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与解决社会痛点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解决社会痛点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因而愈发被高校重视,但近年来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在究其原因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效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高校为平台与外界沟通进而组织大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具体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实践中可以提高大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开阔眼界,深化社会认识,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现状、认识国情、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实践活动的形式也逐渐稳定,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高校不重视,老师不上心,学生走过场,实践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等问题普遍存在。

1、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工作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最终流于形式

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拥有多重身份,他们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同时也是最终的受益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实践的核心所在。经调研发现,大多数的高校学生愿意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他们觉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宝贵的经历,是进入社会前的模拟演练,会使他们毕业后更快地适应融入社会,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为了获得一种资历,只是走走过场,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实践活动敷衍、不重视,更不想深入探究:有的甚至随便找个单位,要些图纸材料,盖上公章,返校后,摘抄别人的实践成果,甚至原封不动从网上下载一篇实践报告滥竽充数;还有一些同学参加实践是为了露脸出风头,想被媒体宣传,玩心大,不愿动手,更不能吃苦。使得活动内容大大缩水,最后流于形式,甚至成为地方单位的负担,给他人添乱惹麻烦。

2、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规范的管理及指导

当前各大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个别部门单独牵头联系布置,缺乏学校领导的统筹,缺乏协调性和整体性,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具体的指导,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机制。这就导致实践活动成了一般的号召,缺乏实质性的指导。对于部分思想认识不够深远、行动能力不强的大学生,这样的实践活动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实践也成了一种形式。

3、创新意识不强,实践组织形式和手法单一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不外乎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公益活动、教育实践等传统样式,不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实践缺乏形势和内容上的创新,不能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组织。对于新型的实践形式也不愿尝试探索,实践内容不够丰富,实践领域狭窄,缺乏深度。

4、实践经费短缺,社会投入严重不足,运行机制不健全

经调研发现,在实践中最突出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实践活动经费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推进,在调查中很多的高校老师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有限的经费只是投入到那些有着系统规划设计的社会实践项目,很多的学生仍然是自己去联系实践单位,学校基本上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去与不去一个样,这让很多大学生丧失了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高校对于单独行动的大学生没有提供应有的财力支持和管理力度。高校活动经费申请困难,精力和财力投入不足,再加上很多大学生不具备自己负担实践经费的能力,导致实践活动不能普遍化,同时,社会方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接待热情不高,有些单位怕惹麻烦,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也不愿花钱在接待学生社会实践上,给实践活动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效的对策

能够深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社会实践的过程是大学生开始真正了解社会的`过程,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实践中不仅锻炼了自己,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想要提高社会实践的水平,达到理想的目标,使大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就务必要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应定期开展社会实践课程,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系统、详细的讲解,让大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一方面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认识到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成长以及步入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行动上积极起来,对自身的实践活动提前有一个规划,不至于手忙脚乱,为顺利又有效地完成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校加强对实践学生的管理,加大精力、经费的投入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度,应主动地去帮助一些遇到困难的大学生,对没找到实践单位的应主动帮助学生联系实践单位,对于那些贫困生应帮助他们解决部分实践费用问题,上下协调,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行整体规划,统一帮助。同时对实践成果的验收要严格把关,实践报告和实践材料要确保真实性和有效性,实行两手抓,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水平。

3、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提倡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如此,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实践内容要符合中国国情,通俗来说就是要接地气,如果不符合国情,那么实践就没有意义。现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想要社会实践达到理想的目标就要开放思路,跟上时代的脚步。高校也应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的想法。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平.《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构建》,《德育研究》2008年第2期.

[2]董文波.深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3:14-15.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屈智芳.社会保障与女性职业发展[D].郑州大学2010 [2]朱力等着.社会学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刘少杰主编.国外社会学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美)戴维·迈尔斯()着,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刘杰,徐祥运编着.社会学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李春凤.不同组织高学历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差异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7]程慧.我国女性职业结构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9 [8]耿飞.社交网络中趣缘群体互动模式转换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9]洪睿旋.微博环境下女性话语权的现阶段提升与再提升困局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0]张廷成.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退役运动员再社会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1]赵雯雯.选秀类电视节目作为新型向上流动途径的社会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 [12]冉娟.公共部门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13](美)孙隆基着.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刘梦主编.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刘泉红,刘健.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1(19) [2]赵玲玲.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11(08) [3]张彻.区域经济差异识别及预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 [4]李红艳.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J].数据.2011(08) [5]赵德余.广东积分落户管理政策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13(08) [6]何雨.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制度冲突与出路前瞻--基于江苏农民工市民化的经验[J].上海城市管理.2013(04) [7]李璐颖.城市化率50%的拐点迷局--典型国家快速城市化阶段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03) [8]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 [9]王文军.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 [10]肖红蓉.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武汉大学2010 [11]钟怀宇.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的改革与创新[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02) [12]王本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13]刘国新.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4]王建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合理预测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 [15]叶玉瑶,张虹鸥,许学强,周春山.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J].地理研究.2011(12)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王一鸣.中国城镇化进程、挑战与转型[J].中国金融.2010(04) [2]刘梦琴.广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J].南方农村.2010(06) [3]姜达洋.国外产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05) [4]昝剑森,刘扬.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06) [5]晏月平,廖炼忠.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6]窦金波.以制度创新推进城市化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 [7]邢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浅议[J].大众文艺.2009(24) [8]李爱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和完善--以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03) [9]周小刚,陈东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理论阐释与政策选择:农民工市民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10]周弘.国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面面观[J].求是.2009(22) [11]周小辉,屈胜喆,夏沁田.论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9(10) [12]鲁德银.土地城镇化的中国模式剖析[J].商业时代.2010(33) [13]鲁德银,王习春.试论中国特色城镇化新道路--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变迁与城镇化政策[J].孝感学院学报.2009(05) [14]孟祥林.城镇化进程模式:从发达国家的实践论我国存在的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15]田永坡.德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趋势[J].行政管理改革.2010(04) 猜你喜欢: 1.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2.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3. 社会学论文参考 4.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5. 关于社会学论文

社会保障伦理思想研究作为正在崛起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存在问题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存在问题论文篇1 浅析社会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摘要】社会新闻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的生活调味剂,然而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新闻的发展有些偏离了发展的轨道,低俗化的趋势渐渐扩大,社会新闻应有的功能正在被削弱,本文从掌握好报道题材的度、把握好报道形式的度、掌握好社会新闻娱乐化的度、把握好报道时机的度四个方面分析社会新闻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新闻;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社会新闻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的生活调味剂,有了这支调味剂人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信息资源,使自己日常交往中获得较大的交往空间,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给人们的行为以指导。 但是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新闻的发展有些偏离了发展的轨道,低俗化的趋势渐渐扩大,社会新闻应有的功能正在被削弱,社会新闻如何健康的发展,成为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成为媒体重视的问题。 一、社会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报道中充斥了大量猎奇夸大的报道,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后果。夸张猎奇的报道媒体单纯为了吸引受众,而没有顾及社会影响的报道。 第二,对于许多犯罪和暴力的场面进行细致的描写,进行大肆渲染,营造了一种偏离真实社会环境甚远的媒介“拟态环境”,造成了社会成员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偏差,认为自己生活在不安全的社会环境之中。 第三,有些社会新闻的报道时机不恰当,社会新闻虽然以日常的社会生活为主,但同样会对受众的认知产生影响,所以报道的时机不恰当同样不能起到引导受众认知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与此相悖的结果。 第四,报道题材多是些不痛不痒的事情,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社会新闻有很大的受众市场,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受众接受社会新闻是因为社会新闻可以给他们带来知识、趣味。若题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能给受众带来新鲜的事物,就不会在受众中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新闻存在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二、社会新闻的发展对策 1、掌握好报道题材的度 社会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生活,贴近受众,要报道百姓身边的事,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但不是鸡毛蒜皮的事都搬到新闻报道中,这样的新闻没有什么意义,不能给受众以启发和指导,同时还会使受众认为新闻报道是索然无味的。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失掉受众。社会新闻要善于跟踪社会的热点、难点,并且要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这则新闻故事要有它的道德准则,对于“英雄式”人物的报道曾是社会的报道热点,这些报道更是包含了道德的因素,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 2、把握好报道形式的度 竞争的激烈使社会新闻的内容日趋庸俗化,黄色新闻、犯罪事件、暴力事件的报道占据了许多版面。报道的形式也配合这样的报道内容,标题采用多种形式加以突出,同时多种不适宜的词汇也出现在了报道的标题中。对报道内容的描写更是采用了细节化的描写,在描写许多暴力的场面时更是事无巨细,这样做很可能给一些人提供模仿的范本,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对一些青少年的影响更甚。 因此,把握好报道形式的度对新闻报道很重要,新闻的报道形式可以出体现一个媒体的风格,也就是其自身的特色,有自己的特色本身也是吸引受众的一个砝码。对于社会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可以采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喜闻乐见并不等于肆意夸大和渲染,要站在受众的角度上,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抓住受众的心理,分析受众最可能的接受形式,而不一定要运用刺激人们视觉感官的字眼。 3、掌握好社会新闻娱乐化的度 社会新闻娱乐化程度把握的恰当可以吸引受众阅读新闻故事,同时还有可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凤凰卫视的著名主持人梁东说过:“娱乐的表达逼近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也可以给人带来思考,而思考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但社会新闻娱乐化并不等于娱乐新闻,社会新闻娱乐化主要体现在表达方式方面,尽管有的社会新闻能够产生一定的娱乐效应,然而娱乐化程度把握不好,就会使新闻故事走向庸俗,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娱乐化的程度不仅表现在新闻故事的表达方面,还表现在对新闻故事的选取的“量”上。当一期版面上社会新闻的娱乐化的量超过一定的限度,会降低媒体自身的文化品位,同时也使在媒体自身的形象方面打个折扣。随着网络的发展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当一个媒体的新闻信息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时,受众自然会选择别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对一件事情受众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他们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娱乐化的社会新闻,他们需要有更多的知识性蕴含在里面,媒体不能再把受众看作是只知道追求娱乐的一群人。 4、把握报道时机的度 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有它的原因,但任何事物的出现并不是都是符合时宜的,社会新闻虽然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日常事物,但对于它的报道也要讲究时机,时机不对就不能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而且有可能使新闻变成虚假新闻。新闻讲求实效性,但时效性也要和现实性相结合,要做到有抢有压,这样才能使社会新闻的功能发挥到最大,而不会因为错误的报道时机产生了不利的社会影响。要做到把握好时机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地分析社会环境,要符合社会的主流,能够使社会稳定发展。 三、结论 有一句话是“过犹不及”,在哲学中也将求对事物“度”的把握,因为超过一定的限度,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好事也许就会变成坏事。社会新闻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各个方面把握新闻故事的度。因此,在社会新闻的发展过程中,要克服社会新闻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把握好度,使社会新闻健康发展,也使受众能到从中收获知识、得到乐趣、受到启发,获得多社会环境的正确认知。 【参考文献】 [1] 王浩, 金鑫. 深度:社会新闻不可缺少的本质[J]. 新闻传播, 2007,6. 社会存在问题论文篇2 试析我国社会监督存在的问题 摘要:社会监督在我国的作用越来越强,但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社会监督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提出更好的完善方式。 关键词:社会监督;公民监督;新闻舆论监督 行政执法是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环节。目前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对执法环节行政权力的行使缺乏有效的监督。在中国,政治权力系统内部的对政治权力的监督,即政党监督和国家监督;政治权力系统外部的对政治权力的监督,即社会监督,它包括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利益集团监督、新闻舆论监督。随着人民群众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增强,以及行政执法公开性、透明度的提高,社会监督的作用会越来越强,但目前我国对行政执法的社会监督仍不尽如人意。 一、社会监督力度不够 1.公民监督意识淡薄,公民监督制度不完善 公民监督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控告、申诉等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实施的一种监督。显然,它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不具有严格的法律形式,也不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后果。但是,这种监督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国家机关及有关国家监督机关、司法机关的注意,从而导致带强制性监督手段的运行。公民监督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是整个监督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基础,也是人民民主的体现。公民监督有利于推动民主监督,保证国家机关在决策及决策执行中的正确性方面起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防止权力腐败和确立社会公正。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不是一个完全的法治社会,还有相当多的人治现象存在,并且封建思想残余,公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当权者打击报复现象屡见不鲜等等,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公民要么无监督意识,要么监督意识淡薄,直接影响了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致使权力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他们有的不想监督,不愿监督。如部分公民知道自己有监督政府的权利,也明白应该对其监督,但受到一种所谓“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及各种封建思想的影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消极态度。有的则不敢监督,不会监督。 有些公民由于畏惧当权者的权势,怕打击报复,怕惹祸上身,不敢监督,害怕监督。真正的公民监督意识应该具有大无畏的精神――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或国家、集体的权益,敢于直面当权者,敢于揭露其罪行。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严惩腐败,营造良好的监督环境。尽管我国公民监督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公民监督意识在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监督,这必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此外,公民监督意识的淡薄与我国公民监督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有很大关系。公民监督作为众多监督类型的一种,有其特殊的优越性,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根本途径是使其制度化、法律化。当前我国公民监督法制存在的问题有公民监督专门法的缺失,程序法的缺失,行政监察员制度的不完善,公民监督权利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这些法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公民监督的实效,从而影响公民监督意识的增强。我国目前已确立了信访制度、举报制度、批评建议控告及申诉制度,对实现公民的民主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社团监督疲软甚至缺失,利益集团监督不到位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政治组织和人民团体在社会监督中的作用,使之成为真正代表特定社会阶层的特殊利益对国家机关活动进行强有力监督的政治组织和团体。但是,多年来由于党政不分,导致了社会政治组织和人民团体的相对独立性的减弱,造成了社会团体的总体监督功能的退化。它们更多地注重如何保持与执政党及政府行为的一致性,而不注重代表特定阶层的特殊利益,其监督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从现实状况看,利益团体之间、利益团体与政府之间合作程度较高,社会性、非政治性特征明显,对政府和执政党的依赖性较强。这两个特征造成了我国利益集团监督的不到位。 这是因为我国利益集团进行有效监督的社会政治环境尚不具备。利益集团利益表达的对象是政府,希望通过表达本团体利益要求来影响政府的政策,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该集团的利益实现,并在利益诉求中监督政府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中是否公正、公平。 我国的政治结构正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能够容纳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并在政治决策中进行利益平衡的政治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因而利益集团自身所具有的监督功能还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的利益集团一开始就被列入政府建制,成为政府管理部门的下属机构,具有内生型的依赖性和妥协性的特点,因而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意识比较薄弱,其监督功能只有在其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时候才能有效发挥。 因此,我国应加强和改善党对社团和利益集团的领导,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优化社团的结构,使社团有效实现利益表达和聚合;提高社团监督和利益集团的法律地位,调整社团监督和利益集团的内容和形式,加大他们的监督力度。 3.新闻舆论监督制约过多,效力发挥不够 在我国,新闻传媒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应该顾全大局,弘扬主旋律,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但是,这也使大多数传媒,在对某些负面东西进行报道时,往往不够大胆,不够及时,不够完整,其舆论作用,给执法机关带来的影响和压力也就十分有限。而且,新闻舆论监督制约因素过多,首先是行政干预过多。较为重大的批评、揭露、监督等事项,都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缺乏必要的独立性,难以起到社会监督的先导作用。 其次是新闻舆论监督立法严重滞后。我国在新闻领域的立法相对滞后,对新闻实践中的种种行为和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这既使舆论监督缺乏法律依据,又使得一些记者在舆论监督中受到打击报复,监督主体不能有效地实行舆论监督。从现状来看,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发展较快,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监督机制中的地位正逐步上升,但是要仍要对新闻舆论监督进行完善。首先要寻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其次,要建立完备、合理的新闻法律制度。加快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立法,以法律形式明确具体地规定舆论的监督权、审稿权、批评权和采访、报道程序、方法以及侵权责任等,以此扩大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增强新闻舆论监督权威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保障新闻舆论监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监督渠道不畅 当公民采取正常渠道进行监督时,如果渠道不畅通,即无处进行申诉、控告、检举或者所反映的问题未能及时给予答复或进行处理,这种监督就会转入非正常渠道,如在政府门前静坐、阻断交通等,就是这种非正常渠道的外在表现形式。监督渠道的不畅会严重挫伤公民监督的积极性,不利于公民监督意识的增强。有些群众因个人问题,到同级或越级上访,往往得不到认真受理,或受理了又不及时处理,致使他们失去监督信心。由于群众监督少,给行政执法部门造成的压力也就很小。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和部门,表面上看举报箱、举报电话、信访渠道、领导干部接待日等制度样样齐备,但举报箱几个月乃至半年不开启,信访部门压信、丢信更是常事。信访是我国人民群众民意表达的一种最为普遍的方法,但实践中却存在庞大的群众信访量与少数立案解决的矛盾。而且信访权力的有限性、效率的低下性与群众获取救济的热望有较大差距。 我国合法的权利救济机制很少,信访几乎成为权利救济的主要渠道,但由于我国信访部门不是一个专门的机构,更不是司法机关,而是在各级国家机关内部设立的一个部门,缺乏对职能部门的约束力,且与司法监督等其它监督形式协调性差,脱节现象严重。信访部门处理问题的手段只是受理并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并不保证问题的解决,其权力的有限性与效率的低下性显而易见。而信访效率的低下性必然造成大量群众权利救济得不到实现。因此,为了畅通监督渠道,应当用法律制度明确社会监督的职能;强化干部队伍的监督,改善人事任免工作机制;) 强化公民监督同人大监督的结合,建立人大监专员制度;保障信访渠道畅通,成立专门部门处理信访案件。 三、政府行为透明度低 社会监督的前提条件是增强政务活动的透明度,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也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因此这要求政务公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展开,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务公开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政府行政的运行机制来看: 1.至今还没有一套相对完善而有效的政务公开条例和财产申报制度; 2.政务公开的操作性程序仍没有确立。虽然公开方式繁多,但没有统一的规定,缺乏统一的内容和标准,权利主体不能明确知晓权力机关针对什么内容、会以何种方式去公开,而不能快速地了解自己想了解的信息资料; 3.政府行为透明度低,且越到上层透明度越低; 4.公开内容流于表面化、形式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务公开的多为行政结果,而非行政行为过程;二是直接关系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审批、行政收费缺乏透明度;三是某些公开只起装饰作用,无实质内容。 如公布的很多都是大家可以信手拈来的信息,即使有用,也只是对政府部门有利,服务范围小,而普通公民还是被排斥在外。很多机构进行信息公开其实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仅仅是表面工作形式。另外内容陈旧,特别是政府的网络工程,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旧信息在上面。所以,在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制度的社会背景条件下,仅仅依靠主体机关的自觉性去公开有关的政务信息,不仅内容很难齐全完整,而且所公开的政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也都无法得到保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应当建立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及建立健全与政务公开相适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等,才能排除我国政务公开中存在的困难,推动其向更深更广的层次继续发展。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社会监督还存在许多缺陷,社会主义理论所阐述的人民民主权利与人民民主权利的实际行使,还存在较大差距,社会监督的机制上还存在诸多不足,社会监督的功能没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甚至有时呈现失监、虚监、弱监状态。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我国社会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陆亚娜 江苏社会科学 2007年第二期 [2]《论公民监督意识》李红梅 曹军 李曼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27卷第一期 [3]《我国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张勇刚 长沙大学学报 2008年7月猜你喜欢: 1. 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其分析论文 2. 社会不公平现象论文 3. 关于社会问题的论文 4. 当今社会现象论文 5. 浅谈社会道德现象论文

与水袖之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表面含义:胡文阁年轻时为了学水袖,花一个月的工资去买了七尺杭纺做水袖,他打算下个月再给母亲买生日礼物,可母亲却没能等到就去世了,以致他失去了及时行孝的机会,这件事让他终身遗憾与后悔。水袖成为扎在他心上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成为心头之痛。深层含义:是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能对父母行孝的遗憾及愧疚之情。

表面含义年轻时为了学水又花一个月的工资去买了七车行黄做水,有他打算下个月再给母亲买生日礼物

上世纪80年代,他还不到二十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派青衣,便私下向高师李德富先生学艺。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要苦练的功夫。四大名旦中,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它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风情万千。那时候,不到二十岁的胡文阁痴迷水袖,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副七尺长的杭纺做水袖。这一副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22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为了学舞水袖,花上一个月的工资,也是值得的,而且,对于一个学艺者,也算不上什么。但关键问题是,那时候,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但是,他已经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了。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他想得很简单——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补上。在母亲的病床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已经不会讲话的母亲嘶哑着嗓子,呃呃的不知在回答他什么。然而,无情的时间,对于母亲,已经没有了下个月,便也就没有给胡文阁这个补上母亲生日礼物的机会。母亲去世了,他才明白,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的,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头。三十多年过去了,胡文阁到现在一直非常后悔这件事情。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是扎在他心上的一枚永远拔不出来的刺。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作为孩子,对于养育我们的父母,常常会出现类似胡文阁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事业也好,爱情也好,婚姻也好,小孩也好……摩肩接踵,次第而来,件件都自觉不自地觉得比父母重要;即使在母亲病重的时刻,像胡文阁还觉得自己的水袖重要呢。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年轻时是不懂亲情。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情则是伸手大把大把接着就是了,是那么轻而易举。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浅薄,坦陈内疚——多少孩子吃凉不管酸,并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而是将那一枚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刺绣出新美的图画。面对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愧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得自己的事情才是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之后,已年过八十,腿脚不利落,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摔倒,便不让她下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前面新建起来的元大都公园,兴致很高地对我说:听说那里种了好多的月季花!正是数伏天,我对她说,天凉快点儿再去吧。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真的,那时候,总以为父母可以长生不老地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就像蚂蟥一样,趴在父母的身上,那样理所当然地吸吮着他们身上的血而心安理得。我不知道,如今的胡文阁站在舞台上舞动水袖的时候,会不会在一瞬间想起母亲。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听到他讲述自己这件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之后,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再看到他舞动水袖的时候,我总有些走神,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

与社会和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文当中引用的学术内容是作者对文献作者研究成果的肯定和认可,它的写作也是对前人劳动成果道德尊重,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的重要部分,它表明了文献和论文之间的继承性。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1]凯特林?泽鲁姆.金融网络的时间、空间及技术[J].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C].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布鲁斯?G?卡拉瑟斯.货币与信贷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手册(第二版)[C].斯梅尔瑟,斯威德伯格,罗教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3]许文彬,张亦春.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刘世定.危机传导的社会机制[J].社会学研究,2009,(2).

[5]史晋川,孙福国,严谷军.浙江民营金融业的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1998,(5).

[6]张翔.合会的信息汇聚机制——来自温州和台州等地区的初步证据[J].社会学研究,2006,(4).

[7]王水雄.金融工具、信用能力分化与社会不平等[J].社会,2007,(1).

[8]赵琼.制度嵌入与关系嵌入:银行信贷交易的经济社会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1][2][美]威廉·维尔斯马,斯蒂芬·G.于尔斯.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59,361.

[3]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胡涤非,陈海勇,孙亚莉.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

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1]周桂林.“实践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对实践教学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43~144

[2]张红主编.社会学专业综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冯波、季蕾、陈文玲等.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效果[EB/OL].

[4]〔法〕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沈原.“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J].社会学研究,2006(5)

[6]刘勤.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与创新:围绕社会调查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19):238~239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周海春:《武汉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李训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黄铁苗:《论节约、消费和浪费》,《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5]黄铁苗:《节约型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周海春:《武汉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列出如下,你可以自行选择几篇写上。1 试论电视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王起钧 河北大学 【硕士】河北大学 2006-05-01 0 2822 传媒引领和谐社会建设途径之探析 洪和根 嘉兴市广播电视总台 【期刊】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7-06-30 0 463 传媒转型的逻辑与使命 张伟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10 0 54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下传媒与司法的和谐关系 郑玉洁 华东政法大学 【期刊】法制与社会 2009-04-25 0 515 试论广播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 王蔚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期刊】党史博采(理论) 2006-01-20 0 236 和谐社会和传媒的社会责任 【期刊】新闻传播 2006-01-30 0 857 旅游传媒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五大角色 《江南游报》 陈鹰 【报纸】中国旅游报 2007-09-21 0 108 传媒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 袁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期刊】新闻爱好者 2009-09-10 789 和谐难题与传媒责任新论 杨建宇 郑州大学 【硕士】郑州大学 2006-05-01 0 13010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传媒责任研究 任慧静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南京师范大学 2008-06-30 0 15511 大众传媒视角下的犯罪控制 张心向; 辛欣 南开大学法学院 【期刊】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15 7812 网络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从青岛传媒网《百姓说事》栏目说开去 王瑶; 韩丽楠; 朱凯 青岛传媒网 【期刊】青年记者 2008-09-20 0 6113 论和谐社会中“传媒力”的构建要素研究 张志君; 张婧莹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电视台 博士后 中国教育电视台研究室主任 【期刊】现代视听 2007-01-30 0 4914 网络时代下的传媒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李娜 郑州大学 【硕士】郑州大学 2006-04-18 0 19915 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 陈世昌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武汉科技大学 2010-04-30 1716 传媒法制报道的三个理论问题 梁衡 人民日报 副总编辑邮编: 【期刊】当代传播 2007-05-15 3 12917 和谐社会建设与媒体角色定位 骆正林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期刊】现代视听 2007-01-30 0 13518 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 申思 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中央民族大学 2008-04-01 0 16419 论现代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董姝 长春理工大学 【硕士】长春理工大学 2007-06-01 0 137

与和谁对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他们的思想是非常的相似的,我觉得他们真的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呢呀。

他们会先进行规划,然后提前进行布局,这样才能够获得这两个城池的归属权。

因为朱可夫投入大量的部队对德军发动进攻,一直主动进攻的德军乱了阵脚,这样大量的苏军使德军不得不考虑撤退的战术。

战争与和平论文参考文献有很多,例如《战争与和平的断想》,《战争、和平与宪法共识》等等。

与终极对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背水一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决一死战。背水:背向水,表示后无退路。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二十万兵马,集结在井陉(xíng)口,准备迎战。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我有个主意,井陉口这个地方两旁有山,道路狭窄,车马很难通过。我们派三万人抄后路截断他们的粮车,你统率大军正面阻击汉军,把城墙垒得高高的,不与汉军交战。这样一来,汉军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又无粮草,成了瓮中之鳖。我看不出十天,我们就可以捉住韩信。但是,赵王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意见。韩信知道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用,十分高兴。他把兵马集结在离井陉口三十余里的地方。到了后半夜,韩信派两千名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营的侧后方,埋伏起来。命令他们待赵军倾巢而出时,袭入其大营,拔去赵军旗帜,全部插上汉军的红旗。韩信又派一万人马作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陈余等人看见韩信把兵马安置于背水之处,大笑他是傻瓜,不懂用兵,便率领赵兵全力迎战。汉军的二千轻兵见赵军全营出动,只留下一个空营,立即闯进赵营,拔掉赵旗,换上汉旗。韩信则假装败退,向河岸阵地退去。赵军追到汉军靠河阵地,汉军后无退路,个个背水拼命厮杀。而赵军久战不胜,士气开始低落,又发现背后自己的军营都插上了汉军的旗帜,军心顿时大乱,纷纷溃逃。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

雄性棕熊>雄性东北虎>雌性棕熊/雌性东北虎/雄性黑熊>雌性黑熊

这里有一些亚洲的西伯利亚大棕熊和西伯利亚虎(东北虎)的真实交战记录,楼主看看吧(美洲的阿拉斯加棕熊比亚洲的大棕熊大,是体型最大的棕熊)一、虎和熊之间的捕食关系

(一)虎对熊的掠食行为

“阿穆尔虎”工程官方文献中称:“虎的猎物包括黑熊、未成年棕熊和母棕熊,成年公棕熊不在虎的食谱内”,“只有成年公虎有能力将熊纳入其日常食谱内。”因此虎对熊的掠食实际上主要就是成年公虎捕杀黑熊、未成年棕熊和母棕熊。

1、熊在虎的食谱中的地位

(1)虎(主要是成年公虎)频繁袭击熊,以虎的捕猎次数统计,熊的出现频率达(其中黑熊为,棕熊为1%);若不计熊类休眠的季节(晚秋、冬季和早春),达到了(其中黑熊为,棕熊为);而秋季这个比例高达,可见虎袭击熊的事件主要发生在秋季。尽管从次数上来看,虎袭击熊较频繁,但事实上,熊在虎的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以粪便和胃容物的干重统计,仅为(其中黑熊为,棕熊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虎袭击的一般都是熊崽或很年轻的熊,体重很小,这导致了熊类在虎的食物干重中所占的比例很小(Khramov,1993)。其中黑熊的这两个比例的差别尤为悬殊,这是因为相对于棕熊,黑熊的体型更小。

(2)虎捕杀的熊的平均体重估算,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如上所述,以虎的捕猎次数统计,熊所占比例达(其中黑熊为,棕熊为1%);而以粪便和胃容物的干重统计,却仅为(其中黑熊为,棕熊为)。那么粗略地说,虎猎杀的熊的平均体重仅为虎全部猎物平均体重的()。孟加拉虎的猎物平均体重约为65kg,而相对于东北虎的类似研究较少,有限的样本显示东北虎的猎物平均体重要大一些,为(n=63)。这样简单计算一下的话,虎捕杀的熊的平均体重大约只有28kg左右。

(3)此外研究发现,熊并不是虎的首选猎物,只有当有蹄类变得稀少时,熊在虎食谱中所占的比重才会升高,特别是上世纪40-50年代(从1944到1950年,共观察到了17次虎袭击熊的案例,多数详情未被记录)。

(4)研究者称:虎对熊的捕杀主要是消除病弱个体,对熊的种群是有好处的。

2、“阿穆尔虎”工程中观察到的几个虎捕杀熊的例子

这里共记录了9起虎捕杀熊的事件,其中6例棕熊(5例母熊,1例幼崽),3例黑熊(2例公熊,1例未知)。没有成牛公棕熊被捕杀;除少数未确定性别外,所有的熊都是被成年公虎捕杀。工程中观察到了一头非常强悍的虎,起名为Dale,重202kg,几乎是工程中发现的最大的虎,编号为M20,他一共捕杀了4头母棕熊和1头公黑熊。被杀死的4头母棕熊中,有2头被捕杀的过程较简单;另外两头在被捕杀时进行了顽强地抵抗,Dale在战斗中流了血,已知其中一头母棕熊重150-200kg。可见捕杀母棕熊危险性很高。

3、其他一些虎捕杀熊的例子,其中的虎除了少数性别未知外均为成年公虎,俄国地名太难翻译,全部略掉,反正是在滨海边疆区。关于熊的体型和性别引用文中的话,“(被捕杀的)熊的性别并不总是给出,但根据体型判断,显然没有成年公棕熊”。

①Grohov(1973):一头公虎经过20分钟的打斗杀死了一头母棕熊。

②Kondakov(1961):一头公虎杀死并吃掉了一头棕熊。

③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母虎成功地捕杀棕熊的案例。1951年,一头母虎在河边杀死了一头亚成年棕熊,体长只有158cm,估重170kg。注意一下这头熊体长很小,不如母虎,估重却很大,可能是脂肪较多。

④1949年冬季,一个猎人发现了一具皮肤被严重撕裂的黑熊尸体,明显是被虎杀死。

4、虎捕杀熊失败的一些案例

①Kostoglod(1981):一头带崽母虎试图捕杀一头棕熊,棕熊开始试图逃跑,后来转过身来反抗,母虎最后被迫放弃,带着幼崽离开。

②Gorohov(1973):一头母虎试图捕杀一头棕熊,经过简单的打斗,母虎逃跑。

③Gorohov(1973):一头虎和一头棕熊经过长时间的打斗后,各自朝相反方向离开,虎受了重伤,嘴里流着血。

5、关于虎捕杀冬眠熊的问题

(1)历史上几个虎捕杀冬眠熊的实例,最早发现虎能捕杀冬眠熊的是Bromely(1965),他在锡霍特山脉中部研究了七年,共观察到了15次虎袭击冬眠熊的事件,主要发生在晚秋和早春。他声称只有那些体型最大的棕熊能够逃脱冬眠时被虎捕杀的厄运。

①Bromely(1965):一头母虎挖掘了一头带崽母黑熊的洞穴,并将母黑熊从洞穴中拖出来杀死,母黑熊重约80-100kg;母虎又杀死了30kg的熊崽。(论文中称,迄今为止可以确定的母虎杀死熊的案例只有两起,另一起是杀死亚成年棕熊,前已述。)

②Yudakov(1987):一头母虎挖掘了一头公黑熊的冬眠洞穴,试图捕杀他,但是最后母虎逃跑了。

③1949年春季,一只小黑熊几次爬树以逃过虎的捕杀,从脱落的树皮来看,虎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攻击这只小熊。

(2)“阿穆尔虎”工程中对于虎捕杀冬眠熊的研究,“阿穆尔虎”工程开始的13年里(1992-2005)并没有观察到熊在冬眠时被虎杀死的事件。但是可以确定这一现象的存在。

①雄虎M4:在他的夏两冬季的粪便中均含有熊的毛发和爪子,研究者们还曾发现他搜寻熊的洞穴,试图捕杀冬眠熊。

②带崽雌虎F2:2004年春季, F2试图捕杀一头冬眠中的母黑熊,研究人员发现她爬上了一颗很高的树,但仍然没有够到母黑熊的冬眠洞穴。

(3)“阿穆尔虎”工程中得出的一些新结论

WCS最近的研究发现,熊冬眠以后,熊虎关系总体趋于缓和,虽然证实了虎确实会捕杀冬眠熊,但是远远没有像以前的研究者想象的那么频繁。熊冬眠期间被虎袭击的频率明显小于活动期间。

另一方面,多数的熊进入冬眠以后,母虎的处境会好很多,因为熊经常抢夺母虎的猎物,而公虎一般不受影响。

同时,研究者还发现,成年公棕熊一般不冬眠,靠抢夺虎的猎物过冬。

(二)熊对虎的掠食行为

1、虎在棕熊的食谱中的地位

棕熊捕杀虎的事件很多是因争夺食物而起,但有时棕熊也会主动捕食虎。(1)棕熊食谱的90%为素食,但是春季例外,刚出洞的棕熊急需大量高蛋白食物补充冬眠中消耗的能量。WCS的研究发现,虎构成了棕熊春季食谱的。这一数值要比熊在虎食谱中的比例()低。

(2)棕熊对虎崽的威胁较大,Gorohov(1972)统计了14个虎崽死亡的事件,其中3个是被棕熊杀死。

(3)WCS研究称,面对棕熊,带崽母虎的处境是很危险的,而成年公虎足以击退除了特大号的棕熊以外的其他熊类。熊类冬眠以后带崽母虎的处境会好很多。

(4)Kostoglod(1981):棕熊捕杀的虎多数都是病弱虎,因此棕熊的活动有助于帮助人类控制食人虎。

(5)棕熊捕食虎的一些案例

①Rakov(1959):一头棕熊在他杀死的野猪尸体旁边杀死了前来进食的母虎。

②Sysoev(1960):1959年冬天,一头大棕熊在一头带崽母虎捕食野猪归来的路上杀死了她,同时也受了重伤,之后他吃掉了野猪和母虎。

③Krivopusk(1957):1956年冬季,一头母虎带着一头3岁亚成年公虎(体型要大于母虎了)杀死了一头野猪,一头因食物不足未冬眠的棕熊趁母虎离开杀死了亚成年公虎,之后吃掉了野猪。

④Abramov(1962):1913年,一头大棕熊杀死了一头成年公虎,公虎被“撕碎”了。

⑤Abramov(1962):1960年冬季,一头棕熊捕杀了一头年轻公虎。

⑥Kostoglod(1981):一头棕熊抓住、杀死并吃掉了一头成年公虎。

上述事例中棕熊的性别均未给出,但是“大棕熊”、“未冬眠棕熊”都只可能是成年公棕熊(成年公棕熊才有不冬眠习性),因此虽未说明,其实以上杀死虎的基本上是成年公棕熊。

(6)棕熊追杀但未成功捕食虎的一些案例

①“阿穆尔虎”工程中发现一头母虎曾经至少被两头棕熊跟踪过,其中一头棕熊后来追逐母虎。

②“阿穆尔虎”工程中发现一头棕熊曾两次非常靠近一头带崽母虎。

③Kostoglod(1981):一头棕熊跟踪一头中等体型的成年公虎长达22km,试图捕杀他;后来这头幸运的虎通过接近居民区躲过了厄运。

2、与棕熊不同,黑熊很少能反击虎。Sisoev(1960)记录了目前唯一一起黑熊和虎长长的打斗过程。一般黑熊会积极地避开虎,遭遇虎时通常爬树逃跑,从来没有黑熊杀死虎的事件被记录到。

二、虎和熊之间的竞争关系

这个主要指的是二者之间抢夺食物的关系。1、1992-2002年的研究发现,虎捕获的的猎物会被棕熊光顾,而棕熊有20 %腐肉来自虎。成年公虎基本上是有能力守住食物的(下面也会提到少量成年公虎被抢夺猎物的事件),但是这对母虎很不利;抢夺母虎猎物的主要是棕熊,偶尔也有成年公黑熊。观察到的36例可分为下列四种情况:

16例()中,熊清理虎吃剩下的食物(11例为棕熊,2例为黑熊,3例为未知种类的熊);

4例()中,熊赶走虎抢夺猎物(2例为棕熊,1例是成年公黑熊,另1例未知;虎均为雌性);

4例()中,虎和熊共享了猎物(熊均为棕熊;虎除了少数未知性别外均为母虎);

12例()的具体情况未知。

2、其他一些资料,以补充上述材料。

①Kostoglod(1976):一头成年公虎返他的猎物,却发现一头公棕熊在进食,经过短暂的对峙,虎被迫撤退,棕熊单独享用。

②Grohov(1973):一头熊袭击了一头虎并夺取了他的猎物。

③“阿穆尔虎”工程中的研究人员曾发现一头公虎和一头棕熊在一具马鹿尸体旁对峙,最后公虎先撤退。还有2个熊为了抢夺食物杀死虎的战例(Sysoev,1960;Krivopusk,1957),被杀死的分别是母虎和亚成年公虎。在上一部分中已经说明,不再重复。

3、虎偶尔也会食腐。工程中发现一头母虎跟踪三头棕熊,吃了他们吃剩下的野猪;还发现一头公虎进食一头死棕熊,而着头死棕熊是被一头更大的棕熊杀死的。Rakov(1959)还记录了一起母虎偷棕熊猎物被杀死的事件,前已述。

4、黑熊一般会很小心地避开虎,光顾虎猎物的情况很少见。除工程中发现的那例公黑熊赶走母虎抢夺猎物的案例外,Yudakov(2000)报导了一起黑熊跟踪虎的足迹,清理虎吃剩下的食物的实例。

5、Abramov(1972):饥荒年代,熊变得凶猛好斗,更加积极地抢夺虎的猎物。

前面已经也提到饥荒年代虎袭击棕熊的事件会增多。可见有蹄类密度的降低会导致熊和虎之间竞争加剧。

6、前面已经提到,最近的研究显示成年公棕熊不冬眠,靠抢夺虎的猎物过冬。

以上是东北虎与大棕熊和交战与竞争关系实录我们可以归纳出雄性棕熊>雄性东北虎>雌性棕熊/雌性东北虎/雄性黑熊>雌性黑熊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集团乘着火劲一发不可收拾,十年间从一无所有到鼎足三立,可谓发展迅猛。

大意关羽丢了荆州,使得刘备集团元气大伤。因为当时刘备集团只占领了两三个地方,荆州、益州以及汉中。关二爷丢了荆州,等于丢了一半的江山。丢荆州,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明确的记载了在刘备从曹操立足未稳的汉中尝到甜头以后,便派关羽从荆州出发进攻曹仁占了的襄阳、樊城,导致曹吴联手。

孙权偷袭了荆州以后,前线又被徐晃打败。关羽不得不放弃继续进攻樊城,改为回军荆州,企图再次夺回来,由于士兵逃亡,最后缺兵少粮的关羽被俘获斩杀。这一年是公元219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次年,曹丕废汉献帝,建魏。再次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彰武,重建汉室。在称帝之后,刘备便不顾一切的反对,倾巢而出攻击东吴。在当时,不但益州人士,还是跟随刘备许久的荆人士譬如诸葛亮赵云等等都是反对的,但是,这个并不影响刘备伐吴,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新皇帝?

刘备盛气之下难免意气用事,不只是不是当了皇帝而高兴过了头还是丢了荆州伤心过了头,在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伐吴的。放着主要敌人不打,却祸起萧墙攻击次要敌人,分明是下策。即使这位刘皇爷用兵实在不咋样,显然进位皇帝之后也不会因此增长。

那为什么刘备要一意孤行,执意伐吴?歪史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才是他决心伐吴的终极原因。

第一个就是汉中之战的胜利,让刘备对自己充满了信心。219年春,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在定军山利用法正的策略,阵斩夏侯渊,逼得曹操无功而返,刘备随即自称汉中王。这个时候,刘备占领汉中,益州,以及一半荆州,这个是刘备集团的巅峰时刻。

而且这个地盘,当初刘邦就凭借这一些进而夺取天下,400年后,刘备再次占据这些地方还多了荆州,以及上庸。比当初的刘邦还有希望,也更加的有象征性。所以这个时候是刘备自信心最好的时刻。

第二个就是,刘备集团在荆州耕耘已久,错估自己的影响。在官渡之战时候,刘备投奔刘表此后直到关羽丢了荆州20年,不曾间断,换句话说,当初初到荆州生的孩子已经20岁了可以上阵杀敌了,而孙权则刚刚占领,可以说立足未稳。

这个类似于汉中,相对来说,汉中他是陌生的,曹操也是陌生的,即使这样他也一样夺取。于是他想复制汉中的胜利方式,何况,在荆州已经耕耘许久,怎么说也比汉中有影响力吧?

第三个就是,孙权方面夺取荆州的吕蒙在此后没多久就病逝,日后的名将陆逊还不显眼,在刘备的眼中,孙权方面一时间没有上得了台面的人才,这个又给刘备一个错觉:全都不如我!

于是,孟子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刘皇爷自认为占全了。所以在一片反对声中倾巢而出,集结几万精锐,浩浩荡荡的杀向东吴。

东北虎和科迪亚克棕熊的比较是网络上的一个热议的话题。它们一个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一个是最大的陆生熊(北极熊是生活在海冰上的)。它们之间的较量可以说是猫和熊之间的终极对决。体型和硬件比较东北虎在网络上被谣传为平均300千克,实际上只有很大的个体才能够达到这一体重。WCS“阿穆尔虎工程”的专家经过野外实地实际测量,发现当代野生雄东北虎平均只有180千克左右,壮年个体约200千克。雌虎只有120千克多些。从20世纪留下的可信数据来看,过去的雄性东北虎平均重215千克,雌性约140千克。很多人津津乐道东北虎林园中的老虎体型巨大,但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虽然不排除有个别超大个体,但雄虎平均不过190千克。科迪亚克棕熊以体型巨大闻名于世,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有着圆圆的脑袋。据测量,5岁以上的成年公棕熊夏季平均重312千克,8岁的个体平均379千克,而公熊完全长成要到10岁以后,这个时候它们将达到400千克左右。母熊平均200千克。棕熊的体重一年四季变化明显,到秋季将比夏季重25-30%。可见,一只完全长成的雄性科迪亚克棕熊,体重超过了成年雄性东北虎的两倍。有记录最大的东北虎重325千克,最大的科迪亚克棕熊重751千克。东北虎是天生的杀手,它们身体灵活,柔韧性好,通常掌握着战与不战的决定权。而且武器装备精良,犬齿比熊长得多,爪子也更锋利。科迪亚克棕熊日常是吃鱼的,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棕熊,也有赖于鲑鱼提供的丰富营养。它的优势是体重大,身体粗壮,耐力强,防御力好。而且它们四肢关节灵巧,能轻松地站起来迎敌,很适合近身搏斗。爪子虽然比老虎钝,但更为粗长。野外生态竞争关系东北虎和科迪亚克棕熊分布不重合,这里有必要参考一下棕熊另一个亚种——乌苏里棕熊。乌苏里棕熊和东北虎同域栖息,公熊比雄虎重大约20%,母棕熊比雄虎轻。它们的竞争非常激烈,总的来说势均力敌。首先,东北虎会捕杀乌苏里棕熊,但主要针对母熊和未成年熊,成年公熊被捕杀是非常罕见的,没有确切记录。通常唯有成年雄虎有能力经常捕杀棕熊,历史上见于文献记载的,母虎捕杀棕熊的例子只有一例。老虎捕杀棕熊通常先埋伏起来,待熊走近突然袭击,发挥先手优势,一只爪子抓住熊的下巴,另一只爪子抓住熊的脖子,从后面咬穿熊的颈椎将其杀死。如果是正面遭遇,老虎通常难以成功捕杀棕熊,被熊赶走的可能性更大。其次,棕熊经常抢老虎的食物。棕熊吃老虎的猎物有一半的情况是吃老虎剩饭。但也有很多时候会迫使虎与其共享猎物,或直接将老虎撵走独吞食物。通常被棕熊赶走的都是雌虎,成年雄虎没有被棕熊当场赶走的记录,但有一个与棕熊共享食物的例子。还有一次,雄虎返回猎物发现公棕熊在吃,经过紧张对峙后,雄虎撤退了。第三,棕熊有时候也会杀死老虎,上世纪以来共有12个棕熊杀虎的例子,其中6个被杀死的是成年虎,4个是幼虎,两个情况不明。棕熊杀死虎通常发生在饥荒年份的晚秋和初冬,这个时候棕熊还没有摄取到充足的食物越冬,饥不择食,异常凶狠。较量结果预测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东北虎是纯食肉动物,在与乌苏里棕熊的较量中占据了主动,虎杀熊比熊杀虎多得多。然而,东北虎还是难以撼动成年公棕熊。科迪亚克棕熊比乌苏里棕熊大得多。换科迪亚克公棕熊上场,可以预料东北虎是难以招架的。科迪亚克母棕熊体重就达到了乌苏里公棕熊的水平,东北虎杀科迪亚克母棕熊也不容易。假设东北虎和科熊共同生活在科迪亚克岛,这里鲑鱼资源很丰富,棕熊懒得去招惹老虎。同时,由于棕熊体型巨大,老虎也没办法打成年棕熊的主意,但可能会杀一些小棕熊。假设它们共同生活在锡霍特阿林山脉(东北虎的主要栖息地),这里食物资源比较匮乏,棕熊会经常抢老虎猎物,它们之间擦枪走火的概率会大大增加。由于科熊体型巨大,面对东北虎表现会比乌苏里棕熊好得多,虎口夺食更容易,而东北虎捕杀它们更难。如果有蹄动物和鲑鱼资源都很丰富,那么老虎和棕熊都有吃的,它们之间也不会爆发什么冲突,彼此相安无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