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结构的变化,全面质量化管理的要求使得会计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成本会计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成本会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成本会计论文 范文 一: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建议
1.目前成本会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教学过程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成本会计课程的章节较多、理论性很强且各个章节前后联系紧密,因而需要将各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系统掌握。成本会计是联系实际较强的一门课程,其中产品成本计算 方法 的选取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比如产品品种种类、产品的批次、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特点,这些都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教材中提供的案例非常有限,学生很难身临其境的体会到成本会计计算方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不能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1.2 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不能与时俱进:
成本会计的教学方法已经从单一的板书教学向多媒体过渡,从教学过程来看,板书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成本计算工作,而板书教学就很难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若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学工作将会变得事半功倍。但是,很多高校却存在多媒体教室资源不充足的现状,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授课带来很多便利,大大扩充了课堂信息量,但是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课件制作中,很多生产费用分配表计算过程不如板书教学讲授清晰明了,还有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给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1.3缺乏系统性教学,不重视成本会计实训的教学演练:
成本会计教学工作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系统性教学,日常的课程讲授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完全忽视或不够重视成本会计实训的教学演练。成本会计实训教学相对于日常理论教学更能增加学生学习成本 会计知识 的兴趣,通过成本会计实训演练还可以反映学生对前面理论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查漏补缺。但是很多高校只注重成本会计的理论教学,而对成本会计实训的教学演练不够重视,这将导致该课程的讲授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4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理论实践性很强,既需要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求具备丰富的成本会计实践 经验 。因此,对成本会计教师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要求都比较高。目前担任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工作的老师,虽然学历都较高,但是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很多高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必将影响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2.改进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若干建议
2.1增加案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在理论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即通过列举、讲解案例并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案例教学法通过角色转换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进行企业相关产品成本核算,使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学会正确运用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能,懂得如何结合企业的生产组织特点、生产工艺流程选择适合的成本计算方法等等。案例教学法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完善多媒体教学方法,引进情景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方法已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发展到了多媒体教学,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总体来说多媒体教学方法相对板书教学是一种更先进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法仅限于PPT教学,利用PPT展示文字、图片和表格。在情境教学法下,多媒体教学法不仅包括PPT教学,还包括影像和视听,例如播放工业企业生产现场实地摄制的影片。把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手段运用于教学课件的制作,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运用多媒体电脑教学,还可以大大扩充课堂信息量,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充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2.3构建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成本会计实训部分内容的教学:
经过近几年的调研发现,完善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内容,增加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成本会计实训课程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实验吸引同学的参与,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将原先被动的数字计算工作变得主动有趣。要做好成本计算工作,成本核算人员必须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书本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到核算流程规范的工业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原材料是经过怎样的一步一步加工程序最终生产成产成品,这样成本会计课程才不至于讲得枯燥与空洞。
2.4教师应增加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教师不仅要精通课程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为成本会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服务于企业、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深入到企业第一线去调研参观学习,去收集 总结 企业成本会计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比较理论教学与成本会计劳动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差别,寻求更好的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
成本会计论文范文二: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成本会计岗位所从事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成本会计课程,但是,在目前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不论内容、形式、手段等多个方面都与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和项目化的课程改革理论,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改革。尤其是2013年8月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稿)》,建立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操作性规范制度,为本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一、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材内容“教条分割”
传统的成本会计的教材将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计算程序“教条分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先是讲授成本计算的程序,包括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然后通过三个例题展示几种成本计算方法,最后简要阐述成本分析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安排,使得学生对于成本会计的岗位工作流程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掌握。
(二)教学重点“处理失当”
成本会计课程主要特点是计算量重和大量的图表运用。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中所涉及料、工、费等多个项目,要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其间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格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由于受课时限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基本上集中于公式、单个计算方法的机械灌输,对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比较未加以引导,更为重要的是漠视了对计算过程的账务体现,分配表的编制与凭证账簿的对应关系是什么,学生搞不清楚,以至于学生在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着把产品成本核算视为纯粹计算的情形,像是在学数学,而不是会计课程,导致对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错误认识。
(三)实训过程“纸上谈兵”
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因为缺少仿真的实训资料,因此教师上课时主要以教材为主。而教材本身内容体系就存在缺陷,而且教材中的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都是使用现成的例题和数据进行展示,教师只是顺着例题进行讲解即可。由于教学重点的“安排失当”,缺乏仿真教学情境和仿真的成本核算的实训资料,使得课程的实训变成了纯计算题的练习。
(四)学习过程“被动接受”
由于存在以上几点问题,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环节,课程的教学环节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二、成本会计课程改革的思路
成本会计的课程改革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思路进行。首先,进行课程职业岗位分析,通过调研企业典型成本核算与分析工作岗位,提炼出企业成本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职业能力,进而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后,重构课程内容,进行课程的项目化设计,最终培养学生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改革与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和项目化的课程改革理论,本课程的改革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一)准确进行课程定位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与控制。从成本核算的内容来看,本课程属于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体系,从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内容来看,本课程又属于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管理会计是会计未来改革的方向,管理会计人才也是企业急需的人才之一。因此,学习本课程将为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成本会计课程面向的是企业的成本会计岗位。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了成本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具体包括:一是整理各项费用的原始资料,与材料仓库、车间等部门进行核对,做好协调工作,进行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是做记账凭证并登账,月末对费用进行核算,根据选择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三是统计各项费用的指标考核结果并上报经理,根据成本构成和历史发生情况以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编制成本分析 报告 。三项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岗位工作能力分别为原始凭证的分析汇总能力、成本计算与账务处理能力和初步的成本管理能力。前两项能力保证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后一项能力为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明确细化课程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的成本会计课程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进行岗位操作,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成本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质 教育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能力目标
(1)按照原始凭证的审核要求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会分析审核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原始凭证;
(2)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规定,会正确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准确进行费用分类,按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能够分别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准确进行成本核算;
(3)会编制成本报表,能够进行成本分析,并协助 财务管理 人员开展成本管理工作。
2.知识目标
(1)熟悉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2)熟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3)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及账户设置;
(4)熟悉生产特点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5)熟悉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6)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掌握5类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掌握6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掌握3种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掌握7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产品分配的方法;
(7)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8)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9)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10)掌握产品成本分析的对比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的应用及反映情况。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遵章守纪、诚信保密、精打细算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具有成本管理的意识,为后续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设计实施课程项目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特点,重构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三个递进的课内项目和一个综合的课外项目。三个课内项目分别是:
(1)运用品种法完成服装企业A某月份的成本核算;
(2)运用分批法完成订单企业B某月份的成本核算;
(3)运用分步法完成纺织企业C某月份的成本核算。针对三个项目,通过校企合作,深入合作企业,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成本核算制度和成本核算方法,整理三套对应三个项目的仿真实训资料和一套课外综合实训资料,项目实施采用“学训结合”的方式。通过项目(1)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掌握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流程,能够按照流程完成品种法的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工作。理论知识穿插在实训过程中进行讲解,成本核算各程序中包含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对比分析。项目(1)完成后,另外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运用比较学习法进行实施。在后两个项目的实施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个项目相辅相成,通过对岗位工作的反复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课外项目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期末进行检查考核。
(四)创新使用教学方法
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配合其他方法的使用,创新使用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角色扮演法,二是分组教学法。
1.角色扮演法课程内容的三个项目对应着三个不同类型的企业,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扮演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运用仿真实训资料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角色扮演使学生站在岗位工作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另一方面将职业素质渗透在角色中,达到了素质教育目的。
2.分组教学法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每组成员6-8人。分组教学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这是分组的主要目的。第二,建设课程题库。第一次课教师就布置建设题库的任务,之后组长负责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数量,完成各小组题库的搜集整理工作,最终进行展示,各组题库的完成情况将作为小组成员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各组的题库,由各组长合作,最终整理出本课程题库。期末理论考试内容,从题库抽取,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第三,实施“补偿教育”。针对组内因为某些原因跟不上进度或学习习惯欠缺的学生,由组长自己或安排组员担任指导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实施“补偿教育”,目的通过“帮带”达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第四,进行岗位调研。对于学有余力或善于研究的小组,布置岗位调研的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本地区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调研,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最终出具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可以作为 毕业 设计。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调研分析能力,将来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五)完善考核评价办法
课程的考核探索实施“多元化,多维度”的课程考核评价办法。“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多元,包括教师评价、组长评价、组内评价和 自我评价 ;“多维度”是指考核项目多方面,注重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项目包括任务的完成情况、题库建设情况、补偿教育情况、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工作勤惰、沟通协调等方面,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进行量化打分。这样的考核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日常行为控制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真正地“动”了起来,教学效果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善,当然,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在今后通过企业界的检验反馈和借助院校间的横向合作,不断探索创新。
成本会计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4篇
2. 成本会计述职报告范文3篇
3. 会计类毕业论文范文
4.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3篇
5. 会计学年论文范文
帮忙写,联系。但是不免费。祝你顺利
高职财会专业论文:高职财会专业“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摘要:“订单式”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良好模式,亦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对具有独特专业特性及人才需求特点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后置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探讨该模式的运行机制、实践效果。关键词:财会专业;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财会专业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财经类骨干专业。而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单位分散、数量规模小等特点。供求结构性矛盾使得该专业不宜采取现行的“全程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1]。积极探索适应高职教育要求、财会专业特性及人才需要特点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履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宗旨的重要举措。一、财会专业实行“后置订单”培养的缘由(一)就业压力下的初步探索滨州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早期的“后置订单”培养始于2005年。为解决2006届毕业生就业难问题,2005年10月,经管系对学院所在滨州及周边地区进行人才需求调查,得到了许多企业的积极响应,并首先与龙大食品集团达成短期订单培养协议。根据龙大集团岗位需求及人才培养规格,利用近3个月时间(即第四学期下半学期),双方合作对订单班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应聘不同岗位,具体技能培训重点及要求略有差异),培训结束后20名学生全部到单位顶岗实习。初次尝试成功揭开了我院财会专业后置订单培养的序幕。2006年6月至9月,针对2007届毕业生,经管系先后与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济南山木培训学校等单位签订了共90人的订单。2007年5月至9月,针对2008届毕业生,保持原有部分订单的同时,又先后与上海平安保险公司后援中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东营信誉楼百货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共260人的订单,占本届学生人数的50%。(二)初步探索后的理性思考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2006年以来,学院也对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1.现行“订单”模式存在局限性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全程式订单”模式,这是一种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2],但该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对订单人才数量规模要求条件较高(一般要求30人以上,以便单独编班),因此,这一模式比较适合大中型企业或新成立的企业的人才需求,而对岗位需求分散且需要人数较少的小型企业难以适用[3]。(2)刚刚步入校门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对自己的职业定向以及职业能力潜力亦是不甚了解,选择订单难免盲目。(3)订单履行时间较长,诸多可变因素造成订单难以完全落实(既可能是校方或学生责任,也可能是企业责任),这势必会给毕业生或订单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并影响校企合作的持续性。(4)该模式对行业特性不明显、人才专用性差的对个别专业表现出不适用性,对订单企业而言,人才的高流动性使得订单培养这类人才投资成本通常大于收益,企业不愿费时费力地与学校合作实施订单培养。2.“后置订单”培养是校、企、生三方博弈的均衡策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后置订单”模式,不是简单地将订单置后,盲目追求标新立异,而是充分考虑财会专业特性及人才供求特点、现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困境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革新举措。(1)“后置订单”模式符合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要求。“后置订单”模式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分为订单前后两个阶段。订单前阶段,学校自主招生、自主实施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订单后阶段,根据订单要求,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全真环境技能培训(即学生顶岗实习)。这种“订单”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点。其一,适应了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学校本位传统办学模式改革的过渡性要求。其二,既保持了高职教育的规范性,又充分体现了其职业针对性特征,符合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基本特征。(2)财会专业特性要求人才培养订单后置。大部分专业的职业能力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企业要想获得这类专业人才的特殊知识或技能必须付出额外成本,可通过“外购”,也可对企业员工实施培训。而财会专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无明显的行业特性,即该类专业对应的职业能力无明显的行业差异性,技能人才的专用性较差。作为理性经济人,用人单位不愿费时费力地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而周期短、上手快、费用低,因而风险也较小的“后置订单”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3)财会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要求人才培养订单后置。各企业财会人才需求量小,岗位分散,而财会专业开设的普遍性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企业参与全程式订单的积极性不高。“后置订单”模式既减少了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费用,同时又能对订单学生的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工作作风等进行培养与熏陶,企业一举两得。(4)该模式既满足了学生当前的就业要求,更关注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2年的校内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教育,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比较合理的规划,创造能力、创业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为个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最后一年的订单培训以与顶岗实习,满足了学生当前的就业要求。二、“后置订单”模式的运行机制(一)以基本培养目标为导向,学校为主实施校内培养为了使人才培养更接近于企业需求,经管系对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实训安排等环节,在维护严肃性与规范性的基础上,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岗位(群)能力要求等进行适度调整,突出了“理论够用,强化技能”、“基于岗位工作流程”、“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重”等特点。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学习以及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基本职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非技能职业素养的“半成品”,为实施订单培训奠定良好基础。(二)签订订单,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学院在充分考察、了解企业基本状况及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与其签订人才培养订单,明确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人才数量、人才培养规格以及培养方案等,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符合订单要求的技能人才。例如,东营信誉楼百货公司在与经管系合作之初,就明确了人才培养规格,即定向培养楼层(柜台)主任、后勤管理主任及记账人员,要求熟练掌握管理学、营销学、会计学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独立组织楼层商品经营活动。人才培养规格是订单培养实施的行动指南。在班级组建上,主要采取用人单位冠名下的集合与分散有机结合方式,即将用人单位岗位相近的订单集合组建班级,以便管理和培训,而对于关键性岗位技能则实行分别培训。(三)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组建冠名班级后,双方要合作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在与东营信誉楼合作过程中,经双方协商确定主要开设《职业生涯设计》、《商业营销》、《连锁经营》、《商务礼仪》、《信誉楼人》等课程;培训时间1500学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校内培训,为期3个月,由学校和单位共同选派人员根据双方确定的培训方案授课,共同考核;第二阶段是职场培训,为期4个月,学生进入河北青县商厦(信誉楼百货公司第一分店)参加职场培训,由公司业务骨干担任培养教师,单位组织考核。(四)企业为主安排顶岗实习在校企合作对订单学生进行约1个学期培养后,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有针对性的强化,对企业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具备了顶岗工作的基本条件,经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考核合格后,学生与企业签订用人意向书,开始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将学生视为企业“准员工”,并指定专人负责业务指导,同时,学校也安排专门教师负责实习指导。顶岗实习结束后,由双方指导教师共同给出顶岗实习鉴定,合格者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书。(五)校企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结合顶岗实习内容,在校企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从2008届信誉楼顶岗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看,大多数学生都结合本单位及其具体工作,对有关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与思考,毕业设计得到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六)毕业生情况回访与信息反馈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并不是订单工作的结束,学校还需要开展后续工作。经管系指定了专职人员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并向用人单位进行满意度、意见和建议调查,为校企进一步合作,指导其他订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随着后置订单培养不断实践,学院组织制度日趋规范。学院、系部都成立了顶岗实习与就业指导机构,针对具体订单还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订单企业领导及技术专家、订单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订单项目运作机构。三、“后置订单”模式绩效分析实践表明,财会专业“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打开了我院产学合作办学的新局面,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一)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2005年我院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率72.5%,随着“后置订单”培养的实施,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达到86%、93%、98%。(二)促进了专业建设一方面,促进了课程改革与建设。课程建设突出了“理论够用,强化技能”的基本要求,实践了任务驱动、案例引导、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满足了高职教育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实训实验室配备不断完善。除在对现有的会计电算化、ERP沙盘等实验室设施更新改造,还新上电子商务实训室和现代物流实训室各1个。同时,还积极尝试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再一方面,实行“双证”融通式教学。将会计从业资格证、统计从业资格证等证书学习内容与要求充分融入教学内容体系之中,成绩考核中逐步增加了资格证书项目。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98%的学生毕业时获得会计资格证书。(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得以加强一方面,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资格考试,获得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多种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部分专业教师还利用寒暑假时间,踊跃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四)学院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院多次调查回访表明,用人单位满意度在90%以上。东营信誉楼百货公司、上海浦发银行等多家单位又先后多次与经管系签订订单,并表示继续加强合作;当地许多小企业也慕名而来,纷纷向我院“预订”所需人才。实践表明,“后置订单”模式适合当前我国财会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然而,这一模式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4]。诸如,学生择业心理矛盾,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稳定性差,信息交流尚缺乏有效平台,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完善。此外,如何改革校内教学以更好地适应“后置订单”模式的要求,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保障[1][5],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参考文献:[1]朱怀忠.对高职教育建立“订单式”培养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9).[2]陈水生.“订单教育”中校企结合障碍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刘小芹.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4]徐盈群.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5]张健.订单教育运作的内在机制与操作要领[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校体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层次探究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从而使高校体育教育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 高校体育;体育教育;教育改革
对体育教育来说,它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放松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由于受到长期以来传统体育教育理念的束缚,高校体育要想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地深入改革高校体育教育。
一、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就目前的高校体育教育来看,对其投入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而且高校体育教育的理念与教育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急需改善。其次,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对体育教育的目的认识程度不高,往往只是单纯地、片面地注重体育教育成果,而忽视体育教育要与学生的心身发展相结合,从而达不到体育教育素质教育的效果。另外,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对课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又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达不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另外,再加上学生本身就怕累,对体育教学缺乏一定的兴趣,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不足,从而使对体育教学失去了积极性。再加上,高校体育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从而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树立终身体育这一理念,使素质体育教育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因此,要想解决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不断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措施
1.创新体育教育理念,重视体育教育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实现,就必须要创新体育教育理念,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对高校学生来说,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对事物都会有一些自己的认识与见解,而且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育中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教育中,而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主导者的思想,教师应该是体育教育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2.创新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改革高校体育教育,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从而使高校学生对体育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到体育教育中,在创新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更好地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在体育教育中,可以结合不同专业来设定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将实用的体育技能和现在流行的休闲娱乐项目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课堂上加入跆拳道、瑜伽、交际舞等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最终为终身体育的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3.更新与改革高校体育教材
对高校教育来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更加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人才。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健康人才的需求。所以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我们要不断更新与改革体育教材。高校体育教育的教材,要结合高校学生的心理与身体特点,对课程的设置,要注重体育文化与体育竞技能力的结合,从而使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4.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对体育教师来说,就是以身体进行教育,以传授技能为己任。因此,要求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理论修养和体育教学实践能力,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加强对教育理论知识的感知力。在教学时,更好地将现实情境与教育理论相结合。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状况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 献:
[1]孙高峰.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青年与社会,2013(9).
[2]刘冬.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才智,2012(1).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方向,结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船舶电力拖动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微观课堂的时效性。要求师生配合得当,教师做好课下准备,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上主要解决理论向实践技能转化的问题,同时还要做好科学评价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船舶电力拖动课程;微观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仍然起着核心作用,所以教学改革的根本是提高微观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对微观课堂进行调控,即教师通过对学生感官在学习过程中的充分、合理的调动,具体是对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的充分调节和使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进入学习中,以求得在课堂上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出现在课堂当中,我们要利用这些新的教学手段为微观课堂服务,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只对传统内容的重新演绎。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换代很快,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不断更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锻造。这就要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微观课堂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和学生的功能发生根本变化,从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建立辅助学生的教学资源库(比如微课、相关知识视频录制和练习题库),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1当前高职院校微观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学时安排不合理
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压缩了各种学科的课时,使得教师只能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没有时间进行知识的拓展,学生不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缺少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环节,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1.2“填鸭式”教学方式固化
以船舶电力拖动课程为例,大多数教师依然采取讲授的方式进行微观课堂教学,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学习者、记忆者,使得学生缺乏自我思考、自我加工、自我深化和自我创新的过程,限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没有互动的教学过程,学生注意力很容易被现代的一些通信和娱乐手段吸引,造成注意力分散,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
1.3课堂教学内容“一刀切”
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同,对船舶电力拖动课程的理解能力也不同,所以,采取“一刀切”式教学使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差的学生消化不良。
1.4“专兼结合,双师结构”
目的尚未达到部分校内专职教师对实际工作岗位了解不足,理论联系实践环节欠缺;部分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欠佳,造成照本宣科的局面,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
1.5小班教学难以实现
1名教师面对40人左右的标准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小班教学成为专职教师不可跨越的屏障。
2解决高职院校微观课堂问题的途径
为了解决微观课堂出现的问题,结合船舶电力拖动课程,对高职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实践性探索建议。
2.1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高职院校必须清醒认识到微观课堂改革的重要性,为了使专业教师能够树立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解放思想,高职院校必须为教师发展营造积极、活跃的创新氛围,一切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目的,给足专业教师对微观课堂教学的自主权。为保证教师在专业上的可持续性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并与时俱进。
2.2完善教师执教能力
微观课堂改革要想成功,必须完善教师执教能力,因为教师是微观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教练和裁判。教师不仅要考虑教授什么内容,还要考虑为什么教,要将所教内容与实际案例相连接,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高职微观课堂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执教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在专业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还要具有相应课程的开发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但是,在实践微观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受到教师自身教学思想的制约,教师在教改过程中思想不够开放,无法放开手脚充分行使在微观课堂中教师的自主权。
2.3创新微观课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微观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在微观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能够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完成“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研室教师应集中研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兼顾数十个孩子的学习,只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了个性化的教育。无法对个体学生的学习偏好或者学习习惯等进行教学行为的改变,但对现在的网络时代而言,允许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呈现不同的教学资源,即要求教师针对同一问题设置不同的旁枝情节。比如,通过线上的基础测试,进行数据采集,充分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程度,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软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资源供给。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适应其各方面的需求,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适合目标比较明确的课堂教学,教师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处理问题也相对简单,易于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究学生容易被何种课件和资料吸引、能保持多久的.注意力、达到怎样的知识吸收水平及是否获得相应的创新能力等相关信息,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4创新微观课堂的学习情景
根据现代高职教学理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起主体作用,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即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中获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转换观念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养成积极探索的好习惯,为以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以船舶电力拖动微观课堂教学为例,教学团队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了船舶电力拖动基本的控制线路分析、船舶甲板机械电力拖动控制分析、船舶机舱辅机系统的电力拖动控制分析、船舶辅机自动调节系统的电力拖动控制分析、船舶防污染系统的电力拖动控制分析5个学习情景,让学生5人一组,各司其职,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在于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思维方式的训练,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2.5创设“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综合考核体系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微观课堂最有效的模式,最能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在实践中的全面实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考核的多元化。以船舶电力拖动微观课堂教学为例,考核分4部分:第一部分:教师布置任务,预习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分析教师给的具体项目实例任务,收集相关资料。第二部分:学生确立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工作,比如总体负责人、分析员和汇报人等,在此期间教师到各个团队中了解实际情况,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第三部分:学生撰写分析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学生用PPT等现代化手段,展示自己分析研究的成果,并讲述在工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和具体的心路历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第四部分: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的高低、创新精神的体现和团队的协作精神等方面,要求具有公平、公正性。实践证明,创设的综合考核体系极大程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对现代高职教育而言,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2.6建设专业课程教学资源
将课堂的空间维度延伸到课前和课后,给学生提供课程相关的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打下良好基础。利用微课等现代教学手段生动诠释相关概念、原理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训项目、习题库等,并设置在线答疑环节,专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网上与企业组织者和一线优秀工人的在线联系,让学生接触社会相关领域更多优秀的工作者,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作为微观课堂改革的重要保障,学校必须加以重视,并给予支持。
2.7把控学习目标的进展
评价深入到课程进程的方方面面,从课前的知识预习情况(比如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PPT等记录),到课上的考勤评价、课堂表现、课堂知识评价、测评评价,到课后的作业评价、问卷分析等。这种综合性评价并不意味着教师增加测验、考试及作业数量,其目的是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换,评价结果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反馈意见,便于进行教学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把控学生学习目标的进展。
3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微观课堂改革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学理念。专业教师要对课程进行充分的分析,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项目式教学,使用恰当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节奏,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感受主动学习的乐趣,为将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社会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峰.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10(1):15-17.
[2]汪鸿.谈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8):175-176.
[3]杜远阳.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2(6):100-102.
[4]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3):62-65+74.
[5]周晓龙.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差异教学[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60-63.
[6]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周晓龙.基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高职微观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4):73-77.
浅谈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改革分析研究论文
摘要: 高职高专教学内容研究,应深入系统地研究适应这一高职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精炼而富有新意的教学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高职高专教学内容研究,并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适应这一高职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同类研究比较缺乏。
一、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
首先,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共识,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社会有用人才。
其次,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教学内容改革不是为了具有高职教育特征而改革的,而是真正实施了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教育模式,才能有效地达到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教育目标。
再次,要充分借鉴国际和国内先进的教学内容设置方法,探索出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体系。国际职业教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课程开发方面有较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先进教育模式。
二、教学内容改革实施
1、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又体现其教学标准。课程设置和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必须建立在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学生现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之上。
首先,课程设置应准确地把握高职教育的定位,而不能不切实际地拔高其培养目标;其次,课程教学大纲应建立在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之上,确保教育教学的基本水准。另外,课程的设置还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学生到校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是学生就业的需要。
2、课程改革具体内容:
(1)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包括课堂讲授、作业讲评等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以“四新”内容为拓展。
(2)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性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商品生产的现代化,对现实劳动力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必然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选择将不再凭一张文凭,而要看他是否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进行实践性教学主要包含了三部分内容: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实习主要是利用学校试验实训条件,加深对专业课程的认识;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的学期,学生停止理论课的学习,进入各个单位参与实际工作,社会实践主要是安排在假期里,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一线。培养学生的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懂得学以致用。
由于高职专业开设的科目多,不同的科目又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分配时,应注意该科目的特点,灵活实际地分配好实践与理论的比例,不可一概而论。实践的比例过大,理论基础知识又掌握不够,不能指导学生实践
A.加强实践性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就业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以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深入讨论为手段,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量,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善实践教学,传授就业技能。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而且对各个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应学会灵活应对和解决。
B.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展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内容系列化。要紧密联系本专业的课程进度和特点,及时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内容上,要讲究健康,积极向上。
活动制度化。要为第二课堂活动制定制度,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的达到活动的目的。
程序规范化。为确保第二课堂活动顺利进行,在搞活动前,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纳入计划,使第二课堂活动按计划、按秩序进行。
C.加强实习基地的开发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所以,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
D.加强校企合作。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主要是企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实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从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的经验来看,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方式;二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方式;三是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这三种人才培养方式虽然各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更好地沟通了学校与企业,注重与企业的合作。
E、完善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加强教学资源的保障制度,教学资源的保障制度是教学方式改革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本专业应该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学院领导、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学生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实践教学质量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只有深化教学思路,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向社会延伸,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的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1999
2、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钟启泉等.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措施的论文
摘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更多的重视,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促进了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职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坚持职业导向的原则,明确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因此,针对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高职英语;英语教学;职业导向
一、以职业为导向重新定位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保证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学生可以接受良好教育的基础。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了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位的准确性,要认识到英语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语言课程,而应该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形势紧密连接,将英语作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职业导向的英语教学目标定位,才能保证英语教学活动的职业性,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以职业为导向完善高职英语教材
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应当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在内容上更加凸显职业特色,以职业为导向对教材的内容和选题进行完善,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需要。在英语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要以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为依据。首先,要保证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入与学生职业需要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说,英语教材既要能够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培育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教材的内容要能够适应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英语技能的需求进行科学的研究,将未来职业发展中与英语技能关联最大的内容适当地加入到教材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英语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创新
首先,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始终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明确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根本思想,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英语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和应用方面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增强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改变以往单方向的知识灌输方式,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对英语的应用情境有更加直观和形象的认识,使学生犹如身处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达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与学生职业相关的英语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英语表达想法或者是参与小组讨论,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的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建立在“职业需求”基础上的“以特定岗位目标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系。新课程改革推进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为了适应这一改革目标,在考核机制方面充分体现高职特色,并且将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成果进行科学的结合,才能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要从职业导向出发,在原有的笔试考核评价基础上,引入工学结合的实践模式考查,设置真实的职业场景,让学生在业务洽谈、工作面试等不同的情境模式下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核。考核结果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的英语能力在职业情境中得到锻炼和强化,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注重英语教师职业导向能力的强化
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教学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以及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所以要注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素质强化。当前高职英语教师大多都是英语专业出身,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知识了解得并不多,尤其是在很多专业的实践背景以及学生未来的岗位目标需求方面知之甚少,这必然会影响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效果。因此,在加强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英语教师职业导向能力的培养,加强高职英语教师对高职院校专业背景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的补充。为此,可以安排英语教师定期到企业中参观学习,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岗位实践活动的需求,真正做到以职业导向为依据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作为英语教师,也要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学习,了解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及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才能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综上所述,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始终将学生专业技能以及英语技能的培养进行有效结合,以职业导向为出发点,对英语教学进行明确定位,对英语教材、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同时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切实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提升。总之,只有坚持职业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璐.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4
[2]瞿莉莉,张克金.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2011
[3]姚济国.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
中职计算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论文
中职计算机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人们的生活工作也基本上离不开计算机,在各大院校中开展计算机课程,要让学生赶上时代的步伐,而中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不同,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更要注重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他们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一、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滞后
现如今大部分中职计算机学校不会特别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传统的教育一样,老师先在课堂上讲解主要的内容,随后会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这样便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在练习中学生又对老师刚才讲解的内容无从下手,老师也只是将本课堂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不会真正地去了解学生的掌握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将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这种只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的教学方式也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2.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过关
在大部分中职计算机学院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也不是很严格,这就会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忽视。在大部分学院中,还是比较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对于计算机课程的考核,老师也只是将习题册上的习题放到电脑中去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会将习题册上的答案进行记忆,在考试中就会很容易地通过,有的学生则会在考试的过程中通过作弊来进行考试,总之,由于学院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忽略,考试制度的不完整,造成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程的重视能力降低,这就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院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改变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职计算机学院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也要不断提高,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止步不前,只有改变之前落后的'教学方式,才能更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要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在实践的基础上去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就会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同时掌握理论知识,一举两得。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掌握能力。随后,老师可以根据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再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对课堂的内容可以做到灵活运用,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老师也可以要求校方在学校组织计算机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在比赛前必然会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大量的操作练习,这样的比赛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起到关键性作用。
2.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由于目前科技水平发展迅速,为了赶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学生不能将眼光仅仅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也不能让知识面仅仅局限于课本,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与社会接轨,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同时还有利于老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老师还可以将目前的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相关技术给学生讲解,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扩展,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时代的步伐,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
3.对考核制度进行改革
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就必然对计算机课程的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在改革中,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对操作能力的比分要加大,理论知识的考核比分降低,可以达到8:2,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能进一步降低考试中学生作弊的风险,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对计算机内容的考核,老师还应该加入平时成绩的考核,这将包括上课时学生的表现以及平时小测验的成绩,这样的考核可以加大学生学习的力度。在平时上课时也会更加认真,在实践操作中也会更加用心,老师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对学生进行测试,将学生的平均成绩加入到最终考核中,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平时的操作能力进行了解,同时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校方还可以在学生学习的阶段对学生进行校外实习培训,让学生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去体验,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不足的方面,进行提高和弥补,对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育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基础,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计算机教育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升华,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兰秀芹.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
在一篇论文中,规范的论文格式有助于信息交换与处理及学术成果的评价。下面是我整理的2000字小论文格式,欢迎大家阅读。2000字小论文格式 2000字小论文格式一: 毕业 论文内容和格式 学位论文用纸规格为A4,页面上边距和左边距分别为3 cm,下边距和右边距分别为2.5 cm。页眉:奇页页眉为“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偶页页眉为论文题目(不包括副题目),居中,5号宋体字,页边距为2 cm。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从正文第一页开始编写,用阿拉伯数字编排,正文以前包括摘要的页码用罗马数字,一律居中。 1、封面:封面内容包括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系(部)、专业、毕业时间等信息,此页不编排页码。 2、题目: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最主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 3、摘要:① 正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学位论文摘要约300~500字,应说明工作的目的、研究 方法 、结果和最终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语言力求精炼。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② 英文摘要在文后(参考文献后),内容与中文同,不超过250个实词,上方应有英文题目。第二行写学生姓名,指导老师…等信息;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便于交流。外文论文(设计)的中文摘要放在英文摘要后面编排。 中文摘要: (1)标题小4号黑体,1.5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 (2)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3)关键词:小4号宋体。 英文摘要: (1)题目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1.5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 (2)主体部分用5号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3)关键词:小4号Times New Roman。 4、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即一级、二级标题)及页码。目录要求标题层次清晰,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1)“目录”二字,中间空2格,小2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距; (2)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左对齐,段前段后为0,1.5倍行距; 5、引言:在论文正文前,应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对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有针对性的简要综合评述和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6、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①理论分析;②研究材料和实验计算方法;③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1)正文部分 ① 正文标题:1级标题:黑体4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2级标题:宋体加黑,小4号字,段前0.5行,段后0行;3级标题:楷体GB2312,小4号字,Times New Roman;② 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1.5行距。引言和正文凡是引用文献处,应在引用句后括号[ ]内标明1 2 3 ,上标。示例为:[1]。 (2)量和单位 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3)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 (4)外文字母 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 (5)公式 公式一般居中放置;小4号宋体,公式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运算符号处。 (6)表格和插图 ① 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中文五号宋体字,Times New Roman.,表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表格用三线表。表头文字宋体加粗,表内文字宋体5号。 ② 插图。每幅图应有自己的图序和图题。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中文为五号宋体字,5号Times New Roman.。图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 ③ 图、表中的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小5字体,字母顺序编号。 7、结论: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应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新见解的意义,也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其书写格式应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 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 报告 ,S标准,P专利。 (1)只列作者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2)标题4号黑体;主体部分可按一般学报格式,5号宋体字,包括作者、 题目、来源(出版期刊名称、年份、卷数、期数和页数。书籍须注明 出版单位和年份)。段落1.5倍行距。 9、致谢:英文摘要之后。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 说明书 (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字数不宜超过300字。 10、附录:最后一页。 2000字小论文格式二:学位论文书写及印刷要求 1、学位论文一般1万字内,用计算机双面打印,字迹要清楚,标点符号要正确。 2、学位论文封面采用全系统一格式(见附件模板)。书脊应包含论文题目和作者姓名,要求用宋体字书写。 3、提交的论文,应是根据评阅人和答辩委员的意见认真修改过的,正文中的错别字率不得超过1‰,标点符号一律中文状态下输入的。【如:,;。()】;图表清晰(最好是非复印件,尤其是彩图),以确保质量。 2000字小论文格式 范文 :《计算机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 经验 ,分析介绍了做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探讨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 这门科学已经是一门可简可繁,可易可难的学科。在今天,就算是一位电脑方面的专家也只能说是在某一方面比较精通,而不可能做到软、硬件兼顾,面面俱到,这对于我们的职校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培养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上。对于一般的职业技术学校来说,由于学生生源的多层次,以及他们自身原有对计算机相关知识认识的不同,相应地给计算机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作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就必须在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其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同时让想象的事物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所以,为提高计算机学习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应采取如下几种计算机 教学方法 。 1 有效地调节计算机的教学内容 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职业中学的学生,就业前的 教育 是为受教育者就业作准备的,作为教师应当教会他们哪些内容呢?亚里斯提说“:应该向孩子们传授他们成人后能用得上的知识。”所以我以为:首先,要让他们学会有效地获取信息,信息获取的方式较多,可通过调查表、谈话、书籍阅览、拍摄等方式,在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是要会通过网络进行搜索、传输、收发、交流相关信息;其次,要学会运用软件进行信息的处理,如用 Word 进行文字的编排,用 Excel 进行电子表格的处理,用 Photoshop 对图片、图像进行处理;最后,要会对信息进行发布,可利用 Powerpoint 制作多媒体报告或利用 Front-page 进行网页的制作。许多常用的软件在操作上都具有许多共性,作为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使用软件的方法,而使用软件的能力必须在其操作过程中去逐步掌握,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基本软件的教学,让学生从学习中提出问题,并带回课堂让教师进行释疑,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2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 有目的而学,学有所用。通过在课堂教学之前布置一些与下一步教学有关的任务,可以使学生感觉到下一步教学的重要性和兴趣,把他们的无目的学习变成有目的学习。教学中,首先由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电化教学的方法一边讲授,一边演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操作效果,使学生在上机时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对所学内容能很快掌握。接着进行范例分析,并提出创作任务,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寻找素材资料、自主制作完成,再由同学和老师对电子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并将任务化解在自己的电子作品中,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创作的方法与技巧,体会了创作的艰辛与喜悦。例如,用 Word 设计班级小报及个人自荐书,用 PowerPoint 制作电子 演讲稿 等。可以自制演示软件,向学生展示一些电子作品,利用交替变换的精美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持久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接下来的教学会大有帮助。 3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如果教学中不能使学生感兴趣,只是生硬的讲给学生听,那会使学生的求知过程变成麻木的机械记忆,渐渐产生厌烦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挖掘、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兴趣的生成,使学生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同时经常采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动作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的内动力。如使用教师制作的一些可由学生自行执行的 Authorware 教学课件,其中既包括有教师录制的教学录像、书本知识、还有丰富多彩的练习题,通过学生自已动手、自我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想象力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苦学”变为“乐学”“愿学”。 4 让有能力的学生成为教师的助手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尤其是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发挥其主导作用,不应过多地去干涉学生的学习活动,要让他们自已动手,自己思考,相互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挖掘其潜力,这样,教育的创造性本质才会真正体现出来。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从中挑选出有学习计算机兴趣,而且成绩好、素质高,积极性、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各组的组长,明确组长的工作职责。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主要是进行巡视,注意一下学生经常发生的错误,帮助组长解决他们自已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将其整理归纳,到了离下课还有 10 分钟的时候,让所有的同学都暂停操作,将本节课的重点说明、常见的操作错误及其更正方法进行讲解,难点问题进行反复论述。这样一节课下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觉得这节课上得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进步的目的。 5 强化上机操作技能训练 学习经验 告诉我们,计算机只靠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学好计算机,必须多实践,所以,计算机的实习课和上机考试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上课的授课内容,更要把实习课安排得很精彩。中等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是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更侧重于实践操作的能力,社会人才市场要求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尺度,分层次推进。对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应充分挖掘潜力,不断提高;对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则注重增强其自信心,通过反复强化练习,使学生实实在在掌握这门技术。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计与制作。学生反复练习,教师及时 总结 ,使学生将理论转化为操作技能,掌握操作技术。同时,在上机过程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屏幕、使用帮助信息等习惯,并能够对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方法,学到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为使学生增加压力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必须调动学生,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并保持这种成就感。这是因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自主学习不断深化的重要保障。 6 结束语 教师要多动脑筋,不断探索,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使每堂课都取得良好的效果。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应使学生终生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计算机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的个人框架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师良.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和对策[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10). [2] 刘友林.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 [J].科 技 资 讯,2012,(09). [3] 谢泽琛. 中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进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1). [4] 郑莹.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1,(5). 猜你喜欢: 1. 一般论文书写格式范文 2. 学术论文写作标准格式要求 3. 手写小论文格式 4. 一篇完整的论文格式 5. 手写小论文格式模板
相关资料站内联系后发放,绝对最好的
基础会计教学的探讨论文
(一)
一、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教材的内容理论多而实操少,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极为不利的。许多学生在校学习了不少会计专业知识,走上工作岗位时,却感到自己在学校的所学在工作上几乎用不上,而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简单问题却处理不了。比如,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填写支票,甚至连领料单、入库单这样简单的单据都不能准确地填好,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教学中出现了“真空地带”,培养的学生不能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无缝接轨,学生要适应工作需要,还得再经培训。笔者认为应加大实操内容的教学,实操不能只停留在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的训练上,而是应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对于一些常用原始凭证填制的训练,要加大力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第二,教材内容按先理论后实操的顺序排列。作为刚入学的大学生,毫无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经验,立刻进入十分抽象的会计理论学习,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恐惧感,学生连帐页都没见过,就要学习各种账户的结构和登记内容,没有真正理解会计理论,只能死记硬背概念、方法、分录等,学生很难把理论中的“丁”字账与实际的帐页联系起来,所以笔者认为教材内容可作调整:先让学生填制一些简单的原始凭证,然后再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这两本账实际上是流水账,即使没有学过会计的人也会登记,只要稍加指导学生就能掌握,等学生对会计的凭证、账簿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后,再开始会计理论的教学,最后安排系统的实操训练,从原始凭证填制到编制财务报表,使学生的实操能力得到全面训练,使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会计理论,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中任教的教师,有企业财务工作经历的人很少,绝大部分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教书,任教期间基本上没有机会去企业实践,造成知识老化,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普遍缺少实践指导型教师,尤其缺乏“双师型”教师,现在学校“双师型”教师也多是“纸上谈兵”型,缺少实战经验或是理论胜于实践型。故笔者认为: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实践,为教师提升能力搭建平台,学校应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系,给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给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边做边学,不断提高教师的实战经验和动手能力,扩充教师的专业知识。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文化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大幅度下滑,学生入学成绩差异悬殊,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敌对心理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的语言平实、生动,注意课堂气氛的调控,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课下真心与学生交流,减少学生的排斥心理。
(二)心理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卑、焦虑、失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多沟通,少说教,多鼓励,少批评。此外,还要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学生能健康成长。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中去,将知识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础会计的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不能参与课堂教学,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使课程声像并茂、直观易懂,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深受教师青睐,但现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很多学生被庞大的信息量淹没了,一堂课下来头脑空空,该掌握的知识点都没记住,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多媒体教学,还要有机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比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等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更直观、更生动,而会计分录、计算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效果更佳。
第二,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有事可做,带着任务学习。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基础会计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强烈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自学能力。在基础会计实操部分可采用这个方法,把实操的内容分成若干个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手段完成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
一、发挥导学作用,为面授打好基础
教师的导学作用在第一学期尤其重要。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发挥导学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在平台上寻找资源,参与学习讨论,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自学,引导和培养他们增强学习信心,为面授辅导打下基础。教师导学作用的体现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的习惯养成。导,是启发、是引导,就是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①。
1.指导作用
开放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成人,并且年龄逐年缩小,对开放教育不了解,作为辅导教师,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开放教育,很好地搭起学生与学校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支持服务,应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教材自主学习。
2.引导作用
电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职成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学矛盾,存在着学习服从工作和被动应付考试的消极因素,要消除学生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应该针对《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明确学习努力的方向,走近学生,多和学生交谈,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以面授辅导工作为载体,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面授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对课程内容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需要学生根据制定的自主学习计划,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有限的面授辅导课上,辅导教师不可能对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辅导内容主要是针对每章节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授,或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疑难问题进行统一解答,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个性问题进行单独辅导。另外,课程辅导教师多数以课程内容为主线,将各章节的知识要点串连起来,做好导学、引学工作。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学习引导,并逐步适应电大的这种教学模式②。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对于应用会计恒等式做会计分录时,初学者往往无所适从,难以掌握,见到经济业务时束手无策。对于这项教学内容,每学期都是重点辅导的,而且十分详细。通过这些年的总结提炼,笔者将这一内容进行重新分类,总结成四步,弱化了记忆的难度,并使学生轻松掌握了这一重点内容。因此,辅导教师要以面授辅导教学为载体,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确保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运用适合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提高面授辅导的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理论性和操作性的课程,在面授辅导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所授内容特点,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1.案例式教学
在面授这门课程时,笔者根据教学需要,一般实务性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克服重理论、太抽象的弊端。通过会计实务案例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学习。小组讨论中可以让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积极讨论,可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表述能力。辅导教师则可以引导,进行启发、总结,真正实现面授辅导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这样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极大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仿真式教学
在面授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真实的经济业务,尽量创造一种仿真的经济环境,以优化教学效果。这项教学可让学生参与到当地企业会计部门当中,让学生实际接触到会计,接触到会计的基本业务等。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会计资料,比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观察实物,使学生加深对会计的直观认识。还可安排学生动手填制、完成凭证,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凭证填制的基本技能等各项会计业务。
3.实验式教学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一些技术知识,更多地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如果没有足够的模拟实验练习或实践教学,学生很难达到学以致用。我们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模拟会计实验室建设,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模拟训练中来,通过实验训练提高学生的各项会计实践能力。如通过学生在模拟会计实验室中企业会计岗位,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到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再到编制会计报表这一系列的会计工作流程实务均可以在模拟实验室训练并完成。这样多次训练就可达到使学生更加熟悉会计业务,同时也达到了教学要求。
四、利用多种媒体,改进教学手段
在电大传统的面授辅导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的教具主要是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而今越来越多地利用上了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基础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单纯在黑板上教学已不能适应学生学习形式了。在这种大趋势下我们只有运用现代远程多媒体技术,如多媒体学习光盘、网上课堂、视频点播、电子邮件、BBS讨论等,把一些抽象模糊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出来,使教学内容显得更加直观、形象、清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和掌握知识,拓宽知识面。
1.广泛采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电大开放教育课程绝大多数都配有多种媒体教材,多媒体教材是根据开放教育的特点和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教授,经过精心设计、优化组合而制作出来的。充分应用这些高水平的教学资源,不但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每门课程至少都配有并有效使用2种以上教学媒体。对于中央电大没有配备多种教学媒体的课程,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制定制作计划,通过自建、共建等方式,使其具有2种以上教学媒体,以便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选择使用。
2.充分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根据学科特点和媒体配备情况,综合运用卫星电视、直播课堂、双向视频、计算机网络、电话等多种教育技术和教育形式开展课程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并加以实施。当前要将教学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作为主要任务,注重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努力开展网上实时、非实时交互。
3.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引导并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卫星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搜集学习资源和信息、接受教师的辅导、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非实时交互等自主学习的方法,改变传统学习习惯。同时还要努力利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探索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讲练式等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本人通过近几年《基础会计》面授及教学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课程教学内容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而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建设的要求编撰的。目前,使用的教材虽然好几年没有变化,但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把相关的新观点、新提法、新看法等新知识穿插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用社会上各会计实体发生的有关会计事务给学生做示范,同时,学生根据辅导教师的讲解,还会主动参与师生互动进行讨论、研究,从而对苦涩无味的理论有了更好的理解。
五、小结
总之,面授辅导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效果的好坏往往关系到课程整体教学成效的落实与否。旨在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课程建设。
高职财会专业论文:高职财会专业“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摘要:“订单式”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良好模式,亦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对具有独特专业特性及人才需求特点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后置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探讨该模式的运行机制、实践效果。关键词:财会专业;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财会专业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财经类骨干专业。而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单位分散、数量规模小等特点。供求结构性矛盾使得该专业不宜采取现行的“全程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1]。积极探索适应高职教育要求、财会专业特性及人才需要特点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履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宗旨的重要举措。一、财会专业实行“后置订单”培养的缘由(一)就业压力下的初步探索滨州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早期的“后置订单”培养始于2005年。为解决2006届毕业生就业难问题,2005年10月,经管系对学院所在滨州及周边地区进行人才需求调查,得到了许多企业的积极响应,并首先与龙大食品集团达成短期订单培养协议。根据龙大集团岗位需求及人才培养规格,利用近3个月时间(即第四学期下半学期),双方合作对订单班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应聘不同岗位,具体技能培训重点及要求略有差异),培训结束后20名学生全部到单位顶岗实习。初次尝试成功揭开了我院财会专业后置订单培养的序幕。2006年6月至9月,针对2007届毕业生,经管系先后与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济南山木培训学校等单位签订了共90人的订单。2007年5月至9月,针对2008届毕业生,保持原有部分订单的同时,又先后与上海平安保险公司后援中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东营信誉楼百货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共260人的订单,占本届学生人数的50%。(二)初步探索后的理性思考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2006年以来,学院也对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1.现行“订单”模式存在局限性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全程式订单”模式,这是一种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2],但该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对订单人才数量规模要求条件较高(一般要求30人以上,以便单独编班),因此,这一模式比较适合大中型企业或新成立的企业的人才需求,而对岗位需求分散且需要人数较少的小型企业难以适用[3]。(2)刚刚步入校门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对自己的职业定向以及职业能力潜力亦是不甚了解,选择订单难免盲目。(3)订单履行时间较长,诸多可变因素造成订单难以完全落实(既可能是校方或学生责任,也可能是企业责任),这势必会给毕业生或订单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并影响校企合作的持续性。(4)该模式对行业特性不明显、人才专用性差的对个别专业表现出不适用性,对订单企业而言,人才的高流动性使得订单培养这类人才投资成本通常大于收益,企业不愿费时费力地与学校合作实施订单培养。2.“后置订单”培养是校、企、生三方博弈的均衡策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后置订单”模式,不是简单地将订单置后,盲目追求标新立异,而是充分考虑财会专业特性及人才供求特点、现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困境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革新举措。(1)“后置订单”模式符合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要求。“后置订单”模式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分为订单前后两个阶段。订单前阶段,学校自主招生、自主实施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订单后阶段,根据订单要求,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全真环境技能培训(即学生顶岗实习)。这种“订单”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点。其一,适应了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学校本位传统办学模式改革的过渡性要求。其二,既保持了高职教育的规范性,又充分体现了其职业针对性特征,符合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基本特征。(2)财会专业特性要求人才培养订单后置。大部分专业的职业能力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企业要想获得这类专业人才的特殊知识或技能必须付出额外成本,可通过“外购”,也可对企业员工实施培训。而财会专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无明显的行业特性,即该类专业对应的职业能力无明显的行业差异性,技能人才的专用性较差。作为理性经济人,用人单位不愿费时费力地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而周期短、上手快、费用低,因而风险也较小的“后置订单”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3)财会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要求人才培养订单后置。各企业财会人才需求量小,岗位分散,而财会专业开设的普遍性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企业参与全程式订单的积极性不高。“后置订单”模式既减少了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费用,同时又能对订单学生的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工作作风等进行培养与熏陶,企业一举两得。(4)该模式既满足了学生当前的就业要求,更关注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2年的校内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教育,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比较合理的规划,创造能力、创业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为个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最后一年的订单培训以与顶岗实习,满足了学生当前的就业要求。二、“后置订单”模式的运行机制(一)以基本培养目标为导向,学校为主实施校内培养为了使人才培养更接近于企业需求,经管系对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实训安排等环节,在维护严肃性与规范性的基础上,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岗位(群)能力要求等进行适度调整,突出了“理论够用,强化技能”、“基于岗位工作流程”、“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重”等特点。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学习以及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基本职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非技能职业素养的“半成品”,为实施订单培训奠定良好基础。(二)签订订单,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学院在充分考察、了解企业基本状况及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与其签订人才培养订单,明确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人才数量、人才培养规格以及培养方案等,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符合订单要求的技能人才。例如,东营信誉楼百货公司在与经管系合作之初,就明确了人才培养规格,即定向培养楼层(柜台)主任、后勤管理主任及记账人员,要求熟练掌握管理学、营销学、会计学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独立组织楼层商品经营活动。人才培养规格是订单培养实施的行动指南。在班级组建上,主要采取用人单位冠名下的集合与分散有机结合方式,即将用人单位岗位相近的订单集合组建班级,以便管理和培训,而对于关键性岗位技能则实行分别培训。(三)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组建冠名班级后,双方要合作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在与东营信誉楼合作过程中,经双方协商确定主要开设《职业生涯设计》、《商业营销》、《连锁经营》、《商务礼仪》、《信誉楼人》等课程;培训时间1500学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校内培训,为期3个月,由学校和单位共同选派人员根据双方确定的培训方案授课,共同考核;第二阶段是职场培训,为期4个月,学生进入河北青县商厦(信誉楼百货公司第一分店)参加职场培训,由公司业务骨干担任培养教师,单位组织考核。(四)企业为主安排顶岗实习在校企合作对订单学生进行约1个学期培养后,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有针对性的强化,对企业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具备了顶岗工作的基本条件,经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考核合格后,学生与企业签订用人意向书,开始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将学生视为企业“准员工”,并指定专人负责业务指导,同时,学校也安排专门教师负责实习指导。顶岗实习结束后,由双方指导教师共同给出顶岗实习鉴定,合格者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书。(五)校企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结合顶岗实习内容,在校企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从2008届信誉楼顶岗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看,大多数学生都结合本单位及其具体工作,对有关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与思考,毕业设计得到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六)毕业生情况回访与信息反馈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并不是订单工作的结束,学校还需要开展后续工作。经管系指定了专职人员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并向用人单位进行满意度、意见和建议调查,为校企进一步合作,指导其他订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随着后置订单培养不断实践,学院组织制度日趋规范。学院、系部都成立了顶岗实习与就业指导机构,针对具体订单还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订单企业领导及技术专家、订单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订单项目运作机构。三、“后置订单”模式绩效分析实践表明,财会专业“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打开了我院产学合作办学的新局面,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一)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2005年我院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率72.5%,随着“后置订单”培养的实施,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达到86%、93%、98%。(二)促进了专业建设一方面,促进了课程改革与建设。课程建设突出了“理论够用,强化技能”的基本要求,实践了任务驱动、案例引导、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满足了高职教育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实训实验室配备不断完善。除在对现有的会计电算化、ERP沙盘等实验室设施更新改造,还新上电子商务实训室和现代物流实训室各1个。同时,还积极尝试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再一方面,实行“双证”融通式教学。将会计从业资格证、统计从业资格证等证书学习内容与要求充分融入教学内容体系之中,成绩考核中逐步增加了资格证书项目。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98%的学生毕业时获得会计资格证书。(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得以加强一方面,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资格考试,获得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多种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部分专业教师还利用寒暑假时间,踊跃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四)学院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院多次调查回访表明,用人单位满意度在90%以上。东营信誉楼百货公司、上海浦发银行等多家单位又先后多次与经管系签订订单,并表示继续加强合作;当地许多小企业也慕名而来,纷纷向我院“预订”所需人才。实践表明,“后置订单”模式适合当前我国财会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然而,这一模式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4]。诸如,学生择业心理矛盾,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稳定性差,信息交流尚缺乏有效平台,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完善。此外,如何改革校内教学以更好地适应“后置订单”模式的要求,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保障[1][5],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参考文献:[1]朱怀忠.对高职教育建立“订单式”培养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9).[2]陈水生.“订单教育”中校企结合障碍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刘小芹.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4]徐盈群.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5]张健.订单教育运作的内在机制与操作要领[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我加....... 网络找写手防小技巧:1\不要找QQ级别很低的写手.2\不要贪便宜,总是以低价诱惑。3\把写手的QQ号和手机号百度一下,看看相关信息.4\把写手的收款银行账号百度一下,看看相关信息.5\网络交流之后,最好可以电话交流一下,确认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