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不少英语论文,你可以来看下: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我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
隋唐五代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先秦两汉的古语词,同时又有大量口语词出现,而唐诗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唐代的语言面貌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 唐诗现存近五万首,除了运用古语词和口语词外,还有体现唐诗特点的诗文词。(所谓“诗文词”就是一般用于诗文的词语,在口语中不太用)而诗丈词更多体现的是词的文化意义,其中,色彩服饰词语也属于诗文词。因此,本文将对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在写作过程中,首先通过《全唐诗索引》查出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然后对这些词语进行大致的分类,再结合史料、注释对每句诗进行分析,根据词汇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再分类,最后对色彩服饰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从中我们发现:唐诗中色彩服饰词语大部分指官职,用服饰的色彩表示相应的官阶,但在唐诗中却不那么严格;色彩词与“衣”字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是“袍”、“衫”、“服”;相当一部分色彩服饰词语是使用它的借代义和比喻义;还有一些色彩服饰词表示谦称或美誉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论文。服饰色彩已成为一种象征符号,而“色彩服饰词语”更成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工具,且它们是与传统政治文化、生产力水平、民族之间社会经济交往以及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
摘要3-4
ABSTRACT4-5
目录5-7
第一章 绪论7-9
一、唐诗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及前人研究概况7-8
二、本文写作的意义8
三、文章结构8-9
第二章 唐代服制简介9-14
第三章 色彩衣服词语分析14-32
赭衣14
赭袍14
紫衣14-15
紫袍15-16
朱衣16-17
朱袍17-18
朱服18
朱衫18
红衣18-19
红衫19
红袍19
绯衣19-20
绯袍20
绯衫20-21
绛衣21
绛服21-22
茜衣22
茜袍22
茜服22
茜衫22
黄衣22-23
黄衫23
绿衣23-24
绿袍24-25
绿衫25
青衣25-26
青袍26-28
青衫28-30
白衣30
白杉30-32
第四章 色彩“绶”(“绂”)分析32-39
朱绶32-33
朱绂33-34
红绶34
赤绶34
赤绂34-35
青绶35
绿绶35-36
艾绶36
紫绶36-37
紫绂37
黄绶37-38
墨绶38-39
结论39-44
注释44-45
参考文献45-47
致谢47
学作论文流程
一、论文选题的要求和范围
1.要求:
(1)论文的选题限定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内;
(2)要尽可能选择课程范围内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课题;
(3)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
(4)选题要考虑论文所要求的理论性和深刻性:
(5)选题宜小不宜大,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按要求完成,切忌选择内容空泛、大而无当的问题。
2.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题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代文学方面;
(2)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
(3)语言学方面;
(4)汉语方面(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5)文学理论方面(包括文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
(6)外国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
(7)比较文学方面;
(8)美学方面。(超范围选题,论文无效)
二、论文程序
1.确定一个适当的选题。所谓“适当”,是指符合选题要求的课题。选题要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并经指导教师认可。论文选题的`程序和方法是:首先在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地浏览相关研究资料,并向他人请教,了解这一范围的研究状况,同时进行积极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真正选好课题的标志是形成解决这个课题的设想。
2.收集资料和写出提纲。在选题阶段广泛浏览的基础上,确定重点阅读的资料,对有的资料要精心研读。需要记录的资料,要根据资料的性质、特点和重要程度,采用摘录、提要、心得札记、复印、网上下载等形式随时记录下来。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对课题进行积极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结束,就应该形成解决课题的思路,就应该知道怎样运用这些材料,就应该能写出论文提纲。提纲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认可。如果指导教师对提纲提出修改意见,要认真修改后方可进行下一程序。提纲的内容包括:题目、论点、论述思路的逻辑架构,主要论据(资料)。提纲应分条列项,并尽可能详细:提纲的详细程度反映思路的成熟程度。
选题和收集资料是整个作业过程中两个最关键环节,只要确定一个好的选题并获取充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写成一篇论文是水到渠成之事,不要误认为写作成稿是最主要过程。
3.撰写初稿、修改定稿。首先写出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按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交指导教师审阅。如果指导教师认可,就可定稿。如果指导教师不认可,就要继续修改,直到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定稿。
4.答辩
三、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应符合通行的格式规范,要求必须具备如下格式:题目、署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题目要明确地揭示论文内容,切忌摸棱两可或不知所云。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宜控制在2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300字。注意:摘要应客观、准确地表述自己论文的内容,不能带主观色彩,不要分段,也不要分条列项。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或具有专业术语性质的词语。一般三至五个,最多不超过八个。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文中一般不出现“引言”、“本论”、“结论”字样,但一般应有引言段和结论段。本论是论文的主体,一般要分几个部分和几个论述层次,要求加上小标题或数字序号,以显示文章清晰的思路。
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能仅停留在经验和操作层面。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表述必须客观、冷静,不带感情色彩。论文要求使用准确、简洁、规范、平易的书面语言,不要口语化,尽量不用文学修辞。
论文正文不得少于5000字。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所收集到的对本文的论述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足以支撑本文论述的资料。格式如下:
期刊类:序号、作者、篇名,刊名,期号和出版时间。
专著类: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网页类:序号、作者、篇名,网址,发表年月。(如果网上文章来自期刊或专著,应以书面文献为准)
四、论文答辩
论文完成后,要通过答辩确认论文的真实性,评定论文成绩。为使论文能够顺利通过,应充分做好答辩准备。答辩分论文介绍和回答问题两个部分,做答辩准备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论文介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选题原因,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论题,这个论题的意义何在。二是研究背景,说明前人对这个论题作了哪些研究,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什么重要观点等。对研究背景的介绍能够直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对论题的研究程度,因此应是论文介绍的重点。三是对论文本身的介绍,主要介绍论文的的创新之处、基本观点和论述思路,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等。在准备论文答辩时,应该就这三个方面准备一份介绍提纲。介绍论文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通用的论文大纲格式:
I. 概述
A. 研究背景 B. 研究问题 C. 研究目的 D. 研究方法
II. 文献综述
A. 相关理论 B. 先前研究 C. 存在的问题
III. 研究设计
A. 研究类型 B. 研究对象 C. 数据收集方法 D. 数据分析方法
IV. 结果分析
A. 数据描述 B. 数据分析结果 C. 结果讨论
V. 结论
A. 研究结论 B. 实践意义 C. 研究局限性 D. 后续研究建议
VI. 参考文献
致谢
这仅是一份通用的论文大纲格式,具体的大纲格式可能因不同的学科、论文类型和要求而有所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调整。
随着对 英语 文化 学习的不断深入,随着英语重要地位的不断确立,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深入。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 范文 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篇1 浅探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 幽默是指在人类交际的过程中,能够引人发笑的话语、动作和表情等,其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例幽默话语、幽默动作、幽默音乐等等。因为人们的交际活动多依赖于语言,所以幽默也多来源于话语当中。 一、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 在繁忙的生活中,幽默是一剂强力润滑剂。幽默话语是借助于语言手段来表述幽默的。它是以语言为媒介,根据特定的情境下,以轻松诙谐的语调,机智、风趣、戏谑的话语风格,通过讽刺、夸张、映射、双关等手法,来表达话语者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受话者不知不觉地接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和境界。幽默话语往往带有一些意味深长的色彩,对揭露生活中的丑恶或不公平现象,还可以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而对于受话者来说,要把话语和当时具体的语境线索结合起来,利用自己既有的语言知识和社会认知,去发现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和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才能真正的理解幽默,并从中获得愉悦。 例如,“Mr Zhou have a sharp tongue,look out,it doesn’t cut your throat.”这句话看起来是像是在说舌头,但是,我们把这句话放到语境中,就可以想到,这里的“a sharp tongue”并不是什么锋利的舌头,而是牙尖嘴利、毒舌的意思,是发话者幽默、含蓄、间接的表达方式。 二、幽默话语与合作原则 (一)合作原则 胡范畴认为,所谓幽默话语是语言的各要素通过变异和创造而出来的。而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则认为,幽默话语的作用是为了确保交际活动顺利进行。Grice认为,在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交际的双方(发话者和受话者)还要遵守一些先决条件和原则,例如使用双方都能熟练运用的语言、交谈内容是双方都熟悉的话题,还有最重要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CP)。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在合作原则下,要求发话者和受话者者要端正态度,在谈话中做到“一唱一和”,避免造成“鸡同鸭讲”“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 (二)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的关系 如果说要遵循“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的合作原则是一位西装革履、步态稳健的中年人,那么幽默话语就是一位穿着休闲时尚、语态随意轻松的新新人类。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的结合,就是传统沉稳美与时尚活力没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中,传统的合作原则难免要接受新的挑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以下,本文以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为例,对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进行举例分析。 (1)幽默话语与数量准则 合作原则之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交谈的内容要包含适当的信息量。但是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常常需要打破这一数量原则,来起到幽默话语的喜剧效果。例如: Jack:I saw Mr Green having lunch with a woma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Eason:Oh my god!Is she beautiful? Jack:Yes,she is not only beautiful,but also young. Eason:Dose Mrs Green know about it? Jack:Of course.She was the young and beautiful woman. 在这段对话中,Eason理解的和Mr Green共进午餐的年轻貌美的女人应该是除了Mrs Green以外的其他女人,同时也不是Mr Green家里的其他女性亲戚。而Jack如果不想引起误会的话,应该直接说他前天看到Mr Green和Mrs Green共进午餐,但是为了引起Eason的好奇心,促使他进一步追问,就在第一句话中只说看到Mr Green与一位女性共进午餐,这虽然是违反了数量准则的,但也就此产生体现了幽默话语的有趣、逗乐原则。而Eason心理期待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落差导致其认知的突然重构,给交谈双方带来乐趣,达到愉悦和反讽的效果。 (2)幽默话语与质量准则 合作原则之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说无稽之谈,但是在幽默话语中,说话者经常会采用诸如反语、夸张的休息手法。这样虽然会打破“质量准则”,但是带来的幽默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在上世纪90年代即被引入中国并风靡十几年的美国NBC情景剧《老友记》中就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 Phoebe:You do not want to wine the lottery? Rose:Uh surely I do,and I want to be the king of my own country. 通过思考并分析这段对话,我们得出Phoebe问Rose,你是否对有意买彩票,有没有兴趣去试一下自己的运气,通过片中的特点情景和人物关系,我们可以看出Rose对彩票不感兴趣,但是她没有直接了当的说“没兴趣”,而是采用了幽默话语说“想啊,我当然想,我还想当国家元首呢。”因为一个平民是几乎没有可能成为国家元首的,所以Rose的话语是违背了质量准则的。但是,这种“有意违背”和“夸大其词”正是这段对话的笑点所在。 三、幽默话语与指称语 指称语(indexicals)就是具有指称功能的语言结构形式,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发话人与受话人,在共同的知识环境、语言环境下,可以彼此理解的,映射出话语的,潜在的指称义和指称关系。当指称语所指示的信息不明确或者出现谬误,发话人的意思就是变得令人费解,幽默话语很可能就此产生。同时,指称语还受到人文背景、社会文化、交际距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指称语可以分为人称指称语、时间指称语、地点指称语等等,其中以人称指称语最为常见。我本文就以人称指称语为例,幽默话语和指称语之间的关系。 人称指称语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是对话参与者角色关系的客观体现。第一人称是发话人、第二人称是受话人、第三人称是话语谈及的对象。在话语中,如果这种规则被打破,就会出现人称指称语不相对应的现象,可能会起到幽默效果。例如: Jim was down the local pub with his mate Mark. Jim:Do you know,Mark,I never kissed my wife before we were married.What about you?” Mark:I don’t know,What was her maiden name?” 这段对话是Jim与Mark之间的酒后之言。Jim的提问,真正的意思是“Have you ever kissed your wife before you were married?” 在指称语中,第二人称是针对受话人而言的,谈及的是隐私或伤痛,所以受话人Mark就采用了幽默话语来回避问题,轻描淡写地将这一问题带过去了,其机智幽默值得我们参照和学习。 四、关联理论与幽默话语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受话者会故意曲解发话者的意图,到处与发话者截然相反的信息,产生意外的幽默效果。例如: Teacher:Tom,there were three peaches,ate one,how many would you have? Tom:Three,tow outside and one inside. Tom作为孩子,其对事物的思考方式不同于成人,因为无法认清老师出题的意图,而给出出人意料的答案,起到了幽默的效果。 结语: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语境中,人们会对对话意义、指称语、 语言意义等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者错位。幽默话语具有深层次的、含蓄的、深沉的、巧妙的作用,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或难堪,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可以起到愉悦交流、点缀生活的作用。 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篇2 浅谈从建构主义角度探析英语语言学教学 21 世纪 教育 的基点是终身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英语语言学这门课更加的枯燥,无味和吃力。英语语言学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多、概念多、理论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同时英语语言学课时少,而语言学的发展引起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充,暴露出和教学时数有限之间日益严重的矛盾。因而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过程,必须用一种更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和老师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倡导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引入到英语语言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 在 学习 方法 上建构主义提倡的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在学习环境上要求是开放的、充满意义解释和建构性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主要有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 1.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意味着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要把为学生创设建构意义的情境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录像、录音、参与 社会实践 、向学生提供网络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凡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境,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 1.2“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在一定意义上是协商的意思。协商主要有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 1.3“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推进学习进程。在会话的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1.4“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2 建构主义环境下对英语语言学教学启示 2.1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师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知识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因此,教师要从前台退到幕后,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在建构主义的语言学教学中,学习环境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具体来说,英语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应该激发教学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教学任务的适合性和针对性,注重教学环境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2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重心便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这里的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者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场所。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围绕支持学习者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来创设支持条件。它主要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的设计、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真实情境的设计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的宗旨是通过支持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例如,在讲授语言的任意性时,不少学生对于语言中音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一属性存在疑惑,原因是在语言中的确存在一些音和义有一定联系的语言现象,如拟声词,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在深入讲解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课前收集英语中的拟声词,并让其与汉语中对应的拟声词相比较,然后以 报告 的形式在课上做出来,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监督、组织的作用,在学生做完报告后,教师做出归纳 总结 。 2.3教学任务的适合性和针对性 语言教学中任务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前提,任务太困难或太容易都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选择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内容时,应适当减少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选课堂教学内容如下:语言、语言学、语音学、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二语习得、语言与文化。明确学习任务,选择训练方式,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练习。教师应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通过积极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应及时地对正确回答问题,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如:Well done!Very good!Good job! Excel lent!这些词语看似简单,却能给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同时,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要多指导,少批评少责备。 3 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评价观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诊断性和 反思 性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其次,建构主义评价观认为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因此,建构主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再次,建构主义认为,评价是学习者活动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后的评价,它是一个持续性和实时性的镶嵌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强调过程性评价,倡导“质性”的方法。所谓过程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可见,建构主义评价观提倡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4 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模式,为习惯于被动式接受的学生阐释了学习的新理念,从而为英语语言学课堂的教与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和体验。在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教授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改进 教学方法 。这些方面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莉.社会建构主义与外语教学[J].外语论坛, 2003(1). [2]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 2002(3). [3]盛群力、__强.现代教学设计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
导语:汉语言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广博的文、史、哲的知识基础。下面是我分享的汉语言文学的论文提纲,欢迎阅读!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篇一: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
最近,苏州的学者对苏州话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随着东北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东北话也发生了变化,目前还没有学者介入这一方面的研究。
在与论文指导老师讨论有关东北方言方面的研究成果时,老师的提示给了我灵感。苏州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差距较大,有的学者对苏州话语音的演变进行归纳。每一个地方方言随着时代的变迁都会发生变化,我身边的东北人由于生活的年代和环境不同,日常用语也有很大地差别。所以我对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进行一个比较清晰的归类。
论文结构:
目录
摘要每个地方的方言经过历史的洗礼后都会有所变化,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使用在30年代、60年代和80后都存在很大不同。一般词语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义的演变。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也可从这几个方面归纳总结出规律。
关键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消失的词新生的词
一.绪论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总述。……2000字
二.词义扩大
30年代老一辈人生活中的词语我们这些80后的人仍然在用,但有很多词语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老一辈人口中单义的意思了,还包括了随着时代发展而注入的诸多新意。……2000字
三.词义缩小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词由原本的多义,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单义。……2000字
四.消失的词
事物的消失、生活环境的改变、现象的消失等都会使与之相应的词语退出历史舞台。……2000字
五.新生的词
新生的事物、新的现象很容易带来一批新生的词语。……2000字
六.演变的原因
引起词语发生演变的原因有很多。……1000字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篇二:
论文题目: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
隋唐五代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先秦两汉的古语词,同时又有大量口语词出现,而唐诗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唐代的.语言面貌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唐诗现存近五万首,除了运用古语词和口语词外,还有体现唐诗特点的诗文词。(所谓“诗文词”就是一般用于诗文的词语,在口语中不太用)而诗丈词更多体现的是词的文化意义,其中,色彩服饰词语也属于诗文词汉语言文学。因此,本文将对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在写作过程中,首先通过《全唐诗索引》查出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然后对这些词语进行大致的分类,再结合史料、注释对每句诗进行分析,根据词汇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再分类,最后对色彩服饰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从中我们发现:唐诗中色彩服饰词语大部分指官职,用服饰的色彩表示相应的官阶,但在唐诗中却不那么严格;色彩词与“衣”字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是“袍”、“衫”、“服”;相当一部分色彩服饰词语是使用它的借代义和比喻义;还有一些色彩服饰词表示谦称或美誉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论文。服饰色彩已成为一种象征符号,而“色彩服饰词语”更成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工具,且它们是与传统政治文化、生产力水平、民族之间社会经济交往以及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
摘要3-4
ABSTRACT4-5
目录5-7
第一章绪论7-9
一、唐诗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及前人研究概况7-8
二、本文写作的意义8
三、文章结构8-9
第二章唐代服制简介9-14
第三章色彩衣服词语分析14-32
赭衣14
赭袍14
紫衣14-15
紫袍15-16
朱衣16-17
朱袍17-18
朱服18
朱衫18
红衣18-19
红衫19
红袍19
绯衣19-20
绯袍20
绯衫20-21
绛衣21
绛服21-22
茜衣22
茜袍22
茜服22
茜衫22
黄衣22-23
黄衫23
绿衣23-24
绿袍24-25
绿衫25
青衣25-26
青袍26-28
青衫28-30
白衣30
白杉30-32
第四章色彩“绶”(“绂”)分析32-39
朱绶32-33
朱绂33-34
红绶34
赤绶34
赤绂34-35
青绶35
绿绶35-36
艾绶36
紫绶36-37
紫绂37
黄绶37-38
墨绶38-39
结论39-44
注释44-45
参考文献45-47
致谢47
自己从网上转帖和编辑了下,总结了包括语言学、语用学、翻译、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测试、教学法等方向的参考书籍 社会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教 王德春 2000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教 许余龙 2000 语义学 上海外教 李瑞华 2000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王 寅 2001 国俗语义研究 上海外教 吴友富 1999 当代西方语法理论 上海外教 俞如珍 2000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外教 胡曙中 1999 美国新修辞学研究 上海外教 胡曙中 1999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外教 李瑞华 2000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外教 李自俭 1999 现代修辞学 上海外教 王德春 2001 辞格与词汇 上海外教 李国南 2001 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 上海外教 张美芳 2001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外教 黄国文 2001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 上海外教 朱永生 2001 现代语言学丛书 上海外教 新编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教 桂诗春 2000 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教 桂诗春 2000 语言问题探索 上海外教 王宗炎 2000 生成语法理论 上海外教 徐烈炯 2000 美国语言学简史 上海外教 赵世开 1999 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 上海外教 缪锦安 2000 应用语言学 上海外教 刘涌泉 2000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外教 胡壮麟 2000 神经语言学 上海外教 王德春 2000 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 上海外教 冯志伟 1996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上海外教 戚雨村 2000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 上海外教 王宗炎 2000 语言系统及其运作 上海外教 程雨民 1998 模糊语言学 上海外教 伍铁平 2000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外教 赵世开 2000 语言共性论 上海外教 程 工 2000 语义学教程 上海外教 李福印 2000 教学篇章语言学 上海外教 刘辰诞 2000 英语语言学纲要 上海外教 丁言仁 2001 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 上海外教 徐 强 2000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外教 朱永生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教 赵艳芳 2001 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外教 何兆熊 2000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外教 金立鑫 2000 英语词汇学研究 上海外教 汪榕培 2000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外教 彭宣维 2000 隐喻学研究 上海外教 束定芳 2000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上海外教 Ellis 2000 第二语言研究方法 上海外教 Selinger 2000 话语与文学 上海外教 Cook 2000 客观语言测试 上海外教 Spolsky 2000 口语语法 上海外教 Brazil 2000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 上海外教 Ellis 2000 实用文体学 上海外教 Widdowson 2000 应用语言学的原理与实践 上海外教 Cook 2000 英语教学史 上海外教 Howatt 2000 语言教学交际法 上海外教 Widdowson 2000 语料库、检索与搭配 上海外教 Sindair 2000 语言测试实践 上海外教 Bachman 2000 语言测试要略 上海外教 Bachman 2000 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 上海外教 Stern 2000 语言教学面面观 上海外教 Widdowson 2000 语言教学的问题与可选策略 上海外教 Stern 2000 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 上海外教 Kramsch 2000 语言学习认知法 上海外教 Skehan 2000 语言与理解 上海外教 Brown 2000 文学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Carter 2000 交际法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Johnson 2000 模糊语言 上海外教 Channell 2000 习语与习语特征 上海外教 Fernando 2000 语篇中的词汇模式 上海外教 Hoey 2000 词汇短语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DeCarrio 2000 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 上海外教 Phillipson 2000 第二语言学习的条件 上海外教 Spolsky 2000 论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 上海外教 Yule 2000 英语会话 上海外教 Tzri 2000 语用学 上海外教 Yule 2000 语言与文化 上海外教 Kramsch 2000 语言学 上海外教 Widdowson 2000 第二语言习得 上海外教 Ellis 2000 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教 Scovel 2000 社会语言学 上海外教 Spolsky 2000 隐喻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外教 Low 2001 对比修辞:第二语言写作的跨文化层面 上海外教 Connor 2001 第二语言教与学的文化因素 上海外教 Hinkel 2001 语言课程评估:理论与实践 上海外教 Lynch 2001 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Hornberger 2001 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第二语言教学研究 上海外教 Nunan 2001 语言的迁移: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 上海外教 Odlin 2001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 上海外教 Chamot 2001 体裁分析:学术与科研英语 上海外教 Swales 2001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 上海外教 Huckin 2001 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 上海外教 Lefevere 2001 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 上海外教 Hatim 2001 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 上海外教 Nord 2001 语用学与翻译 上海外教 Hickey 2001 翻译问题探讨 上海外教 Newmark 2001 翻译学——问题与方法 上海外教 Wilss 2001 翻译教程 上海外教 Newmark 2001 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上海外教 Steiner 2001 语篇与译者 上海外教 Mason 2001 翻译研究:综合法 上海外教 Hornby 2001 描述翻译学及其他 上海外教 Toury 2001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 上海外教 Nida 2001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 上海外教 谢天振 2000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外教 王克非 2000 比较与翻译 上海外教 汪榕培 1997 翻译论丛 上海外教 耿龙明 1998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 上海外教 穆 雷 2000 实用翻译美学 上海外教 傅仲选 2000 语言、文化与翻译 上海外教 奈达 2000 译介学 上海外教 谢天振 2000 语言与文化 上海外教 顾嘉祖 2000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版) 上海外教 陈福康 2000 语法隐喻理论研究 外研社 范文芳 2001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外研社 文秋芳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 外研社 程琪龙 2001 语言与语言学:实用手册 外研社 语用与认识--关联理论研究 外研社 200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外研社 蒋祖康 2000 理论文体学 外研社 胡壮麟 2000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外研社 高一虹 1999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 外研社 刘润清 1991 语言的符号性 外研社 丁尔苏 2000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外研社 毕继万 2000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外研社 胡文仲 2000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外研社 平 洪 2000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 外研社 胡文仲 1999 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 外研社 刘光准 1999 语言与文化论文集 外研社 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外研社 中国辞书学文集 外研社 2000 汉英篇章对比研究 外研社 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 外研社 文化与交际 外研社 许国璋先生纪念文集 外研社 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 外研社 语言与文化 外研社 邓炎昌 2001 中西人际称谓系统 外研社 田惠刚 1998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与展望 外研社 许嘉璐 1998 语言要略 外研社 方 立 1999 语言学方法论 外研社 桂诗春 1998 西方语言学流派 外研社 刘润清 1999 文化与语言 外研社 王福祥 2000 许国璋论语言 外研社 功能主义纵横谈 外研社 胡壮麟 2000 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 外研社 语言学教程 外研社 2000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 外研社 Sapir 2001 普通语言学教程 外研社 Saussure 2001 语言论 外研社 Bloomfiefd 2001 语言学综览 外研社 Aronoff 2001 语言学理论:对基要原著的语篇研究 外研社 Beaugrande 2001 吉姆林英语语音教程 外研社 Cruttenden 2001 音系学通解 外研社 Gussenhouen 2001 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模式 外研社 Chen 2001 优选论 外研社 kaqer 2001 汉语形态学:语言认知研究法 外研社 Packard 2001 转换生成语法导论:从原则和参数到最简方案 外研社 Ouhalla 2001 当代句法理论通览 外研社 Ballin 2001 乔姆斯基:思想与理想 外研社 Smith 2001 语言知识及其本质、来源和使用 外研社 Chomsky 2001 当代语义理论指南 外研社 Lappin 2001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外研社 Sperber 2001 语用学引论 外研社 May 2001 语用学 外研社 Leuinsou 2001 言辞用法研究 外研社 Grice 2001 如何以言行事 外研社 Austin 2001 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 外研社 Searle 2001 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 外研社 Searle 2001 言语的萌发:语言起源与进化 外研社 Aitchison 2001 语言学简史 外研社 Robins 2001 英语学习词典史 外研社 Cowie 2001 现代词典学入门 外研社 Bejoint 2001 英诗学习指南:语言学的分析方法 外研社 Leech 2001 小说文体论:英语小说的语言学入门 外研社 Leech 2001 人类语言学入门 外研社 Foley 2001 英语:全球通用语 外研社 Crystal 2001 社会语言学通览 外研社 Coulmas 2001 认知语言学入门 外研社 Schmid 2001 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类典型 外研社 Taylor 2001 英语的衔接 外研社 Halliday 2001 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从社会角度诠释语言与意义 外研社 Halliday 2001 英语的功能分析:韩礼德模式 外研社 Bloor 2001 历史语言学导论 外研社 Lehmamm 2001 英语史:从古代英语到标准英语 外研社 Baugh 2001 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 外研社 Bell 2001 儿童语言发展引论 外研社 Cohen 2001 语言学习与运用中的错误:错误分析探索 外研社 James 2001 第二语言教与学 外研社 Nunan 2001 第二语言课堂反思性教学 外研社 Richards 2001 ESL/EFL英语课堂上的学习风格 外研社 Reid 2001 语言学习与教学的原则 外研社 Brown 2001 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 外研社 Broen 2001 词汇、语义学和语言教育 外研社 Hatch 2001 语言教学大纲要素:课程设计系统法 外研社 Brown 2001 外语学习与教学论 外研社 Johnson 2001 语言测试词典 外研社 Dauies 2001 语言测试指南:发展、评估与研究 外研社 Henning 2001 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测试研究的接口 外研社 Bachman 2001 评估与测试:研究综述 外研社 Wood 2001 语言学课题:语言研究实用指南 外研社 Wray 2001 用语料库研究语言 外研社 Thomas 2001 语法化学说 外研社 Hopper 2001 剑桥语言百科全书 外研社 Crystal 2001 应用语言学百科辞典:语言教学手册 外研社 Johnson 2001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通过沈从文小说《边城》来描述了湘西淳朴自然的乡土民情,表现了一种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抒发了作者对纯真人性的赞美和眷念。下面是我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仅供大家参考!
1.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
1.1 两个世界
1.2 湘西情味
1.2.1 风俗的美
1.2.2 人情美
2.《边城》中的.自然人性文化
2.1 人性和谐的体现
2.2 充满“善”意的悲悯
2.2.1 爱情之“悲”
2.2.2 人性之“悲”
3.“希腊小庙”与“城市化现代化”
3.1 “现代化”与“城市”的歧路
3.2 “人性”——“希腊小庙”的供奉
4.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1]赵海燕·都市人生与湘西世界的对立互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56~57
[2]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12
[3]]爱德华W萨义德(美)[M].《东方学 》.王宇根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5
[4]旷新年.《解读沈从文经典》[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4
[5]沈从文.《大山里的人生》[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2
[6]沈从文.《沈从文经典作品选边城传奇不奇》[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2
[7]彭晓勇.《边城圣手——沈从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8]金介尃.《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龙迎春.《走进沈从文的家乡品读湘西》[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10]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11]巴金、黄永玉.《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12]吴立昌.《沈从文作品-欣赏》[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88
[13]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沈从文研究第一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14]凌宇.《沈从文传:生命之火长明》[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版社,1988
[15]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五卷》[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16]高扬·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民俗文化内涵[J]·固原师专学报·1998,67(5):41~75
[17]杨芳芳.《沈从文作品精选阿黑小史》[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1
[18]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萧萧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9]田中阳.《湖湘文化精神与二十世纪湖南文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0
[20]谭其骧.中国年内地移民史湖南篇[A]长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1]沈从文.《边城长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1
[22]凌宇.《沈从文正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
转摘More and more scholars are now showing an interest in adopting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Between 1949 and 1989, an incomplete survey by the author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only about 30 textbook passages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including aspect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pragmatics, stylistics, text linguistics, rhetoric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From 1990 to 1994, there was an incredibl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assages looking at translation from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Almost 160 articles published over these five years concerned translation and general linguistics, stylistics,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semantics, pragmatics, sociolinguistics, text linguistics, rhetoric, etc. New terms such as discourse analysis, hermeneutics, dynamic equivalence, deep structure and surface structure, context, theme and rheme, cooperative principles, to mention just a few, appeared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We can definitely identify a trend of applying linguistics theori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se years. Today, we are at the point of questioning whether linguistics is a necessary part of translation. 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who are in favour of free translation, have repeatedly raised this question to the public and appealed for an end to the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ome firmly believe that translation is an art and that therefore linguistics is neither useful nor helpful. Such a claim is wrong if we look at translation as a whole, including scientific translation where meanings are rigid and restricted and the degree of freedom is limited. Flexibility, in this case, is neither required nor appreciated. But eve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linguistics is hardly a burden. Wang Zongyan pointed out that « If one sees linguistics as a body of rules regulating language, translators most probably will yawn with boredom. If it signifies the use of words and locutions to fit an occasion, there is nothing to stop translators from embracing linguistics » (Wang 1991: 38). The controversy over « literal » versus « free » transl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convincing supporters on each side. For example, ancient Western scholars like Erasmus, Augustine, and others were in favour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mong early Chinese translators, Kumarajiva is considered to be of the free school, while Xuan Zuang appears as literal and inflexible. In modern China, Yan Fu advocated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while Lu Xun preferred a clumsy version to one that was free but inexact. There is nothing wrong in any of these stances. When these translators emphasized free translation they never denied the possibility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vice versa. Problems only arise when the discussion turns to equivalent translations. The problem of equivalence has caused much controversy. Some people believed that there could be an equivalence of language elements independent of the setting in which they of occurred. Based on this assumption, some « literal » translators tried to decompose a text into single elements in hopes of finding equivalent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is is a naive idea. Jakobson (1971: 262) notes that « Equivalence in difference is the cardinal problem of language and the pivotal concern of linguistics. » He does not refer to « equivalence » but to « equivalence in difference » as the cardinal problem. Nida was also misunderstood by many for his notion of « equivalence, » which he took to mean that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 (1969: 12). He further concluded that « Absolute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ng is never possible » (1984: 14). De Beaugrande and Dressler believed that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either free or literal approaches was uncertain: an unduly « literal » translation might be awkward or even unintelligible, while an unduly « free » one might make the original text disintegrate and disappear altogether. To them, equivalence between a translation and an original can only be realized in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rticipants (cf. de Beaugrande and Dressler 1981: 216-217). Catford (1965: 27) expressed the same concern that equivalent translation is only « an empirical phenomenon, discovered by comparing SL and TL texts. » In citing the above examples, I have absolutely no intention of insisting on untranslatability. What I mean is that a translator should incorporate his or her own experience and processing activities into the text: solving the problems, reducing polyvalence, explaining away any discrepancies or discontinuities. Linguistic knowledge can help us treat different genres in different ways, always with an awareness that there are never exact equivalences but only approximations. Therefore, amplific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become acceptable. If we agree that texts can be translated, then, in what way does linguistics contribute to translation?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must look at the acceptance of western linguistics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came into being only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when Ma Jianzhong published a grammar book Mashi Wentong «马氏文通» in 1898, which was the first in China and took the grammar of Indo-European languages as its model. The study of language was, in turn, influenced by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In Mashi Wenton, the main emphasis is on the use of morphology, which takes up six-sevenths of the book. Influenced by the dominant trend of morphological studies, a word was regarded as the minimum meaningful unit, and a sentence was therefore the logical combination of words of various specific types. Translation was, then, principally based on the unit of the word. In the West, Biblical translation provided a very good example, just as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did in China. Not until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did some linguists come to realize that sentences were not just the summary of the sequenced words they contained. The Prague School, founded in the 1920s, made a consider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syntax. According to the analytic approach of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the Prague School, a sentence can be broken down into two parts: theme and rheme. Theme is opposed to rheme in a manner similar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opic and comment, and is defined as the part of a sentence which contributes least to advanc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Rheme,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part of a sentence which adds most to advanc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has the highest degree of communicative dynamism. These two terms help enlighte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into English. In the mid-1950s, the study of syntax peaked with the Chomsky's establishment of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This theory of the deep structure and surface structure of language influenced translation tremendously. Nida relied heavily on this theory in developing his « analyzing-transfering-reconstructing » pattern for translation. Some Chinese linguists, in the meantime, tried to raise language studies to a higher plane. Li Jinxi (1982) enlarged the role of sentence studies in his book A New Chinese Grammar, two thirds of which was devoted to discussing sentence formation or syntax. He writes that « No words can be identified except in the context of a sentence. » The study was then improved by other grammarians, including Lu Shuxiang, Wang Li.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studies,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unit of the sentence was put forward by some scholars. It was Lin Yu-Tang who first applied the theory to translation in his article « On Translation. » He claimed that « translation should be done on the basis of the sentence [...] What a translator should be faithful to is not the individual words but the meaning conveyed by them » (Lin 1984: r 3).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a sentence was therefore emphasized. Chao Yuanren, a Chinese scholar and professor at Harvard University, criticized scholars and translators who tended to forget this point and take language for something independent and self-sufficient. In fact, it is obvious that when we translate a sentence, we depend on its context; when we interpret an utterance we rely on the context of the speech (cf. Chao 1967). When a sentence is removed from the text, it usually becomes ambiguous due to the lack of context. Therefore, translation becomes difficult. In the 1960s,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at the study of language based on sentences was not even sufficient. A complete study should be made of the whole text. A simple sentence like « George passed » may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n different contexts. If the context is that of an examination, it means George did well on a test; in a card game it would indicate that George declined his chance to bid; in sports it would mean the ball reached another player. Without a context, how could we decide on a translation? Linguists therefore shifte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exts and to discourse analysis. Text linguistic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since that time. Van Dijk was a pioneer in this field, and his four-volume edition of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is of great value. Halliday's Cohesion in English and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on a textual level.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de Beaugrande and Dressler (1981) provided an overall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text, which is useful to translation studies. De Beaugrande actually wrote a book called Factors in a Theory of Poetic Translating in 1978. The book did not become very popular as it confined the discussion to translating poetry. At the same time, books on a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 such as the works of Eugene Nida, Peter Newmarks, J.C. Catford, Georges Mounin, and others. These books gave a great push to 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 theori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Textual or discoursiv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could not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xt linguistics. Some studies remained on the syntactic or semantic level, though even there textual devices were employed. In talking about the translation units of word and text, Nida wrote: ... average person naively thinks that language is words, the common tacit assumption results that translation involves replacing a word in language A with a word in language B. And the more « conscientious » this sort of translation is, the more acute. In other words, the traditional focus of attention in translation was on the word. It was recognized that that was not a sufficiently large unit, and therefore the focus shifted to the sentence. But again, expert translators and linguists have been able to demonstrate that individual sentences, in turn, are not enough. The focus should be on the paragraph, and to some extent on the total discourse. (Nida and Tabber 1969: 152) From that statement we can see that Nida regards a discourse as something larger than a paragraph, as an article with a beginning and an ending. Nida himself never applied text linguistics to translation, and there might be some confusion if we use his term in our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because discourse analysis is not merely a study based on a larger language structure. Some Chinese scholars did make the effort to apply text linguistics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Wang Bingqin's article (1987) was the first academic paper of this sort. He stated his aim to study and discover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a text in light of text linguistics. He analyzed numerous examples using textual analysis, but unfortunately, all the samples he collected were descriptions of scenery or quotations from the books of great scholars--no dialogue, no illocutionary or perlocutionary forces in the language. He failed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examples. For this reason, his research findings are largely restricted to rhetorical texts in ancient China (cf. Wang 1981; Luo 1994). Scholars like He Ziran applied pragamatics to translation. He's article (1992) put forth two new terms, « pragmalinguistics » and « socio-pragmatics » which, in translation, refer respectively to « the study of pragmatic force or language use from the viewpoint of linguistic sources » and to « the pragmatic studies which examine the conditions on language use that derive from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ituation. » He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pragma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a pragmatic equivalent effect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texts; that is, to reproduce the message carried by the source language itself, as well as the meaning carried by the source language within its context and culture. In this article he tries to distinguish « pragma-linguistics » from « socio-pragmatics » but finally admits that « Actually, a clear line between pragma-linguistics and socio-pragmatics may sometimes be difficult to draw. » Still he insist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agma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is helpful and even necessary. Ke Wenli (1992) argued that semantics, which in a broad sense combine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should be studied to help understand, explain and solve some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ransl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examines four semantic terms--« sense and reference, » « hyponomy, » « changes of meaning » and « context »--giving many examples to illusrate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some general knowledge of semantics and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translation. This article is clearly written and readers can easily draw inspiration from it. These linguistics approaches shed new lights on the criteria of «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 defined by Yan Fu. Chinese scholars began to criticize the vagueness of these three criteria and endeavored to give them concrete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theories of western linguistics. The result i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se three traditional criteria has been greatly enriched, especially by the effect equivalence theory, which in a broad sense means that the target language should be equivalent to the source language from a semantic, pragmatic, and stylistic point of view. But we are still unable to evaluate translations in a very scientific way. Therefore, Chinese scholars like Fan Shouyi, Xu Shenghuan and Mu Lei embarked on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ranslations and used the fuzzy set theory of mathematics in accomplishing their analysis. Fan published several articles on this field of study. His 1987 and 1990 articles evaluate translations according to a numerical quantity of faithfulness. Xu's article «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Evaluating a Translation's Quality » presents a normal mathematical model. He state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an absolutely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s with this model because of the uncertainty and randomness of man's thought process. Making such analysis more accurate and objective would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The unit in translation is a hard nut to crack. Without solving this problem, no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will ever be sufficient. To date, very few people have focused their research on this area. Nida holds that the unit should be the sentence, and in a certain sense, the discourse. Barkhudarov (1993: 40), Soviet linguist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 suggests that: translation is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a speech product (or text) produced in one language into a speech product (or text) in another language. [...] It follow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the translator who carries out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of the theorist who describes or creates a model for that process, is to establish the minimal unit of translation, as it is generally called, the unit of translation in the source text. Though he no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unit of translation in a text and considers that this unit can be a unit on any level of language, he fails to point out what a text is and how it might be measured in translation. Halliday's notion of the clause might be significant in this case. To him, a clause is a basic unit. He distinguishes three functions of a clause: textual, interpersonal and ideational. According to Halliday, these functions are not possessed by word or phrase. But he is not quite successful i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use and text (cf. Halliday 1985). In China, some people have tri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Wang Dechun (1987: 10) more or less shares Bakhudarov's view that the translation unit cannot be confined just to sentences. In some ways, the phoneme, word, phrase, sentence, paragraph, or even text can all serve as a unit. At this point, we cannot find anything special in treating text translation except for having text as the highest level among translation units. This is not the aim of text linguistics or discourse analysis. If we want to apply thes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we will require a textual approach.
语言学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基本上不外乎以下一些:一,语音类如语音的属性、音韵与语音的关系、强弱、轻浊、音节等二,词汇类如词汇形态学,语义学,构词,词化,语义场等等三,语法类如语法结构,层次,修辞等四,句子类如分析句子的各种成分,语序,基本句型等五,语篇类如连贯性,思维逻辑性,结构修辞,主体与客体意识等这方面的教材很多,就看你的要求了。现在英语与汉语的对比语言学和对比文学比较热,从这方面下手也不错。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通过沈从文小说《边城》来描述了湘西淳朴自然的乡土民情,表现了一种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抒发了作者对纯真人性的赞美和眷念。下面是我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仅供大家参考!
1.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
1.1 两个世界
1.2 湘西情味
1.2.1 风俗的美
1.2.2 人情美
2.《边城》中的.自然人性文化
2.1 人性和谐的体现
2.2 充满“善”意的悲悯
2.2.1 爱情之“悲”
2.2.2 人性之“悲”
3.“希腊小庙”与“城市化现代化”
3.1 “现代化”与“城市”的歧路
3.2 “人性”——“希腊小庙”的供奉
4.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1]赵海燕·都市人生与湘西世界的对立互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56~57
[2]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12
[3]]爱德华W萨义德(美)[M].《东方学 》.王宇根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5
[4]旷新年.《解读沈从文经典》[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4
[5]沈从文.《大山里的人生》[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2
[6]沈从文.《沈从文经典作品选边城传奇不奇》[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2
[7]彭晓勇.《边城圣手——沈从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8]金介尃.《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龙迎春.《走进沈从文的家乡品读湘西》[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10]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11]巴金、黄永玉.《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12]吴立昌.《沈从文作品-欣赏》[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88
[13]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沈从文研究第一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14]凌宇.《沈从文传:生命之火长明》[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版社,1988
[15]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五卷》[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16]高扬·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民俗文化内涵[J]·固原师专学报·1998,67(5):41~75
[17]杨芳芳.《沈从文作品精选阿黑小史》[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1
[18]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萧萧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9]田中阳.《湖湘文化精神与二十世纪湖南文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0
[20]谭其骧.中国年内地移民史湖南篇[A]长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1]沈从文.《边城长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1
[22]凌宇.《沈从文正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
在写毕业论文之前,我们最好提前列好论文提纲,汉语言论文提纲如何写,以下的汉语言论文提纲范文,具体请往下阅读:
汉语言论文提纲范文【1】
摘要:本文对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历史的研究,通过访谈调查和史料整理分初创、探索、深化发展三个阶段进行深入描写。现状研究,通过访谈调查、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三种手段进行。
笔者结合自制的《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历程及教学法应用历程的访谈》提纲,在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四所高校对6名教学负责人进行了访谈,收集了大量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和教学法应用情况的珍贵资料。
运用针对中级阶段精读课的《相关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应用观察表》和《学生反馈意见调查问卷》,笔者对抽样的5个班级的对外汉语教师和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观察、访问。
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在运用中存在着三个明显不足,一是偏传统,改革创新少;二是偏封闭,交流沟通少;三是偏经验,设计安排少。结合这一结果,笔者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特点出发,对教学法提出了个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新疆高校 对外汉语教学法 历史 现状 建议
摘要3-4
Abstract4-7
绪论7-10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对象界定7-8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8-9
三、 研究方法、思路及主要内容9-10
(一) 研究方法9
(二) 研究思路9
(三) 主要内容9-10
第一章 关于第二语言教学法的认识10-22
第一节 教学法的定义和地位10-11
一、 定义10
二、 地位10-11
第二节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流派11-18
一、 传统派12-14
二、 改革派14-17
三、 其他教学法17-18
第三节 国内外二语教学法研究综述18-22
一、 国外二语教学法研究18-19
二、 国内二语教学法研究19-22
第二章 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设计22-25
第一节 研究方法22-23
一、 访谈22
二、 课堂观察22-23
三、 调查问卷23
第二节 研究过程23-25
一、 前期准备阶段23-24
二、 中期撰写阶段24
三、 后期撰写及修改阶段24-25
第三章 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结果分析25-54
第一节 访谈结果分析25-30
一、 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历程的访谈25-28
二、 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应用历程的访谈28-30
第二节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30-33
一、 对教师所用教学法的课堂观察30-32
二、 对学生互动情况的课堂观察32-33
第三节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33-49
一、 被试的基本情况分析33-34
二、 基本题目分析34-38
三、 独立样本 T 检定与分析38-49
第四节 小结49-54
一、 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应用教学法的特点49-52
二、 学生对教学法的反馈情况52-54
第四章 针对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的改进建议54-64
第一节 教师对教学法的改进54-59
一、 理论研究要更扎实54-57
二、 实际应用要更灵活57-58
三、 交流创新要多进行58-59
第二节 教研小组对教学法的改进59-60
第三节 教学管理者对于教学法的改进60-64
一、 加强校际校内的专业交流与合作61-62
二、 加强教学设备的更新与利用62-63
三、 加强教学分班中对学生学习目的的考察63-64
第五章 结论64-66
第一节 结论64-65
一、 教师偏向应用固定的、较为传统的教学法64
二、 教师对于教学法的学习研究少、交流学习少64
三、 学校层面应对对外汉语教学给予更多关注64-65
四、 学生的反馈很重要65
第二节 研究中的`不足65-66
注释66
参考文献66-69
附录69-78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78-79
致谢79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模板【2】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7
一、从诗歌到戏曲------李杨题材的文学价值 9-11
二、从情到理------明清文人选择这一题材的原因 11
三、从《彩毫记》到《天宝曲史》------李杨题材传奇选题范围 11-15
四、从个体到整体------李杨题材传奇研究方法与现状 15-17
第一章 李杨题材传奇的历史探源 17-22
第一节 李杨题材的史实记录 17-19
第二节 李杨题材的戏曲演变 19-22
第二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思想主题 22-36
第一节 明后期个人化的情感抒发 23-30
一、《彩毫记》:传达追仙求道的隐逸思想 24-27
二、《惊鸿记》:流露忍辱尊君的传统理念 27-28
三、《磨尘鉴》: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28-30
第二节 清前期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30-33
一、《天宝曲史》:强调史鉴的批判主题 30-32
二、《长生殿》:突出悔情的反思主题 32-33
第三节 明末清初李杨题材传奇主题不同的原因 33-36
一、历史成为个性表达的载体 34-35
二、政治是主题走向的指向标 35-36
第三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典型人物 36-48
第一节 具有复杂性的李隆基形象 37-41
一、李隆基身份上的二重性 38-39
二、李隆基性格上的矛盾性 39-41
第二节 具有易变性的杨玉环形象 41-45
一、杨玉环形象包含多种文化冲突 41-43
二、杨玉环形象担当不同脚色的善变 43-45
第三节 具有代言性的其他人物 45-48
一、李白形象是文人性的典型 45-46
二、梅妃形象是文人性的延展 46-48
第四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审美特征 48-58
第一节 文本创作中雅丽的审美特色 49-52
一、诗情画意的独白式语言 49-51
二、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 51-52
第二节 园林剧演中精致的审美要求 52-58
一、规范化的演出形式 53-54
二、虚幻式的表演场面 54-58
结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64
致谢 64-65
艺术设计硕士论文提纲范文【3】
摘要 3-4
Abstract 4
绪言 7-12
(一) 研究现状 7-8
(二)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8-10
(三) 研究内容 10-12
一、 回溯法 12-21
(一) 回溯法概念 12
(二) 案例分析 12-14
(三) 回溯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 14-18
1、 不完全交待 14-16
2、 不连续交待 16-18
(四) 回溯法交待前史的意义 18-21
二、 插入法 21-28
(一) 插入法概念 21
(二) 案例分析 21-24
(三) 插入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 24-26
1、 情节的非连续性 24-25
2、 舞台时空交替性 25-26
(四) 插入法交待前史的意义 26-28
三、 戏中戏法 28-35
(一) 戏中戏法概念 28
(二) 案例分析 28-31
(三) 戏中戏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 31-33
1、 整体性插入 31-32
2、 借喻式表达 32-33
(四) 戏中戏法交待前史的意义 33-35
四、 后设法 35-43
(一) 后设法概念 35-36
(二) 案例分析 36-37
(三) 后设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 37-41
1、 同时性 37-39
2、 后台前置 39-41
(四) 后设法交待前史的意义 41-43
五、 互文法 43-51
(一) 互文法概念 43
(二) 案例分析 43-45
(三) 互文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 45-49
1、 重复性 45-47
2、 矛盾性 47-49
(四) 互文法交待前史的意义 49-51
结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5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5-56
致谢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