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影响因子

1 新型炭材料 1.236 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004 3 中国稀土学报 0.978 4 无机材料学报 0.576 –纳米陶瓷5 复合材料学报 0.566 6 材料科学与工艺 0.500 -EI7 材料热处理学报 0.496 8 材料研究学报 0.481 -EI9 稀有金属 0.479 10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0.455 11 宇航材料工艺 0.434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0.425 13 材料导报 0.419 14 金属功能材料 0.419 15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0.400 16 功能材料 0.394 17 J RARE EARTHS 0.391 18 材料工程 0.334 –EI 金属材料19 建筑材料学报 0.325 -EI20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0.317 21 稀土 0.315 22 机械工程材料 0.269 23 贵金属 0.266 24 绝缘材料 0.246 25 玻璃钢/复合材料 0.242 26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0.238 27 材料保护 0.223 28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0.206 29 航空材料学报 0.206 30 材料开发与应用 0.200 31 钛工业进展 0.185 32 腐蚀与防护 0.180 33 磁性材料及器件 0.166 34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0.151 35 J MATER SCI & TECH 0.103 36 信息记录材料 0.092 37 耐火材料 0.086

《材料研究学报》在最新2012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可以查到。是中文核心期刊。

复旦大学核心期刊查询结果:2013年编入EI,属中文核心期刊 本刊收录在:Ei Compendex (2010年)本刊收录在:Ei Compendex (2011年)本刊收录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0.516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0.475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工程材料学 - 第5位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工程材料学类 - 第7位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双月刊核心刊1673-281233-1307/T查看2电子元件与材料月刊核心刊1001-202851-1241/TN查看3材料科学进展双月刊核心刊1000-850021-1156/TB4化工新型材料月刊核心刊1006-353611-2357/TQ查看5材料科学与工艺双月刊核心刊1005-029923-1345/TB查看6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月刊核心刊1002-185X61-1154/TG查看7新型炭材料季刊核心刊1007-882714-1116/TQ查看8仪表材料双月刊核心刊9材料保护月刊核心刊1001-156042-1215/TB查看10耐火材料双月刊核心刊1001-193541-1136/TF查看11新型建筑材料月刊核心刊1001-702X33-1078/TU查看12无机材料学报双月刊核心刊1000-324X31-1363/TQ查看13机械工程材料月刊核心刊1000-373831-1336/TB查看14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双月刊核心刊1000-755551-1293/O6查看15材料导报月刊核心刊1005-023X50-1078/TB查看16功能材料月刊核心刊1001-973150-1099/TH查看17材料研究学报双月刊核心刊1005-309321-1328/TG查看18玻璃钢/复合材料双月刊核心刊1003-099911-2168/TU查看19材料科学与工程双月刊核心刊1004-793X33-1135/TB20复合材料学报双月刊核心刊1000-385111-1801/TB查看

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影响因子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期刊,英文的,这个期刊分为四个版本,A B C Report,其中A主要刊登材料结构方面的文章,是SCI二区收录的期刊,影响因子2.2左右,在国内的影响力较高!

影响因子:

据2021年2月4日LetPub显示,《ACS Nano》2019-2020自引率为4.10%,h-index为310,Cite Score为23.50,SJR为6.131,SNIP为2.522。

在General Engineering类期刊(299种)中排第1名,在General Materials Science类期刊(460种)中排11名,在General Physics and Astronomy类期刊(224种)中排5名。

中文简介:

ACS纳米每月出版一期,是一个国际论坛,用于在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物理和工程的接口上交流有关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研究的综合文章。

此外,该杂志有助于促进来自这些研究团体的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以开发新的研究机会,通过新发现推进该领域,并接触到各级科学家。ACS纳米发表了有关纳米结构(纳米材料和组件、纳米器件和自组装结构)、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制造、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自组装和定向组装的综合文章。

除了全面、原创的研究文章外,ACS纳米还提供了深入的评论、前沿研究的观点、与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思想领袖的对话,以及对提供关于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未来独特观点的主题的讨论。

1、《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自然评论材料》

2、《Nature Energy》《自然能量》

3、《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

4、《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纳米技术》

5、《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

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M:Advanced Materials

扩展资料:

AFM优点:

原子力显微镜的出现无疑为纳米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原子力显微镜为代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是利用一种小探针在样品表面上扫描,从而提供高放大倍率观察的一系列显微镜的总称。原子力显微镜扫描能提供各种类型样品的表面状态信息。

AFM原理:

当原子间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以后,原子间的作用力将迅速上升。因此,由显微探针受力的大小就可以直接换算出样品表面的高度,从而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FM

国际上权威杂志及其影响因子排名(仅列前十):

1、杂志名称: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译:自然评论材料;影响因子:74.449

2、杂志名称:Nature Energy;译:自然能源;影响因子:54

3、杂志名称:NATURE MATERIALS;译:自然材料;影响因子:38.887

4、杂志名称:Nature Nanotechnology;译:自然纳米技术;影响因子:33.407

5、杂志名称:ADVANCED MATERIALS;译:新材料;影响因子:25.809

6、杂志名称: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译:先进能源材料;影响因子:24.884

7、杂志名称:Materials Today;译:今日材料;影响因子:24.372

8、杂志名称: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译:材料科学进展;影响因子:23.725

9、杂志名称: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译:材料科学与工程 -报告;影响因子:22.25

10、杂志名称: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译:国际材料评审;影响因子:21.086

AFM全称为: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M全称为:Advanced Materials

扩展资料:

AFM的分类:

AFM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接触式﹕利用探针和待测物表面之原子力交互作用(一定要接触),此作用力(原子间的排斥力)很小,但由于接触面积很小,因此过大的作用力仍会损坏样品,不过较大的作用力可得较佳分辨率,所以选择较适当的作用力便十分的重要。

(2) 非接触式﹕为了解决接触式之AFM 可能破坏样品的缺点,便有非接触式之AFM 被发展出来,这是利用原子间的长距离吸引力来运作,由于探针和样品没有接触,因此样品没有被破坏的问题,不过此力对距离的变化非常小,所以必须使用调变技术来增加讯号对噪声比。

(3) 轻敲式﹕将非接触式AFM 改良,将探针和样品表面距离拉近,增大振福,使探针再振荡至波谷时接触样品由于样品的表面高低起伏,使的振幅改变,再利用接触式的回馈控制方式,便能取得高度影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AFM

航空材料学报影响因子

航空学报的投稿难度属于最高等级,审核比较严格。

《航空学报》创刊于1965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航空学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据2015年10月《航空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航空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编委12人,编委111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航空学报》共出版文献8685篇、总被下载1759301次、总被引74047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397、(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008。 [3]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官网显示,《航空学报》影响因子为1.23,载文量为5314,被引量为46587,下载量为150442。

栏目方向

报道内容,《航空学报》主要刊登航空科学领域的研究新动态、新成果。

读者对象

《航空学报》主要读者对象是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

主要栏目

《航空学报》设流体力学和飞行力学、结构强度和飞行器设计、电子与自动控制、材料与制造工程等栏目。

光化学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C. H. Wells认为,光化学研究的是“吸收了紫外光或可见光的分子所经历的化学行为和物理过程”。N. J. Turro则认为“光化学研究的是电子激发态分子的化学行为和物理过程”。由于电子激发态通常由分子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形成,所以上述两种定义的实质是一样的。光化学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永久性化学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由于历史的和实验技术方面的原因,光化学所涉及的光的波长范围为 100~1000纳米,即由紫外至近红外波段。比紫外波长更短的电磁辐射,如X或γ射线所引起的光电离和有关化学属于辐射化学的范畴。至于远红外或波长更长的电磁波,一般认为其光子能量不足以引起光化学过程,因此不属于光化学的研究范畴。观察到有些化学反应可以由高功率的红外激光所引发,但将其归属于红外激光化学的范畴。影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影像可以由光学设备获取,如照相机、镜子、望远镜及显微镜等;也可以人为创作,如手工绘画图像等。影像也是一种视觉符号。通过专业设计的影像,可以发展成人与人沟通的视觉语言,也可以了解世界美术中大量的平面绘画、立体雕塑与建筑。

应该是1000-3231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是EI的。EI《Ei Compendex》收录的中国期刊ISSN 期刊刊名0567-7718 Acta Mechanica Sinica/Lixue Xuebao1006-7191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0253-4827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1004-5341 China Welding (English Edition)1004-954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1022-4653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1000-9345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1671-7694 Chinese Optics Letters1006-6748 High Technology Letters1004-0579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1005-9784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1553-9105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1000-1484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1005-9113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1001-6058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1548-7741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1005-030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02-0721 Journal of Rare Earths1003-7985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1004-4132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1003-2169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1005-8850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MineralMetallurgy Materials (Eng Ed)1009-3095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1001-0521 Rare Metals1006-929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1003-6326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English Edition)1006-4982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1007-0214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0253-4177 半导体学报1001-1455 爆炸与冲击1001-596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001-053X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001-0645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000-152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007-5321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005-0299 材料科学与工艺1009-6264 材料热处理学报1005-3093 材料研究学报1007-7294 船舶力学1000-8608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000-2383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005-0388 电波科学学报1000-1026 电力系统自动化0372-2112 电子学报1005-3026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01-0505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3851 复合材料学报1003-901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000-5773 高压物理学报1000-4750 工程力学1001-9731 功能材料1000-3819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006-2793 固体火箭技术1005-0086 光电子.激光1004-924X 光学精密工程0253-2239 光学学报0454-5648 硅酸盐学报1006-7043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0367-623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0253-360X 焊接学报1005-5053 航空材料学报1000-8055 航空动力学报1000-6893 航空学报0258-0926 核动力工程1001-9014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000-2472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565X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71-451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438-1157 化工学报0577-6686 机械工程学报1671-5497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006-59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0254-4164 计算机学报1007-4708 计算力学学报1001-246X 计算物理0258-1825 空气动力学学报1000-8152 控制理论与应用1001-0920 控制与决策1004-0595 摩擦学学报1000-0925 内燃机工程1000-0909 内燃机学报1005-26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005-9830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1-4322 强激光与粒子束1000-0054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6-8740 燃烧科学与技术1000-9825 软件学报0254-0150 润滑与密封1006-246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671-2021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371-0025 声学学报1001-8719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009-3087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0254-0096 太阳能学报0493-2137 天津大学学报0253-374X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1-4055 推进技术1000-324X 无机材料学报1001-24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0253-987X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000-2758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007-8827 新型 炭材料1000-691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000-7598 岩土力学1005-0930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000-6931 原子能科学技术1008-973X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0253-9748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004-4523 振动工程学报1000-3835 振动与冲击0258-801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022-0666 中国航空太空学会 学刊0258-7025 中国激光1000-196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001-4632 中国铁道科学0254-508X 中国造纸0529-6579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54-4156 自动化学报=========================================EI非核心版(《EiPageOne》)收录的中国期刊ISSN 期刊刊名1000-9116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1561-8625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1005-9040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0890-548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1001-627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0254-9409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1007-6417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0257-9731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Transactions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1000-2413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1001-8042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Hewuli1002-0071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1006-9283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1007-1202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1001-5868 半导体光电1000-1506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0479-8023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7-264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1093 兵工学报1001-4381 材料工程1007-4112 长安大学学报1004-499X 弹道学报1000-6753 电工技术学报1001-0548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005-9490 电子器件1009-5896 电子与信息学报1000-6761 动力工程1001-3784 粉末冶金技术1000-3436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000-3231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0449-749X 钢铁0251-079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003-6520 高电压技术1000-7555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002-0470 高技术通讯0254-3052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001-1609 高压电器0253-231X 工程热物理学报1007-4252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003-501X 光电工程1000-059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002-1582 光学技术1004-4213 光子学报1001-2486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009-606X 过程工程学报1006-9941 含能材料1002-0837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002-1396 合成树脂及塑料0258-0934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0253-9950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0253-3219 核技术0254-6086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672-910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1006-5431 华北工学院学报1006-3080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3932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001-7631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005-9954 化学工程0250-3301 环境科学1002-0446 机器人1001-9669 机械强度1000-1158 计量学报1003-977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000-3428 计算机工程1000-1239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007-9629 建筑材料学报1000-6869 建筑结构学报1006-852X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0254-6051 金属热处理0412-1961 金属学报1001-5493 离子交换与吸附1008-056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0253-2417 林产化学与工业1007-3124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0253-9993 煤炭学报1003-6059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001-1935 耐火材料1000-1972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1002-6819 农业工程学报1000-1298 农业机械学报0253-2409 燃料化学学报1001-2060 热能动力工程1000-985X 人工晶体学报1007-6735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000-5870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721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000-8144 石油化工1006-396X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000-0747 石油勘探与开发0253-2697 石油学报1004-9037 数据采集与处理1001-6791 水科学进展1003-1243 水力发电学报0559-9350 水利学报1007-2012 塑性工程学报1001-2249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001-8360 铁道学报1003-8213 微细加工技术1000-050X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1671-443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006-282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000-3290 物理学报1006-79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001-5361 西安石油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58-2724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000-2634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2-185X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004-731X 系统仿真学报1000-678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001-506X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0253-4320 现代化工1004-2474 压电与声光1000-4548 岩土工程学报1000-7571 冶金分析0254-3087 仪器仪表学报1000-4939 应用力学学报1000-1328 宇航学报1008-9209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04-6801 振动测试与诊断1001-7372 中国公路学报1000-6923 中国环境科学1004-132X 中国机械工程1004-0609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000-6842 中国造纸学报1005-9792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6-7329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001-4977 铸造1000-8365 铸造技术Ei Compendex Web(EI网络版)是《Ei Compendex》和《Ei PageOne》合并而成的Internet版本。Ei来源期刊分三个档次 :(1)核心期刊, Compendex 数据库收录重点是下列主要工程学科: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冶金、矿业、石油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软件。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副总裁Katz认为:“这些是Compendex数据库的‘核心’领域。”目前,核心期刊约有1000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录入Compendex。国内《金属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为核心期刊。(2)选择期刊,一些学科领域的期刊是有选择地收录,包括:农业工程、工业工程、纺织工程、应用化学、应用数学、应用力学、大气科学、造纸化学和技术,高等学校工程类学报等。Compendex 只选择与其主题范围有关的文章,并不是所以文章均被收录。目前,选择期刊约1600种,国内以上学科的期刊大多数为选择期刊。(3)扩充期刊,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 One)。在Ei的扩充版中,约2800种期刊。国内期刊比较多。

岩土工程学报影响因子

光化学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C. H. Wells认为,光化学研究的是“吸收了紫外光或可见光的分子所经历的化学行为和物理过程”。N. J. Turro则认为“光化学研究的是电子激发态分子的化学行为和物理过程”。由于电子激发态通常由分子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形成,所以上述两种定义的实质是一样的。光化学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永久性化学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由于历史的和实验技术方面的原因,光化学所涉及的光的波长范围为 100~1000纳米,即由紫外至近红外波段。比紫外波长更短的电磁辐射,如X或γ射线所引起的光电离和有关化学属于辐射化学的范畴。至于远红外或波长更长的电磁波,一般认为其光子能量不足以引起光化学过程,因此不属于光化学的研究范畴。观察到有些化学反应可以由高功率的红外激光所引发,但将其归属于红外激光化学的范畴。影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影像可以由光学设备获取,如照相机、镜子、望远镜及显微镜等;也可以人为创作,如手工绘画图像等。影像也是一种视觉符号。通过专业设计的影像,可以发展成人与人沟通的视觉语言,也可以了解世界美术中大量的平面绘画、立体雕塑与建筑。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1674-0475]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0.413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0.368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0.475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 - 第24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类 - 第21位主题分类:O6,O7:化学,晶体学: O6,O7:化学,晶体学该刊物不属于EI检索,谢谢。

关于公布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的通知(西大学位字〔2012〕54号)校属各单位:为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各博士点学科重新修订了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并经校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次工作会议(2012年6月15日)审议通过。现将《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予以公布。附件: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广 西 大 学 二○一二年七月十二日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1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从就读到提出申请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1.国外权威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外高级别经济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居前10位、影响因子均大于1)发表论文1篇,这些刊物包括: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影响因子3);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2.8);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IT Press,影响因子2.5);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2.0);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Blackwell Publishing,影响因子1.8);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1.7);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1.4);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Academic Press for the Society for Economic Dynamics,影响因子1.3);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1.2)。2.国内相关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内经济学权威刊物《经济研究》或人文社科类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1篇。3.国内外较高级别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篇:可在国内CSSCI目录中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目录为准)。4.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加上其他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或CSSCI目录为准)。5.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4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加上列入CSSCI目录的其它相关期刊(含CSSCI目录分类中的管理学,统计学,综合性社会科学,人文、经济地理,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CSSCI目录为准)。1.所列5项要求须满足其中1项。在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增刊(或专刊)和论文集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2. 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3.论文的研究写作要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论文发表必须与导师共同署名,但学位申请人至少要有1篇论文是第一作者(申请人不是第一作者的论文,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申请人必须是第二作者)。4.学位申请人只有达到了本学科科研成果的要求后,方可申请博士毕业及进入博士论文答辩阶段。5.所列第5点中的“其它相关期刊”包含《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6.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2生物学(一级学科)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期刊最新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2.0)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2.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3.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2)署名第一(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或部门审定的植物(作物、经济林)新品种权1项;3)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项(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导师必须是核心成员,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1.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且科研成果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或“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如是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 “广西大学”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2.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3生态学(一级学科)1.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2.0)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2.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3.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及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4.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并至少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或获得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含省部级)或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1.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且要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4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基本条件:(1)至少在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投稿当年为准)的专业期刊上或重点认定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A)。(2)获得一项与研究方向相关并投入工业应用的发明专利。(3)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B,不含增刊)。(4)在SC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C)。(5)在指定E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D)。(6)至少发表一篇被三大索引收录的英文论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满足上述基本条件(1)或(2);2.满足上述基本条件(3),并满足基本条件(5)和(6);3.满足上述基本条件(4),并满足基本条件(5)。1.论文必须以广西大学(业务关系及科研项目、成果管理关系均在广西大学,如“广西大学”、“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名义、研究生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署名发表。2.研究生以广西大学的名义以第一作者或者以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其指导教师)发表的论文或获得的发明专利予以确认,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博士生在攻读硕士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或发明专利不计入其博士生学习阶段的论文或专利。3.所有博士生(包括在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在读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在职培养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有与广西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博士生本人,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时可不作硬性要求,但广西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应当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凡不符合上述要求体现的成果,在学位申请时将一律不予考虑,仅作为参考。4. 博士生学术论文统计,一律以正式发表或收到录用通知为准。5.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5土木工程(一级学科)1.在本学科领域SC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2.在本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3.在本学科领域E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2篇。4.获得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说明:以上各项只需符合1项,其中:[1]SCI收录的期刊论文、EI收录的期刊论文不含增刊、国际会议、学校学报发表的论文;[2]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新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为准;[3]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目录: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水利学报、中国公路学报、建筑学报、机械工程学报;[4]除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外,另要求发表1篇外文论文(可为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5]所有论文均是已发表或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 [6]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6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1、指标要求:在本一级学科及相关领域SCI或E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3篇,其中必须有1篇SC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的论文。未达到要求者,原则上不准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成果折算:(1)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的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等同于1篇EI论文。(2)高水平论文,即SCI二区以上的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3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SCI三区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2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7作物学(一级学科)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上(含1.5)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水土保持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棉花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中草药、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8兽医学(一级学科)1.在影响因子2.0以上(含2.0)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3.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为第一署名单位。2.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9制糖工程(二级学科)1. SCI或EI收录≥2篇(英文,含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非会议论文);2. SCI或EI收录≥1篇(含录用),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1篇(项);3. SCI或EI收录≥0篇,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2篇(项)。(说明: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分别为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或经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主持鉴定、验收的科研成果或授权专利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排序:前二名)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2.从2012级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10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上(含1.5)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1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二级学科)1.在影响因子2.0以上(含2.0)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3.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2.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说明:发表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获奖、发明专利等)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在《广西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可作为国内核心期刊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在各增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论文期刊目录附录A 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当年认定为准)的专业期刊或重点认定SCI期刊:(一)电气工程类1. Proceedings of the IEEE(SCI:1区,IF=5.151)2.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SCI:2区,IF=2.355)3.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SCI:3区,IF=1.425)4.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SCI:3区,IF=0.722)5.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3区,IF=1.152)6.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SCI:3区,IF=0.872)7.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CI:3区,IF=0.816)8.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SCI:3区,IF=1.202)9. Applied Energy(2区,IF=3.915)10. Solar Energy(2区,IF=2.172)11.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1区,IF=6.07)(二)应用数学类1.Mathematical Programming(SCI:1区,IF=1.970)2.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SCI:2区,IF=2.091)3.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SCI:2区,IF=2.159)附录B 国内顶级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数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附录C SCI收录期刊:(一) 电气工程类1.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3区,IF=1.235)2.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3区,IF=1.562)3.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3区,IF=2.328)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3区,IF=2.212)5. 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Power(4区,IF=0.450)6.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s and Systems(4区,IF=0.577)7.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4区,IF=0.779)8. Power(4区,IF=0.133)9.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3区,IF=1.072)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4区,IF=0.744)11.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3区,IF=0.902)12. Electrical Engineering(4区,IF=0.368)13.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4区,IF=0.165)14. Electromagnetics(4区,IF=0.844)15.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4区,IF=0.840)16.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Fundament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3区,IF=1.580)17.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3区,IF=1.334)18. 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4区,IF=1.712)19. Energy Sources20. Energy Journal(3区,IF=1.402)21.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3区,IF=1.767)22. Powder Technology(3区,IF=1.887)23. IET Circuits Devices & Systems (4区,IF=0.495)24.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3区,IF=1.283)25. 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3区,IF=1.11)26. IEEE Electrical Insulation M

无机材料学报期刊影响因子

您好,根据中国影响因子查询网(http://www.isshp.com)统计和整理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影响因子为3-4已经是非常非常高了,中文期刊被SCI收录的还没有超过4的,2005年SCI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是《岩石学报》它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管主办的,影响因子为:3.857 。 一、2005年SCI收录中国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影响因子 被引次数 1 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 1.435 2 中国物理C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0.174 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中国光学学会 0.874 4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中国光学学会 0.702 5 金属学报 中国金属学会 0.556 6 无机材料学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0.700 7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中国物理学会 0.752 8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吉林大学 0.937 9 分析化学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046 10 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0.715 11 物理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 0.570 12 催化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007 13 高分子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136 14 有机化学 中国化学会 0.897 15 无机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 0.695 16 结构化学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0.512 17 化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0.923 18 地球物理学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480 19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857 20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0.826 21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0.581 22 植物分类学报 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植物所 0.404 23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0.804 24 新型炭材料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1.681 25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会 0.721 26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Mechanics & Astonomy 中国科学院 0.276 27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1.245 28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0.420 29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 中国科学院 0.287 30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0.152 31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0.907 32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中国科学院 0.698 33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0.197 34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复旦大学 0.337 35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 0.512 36 Cell Research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0.990 37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上海大学 0.211 38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173 39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中国海洋学会 0.467 40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中国力学学会 0.582 41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中国地质学会 1.178 42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 中国科学院 0.569 43 Rare Metals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0.363 44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武汉理工大学 0.339 45 Journal of Rare Earths 中国稀土学会 0.662 46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科学院金属所 0.242 47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 0.142 48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0.402 49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0.275 50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0.292 5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工学会 0.366 52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中国化学会 0.228 53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吉林大学 0.498 54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0.377 55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北京科技大学 0.269 56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中南大学 0.270 57 Pedosphere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939 58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0.264 59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中国药理学会;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0.715 60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0.359 61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0.338 二、全球2007年影响因子排行榜(来源:) 1.CA-CANCER J CLIN 69.026 2.NEW ENGL J MED 52.589 3.ANNU REV IMMUNOL 47.981 4.REV MOD PHYS 38.403 5.ANNU REV BIOCHEM 31.19 6.CELL 29.887 7.PHYSIOL REV 29.6 8.NAT REV CANCER 29.19 9.NATURE 28.751 10.LANCET 28.638 11.NAT REV IMMUNOL 28.3 12.NAT MED 26.382 13.SCIENCE 26.372 14.NAT IMMUNOL 26.218 15.ANNU REV NEUROSCI 26.077 16.NAT GENET 25.556 17.JAMA-J AM MED ASSOC 25.547 18.NAT REV NEUROSCI 24.52 19.CANCER CELL 23.858 20.ANNU REV CELL DEV BI 23.545 21.NAT REV DRUG DISCOV 23.308 22.CHEM REV 22.757 23.NAT REV GENET 22.399 24.ANNU REV PHARMACOL 21.696 25.PROG MATER SCI 20.846 26.ANNU REV ASTRON ASTR 20.29 27.PHYS REP 20.263 28.NAT MATER 19.782 29.IMMUNITY 19.266 30.ANNU REV PHYSIOL 18.875顺便我补充提供一下CJCR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的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行榜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物理学报 3.应用生态学报 4.科学通报 5.生态学报 6.电网技术 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8.电力系统自动化 9.Chinese Physics Letters 10.地理学报 11.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2.中国沙漠 13.中国农业科学 14.分析化学 15.地球物理学报 16.土壤学报 17.Chinese Physics 18.中草药 19.岩石学报 20.作物学报 21.植物生态学报 22.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3.化学学报 24.中华医学杂志 25.光学学报 26.植物学报 27.光子学报 28.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9.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30.软件学报

不同领域差别比较大,不能一概而论。3-4比较好了,至少是主流期刊吧。生物方向不太了解。

sci材料类杂志推荐:

1、JOURNALOFVACUUMSCIENCE&TECHNOLOGYA

issn:0734-2101

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1.833

出版地:UNITEDSTATES

出版周期:Bimonthly

审稿速度:一般,3-6周

平均录用比例:容易

2、MATERIALSSCIENCEANDTECHNOLOGY

issn:0267-0836

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1.938

出版地:ENGLAND

出版周期:Monthly

审稿速度:约2.6个月

平均录用比例:容易

3、MATERIALSTRANSACTIONS

issn:1345-9678

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0.764

出版地:JAPAN

出版周期:Monthly

审稿速度:约3.5个月

平均录用比例:容易

4、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A-PHYSICALMETALLURGYANDMATERIALSSCIENCE

issn:1073-5623

2018-2019最新影响因子:1.985

出版地:UNITEDSTATES

出版周期:Monthly

审稿速度:约3.8个月

平均录用比例:较易

5、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合金与化合物杂志》

投稿比例:5445

4.455%

6、MaterialsLetters《材料快报》

投稿比例:4917

4.023%

7、AppliedSurfaceScience《应用表面科学》

投稿比例:3878

3.173%

8、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物理化学杂志,C辑》

投稿比例:3459

2.830%

9、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StructuralMaterialsPropertiesMicrostructureandProcessing《材料科学与工程,A辑:结构材料》

投稿比例:3304

2.703%

10、JournalofInorganicMaterials《无机材料学报》

投稿比例:2628

2.150%

国内很多高校都比较认可sci期刊,不管是提升科研能力或者是研究生论文,选择sci论文发表的人员比较多。sci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是什么论文都能发表sci论文的,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

JCR CJCR CSCD 年度 影响因子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总被引频次 2006 0.377 566 0.848 1658 0.5288 936 2007 0.498 770 0.953 1746 0.7669 1197 2008 0.370 692 0.788 1696 0.5992 1074 2009 0.379 665 0.654 1491 0.4609 1032 2010 0.399 823 0.708 1670 0.5506 1129 2011 0.445 748 1-JCR: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期刊引证报告》;2-CJCR:据中国科技信息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3-CSCD: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