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学习蒙古语言的过程分三个阶段,(A,陈述性阶段,B,内隐学习阶段C,程序性阶段……)
3个阶段蒙古语:古老的民族语言之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中国、蒙古和苏联3个国家。中国境内的蒙古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蒙古语的主要特征有:在语音方面有严格的元音和谐律,即按照元音舌位前后或圆唇不圆唇进行和谐,如在一个词里,要么都是后元音(阳性元音),要么都是央元音(阴性元音),但是前元音(中性元音)与后元音或央元音均可出现在同一个词里。在形态学方面以词根或词干为基础,后接附加成分派生新词和进行词形变化;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后置词和形动词,都有数或格的语法范畴;动词都有时、体、态、式等语法范畴。在结构学方面,句子中的语序都有一定的规律。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被修饰语之前;各种状语在句中都有一定的语序。蒙古语族:阿尔泰语系的语族语言之一。来自原始蒙古语或原始共同蒙古语。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苏联和阿富汗等国家,其中分布在中国境内的请种最多,使用人口也占绝对多数。蒙古语族中包括各种民族语言,目前国内外蒙古语学者对于蒙古语族语言的划分持有不同的观点,存在着多划与少划的分歧意见。多数学者认为,蒙古语族语言应该划分为蒙古语、达斡尔语、莫戈勒语、蒙古尔(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和东部裕固语,蒙古语族诸语言中,共同成分较多,特殊成分较少。基本词汇绝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是语音形式有差别、但有一定的语音对应规律,其语法形式多数也是共同的,句子结构大同小异。古蒙古语:通常将十六世纪末叶或十七世纪初叶以前的蒙古语,称作古蒙古语。大致可分为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十三世纪以前为第一个阶段;从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末叶,或十七世纪初叶为第二个阶段。古蒙古语的主要特征是:词首保持着清唇音φ和ph,在第一阶段里为φ,到第二阶段时演变为ph.这两个辅音在现代蒙古语中已经全部消失。古蒙古语词中两个不同的元音之间保持着浊辅音和g,在现代蒙古语中也完全消失,其间相隔的两个不同的元音,逐渐同化为一个长元音。词首音节里的元音i,在现代蒙古语中分别演变为a、o等元音。古蒙古语中有许多古词语、回纥语、粟特语、波斯语、希腊语、梵语、藏语和汉语等借词,与现代蒙古语的词汇差别较大。古蒙古语有某些特殊的语法结构,与现代蒙古语有差别,但比语音和词汇的差别要小得多。蒙古语方言:共同蒙古语在不同的地域上的地方变体。十三世纪初,蒙古汗国建立的时候,蒙古语言基本上是统一的。后来,由于蒙古人分散在横跨欧亚两洲的广大疆土上,随着蒙古汗国的瓦解,各地蒙古人来往日益减少,统一的蒙古语便开始分化,逐渐形成蒙古语的各个地方方言。根据现代蒙古语的历史发展及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的差异程度,可以概括地划分为西部(卫拉特)方言(包括准格尔土语群、科布多土语群、伏尔加土语群)、北部(布里亚特)方言(包括东部、西部和南部及色楞格土语群)、中部(内蒙古·喀尔喀)方言(包括察哈尔土语群、鄂尔多斯土语群、科尔沁土语群、巴尔虎土语群、喀尔喀土语群、霍特盖特喀尔喀土语群)。此外,有些蒙古语学者认为,可将中部方言划分为内蒙古方言和喀尔喀方言。蒙古语基础方言:形成与发展现代蒙古民族共同语(或标准语)的方言。在现代蒙古语诸方言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一般地说,蒙古民族共同语是以基础方言的词汇和语法为源泉,日趋丰富、完善和精炼,沿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的。因此,基础方言对丰富与发展现代蒙古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解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蒙古语言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发展与建立蒙古民族共同语,实现语言规范化,于1980年正式确定中国蒙古语的中部方言为基础方言。蒙古语标准音:规范与发展中国现代蒙古语普通话的标准语音。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0年3月31日批准,以察哈尔语音为现代蒙古语的标准音。察哈尔语音作为标准音的客观基础和社会条件是:察哈尔语音与现代蒙古书面语语音基本相同,察哈尔语音在蒙古语各方言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察哈尔语音富有充分的表达力;清晰易懂,流畅悦耳、影响大、声望高。自治区蒙古语广播语言、舞台语言、电影语言和教学语言等,都已经以察哈尔语音为标准进行规范。现在察哈尔话已经成为自治区推广的蒙古语普通话,以此为基础实现蒙古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对于促进民族共同语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繁荣民族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蒙古书面语;随着蒙古族社会的发展,回纥蒙古文的产生,便逐渐形成蒙古书面语。蒙古书面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历史时期,从十三世纪初至十六世纪末为第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蒙古书面语的字母形式、书写形体、基本上沿用回纥文字母、正字法混乱,词汇和语法形式比较占老,使用范围有限。从十七世纪初至十九世纪末为第二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由于蒙古语各种巨著的出现、佛经的大量翻译,使蒙古书面语得到迅速的发展,字母形式和书写体起了重大变化,正字法趋于完善,文字体系基本定型。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为第三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蒙古书面语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发展繁荣的同时,正向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为弘扬蒙古民族文化,振兴中华发挥着重要的交际作用。蒙古语音标:学对使用现行蒙古文和推广蒙古语标准音的一种辅助工具,是在察哈尔语音基础上制订的。它的用途是给现行蒙古文(蒙古书面语)“正音”,使书面语语音与口语一致起来,实现蒙古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建立起民族共同语。蒙古语音标采用了22个拉丁字母,加上2个双标字母和5个附加符号字母,共有29个音标。其中包括7个元音音标、22个辅音音标,长远远音以aa、ee、ii、oo、uu、00、uu、标音、复合元音以ai、ei、oi、ui、ui标音。汉语借词知、蚩、诗、思、儿等,
内容简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工作,投入了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研究。喀喇沁人曾对蒙古族的文化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伟大的文学家尹湛纳希及其家族,哈斯宝、特穆和图、罗布桑悫丹等蒙古族杰出人物都出自喀喇沁-土默特地区。但如今的喀喇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语言已经成为蒙古语诸方言土语中的濒危土语。因此,抢救喀喇沁蒙古语,进行描写研究、语言文化变迁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录第一部分综述篇第一章蒙古语方言土语和喀喇沁蒙古语第一节国内外蒙古语使用情况第二节蒙古语方言土语的国际划分第三节中国国内蒙古语方言土语一、内蒙古牧业方言的基本特点二、卫拉特方言的基本特点三、巴尔虎一布里亚特方言基本特点四、科尔沁一喀喇沁方言的基本特点第二章喀喇沁蒙古语研究概况第一节蒙古语方言土语划分和喀喇沁蒙古语一、A.卢德涅夫的研究二、符拉基米尔佐夫的研究三、桑席耶夫的研究四、罗布桑旺丹的研究五、喻世长等的五分法研究六、道布、清格尔泰那森柏等的三分法研究七、卜·图力更的整体化研究第二节蒙古语方言土语探讨与喀喇沁蒙古语一、N·鲍培的研究二、X·托达耶娃的研究三、清格尔泰的研究四、孙竹的研究五、斯琴的研究第三节喀喇沁蒙古语研究专著成果一、野村正良的研究二、曹道巴特尔的研究三、额德虎日亚奇的研究第四节喀喇沁蒙古语研究论文成果第三章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环境第一节宁城县第二节喀喇沁旗第三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第四节喀喇沁和土默特的源流与其他部落的关系以及方言土语联系第二部分语音篇第一章元音系统第一节词首短元音一、词首短元音的一般情况二、词首短元音第二节长元音一、长元音的由来二、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对立三、长元音的分类……第二章辅音系统第三章语音的结合第四章语音变化规律第三部分词法篇第一章词的形态学分类和词法学特征第二章名词及其词法学特征第三章形容词及其词法学特征第四章数量词及其词法学特征第五章时位词及其词法学特征第六章代词及其词法学特征第七章动词类及其词法学特征第八章不变词类及其词法学特征第四部分句法篇
大清王朝中的1个蒙古草原吧
科尔沁部与满洲关系的第一阶段,属于军事冲突时期。双方仍处于敌对状态,多次开战。1612年(万历四十年)之后,科尔沁部与满洲关系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联姻与朝贡。这个时期,双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突破,由相互敌视转而相互亲善友好。随着联姻活动的加强和科尔沁部朝贡次数的增多,满洲与科尔沁部关系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归顺与结盟时期。
导读:用女人征服江山只是一句俗语,这个和以科尔沁为代表的蒙古和清朝的联姻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从海兰珠到孝庄太后,从没有一个嫁入满清皇室的蒙古公主为自己的部族开过后门。她们似乎更遵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习俗,处处以爱新觉罗皇室利益为重。满蒙联姻是满清对蒙古的三大国策之一,如果蒙古真存在用女人征服江山的话那就没有其他"分封以制其力","崇释以制其生"这两项 满清针对蒙古各部的政策了。所以嫁入满清有作为的蒙古姑娘比如孝庄太后处处以大清利益为重,这点我们从《康熙王朝》之类的影视剧中情节就可以看得出来。蒙古各部和满清的关系类似奚族和契丹国族的关系,比如契丹皇族耶律氏基本世代都和奚族联姻。
满蒙和亲开始于蒙古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属于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的封地,属于蒙古东道诸王之一。明嘉靖三年 合撒儿14 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一系为躲避战乱,率部迁徙到嫩江流域称嫩科尔沁。一百年后,科尔沁首领和崛起的后金首领努尔哈赤正式结为盟友。盟友如何巩固,联姻就是最好的方式。从此开启满蒙长达三百多年的相互嫁娶的历程,从后金开始到清朝结束满蒙之间的婚嫁达到586次。被誉为科尔沁明珠的元妃海兰珠以及孝庄太后都是科尔沁的美女,都嫁给了皇太极。通过联姻满清统治者把蒙古各部和自己的利益捆绑成为利益共同体,也成为维护满清的支柱之一。
嫁入满清皇室的蒙古美女都以婆家人利益为重,所以也不存在通过女人征服江山的说法。
蒙古和满清贵族相互通婚维持着同盟关系,虽然有利益往来但是跟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类似出嫁的女儿往往还是以婆家的利益为重。孝庄从科尔沁蒙古嫁到后金,经历了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几代人孝庄都一心一意为了大清王朝。比如《康熙王朝》中准噶尔大汗葛尔丹派使者要求蓝齐儿格格和亲,蓝齐儿跑到老祖奶奶孝庄太后那里哭诉。她们的一番对话真实地表明了联姻的关系:
你嫁给葛尔丹也是为了大清,你要知道你嫁给他不是为了当奸细。你要好好的爱他,你要为他煮饭,你要为他熬茶,为他生儿育女。他葛尔丹是蒙古人,你老祖奶奶也是蒙古人。老祖奶奶还年轻的时候就嫁给了和硕贝勒皇太极……无论我们嫁给什么人都是为了大清国
而蓝齐儿嫁给准噶尔大汗葛尔丹后也确实以家庭和丈夫为重,而葛尔丹也非常喜欢她、宠爱他,很快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孩子阿密达。 在准噶尔和大清战场对垒时虽然蓝齐儿很痛苦,但是对结果也可以接受。随着这只是虚拟的情节,但是从孝庄太后和蓝齐儿这两个联姻对象的缩影身上可以看出所谓用女人征服江山的说法在满蒙联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蒙古各部与清朝的恩怨纠葛
说到满蒙之间的恩怨就必须讲到大清王朝针对蒙古的三大国策:”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分封以制其力","崇释以制其生"。第一条联姻我们上面讲过了蒙古姑娘嫁给满清贵族,而皇家公主或者格格嫁入蒙古后,又繁衍大量的子孙後裔王公台吉,他们都与清帝有甥舅或外孙外祖父等关系。所以说联姻关系也能够从两方面牢固地维持满蒙的关系。弓马骑射娴熟的蒙古各部正是人口基数较少的联姻对象,在维持国家利益上满蒙是一致的。
所以满清不但可以抽调蒙古骑兵参与国家平叛,而且可以增加满清自己威慑反对势力的砝码。清代的蒙古姻亲集团成为清廷维持北疆、西北疆乃至内地安定的倚重力量。数百位皇家公主格格们嫁入蒙古贵族繁衍出的庞大贵族阶层,由于亲戚关系天然对于大清有着向心力。所以说满蒙联谊是清朝能够维系对蒙古稳固统治的可靠保障。
分封以制其力
指的是盟旗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各部划定草场和游牧场所。放牧也不得跨界,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所以既不能越界游牧,又不能南下劫掠蒙古各部对抗天灾只能其希望与大清王朝的救助。况且由于沙俄侵占西伯利亚更北部的游牧部族再也不能南下草原作为新鲜血液补充,这就让蒙古对于大清王朝的依赖度大大增加.
崇释以制其生
指的是清廷在蒙古族中大力提倡喇嘛教。无论贫富每家均有人当喇嘛。蒙古各地都有喇嘛庙,喇嘛享有免除兵役、差役的特权。除此之外,喇嘛庙寺有庙产、领地。喇嘛不结婚且崇尚和平,所以此举对于满清控制蒙古部族的人口有重要作用。所以蒙古各部对于满清的这项政策非常的反感。
小结:
类似奚族和契丹皇族联姻方式的满蒙联姻不能造成用女人征服江山的结果,反而对于巩固满清贵族对于边疆的统治有重大的意义。至于其他两项满清针对蒙古的政策不过是巩固满清统治的方法,这三项政策把满蒙形成利益共同体维系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地位。
清代的科尔沁部经过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战和融合,最终形成了科尔沁十旗。科尔沁部为同察哈尔部争雄,又担心女真建州首领努尔哈赤的强大的威胁,就与势力较强的叶赫、乌拉部结盟,后金天命年间科尔沁部的台吉们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几次同后金交战,保卫了自己的境域。最后被努尔哈赤打的大败而回。努尔哈赤并未趁胜进逼,反而主动修好,科尔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时又不愿出现内受制于林丹汗,外树敌于满洲的局面,所以开始靠近满洲以抗衡察哈尔蒙古。明天启四年(1624),科尔沁部首领与努尔哈赤刑白马乌牛正式结盟。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儿后裔的支持。随后按盟旗制度划分固定的牧场,设置哲里木盟十旗。科尔沁一部6旗;郭尔罗斯一部2旗;扎赉特一部1旗;杜尔伯特一部1旗。其领主各封亲王、郡王等爵位,诏世袭罔替。科尔沁部在清朝入关和征服各部落的战争中,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银俸缎均高于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统治蒙古地区的重要依靠力量,与满州贵族的关系也最为紧密。(顺治皇帝福临的母亲博尔济吉特氏即是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女儿;顺治帝可怜的第一个皇后也出自科尔沁部,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咸丰年间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等等)
1. 基础理论性论文。这类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相关领域的概念、理论,而非实践规律。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已有相关理论、思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归纳、推演等推理方式,过一系列抽象思维获得关于特定主题的认识成。础理论性论文要具有相关学科的雄厚理论基础,乃常不道用于刚刚涉足论文写作的初学者。
2. 应用研究型论文。这类论文关注实践,常是在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的础上,对实践中热点、焦点、难点、疑点问题(尤其是新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操作策略或建议。如果将理论研究型论文比作科学家进行的研究,那么应用研究型论文就更像是大师的作品,它旨在解决现实问题,推进理论白实践转化。
3. 学术争论性论文。这类论文通常针对他人公开发表的文章或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基于充分论据的商榷,看重揭示他人研究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学术争论性论文可以明确争论的对象,如某某专家的某一篇文章,也可以泛指某类观点,争论的主题可以是理论问题,也可以是实践问题,当然,学术争论不是各说各话的争吵,对科学性、逻辑性、严密性的要求更高。最后,学术争论性论文必须“对事不对人”,不能借论文对作者进行恶意攻击。
4. 调查报告型论文。这类论文以调查为础,常从现实中的某一问题出发,通过深入的调查、访谈获取数据,进而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呈现。调查报告型论文必须包含大量的原始数据,“用数据说话”是此类文章的重要特点。
5. 文献综述性论文。这类论文以他人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所谓“综”就是归纳,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系统介绍和综合分析,使同领城的研究成果更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所谓“述”就是评述,要对所写主题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或评论,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
填写论文研究方向的原则:一、应与兴趣相合。一个人在日常生活里,没有兴趣的事,不会去做,如勉强去做,也会做不好。写论文的情形跟做事一样,能符合自己的兴趣才有可能写好。
二、应考虑自己的能力现在台湾的大学硕士班修业时限是六年,博士班是八年,但大多数学硕士班是读三四年,博士班是四五年,这中间还包括修学分等,实际上能写论文的时间也仅仅两三年而已。在这段期间内,是否有能力作某个论题的研究,也应好好考虑。论题如涉及太多外文文献,就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胜任。
三、范围应大小适中一般讨论论文写作的书,都强调论题不宜太大,或论题要小,笔者以为研究方向的大小应有其伸缩性,譬如:起先做研究时,方向较大,有深一层的认识后,才把研究方向缩小。如果把论题缩得太小,且整天只抱着题目找资料,将使研究者的格局太过狭隘,很难培养出大学者宏观通识的能力。因此,Gocheck论文检测系统认为,研究方向大小的选择,应以研究时间的长短、数据的多寡作为考虑的首要因素。
● 基础理论研究。科学的基础是观察和逻辑推理,同样要研究数据自然界中观察方法,要研究数据推理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数据的存在性、数据测度、时间、数据代数、数据相似性与簇论、数据分类与数据百科全书等。● 实验和逻辑推理方法研究。需要建立数据科学的实验方法,需要建立许多科学假说和理论体系,并通过这些实验方法和理论体系开展数据自然界的探索研究,从而认识数据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变化形式和变化规律,揭示自然界和人类行为现象和规律。● 领域数据学研究。将数据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许多领域,从而形成专门领域的数据学,例如:脑数据学、行为数据学、生物数据学、气象数据学、金融数据学、地理数据学等等。● 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和技术研究。数据资源是重要的现代战略资源,其重要程度将越来越凸显,在本世纪有可能超过石油、煤炭、矿产,成为最重要的人类资源之一。这是因为人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将依赖于数据资源,而石油、煤炭、矿产等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加工、产品销售等等无一不是依赖数据资源的,离开了数据资源,这些工作都将无法开展。
1. 基础理论性论文。这类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相关领域的概念、理论,而非实践规律。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已有相关理论、思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归纳、推演等推理方式,过一系列抽象思维获得关于特定主题的认识成。础理论性论文要具有相关学科的雄厚理论基础,乃常不道用于刚刚涉足论文写作的初学者。
2. 应用研究型论文。这类论文关注实践,常是在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的础上,对实践中热点、焦点、难点、疑点问题(尤其是新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操作策略或建议。如果将理论研究型论文比作科学家进行的研究,那么应用研究型论文就更像是大师的作品,它旨在解决现实问题,推进理论白实践转化。
3. 学术争论性论文。这类论文通常针对他人公开发表的文章或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基于充分论据的商榷,看重揭示他人研究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学术争论性论文可以明确争论的对象,如某某专家的某一篇文章,也可以泛指某类观点,争论的主题可以是理论问题,也可以是实践问题,当然,学术争论不是各说各话的争吵,对科学性、逻辑性、严密性的要求更高。最后,学术争论性论文必须“对事不对人”,不能借论文对作者进行恶意攻击。
4. 调查报告型论文。这类论文以调查为础,常从现实中的某一问题出发,通过深入的调查、访谈获取数据,进而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呈现。调查报告型论文必须包含大量的原始数据,“用数据说话”是此类文章的重要特点。
5. 文献综述性论文。这类论文以他人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所谓“综”就是归纳,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系统介绍和综合分析,使同领城的研究成果更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所谓“述”就是评述,要对所写主题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或评论,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从教学实践的感悟中选题与教学有关的事件时刻发生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学生交流过程中闪现出的思维火花,与同行交流争论时思维的碰撞,教学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学反思的总结等,都是论文写作的题材。尤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是一位教师获得成长的必备品质。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冲突,反思教学重点、难点的定位与实际教学吻合度,反思在基础知识落实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效果,反思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评价是否到位,反思教学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反思学生活动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总之,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多方位、多层次的反思,撰写而成的论文,实践性和针对性强,对中学教师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教学实践是论文写作最肥沃的土壤,教师要随时对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在新课改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真正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心任务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该过程会应运而生出许多创作的灵感和素材[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抓住教育实践的课堂应是论文写作的活水源头。笔者在课堂中喜欢留白,让学生有时间讨论与交流,教师的思维也常被学生的提问激活,从而将课堂引向深入。当然,有时也会遇到课堂预设之外的事件发生,这让笔者有了深入思考的激情和查找资料的动力,收到课堂预设之外的良好效果。课堂教学实践应是中学教师写作选题的主要来源,认真研究课堂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功力。二、从教学改进的实践中选题教师的教学对象是人,因此,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方式等应与时俱进,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革新,尤其是老教师更应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备课时,我们通常会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教学进行四问: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学效果如何?“教什么”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如本单元中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分别是什么,在教材中地位如何等;“怎么教”是指教法,涉及教学设计、重难点的处理方式等,它们是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基本功;“怎么学”是指学法指导,即教师指导学生如何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教学效果如何”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角度和方式等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需要因材施教,此中的改革实践都可作为创作的素材。因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改一定会收获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例如,开展“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如何“合理设计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复习法,提升课堂效率”的研究等,都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这类对教学改革的研究催生了教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推动了教学的发展,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例如,笔者常根据学情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处理从而开展教学,使得教学内容逻辑性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起来更为顺畅,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词汇教学技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目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体系中,词汇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前提,是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认识、理解、记忆词语,并最终能熟练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是每个对外汉语教学老师所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这类问题已经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本人在实习过程中的亲身经历,绝大多数留学生认为,词汇难以理解,不会运用。在课堂讲解词汇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解释词汇,同时教师要适当地使用体态语,即便是这样,还有很多汉语学习者理解不了所学的词汇,就不用说是正确运用于句子和篇章当中了。
本文结合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词汇教学方面的科研成果,针对留学生对词汇理解情况,对以往的课堂词汇教学技巧进行综合梳理。目的在于能够对汉语词汇教学方面的问题研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探讨词汇教学的课堂教学技巧与规律,这样便于汉语学习者学习词汇,更好地理解所学词汇,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服务。
(二)意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热成为全球的普遍现象。目前,国外许多国家设有孔子学院,这预示着汉语正逐渐走向国际。本文结合当前汉语形势,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技巧进行综合分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个课堂教学技巧进行综合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综合分析,可以给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些词汇教学的方法,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旨在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教师能够用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所教授的词汇展示给外国留学生。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在教与学方面,达到完美的统一。力求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课堂教学技巧方面的参考,能够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启示。
二、与课题相关的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前沿水平:
(一)研究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是目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尽管当前词汇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但经过长期探索,词汇教学还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些科研工作者针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进行科研研究,例如:李大农(2000)研究了韩国学生有关“文化词”的学习,提出了对韩国人汉语词汇教学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包括:“如何利用‘汉字词’迅速,大量地掌握汉语词汇;指导学生在使用汉语词汇的过程中注意交际场合和语体要求;把词汇教学的重点放在词汇的搭配和应用上”等等;何干俊(2002)就英国国家的留学生的词汇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此同时,针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如陈贤纯(1999)提出了编写集中强化型的词汇教学教材的建议;胡鸿, 褚 佩如(1999)也提出实行集合式词汇教学的方法;刘 珣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中强调汉语词汇教学要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把词的教学与句子教学相结合,同时注意利用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在系统中学习词,掌握汉语构词法,重视语素教学,并提出不同的言语技能,对词汇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要通过加强词汇的重视与复习来减少遗忘。黄振英在《初级阶段汉语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中总结了演示描述法,联系扩展法,提问讨论法,汉外对应词对比法,词语联系搭配法,总结归纳法七种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的方法,为后来的词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方面的宝贵财富。
(二)前沿水平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词汇教学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如何更好地进行词汇教学,对教学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杨希贵(2009)认为扩大词汇量是中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并强调兼顾词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崔永华、杨寄洲(2002)主编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和周健(2004)主编的《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对词汇、语法等汉语各方面的教学技巧做了较为系统地总结,为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前辈们的探索给我们带来很大启示,但词汇研究的现状与它的重要性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关的研究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尚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与深度。
对外汉语教学在词汇教学方面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许多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例如:词汇教学从哪儿教起?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定词汇教学的重点?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怎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掌握词语的意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因此,本文选取对外汉语教师和学生都十分关注的课堂词汇教学技巧,作为研究目标,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其特点出发,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主要技巧等方面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进行了论述,以期望有助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服务。
三、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新颖性:
主要研究问题:
近年来,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逐渐成为学者
们关注的目标,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然而,词汇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它的重要性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介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是通过研读李明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和崔永华、杨寄洲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深入研究书中所包含的词汇课堂教学技巧,词汇教学技巧,以及词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理念,课堂词汇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并对词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和解读。同时紧密结合当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对杨老的词汇教学技巧的应用与发展的实践,希望能够对当下的对外汉语课堂词汇教学有一些借鉴和启示。
说是至关重要的。介于对第二部分的理论分析,本部分着力将理论与本人在实习过程中的授课经验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达到更好的至关效果。第四部分内容主要为综合以上陈述,对本论文提出的词汇课堂教学技巧及规律做出综合总结,以及写作本论文的意义。
毕业论文题目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汉语新词语研究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4.汉语字母词研究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6.汉语修辞研究7.汉语多音字研究8.汉语复活词研究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12.汉语惯用语研究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1.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2.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3.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4.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5.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6.给病句一个理由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5.“同志”的尴尬6.文学语言研究7.汉语语气词研究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0.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1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1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1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1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17.说“秀”(英show)18.汉语象声词研究1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20.汉语感叹词研究21.东北方言动词“造”的研究22.东北方言语气助词“呗”的研究23.东北方言后缀“——巴”的研究24.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25.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1.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2.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3.褒义词考查分析4.同义词辨析与运用5.贬义词考查分析6.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7.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8.新闻语言研究9.广告用语研究10.法律、商贸语言研究11.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2.词类区分研究13.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4.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15.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16.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1.现代汉语语法2.汉语应答句研究3.标题语法研究4.标题语用研究5.标题语义研究6.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7.东北官话语音研究8.东北官话词汇研究9.东北官话语法研究10.东北官话语用研究11.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12.现代汉语修辞研究1.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3.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4.程度副词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5.“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6.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7.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8.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9.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10.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11.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2. 报刊语言研究3.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4.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6. 法律语言研究7.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8.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9.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10.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11.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2.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3.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14.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15.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16. 谈“俗话”17.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18.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19.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情况分类考察20.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21.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3.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4.歧义格式的实验语音学研究5.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6.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7.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8.“都”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研究9.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10.实验语音学11.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12.语音史研究13.语音的规范与发展毕业论文题目1.《审音表》与《现代汉语词典》定音比较研究2.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技巧研究4.对外汉语词汇教学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6.对外汉语汉字教学1.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2.汉语中介语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4.对外汉语教材分析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1.关于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2.语言课的文化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4.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5.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6.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7.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8.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9.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1.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4.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5.对外汉语虚词教学6.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7.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8.疑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9.感叹句的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