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扣号是398开头的,中间是089,结尾是779。顶级服务体验,等你参与!2011-10-26
河北省苹果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策略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作者:温素卿 发布时间:2008-09-16 河北省是我国苹果生产的主要省份之一。2005年苹果栽培面积达26.39 万hm2, 产量220.2 万t, 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3 位和第4 位。近10 余年来, 随着苹果品种结构、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不断改进, 苹果园主要病虫害的结构和发生特点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进一步提高苹果园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 促进苹果无公害生产, 我们从2002 年起对河北省苹果产区苹果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1 苹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1.1 主要病虫害基本得到控制 1.1.1 老果园更新改造, 苹果树腐烂病为害减轻, 病情相对平稳。苹果树腐烂病是威胁苹果生产的一种毁灭性枝干病害。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中期,全省腐烂病发病率普遍较高, 平均可达30%, 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高达50%, 严重果园100%患病, 给苹果生产造成严重为害。近年来随着对老果园的更新改造和加强栽培管理等综合防治技术的运用, 苹果树腐烂病病株率逐渐下降, 病情相对平稳。 2006 年调查, 中南部果区腐烂病平均病株率在10%左右, 管理水平高、树势强壮的果园在5%左右。但是, 随着树龄的增长, 进入盛果期后, 树体的抗病能力下降, 若遇低温冻害或栽培管理不善, 苹果树腐烂病大发生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 不容忽视。 1.1.2 研究和推广新的防治策略, 桃小食心虫为害得到控制。长期以来, 桃小食心虫一直是本省苹果产区的主要标靶害虫。虫果率曾达30%以上,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虫果率仍在10%以上, 为害损失大。经过“六五”、“七五”攻关和长期生产实践, 推广了以地面防治为主, 地面防治与树上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取得了明显效果。90 年代中期开始, 为害逐渐减轻。目前, 在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 一般不造成为害。但疏于防治, 就很容易造成经济损失, 一些多品种混栽园, 未套袋的品种虫果率仍可达3%~5%。 1.1.3 重视科学选药、用药, 蚜虫、叶螨类一般可控制到不造成为害。蚜虫和叶螨是为害苹果的常发性害虫。一般春季雨水少, 5 月以后气温升温快, 出现高温、干旱天气的年份叶螨、蚜虫常发生为害重。20世纪90 年代以前, 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性杀虫剂, 打破了害虫与天敌间的平衡制约关系, 致使叶螨类( 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 、蚜虫类为害猖獗, 叶片受害率一般在50%以上, 高温、干旱年份, 6 月份即开始落叶, 8、9 月份落叶率可在70%以上, 严重削弱树势。 90 年代后, 通过对其种群变动关键因素的研究, 注重保护和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以及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和原则选用农药, 目前, 苹果叶螨类( 除新发现的二斑叶螨为害有所加重外) 及蚜虫( 主要是苹果瘤蚜和绣线菊蚜) 的种群数量一般被控制在不致明显为害的水平。 1.1.4 推广果实套袋技术, 苹果轮纹病烂果率下降。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 随着新红星、红富士等优良品种进入大量结果期, 加之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病菌的传播和侵染, 致使轮纹病大流行, 一般果园果率30%~40%, 重者达50%~70%, 造成大量烂果,损失严重, 成为导致河北省苹果腐烂的最主要病害。近年来, 通过加强对苹果轮纹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特别是大力推广果实套袋技术, 有效地阻断了病菌孢子对果实的侵染, 果实烂果率大大降低[1]。目前, 套袋苹果轮纹烂果病的发病率一般在1%以下, 已由主要病害演变成次要病害。1.2 次生性病虫害和偶发性病虫害的暴发和为害日趋严重 1.2.1 以斑点落叶病、褐斑病为主的苹果早期落叶病上升为苹果产区的主要病害。苹果早期落叶病目前在本省普遍发生。叶片受害率一般30%~40%,大流行年份感病品种病叶率达90%以上, 少数果园的几个品种还出现二次发芽、开花的现象。此病在套袋果上发病率较高, 已是影响套袋果商品率的一个主要病害。目前及今后的若干年内将是苹果园重点防治的病害之一。 1.2.2 康氏粉蚧在套袋苹果园为害严重。由于套袋苹果经济效益高, 果农从思想上比较重视苹果套袋。但苹果套袋后, 由于袋内环境趋暗、潮湿, 为喜阴的康氏粉蚧的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因此, 近年来, 康氏粉蚧对苹果的为害愈来愈重, 受害果实商品率降低, 并伴发煤污病, 严重影响苹果外观质量。此外, 球坚蚧和草履蚧的虫株率亦呈上升趋势,偶尔成灾。 1.2.3 金纹细蛾的发生为害明显加重。过去不作为防治对象的金纹细蛾, 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发生范围几乎遍及每个果园, 已成为苹果生产的主要害虫。主要是因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果园广泛使用, 大量杀伤天敌, 致使金纹细蛾暴发成灾。一般果园叶片受害率已达60%左右, 而且为害程度还在逐年加重。 1.2.4 苹果红点病、黑点病和苦痘病、痘斑病等生理性病害在部分苹果园发生严重。近年来苹果园普遍存在树冠郁闭、枝量过大的问题, 不但影响果实着色度, 而且通风差, 园内的微域环境湿度大, 给果实黑点病的发生提供了适宜条件。特别是果实套袋后, 袋内湿度大, 温度升高, 果实表面细嫩, 极易致病。而大多数果农对此缺乏认识, 用药缺乏针对性, 致使苹果红点病、黑点病发病率大大提高。据调查, 部分果园70%左右的果实有黑点病]。以富士为主栽品种的产区, 因缺钙而引发的苦痘病、痘斑病等生理性病害为害严重, 应引起高度重视。 1.2.5 苹果锈病在大部分果区发生普遍, 为害较重。锈病孢子以桧柏为中间寄主。由于近年来全省各地绿化步伐的加快和设计规划上的失误, 中间寄主桧柏在公路2 侧等地被大量使用以及空气湿度较大、多风等原因造成该病的严重发生。 1.2.6 霉心病难以控制。苹果霉心病是主要为害元帅系品种的一种重要果实病害。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 该病目前仍难以控制, 个别果园霉心病果率高达60%]。1.3 潜在的危险性害虫在苹果园蔓延 1.3.1 二斑叶螨为害日趋严重, 个别地、县成灾。自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在我国发现该螨以来,传播蔓延很快。目前, 在本省东部和南部果园已逐步形成较大的种群, 且有向本省苹果主产区的唐山、秦皇岛、承德扩散的趋势, 形势十分严峻。由于二斑叶螨寄主复杂, 发育期短、世代多、繁育力强, 耐药性、抗药性强, 发展蔓延快, 在个别果园已上升为优势种群, 应引起高度重视。 1.3.2 苹果绵蚜为害面积逐步扩大。苹果绵蚜为国内检疫对象, 也是为害苹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1993年在秦皇岛市发现, 现已波及近10 个县、市, 虽然各地多年来采取了多种措施, 但为害发生范围仍在扩大, 新疫点不断增加。要严格采取检疫措施, 防止疫区扩大。 1.3.3 美国白蛾不容忽视。美国白蛾为世界性检疫害虫, 1989 年首次在我省秦皇岛市发现后, 1990 年又在唐山市发现, 现已波及本省4 市16 县5 区。2004 年林果发生面积达13 300 hm2, 同比上升35.71%。尽管目前该虫在上述地区的果树上表现为零星为害, 但其繁殖量大, 扩散蔓延快, 不可忽视。 1.3.4 棉铃虫陆续迁入苹果园, 有可能成为苹果园最难防治的害虫。棉铃虫过去是棉花上为害最重、也是最难防治的害虫。近10 年来, 由于本省棉花种植面积减少, 而果树面积大幅度增加, 从而促使棉铃虫逐渐转移到果树上为害。该虫有转果为害习性, 且抗性强, 一般药物难以防治, 尤其进入2 龄以后更是如此。由于其向果树上迁移, 即将成为蛀果最严重的害虫之一。2 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2.1 加强农业生态措施的基础地位主要措施: ①加强肥水管理, 提高寄主的抗病虫和耐害能力。特别是增施优质有机肥, 控氮增磷, 可以明显提高树体抗腐烂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白粉病等病害侵染的能力, 恶化叶螨类、蚜虫类、蚧类等刺吸性害虫的营养条件。重视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结合秋施基肥, 加入钙肥如硝酸钙、美林钙等, 果实套袋前喷施2~3次钙肥, 除袋5 d 后连续喷2 次钙肥, 可减轻苦痘病的发生。②精细修剪, 疏花、疏果, 合理负担, 增强树势。③实行果实套袋。不仅可以提高果品质量, 而且可以预防轮纹病、食心虫、卷叶虫等多种病虫的为害。④结合修剪, 去掉病虫枝, 压低病虫基数。出蛰前刮除树干上的老翘皮及各种病斑, 结合清园集中烧毁或深埋。⑤清除苹果园周围5 km 范围内的桧柏等转主寄主, 或于早春剪除桧柏树上的菌瘿, 集中烧毁, 控制或减轻苹果锈病的为害。2.2 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2.2.1 保护与利用天敌。苹果园天敌资源十分丰富, 尤其是草蛉、瓢虫、食虫蝽和捕食螨类天敌种群量大, 控制害虫作用明显, 应积极保护、利用。一是避免采取对天敌有伤害的病虫防治措施, 特别是减少广谱性有机合成农药的使用, 大力推广应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药剂防治金纹细峨、桃小食心虫及鳞翅目多种害虫; 用阿维菌素防治苹果叶螨; 二是提倡果园种植大豆或绿肥植物, 为天敌提供转换寄主和良好的繁衍场所,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保护昆虫种群的多样性, 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三是人工释放天敌, 增加果园天敌数量, 如释放赤眼蜂防治苹果小卷叶蛾和梨小食心虫, 释放捕食螨防治果树害螨等。 2.2.2 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5]。利用性诱剂是果树害虫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如桃小、梨小、苹果小卷叶蛾、金纹细峨性诱剂等, 可于果园中设置相应的诱捕装置诱杀害虫。2.3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 2.3.1 按经济阈值施药。在搞好病虫情监测的基础上, 按经济阈值进行防治, 避免盲目用药, 减少农药用量和次数。目前, 桃小食心虫、叶螨类已有了防治指标, 并在生产上应用。 2.3.2 根据生理、生态原理,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一是合理选择化学农药。最大限度的选用对人、畜安全, 不伤害天敌, 对环境无污染, 对目标害虫有高效的农药品种。苹果园常用的选择性农药品种, 有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灭幼脲、氟虫脲等; 生物制剂类如青虫菌、苏云金杆菌、多抗霉素、阿维菌素; 选择性杀螨剂类如四螨嗪、噻螨酮等; 选择性杀蚜、蚧剂类吡虫啉等; 人工合成性激素如桃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金纹细蛾等昆虫信息素等。二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春季果树发芽前, 果园天敌尚未大量出蛰前, 喷洒广谱性杀虫剂, 杀死在树上越冬的蚜虫卵和害螨卵及成虫; 喷洒高浓度铲除性杀菌剂, 铲除树上越冬的腐烂病、轮纹病及斑点落叶病菌。生长季节侧重使用选择性杀虫杀螨剂, 如防治潜叶峨的除虫脲类、防治蚜虫的吡虫琳、防治山楂叶螨的螨死净等。此外, 还要注意根据害虫生物学习性改进施药方法, 如采用地面施药、树干涂药等, 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轮换使用农药, 合理混用农药,延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
。。。。。。 苹小食心虫 发生与为害 又名东北小食心虫,简称苹小、东小。主要为害苹果、梨、山植、桃等。常产卵于果面,以幼虫在果实皮下浅处食害果肉,蛀孔周围呈褐色干疤. 习性及发生规律 此虫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和果筐等缝隙内结茧越冬。越冬代成虫卵和第1代卵发生在6月至7月中旬。第2代成虫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末,产卵盛期为8月上旬,第2代幼虫蛀果为害20多天后老熟,脱果越冬。 防治措施 (1)早春刮皮;妥善处理支竿和吊绳,消灭越冬幼虫。(2)越冬幼虫脱果前,树干束草诱杀,或在采收果堆上铺盖麻袋片诱杀越冬幼虫。(3)及时摘除虫果和清理落地果。(4)卵盛期及幼虫孵化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 还有一边的资料: 这个相当的详细。 苹小卷叶蛾 以低龄幼虫在枝干、干叶下、剪锯口、枝叉粗皮裂缝处吐丝越冬。次春花露红期至花后陆续出蛰为害叶、花芽及花。5月中旬陆续羽化成虫,5月底至6月初为越冬代成虫发生盛期,第一代幼虫以后,随着果实成熟将贴近果面的叶片吐丝沾在果面上,幼早在叶下啃果皮和表层果肉。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7月中旬,第二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9月底至10月初。 化学防治关键是越冬幼虫出蜇为害期(花前花后)花前用10%烟碱乳油或5%卡死克乳油,花后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5月底6月初越冬成虫高峰期,用20%杀铃脲悬浮剂8000~10000倍或津绿宝1000倍、边疆防治两次。 桃潜叶蛾 桃潜叶蛾以幼虫在叶肉内串食为害,致使叶片破碎,提早脱落。 该虫以冬型成虫在杂草落叶下小石坎缝中粗皮裂缝处越冬。越冬代成虫3月下旬陆续出蜇,第一代幼虫为害在花前至花期,1~3代的成虫发生高峰在5~7月的下旬,幼虫为害严重时8月份大量落叶。 化学防治的重点在5月下旬,用25%灭幼脲3号1500倍,6月下旬用24.5%爱福丁1500倍。如果发生严重,7月下旬世代重叠,用25%灭幼脲3号1000倍多或少 另一边也有详细的,还有图片,所以我发网址吧: 苹果全爪螨,很详细: 资料在百度上很好找,但是在GOOGLE上找的多是论文数据库的,看不了。学校一般会买论文数据库之类的(全文数据库,万方之类的),你在学校用电脑查图书馆的试试,应该会有链接,里面的论文很多,而且都是钱买的。如果有输入账户和密码的框的话,在学校图书馆的网站里面应该会有登出来,这样自己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就都可以用。 在家里的电脑上是查不了的,原因是没有付钱。。。登陆界面不会出来。 我记得下载的CAJ格式的话里面有的是可以复制的,嘿嘿。 交作业的论文你弄了3篇合合就差不多了。找到一篇文献之后你可以看看他的参考文献,有类似的文章。 如果想在百度直接找到全文的话几乎是不可能,最多看看摘要,不够的。
扣扣号是1135开头的,中间是452,结尾是139。他们做这个服务的
药剂学的毕业论文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药剂学的毕业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近年来,微生物在药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查阅相关的医学文献资料,了解到微生物与药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微生物进行转化和发酵,将其应用到药学研究及生产工作中,展现出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药学;发酵
一、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
(1)微生物与药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小剂量情况下,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存活及生长,不会对宿主产生严重的毒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抗生素起到了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除了具备抗感染作用外,一些抗生素自身还具备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被应用于肿瘤化学治疗中。
(2)微生物在医药卫生方面被广泛应用,维生素及辅酶被大量应用。
(3)近年来,人们在微生物学检验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药品卫生行业的
关注力量,加大对药品卫生质量进行控制。
(4)药品及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技术生产中,采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生长因子及干扰素等[1]。
二、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转化在药学中的应用
1、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不同的化合物光学活性不同,自身展现出了不同的生物学活性。现阶段,手性药物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拆分及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在生物体系中,酶展现出了高度的立体选择性,通过利用及筛选微生物或酶的过程,能够产生活性较高及立体结构专一的化合物,是一种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的方法。例如,将氯—酮丁酸甲酯及乙酯作为底物,将酮基还原为羟基时,展现出较高的立体选择性。通过生物转化的过程,不仅能够得到立体结构专一的手性化合物,同时也完成了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微生物转化中的合成手性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
2、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
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展现出生物学活性功能,会生成有毒性的气体和不良反应的产物,在药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现阶段,微生物转化主要是利用产生的代谢产物,将其作为制备代谢产物的标准样品,应用在鉴别哺乳动物代谢产物中,完成对毒理学及药理学的研究。甾体羟基化在哺乳动物体内展现出了较强的生理学特性,是引发外源性甾体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转化成的相关模型是哺乳动物代谢有用信息的来源,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的孕激素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对人的糖皮质激素及盐皮质激素受体产生了一定的亲和性,对雄性激素产生了较弱的亲和性。黄腐酚作为一种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治疗中,通过利用真菌模型来寻找哺乳动物产生的代谢产物,为代谢产物及黄腐酚在哺乳动物体内的生物学活性研究提供了方向。
3、在天然药物中的应用
天然活性药物自身具有资源有限、含量低、结构复杂等特点,增加了药物的开发难度,利用生物转化方法合成有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开发新药提供了有效途径。羟基喜树碱是从自然植物中分离和提取出来的,毒性较低,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抗癌治疗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喜树碱来完成转化。青蒿素具有溶解度低、复燃性高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加大对其结构的改造,寻找合适的青蒿素衍生物,成为现阶段的重点研究课题。通过微生物转化方法,能够快速寻找到新的青蒿素衍生物[2]。
(二)微生物发酵在药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实验技术发现迅速,微生物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制备各种药物,在医药领域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微生物药物学科。目前,医学上常见的微生物发酵制品有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及酶抑制剂等。
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及培植。培植出合适的菌种,是发酵工程的前提,菌种需要从自然界中找,但是该种方法寻找到的菌种产量相对较低。到了20世纪40年代,微生物学家开始使用激光、紫外线及化学诱变剂等处理方法来寻找菌种,使筛选出来的菌种更加优良,科学家通过构建工程菌,对其进行发酵,生产出一般微生物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医用抗生素自身的特点包括:
(1)差异独立较大。差异毒力由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所决定,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感染中,抗生素的差异毒力越大,临床应用效果越好。
(2)抗菌活性强。抗生素自身展现出了杀灭微生物及药物抑制等能力,极微量的抗生素就能够展现出抗菌活性作用,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强弱主要是运用最低抑菌浓度来衡量,最低抑菌浓度是指抗生素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值越小,说明抗生素作用越强。
(3)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毒性较小,对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杀伤力,这主要是针对理想的抗生素,一般的抗生素都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微生物转化及发酵在药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印证了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应用价值。因此,制药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微生物内存在的药学价值,促使其在药学中的价值最大化,提升药物工业生产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孝林,马世堂,俞浩.浅谈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中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2(7):229.
[2]任春萍.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调查结果分析与药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8):143-145.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工业始于1971年,现已创造出35个重要治疗药物,全球大约有2500多家公司,主要产品有重组蛋白质药品、重组疫苗和诊断、治疗用的单克隆机体三大类。我国自80年代开始进行现代生物技术药品的研究和开发,到1998年7月底,我国已有近200多个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已有14种现代生物技术药品和疫苗投产,已经批准进入临床的有近10种药,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的有10多种。在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生物技术制药产业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但我国生物技术诊断试剂、酶工程、动植物细胞工程医药产品、现代生物技术支撑技术、后处理技术和制剂技术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差距。其中不重视中试放大过程是影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 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发展 生物药物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 drugs)或称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s)是集生物学、医学、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现在,世界生物制药技术的产业化已进入投资收获期,生物技术药品已应用和渗透到医药、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各个领域,尤其在新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改造传统制药工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有些学者认为,20世纪的科学技术是以物理学和化学的成就占主导地位,而21世纪的科学技术是以生物学的成就占主导地位。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得到普遍的认同,生物技术是当今高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科学家预测,生命科学到2015年会取得革命性进展。这些进展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目前无法医治的疾病的治疗问题,彻底消除营养不良,改善食品的生产方式,消除各种污染,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社会安全和刑侦提供新的手段。有些成果还可以帮助人类加速植物和动物的人工进化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等。产生新的有机生命的研究也会取得进展。 1.生物制药现状 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 肿瘤 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54.7万。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亿美元。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今后10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急剧增加。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2 神经退化性疾病 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已进入Ⅲ期临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 美国每年有中风患者60万,死于中风的人数达15万。中风症的有效防治药物不多,尤其是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Cerestal已证明对中风患者的脑力能有明显改善和稳定作用,现已进入Ⅲ期临床。Genentech的溶栓活性酶(Activase重组tPA)用于中风患者治疗,可以消除症状30%。 3 自身免疫性疾病 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4000万,每年医疗费达上千亿美元,一些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攻克这类疾病。如 Genentech公司研究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E用于治疗哮喘,已进入Ⅱ期临床;Cetor′s公司研制一种TNF-α抗体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达80%。Chiron公司的β-干扰素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病。还有的公司在应用基因疗法治疗糖尿病,如将胰岛素基因导入患者的皮肤细胞,再将细胞注入人体,使工程细胞产生全程胰岛素供应。 4 冠心病 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冠心病,每年治疗费用高于1 170亿美元。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Centocor′s Reopro公司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延生。基因组科学的建立与基因操作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基因治疗与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成为可能,正在达到未来治疗学的新高度。转基因技术用于构造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已逐渐进入产业阶段,用转基因绵羊生产蛋白酶抑制剂ATT,用于治疗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变性,已进入Ⅱ,Ⅲ期临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动、植物将成为未来制药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2.生物制药展望 今后10年生物技术将对当代重大疾病治疗剂创造更多的有效药物,并在所有前沿性的医学领域形成新领域。目前热门的药物生物技术如下:表1 热门药物生物技术技 术 新颖性 技 术 新颖性 组合化学 成熟领域 前导物综合鉴定技术 新生技术 药学基因组科学 发展领域 核糖酶 新生技术 蛋白质工程 发展领域 抗体酶 新生技术 基因治疗 发展领域 药物设计与人工智能 新生技术 糖类治疗剂 发展领域 功能抗原 新生技术 表2 正在研究开发的生物技术药物类型领 域 开发药物品种 领 域 开发药物品种 单克隆体 78 人生长激素 5 疫苗 62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4 基因治疗 28 凝血因子 3 白介素 11 集落细胞刺激因子 3 干扰素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 2 生长因子 10 SOD 1 重组可溶性受体 6 其他 56 反义药物 6 总数 284 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例如微机电系统、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等。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除了遗传学之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继续改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这些新疗法可以封锁病原体进入人体并进行传播的能力,使病原体变得更加脆弱并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对新的病原体作出反应。这些方法可以克服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的不良趋势,对感染形成新的攻势。 除了解决传统的细菌和病毒问题之外,人们正在开发解决化学不平衡和化学成分积累的新疗法。例如,正在开发之中的抗体可以攻击体内的可卡因,将来可以用于治疗成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瘾君子的状况,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非法毒品贸易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原子力显微镜、质量分光仪和扫描探测显微镜)相结合可以继续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药物审批的过程中利用Dennis Noble的虚拟心脏模拟系统了解心脏药物的机理和临床试验观测结果的意义。这种方法到2015年可能会成为心脏等系统临床药物试验的主流方法,而复杂系统(例如大脑)的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对这些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到下世纪初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数目尚不会超过一般药物的总数,但生物技术制药公司总数将超过前10年的6倍。目前主要生物技术公司多分布在美国,如Amgen,Genetics institute,Genzyme,Genentech和Chiron,还有Biogen也发展较快。1987年尚没有一种重组DNA药物进入世界药品销售额排名前列表,但到1996年已有多种生物工程药物榜上有名。经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含3大类,即重组治疗蛋白质、重组疫苗和诊断或治疗用的单克隆抗体。 药物的研究开发成本目前已经高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每种药物投放市场前的平均成本大约为6亿美元。这样高的成本会迫使医药工业对技术的进步进行巨大的投资,以增强医药工业的长期生存能力。综合利用遗传图谱、基于表现型的定制药物开发、化学模拟程序和工程程序以及药物试验模拟等技术已经使药物开发从尝试型方法转变为定制型开发,即根据服药群体对药物反应的深入了解会设计、试验和使用新的药物。这种方法还可以挽救过去在临床试验中被少数患者排斥但有可能被多数患者接受的药物。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成功率、降低试验成本、为适用范围较窄的药物开辟新的市场、使药物更加适合适用对症群体的需要。如果这种技术趋于成熟,可以对制药工业和健康保险业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制药工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各地是不平衡的。某些地区(例如亚洲)会继续以生产专利过期药物为主,有些地区(如美国和欧洲)除了继续生产低利润的药物外会不断开发新的药物。 总之,综合多学科的努力,通过新技术的创立可以大大拓宽发明新药的空间,增加发明新药的机遇与速度。因为这些手段可以寻找快速鉴定药物作用的靶,更有效地发现更多新的先导物化学实体,从而为发明新药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核心工作,是世界药学发展的趋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大药学 毕业 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浅谈“越鞠丸”名方 》
摘要:本文浅谈“越鞠丸”名方创制,方名来由,方歌,组成,功用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越鞠丸 六郁病
元代朱震亨提出:“气郁、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六郁之说,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六郁》),而创制越鞠丸这一名方。“越鞠丸治六郁侵,气血痰火湿食因;芎苍香附加栀曲,气畅郁舒痛闷平”。全方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五味药各等分为末成水丸,现临床学按原方量比例酌定作汤剂煎服。主治气郁所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症。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故方之功用以行气解郁为主,使气机流畅,则痰、火、湿、血、食诸郁自解,痛闷呕恶诸症可除。郁病多由精神因素所引起,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是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临证时气郁常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等,为郁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血郁:兼见胸胁胀痛,或呈刺痛,部位固定,舌质有瘀点、瘀斑,或舌质紫暗;火郁:兼见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痛,嘈杂吞酸,口干而口舌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食郁:兼见胃脘胀满,嗳气酸腐,不思饮食;湿郁:兼见身重,脘腹胀满,嗳气,口腻,便溏腹泻;痰郁:兼见脘腹胀满,咽中如物梗塞,苔腻。见上述证候者,用越鞠丸无不见效。笔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加木香、枳壳、白蔻、厚朴;治疗慢性胃炎加苏梗、枳实、木香、炒莱菔子、砂仁、半夏、蒲公英;治疗消化性溃疡加白及、白术、海螵蛸、元胡、三七粉;治疗传染性肝炎加重栀子的用量,再加郁金、生大黄、绵茵陈、板蓝根、虎杖;胆石症再加金钱草、鸡内金、生大黄;治疗肋间神经痛加元胡、丹参、川楝子、乳香、没药;治疗精神抑郁症加石菖蒲、郁金、八月札、丹参、龙骨、牡蛎;治疗痛经加当归、元胡、郁金、细辛、益母草、红花、山楂。诸凡杂病有六郁见证者,投本方随症加味治之,常常会收到较好疗效。
越鞠丸出自朱震亨《丹溪心法·六郁》一书,此方为何取名越鞠丸?令人费解,笔者查阅文献,心中方为之一亮。
考方中栀子一味,《神农本草经》名木丹,《名医别录》称作越桃,至《药性论》始称山栀子,《唐本草》又名枝子。川芎一味,《神农本草经》原名为芎藭,别名抚芎,而在《左传》中,川芎名为鞠穷。丹溪翁从“越桃”与“鞠穷”中各摘取一字而名越鞠丸。丹溪翁创制的另一方剂越桃散,即栀子一味,亦是取自《名医别录》。
戴思恭承丹溪之学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郁症多缘于思虑不伸,而气先受病,故用越鞠丸总解诸郁。方中用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为主要药物,川芎活血祛瘀,以治血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均为辅助药物,气郁则湿聚痰生,若气机流畅,五郁得解,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加药。丹溪翁认为,凡郁在中焦,以苍术、川芎升提其气以升散之,并随症加入诸药。又认为,栀子“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郁热,行气结”。由此可见,川芎、栀子在本方中有很重要作用,这亦是丹溪翁用“越鞠”命名本方的用意所在。气不郁则痰不生,用越鞠丸以开胃肠三焦之郁,从而使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症消失,继而命名气、湿、痰、火、食、血“六郁”得到宣发,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全身的病理状态。
近贤冉雪峰指出:“查此方集香燥之品为剂,而能宣发脾气,又佐栀子以调之,在时方中颇有法度。……香能行气,燥可胜湿,湿郁夹秽,颇有可取。”当然,本方所治诸郁均为实证,若是虚证郁滞,宜选他方治之。正如《蒲辅周医疗 经验 ·方药杂谈》所说:“郁之为病,人多忽视,多以郁为虚,唯丹溪首创五郁六郁之治,越鞠丸最好。”
越鞠丸自创制以来,于今六百余年,众多医家名贤多有论述,可谓汗牛充栋,笔者浅谈于此,以起抛砖引玉之用,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
[1]许济群. 方剂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1985: 137
[2]张伯臾. 中医内科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发行. 1985:121
[3]王永炎. 中医内科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 1997.6: 274
《 中药凝胶剂研究近况 》
[摘要] 中药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外用制剂。本文从中药凝胶剂基质的选择、释药机制研究、渗透促进剂的应用、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中药凝胶剂的研究近况,并对中药凝胶剂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药凝胶剂;释药机制;渗透促进剂;质量控制
中药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涂展性好,无油腻感,易于清洗,透皮吸收好等特点。凝胶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1]。中药凝胶剂常用于皮肤或黏膜给药,用于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局部止血等[2-3]。目前,中药凝胶剂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医院制剂中广为应用。本文对中药凝胶剂近年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职称论文:
1 基质材料
中药凝胶的基质材料根据其性能不同,可分为水性凝胶基质与油性凝胶基质。水性凝胶基质的构成一般为水、甘油或丙二醇与纤维素衍生物、卡波姆和海藻酸盐、西黄蓍胶、明胶、淀粉等;油性凝胶基质则由液状石蜡与聚氧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锌皂构成。必要时可加入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透皮促进剂等附加剂[1]。不同的基质材料的释药特性和临床应用不同,因此,需结合药物特性和临床应用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目前,水溶性凝胶基质应用较多,主要代表为卡波姆及纤维素类。
李秀青等[4]以卡波姆940、PEG4000、甘油为基质制,以辣椒碱,苦参碱为主药,研制了瘢痕止痒凝胶,药效学实验表明其烧伤烫伤愈后瘢痕止痒及各种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效果。王芊等[5]制备丹参酮凝胶,以羟丙基纤维素、卡波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混合基质,不仅使凝胶剂的黏附力得到了提高,还可对丹参酮的释药速率在一定范围之内进行调节。张小军等[6]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了复方芦荟凝胶剂,涂展性好,无油腻感,易于清洗,透皮吸收好,治疗痤疮效果良好。王雷等[7]以壳聚糖和卡波姆为基质制备黄芩苷凝胶,以达到局部迅速给药、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及肝脏的首过效应的目的并起到长效、缓释的作用。张蜀艳等[8]用正交实验对麻疯树酚凝胶的最佳配方进行了筛选,以卡波姆为基质制备的凝胶剂,光滑细腻,释药快且稳定。
基质材料的选择对于制剂中药物的释放有着重要的影响。陈秋红等[9]以离体鼠皮为屏障,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秋水仙碱为检测指标比较了3 种基质对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为以Carbomer为基质的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速率最高,其次为HPMC基质凝胶,CMC-Na基质凝胶体外透皮速率最低。
2 释药机制
中药凝胶剂释药机制复杂,受较多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亲水凝胶骨架中药物的释放符合Fick定律,可以用Higuchi动力学方程描述其动力学过程。张蜀艳等[8]为比较不同浓度各基质对麻疯树酚释药的影响,采用透析膜扩散法进行体外释药实验,结果发现麻疯树酚凝胶剂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梁学政等[10]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进行双柏凝胶剂中大黄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体外经皮吸收符合Higuchi动力学过程。有时凝胶剂中的药物具有溶出控制的特征,呈恒速释放,或符合其他模式,用Fick扩散机制无法解释。这种非Fick扩散模式可能是由于凝胶溶胀前沿移动后,聚合物松弛产生的。如以卡波姆为基质材料时,可以零级动力学释放药物。付毅华等[11]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青藤碱为指标性成分,研究祛风止痹凝胶剂体外渗透性,结果表明青藤碱经皮吸收过程为零级动力学过程。
3 渗透促进剂的研究应用
经皮给药制剂研究必须首先解决药物对皮肤的穿透性和透皮速率的问题。除少数剂量小且具有适宜溶解性的小分子药物外,大多数药物的透皮速率都无法满足治疗需要。因而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是开发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12]。经皮吸收促进剂能加速药物穿过皮肤。常用经皮吸收促进剂主要有有机酸、脂肪醇类、表面活性剂、氮酮、醇类化合物、角质层保湿剂、精油等。方世平等[13]以离体小鼠鼠皮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装置,对不同浓度的薄荷脑和氮酮对姜赤凝胶剂体外透皮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薄荷脑和氮酮均有促进姜赤凝胶剂中芍药苷透皮的作用,其促渗透作用强弱顺序为:10%薄荷脑>7%薄荷脑>13%薄荷脑>4%薄荷脑>1%薄荷脑,9%氮酮>7%氮酮>5%氮酮>3%氮酮>1%氮酮。薄荷脑浓度在1%~10%之间时,对芍药苷的促渗透作用与薄荷脑浓度呈正相关,但薄荷脑浓度超过10%后其促渗作用反而下降。陈秋红等[9]以离体昆明小鼠皮为屏障,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对加入了不同透皮促进剂的秋水仙碱凝胶的体外透皮速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透皮促进剂促进秋水仙碱体外透皮的强弱顺序为:丙二醇>冰片>氮酮>薄荷油,并且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释药符合Higuchi动力学过程。
4 质量控制研究
中药凝胶剂的质量控制项目主要有性状、鉴别、pH值、含量测量、刺激性、稳定性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等。目前多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而稳定性检查则主要包括离心、耐热耐寒实验及室温留样观察等。罗毅等[14]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制备柏竹凝胶,建立了质量标准。不但对柏竹凝胶的性状、鉴别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分别将柏竹凝胶进行了离心,在55℃和-4℃进行耐热耐寒实验,结果未出现分层、沉淀、变色等现象,并将柏竹凝胶室温保存6个月,其质量无变化,表明其所制备的柏竹凝胶稳定。王芊等[5]制备了丹参酮凝胶,并对其质量进行了全面考察,应用HPLC建立了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方法 ,通过离心、耐热耐寒实验及室温留样观察等考察了凝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丹参酮凝胶稳定。孙栋梁等[15]通过薄层色谱法对盆炎净凝胶剂处方中赤芍、丹参、延胡索进行了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盆炎净凝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建立盆炎净凝胶剂的质量标准。
5 展望
中药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外用制剂,同时具有使用方便、舒适、生物相容性好等多种优点,适用于皮肤及黏膜给药,不仅可避免首过效应对口服给药的影响,还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符合中医的“内病外治”的理念。中药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容纳中药复方的极细药粉、提取物等,便于推广应用,可作为改进中药传统外用制剂的一种选择。但目前由于中药凝胶剂基础研究薄弱,尚存在较多问题,如中药凝胶可选用的基质材料少,尚满足不了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外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其成分复杂、含量低,且相互干扰,不便于分析检测。这些都要求加强中药的基础研究,尽可能明确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进行提取、分离、纯化,提高制剂的质量,使中药凝胶剂发挥更大的防病治病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12.
[2]林吉,高卫东,叶其馨.浅谈中药凝胶剂的研究和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5,36(271):60-61.
[3]曹红.凝胶剂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医学,2005,7(4):5-7.
[4]李秀青,魏萍,孙燕,等.疤痕止痒凝胶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5):411-414.
[5]王芊,曾玲,沈汶华.丹参酮凝胶剂的研制及质量控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23(1):80-82.
[6]张小军,陈丽梅.复方芦荟凝胶剂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8,15(3):146-147.
[7]王雷,王学艳,周雪琴,等.黄芩苷凝胶设计与体外透皮性能的研究[J].中草药,2008,39(10):1502-1504.
[8]张蜀艳,梁慧,颜钫,等.麻疯树酚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1896-1897.
[9]陈秋红,侯世祥.不同基质和透皮促进剂对秋水仙碱凝胶剂体外透皮特性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05,20(6):521-523.
[10]梁学政,奉建芳,陈惠红,等.双柏凝胶剂中大黄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60-161.
《 单胺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
【摘要】近年来,关于单胺氧化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其理化性质、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单胺氧化酶;研究进展
1MAO理化性质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的分类名为单胺:氧氧化还原酶,是含Fe2+、Cu2+和磷脂的结合酶,主要作用-CH2NH2基团催化各种单胺类脱胺生成相应的醛,然后进一步氧化成酸;或使醛转化为醇再进一步代谢。MAO是一种上具多个结合部位的单一分子酶,故对底物的特异性不高,可使多种胺类氧化脱氨。MAO广布于体内各组织器官,尤以肝、肾、胃和小肠含量最多,主要位于线粒体膜外表面,并与膜紧密结合,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为辅酶;另一类存在于结缔组织,不含FAD,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
脑组织中的MAO随年龄增加、神经胶质细胞的增多其活性增强。MAO能分解儿茶酚胺类激素,可间接反映心脏交感神经结功能。现已证实,不同来源的MA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小者约100,000,大者可达1,000,000以上,是由于同一亚基的聚合程度不同所致。
2MAO实验室检测方法
最早检测MAO是用荧光测定法[1]和醛偶氮萘酚法[2],目前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2.1醛苯腙比色法该方法通过MAO氧化苄胺,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的醛苯腙在碱性条件下产生棕红色,于470nm比色测定,计算MAO的浓度。
2.2MCDP比色法该法是通过MAO氧化苄胺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与MCDP作用生成有色的甲烯蓝,于660nm处比色测定,计算MAO的浓度。此法需要加入终止液后测定,不宜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而且MCDP见光易分解。
2.3连速监测法该方法是通过MAO催化苄胺生成氨,氨在α-酮戊二酸、NADPH和GLDH的存在下生成谷氨酸,同时NADPH还原成NADP+,引起340nm处吸光度的下降,通过监测其下降的速率即可得出样本中MAO的活性。此方法快捷、操作简单、适合自动化分析,可减少人为误差,具有良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适合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应用。
3MAO测定的临床应用
3.1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高低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肝硬化病人MAO活性升高的阳性率在80%以上,最高值可达对照值的3.5倍(n=30)。酶活性与腹腔镜所见肝表面的结节变化,以及与活组织镜检所见的纤维化程度相平行。纤维变仅限于汇管区或小叶中心者,其MAO活性大致正常;纤维变侵入肝实质内时,MAO升高率为30%;汇管和汇管区之间有架桥性纤维化时,则有83%升高;如在假小叶周围有广泛纤维化形成时,则几乎全部均升高,且升高幅度最大。国内报道阳性率均在85%(天津公安医院:17例,88%,高玑山等:32例,85.7%;薛德义等:71例,87.05%;黄泽伦:20例,85%;刘览等:30例,86.7%),其升高幅度及阳性率均超过急性或慢性肝炎。同工酶分离证实,慢性肝病SMAO-III有增高趋势;肝硬化代偿组MAO-III占总活性的(23.9+3.0)%,其阳性率为72.2%(13/18);肝硬化失代偿组MAO-III占总活性的(34.6+4.0)%,其阳性率为92.3%,故检测MAO同工酶有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陈道宏等)。
虽然肝硬化时,结缔组织纤维释放MAO增多,但在纤维化甚为明显的血吸虫肝病,患者SMAO并不一定升高,故纤维化并非MAO活性升高的唯一原因。现已知大动脉和肺组织内MAO的浓度比血清高100-150倍,血中MAO可能部分来自血管内皮细胞。肝硬化时,病人体内的水分增加,末梢扩张和高动力型循环等有可能促使血管壁内MAO释放人血。由于胃肠组织也含有丰富的MAO,因此门-体静脉短路时,肠内MAO可经短路进入体循环。
3.2各型肝炎:各型肝炎急性期患者的MAO活性多数不升高,但在暴发型重症肝炎时,因肝细胞坏死,线粒体释放大量的MAO,可致MAO活性升高,阳性率可达73.3%,其升高幅度与病情轻重程度成正相关;急性肝炎经久不愈,病程超过3个月者,MAO活性亦可升高;活动型慢性肝炎有半数左右病例MAO活性升高。肝炎与肝硬化病人MAO活性差别显著,而各型肝炎之间的MAO活性无显著差异。
3.3糖尿病可因合并脂肪肝,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因肝郁而继发肝纤维化,以至人MAO活性增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因纤维组织分解与合成旺盛,肢端肥大症可因纤维过度合成等原因,从而引起MAO活性不同程度的升高。有些无纤维增生的结缔组织疾病的病人MAO活性不升高。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畸胎瘤、胆汁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慢性胆汁郁积型肝炎等患者的SMAO活性不变。
测定血小板MAO活性发现,正常对照组女性大于男性。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MAO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而急性精神分裂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抗精神病药物能引起MAO活性升高。双向情感性障碍患者,血小板MAO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男性低于女性;躁狂型患者显著低于抑郁型患者患者,单相抑郁症患者显著公共开支对照组。但美国学者最近研究认为,血小板MAO活性与精神病学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关系。酒精中毒者男性血小板MAO与女性有明显差异。
此外,测定肿瘤组织匀浆MAO和二胺氧化酶的活性,有助于区别前肠和中肠的类癌瘤肿瘤,前肠类癌肿组织中MAO活性[(1850+342)mol/mg.min,n=16]明显高于中肠类癌肿瘤[(407+43)mol/mg.min]。
参考文献
[1]王坤,等.实用诊断酶学[M].重庆: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259-267.
[2]叶应妩,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9-231.
有关电大药学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 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2. 电大护理学毕业论文
3. 电大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4. 电大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5. 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6. 电大护理毕业论文
7. 电大护理大专毕业论文
8.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您好 你的问题 我可以帮助您
药剂学的毕业论文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药剂学的毕业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近年来,微生物在药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查阅相关的医学文献资料,了解到微生物与药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微生物进行转化和发酵,将其应用到药学研究及生产工作中,展现出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药学;发酵
一、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
(1)微生物与药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小剂量情况下,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存活及生长,不会对宿主产生严重的毒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抗生素起到了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除了具备抗感染作用外,一些抗生素自身还具备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被应用于肿瘤化学治疗中。
(2)微生物在医药卫生方面被广泛应用,维生素及辅酶被大量应用。
(3)近年来,人们在微生物学检验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药品卫生行业的
关注力量,加大对药品卫生质量进行控制。
(4)药品及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技术生产中,采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生长因子及干扰素等[1]。
二、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转化在药学中的应用
1、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不同的化合物光学活性不同,自身展现出了不同的生物学活性。现阶段,手性药物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拆分及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在生物体系中,酶展现出了高度的立体选择性,通过利用及筛选微生物或酶的过程,能够产生活性较高及立体结构专一的化合物,是一种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的方法。例如,将氯—酮丁酸甲酯及乙酯作为底物,将酮基还原为羟基时,展现出较高的立体选择性。通过生物转化的过程,不仅能够得到立体结构专一的手性化合物,同时也完成了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微生物转化中的合成手性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
2、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
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展现出生物学活性功能,会生成有毒性的气体和不良反应的产物,在药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现阶段,微生物转化主要是利用产生的代谢产物,将其作为制备代谢产物的标准样品,应用在鉴别哺乳动物代谢产物中,完成对毒理学及药理学的研究。甾体羟基化在哺乳动物体内展现出了较强的生理学特性,是引发外源性甾体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转化成的相关模型是哺乳动物代谢有用信息的来源,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的孕激素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对人的糖皮质激素及盐皮质激素受体产生了一定的亲和性,对雄性激素产生了较弱的亲和性。黄腐酚作为一种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治疗中,通过利用真菌模型来寻找哺乳动物产生的代谢产物,为代谢产物及黄腐酚在哺乳动物体内的生物学活性研究提供了方向。
3、在天然药物中的应用
天然活性药物自身具有资源有限、含量低、结构复杂等特点,增加了药物的开发难度,利用生物转化方法合成有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开发新药提供了有效途径。羟基喜树碱是从自然植物中分离和提取出来的,毒性较低,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抗癌治疗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喜树碱来完成转化。青蒿素具有溶解度低、复燃性高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加大对其结构的改造,寻找合适的青蒿素衍生物,成为现阶段的重点研究课题。通过微生物转化方法,能够快速寻找到新的青蒿素衍生物[2]。
(二)微生物发酵在药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实验技术发现迅速,微生物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制备各种药物,在医药领域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微生物药物学科。目前,医学上常见的微生物发酵制品有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及酶抑制剂等。
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及培植。培植出合适的菌种,是发酵工程的前提,菌种需要从自然界中找,但是该种方法寻找到的菌种产量相对较低。到了20世纪40年代,微生物学家开始使用激光、紫外线及化学诱变剂等处理方法来寻找菌种,使筛选出来的菌种更加优良,科学家通过构建工程菌,对其进行发酵,生产出一般微生物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医用抗生素自身的特点包括:
(1)差异独立较大。差异毒力由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所决定,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感染中,抗生素的差异毒力越大,临床应用效果越好。
(2)抗菌活性强。抗生素自身展现出了杀灭微生物及药物抑制等能力,极微量的抗生素就能够展现出抗菌活性作用,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强弱主要是运用最低抑菌浓度来衡量,最低抑菌浓度是指抗生素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值越小,说明抗生素作用越强。
(3)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毒性较小,对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杀伤力,这主要是针对理想的抗生素,一般的抗生素都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微生物转化及发酵在药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印证了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应用价值。因此,制药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微生物内存在的药学价值,促使其在药学中的价值最大化,提升药物工业生产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孝林,马世堂,俞浩.浅谈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中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2(7):229.
[2]任春萍.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调查结果分析与药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8):143-145.
微生物在单细胞蛋白中的应用一 摘要 微生物细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这正是人和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这是微生物食品倍受青睐的一个原因。人们热衷于微生物食品的开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可以解决因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而导致的粮食供求矛盾。 关键词 微生物细胞 蛋白质 营养物质二 引言 食品特别是蛋白质的短缺,正在对我们人类构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新的食品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我们食用的各种食品中,除了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外,还包含了微生物食品。事实上,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食用微生物了,比如说我们所食用的味道鲜美的香茹,就是真菌形成的菌落,其他还有木耳、猴头、灵芝等,都是极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微生物。现已被人们广泛栽培和利用。三 正文单细胞蛋白定义单细胞蛋白是通过培养单细胞生物而获得的菌体蛋白质。单细胞蛋白的优点一 SCP营养丰富 二 利用原料广 可就地取材,廉价大量地解决原料问题。三 生产速率高 一般蛋白质生产速度同猪、牛、羊等体重的倍增时间成正比。四 劳动生产率高 生产不受季节气候的制约,易于人工控制,同时由于在大型发酵罐中立体式培养占地面积少。五 可以完全工业化生产 单细胞蛋白生产比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少,又不受地区、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可在占地有限的小设备上进行,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好,远远超过现有粮食品种的蛋白质。六 单细胞生物易诱变,比动、植物品种容易改良 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方法定向诱变育种,获得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味美,并易于提取蛋白质的优良菌种。单细胞蛋白种类与具备条件及生产过程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以及某些原生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要具备下列条件:所生产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对人体无致病作用,味道好并且易消化吸收,对培养条件要求简单,生长繁殖迅速等。单细胞蛋白的生产过程也比较简单:在培养液配制及灭菌完成以后,将它们和菌种投放到发酵罐中,控制好发酵条件,菌种就会迅速繁殖;发酵完毕,用离心、沉淀等方法收集菌体,最后经过干燥处理,就制成了单细胞蛋白成品。单细胞蛋白特性(1)在理想情况下,菌种甚易使单细胞蛋白质产量倍加,而其所需时间要比使农作物蛋白质量倍增所消耗时间快500倍,比其他一般饲养家畜产量所耗的时间倍增快1000-5000倍。(2)单细胞蛋白质研究发展的实验要比研究农作物或家畜的实验易于进行,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得到有价值的数据与结果。(3)单细胞蛋白质的生产不受季节,空间,阳光的种种限制。单细胞蛋白的作用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生产大量的微生物蛋白,不仅可供人类直接食用,也可作为家畜、家禽的高蛋白饲料,为我们提供质优价高的肉类蛋白,它的脂肪含量只有瘦牛肉的10%,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方面微生物蛋白食品的开发可以缓解耕地减少、粮食紧缺的矛盾,另一方面高蛋白的微生物蛋白食品的开发,也有利于改善人们的食品结构。1 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据分析,酵母单细胞蛋白中蛋白质含量为45%-55%,比大豆高30%以上;细菌的单细胞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达70%,比大豆高50%,比鱼粉高20%。因此,在各类饲料中加入单细胞蛋白添加剂,可以取得诸如使猪长得更快、牛产奶更多这样的效果。如在畜禽的饲料中,只要添加3%~10%的单细胞蛋白,便能大大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2 作为食用蛋白质 单细胞蛋白所含的营养物质极为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80%,比大豆高10%~20%,比肉、鱼、奶酪高20%以上;氨基酸的组成较为齐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谷物中含量较少的赖氨酸。单细胞蛋白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以及丰富的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如辅酶A、辅酶Q、谷胱甘肽、麦角固醇等。单细胞蛋白不仅能制成“人造肉”供人们直接食用,而且还能提高食品的某些物理性能。开发单细胞蛋白的意义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它是组成人体器官、组织和体内酶、激素以及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全世界蛋白质缺乏的问题已存在多年,生物技术开发单细胞蛋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单细胞蛋白是现代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中重要的蛋白来源。但单细胞蛋白作为当前比较尖端的科技产品,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尤其在我国还不成熟,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四 参考文献[1]李丽立. 杨坤明. 现代生物技术与畜牧业[2]栾玉静. 单细胞蛋白的开发利用[3]魏瑶. 单细胞蛋白
阿司匹林抵抗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基因多态性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临床观察显示阿司匹林能减少约25%的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阿司匹林治疗中获益,有研究显示0.4%~83.3%个体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不敏感,即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aspirin resistance,AR) [1]。阿司匹林抵抗的确切机制不明,遗传可能为其重要因素,本文将近年AR与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作如下综述。1 阿司匹林抵抗1.1 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 Bhatt[2]等将阿司匹林抵抗分为临床性及生化性。临床性为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仍发生缺血性血管疾病;生化性为口服阿司匹林后,未能改变血小板功能试验结果。1.2 阿司匹林抵抗的分型 有研究[3]将生化性阿司匹林抵抗分为3型:(1)Ⅰ型阿司匹林抵抗(药动学型):口服同样剂量的阿司匹林,体内血栓素(TX)合成和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均未被抑制。而体外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100 μmol/L阿司匹林后可被抑制,提示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相当大的药动学差异。(2)Ⅱ型阿司匹林抵抗(药效学型):无论体内及体外,口服阿司匹林后,TX合成和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均未被抑制,提示该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与环氧化酶(COX)的遗传多态性有关。(3)Ⅲ型阿司匹林抵抗(假性阿司匹林抵抗):口服阿司匹林后能抑制TX合成,但不能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该型患者之所以被冠以“假性抵抗”,因为阿司匹林已抑制了TX合成,而不能抑制其他物质如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2 阿司匹林抵抗机制AR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药物剂量不足[4],环氧化酶1(COX1)及血小板糖蛋白(GP)的基因多态性,胶原,吸烟,血脂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血小板活化路径可由血栓素A2(thromboxaneA2,TXA2)、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 、胶原、凝血酶和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 受体等诱导,而阿司匹林仅能有效地阻断血栓素A2途径。目前,对于血小板活化路径及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56]:(1)血栓素激活途径中编码环氧合酶1 (cycloxygenase1 ,COX1) 的基因多态性。(2)GPⅡb/Ⅲa激活途径中编码血小板膜GPⅢa的血小板抗原1/血小板抗原2 (platelet antigen1/platelet antigen2,PLA1/PLA2)多态性。(3)胶原激活途径中编码血小板膜GPⅠa/GPⅡa的807C/T和873G/A多态性。(4)5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的基因多态性。这些多态性位点有可能影响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现从基因水平分析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2.1 环氧合酶基因多态性 COX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它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COX1是花生四烯酸转换为前列腺素G/H途径中的第一个酶,其有两种酶活性,一种环氧化酶活性催化前列腺素G的生成,一种氢过氧化物酶(H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G,生成前列腺素H,前列腺素H更进一步被COX催化成为前列腺素和血栓素[7]。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机制主要是使COX1丝氨酸530不可逆的乙酰化,从而使该酶失活,阻断了TXA2的形成。目前已发现多个COX基因多态性位点[8],不同COX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可影响COX的蛋白结构或构象,使其对阿司匹林抑制作用的敏感性极不均一,构成一些病人AR的结构基础。Maree等[9]将144位冠心病患者按COX1单核苷酸多态性分为五组[A842G,C22T(R8W),G128A(Q41Q),C644A(G213G) 和C714A(L237M)],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发现A842G与C50T完全连锁不平衡。携带含有突变体842G等位基因的患者与野生型A842相比,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血清血栓烷B2 (TXB2 ,TXA2 的下游产物)产生更明显,提示携带突变体842G等位基因的患者对阿司匹林治疗较不敏感。表明COX1的遗传变异性可以影响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病人对阿司匹林的反应部分决定于COX1的基因型。GonzalezConejero等[10]的研究则显示COX1 50T等位基因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2.2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是细胞黏附受体整合素家族中的一员,含有纤维蛋白、纤维连接蛋白、von willbrand factor(vWF)等黏附蛋白的特异结合位点,参与血小板黏附和聚集。AR可能和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多态性有关,GPⅡb/Ⅲa受体是血小板活化的最后共同通路。编码GPⅡb/Ⅲa的基因具有高度的多态性。GPⅡb/Ⅲa基因(包括编码GPⅡb和GPⅢa的基因) 突变、缺失或插入导致表型改变,进而引起血小板功能改变。迄今已发现C157T、A1163C、A1553G、T1565C等多个GPⅢa多态性位点,较为常见的是外显子2第1565位氨基酸的突变,即T1565C(Leu33Pro) ,编码Leo的位点称为PLA1(HPA1a),编码Pro的位点称为PLA2 (HPA1b)。关于GPⅡ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较少,主要有GPⅡbMax/Max +(G2603A,V837M),HPA3a/3b(T2622G,Ile843Ser) ,GPⅡbG1063A(Glu324Lys) 等多态现象,其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是GPⅡb残基843位Ile/Ser的变异,它与人类血小板抗原3 (HPA3) 相关。大量证据表明,GP受体多态性是动脉血栓形成的遗传危险因素,它能造成黏附受体成分的表达、功能和免疫遗传学的多样性。血小板激动剂(如TXA2)通过细胞内信号激活GPⅡb/Ⅲa受体,介导纤维蛋白原及其受体结合,然后促进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通过干扰COX非依赖性细胞内信号转导并使GPⅡb和GPⅢa分子乙酰化来抑制GPⅡb/Ⅲa的活化。尽管还未完全弄清,但目前所知的COX非依赖性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包括跨膜蛋白受体、磷脂酶、Ca2 +释放、腺苷酸环化酶、鸟苷酸环化酶和蛋白激酶C等。某些弱的激动剂(如ADP、肾上腺素和胶原蛋白)导致的GPⅡb /Ⅲa激活可被阿司匹林部分抑制。在PLA2基因型存在时,抗血小板作用可以因这种替代途径减少而降低。Agnieszka Slowik等[11]研究发现PLA2等位基因是男性患者大血管病变所致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该研究分别选取92例大血管病变所致卒中患者及184例对照者,103例小血管病变所致卒中患者及206例对照者,182例心因性卒中患者及182例对照者。结果显示小血管病变及心因性卒中患者与对照者相比,PLA2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而大血管病变所致卒中的男性患者PLA2出现频率高(39.7% vs 23.0%;P=0.003 ,OR=2.51;CI为1.21~5.20)。Grove等[12]检测了1191例健康人和1019例冠心病患者的PLA2频率,在这些患者中529例以前有过心肌梗死史。结果健康人中28%为PLA2基因型,28%的冠心病患者(除外心肌梗死患者)为PLA2基因型,35%的心肌梗死患者为PLA2阳性。健康对照与心肌梗死患者之间PLA2基因频率有统计学差异。因此,他们认为斯堪的纳维亚人PLA2基因型与心肌梗死而不是冠心病的危险增加有关。Szczeklik A研究的结果提示与PLA1相比,PLA2等位基因更倾向于促进血栓的形成从而参与了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Papp E等[13]研究也发现,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PLA2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要明显高于那些对阿司匹林有良好反应的受试者,而且该研究中所有PLA2/A2 基因型患者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反应均不良。这就提示PLA2等位基因可能与阿司匹林疗法反应的不充分、不敏感相关。然而,Macchi等[14]的研究发现PLA1等位基因更容易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发生抵抗。2.3 血小板糖蛋白GPⅠa/Ⅱa受体基因多态性 GPⅠa/Ⅱa (整合素α2β1 )位于连接血小板与胶原纤维(Ⅰ、Ⅱ型)或非胶原纤维( Ⅲ、Ⅳ型)的二价阳离子键的中间。在正常个体与那些先天遗传存在α2基因的四个等位基因的个体中,其血小板表面表达的GPIa/Ⅱa是不同的。GPIa基因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对于这一基因的一些相关研究,揭示它的一些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多态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血小板表面的GPⅠa/Ⅱa受体多拷贝间的差异。α2GPIa多态性—807CT(phe224)和873GA(Thr246)已被证实与血小板表面受体不同的表达有关。基因型807TT(873AA)与受体的高密度表达有关,而807CC(873GG)则与低密度表达有关。杂合子则与中间受体表达的水平有关。第三种多态性是由于1648位点上G到A被替换所致,这同时也引起505位点(Br系统)上Glu/Lys被替换。同时,GPIa807C/T与Glu505 lys之间存在基因相关,且Br的多态性与位于核苷酸环化酶837(CT)上的一个稀有多态性相连结,携带等位基因I(807T/873T/873A /Brb)者表现出高水平的GPⅠa/Ⅱa,而携带等位基因Ⅱ(807C /837T/873G/Brb)和Ⅲ(807C/837C/873G/Bra)者则表现出低水平的血小板整合素。胶原是一种重要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血小板胶原受体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Ⅱa密度增加可能是血栓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和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Ⅱa基因多态性可以增加血小板膜胶原受体的密度[15],从而降低阿司匹林疗效。2.4 ADP受体P2Y1基因的变化 ADP是血小板聚集的重要介质,ADP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与血小板表面G蛋白偶联P2Y受体相连接而实现的。迄今为止已有8种P2Y受体亚型被克隆,对P2Y1和P2Y12的研究较清楚。Gαq偶联P2Y1受体与ADP结合,使钙离子释放,改变血小板形状,使血小板聚集。另一种主要的受体P2Y12与G蛋白Gi偶联,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化磷酸肌酸激酶3,活化GPⅡb/Ⅲa受体。任何一个受体的抑制均会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显著减少。ADP通过P2Y1和P2Y12受体刺激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这些受体的突变与止血异常有关,任何一个受体的抑制均会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显著减少。阿司匹林以协同方式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16]。P2Y12和阿司匹林的复合拮抗作用已在临床上被证实可显著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17]。因此,ADP受体P2Y1基因的相应功能变化能够改变ADP的信号功能,并且能降低对阿司匹林(包括P2Y12抑制剂,如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导致血栓前状态的产生和对阿司匹林的反应性降低。Fontana等[18]在98名健康研究对象中发现了P2Y12受体5种多态性,其中4种是完全连锁不平衡。这导致两种单倍体产生,H1 (86%)和H2 (14% ) 。携带H2单倍体的受试者使用较低浓度的ADP (2 μm) ,血小板聚集增多。纯合子H1 (H1 /H1)平均聚集率为34. 7% (n= 74) ,有一个H2等位基因(H1 /H2,n= 21)聚集率为67. 9% ,在有2个H2等位基因(H2 /H2,n=3)聚集率高达82. 5%。这提示P2Y12多态性在阿司匹林抵抗中可能起作用。近来发现P2Y1 受体A1622G多态性与血小板对ADP反应不同相关。携带少见的G等位基因对ADP反应更强。Jefferson等[19]在332例男性有心肌梗死史的患者中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与P2Y1基因C893T多态性密切相关。携带杂合子C893T等位基因患者与携带常见纯合子C893等位基因者相比阿司匹林抵抗率高出3倍,机制尚不清楚。以上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关系的研究结果。由于没有国际公认的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间还存在很多矛盾,迄今为止遗传对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并不确切。所以仍需继续开展大规模和不同种族人群中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这些基因多态性与AR有关。【参考文献】[1] Lordkipanidze M,Pharand C, Palisaitis DA, et al. Aspirin resistance:truth or dare[J].Pharmacol Ther,2006,112:733743.[2] Bhatt D, Topol EJ. Scientific and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antiplatelet therapy[J].Nature Rev,2003,2:1528.[3] WeberA A, Przytulski B, Schanz A, et al.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aspirin resistance: a typological approach[J]. Platelets,2002,13:3740.[4] Lee PY, Chen WH, Ng W, et al. Lowdose aspirin increases aspir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Med,2005,118:723727.[5] Zczeklik A , Musia J , Undas A , et al. Aspirin resistance [J].J ThrombHaemost,2005,3 : 16551662.[6] Horiuchi H.Recent advance in antiplatelet therapy: the mechanisms, evidence and approach to the problems [J]. Ann Med,2006,38 : 162172.[7] CambriaKiely JA, Gandhi PJ. Possible mechanisms of aspirin resistance [J]. J Thromb Thrombol,2002,13:4956.[8] Ulrich CM, Bigler J, Sibert J, et al. Cyclooxygenase 1 (COX1) polymorphisms in AfricanAmerican and Caucasian populations[J].Hum Mutat,2002,5:409410.[9] Maree AO, Curtin RJ , Chubb A, et al. Cyclooxygenase1 hap lotype modulates platelet response to aspirin[J]. J Thromb Haemost,2005,3: 2 3402 345.[10] GonzalezConejero R, Rivera J, Corral J, et al. Bi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pirin efficacy on healthy individuals: heterogeneous response or aspirin failure [J] . Stroke,2005,36 : 276280.[11] Agnieszka Slowik, Tomasz Dziedzic, et al. A2 alelle of gp3a gene i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 caused by largevessele disease in males[J]. Stroke,2004,35:1 5891 593.[12] Grove EL , Orntoft TF ,Lassen JF , et al . The platelet polymorphism PLA2 is a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 J Intern Med,2004 ,255 :637644.[13] Papp E, Havasi V, Bene J, et al. Glycoprotein 3A gene (PlA) polymorphism and aspirin resistance: is there any correlation[J].Ann Pharmacother,2005,39:1 0131 018.[14] Macchi L, Christiaens L, Brabant S, et al. Resistance in vitro to low dose aspirin is associated with platelet PlA1 (GP 3a) polymorphism but not with C807T (GP 1a/4a) and C5T Kozak (GP 1ba) polymorphisms[J].J Am Coll Cardiol,2003,42:1 1151 119.[15] Kunicki TJ, Orchekowski R, Annis D,et al. Variability of integrin α2β1 activity on human platelets[J].Blood,1993,82: 2 6932 703.[16] Andre P, LaRocca T, Delaney SM, et al. Anticoagulants ( thrombin inhibitors) and aspirin synergize with P2Y12 receptor antagonism in thrombosis [J].Circulation,2003,108: 2 6972 703.[17] Steinhubl SR, Berger PB, Mann JT , et al. Early and sustained dual oral antiplatelet therapy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AMA,2002,288: 2 4112 420.[18] Fontana P,DupontA, Gandrille S, et al. Adenosine diphosphate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2Y12 gene sequence variations in healthy subjects[J].Circulation,2003,108: 989995.[19] Jefferson BK, Foster JH,McCarthy JJ , et al. Aspirin resistance and a single gene[J]. Am J Cardiol,2005,95: 805808.
顾学裘于50年代初立志从事药物制剂的研究。当时,中国的药物制剂研究和生产都十分落后,大量制剂依靠进口。顾学裘深感自己作为药剂学教授应为振兴和发展中国的药物制剂贡献所长,作出努力。当年的科研工作条件差、困难多,他发动和组织药剂教研室的教师,在简陋条件下进行生物制剂、乳剂和制剂辅料等多项研究。1955年,发表了《白及胶质的提取及其性能的研究》和《白及胶作为片剂赋形剂的研究》两篇研究论文,已被国内外许多研究、生产单位所引用。60年代,他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开展长效制剂和前体药物制剂的研究。他首创性地研制了长效维生素B12和长效普鲁卡因等新制剂。普鲁卡因长效制剂,国外是用普鲁卡因盐基制成的桃仁油溶液,而他设计研制的新制剂包括速效和长效两部分配制的水液,用药后既可迅速发挥止痛作用,又可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1963年,他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编写出版了《长效制剂综述》 (人民卫生出版社)。他在长效制剂和前体药物制剂的研究领域,当时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70年代,他主要从事药物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包括静脉乳剂、微型胶囊、脂质体、磁性微球剂等。1978年,由他组建和领导的制剂研究室就是以新剂型为研究方向的。他看到癌症日益严重地威胁人类生命,就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向抗癌药物新剂型的研究。在80年代的10年间,他领导研究室开展广泛协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创制了抗癌药物“导弹”式载体——多相脂质体系列品种10余个,其中油酸多相脂质体(139)、复方唐松草新碱多相脂质体(139-2)、氟脲嘧啶多相脂质体(139-3)、环磷酰胺多相脂质体(139-7)等,已有多家药厂生产或准备生产。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抗癌药物多相脂质体具有淋巴系统定向性,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现在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脂质体是7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脂质体作为抗癌药物“导弹”的研究。但是由于脂质体对药物的包封量不足和加热灭菌不稳定等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长期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顾学裘首创的多相脂质体,突破了上述难关,使这一新型药物载体从实验室研究推进到工业生产和临床应用的阶段,并且由于他在组方和工艺上的革新,可使工业生产大大简化工艺过程。在1984年召开的成果鉴定会上,来自各地的专家对抗癌药物新剂型——多相脂质体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鉴定书称“多相脂质体是在国外脂质体基础上创造的新剂型,设计思想科学,技术方法先进,解决了国内外脂质体研究中存在包封率较低和不能热压灭菌的两大技术关键问题,使脂质体从长期停滞在实验室研究进入到临床医疗和工业生产,有关键性的突破”。顾学裘在这10年多的抗癌药物新剂型研究中,先后发表了105篇论文;编写了60多万字的《中国多相脂质体研究》(即将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及《抗癌药物新剂型学术研究论文集》(中文本1册,英文本2册);有32篇论文在七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了交流。1990年2月下旬,79岁高龄的顾学裘,亲自赴美国参加佛罗里达大学主持召开的国际脂质体学术讨论会,并作了《在抗癌化疗方面多相脂质体的研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中国10多年来在“多相脂质体”的研究、生产和作为抗癌化疗药物“导弹”式载体用于临床的情况,博得了同行专家们的赞赏和重视。现在,年已八旬的顾学裘,仍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坚持奋进在攻克癌症的科研岗位上。他除了继续进行抗癌药物新剂型的研究工作外,还计划和主持编写《中药抗癌抗衰老研究进展》、《防癌抗癌纵横谈》、《汉日英拉药学词汇》、《科学的养生观》和《群芳谱》(药草花卉摄影图谱)等多部著作,决心为祖国医药事业奉献晚年余热。
药物都应制成一定的剂型,以制剂的形式应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而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和精密性等,则反映了医药的水平,决定了用药的效果。要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对药物制剂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物的新剂型和新技术也正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互相促进,新辅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和药物载体的修饰、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大大促进了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发展和完善。90年代以来,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认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理论发展和工艺研究已趋于成熟,药物新型的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在临床较广泛的应用即将或已经开始。药物剂型的第一代是简单加工供口服与外用的膏丹丸散;随着临床用药的需要、给药途径的扩大和工业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产生了片剂、注射剂、胶囊剂与气雾剂等第二代剂型;以后发展到以疗效仅与体内药物浓度有关而与给药时间无关这一概念为基础的第三代的缓释、控释剂型,它们不需要频繁给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药物有效浓度,称为缓释、控释给药系统;欲使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提高疗效并降低全身毒副作用,又发展为第四代的靶向给药系统;而反映时辰生物学技术与生理节律同步的脉冲式给药,根据所接受的反馈信息自动调节释放药量的自调式给药,即在发病高峰时期在体内自动释药的给药系统,可以认为是第五代。可以预计,除了在新药方面,今后将逐步开发更加特效的药物包括治疗遗传疾病及肿瘤的基因工程药物,且更多地应用肽类和蛋白类等天然产物作药物或疫苗而外,药物新剂型的应用将使缓释和控释给药系统进一步替有血药峰、谷浓度的普通剂型,靶向性、脉冲式、自调式给药系统也将逐步增多。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及药物性质的多样性,适合于某种疾病和某种药物的给药系统不一定适合于另一种疾病和药物,因此必须发展多种多样的给药系统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最好做成缓释、控缓释给药系统,抗癌药宜于制成靶向给药系统,胰岛素更宜于制成自调式或脉冲式给药系统等。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第二代剂型仍将是人们使用的主要剂型,但是第二代剂型会不断与第三、第四、第五代等新剂型、新技术相结合,形成具有新内容的给药系统。在新技术方面,固体分散技术可应用不同性能的载体,使药物具有高效、速效、长效或肠内显效的特点;包合技术中应用水溶性或疏水性环糊精主分子更能提高药物的水溶性与生物利用度;应用乳化技术开发的复乳、亚微乳与微乳使药物具有不同释药特性与淋巴定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