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海关对俄罗斯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海关对俄罗斯的影响研究论文

需要的话 也可以给你呢。

中俄贸易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肯定对好

影响:好的方面:增加外汇收入,经济水平提高,等等好话尽量写 不好的方面:打击外企在华投资的积极性。对策:税收调整,增加我国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

关于贸易强国 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全球排名上升到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5年前三个季度,这一数字超过10000亿美元,预计2005年全年规模超过13000亿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如何走向贸易强国? 周其仁:衬衫换飞机的贸易强国逻辑。周其仁在近期《经济观察报》发表文章,论述了“衬衫换飞机的经济学”,暗含着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历史和经济学逻辑。周其仁为所有“中国制造”的产品一律感到自豪,认为这些看不起眼的生产,不但奠定日后中国工业登堂入室的基础,而且现在就造福于人类数目最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衬衫换飞机没有任何当事人吃亏,符合小平同志的“台阶论”;在衬衫换飞机的过程中,会实现“产业升级”。因此,“衬衫换飞机”的经济学不认为需要对“中国制造”大动干戈,“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讲的是时势造英雄,“这山望着那山高”讲的是英雄造时势;结合起来,无数受时势局限的英雄不断改变实际的限制条件,才使经济大时代的世界产业版图发生了工业革命以来难得一见的巨变。 张小济:贸易强国首先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时有发生,不仅要处理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主创新是源泉,高附加值是根本,而自主创新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均有与国际合作的问题,都必须在开放而非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要自主创新,首先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包括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权益,不尊重人家的自主知识产权,自己的创新意识就难以形成。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前景分析及政策建议 2004-3-28 内容摘要: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预计2004年全年外贸进出口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增速将比2003年明显下降,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也将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完善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继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加强对重要商品的进口调控,同时,密切关注美元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对外贸易秩序,是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对外贸易 前景 政策建议 一、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运行情况 (一)进出口快速增长,贸易顺差大幅减小 2003年中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其中,出口实现亿美元,同比增长,比上年净增亿美元;进口实现亿美元,同比增长,比上年净增亿美元,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个百分点。2003年,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亿美元,降幅达%。 � (二)外贸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集体民营企业成为推动出口的重要力量 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亿美元,增长,高于整体出口增幅个百分点,出口增量占总出口增量的。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强劲,出口600亿美元,同比增长,高出整体出口增幅48个百分点,其出口增量占总出口增量的。2003年国有企业出口困难的局面没有改变,全年国有企业出口亿美元,仅比上年增长%,低于整体出口增幅个百分点,出口增量仅占总出口增量的。增速的差异引起出口企业格局的变化,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集体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分别为、、,其中国有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较2002年减少了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集体企业同比分别上升了和个百分点。� (三)一般贸易增势强劲,加工贸易平稳增长 2003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同步快速增长。全年加工贸易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部出口总额的%,与上年%的比重基本持平;一般贸易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部出口额的%,与上年%的比重基本持平。 2003年,一般贸易进口增长迅速,加工贸易进口稳定增长。全年一般贸易进口亿美元,较上年增长%,占全部进口额的%,较上年%上升近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部进口总额的%,较上年的%下降近2个百分点。� (四)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 2003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初级产品进口增速高于整体进口,初级产品进口亿美元,同比增长,高于整体进口增幅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速高于整体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高于整体出口增幅个百分点。 � 2003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全年实现进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高于整体进出口增幅个百分点,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高于整体进出口增幅15个百分点,净增亿美元,占全部进出口增加额的。� (五)关键设备和资源性产品进口快速增加 近年来,中国进口设备的增长速度和进口设备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进口设备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2003年,铁矿砂、钢材、原油、成品油、天然橡胶等进口大幅增长,按金额计算,增速分别为、、、和。铁矿砂、石油和钢材等能源、原材料产品进口量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自然矿物资源的不足,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 (六)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全面增长,对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 从主要贸易地区来看,对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出口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对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增长速度高于整体出口增长速度,其中对欧洲出口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加%。在进口方面,从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进口增长速度高于整体进口增长速度,而从北美洲的进口增长速度最慢,同比增长%,低于整体进口增长速度16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2003年中国对各地区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2003年12月。 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2003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03年,中国大陆对俄罗斯联邦、欧盟和中国台湾等市场出口增长速度高于整体增长速度,其中对俄罗斯联邦出口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但对日本出口增长仍然不振。中国大陆对美国、欧盟、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加拿大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对日本、东盟、韩国和中国台湾的贸易逆差继续扩大,对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贸易逆差进一步减少。2003年,日本仍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美国仍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见表2)。� 表2 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十大贸易伙伴(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2003年12月。 (七)西部地区出口增速较快,东部和西部地区出口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 从总体上看,2003年西部地区出口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沿海地区在对外贸易中仍居绝对主导地位。2003年沿海十省(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其中,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所占比重与2002年基本持平,进口占全国进口的%。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各区域内也存在不平衡性,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和浙江出口增长较快,大大高于整体出口增长速度,而辽宁、福建、海南和天津等地区出口增长较慢,低于整体出口增长速度10多个百分点。在中西部省(市、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重庆等地区出口增长速度很快,而四川、安徽、湖北、陕西和云南等地出口增长速度较慢。� 二、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展望 (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有利于扩大出口 2004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总体上将进一步向好。在美国经济复苏加快、世界投资回暖、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趋稳等多种有利因素带动下,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提高。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上,世界贸易也将继续回升,全球货物贸易的年增长率也将进一步提高。据世界银行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比2003年提高1个百分点;世界贸易量将增长%,比2003年提高个百分点。国际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和世界贸易量的增长,有利于我国出口的扩大。� (二)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进一步带动对外贸易的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2004年,一些有利因素将会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首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目标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经济发展的环境将会继续改善。其次,从宏观政策看, 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004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为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基础。最后,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 国内的需求规模将有所扩大, 这将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虽然中国经济发展仍受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但总体上说,2004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内经济的较快增长,既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也拉动了进口增长速度的提高,预计2004年先进技术设备、资源和原料性商品的进口需求将继续增加。� (三)投资和贸易环境的改善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首先,2004年是履行入世协议的关键年份,是深入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行政许可法》付诸实施的一年,中国的投资环境将会进一步改善,跨国公司将会继续进入中国,并以此带动中国的出口。� 其次,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商务部再次降低外贸门槛。自2003年9月1日起,申请外贸流通经营资格的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要求,从原来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降低为100万元人民币,并取消原来成立时间1年以上的要求;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注册资本要求,由原来的100万元降低为50万元。核准登记的权限也下放到地方。这将进一步扩大外贸主体范围,激发民营企业进出口的活力,促进外贸快速增长。� 最后,从2004年开始,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协议、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协议的部分内容开始实施,一些重要商品实行零关税,在部分商品增加进口的同时,对扩大出口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外贸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2003年10月,国务院决定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一是建立便利、公平的外贸运行机制;二是建立积极、稳定的外贸促进机制;三是建立快速、高效的外贸监控和反应机制;四是建立规范、透明的外贸管理机制;五是建立机制完善、协调有效的外贸中介服务体系。这些改革将会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外贸环境,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进口关税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进一步取消将会增加进口 2004年,中国将继续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2003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取消一批商品的非关税措施以及增加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2004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将由2003年的11%降低到,数千个税目的税率将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信息技术产品降幅最大,关税总水平由2003年降低到,降幅高达71%,在中国256个实行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关税税率税目中,将有232个税目实行了零关税。2004年,在关税总水平降低的同时,中国将取消80多个税号进口商品的非关税措施。另外,根据入世承诺,实行进口配额管理商品的进口配额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再提高,如实行进口配额管理商品的进口配额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再提高15%。国内进口关税总水平的降低以及一些商品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和配额的增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进口的增加。� (五)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影响出口规模的扩大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平均出口退税率将下降3%。据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将下降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会导致出口增速有所下降,贸易顺差也会应声而落。据估计,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我国出口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在2004年下半年显现。另一方面,出口退税率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外商直接投资的信心,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出口增长的效应将减弱。这是因为,由于目前外商投资的领域大多是制造业,其产品大量用于出口,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了产品成本,一些跨国公司有可能放缓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步伐。� (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的约束将进一步显现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技术性贸易措施受害最严重的国家。2003年以来,一些国家特保立法和调查的竞相启动,使国外对我国贸易保护主义涉案商品金额越来越大,参与设限的国家越来越多。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维持稳定,将会遭到一些国家的贸易报复。因此,2004年,中国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呈现递增之势,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损失将继续增加。� 综合上述因素,考虑到基数因素影响,预计2004年全年外贸进出口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增速将比2003年明显下降,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也将进一步减少。� 三、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 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对企业因欠退税发生的银行贷款进行贴息的政策,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发展资金的作用,促进出口增长。落实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保税监管政策,鼓励一般贸易的发展。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在完善鼓励出口政策的同时,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进行适当调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二)继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 进一步完善国内投资环境,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继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在保持一定引资规模的同时,注意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注意提高加工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率和扩大相关产品的国内采购。加强对外资结构和投向的引导,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市场开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环境。� (三)加强对重要商品的进口调控 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需要,适当扩大进口,对一些国内市场有需要,同时又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的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装备,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初步分析,2004年我国对原油、棉花、钢材、天然橡胶等部分重要原材料的进口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当扩大进口一些国内市场急需、又不会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的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装备。在组织进口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时机和节奏,避免集中进口,抬升国际市场价格,增加进口成本。� (四)密切关注美元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2003年,美元贬值使我国贸易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国外贸出口。但近期美国经济已经出现明显向好迹象,从经济实力来讲,美元缺乏继续下跌的经济基础。同时,美元继续贬值也将受到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的强烈抵制。因此美元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美元走势回升,必然会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有所减弱,从而对我国外贸增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美元汇率的走势,并采取切实应对措施。� (五)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对外贸易秩序 随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加速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域。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对促进进出口总量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行业生产成本差异较大、企业行为不规范、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等多方面原因,出口经营秩序混乱、削价竞销的现象时有发生。出口量增价跌使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受损。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整顿和规范外贸经营秩序。� (六)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 针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反倾销调查和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增加的情况,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合理运用有关机制,妥善解决贸易摩擦,积极扩大出口。充分利用我国在全球经济,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谈判进程。加大对外经贸交涉力度,积极开展公关工作,为企业出口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应对有关国家在反倾销、反补贴和行业保障方面的做法。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做法和策略,将进口国的经济发展同我国的出口战略结合起来,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设厂,在海外设分销网络等。

毛驴对俄罗斯的影响研究论文

贵。因为俄罗斯并没有,毛驴都是进口的。所以毛驴是非常贵的,并且不利于毛驴的生长都是通过特殊的养殖场进行养殖的。

罗斯是没有驴的。只有中亚地区才有,就是斯坦国家,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等

美国对于俄罗斯的制裁明显已经“黔驴技穷”了,对于制裁俄罗斯,美国还是有他的招数的,就不如石油上面,那么对俄油限价能奏效吗?G7峰会决定加大压力限制俄罗斯的油价,以防止俄罗斯从能源价格上涨中受益。一些欧洲当局对制裁持谨慎态度。布隆伯格表示,价格限制很花哨,而且不太可能。实施这项制裁有哪些实际困难?对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实施的制裁显然是西方难以调整的。欧洲官员更加谨慎。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措施通过大幅减少石油需求,以及减少供应的效果,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也就是说,核心手段是遏制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价格,这基本上破坏了欧洲国家与俄罗斯之间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环境。从供需来看,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需要尽可能地匹配供需,而北约和美国试图达到的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只是破坏了欧洲国家的迫切需求。为欧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石油供应,应该客观给予。这种价格上限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欧洲和俄罗斯都将受到影响。现在它开始出现了。欧洲本身的通货膨胀很严重,难以控制。欧洲的政治局势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现实。各国非常困惑。俄罗斯的石油价格上限是将石油政治化和武器化以击败俄罗斯。实施的难点在于,美国也给欧洲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如果俄罗斯的石油不能得到有效供应,欧洲需要在俄罗斯以外寻找更多的石油来源,谁能填补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的石油空缺?美国很清楚,美国认为此举将有助于打击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这里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根据政治计算,美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俄罗斯的石油价格上限迫使欧洲国家将其石油来源从俄罗斯转移到其他地方,尤其是与美国相关的石油和能源产品。如果是这样,美国将成为价格限制的受益者,而欧洲将受害最大。

确实是黔驴技穷,我觉得英国人还是较为可怜的,因为他们那边的海拔比较高,所以冬天一定会更加的寒冷。

中国与俄罗斯关系研究论文

申明一下。。。摘抄的。。。。非原创。。。按需要修改。中俄合作只因国防需要 中俄关系并不牢靠据俄新社2011年4月14日报道,自冷战结束后,中俄改善的政治经济关系影响了一系列国际安全问题的决策。中俄也扩大了经济安全合作。除此之外,他们对许多全球和地区问题所奉行的特有政策也具有很大相似性。但中俄对于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方式在很大程度却仍不协调,时有冲突。并且中俄经贸合作与同其他友好国家相比所占比重也很低,就更不用提和同盟国相比了。尽管中俄加强合作会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大威胁(例如中俄对中亚的掌控),但仍有几个因素使得中俄不太可能形成这样的同盟。中俄政府关系或许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时期,双方将彼此看作是发展中的战略伙伴,进行了大量的高层交流,发布了许多相互支持的声明,还做了许多可以证明中俄合作的事情。但中俄现在的良好局面不是由双方的共同价值和利益决定的,事实上,中俄现在的友好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国家安全上的考量。中俄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地缘政治的回潮,但中俄国防问题没有指向对方,而是聚焦在某些特殊地区和问题上,例如最明显的维持中亚的稳定、限制朝鲜核武发展等。大部分的中国决策者都很担忧国内外的分裂活动、西部的伊斯兰恐怖分子和就台湾和东南海领海争议同美国在亚太地区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而俄国分析师则忙着应对其背部高加索山地区的恐怖分子,维持其在欧洲影响力和管理同美国间的国防关系。美国也对俄罗斯国防安全带来了挑战。中俄的军事专家都不认为两国在短期会对彼此产生军事威胁。俄罗斯政府甚至还为中国军队提供经验丰富的海军、空军和防空平台。俄罗斯确信中国人民解放军只会用这些系统来应对其他国家。除此之外,中俄也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边境领土纠纷,并在中亚、朝鲜半岛和其他地区牵制了他们的对手。中俄领导承诺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拒绝公开谴责对方的外交内政。他们还公布了联合声明呼吁建立没有任何国家统治的多级世界。但尽管中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仍没有形成互信的国防联盟,并且在许多问题上奉行着相似但不同的政策。和同欧洲和北美的其他国家的贸易相比,中俄民间和经济交流不多。中俄国防关系最明显的变化是近几年俄罗斯出售给中国的武器在大幅减少。中国国防武器的增加和改良也使得俄罗斯官方面临了一个很难的抉择。直至现在,俄罗斯都拒绝将其最先进的武器,譬如远程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出售给中国,他们害怕中国获得这样的武器后会打破东亚的军力平衡。俄国政府也不愿将先进的陆战武器或战术空军支援战斗机出售给中国,因为这些在中俄陆战中会使解放军如虎添翼。相反,俄国已经将主要的先进海战和防空武器出售给了中国。俄罗斯在武器出售上的克制意味着仅靠从俄罗斯那采购的武器,中国很难对抗武器比其更先进的台湾、日本或美国。现在随着中国本土兵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不愿采购俄罗斯低质的苏联时期武器,解放军只对先进的俄国武器感兴趣。但俄罗斯政府却不愿将这些武器出售给中国。除了出于国防安全的考量外,他们还害怕中国会抄袭他们的技术来制造武器接着以低价来卖给俄国潜在的客户上。中俄军贸的改变意味着双边的军工合作已经背离了他们冷战后的合作基础成为了主要的刺激因素。俄罗斯政府也不愿将其最好的核能技术和其他知识产品传授给中国,因为那将使低价的中国制造取代俄国成为第三方市场的出口方。双方的能源合作仍存在问题。双方不断地对外宣称两国签订了巨额石油和天然气合同,但直到最近都没有实现。俄罗斯能源公司试图引进欧洲和亚洲客户来抬高竞买。尽管这个方法提高了俄罗斯的议价权,但却使中国更加怀疑俄罗斯是否是个可靠的长期能源合作伙伴。两国政府还对彼此在中亚的活动有所怀疑,在东亚中俄国企再为石油和天然气进行着竞争。中国拒绝同意俄罗斯认定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是独立国家的决定。这两个地方是2008年8月,在战争中,俄罗斯从格鲁吉亚抢来的。在社会层面,中国民间交流也很有限。中国对俄罗斯无法确保在俄工作的中国人的安全,不尊重他们全力进行了谴责。俄罗斯则抱怨中国的污染涌入了俄国领土,担心大量的中国移民涌入远东地区会导致俄国东部的狭长地区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多年来错误的期待和令人沮丧的贸易令中俄长久期待的能源合作发展缓慢。考虑到中俄地域的接近,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而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也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俄似乎很快就能形成统一战线。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要比波斯湾和非洲更方便中国采购,并且也不必冒着海盗和外国海军出现的危险。但中俄能源合作却很有限。技术障碍、价格冲突、运输设施的部长和相互的不信任导致中国只在相当低的程度上购买俄罗斯能源。在评估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关系时,区分实质合同和宣称的目标是很重要的。尽管中俄于2008年达成边境协议。但中俄边境的紧张局面也不时出现。而双方贸易的不平衡也是中俄关系紧张的另一个因素。尽管中俄都对美国的战略野心表示担忧,但双方并没有在这个领域展开广泛合作。而在东亚和中亚,中俄两国奉行的政策虽然基本相同,但却各怀心思。

一开始我们两个国家都没有接触我们北方一直被匈奴和突厥占据。后来匈奴被接受了汉化。突厥被我们打到土耳其。元代我们灭掉了莫斯科大公国。后来分裂过后他们有个彼得大帝发展起来。直到康熙的雅克萨之战我们打垮了他们。后来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回国。沙俄依靠高加索人的无知,利用哥萨克骑兵打造了沙俄。四次瓜分波兰。吞并乌克兰。并且占领我国北方大部分领土。我们建国后依然把外蒙古分裂出去。把外蒙古作为他进攻我国的基地。毛主席曾经因为贝加尔湖的问题大骂中国驻苏大使无能。所以我们两国没有友好。

有关中俄关系的形式与政策的论文是怎样写的,写形式与政策论文有哪些相关的信息值得关注的地方。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2017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 浅谈中俄关系 如今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关系也日趋复杂,每天打开电视,各种新闻节目总是将目光聚焦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上。台海问题,中日关系,钓岛局势,南海问题,中印边界,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听了都头皮发麻。当然,不能让我们忽视的,还有与中国远隔万里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然而,我们有一个重要的邻居,他曾经辉煌,然后衰落,如今再度崛起,他与我们有着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线内,在历史上,我们与他亦敌亦友。而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却时常被民众所忽视。他就是俄罗斯。 中俄关系实际上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俄罗斯独立以后,由于中俄两国领导人和政府在两国关系上都采取冷静、郑重和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原则,中俄关系不但没有停滞和倒退,而且在政治、经济、 文化 技术和军事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顺利和健康的展,两国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两国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边界勘界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两国边境人员进出交往中的某些无序现象等问题有可能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关系形成和发展是由历史教训、国家利益、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等主导因素决定的。这些主导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深厚基础的,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两国之间有4300多公里漫长的边界线,两国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5个核国家中的成员,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在世纪之交和下个世纪,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对亚洲和世界会有什么影响,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关注的话题。 俄罗斯所拥有的中西伯利亚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在历史上曾是中 国的领土。古代时,我们便与这片土地产生了诸多的联系。而中俄关系密切起来则是从近代开始的。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曾是共产主义的老大哥,是中国在革命时期重要的盟友,二者又是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同盟。在那几十年中,中俄关系(当时称中苏关系)度过了一段蜜月期。建国后,中国面临着美苏争霸的格局,作为共产主义国家,中国当然义无反顾的站在苏联这边。而苏联也很照顾中国,为中国援建了许多工厂和设施。在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初期,苏联专家也提供了很多帮助。 然而好景不长。在赫鲁晓夫上台后,他全盘批判斯大林,中苏关系开始紧张。政治上,苏联试图在中国建立电台,了解干涉中国政治,毛泽东极力反对。军事上,苏联反对中国的核弹研究。经济上,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要求中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方面不赞成,毛泽东批判苏联的是修正的社会主义。1961年,中俄 珍宝岛战役爆发,中俄关系降至冰点。苏联方面撤走了留在中国的专家。在经济方面,苏联也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 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中苏关系开始慢慢恢复。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很多国际问题上,中俄两国有着相同的立场。中俄两国目前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美国。所以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原则,两国关系也理应越走越近。 中俄关系越来越密切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从实力上来看,俄罗斯是一个合格的盟友。俄罗斯拥有大量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也在慢慢复苏。而中国则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是全球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一个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二者联手,可以与美国相抗衡。 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又给中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俄也在近海区域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其用意不言而喻。2005年,两军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2007年,我军赴俄罗斯参加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2009年,中俄在沈阳军区洮南合同训练基地举行“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俄的军事演习已经常态化。我们且不想将来爆发战争,俄罗斯会与中国联手出击。假设台海终有一战,那么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对于中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俄关系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因为两国的有着共同的利益。但内部其实暗流汹涌。事实上,中俄两国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中俄国防关系最明显的变化是近几年俄罗斯出售给中国的武器在大幅减少。中国国防武器的增加和改良也使得俄罗斯官方面临了一个很难的抉择。直至现在,俄罗斯都拒绝将其最先进的武器,譬如远程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出售给中国,他们害怕中国获得这样的武器后会打破东亚的军力平衡。 俄罗斯政府也不愿将其最好的核能技术和其他知识产品传授给 中国,因为那将使低价的中国制造取代俄国成为第三方市场的出口方。双方的能源合作仍存在问题。双方不断地对外宣称两国签订了巨额石油和天然气合同,但直到最近都没有实现。俄罗斯能源公司试图引进欧洲和亚洲客户来抬高竞买。尽管这个 方法 提高了俄罗斯的议价权,但却使中国更加怀疑俄罗斯是否是个可靠的长期能源合作伙伴。 两国政府还对彼此在中亚的活动有所怀疑,在东亚中俄国企再为石油和天然气进行着竞争。中国拒绝同意俄罗斯认定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是独立国家的决定。这两个地方是2008年8月,在战争中,俄罗斯从格鲁吉亚抢来的。在社会层面,中国民间交流也很有限。 综上所述,我们与俄罗斯既要合作,又要有所防备。历史的 经验 告诉我们,俄罗斯这个国家是有虎狼野心的。与中国合作也不过是权 宜之计,未来也不是不存在反咬一口的可能。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对俄罗斯的动作,也该要有些防范。 参考文献:新华网2012年04月23日 07:58 新京报(北京) 2012-04-29 02:13:01 《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第6期 2017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摘要】5月7日,普京宣誓就任新一届俄罗斯总统。随着普京第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执掌俄罗斯政权,“新普京时代”的大幕也随之正式拉开。普京此次其再度当选俄国最高领导人,一方面对于俄罗斯乃至世界来说都将是一次变革,然而另一方面对我国来说其间将包含众多的“利弊得失”,中俄关系将得到新的发展。 【关键词】普京 中俄关系 近来世界局势变化多端,国家间博弈风云变幻,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普京再度入主克林姆林宫,成为俄新一任总统。其“硬汉”形象吸引着世人之目光,在其之前领导俄罗斯十数年中,俄罗斯逐步走出苏联解体之创伤,不断迈向世界大国之路,但其执政之强硬 措施 ,亦是使得世界望而生畏。俄罗斯作为一个真正的资源超级大国和国际上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始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新普京时代”中俄关系将会有怎样新的发展、存在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这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首先:俄罗斯之于中国具有资源、安全、政治以及技术方面的重要意义。 安全方面,近两年来,中国周边环境并不和平,南边是东盟国家领土领海争端,西边中亚国家动乱,东边面临日本、韩国的压力。这种形势下,北边和俄罗斯关系的和睦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政治角度看,在国际上中俄这两个大国之间的互相支撑尤其重要,在地缘关系上会影响到欧亚政治与军事力量的平衡。反之,如果没有中俄的互相支撑,不仅中国在国际上会孤立,俄罗斯也真的孤立了。 从能源角度看,尽管目前中国从俄罗斯获取能源占比不大,但是未来亟须思考就近获取能源的问题。俄罗斯是一个真正的资源大国,仅就中国急需的能源来源,截至2010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石油储量跃居世界第七,仅次于海湾国家和委内瑞拉。俄罗斯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石油输 出国 组织(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而现在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地不但距离远,而且政治环境不稳定。 技术方面,尤其是军事技术方面,虽然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展很快,但很多技术来源于俄罗斯。因此,在直到2050年今后的30多年内,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将始终是中国健康成长的一根国际支柱。 中俄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正在呈现出制度化走向。例如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协调及广受瞩目的军事合作。在伊核及朝核问题上,中俄两国配合得非常密切。双方都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都是多边会谈的积极参与者。两国的合作为把问题控制在政治、外交框架之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中俄关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双方高层交往密切并已实现机制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发展迅速不断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与配合。胡锦涛同志指出,中俄两国都面临着维护和平稳定、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两国互利合作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中方高度重视中俄关系,愿同俄方一道,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胡锦涛还说,中俄双方都重视两国立法机构的友好往来,希望中国全国人大和俄罗斯联邦会议及国家杜马充分发挥已有的对口合作关系和相关机制的作用,积极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发展。 与历史上的两国关系不同,目前的中俄关系既没有强烈的针对性,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既有现实的互利考量,也有缔造长久和平的长远打算。两国共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理性国家关系,因此有理由相信,这种关系将得到长久的发展.。中俄应共同努力打造理性国家关系,中俄战略协作关系对于一级世界造成的重心倾斜具有重要的平衡作用,对于中俄两国来说,也具有巨大的安全和经济价值。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深化和发展,已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希望双方加倍努力,密切配合,推动中俄战略协作在今后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决定中俄关系今后走向的上述主导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深厚基础的,不会因为两国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21世纪中俄关系的前景及其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得出三点看法: (一)中俄两国在进入21世纪后将继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平等互利的双边关系,两国在经贸、科技等各方面的合作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二)从地区和世界范围来看,中俄两国都将各自奉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在共同关心的地区性和世界性等国际问题上彼此会加强磋商和协作,但彼此 不结盟,也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三)中俄睦邻友好、平等信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将会有利于亚洲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 回顾我们走过的历史,展望未来,中俄两国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睦邻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的站在一起,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走上更好的发展道路。远亲不如近邻,当前的国际局势依旧很复杂,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强权政治依旧横行,我们两国既为邻邦,就应该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这是我们两国新的历史机遇,也是两国人民的殷切期望。只要中俄两国能携手共进,相信,这两个曾经在世界上无比辉煌的国家,必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重新创造新的辉煌! 2017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 摘 要:上任后首次外访的第一站就是俄罗斯,而俄罗斯梅德韦杰夫也在第一时间电话祝贺了.这也是中俄高层频繁交流的缩影,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不仅加强了在国际政治事务上的合作,同时还涉及到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领域.随着俄罗斯经济的继续复苏,中国的不断崛起,中俄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俄合作仍然是趋势所在,我们应该把握这一趋势,使中俄关系保持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关键词:中苏关系;现状;新时期;展望 中俄关系的渊源始于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而分析当今局势必须以历史为依据,所以,我们从冷战中的中苏关系开始,分析中俄关系. 一、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球对抗.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并且在中国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掌握国家政权后,仍然对国民党进行支持,同时对中国进行封锁.因此,中国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即全面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而苏联也派专家对新中国的建设进行指导,中苏关系发展迅速. 19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在1960年的布加勒斯特各党会议上,中苏发生争论,苏联不仅在会上组织围攻,而且在会后从中国撤退专家,撕毁合同,停止供应设备,对中国施加政治经济压力,迫使中国听从其指挥.而中国坚决反对苏联对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改为“两个拳头打人”,既反美也反苏,重点发展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此时中苏关系开始转冷. 60年代末,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逐渐演变为国家利益的冲突.1969年6月,勃列日涅夫扬言要对中国进行“坚决的反击”,公开发出了战争威胁,多次策划对中国实施核打击.不仅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而且在世界上,大国沙文主义严重,随意干涉别国外交和内政.此时美国深陷泥潭,对中国的态度转变并逐步建交.中国面对严峻的军事威胁,开始联美反苏. 80年代末,苏联穷兵黩武的政策使其经济衰退,国内问题严重,被迫转为守势.而中美关系也再度恶化,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但“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① 二、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的初步恢复 冷战结束初期,中俄两国立即达成一些协议,其中有两点最为重要:第一,中国承认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二,中俄两国确认1989年和1991年中苏两国领导人所签署的两个《中苏联合公报》依然是中俄关系的指导文件,中俄两国将继续坚持上述两个《中苏联合公报》所确立的基本原则②.这是实现中苏关系平稳地转变为中俄关系的重要步骤,也是中俄未来加深友好交往的利好因素,这为以后中俄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俄罗斯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欧洲的俄罗斯,俄罗斯“大西洋主义”思想和“从渥太华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政治安全体系理念都昭示了俄罗斯急切地加入美欧政治安全体系的心情,而中国受困于影响,这一时期在外交关系上遇冷受挫.也就是说,俄罗斯亲西方的外交政策限制了俄罗斯对华政策的推进程度,而中国不稳定的国内形势又影响了两国探究新型关系的深度.同时中俄双方刚刚修复的关系还比较脆弱,历史的消极因素仍然存在,当时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的态度明显要强于对中国的态度,中俄两国的“互视友好国家”的关系就显得有些“低洼”,两国只确认了“好”邻居的状态. 然而,虽然俄罗斯努力融入西方国家,中国在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中并未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美国惧怕俄罗斯过于强大,西欧各国对俄罗斯的态度也由热转冷,都对俄罗斯的未来感到担心.此时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实力不断增强,加上俄罗斯和中国的地缘优势,中俄开始接近. 三、中俄关系的现状 中俄也对双方关系发展进行了研究,采取了新举措,吸取了过去极端化的教训,避免了不是结盟就是对抗的宿命,摸索出一条既符合两国国情,又适合两国利益需要、更顺应时代潮流的合作道路.1996年两国确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这一关系性质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普京认为该条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长期内调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之间关系的文件”,是“世纪条约”但不是上个世纪的条约,这是未来世纪的条约,“因为它确定的是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友好国家在我们合作的基本方面彼此相互协作的原则”③.中俄这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致力于战略上全面促进两国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和人文关系不断深化和拓宽,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永作“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④.不仅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相互支持和依重,在经贸领域加强合作互惠,人文领域的合作日益广泛而富有成果,而且在 教育 、文化、政党、司法等方面交流频繁. 对两国未来的展望应充分考虑两国现阶段的国情以及今后的发展任务.在国内,中俄担负着相同的历史任务:对俄罗斯来说,就是要重振俄罗斯,实现强国富民的战略目标;对中国来说,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中俄两国在经济上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在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形势下,中俄需要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国际上,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且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崛起感到忧虑,并以各种方法减缓中俄崛起的速度.中俄现阶段都没有与美国争霸的实力和意愿.中俄都致力于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维护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因此,为了突破西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封锁,中俄必须走到一起,相互倚重. 四、中俄关系未来的展望 可以说,目前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边关系发展已经比较稳定和成熟,能够经受得住一些国际重大事件的考验.虽然影响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依然很多,但是双方在考虑自身利益时,已经能够兼顾对方利益关切,而且随着两国国内政局的稳定,两国外交政策不断成熟,中俄关系仍会稳中有进.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化会为两国合作提供更多的平台,而且两国在伊拉克问题,朝核问题等国际问题上也有了相互合作的经验.两国之间“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彼此之间的分歧,要坚持对话,不搞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加以解决,反对动辄进行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⑤. 中俄毗邻而居,命运紧密相连,和则两利,不和则两害.两国和睦相处,加强合作不取决于愿意还是不愿意.因为两国除了难以割舍的深厚传统友谊,彼此还处于相似的战略环境,持有趋同的国际政治理念、拥有得天独厚的客观互补条件.深化中俄各领域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它既是两国政府高层的共识,也得到两国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中俄各领域合作已全面启动,两国关系又处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又一次的重要发展机遇.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所起伏,但中俄深化各领域合作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人民日报》1991年12月13日、12月29日. [3] 普京.普京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 江泽民同志在莫斯科大学的演讲:共创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新华社莫斯科2001年7月17日电. 2017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相关 文章 : 1. 2017论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2. 2017大国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3. 2017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4. 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5.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

没觉得两国友好,俄寇是侵占我国土地最多的

中美俄罗斯地缘对比研究论文

美国,美国大陆部分处于纬度更低的地方,海边没有冬季冰封的港口,而俄罗斯虽然海岸线很长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永久冰冻,导致俄罗斯没有很多出海口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俄罗斯更有大国优势,俄罗斯的地域横跨好几个州,而美国在地域优势的跨度上没有俄罗斯的优势,从俄罗斯治理能力上看,也比美国具有大国优势

美国与俄罗斯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且都是数一数二的军事大国,还是拥核国家。两者还都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前者领土面积世界第四,后者领土面积世界第一,人口都过亿。那么对于这两国家而言,谁的地理位置更加优越,对于自身的发展助力更大。

这一点毫无疑问,美国的地缘环境要明显好于俄罗斯。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该地区为地理大发现之后的新大陆。美国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来自全世界。在1776年宣布独立之后,美国开始通过购买、战争、武装颠覆来扩张领土,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疆域。美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本土东西面临两大洋,北部还有一块飞地阿拉斯加,濒临北冰洋。这其实是一块相对安全封闭的大陆,而美国的邻国只有加拿大和墨西哥,与两者虽然历史上有冲突,但是都是美国的盟友。历史上在二战以前国际政治的中心都是在欧洲大陆,美国又长期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这使得其免于卷入欧洲政治的纷争之中,处于边缘地带的美国获得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地缘环境却并不是非常好,本身俄罗斯是最初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内陆国家。其缺少一个稳定的出海口,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便在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的领导下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目的就是获得出海口,以便发展航海对外贸易。这过程中必然与瑞典、土耳其等强国交锋,这也卷入了欧洲政治纷争之中。俄国也从未远离过欧陆的各种战事,这也给国家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最终历经数代沙皇的努力,俄罗斯有了全球第一大的领土范围。俄罗斯虽然获得了北冰洋、黑海、波罗的海、太平洋的出海口。然而俄罗斯的这些出海口本身相对都十分封闭,所以俄罗斯本身依然还是受制于人。美国对于前苏联和俄罗斯采取遏制政策,就是在其周边港口附近保持军事存在,限制其战略辐射能力。

俄罗斯终究还是一个陆权国家,而美国是海权国家,在当今全球战略种谁能够掌握制海权,那么谁在是真正主导这个世界。毕竟无论是贸易,还是军事,海陆依然还是进行运输和战略投放最为便捷,性价比最高的方式。美国对比俄罗斯在地缘环境上就具有天然优势。靠着武力征服从而获得庞大领土的俄罗斯,在维系其主权和安全方面,投入非常多,而其所面临问题却不一定能够减少。美国最起码不用担心自身周边的安全问题。

申明一下。。。摘抄的。。。。非原创。。。按需要修改。中俄合作只因国防需要 中俄关系并不牢靠据俄新社2011年4月14日报道,自冷战结束后,中俄改善的政治经济关系影响了一系列国际安全问题的决策。中俄也扩大了经济安全合作。除此之外,他们对许多全球和地区问题所奉行的特有政策也具有很大相似性。但中俄对于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方式在很大程度却仍不协调,时有冲突。并且中俄经贸合作与同其他友好国家相比所占比重也很低,就更不用提和同盟国相比了。尽管中俄加强合作会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大威胁(例如中俄对中亚的掌控),但仍有几个因素使得中俄不太可能形成这样的同盟。中俄政府关系或许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时期,双方将彼此看作是发展中的战略伙伴,进行了大量的高层交流,发布了许多相互支持的声明,还做了许多可以证明中俄合作的事情。但中俄现在的良好局面不是由双方的共同价值和利益决定的,事实上,中俄现在的友好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国家安全上的考量。中俄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地缘政治的回潮,但中俄国防问题没有指向对方,而是聚焦在某些特殊地区和问题上,例如最明显的维持中亚的稳定、限制朝鲜核武发展等。大部分的中国决策者都很担忧国内外的分裂活动、西部的伊斯兰恐怖分子和就台湾和东南海领海争议同美国在亚太地区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而俄国分析师则忙着应对其背部高加索山地区的恐怖分子,维持其在欧洲影响力和管理同美国间的国防关系。美国也对俄罗斯国防安全带来了挑战。中俄的军事专家都不认为两国在短期会对彼此产生军事威胁。俄罗斯政府甚至还为中国军队提供经验丰富的海军、空军和防空平台。俄罗斯确信中国人民解放军只会用这些系统来应对其他国家。除此之外,中俄也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边境领土纠纷,并在中亚、朝鲜半岛和其他地区牵制了他们的对手。中俄领导承诺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拒绝公开谴责对方的外交内政。他们还公布了联合声明呼吁建立没有任何国家统治的多级世界。但尽管中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仍没有形成互信的国防联盟,并且在许多问题上奉行着相似但不同的政策。和同欧洲和北美的其他国家的贸易相比,中俄民间和经济交流不多。中俄国防关系最明显的变化是近几年俄罗斯出售给中国的武器在大幅减少。中国国防武器的增加和改良也使得俄罗斯官方面临了一个很难的抉择。直至现在,俄罗斯都拒绝将其最先进的武器,譬如远程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出售给中国,他们害怕中国获得这样的武器后会打破东亚的军力平衡。俄国政府也不愿将先进的陆战武器或战术空军支援战斗机出售给中国,因为这些在中俄陆战中会使解放军如虎添翼。相反,俄国已经将主要的先进海战和防空武器出售给了中国。俄罗斯在武器出售上的克制意味着仅靠从俄罗斯那采购的武器,中国很难对抗武器比其更先进的台湾、日本或美国。现在随着中国本土兵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不愿采购俄罗斯低质的苏联时期武器,解放军只对先进的俄国武器感兴趣。但俄罗斯政府却不愿将这些武器出售给中国。除了出于国防安全的考量外,他们还害怕中国会抄袭他们的技术来制造武器接着以低价来卖给俄国潜在的客户上。中俄军贸的改变意味着双边的军工合作已经背离了他们冷战后的合作基础成为了主要的刺激因素。俄罗斯政府也不愿将其最好的核能技术和其他知识产品传授给中国,因为那将使低价的中国制造取代俄国成为第三方市场的出口方。双方的能源合作仍存在问题。双方不断地对外宣称两国签订了巨额石油和天然气合同,但直到最近都没有实现。俄罗斯能源公司试图引进欧洲和亚洲客户来抬高竞买。尽管这个方法提高了俄罗斯的议价权,但却使中国更加怀疑俄罗斯是否是个可靠的长期能源合作伙伴。两国政府还对彼此在中亚的活动有所怀疑,在东亚中俄国企再为石油和天然气进行着竞争。中国拒绝同意俄罗斯认定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是独立国家的决定。这两个地方是2008年8月,在战争中,俄罗斯从格鲁吉亚抢来的。在社会层面,中国民间交流也很有限。中国对俄罗斯无法确保在俄工作的中国人的安全,不尊重他们全力进行了谴责。俄罗斯则抱怨中国的污染涌入了俄国领土,担心大量的中国移民涌入远东地区会导致俄国东部的狭长地区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多年来错误的期待和令人沮丧的贸易令中俄长久期待的能源合作发展缓慢。考虑到中俄地域的接近,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而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也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俄似乎很快就能形成统一战线。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要比波斯湾和非洲更方便中国采购,并且也不必冒着海盗和外国海军出现的危险。但中俄能源合作却很有限。技术障碍、价格冲突、运输设施的部长和相互的不信任导致中国只在相当低的程度上购买俄罗斯能源。在评估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关系时,区分实质合同和宣称的目标是很重要的。尽管中俄于2008年达成边境协议。但中俄边境的紧张局面也不时出现。而双方贸易的不平衡也是中俄关系紧张的另一个因素。尽管中俄都对美国的战略野心表示担忧,但双方并没有在这个领域展开广泛合作。而在东亚和中亚,中俄两国奉行的政策虽然基本相同,但却各怀心思。

中国和俄罗斯的论文查重

俄罗斯的毕业论文查重率是20% “查重率又叫做重复率、抄袭率以及相似率等,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其实都是一样的。论文查重率是由论文查重系统将大家所上传的论文与查重系统中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检测所得出来的一个百分比结果,并且是根据查重系统算法所计算出来的,这个百分比结果就是与他人论文重复的最直观体现,能够依此直观的看到论文中可能抄袭的部分所占整篇论文有多少比重。”

:当然可以。知网论文查重系统囊括了几个子系统,这几个子系统各有不同,但是好在它们的查重规律是一样的。系统对文章进行检测的时候。如果发现文章里有一段文字重复字数超过了13字,那这段文字就会被贴上“重复”的标签。

你好,俄罗斯论文查重能查到知网。知网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在全球也很有影响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