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奖论文模板

发布时间:

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奖论文模板

诺贝尔医学奖、物理奖、化学奖揭晓九名科学家分享此次评选更注重候选人的研究成果和创造发明的实用价值本报驻瑞典特派记者 刘仲华 解读脑神经传递信息的奥妙 10月9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77岁的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阿尔维德·卡尔松、74岁的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保罗·格林加德以及出生于奥地利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70岁的埃里克·坎德尔,以表彰他们在神经细胞间特殊的信号传导形式———慢突触传递上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是瑞典也是北欧著名的医学研究与治疗机构。诺贝尔生前曾在这里听过很多精彩的学术报告,因此将选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权力交给了它。按照惯例,每年10月公布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正式颁奖定在12月10日。因此出席这类新闻发布会的主要是世界各大通讯社和瑞典当地一些媒体的记者。 今年诺贝尔奖的评选,更加重视候选人的研究成果和创造发明的实用价值,这也符合诺贝尔设立巨额奖金的初衷,即科学最终要为人类造福。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介绍获奖人情况时,着重强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使医药学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他们的研究揭示,人的大脑中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它们通过不同的化学传送物质来完成信息传递。信号传导主要发生在被称为突触的特殊部位。该发现对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信号传导中的紊乱如何引发神经或精神疾病至关重要,从而能促成新药物的开发,以治疗帕金森症、失忆症和抑郁症等人类顽疾。 作为18年来瑞典首位获诺贝尔奖的人,阿尔维德·卡尔松一下子成了当地媒体的焦点。BBC、CNN等也马上把镜头对准了他在哥德堡的家。他对记者说:“是的,我非常高兴,还多少有点意外。”实际上,他为这个奖整整等了40年。他一直将人类难以攻克的帕金森症作为首要目标,潜心研究治疗之道。他发现多巴胺可以作为人脑中的信号传送器,对于人类控制其身体动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巴胺是人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负责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卡尔松的研究表明,患上帕金森症的原因是人脑某个部位中缺少了多巴胺,人类因此可以研制出针对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 开创信息技术新时代 重视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也同样体现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奖人的评选上。这两项奖的获奖者名单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在10日宣布。在科学院古香古色的会议大厅里,只有30多个记者零散地坐在前排椅子上。大厅周围摆着各电视台的聚光灯,将原本阴暗的房间照得很亮。四面墙上,则密密地挂满了19世纪欧洲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的油画像,这些画像在灯光折射下闪着幽暗的光。 皇家科学院秘书长耶林·诺尔比先用瑞典语、后用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在公布化学奖获得者时,由于其中一位获奖者是日本人,他又用不很流利的日语宣读了一遍。然后,他身边的科学家开始详细介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一边深入浅出地解释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的意思,一边比划随身带的各种精巧演示工具,竭力让现场的记者认识到这些研究和发现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由俄罗斯科学家泽罗斯·阿尔费罗夫和美国科学家赫伯特·克勒默分享,另一部分由美国科学家杰克·基尔比获得。三位科学家通过发明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几十年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但它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简单但又基本的先决条件:一是快速,即在短时间里传输大量信息;二是体积小,携带起来方便,在任何场合都能使用。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满足了这两个要求。其中,阿尔费罗夫与克勒默为满足上述第一个先决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发明的半导体异质结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造高速光电子和微电子元件。所谓异质结构半导体,主要由很多带隙的不同薄层组成。目前,通信卫星地面站等都采用了异质结构技术制造的快速晶体管。利用异质结构技术制造的激光二极管,也使光纤电缆传输互联网信息得以实现。半导体异质结构技术还可用于制造发光二极管,而汽车刹车灯和交通灯都要使用发光二极管,常用的电灯未来也有可能被发光二极管取代。 基尔比是集成电路的发明者之一,第一块集成电路就是他研制成功的。由于集成电路的发明,微电子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洗衣机、太空探测仪和医学诊断设备所需要的各种处理器,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设备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让塑料导电 今年化学奖的获奖者也是三位。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耶林·诺尔比说:“人们很多‘想当然’的观念常常被那些伟大的科学发现所改变。”人们一般认为,塑料是不导电的,并用它来当作电缆中的绝缘层。但这三位获奖者的成果表明,经过特殊改造之后,塑料能够表现得像金属一样,产生导电性。 由于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导电聚合物成为了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应用于许多方面。利用导电塑料,人们研制出了保护用户免受电磁辐射的电脑屏幕保护和可以遮光的“智能”窗户。除此之外,导电聚合物还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和移动电话显示装置等设备上大展身手。 获奖的三位科学家私交甚好,他们之间的合作被传为佳话。70年代,白川英树与马克迪尔米德在东京的一次讨论会的休息间歇偶然相识,随后两人开始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并邀请黑格加盟。1977年,三位科学家联合发表题为《导电聚合物的合成》的论文,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导电聚合物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埃里克·坎德尔 艾伦·黑格 保罗·格林加德 杰克·基尔比 泽罗斯·阿尔费罗夫 赫伯特·克勒默 阿尔维德·卡尔松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 图略9月5日下午三时半,诺贝尔奖获得者费里德·穆拉德教授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举行讲座,并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作为1998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分享者,现年70岁的费里德·穆拉德首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课题。这次名为《一氧化氮和环磷酸鸟苷信号路径及其在药物研制中的作用》的讲座引起了在座同学极大的兴趣,很多同学反映由于一氧化氮在医学的多个领域都显示了巨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这样的讲座他们期待已久。 为了能够给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学术大家的机会,讲座还安排了提问时间,这一宝贵的机会激发了同学们的踊跃提问。 一位自己搬椅子进来听讲的女学生问费里德·穆拉德:“获得诺贝尔奖对您意味着什么?您对我们这些医学院学生未来的研究有什么建议?”穆拉德回答说,获得诺贝尔奖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使自己更明白为大众服务的意义,也激励自己投入到更加辛苦繁忙的研究中去。谈到对同学们的建议,穆拉德说:“如果要做研究,我希望你能一直做下去,你要热爱它,要感兴趣,准备接受长期艰苦工作的考验,但首先一定要确定这是你的兴趣所在!” 一位同学提问时说,对于穆拉德来说,获得诺贝尔奖可能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里程碑。自己的父亲也是一位科研工作者,诺贝尔奖也是他的梦想,对于中国众多正朝着诺贝尔奖努力的科研工作者,穆拉德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讲。这个问题显然触动了穆拉德教授,他回忆了自己从事医学研究以来的心路历程,然后告诉大家:“现在有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每天都在努力,要知道做研究要牺牲很多,所以一定要热爱——热爱研究,热爱挑战。” “在您的实验当中,您怎么看待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有同学这样问到。穆拉德很认真地说:“应该说出现任何结果都是正常的。如果都是与自己预期一致的阳性结果,那不是科学。我们走进实验室,就是要不断面临预期外的阴性结果,不断再实验。” “那您是怎么发现这一研究课题,并最终把您带到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高中毕业后,有16年的时间,我都在尝试找到自己的方向。”穆拉德教授拿自己获奖的研究领域举例,告诉大家,对于一氧化氮在分子信号当中作用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而且除此之外,更多的未知领域还等着大家去探索。他笑着说:“这是个好问题,你要努力了,很可能几年后你会发现我的研究有错误呢,到时候出名的就是你了!”穆拉德热情的鼓励引起会场内同学们的一片笑声。 不同于美国人一向的幽默率真的形象,穆拉德教授谦虚、严谨、缜密,字斟句酌,回答每一个问题前都会认真思考。作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的性格特点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邀请诺贝尔奖获奖者到协和医科大学讲座,是此次“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此次诺贝尔奖获奖者进行的第一个高校讲座。讲座结束前,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意味深长地说,就在这一讲座同时,学校举行了更名揭牌仪式,此后学校就正式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在“协和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存在的最后一天举行这样一场重量级的讲座,很有意义。他深情地鼓励在座的同学们:“希望有一天,听众中能有一个或者几个,成为下一个穆拉德。”

你好 这个我帮你找了 但是没找到啊 能不能把分送给我 如果没有人给你正确答案

1929年12月10日第29届诺贝尔奖颁发 生理学或医学奖 霍普金斯(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1861-1947) 英国 发现促进生命生长的维生素 生理学或医学奖 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 1858-1930) 荷兰 发现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

大家觉得现在人的素质是不是在提高?中国知识分子只会在进口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科技体系、意思形态基础上拼凑科技快餐、系统集成,已经被西方国家替换了基本技能、废了基本功,是沦为@@@文化、商品、科技的殖民地。消费水平提高了,贪污挥霍欲望没有任何约束而极度膨胀,基础工业被破坏了,集体道德沦丧了。论文爆炸是吞噬全国资源的黑洞。知识分子奢侈的生活与挥霍国家的真金白银,把中国的经济资源消耗殆尽,彻底颠覆破坏了道德基础。诺贝尔奖对于中国是一剂绚丽包装的毒药、是毒品,是鸦片,是陷阱,是圈套,是败坏学术造成教育腐败的用巨资购买成瘾的荼毒,是美国的战略家居心险恶、用心险恶地精心设计的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釜底抽薪、掏空中国的春药经济,制造精神鸦片,是有毒的政治迷魂药;是美帝对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侵蚀的工具、武器、噱头。而且西方科技体系越进步、越发达,现代仪器越昂贵、先进加工设备系统价格愈加高昂,深空探索、基因工程、纳米微观研究、高能物理求索等等研究手段耗资宏大到要许多发达国家联合开放都捉襟见肘的时代,用眼花缭乱、虚无缥缈的诺贝尔奖来引诱中国用举国资源、掏空国库、挖尽全社会资源去破坏国家经济基础、毁坏国民经济建设,概念麻醉中国人,是已经和将跨越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星球大战”似地巨、诱导、咋呼、忽悠。买办们、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洋大人的指挥下糟蹋挥霍、盘剥自己的民众,还帮着国家资本打劫自己人民的财富,运用过西方政治、意思形态、科学技术体系、美元霸权,攫取全世界的财富,早就已经是中国人奴才、心理畸形和扭曲的公开表现,得到洋老板的一片叫好,解除了中国人的精神武装,让不少中国人特别是官员听了很受用,以此为官绩、政绩,做什么生意最赚钱:M国。得了诺贝尔奖又怎样?中国的自行车材质与制作水平现在还达不到发达国家文革前的水平呢。帝国主义利用豢养的洋奴和内鬼以及代理人引导《自然》杂志、《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来搞垮中国,体制内各路知识分削尖脑袋、趋之若鹜,败坏了党风政风,更败坏了民心。

学位论文获诺贝尔奖

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是:《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罗纳德·科斯,193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博士学位。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英国政府以外,科斯一直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先后在英园的利物浦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等任教。1951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1961年后任美国《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提问有误。莫里斯·德布罗意是获得诺奖那位德布罗意的哥哥。诺奖得主全名是路易斯·维克托·皮雷·雷蒙·德布罗意,就是现在所称的路易斯·德布罗意

威廉·康拉德·伦琴,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lhelm Konrad Ro tgen, 1845---1923),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的X射线。

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845年3月27日生于莱因兰州的伦内普镇。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

1865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年毕业。1869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声学家A.孔脱(A.Kundt)的助手。

伦琴一生在物理学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实验研究工作,如对电介质在充电的电容器中运动时的磁效应、气体的比热容、晶体的导热性、热电和压电现象、光的偏振面在气体中的旋转、光与电的关系、物质的弹性、毛细现象等。

学位论文获得诺贝尔奖

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是:《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罗纳德·科斯,193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博士学位。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英国政府以外,科斯一直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先后在英园的利物浦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等任教。1951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1961年后任美国《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诺贝尔奖的毕业论文

在百度中搜索一下啦

07年11期的《发现》上有一篇题为“3篇地球人都知道的论文”的文章,原载《大学生》。文中提到的3篇论文,有一篇地球人是都知道的,就是爱因斯坦有关狭义相对论论文,但地球人不一定都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当年发表的五篇论文之一,题目叫“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而另外二篇就相对就要生疏多了。但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一般可能都会听说过这“一页多的诺贝尔奖论文”。源于《发现》的这一篇“3篇地球人都知道的论文”,我想在此特意介绍一下这“一页多的诺贝尔奖论文”。一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巴黎。一样的延续着千百年的灯红酒绿,香榭丽舍大道上散发着繁华和暧昧,红磨坊里弥漫着躁动与彷徨。而在此时的巴黎,有一个年轻人,名字叫做德布罗意(De Broglie),从他的名字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贵族,De 是法国贵族的标志,像德国贵族的“冯(von)”一样。事实上德布罗意的父亲正是法国的一个伯爵,并且是正是一位当权的内阁部长。这样一个不愁吃不愁穿只是成天愁着如何打发时光的花花公子自然要找一个能消耗精 力的东西来磨蹭掉那些无聊的日子(其实象他这样的花花公子大约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德布罗意则找到了一个很酷的“事业”——研究中世纪史。据说是因为中世纪史中有着很多神秘的东西吸引着这位年轻人。时间一转就到了1919,这是一个科学界急剧动荡动着的年代。就在这一年,德布罗意突然移情别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感兴趣于当时正流行的量子论。具体来说就是感兴趣于一个在当时很酷的观点:光具有粒子性。这一观点早在十几年前由普朗克提出,而后被爱因斯坦用来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即便如此,也非常不见容于物理学界各大门派。德布罗意倒并不见得对这一观点的物理思想有多了解,也许他的理解也仅仅就是理解到这个观点是在说“波就是粒子”。或许是一时冲动,或许是因为年轻而摆酷,德布罗意来到了一派宗师朗之万门下读研究生。从此,德布罗意走出了一道足以让让任何传奇都黯然失色的人生轨迹。二历史上德布罗意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去读他的研究生也许已经很难说清,事实上德布罗意在他的5年研究生生涯中几乎是一事无成。事实上也 可以想象,一个此前对物理一窍不通的中世纪史爱好者很难真正的在物理上去做些什么。白驹过隙般的五年转眼就过去了,德布罗意开始要为他的博士论文发愁了。其实德布罗意大约只是明白普朗克爱因斯坦那帮家伙一直在说什么波就是粒子,(事实上对于普朗克大约不能用“一直”二字,此时的普朗克已经完全抛弃自己当初的量子假设,又回到了经典的就框架。)而真正其中包含的物理,他能理解多少大约只有上帝清楚。五年的尽头,也就是在1924,德布罗意终于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有一页纸多一点,不过可以猜想这一页多一点的一份论文大约已经让德布罗意很头疼了,只可惜当时没有枪手可以雇来帮忙写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而进一步德布罗意提出波的波矢和角频率与粒子动量和能量的关系是:动量=普朗克常数/波矢能量=普朗克常数*角频率这就是他的论文里提出的两个公式而这两个公式的提出也完全是因为在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提出光子的动量和能量与光的参数满足这一关系。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博士论文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在对论文是否通过的投票之前,德布罗意的老板朗之万就事先得知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六位教授中有三位已明确表态会投反对票。本来在欧洲,一个学生苦读数年都拿不到学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时至今日的欧洲也依然如此。何况德布罗意本来就是这么一个来混日子的的花花公子。然而这次偏偏又有些不一样——德布罗意的父亲又是一位权高望众的内阁部长,而德布罗意在此厮混五年最后连一个Ph.D都没拿到,双方面子上自然也有些挂不住。情急之中,朗之万往他的一个好朋友那里寄了一封信。当初的朗之万是不是碍于情面想帮德布罗意混得一个PhD已不得而知,然而事实上,这一封信却改变了科学发展的轨迹。三这封信的收信人是爱因斯坦。信的内容大致如下:尊敬的爱因斯坦阁下:在我这里有一位研究生,已经攻读了五年的博士学位,如今即将毕业,在他提交的毕业论文中有一些新的想法………………请对他的论文作出您的评价。另外顺便向您提及,该研究生的父亲是弊国的一位伯爵,内阁的**部长,若您能……,将来您来法国定会受到隆重的接待朗之万在信中,大约朗之万的潜台词似乎就是如果您不肯给个面子,呵呵,以后就甭来法国了。不知是出于知趣呢,还是出于当年自己的离经叛道而产生的惺惺相惜,爱因斯坦很客气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该论文里有一些很新很有趣的思想云云。此时的爱因斯坦虽不属于任何名门望派,却已独步于江湖,颇有威望。有了爱因斯坦的这一封信,评审委员会的几位教授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于是,皆大欢喜。浪荡子弟德布罗意就这样“攻读”下了他的PhD(博士)。而按照当时欧洲的学术传统,朗之万则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印成若干份分寄到了欧洲各大学的物理系。大约所有人都以为事情会就此了结,多少年以后德布罗意那篇“很新很有趣”博士论文也就被埋藏到了档案堆里了。德布罗意大约也就从此以一个PhD的身份继续自己的浪荡生活。但历史总是喜欢用偶然来开一些玩笑,而这种玩笑中往往也就顺带着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在朗之万寄出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份来到了维也纳大学。四1926年初。维也纳。当时在维也纳大学主持物理学术活动的教授是德拜,他收到这份博士论文后,将它交给了他的组里面一位已经年届中年的讲师。这位讲师接到的任务是在两周后的seminar(学术例会)上将该博士论讲一下。这位“老”讲师大约早已适应了他现在这种不知算是平庸还是算是平静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个已到不惑之年而仍然只在讲师的位置上晃荡的人,其学术前途自然是朦胧而晦暗。 而大约也正因为这位讲师的这种地位才使得它可以获得这个任务,因为德拜将任务交给这位讲师时的理 由正是“你现在研究的问题不很重要,不如给我们讲讲德布罗意的论文吧”。这位讲师的名字叫做——薛定谔(Schrodinger)在接下来的两周里,薛定谔仔细的读了一下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其实从内容上来讲也许根本就用不上“仔细”二字,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只不过一页纸多一点,通篇提出的式子也不过就两个而已,并且其原型是已经在爱因斯坦发表的论文中出现过的。然而论文里说的话却让薛定谔一头雾水,薛定谔只知道德布罗意大讲了一通“波即粒子,粒子即波”,除此之外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两周之后,薛定谔硬着头皮把这篇论文的内容在seminar上讲了一下,讲者不懂,听者自然也是云里雾里,而老板德拜则做了一个客气的评价:“这个年轻人的观点还是有些新颖的东西的,虽然显得很孩子气,当然也许他需要更深入一步,比如既然提到波的概念,那么总该有一个波动方程吧”多年以后有人问德拜是否后悔自己当初作出的这一个评论,德拜自我解嘲的说“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评论吗?”并且,德拜建议薛定谔做一做这个工作,在两周以后的seminar上再讲一下。两周以后。薛定谔再次在seminar上讲解德布罗意的论文,并且为德布罗意的“波”找了一个波动方程。这个方程就是“薛定谔方程”!当然,一开始德布罗意的那篇论文就已经认为是垃圾,而从垃圾产生出来的自然也不会离垃圾太远,于是没人真正把这个硬生生给德布罗 意的“波”套上的方程当一回事,甚至还有人顺口编了一首打油诗讽刺薛定谔的方程:欧文用他的psi,计算起来真灵通;但psi真正代表什么,没人能够说得清。(欧文就是薛定谔,psi是薛定谔波动方程中的一个变量)故事的情节好像又一次的要归于平庸了,然而平庸偏偏有时候就成了奇迹的理由。大约正是薛定谔的“平庸”使得它对自己的这个波动方程的平庸有些心有不甘,他决定再在这个方程中撞一撞运气。五上面讲到的情节放到当时的大环境中来看就好像是湖水下的一场大地震——从湖面上看来却是风平浪静。下面请允许我暂时停止对“老”讲师薛定谔的追踪,而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两年发生物理学界这个大湖表面的风浪。此前,玻尔由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理论的启发提出了著名的“三部曲”,解释了氢光谱,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当中,由玻尔掌门的哥本哈根学派已然是量子理论界的“少林武当”。1925,玻尔的得意弟子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矩阵力学,进一步抛弃经典概念,揭示量子图像,精确的解释了许多现象,已经成为哥本哈根学派的镇门之宝——量子界的“屠龙宝刀”。不过在当时懂矩阵的物理学家没有几个,所以矩阵力学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事实上就是海森堡本人也并不懂“矩阵”,而只是在他的理论出炉之后哥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弟子玻恩告诉海森堡他用的东西在数学中就是矩阵。再回过头来再关注一下我们那个生活风平浪静的老讲师薛定谔在干些什么——我指的是在薛定谔讲解他的波动方程之后的两个星期里。事实上此时的他正浸在温柔乡中——带着他的情妇在维也纳的某个滑雪场滑雪。不知道是宜人的风景还是身边的温香软玉,总之是冥冥之中有某种东西,给了薛定谔一个灵感,而就是这一个灵感,改变了物理学发展的轨迹。薛定谔从他的方程中得出了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六倚天一出,天下大惊。从此谁也不敢再把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当成nonsense(扯淡)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掌门人玻尔更是大为惊诧,于是将薛定谔请到哥本哈根,详细切磋量子之精妙。然而让玻尔遗憾的是,在十天的漫长“切磋”中,两个人根本都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在一场让两个人都疲惫不堪却又毫无结果的“哥本哈 根论剑”之后,薛定谔回到了维也纳。薛定谔回到了维也纳之后仍然继续做了一工作,他证明了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和他的波动方程表述的量子论其实只是不同的描述方式。从此“倚天”“屠龙”合而为一。此后,薛定谔虽也试图从更基本的假设出发导出更基本的方程,但终究没有成功,而不久,他也对这个失去了兴趣,转而去研究“生命是什么”。历史则继续着演义他的历史喜剧。德布罗意,薛定谔都在这场喜剧中成为诺奖得主而名垂青史。尾声其实在这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历史当中,上帝还是保留了某种公正的。薛定谔得出它的波动方程仅在海森堡的矩阵力学的的诞生一年之后,倘若上帝把这个玩笑开得更大一点,让薛定谔在1925年之前就导出薛定谔方程,那恐怕矩阵力学就根本不可能诞生了(波动方程也就是偏微分方程的理论是为大多数物理学家所熟悉的,而矩阵在当时则没有多少人懂)。如此则此前在量子领域已辛苦奋斗了十几年的哥本哈根学派就真要吐血了!薛定谔方程虽然搞出了这么一个波动方程,却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方程精髓之处,而对它的方程给出了一个错误的解释——也许命中注定不该属于他的东西终究就不会让他得到。对薛定谔方程的正确解释是有哥本哈根学派的玻恩作出的。(当然玻恩的解释也让物理界另一位大师—— 爱因斯坦极为震怒,至死也念念不忘“上帝不会用掷色子来决定这个世界的”,此为后话)。更基本的量子力学方程,也就是薛定谔试图获得但终究无力企及的的基本理论,则是由根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少壮派弟子——狄拉克导出的,而狄拉克则最终领袖群伦,建起了了量子力学的神殿。仅供参考

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是《企业的性质》《美国广播业:垄断研究》《联邦通讯委员会》等。罗纳德·科斯(1910年12月29日-2013年9月2日),出生于伦敦,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家。按照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公告,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罗纳德·哈里·科斯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了“交易价值”在经济组织结构的产权和功能中的重要性。他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换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诺贝尔奖获奖论文发表在哪些期刊

记得有一年以色列科学家因发现准晶材料而获诺奖,当年为了发表有关准晶材料的论文,因与当时的公认的材料晶格有极大的不同,而被很多大刊拒之门外,不得已只好在一份影响因子非常低的刊物上发表。真是这篇论文所述的准晶材料背后人实验所证实,而获得了诺奖。 像“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米国总统一样,其它的“诺贝尔奖”也会根据西方人的需要,胡乱颁发。例如:“光电效应”忽视了金属氢的“磁力矩”切割地球磁力线释放的电磁波。 这很正常。其实也就说明了,现在中国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和很多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的刊物崇拜本来就是一个笑话。 要想了解其中的原因,首先必须要了解期刊发表的过程。学术刊物的选稿基本上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叫做编辑选稿,另一种叫做同行评议。所谓编辑选稿很好理解,就是指由期刊编辑对所有的来稿进行审查,然后决定是否刊发。同行评议指的是,期刊编辑只做一些最基础的筛选工作,一般是针对文章本身的格式规范和作者本人的资历要求进行简单的初步审查,至于论文的实际水准是否过关值得刊发则由该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在评审通过以后,则安排刊发。 同行评议是在国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逐步成熟的一种学术刊物的选稿方式。在中国引进的时间大约是在世纪之交。就现在来看,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刊物的主流选稿方式。编辑选稿的期刊还有但是数量很少,而且学术地位普遍不高。 因此,现在要在优质期刊上发论文,就必须通过同行评议来完成。 接下来谈一谈这套制度的优缺点。 这套机制设计的初衷有两点。第一,随着科研的逐步深化和细化,学术编辑本身也不可能了解该学术领域内所有领域的发展状况,也就使其很难对非常专业细分领域的论文进行评判。在这个时候,让具有评判能力的同行专家承担这种责任,确实有合理性。第二,无论是谁来做编辑都会有自己的选稿偏好,这种偏好会带来主观方面的扭曲。引入同行评议,弱化编辑权力,可以降低编辑选稿的主观性,让学术期刊的选稿过程更加客观化。 应该说这种设想在后来的实践当中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所以将这种设想作为同行评议的优点来看待,其实也没有太大问题。不过同行评议同样存在着一些缺陷,随着这套制度的推行,时间越来越长,缺陷暴露的也就越来越明显。 第一,同行评议容易形成小圈子文化。因为能够参与这个评价过程的学者其实不多,很多学者相互之间都有联络,于是就会形成相互之间提携把持学术权力的小圈子现象。这实际上对于学术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光中国如此,西方学界也存在这种问题。 第二,同行评议模式下更倾向于支持常规研究成果的发表,而不是开创性研究成果的发表。这个原因比较简单,开创性研究成果,由于具有突破性,会使得很多既有的研究成果在短时间内立即失去价值,因此很容易受到学术领域内大量利益相关者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人又具有了同行评议的权力,那么他们就会阻止此类成果在期刊上发表。所以同行评议模式实际上是不利于开创性研究成果发表的。这也是国外很多学者对于这种选稿模式的批判所在。 除了同行评议的审稿模式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导致顶级期刊很难发表具有突破性 历史 价值意义论文的原因在于这些期刊对于研究成果的完善性要求比较高。而很多突破性研究,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实现成果的完善化,所以相比较常规研究来说,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纵观多年来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这种顶级论文最后却只能到非顶级乃至于很多不知名的期刊上发表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关于人口红利的论文是发表在一所大学学报上的。某些学者的论文甚至于没有公开发表,只是在业内传播。有一些是会议论文。甚至于某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是以报告的形式传播出来的。 由此可见,目前中国大学当中普遍存在的期刊崇拜论是非常可笑的。大部分论文在发表后10年以内的引用次数是小于5次的。甚至于有相当一部分论文写完以后是没有任何引用的。而顶级期刊当中的论文,绝大部分也经受不了时间的考验,10年以后依然能够被人提及的人凤毛麟角。

可以说所有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都是在PRL上发表论文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论文发表在哪个期刊,2006年化学奖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Osamu Shimomura 从1962到1979年的几篇重要论文发表于Biochemistry、FEBS Lett和J Cell Comp Physiol (JCell Physiol的前身)上。上述三份杂志在2006年的IF分别为3.379、3.264和4.31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