第 0043 号.

[4] 林有志,张雅芬.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7(9):26-34.

[5] 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7):107-114.

[6] 凌江红.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105.

[7] 翟华云.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6(6):50-57.

[8]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3):4-13.

[9]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93-96.

[10]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2008(8):98-118.

[1]蔡庆梅。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73.

[2]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3]杨柠境,刘中友。 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J]. 中外企业家,2016,02:200.

[4]潘湛明。 对财务会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 科技风,2016,02:273.

[5]邱梓轩,孟宪军。 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4:47-48.

[6]邓妍鑫,田倩。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137+28.

[7]赵婧一。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浅析[J]. 亚太教育,2016,04:119.

[8]毛晓明。 浅析当前社会的会计诚信问题[J]. 信息化建设,2016,02:186.

[9]金媛媛。 我国会计行业诚信缺失问题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4:148-149.

[10]张粒尘。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J]. 财会学习,2016,03:84-85.

[11]郭子宾。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调查与改进路径[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3:179.

[12]王金凤,刘强。 新准则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 新经济,2016,11:95-96.

[13]王红。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及其防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170-171.

[14]沈旭东。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6:257.

[15]常根萍。 浅议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J]. 经营管理者,2016,06:57.

[16]刘娜娜。 试论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性[J]. 经营管理者,2016,06:67.

[17]林春燕。 浅论中国公司会计诚信如何建立[J]. 现代商业,2016,12:156-157.

[18]李艳。 浅析会计诚信问题[J]. 中外企业家,2016,08:76-77.

[19]梁景瑜。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和重建探究--以餐饮业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16,11:104.

[20]解淑。 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会计诚信问题探究[J]. 经营管理者,2016,06:65.

[1] 陈小林,陈作习.论内部控制审计动因、成本与收益[J].财会月刊,2010,(20):77-79.

[2]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孙璐.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4]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戴维斯·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于玉林.试论面向新世纪的内部审计制度[J].审计研究,2000,(6):17-21.

[7] 方堃.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3):38-40.

[8] 余玉苗,黄兵海.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4,(3):37-38.

[9]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0.

[10] 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 陈青.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述评与实现[J].企业研究,2010,(12):23-25.

[12] 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5):119-122.

[13] 何卫东.论非执行董事对于公司战略的参与[J].南开管理评论,1999,(4):20-22.

[14]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 靳磊.企业战略审计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4):22-25.

[16] 李嘉明,赵志卫.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内部审计的构想[J].中国软科学.

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诚信课题论文参考文献 [1] 葛家 澍 .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工业出版社,1999.[2] 李玉敏.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孟凡利.会计基础知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李勇.大力推进行业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03,(1):8-9. [3]阎达五,支晓强.论会计管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3,(1):10-13. [4][美]丹尼尔·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余晖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 2.李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会计粉饰问题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 3.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6-12 4.赵家保,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及治理[J],会计研究,2002,4:185-186 5.李志芳,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剖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2,2:39 6.罗正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2002,8: 33-36 7.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J],会计研究,2003,1:25-30 ;

诚信是会计的灵魂和生命,会计诚信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一直以来人们把会计诚信归属于道德范畴,主要是依靠会计人员的自觉性来实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诚信问题思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会计诚信问题思考论文篇1 谈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 要:一直以来,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行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计诚信更是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热点话题。只有确保会计诚信,才能够顺利开展会计工作,如果缺失会计诚信,那么就会给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扰乱社会的发展秩序。因此我们必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各种危害,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 诚信问题 理性思考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诚信非常重要,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在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诚信同样重要,如果诚信缺失,那么必然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扰乱社会发展秩序。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诚实守信,立足于会计实践工作,避免因诚信而引起各种问题,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1 会计诚信缺失所带来的危害 1.1 对于会计工作人员产生的危害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诚信,那么人与人在交际与沟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纠纷,无法实现长期合作的关系。在会计行业,诚信更是会计人员必备的因素,如果在工作中不讲诚信,轻者会导致会计人员失去工作,重则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到诚实守信。 1.2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的危害 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如果因诚信缺失而导致信息不真实,那么对于企业、以及信息使用者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致使信息使用者作出不科学、严谨的决策,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1.3 对于社会及经济发展秩序产生的危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会计行业中的诚信,如果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诚信,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那么就会扰乱市场经济与社会的稳定性,最终导致其出现各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实习,更应当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规范市场发展秩序,但是如果缺失诚信,那么就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严重破坏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2 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 由上所述,会计诚信一旦缺失,对于会计工作人员、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秩序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健全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 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健全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极有可能导致会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诚信,最终产生各种问题。一般来说,缺乏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必然会导致市场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致使会计信息存在不对称性等问题,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就无法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无法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深化的重要阶段,市场中的诚信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与健全,针对于违规操作者并不能够给定相应的惩罚,无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这就会导致会计诚信缺失,无法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秩序。 2.2 会计行业的工作环境较差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会计行业的工作环境明显差许多,诚信不足是会计工作人员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在这样的不良环境下,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都必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导致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新人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考虑的是其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新人的诚信问题,这就导致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甚至私下沟通,欺上瞒下,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总而言之,我国会计工作人员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当中,导致诚信缺失也是必然的。 2.3 会计工作人员的身份不具有独立性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企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权利相对较大,这就导致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谋得个人私利而做出一些与工作不合理的事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编制虚假的会计报告等,导致会计行业的诚信环境越来越差,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3 重塑会计诚信的相关举措 3.1 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需要法律和制度的约束。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为会计从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从业环境;二是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尤其要加强相关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3.2 建立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要牢牢依靠教育手段。人们的职业道德观念从来也不知天生的,需要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和培养才能养成。要制定符合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并倡导会计工作者自觉加以学习;在各大会计类职业院校以及各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行业准则。 3.3 营造良好的会计行业从业环境 在一个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共同价值观念浅薄的社会中,难以营造出共同遵守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会计行业从业环境,不仅需要会计行业的不断努力,更需要依托整个社会的成长进步。只有整个社会的风气转变了,会计行业的从业环境才有可能随之改善。 4 结语 在会计行业当中,诚信问题受到了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如果会计诚信问题不得已解决,那么会计工作很难实现正常开展,最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对会计诚信问题及其带来的危害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为会计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汪文成,文超.论会计诚信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2(1). [2] 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12(3). [3] 黄婷.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经贸,2011(22). 会计诚信问题思考论文篇2 浅谈诚信会计若干问题思考 摘要:会计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然而,现实生活中会计诚信缺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计诚信缺失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可以使市场信号失真,造成政策制定的失误,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讲,可以对企业产生误导,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 关键词:诚信会计;若干问题;思考 会计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然而,现实生活中会计诚信缺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计诚信缺失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企业经营管理混乱。一个企业会计资料虚假,会计数据不实,其后果必然造成经营管理混乱,直至威胁企业的生存;会计信息失真也会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会计工作者的信誉遭到严重的损害。 失真的会计信息助长了诸如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和违法行为的滋生和蔓延,甚至使人们对证监会、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产生了置疑。由此看见,会计诚信是多么重要。会计诚信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要认识到,会计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明确诚信守信的社会意义,认清不诚信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危害,不断加强诚信教育,完善会计法制建设,以便能顺利与世界经济接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一、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信用体系不健全。 目前,诚信不足、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第一原因是信用体系不健全、人们的荣辱观念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市场透明度低导致诚信激励机制不足。我国目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很不健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息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市场主体各自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好的商誉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失信者不能及时地被曝光和发现,并得到应有的惩罚。现阶段,我国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市场本身不具备诚信保证机制,没有能力对违规交易者给予足够的惩罚,并使市场主体自发形成诚信约束机制和道德规范。社会化诚信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诚信监督机制。 (二)会计制度还有漏洞。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之快,超过了会计制度的调整速度。现有的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漏洞。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许多公司便钻这些空隙,或打擦边球。会计核算中会计估计的地方很多,如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重要性原则的选择与协调等,均存在着多种备选的程序和方法,由此导致会计信息难以统一计量。 (三)会计管理体制还不完。 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企业会计管理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不相适应,使会计管理工作难以在企业管理及经营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还是单位任免制。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及在职消费等,都要由公司经理等负责人决定,会计人员的任用、调动、撤职或免职等重大人事问题也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会计管理体制,优化会计管理环境,规范会计核算方法,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严把会计人员上岗关。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禁止无证人员上岗,对聘用无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单位要严厉处罚。结合会计证对会计人员加强管理,实行注册登记和年检制度。 二、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一)塑造会计诚信的企业文化。 要建设企业会计诚信文化,除了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企业要重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经营和培育市场的投入不应只限于物质方面,还要注重诚信的投入,营造一种“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重在培养诚信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内化为中小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体现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使诚信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有效的诚信文化建设模式必须由企业的主要领导倡导,在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的同时,还要考虑全社会的利益。企业领导必须将诚信文化建设看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通过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诚信尤其是会计诚信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通过合法的手段使公司利润最大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 (二)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 目前,对于造假账的舆论谴责已经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这种谴责大多是针对整体而非具体企业,多数是学术性、政策性的而非实用性的。我们还缺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因此,应当建立和培植揭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市场力量,以改变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状态。从有关会计诚信现状来看,加快建立社会信用监督体系,是我国目前迫切要完成的大事。规模先进的信息数据库将记录着大量企业与个人的资金往来与商品交易的种种资料,可以提供客户查询,一旦有不良信用的记录,在工商注册、银行贷款、消费贷款、个人信用卡服务以及人才聘用等方面将受到制约;相反,为鼓励获得守信等级高的企业,可以让其优先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或为其提供高额度的贷款。一些专家还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现实情况,制定可实际操作的《信用法》。尽管这需要时间,但是势在必行。就现阶段而言,要狠抓行业监管,查处虚假行为,增加失信者的成本。 (三)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机制。 对会计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责任意识教育、职业理想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道德修养,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为准绳。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褒贬,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使他们深刻领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引发他们内心对诚信的共鸣,做诚信的工作者。 (四)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诚信建设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社会诚信的法律规范,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往往得不到严厉的法律制裁,使得一些公司将“诚信”二字置之不顾。因此,立法机关应把一部分关系重大的规定、准则等上升为国家法律,使上市公司企图违规操作时会因国家法律的威严而有所收敛。我国对上市公司的处罚应由以行政处罚为主变为以民事和刑事处罚为主。中介机构的诚信,是信用社会的基础。中介机构造假,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市场,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如不严肃处理,就违背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原则,助长造假之风。为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的监督和惩罚力度,让违规中介机构付出惨重的代价。 参考文献: [1]陈华.试论重建企业诚信文化[J].市场周刊,2003.10. [2]樊珂辰.如何看待会计信息失真问题[J].财政与发展,2006.5. [3]裘国珍.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减少会计信息失真[J].科技信息,2007.14. 猜你喜欢: 1. 会计诚信问题研究论文 2. 会计诚信的重要性论文 3. 会计诚信毕业论文 4. 会计诚信方面论文 5. 会计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6. 关于会计诚信的论文

浅谈会计诚信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引用参考文献是会计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也是衡量会计毕业论文成功与否的依据之一。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会计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1-32.

[2] 王雄元,张士成,高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8(4):87-96.

[3] 何佳,张晓农.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研究报告[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1 年深圳综字第 0043 号.

[4] 林有志,张雅芬.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7(9):26-34.

[5] 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7):107-114.

[6] 凌江红.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105.

[7] 翟华云.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6(6):50-57.

[8]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3):4-13.

[9]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93-96.

[10]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2008(8):98-118.

[1]蔡庆梅。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73.

[2]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3]杨柠境,刘中友。 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J]. 中外企业家,2016,02:200.

[4]潘湛明。 对财务会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 科技风,2016,02:273.

[5]邱梓轩,孟宪军。 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4:47-48.

[6]邓妍鑫,田倩。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137+28.

[7]赵婧一。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浅析[J]. 亚太教育,2016,04:119.

[8]毛晓明。 浅析当前社会的会计诚信问题[J]. 信息化建设,2016,02:186.

[9]金媛媛。 我国会计行业诚信缺失问题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4:148-149.

[10]张粒尘。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J]. 财会学习,2016,03:84-85.

[11]郭子宾。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调查与改进路径[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3:179.

[12]王金凤,刘强。 新准则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 新经济,2016,11:95-96.

[13]王红。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及其防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170-171.

[14]沈旭东。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6:257.

[15]常根萍。 浅议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J]. 经营管理者,2016,06:57.

[16]刘娜娜。 试论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性[J]. 经营管理者,2016,06:67.

[17]林春燕。 浅论中国公司会计诚信如何建立[J]. 现代商业,2016,12:156-157.

[18]李艳。 浅析会计诚信问题[J]. 中外企业家,2016,08:76-77.

[19]梁景瑜。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和重建探究--以餐饮业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16,11:104.

[20]解淑。 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会计诚信问题探究[J]. 经营管理者,2016,06:65.

[1] 陈小林,陈作习.论内部控制审计动因、成本与收益[J].财会月刊,2010,(20):77-79.

[2]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孙璐.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4]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戴维斯·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于玉林.试论面向新世纪的内部审计制度[J].审计研究,2000,(6):17-21.

[7] 方堃.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3):38-40.

[8] 余玉苗,黄兵海.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4,(3):37-38.

[9]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0.

[10] 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 陈青.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述评与实现[J].企业研究,2010,(12):23-25.

[12] 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5):119-122.

[13] 何卫东.论非执行董事对于公司战略的参与[J].南开管理评论,1999,(4):20-22.

[14]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 靳磊.企业战略审计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4):22-25.

[16] 李嘉明,赵志卫.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内部审计的构想[J].中国软科学.

会计专业诚信课题论文参考文献 [1] 葛家 澍 .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工业出版社,1999.[2] 李玉敏.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孟凡利.会计基础知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李勇.大力推进行业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03,(1):8-9. [3]阎达五,支晓强.论会计管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3,(1):10-13. [4][美]丹尼尔·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余晖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 2.李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会计粉饰问题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 3.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6-12 4.赵家保,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及治理[J],会计研究,2002,4:185-186 5.李志芳,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剖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2,2:39 6.罗正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2002,8: 33-36 7.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J],会计研究,2003,1:25-30 ;

会计诚信建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诚信课题论文参考文献 [1] 葛家 澍 .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工业出版社,1999.[2] 李玉敏.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孟凡利.会计基础知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李勇.大力推进行业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03,(1):8-9. [3]阎达五,支晓强.论会计管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3,(1):10-13. [4][美]丹尼尔·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余晖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 2.李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会计粉饰问题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 3.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6-12 4.赵家保,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及治理[J],会计研究,2002,4:185-186 5.李志芳,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剖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2,2:39 6.罗正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2002,8: 33-36 7.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J],会计研究,2003,1:25-30 ;

参考文献 :①与引文同义。通常在篇后或文末列出,著者撰文时引用或参考过的文献资料书目,供进一步参考阅读。②参考工具书的一种。指根据特定需要,汇编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相关文献,作为一种参考资料。这里主要指①。 对于你的毕业论文题《会计诚信及其治理途径》的参考文献,可以从cnki,维普,万方,人大复印资料等地方下载。至于该怎么写,可以参考下面的格式。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7.专利 【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8.标准 【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10.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1.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参考文献写法详细内容请参考: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引用参考文献是会计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也是衡量会计毕业论文成功与否的依据之一。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会计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1-32.

[2] 王雄元,张士成,高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8(4):87-96.

[3] 何佳,张晓农.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研究报告[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1 年深圳综字第 0043 号.

[4] 林有志,张雅芬.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7(9):26-34.

[5] 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7):107-114.

[6] 凌江红.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105.

[7] 翟华云.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6(6):50-57.

[8]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3):4-13.

[9]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93-96.

[10]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2008(8):98-118.

[1]蔡庆梅。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73.

[2]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3]杨柠境,刘中友。 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J]. 中外企业家,2016,02:200.

[4]潘湛明。 对财务会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 科技风,2016,02:273.

[5]邱梓轩,孟宪军。 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4:47-48.

[6]邓妍鑫,田倩。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137+28.

[7]赵婧一。 会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浅析[J]. 亚太教育,2016,04:119.

[8]毛晓明。 浅析当前社会的会计诚信问题[J]. 信息化建设,2016,02:186.

[9]金媛媛。 我国会计行业诚信缺失问题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4:148-149.

[10]张粒尘。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J]. 财会学习,2016,03:84-85.

[11]郭子宾。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调查与改进路径[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3:179.

[12]王金凤,刘强。 新准则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 新经济,2016,11:95-96.

[13]王红。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及其防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170-171.

[14]沈旭东。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6:257.

[15]常根萍。 浅议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J]. 经营管理者,2016,06:57.

[16]刘娜娜。 试论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性[J]. 经营管理者,2016,06:67.

[17]林春燕。 浅论中国公司会计诚信如何建立[J]. 现代商业,2016,12:156-157.

[18]李艳。 浅析会计诚信问题[J]. 中外企业家,2016,08:76-77.

[19]梁景瑜。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和重建探究--以餐饮业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16,11:104.

[20]解淑。 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会计诚信问题探究[J]. 经营管理者,2016,06:65.

[1] 陈小林,陈作习.论内部控制审计动因、成本与收益[J].财会月刊,2010,(20):77-79.

[2]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孙璐.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4]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戴维斯·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于玉林.试论面向新世纪的内部审计制度[J].审计研究,2000,(6):17-21.

[7] 方堃.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3):38-40.

[8] 余玉苗,黄兵海.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4,(3):37-38.

[9]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0.

[10] 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 陈青.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述评与实现[J].企业研究,2010,(12):23-25.

[12] 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5):119-122.

[13] 何卫东.论非执行董事对于公司战略的参与[J].南开管理评论,1999,(4):20-22.

[14]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 靳磊.企业战略审计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4):22-25.

[16] 李嘉明,赵志卫.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内部审计的构想[J].中国软科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