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同:中世纪大学和中国书院的产生,作为一种满足社会新需求的创造性组织得以产生。2、不同:1)特点:A)中国古代书院:强调传道济民、推崇伦理美德、注重讲学自修、院长全面负责;B) 中世纪大学:重视求实致用、追求科学理性、崇尚讲授辩论、社团有效管理。2)结构:A)西方中世纪教育形成的是多元化结构,其中以教会、王权与世俗多元对立为主要特色。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导,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导。大学在欧洲成为与教会和王权并驾齐驱的三大势力。关于欧洲中世纪以来的权力格局,人们常以“上帝的事归上帝,凯撒的事归凯撒”的名句来描述。其实还可加上一句:“亚里士多德的事归亚里士多德”。体现出其民间自主教育模式的智慧和力量。B)中国古代教育完成的是一元化结构,以国家官府办学为主导,私学书院为辅助的教育体系,为专制政治的强化服务。其特点是,表面上看也存在官学与私学的二元体制,然而实质上,私学始终是官学的附庸,民间办学没有产生突破的思想,更没有与官学对抗的力量,私学并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从上述特点而言,中国的古代教育完成的是一种封闭式的一元化结构系统,且在千年的运作中没有质的改变。
我国书院起源于唐,是中国古代兼具藏书、教学及祭祀功能的教育机构。她从唐代产生,到清末改制学堂,历经千年之久。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其绵延千年的悠久办学历程中,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具有科学内涵的教学经验。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历史的借鉴意义。 古代书院教学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学方法上,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教学态度上,书院注重“讲明义理”的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发展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期间常常参加学术研究活动,培育学生独立治学的能力;教学环境上,书院的环境多选择风光优美之地,以助于涵养气质,陶冶性情,启迪文思。而这些教学特征的形成,是以书院本身的兴盛和书院教育制度的确立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为依托的,而文化的繁荣和鼓励自主、创新的教学理念是书院教学活动形成的思想基础,相对的学术自由则是书院独具特色的教学活动形成的学术基础。 书院丰富的教学活动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独立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注重人际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以及寓教化与游息之中,形成了鲜明的互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熟读精思、致知力行的自我互动;兼收并蓄、明辨义理的人际互动;藏息相辅、寓教于乐的人境互动。其中,人际之间的互动又包括教师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以上都是通过对书院大师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片段来分析探讨而得出结论的。 实施互动教学,科学地运用好各种互动方法,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剖析古代书院教学的互动特质,能给我们带来若干启示: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营造开放的、人性化的大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进行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是教育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极大地促进了西欧中世纪文化的繁荣,不仅为近代大学打下了基础,而且对近代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改变了西方教育制度,形成了主宰西方文化的专业知识分子层,造就了一批把基督教带进理性之海的哲学———神学家,特别是塑造了欧洲人说理论辩的思维习惯,形成了西方不朽的学术传统。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一般包括授课和辩论两个环节。授课是指阅读指定教材和由教师解释教材。辩论有两种,一种是课堂上展开的“问题辩论”,一种是课下在公共场所举行的“自由辩论”。“问题辩论”通常先由教师给出一个论点,由他本人或者学生引经据典做成一个否定性的答案;然后,由助教对这一论点进行正面论证,并对反驳意见进行解答;学生或教师可以针对助教的论证提出新的反驳和问题;经过反复的发问与回答、论证与反驳,最后由教师作出最初的论点是否成立的结论。这种论辩属于正式的辩论,经常进行。“自由论辩”属于非正式辩论,与会者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加以讨论,这种辩论后来演变成为大学里的文化娱乐方式。无论是正式辩论或非正式辩论,其目的都在于培养敏捷的思考能力,练习推理方法。 在几个世纪里,欧洲受教育的阶层,在逻辑思维艺术方面一直接受一种严格的和精确的训练。英国现代哲学家和数学家怀特海认为,如果西方思想没有经过几个世纪的理智训练的准备,以便用宇宙理性或人类智力去探索自然的秩序,那么现代科学的诞生将是不可能的。因此,西方那种批判的理性和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并非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出现于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的转折点在3个世纪以前的大学和城市时代。从阿伯拉尔和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开始,就已经兴起了对辩论思维和哲学思辩精神的爱好,较高级的研究受到逻辑辩论术的指导,大学课堂上的争辩和公共场合的自由辩论,不仅提高了才智的敏捷性和思想的准确性,而且尤其发展了一种批判精神和方法上的怀疑,西方文化与近代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此兴起的。 中国古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是古代高等教育两种颇具特色的教育制度,它们对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古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的比较,得出了如下结论:中国古代书院的课程特点是:强调传道济民、推崇伦理美德、注重讲学自修、院长全面负责;相比较而言,中世纪大学课程的特点是:重视求实致用、追求科学理性、崇尚讲授辩论、社团有效管理。 中国古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课程也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课程目标的实用性、课程内容的人文性、课程实施的启发性、课程管理的自治性。 最后我觉得当今大学应科学目标与人文目标统一、“传统”传受与启发教学结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并行。
一个自由明主,一个专制
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大师级人物较多,他们的魅力吸引了大批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而且把教学与学术科研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经费来源渠道都较多,都得到了当时权力中心的支持及一些私人捐赠。这是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重大特色。宋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是古代高等教育两种颇具特色的教育制度。这两颗东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璀璨的明珠,对近现代高等教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者虽如此重要,但研究界对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横向比较研究却异常薄弱,加之高等教育的发展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若不去追溯高等教育的渐进性演化过程,就很难理解当今高等教育的选择。因此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尤为重要。《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研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史比较研究中的一部力作,该书以宋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与历史比较研究法,重点探讨、比较二者的异同,提取中外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提炼高等教育发展变迁的规律认识,以便对今天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在宏大历史背景下分析古代“大学”的发展规律时代背景是事物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宋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都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探究与比较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背景,从中提炼出宋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发生和发展的原由对今天来讲不无裨益。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伴随着欧洲经济复兴、政治变化和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即是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复兴及城市市民的兴起,翻译运动的展开,教皇及国王地位的巩固,扩充自己实力的欲望等因素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合力,最终促成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宋代书院产生主要有赖于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当时官学不兴的契机、儒学的发展及统治者的支持。从某种程度来说,二者产生的背景不同也为后来二者的不同历史命运埋下了伏笔。由大师主持“大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作者梳理与比较了宋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过程,通过对二者概念、类型、兴起的一般情况的介绍与分析,厘清了二者兴起的脉络及二者的共性与差异。中欧两地在兴起阶段都产生了大量的书院和大学,都得到了权威中心的支持。显著的差异是宋代书院兴起于名山大川,而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于繁华的城市。宋代书院一直有属于自己的建筑,而欧洲中世纪大学初期没有、后来才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建筑。该书对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师生生活状况和课程内容进行了描述与比较。宋代书院的教师主要由理学家组成,且多由名儒大家主持书院,师生生活有一定保障,学生行为习惯较好。而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师多由教士组成,师生生活较为窘迫,学生有诸多不良行为。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学生来源广,较好地践行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另外,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大师级人物较多,他们的魅力吸引了大批学生,这一状况进一步推动了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宋代书院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课程以经史为主,与自然科学知识较为疏离;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内容则较为理性。二者课程内容差异虽较大,但都体现了一定的人文性、都受到宗教思想的浸润。教学和学习方式决定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与人才成长的特征。宋代书院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升堂讲说、会讲、自学以及质疑问难等。欧洲中世纪大学以讲授和辩论为主要教学方法,考试一般与学位相联系。二者较大程度上在教学中都注重实践,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而且把教学与学术科研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经费来源渠道都较多,都得到了当时权力中心的支持及一些私人捐赠。二者在经费收支方面最显著的差异是针对学生来说的,养士是宋代书院经费的主要支出,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生所交各种费用是大学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研究中的创新与现实改革发展的借鉴从宏大历史背景的角度审视而非从高等教育本身一隅的变迁为视角,将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社会历史环境中的机构来研究,这使得该书的研究得以“鸟瞰”整个大局和社会状态。高屋建瓴地着笔,使得该书具有综合性研究的视野和思维。联系地、广泛地观察对象,能够最接近事情的本源。在厘清宋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发展过程的同时,该书通过比较,找到可以为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的地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虚矣。目前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的探讨,更多的是在宏观层面上的叙事研究,缺少基于历史角度进行微观冷静的思考以及追根溯源式的探究。有关高等教育历史,特别是中西方高等教育比较史研究的成果是构成高等教育比较史学科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研究》一书的意义在于既能够丰富和发展高等教育比较史学科的理论,也为中西方比较史学科丰富了内容。同时,以史为鉴,将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做一系统的比较研究,为当今改革提供了借鉴。在我国大面积普及高等教育之后,高等教育改革又要开辟新时代之际,从历史根源以及早期发展中汲取历史的养分是必要的。对于改革的评价并不仅仅取决于改革者的勇气和胆识,也不取决于改革的速度和幅度,而在于它所造成的整体和长远的结果与影响。对于明智的改革者来说,为了避免改革的重大失误,对历史的审视无疑是一种最为“经济”的选择。历史比较的现实意义在于求用,不仅仅要在观念的层面建设体系化的理论,更关键的是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修正和完善理论。《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研究》一书会让我们有一个正确的历史判断。
18世纪: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是以一种更精美、更柔和、更充满曲线的古典主义风格的宫廷艺术。是法国王室的末代风格。沿袭了巴洛克时期的技术和风格、柔和的线条和色彩。但巴洛克主要描绘了圣经和古典艺术中的高贵形象,洛可可风格则充满了感官和享乐主义的氛围,多以浪漫的爱情为主题。
其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十八世纪被看成是「 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
19世纪: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诞生是对当时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美术的一次革命。浪漫主义,以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喜欢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浪漫主义艺术以动态对抗静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
浪漫主义在题材上,多描写独特的性格,异国的情调,生活的悲剧,异常的事件,还往往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的题材。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浪漫主,义画派以肯定、颂扬人的精神价值,争取个性解放和人权为思想原则。
这个有点太大了吧 写本书都概括不完 啊 缩小点 例如罗丹 米勒 塞尚 高更之类的
18世纪 洛可可19世纪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巴比松画派 现实主义 巡回展览画派印象主义
19世纪的法国在艺术史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你可以写法国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这些绘画派别的产生的原因、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他们的之间的差异,特点等等,还有德国美术、俄罗斯美术、英国美术等等。这些美术史应该都有介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表达自己的看法。建议你先到图书馆去找点素材,毕竟你所学的课本上的内容只能让你了解一下大概。
都与人文科学相关,都不断演化,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历史地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进入21世纪之后,数学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但是没有实行古希腊统治者之间的民主政治,而是实行君王统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也是知识分子自由表达见解的黄金年代.当时的思想家和数学家,主要目标是帮助君王统治臣民,管理国家.因此,中国的古代数学,多半以"管理数学"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丈量田亩,兴修水利,分配劳力,计算税收,运输粮食等国家管理的实用目标.理性探讨在这里退居其次.因此,从文化意义上看,中国数学可以说是"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存在的形式则是官方的文书.古希腊的文化时尚,是追求精神上享受,以获得对大自然的理解为最高目标.因此,"对顶角相等"这样的命题,在《几何原本》里列入命题15,借助公理3(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给予证明.在中国的数学文化里,不可能给这样的直观命题留下位置. 同样,中国数学强调实用的管理数学,却在算法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负数的运用,解方程的开根法,以及杨辉(贾宪)三角,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天元术那样的精致计算课题,也只能在中国诞生,而为古希腊文明所轻视.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实用与算法的传统,同时又必须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数学文化创造,包括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当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一定要溶入世界数学文化,将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数学文化内涵,走出数学孤立主义的阴影。数学的内涵,包括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数学家柯朗在名著《数学是什么》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数学研究已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教师学生和一般受过教育的人都要求有一个建设性的改造,其目的是要真正理解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科学思考与行动的基础." 2002年8月20日,丘成桐接受《东方时空》的采访时说:"我把《史记》当作歌剧来欣赏","由于我重视历史,而历史是宏观的,所以我在看数学问题时常常采取宏观的观点,和别人的看法不一样." 这是一位数学大家的数学文化阐述. 《文汇报》2002年8月21日摘要刊出钱伟长的文章《哥丁根学派的追求》,其中提到:"这使我明白了:数学本身很美,然而不要被它迷了路.应用数学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去完善许多数学方法,我们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的.从这一观点上讲,我们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屠夫',而不是制刀的'刀匠',更不是那种一辈子欣赏自己的刀多么锋利而不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刀匠."这是一个力学家的数学文化观.和所有文化现象一样,数学文化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孤立主义的数学文化,一方面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望数学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赏,自言自语,令人把数学家当成"怪人".学校里的数学,原本是青少年喜爱的学科,却成为过滤的"筛子",打人的"棒子".优秀的数学文化,会是美丽动人的数学王后,得心应手的仆人,聪明伶俐的宠物.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多侧面地开展数学文化研究谈到数学文化,往往会联想到数学史.确实,宏观地观察数学,从历史上考察数学的进步,确实是揭示数学文化层面的重要途径.但是,除了这种宏观的历史考察之外,还应该有微观的一面,即从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以下将阐述一些新视角,力求多侧面地展现数学文化.1. 数学和文学.数学和文学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举例来说,中学课程里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了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轴对称,即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那么对仗是什么 无非是上联变成下联,但是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明月对清泉,都是自然景物,没有变.形容词"明"对"清",名词"月"对"泉",词性不变.其余各词均如此.变化中的不变性质,在文化中,文学中,数学中,都广泛存在着.数学中的"对偶理论",拓扑学的变与不变,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文学意境也有和数学观念相通的地方.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正是极限概念的意境.2.欧氏几何和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初唐诗人陈子昂有句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时间和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文学描述.在陈子昂看来,时间是两头无限的,以他自己为原点,恰可比喻为一条直线.天是平面,地是平面,人类生活在这悠远而空旷的时空里,不禁感慨万千.数学正是把这种人生感受精确化,形式化.诗人的想象可以补充我们的数学理解.3. 数学与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数学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溶入语言之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三下二除五就把它解决了"则是算盘口诀.再如"万无一失",在中国语言里比喻"有绝对把握",但是,这句成语可以联系"小概率事件"进行思考."十万有一失"在航天器的零件中也是不允许的.此外,"指数爆炸""直线上升"等等已经进入日常语言.它们的含义可与事物的复杂性相联系(计算复杂性问题),正是所需要研究的."事业坐标""人生轨迹"也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4. 数学的宏观和微观认识.宏观和微观是从物理学借用过来的,后来变成一种常识性的名词.以函数为例,初中和高中的函数概念有变量说和对应说之分,其实是宏观描述和微观刻画的区别.初中的变量说,实际上是宏观观察,主要考察它的变化趋势和性态.高中的对应则是微观的分析.在分段函数的端点处,函数值在这一段,还是下一段,差一点都不行.政治上有全局和局部,物理上有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电影中有全景和细部,国画中有泼墨山水画和工笔花鸟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是否要从这样的观点考察函数呢 5. 数学和美学."1/2+1/3=2/5 "是不是和谐美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美不美 这涉及到美学观.三角函数课堂上应该提到音乐,立体几何课总得说说绘画,如何把立体的图形画在平面上.欣赏艾舍尔的画,计算机画出的分形图,也是数学美的表现.
——丘成桐教授在浙江省图书馆的讲演(节选)中国古代文学记载最早的是诗三百篇,有风雅颂,既有民间抒情之歌,朝廷礼仪之作,也有歌颂或讽刺当政者之曲。至孔子时,文学为君子立德和陶冶民风而服务。战国时,诸子百家都有著述,在文学上有重要的贡献,但是诸子如韩非却轻视文学之士。屈原开千古辞赋之先河,毕生之志却在楚国的复兴。文学本身在古代社会没有占据到重要的地位。至于数学,中国儒家将它放在六艺之末,是一个辅助性的学问。当政者更视之为雕虫小技,与文学比较,连歌颂朝廷的能力都没有。政府对数学的尊重要到近年来才有极大改进。西方则不然,希腊哲人以数学为万学之基。柏拉图以通几何为入其门槛之先决条件,所以数学家得到崇高地位,在西方蓬勃发展了两千多年。很多人会觉得我的讲题有些奇怪,中国文学与数学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我却讨论它。其实这关乎个人的感受和爱好,不见得其他数学家有同样的感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的成长和风格跟他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我幼受庭训,影响我至深的是中国文学,而我最大的兴趣是数学,所以将他们做一个比较,对我来说是相当有意义的事。一、数学之基本意义数学之为学,有其独特之处,可说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桥梁。数学家研究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素材,寻找它们共同的规律,用数学的方法表达出来。这里所说的大自然比一般人所了解的来得广泛,我们认为数字、几何图形和各种有意义的规律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希望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将这些自然现象的本质表现出来。数学是一门公理化的科学,所有命题必需由三段论证的逻辑方法推导出来,但这只是数学的形式,而不是数学的精髓。大部分数学著作枯燥乏味,而有些却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的分别在哪里?大略言之,数学家以其对大自然感受的深刻肤浅,来决定研究的方向,这种感受既有其客观性,也有其主观性,后者则取决于个人的气质,气质与文化修养有关,无论是选择悬而未决的难题,或者创造新的方向,文化修养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化修养是以数学的功夫为基础,自然科学为辅,但是深厚的人文知识也极为要紧,因为人文知识也致力于描述心灵对大自然的感受,所以司马迁写《史记》除了“通古今之变”外,也要“究天人之际”。刘勰《文心雕龙》以为文章之可贵,在尚自然,在贵文采。历代大数学家如阿基米德如牛顿莫不以自然为宗,见物象而思数学之所出,即有微积分的创作。费尔玛和尤拉对变分法的开创性发明也是由于探索自然界的现象而引起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场方程,它的几何结构成为几何学家梦寐以求的对象,因为它能赋予空间一个调和而完美的结构。我研究这种几何结构垂三十年,时而迷惘,时而兴奋,自觉同《诗经》《楚辞》的作者,或晋朝的陶渊明一样,与大自然浑为一体,自得其趣。在空间上是否存在满足引力场方程的几何结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物理问题,它也逐渐地变成几何中伟大的问题。尽管其他几何学家都不相信它存在,我却锲而不舍,不分昼夜地去研究它,“虽九死其犹未悔”。我花了五年工夫,终于找到了具有超对称的引力场结构,并将它创造成数学上的重要工具。当时的心境,可以用以下两句来描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以后大批的弦理论学家参与研究这个结构,得出很多深入的结果。刚开始时,我的朋友们都对这类问题敬而远之,不愿意与物理学家打交道。但我深信造化不致弄人,回顾十多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尚算满意,现在卡拉比——丘空间的理论已经成为数学的一支主流。二、数学的文采数学的文采,表现于简洁,寥寥数语,便能道出不同现象的法则。我的老师陈省身先生创作的陈氏类,就文采斐然,令人赞叹。它在扭曲的空间中找到简洁的不变量,在现象界中成为物理学界求量子化的主要工具,可说是描述大自然美丽的诗篇,直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从欧氏几何的公理化,到笛卡儿创立的解析几何,到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到高斯、黎曼创立的内蕴几何,一直到与物理学水乳相融的近代几何,都以简洁而富于变化为宗,其文采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件文学创作,它们轫生的时代与文艺兴起的时代相同,绝对不是巧合。数学家在开创新的数学想法的时候,可以看到高雅的文采和崭新的风格,例如欧几里得证明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开创反证法的先河。高斯研究十七边形的对称群,使伽罗华群成为数论的骨干。这些研究异军突起,论断华茂,使人想起五言诗的始祖苏李唱和诗和词的始祖李太白的《忆秦娥》。中国诗词都讲究比兴,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必须要有“义”、有“讽”、有“比兴”。数学亦如是。我们在寻求真知时,往往只能凭已有的经验,因循研究的大方向,凭我们对大自然的感觉而向前迈进,这种感觉是相当主观的,因个人的文化修养而定。文学家为了达到最佳意境的描述,不见得忠实地描写现象界。数学家为了创造美好的理论,也不必依随大自然的规律,只要逻辑推导没有问题,就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力,然而文章终究有高下之分。大致来说,好的文章“比兴”的手法总会比较丰富。数学上常见的对比方法乃是低维空间和高维空间现象的对比。我们虽然看不到高维空间的事物,但可以看到一维或二维的现象,并由此来推测高维的变化。我在做研究生时企图将二维空间的单值化原理推广到高维空间,得到一些漂亮的猜测,我认为曲率的正或负可以作为复结构的指向,这个看法影响至今,可以溯源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曲率和保角映像关系的研究。事实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是对比各种不同的学问而创造成功的,它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构思,可以说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工作。它统一了古典的引力理论和狭义相对论。爱氏花了十年功夫,基于等价原理,比较了各种描述引力场的方法,巧妙地用几何张量来表达了引力场,将时空观念全盘翻新。同文学极为相似的是,从局部结构发展到大范围的结构也是近代数学发展的过程,往往通过比兴的手法来处理。几何学和数论都有这一段历史,代数几何学家在研究奇异点时通过爆炸的手段,有如将整个世界浓缩在一点。微分几何和广义相对论所见到的奇异点比代数流形复杂,但是也希望从局部开始,逐渐了解整体结构。数论专家研究局部结构时则通过素数的模方法,将算术流形变成有限域上的几何,然后和大范围的算术几何对比,得出丰富的结果。由于文学家对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事或同一物可以产生不同的吟咏。对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后,往往通过比兴的方法另有所指,例如“美人”有多重意思,除了指美丽的女子外,也可以指君主,屈原《九章》:“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也可以指品德美好的人,《诗经·邶风》:“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苏轼《赤壁赋》:“望美人兮天一方。”数学家对某些重要的定理,也会提出很多不同的证明。例如勾股定理的不同证明有十个以上,等周不等式亦有五六个证明,高斯则给出数论对偶定律六个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证明让我们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事实,往往引导出数学上不同的发展。记得三十年前我利用分析的方法来证明完备而非紧致的正曲率空间有无穷大体积后,几何学家Gromov开始时不相信这个证明,以后他找出我证明方法的几何直观意义后,发展出他的几何理论,这两个不同观念都有它们的重要性。对空间中的曲面,微分几何学家会问它的曲率如何,有些分析学家希望沿着曲率方向来推动它一下看看有甚么变化,代数几何学家可以考虑它可否用多项式来表示,数论学家会问上面有没有整数格点。这种种主观的感受由我们的修养来主导。三、数学的品评与演化江山代有人才,能够带领我们进入新的境界的都是好的数学。好的工作应当是文已尽而意有余,大部分数学文章质木无文,流俗所好,不过两三年耳。但是有创意的文章,未必为时所好,往往十数年后始见其功。我曾经用一个崭新的方法去研究调和函数,以后和几个朋友一同改进了这个方法,成为热方程的一个重要工具。开始时没有得到别人的赞赏,直到最近五年大家才领会到它的潜力。然而我们还是锲而不舍地去研究,觉得意犹未尽。数学华丽的作品可从泛函分析这种比较广泛的学问中找到,虽然有其美丽和重要性,但与自然之道总是隔了一层。举例来说,从函数空间抽象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叫做巴拿赫空间,在微分方程学有很重要的功用,但是以后很多数学家为了研究这种空间而不断推广,例如有界算子是否存在不变空间的问题,确是漂亮,但在数学大流上却未有激起任何波澜。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工作寥寥无几,政府评审人才应当以此为首选。历年来以文章篇数和被引用多寡来做指针,使得国内的数学工作者水平大不如人,不单与自然隔绝,连华丽的文章都难以看到。数学的演化和文学有极为类似的变迁。从平面几何至立体几何,至微分几何等等,一方面是工具得到改进,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界有进一步的了解,将原来所认识的数学结构的美发挥尽至后,需要进入新的境界。江山代有人才,能够带领我们进入新的境界的都是好的数学。上面谈到的高维拓扑文气已尽,假使它能与微分几何、数学物理和算术几何组合变化,亦可振翼高翔。当一个大问题悬而未决的时候,我们往往以为数学之难莫过于此。待问题解决后,前途豁然开朗,看到比原来更为灿烂的火花,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了解,都是循序渐进,在不同的时空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有学生略识之无后,不知创作之难,就连陈省身先生的大作都看不上眼,自以为见识更为丰富,不自见之患也。人贵自知,始能进步。即如《庄子》所言:“今尔出于崖缦,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我曾经参观德国的葛庭根大学,看到十九世纪和廿世纪伟大科学家的手稿,他们传世的作品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很多杰作都还未发表,使我深为惭愧而钦佩他们的胸襟。今人则不然,大量模仿,甚至将名作稍微改动,据为己有,尽快发表。或申请院士,或自炫为学术宗匠,于古人何如哉。四、数学的意境与感情气有清浊,如何寻找数学的魂魄,视乎我们的文化修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并因此而区分了“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数学研究当然也有境界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谈有我之境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历史地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进入21世纪之后,数学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但是没有实行古希腊统治者之间的民主政治,而是实行君王统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也是知识分子自由表达见解的黄金年代.当时的思想家和数学家,主要目标是帮助君王统治臣民,管理国家.因此,中国的古代数学,多半以"管理数学"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丈量田亩,兴修水利,分配劳力,计算税收,运输粮食等国家管理的实用目标.理性探讨在这里退居其次.因此,从文化意义上看,中国数学可以说是"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存在的形式则是官方的文书.古希腊的文化时尚,是追求精神上享受,以获得对大自然的理解为最高目标.因此,"对顶角相等"这样的命题,在《几何原本》里列入命题15,借助公理3(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给予证明.在中国的数学文化里,不可能给这样的直观命题留下位置. 同样,中国数学强调实用的管理数学,却在算法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负数的运用,解方程的开根法,以及杨辉(贾宪)三角,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天元术那样的精致计算课题,也只能在中国诞生,而为古希腊文明所轻视.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实用与算法的传统,同时又必须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数学文化创造,包括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当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一定要溶入世界数学文化,将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数学文化内涵,走出数学孤立主义的阴影。数学的内涵,包括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数学家柯朗在名著《数学是什么》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数学研究已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教师学生和一般受过教育的人都要求有一个建设性的改造,其目的是要真正理解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科学思考与行动的基础." 2002年8月20日,丘成桐接受《东方时空》的采访时说:"我把《史记》当作歌剧来欣赏","由于我重视历史,而历史是宏观的,所以我在看数学问题时常常采取宏观的观点,和别人的看法不一样." 这是一位数学大家的数学文化阐述. 《文汇报》2002年8月21日摘要刊出钱伟长的文章《哥丁根学派的追求》,其中提到:"这使我明白了:数学本身很美,然而不要被它迷了路.应用数学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去完善许多数学方法,我们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的.从这一观点上讲,我们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屠夫',而不是制刀的'刀匠',更不是那种一辈子欣赏自己的刀多么锋利而不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刀匠."这是一个力学家的数学文化观.和所有文化现象一样,数学文化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孤立主义的数学文化,一方面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望数学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赏,自言自语,令人把数学家当成"怪人".学校里的数学,原本是青少年喜爱的学科,却成为过滤的"筛子",打人的"棒子".优秀的数学文化,会是美丽动人的数学王后,得心应手的仆人,聪明伶俐的宠物.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多侧面地开展数学文化研究谈到数学文化,往往会联想到数学史.确实,宏观地观察数学,从历史上考察数学的进步,确实是揭示数学文化层面的重要途径.但是,除了这种宏观的历史考察之外,还应该有微观的一面,即从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以下将阐述一些新视角,力求多侧面地展现数学文化.1. 数学和文学.数学和文学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举例来说,中学课程里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了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轴对称,即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那么对仗是什么 无非是上联变成下联,但是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明月对清泉,都是自然景物,没有变.形容词"明"对"清",名词"月"对"泉",词性不变.其余各词均如此.变化中的不变性质,在文化中,文学中,数学中,都广泛存在着.数学中的"对偶理论",拓扑学的变与不变,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文学意境也有和数学观念相通的地方.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正是极限概念的意境.2.欧氏几何和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初唐诗人陈子昂有句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时间和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文学描述.在陈子昂看来,时间是两头无限的,以他自己为原点,恰可比喻为一条直线.天是平面,地是平面,人类生活在这悠远而空旷的时空里,不禁感慨万千.数学正是把这种人生感受精确化,形式化.诗人的想象可以补充我们的数学理解.3. 数学与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数学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溶入语言之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三下二除五就把它解决了"则是算盘口诀.再如"万无一失",在中国语言里比喻"有绝对把握",但是,这句成语可以联系"小概率事件"进行思考."十万有一失"在航天器的零件中也是不允许的.此外,"指数爆炸""直线上升"等等已经进入日常语言.它们的含义可与事物的复杂性相联系(计算复杂性问题),正是所需要研究的."事业坐标""人生轨迹"也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4. 数学的宏观和微观认识.宏观和微观是从物理学借用过来的,后来变成一种常识性的名词.以函数为例,初中和高中的函数概念有变量说和对应说之分,其实是宏观描述和微观刻画的区别.初中的变量说,实际上是宏观观察,主要考察它的变化趋势和性态.高中的对应则是微观的分析.在分段函数的端点处,函数值在这一段,还是下一段,差一点都不行.政治上有全局和局部,物理上有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电影中有全景和细部,国画中有泼墨山水画和工笔花鸟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是否要从这样的观点考察函数呢 5. 数学和美学."1/2+1/3=2/5 "是不是和谐美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美不美 这涉及到美学观.三角函数课堂上应该提到音乐,立体几何课总得说说绘画,如何把立体的图形画在平面上.欣赏艾舍尔的画,计算机画出的分形图,也是数学美的表现.总之,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但是不能仅限于数学史.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
自己做吧,孩子啊~
中国文学之与世界性文化的矛盾一直困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民族化、西方化等问题不仅是 困扰着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实践命题,也是困扰着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理论命题。中国文学之现代化,走西方化路线还是走民族化路线?人们一直存在争议。如何从理论上总结民族化与西方化之得失,对此理论界也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历史地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西方化与民族化倾向纠葛缠绕、交替消长的曲折过程,对“西方化与民族化”这一中国文学之现代化进程中反复出现的基本命题进行反思,并结合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状况正面提出“世界化”观念。本文从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分析出发,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和西方化实践都是失败的。进而,本文在理论上论证,民族化论者失败的原因在于中国民族文学是完全与与西方文学异质的文学,两种文学语码完全不一样,缺乏对话性;西方化论者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用西方式文学和西方文学对话,对话跨越了中西鸿沟,但却使我们失去了自我,他们的对话对中国文学总体构不成实际意义。对话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了解、彼此促进,真正的对话应该是建立在彼此有共同的问题需要探讨的时候,现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现代化”过程,中国文学遇到的问题开始具有“世界性”,这个世界性问题正是真正的跨文化文学对话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中国文学要解决的问题和当今世界文学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同构的关系,中国文学的解决方案对世界文学有了借鉴意义,同时世界文学的解决方案对中国文学也有了学习价值。现在,我们要问的是中国文学在面对这些世界性问题时,它的解决方案哪些是独创的,只有这个独创的东西,才会为世界文学所需要。所以,我说,当代中国文学的世界性,根本的根基不是从西方拿来的问题,也不是从民族传统中继承的问题,而是在这些之上,孤独地面对当下社会的“现代化”这个现实,并且拿出自己独创的艺术表现方案来,我们要独创的艺术表现图式,这个图式,它是独创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反对民族化,也反对西方化,而主张提“世界化”,首先我们就是世界的一分子,然后是在这个分子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东西,这个东西本身就有世界性。一、“西方化”及其历史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是从五四新文学革命开始的,按照胡适的总结,这个现代化在语言形式上以“白话文”为特征,内在精神上以“人的文学”为特征。胡适进一步认为,“白话文”的理念是他提出的,而“人的文学”的理念是由周作人提出的。无论是提出以“白话文为正宗”的胡适,还是提出“人的文学”理论的周作人,在当时都是西化论者,即主张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必须走西方化的道路。周作人的“西方化”观念主要侧重在文学精神上,他认为,中国古代的东西就如同遗传基因一样是永远地在我们的血液里的,所以用不着我们着意继承或者模仿,而外来的东西则相反,“我们欢迎欧化是喜得有一种新空气,可以供我们享用,造成新的活力”[1],周作人希望借西方的新鲜血液使中国文学获得新的精神动力,当然周作人也强调这种借鉴必须以“遗传的国民性”作为“它的素地”[2],也就是说周作人对“西方化”是有一定保留的。比较而言,胡适的“西方化”观念主要侧重在文学形式上,而且态度比周作人彻底、激进,“吾惟愿今之文学家作费舒特【Fichte】,作玛志尼【Mazzini】,而不愿其为贾生,王璨,屈原”。“西化论”者如何对待中国古代白话文学传统呢?胡适从“白话语言”的形式角度对辽、金、元之后中国白话文学传统做了肯定,对《水浒》、《西游》、《三国》推崇备至,不过他对上述古典古代白话文学作品的推崇是从“对欧洲中古路德、但丁反对拉丁文,建立本国的俚语文学的比附”出发的,其立意点依然是在鼓励中国现代作家向西方人学习,做路德、但丁上,并非真的要人们向中国传统白话文学靠拢。事实也的确如此,周作人、钱玄同换了一个角度——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就对上述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生出了否定的看法。周作人差不多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贬得一钱不值,在《人的文学》[3]一文中,周作人把《聊斋志异》看成是“妖怪书类”,把《水浒》、《七侠五义》看成是“强盗书类”,把《三笑姻缘》看成是“才子佳人类”,把《西游记》看成是“迷信鬼神书类”,并说“这几类全是妨碍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平和的东西,统应该排斥”。钱玄同,他一方面极赞成“语录以白话说理,词曲以白话为美文,此为文章之进化”,“小说为近代文学之正宗,此亦至确不易之论”,但是,一谈到内容,他的观点就立即来了个大转弯,他说,“词曲小说,诚为文学正宗,而关于词曲小说之作,其有价值者则殊鲜。[4]”钱玄同从“高尚思想”、“真挚感情”角度遴选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选来选取,却几乎把那些古代白话小说全部否定了。周作人、钱玄同者是从思想内容角度对中国传统白话小说展开批评的,他们把小说定位在为“人本主义思想”做宣传鼓动上,不约而同地把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看成是“才子佳人”、“诲淫诲盗”、“神怪不经”、“迂谬野史”而加以挞伐,主张中国文学必须在精神上西方化(启蒙化)。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五四时期西化派作家强调文学白话化,却大多对中国传统白话小说特别不感兴趣。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是现代横断面式短篇小说的发达,与之相关的是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式微。明清白话章回小说,大多有“拟话本”的形式特征,保留了小说作为“说书”的口语体式,但是,在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小说家一方面强调小说要用“白话”、“口语”,另一方面恰恰在形式上革除了明清白话小说的“说书”特征,他们开始用白话文写作,但是这白话文的“现代小说”却恰恰不再具有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因“听-说”这一“说书”特征而发展起来的特殊的口语化表现技巧,而向着“纯书面/案头读物”方向发展。这至少从表面上看是个矛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呢?显然,五四人是把“书面/案头化”作为现代小说的标准之一来认识的,其来源是对由知识分子案头创作,纸面媒体印刷出版发行的西方“书面/案头小说”的观察和比附。五四一代人以西方小说来比附中国小说的思维定势,导致他们根本看不到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特别是话本小说的口语体长处。五四人不仅全面否定中国古代文言文学的士大夫传统(从启蒙的动机出发,五四人要求文学成为宣传启蒙理念的利器,因而他们要求文学通俗化),也否定中国古代白话文学传统特别是话本小说传统(启蒙要求小说知识分子化,话本小说虽然是通俗化的,但却是非知识分子化的),其核心动机是在“西方化”上。这个“西方化”在当时是以文学的“启蒙化”为特征的,在这种情形下,五四西化派把文学革命的参照系横向地定位在了西方,而不是纵向的定位在中国古代某个(白话)文学传统上。他们之所以强调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白话传统,只是在理论上玩了一个“白话文学古已有之”的论证策略(中国人特别欣赏“古已有之”的论证,这种方法近代维新知识分子也用过,例如《孔子改制考》),这个策略仅仅是出于为五四新文学革命提供舆论支持的目的而提出的,并不是真的要把它用在实践中,对新文学发展起导向作用。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五四西化派对中国文学现代化之道路的选择,是令其“向西而去”,五四西化派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理路及其现代化转型的可能性是盲视的。五四西化派有一种中国“万事不如人”的心态,中国文学要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双双“向西方学习”的心理。五四西化派的这种心态在20世纪80年代再次找到了回应。随着五四时代大潮的落幕,又因为中国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文学上的西化浪潮渐渐湮灭,1949年以后更是销声匿迹。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大陆再次进入开放时代,文学上的西化浪潮也又一次浮出地表。经过文革极端民族主义文学禁锢,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作家突然发现,他们在思想感情上竟然变得那么亲近西方现代派文学,这个时候袁可嘉适时地翻译“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徐迟等推介“西方现代派文学”正好适应了他们的需要,于是一股拿来之风骤然兴起。这次西化浪潮,首先表现在诗歌方面,朦胧诗的崛起是它的第一个标志,北京的一小拨人爱诗的人在文革的禁锢当中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当局内部印刷之供领导干部阅读的西方作品,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西化理论主张和趋向,只是直觉地亲近着他们所能看到的西方作品,摹仿着这些作品,就这样他们无意中挤上了西化之路。此后是西化的现代派小说及戏剧的流行,小说理论方面出现了《现代小说技巧初探》[5]等书,该书强调小说要揭示现代社会矛盾,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复杂的人性,尝试新的表现手法,这些和当时的阶级论、典型论、工具论文学观构成了鲜明反差,自然也受到了批判。当时有位老作家就说:“近年来有些年轻作者的创作脱离生活,一味追求所谓‘新、奇、怪’,即盲目模仿西方现代文学的某些技法,走上了邪路。”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西化论者面临的压力很大,至少不比五四时期胡适、周作人等提倡西化时遇到的小。是以,20世纪80年代的西化论者其理论策略是仅仅把西方现代派文学当做一种技巧来认识,以规避“现代派文学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国家不需要也不可能需要现代派文学”论者的反对,他们提出,如果说西方现代派文学本身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那么其艺术表现技巧则是没有意识形态性的,是可以为无产阶级文学借鉴、学习的。的确,论证技巧问题要比论证“西方现代派文学是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学,因而具有无产阶级性,可以为无产阶级文学之一部分”容易得多。《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中,作者的讨论严格限定在“技巧的演变和发展”上,并且就“同一种技巧,是否能为不同的内容服务呢?具体来说,西方现代资产阶级作家的体现资产阶级思想、趣味、感情的小说所使用的技巧,中国当代无产阶级作家可否用来体现无产阶级的思想、趣味和感情?”的问题作了肯定性的回答。表面上看作者是在呼吁中国作家对西方现代派小说作技巧上的借鉴,实际上作者提出了是一种西化“现代派文学观”(相比较而言,我们可以称五四西化派提出的是一种西化的“启蒙主义文学观”),该书《序》中叶君建先生说,“我们现在的欣赏趣味,根据我们所出版的一些外国作品及其印数看,似乎是仍停留在蒸汽机时代。我们欣赏欧洲十八世纪的作品,如巴尔扎克和狄更斯的作品,甚至更早的《基度山恩仇记》,超过现代的作品。至于本国作品,现在还有一个奇特现象,有些人欣赏《七侠五义》,似乎超过了任何现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如果新华书店的定货能作为判断一部作品的欣赏价值的标准的话。这种‘欣赏’趣味恐怕还大有封建时代的味道。这种现象的形成也可能是我们多年来无形中在文化上与世隔绝的结果。”从上述分析可知,其实作者是在努力推介西方现代派文学,只是这种推介是羞羞答答的罢了,它的逻辑是“技巧是没有阶级性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技巧完全可以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借鉴,可以用西方现代派这个形式,表现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内容。”这种论说方式体现了经历过文革,对文革磨难记忆犹新的一批中老年作家、理论家的比较典型的思维。但是,更年轻的理论家们则不满足于这种遮遮掩掩的“西化论”,他们更愿意以激进、直露的方式阐明自己的西化观念。一位在当时非常出名的青年理论家就认为中国当时的现代派都是“伪现代派”,“作家体验到的东西大多是受到社会理性道德规范束缚的东西,表达出的观念是社会层次、理性层次、道德层次的东西,可是又采用了现代派的艺术手法,这就造成了外在形式和内在观念的分离。”(《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在更青年的理论家们看来,中国文学之现代化并不能简单地从借鉴西方现代派表现技法上获得的,这只会导致“伪现代化”,中国文学的真正现代化必须整个地从头来过:不仅仅是从技法上向西方现代派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思想意识上向西方现代派学习。有西方现代派的形式,而没有西方现代派的内容,这正是中国文学之危机所在;必须下决心使中国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同时西方现代派化。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强调中国文学不仅要在形式上西方化(现代主义化),而且还要在内容上西方化(文学体验的现代主义化)。[6]这种激进的西化观,一经出现便遭到激烈批判,这逼迫这一派对中国新文学作西化观指导下的历史回溯,以便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历史证据。在这种思路的左右下当时出现了一股用西方现代主义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冲动。1985年黄子平与钱理群、陈平原的三人对话《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7]就是这样一个文本,该文这样论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浸透了危机感和焦灼感,浸透了一种与十九世纪文学的理性、正义、浪漫激情或雍容华贵迥然相异的美感特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总体上看,它所包含的美感意识与本世纪世界文学有着深刻的相通之处。”该文实际上全盘推翻了中国学界、政界以往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所作的论断,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在性质上是和西方20世纪现代派文学同构的现代主义文学。这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重新解读,与此同时,这种重读思潮也发生在具体的作家作品领域,汪晖、王晓明、吴俊等开始更加重视鲁迅小说和散文中的现代主义因素,鲁迅作品中,杂文的受重视程度明显降低了,一时间《野草》成了鲁迅的代表作;相应地对矛盾、巴金等作家作品的重读也热行起来;以致发展出一波“重写文学史”浪潮。西化思路,不仅仅作为指导文学发展的一种方向而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指针在20世纪中国文论史上也产生了影响,如陈平原对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研究。陈平原对中国近代小说流变的观察实际是建立在一套西化的评判模式上的。陈平原说“……中国小说的主流还是不能不推白话小说。白话小说语言清新通俗,善于描摹人情世态,再加明清两代文人的改造,渗入不少文人文学的色彩,产生过《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一批杰作……白话小说艺术表现力强,在中国小说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又甩不开说书人的腔调――两者(指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葛红兵)都无力承担转变中国小说叙述模式的重任,除非在小说观念和小说传播方式上来一个大的变革。”[8]读了这段引文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我们还一定要对它进行‘大的变革’呢?‘说书人的腔调’作为一种小说技巧为什么就不是现代性的呢?”显然,陈平原先生的现代小说的标准是来自西方的,他要求中国“小说观念和传播方式上来一个大的变革”实际上就是西方化,正是以此,他才产生了中国传统白话小说不是现代小说,话本小说必须接受“现代化转型”的看法。事实上,20世纪中国文论界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特别是话本小说叙述模式的研究是不够深入的,我们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叙述模式中的“现代性”成分所知甚少,只是简单地从西方现代小说叙述漠视出发对它产生了“非现代性”的定性。西化思路在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是居主导地位的,它促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中国文学有今天这样的格局不能不说多和它它有关,但是它也造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理论的一些致命欠缺,这个欠缺就又如一位理论家所说:“(1)缺乏自己独创的、非‘偷窃’的基本命题;(2)缺乏自己独创的、非‘借贷’的范畴概念系统;(3)缺乏自己独创的、非‘移植’的哲学立场。”[9]。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理论在其生长、发展的近一个世纪中,常常是徘徊在“西方”的阴影之下:它的基本主题(启蒙主义的“人的文学”思想)是西方的,它的基本形式,例如中国现代小说在叙述模式上的现代叙述学转换,也是向着西方而去的。
非常时期的非常翻译——关于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文学翻译,《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 第2期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关于译介学研究的对话,《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2期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2期书评与动态 序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 第1期翻译研究 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由王向远教授的两部专著说起,《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 第1期序李小钧《自由与反讽——纳博科夫的思想与创作》,《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 第4期季羡林与翻译,《中国翻译》2006年 第6期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 第3期探索比较文学研究新领域,《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 第2期比较文学:理论、界限和研究方法,《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 第1期一份杂志与一个学科——《中国比较文学》20年的历史回顾,《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 第3期方重与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 第3期新书架:《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 第2期“外语院系的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笔谈——比较文学:既姓“中”,也姓“外”,《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 第2期第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与学术规范训练,《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 第2期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正视矛盾 保证学科的健康发展,《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 第1期论译学观念现代化,《中国翻译》2004年 第1期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翻译》2004年 第3期莫斯科购书物美价廉,《生活与健康》2004年 第12期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科理论建设——关于文艺学与比较诗学的对话,《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 第4期强强联手,规范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 第2期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和两大转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 第5期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 第4期树立译学理论意识 培养独立科研能力,《中国翻译》2002年 第2期论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和影响研究,《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 第1期2001年翻译文学一瞥,《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 第2期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 第4期如何看待中国译论研究的差距--兼谈学术争鸣的学风和文风,《学术界》2002年 第3期《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五人谈,《中国翻译》2001年 第4期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2001年 第4期比较文学教学:研究生教学:期待比较文学系列教材,《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 第1期论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和影响研究——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命题及相关讨论,《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 第4期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 第1期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探索与争鸣》1990年 第6期中国比较文学:危机与转机,《探索与争鸣》1987年 第6期
高中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一)政党的涵义和类型(二)政党政治的涵义和特点(三)政党制度的涵义和类型二、政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一)在当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二)在当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三、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的内容和意义(一)比较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二)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 政党制度的演进及特点一、政党的历史演进(一)西方政党的产生和演变(二)中国政党的产生和演变二、政党制度的历史演变(一)西方政党制度的缘起和演变(二)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演进三、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一)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的特点(二)中国当代政党制度的特点第三章 政党与代议机构的关系一、政党在代议机构中的地位及其确定方式(一)西方政党在议会中的地位及其确定方式(二)中国政党在人大中的地位及其确定方式二、政党在代议机构中的组织及其活动方式(一)西方议会党团及其活动(二)中国执政党对人大的领导方式三、政党在代议机构立法程序中的作用(一)西方政党在议会立法程序中的作用(二)中国党派在人大立法活动中的作用第四章 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一、执政党地位的确定及组阁方式(一)西方执政党地位的确定和组阁方式(二)中国执政党地位的确定和政府的组建二、执政党执掌行政权的方式(一)西方执政党对政府的领导方式(二)中国执政党对政府的领导作用三、在野党、参政党对政府的影响和作用(一)西方在野党对政府的制约(二)中国参政党对政府的促进作用第五章 政党与人事、司法及军队的关系一、政党与国家人事制度的关系(一)西方执政党与政务官和文官制度的关联(二)中国执政党的党管干部原则二、政党与司法机构的关系(一)西方执政党对司法机构的影响(二)中国执政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三、政党与军队的关系(一)西方军队对党派保持中立(二)中国执政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第六章 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一、政党与社会利益集团或利益群体的关系(一)西方政党与利益集团(二)中国政党与社会利益群体二、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一)西方政党同一般社会团体的关联(二)中国执政党对社会团体的领导三、政党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一)西方政党的意识形态及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二)中国执政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第七章 政党制度的发展前景一、西方政党制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现状及其成因(二)挑战与发展前景二、中国政党制度现状与发展前景(一)现状及其优势(二)完善的任务和发展路向
西方的是富豪高官多,有钱一般都是为了声望。中国的官员终身制,当官前穷,当官后权有了,钱有了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文秘杂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