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萧红生死场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萧红生死场论文参考文献

《生死场》讲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的乡民“生”与“死”的故事。

在第一章节《麦场》至第十章节《十年》里,作者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日常生活。《麦场》写到赵三感到养牛和种地之不足,必须到城里去发展。他渐渐不注意麦子,每日进城,梦想着另一桩有望的事业。

而这种时候,地主还要加地租,他和李青山等人想发起“镰刀会”进行抵抗,但中途失败,他家的青牛卖了,无法种地,他只得编鸡笼去卖。可这只是暂时的缓解,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贫困。“五月节”到了,由于米价跌落,卖的钱不够还债,成业家连一斤面粉也买不起。在东北严寒的冬季里,孩子们饱受摧残。

生了病无钱医治,任其恶化,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孩子死了,只是随便地用草捆起来,扔到乱坟岗任野狗撕扯。严酷的生存条件使他们连维持最基本的温饱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精神世界的荒芜和残缺便成为必然。他们脾气粗暴,行为只受自然本能的支配,好像不经过大脑思考,甚至连作为人的本能的舐犊之情都沦落了。

二里半、王婆、老赵三、月英、金枝,这些男人和女人像牛马一样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乱七八糟地死。小说后七章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日寇铁蹄蹂躏下东北农民悲惨的生活状态以及渐渐苏醒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情绪。

《生死场》 艺术特色

《生死场》着重写出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已不太注意的历史惰性。全书没有以人物为中心的情节,甚至也没有面目清晰的人物,这一直被认为是艺术缺陷的构思反倒暗喻了一个非人的隐秘的主人公。它隐藏在芸芸众生的生命现象之下。

在这片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的乡村土地上,死和生育同样地频繁,显示了生命——群体生命目的的匮乏与群体生育(命)频繁繁衍的对立。”

《生死场》共有十七章节。《生死场》讲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的乡民“生”与“死”的故事。在第一章节《麦场》至第十章节《十年》里,作者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日常生活。严酷的生存条件使他们连维持最基本的温饱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精神世界的荒芜和残缺便成为必然。他们脾气粗暴,行为只受自然本能的支配,好像不经过大脑思考,甚至连作为人的本能的舐犊之情都沦落了。二里半、王婆、老赵三、月英、金枝,这些男人和女人像牛马一样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乱七八糟地死。小说后七章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日寇铁蹄蹂踊下东北农民悲惨的生活状态以及渐渐苏醒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情绪。《生死场》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在《生死场》故事中,作者描述了一些女人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的生活和死亡。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萧红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她的出生并没有给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家庭带来多大的快乐。封建意识、封建文化作用于她身上的注定的是要么顺从地接受,要么在反抗中冷淡地度过。在她的记忆中,她的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生死场》以哈尔滨近郊某农村为背景,描写“九一八事变”前后,当地村民和他们视为珍宝的土地以及牲口的故事。萧红23岁写作《生死场》时,正被父亲软禁于阿城县,惩罚她躲避包办婚姻及与男友外逃。作品主题《生死场》的主题是通过生与死的一系列意象连缀成的。其中生育行为——妊娠、临盆——这些女性经验中独有的事件构成了群体生命现象的基本支架。在《生死场》中,妊娠、临盆这种活动,对于女性来说,是纯粹的苦难,是完全的无奈。这是男性强加于女性的行为。在这一苦难过程中,女性感受不到任何意义、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风格独树的女作家,她写出了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的种种不幸,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精神奴役,探索了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一、女性悲剧形象作为女性作家,萧红始终注视着女性的苦难人生,尤其是北方妇女的苦难和挣扎。她塑造了一系列不幸女性的悲惨形象,并以此形成了她小说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体系,使她的作品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通观萧红全部作品,主角几乎都是女性,并且主要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寡妇、弃妇、农妇、佣妇、乳娘、童养媳等形象,她们的命运是悲惨的。有的被地主糟踏,如王阿嫂,丈夫死后被地主的大儿子奸污,后来又活活地被地主踢打致死(《王阿嫂的死》);有的被传统习惯势力折磨致死,如小团圆媳妇,只因她长得活泼、作风大方了一点,那愚昧的婆婆就根据几千年传下来的旧规矩,不分白天黑夜地打她。团圆媳妇被虐待、折磨病了以后,婆婆不是请大夫诊治,而是请巫医跳大神,把团圆媳妇扒光了按在装沸水的缸里驱邪,给她烧替身、看香火,直到把活泼可爱的团圆媳妇作弄死(《呼兰河传》);有的惨遭资本家杀害,如小岚,她只因休息时间跑出工厂,去关照一下自己的哑巴爷爷,让工头发现,被活活地打死(《哑老人》)……萧红通过对这些妇女生活、命运的描写,揭露与鞭挞了封建社会制度下统治、压迫、残害妇女的罪恶。二、女性悲剧探询萧红的小说是她的一种生命形式,她的女性意识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也许正是因为自身不幸的生活经历,恰好成为萧红洞察女性悲剧的起点,她在作品中对女性自身的性格弱点和悲剧命运的反思和体验尤为强烈而深刻。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了种种不幸,甚至是悲剧命运的根源。在阶级压迫深重,男权专制盛行的中国北方农村,女性不仅连应有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即使是为其性别特征所赋予的怀孕、分娩,也遭到了无情的忽视与遗忘。萧红超乎许多女性作家,对女性的生育作了触目惊心的描绘,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在《生死场》中,萧红更为深刻而细致地描写了女性这种无意义无价值的生育,女人的生育更和猪、狗等动物的生产毫无二致。“大肚子的女人胀着肚子,身上浇着冷水跪在满是灰尘的土炕上,一动不敢动,仿佛是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丈夫”。生命的诞生成了一种罪行:“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整个村子里,人和动物生产构成互为喧嚣的背景,人的生命活动降低为低等动物的本能活动,而女人比动物更不如的是除了生育之痛,还受到他们的丈夫的折磨,女人在遭受这一刑罚时还遭男人的打骂。他们让妻子怀了孕,却又憎恶妇女生育的痛苦扰乱了他们的耳目。女性的悲剧不仅仅来自男权的残暴无情,来自女性自身的性别悲剧,更为可怕的是来自女性自身的自我扼杀。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男权社会的欺压,使妇女们的命运已经极为可怜了,可是有些女人对比他们更弱小、更可怜的同类,不仅不施以仁慈之心,而是更冷酷地对待她们。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城里谋生的金枝遭到强暴与蹂躇后,她那颗破碎的心灵不仅引不起周围那些有着相同遭遇的女人的注意与关切,就连自己朝思暮想的亲生母亲,也只对着那张浸透了金枝羞恨与屈辱的钞票痴迷,而忘却了对女儿的抚慰与怜惜。不仅如此,在物质欲望的诱惑下,母亲还急不可待地鼓励女儿尽早返城。金枝那颗渴望爱抚与慰藉的心,就这样被母亲无情而冷酷地遗忘了。《呼兰河传》对两位年轻女性生命毁灭的叙写,说明萧红已经注意到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积弊的巨大残害性,注意到了女性存在的阴森的氛围。灾难不仅来自表层,在顽强的传统意识与文化惰性中,结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强行主宰、制约着妇女的言行,甚至扼杀生命。当她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和不乏温馨的童年的时候,分明又向人们提示了当时的呼兰河威胁女性生存的一大祸首,那便是封建意识、习俗和封建礼教。三、社会深层探索萧红的女性意识还触及到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社会性命题: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里,女性形象是空洞的,她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女性的爱是无意义的,她们不仅得不到回报,而且最终使自己变成男人欲望的对象或家务劳动的工具,被男性蚕食掉了自己的生命。正如萧红所描述的: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人塑得很温顺,似乎对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凶猛,似乎男人很不好。其实不对的,世界上的男人,无论多凶猛,眼睛冒火的似乎还未曾见过。就说西洋人吧,虽然与中国人的眼睛不同,但也不过是蓝瓦瓦地有点类似猫头鹰的眼睛而已,居然间冒了火的也没有。眼睛会冒火的民族,目前的世界还未发现。那么塑泥像的人为什么把他塑成那样子呢?那就是让你一见生畏,不但磕头,而且要心服。就是磕完了头站起再看看,也绝不后悔,不会后悔这头是向一个平庸无奇的人白白磕了。至于塑像的人塑起女子来为什么要那么温顺,那就是告诉人,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快来欺侮她们吧……所以男人打老婆的时候便说:“娘娘还得怕老爷打呢?何况你一个长舌妇!”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该,神鬼齐一。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可见,温顺也不是怎么优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原由。萧红发掘出了女性在历史文化中所处的作为审美对象的地位和形成这种地位的原因。在顽固的愚众心理中,形成了一整套对女性的规范,如果有违反者,他们必千方百计来进行束缚甚至绞杀。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都死去了,她们是在那司空见惯的人群的冷漠、麻木、幸灾乐祸中死去的,她们身上浓缩了几千年女性饱受折磨的整部历史。在这里,萧红的笔触有力地伸向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和为其提供养分的现实土壤,在她笔下展现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而是中国社会的一隅呼兰小城人们的悲剧,悲剧的根源,就在于那种病态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历经人间沧桑、尝遍酸甜苦辣人生滋味的作家不由得发出如下的感慨:“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萧红在近九年的创作实践中,始终以她所特有的女性视角,关注着故乡人们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不幸女人们的生存状态。描绘女人们动物似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麻木,描写她们的追求与幻灭,揭示出在背负民族及个人双重苦难下女性命运的悲剧意蕴,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生死场》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读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其中滋味与幼年时读后有很大不同。

尽管我与女作者生活的时代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萧红那奇特的笔锋描绘展开了一幅落后的,混沌的,残酷的北方农村画面给幼年的我以极大地刺激。那些场景似乎离我很远又似乎很近。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们,麻木中有着深深地困惑,痛苦中有着觉醒。让人看了沉重又有所思考。

萧红笔下一再强调的是农人生命价值的无意义与丧失。“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农家无论是颗菜,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母亲在风暴中呼喊着孩子,为的是从他脚上扒下一双旧棉鞋,因为那是孩子父亲唯一一双出门穿的鞋,而让孩子赤着脚走在雪地里,“乡村的母亲仿佛与孩子是仇敌。”“妈妈们摧残孩子永久疯狂着。”

一切都出自“本能”。

萧红的生死场不仅是天地,生死场中的女性身体表现了一种生与死的大场域。作为女性我最关注的是文中女性的命运,所以年轻的金枝,年老的王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

五姑姐姐的难产,金枝的早产,李二婶的小产。王婆服毒和小金枝被成业摔死,王婆生病。月英,打渔村最美丽的女人,毫无声息地死掉了。不同年纪的女性共同面对的相同命运。从少女金枝到老妇王婆,漫长的受难图。年轻时的金枝和成业有着青春狂热的爱,但也有着面对生活困惑的愤怒,小金枝被成业惨惨摔死。愚昧之下,人性,时刻是魔鬼;流落到城市的金枝更是无根的浮萍,她无路可走。在贫困的荒芜的乡村,在夫权的重压下,在文化的荒漠中她无路可走。王婆年老困顿,但是她有不屈的灵魂,她是文中最富于反抗精神的代表,她是北方女性中最可贵的人物。

我生活的时代已经与文中时代有了千差万别,但是年幼时的我也曾经看到笼罩在北方农村的落后与愚昧。年幼的我在农村的姥姥家做客时,在大人暗搓搓的闲聊中偷偷听过好多农村女性的悲惨故事。有被雪天打在雪地里罚跪致死的农村小媳妇,有在农村鳏寡孤独的自杀的老人,这些故事成了我最早的女性独立的启蒙。

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的变化很大了,但是女性真正的独立道路仍然很远。女性的独立应该是独立于物化之外的,精神的彻底的自由。这是女性的生死场。

生了死,死了生。难怪萧红以生死场”为之命名。

九一八前的十年,九一八之后的东北农村,忙着生,忙着死——薄薄的一册子存在之思。书本再现了历史,一幕幕晃过眼前,我看到的是人处于极端状况时退化成为原始的野兽,剩下的只是病态的灵魂,再也谈不上高贵。

蒙昧之中生存着——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样样去做,完成了也就结束了,没有一句为什么的疑问。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候,生存尚且来不及,顾着填饱肚子的求生本能完全淹没了情感的追求,人性的光辉也成为一种遥远的奢侈。

活着,不为什么,也许是为了继续存在,也许只是为了抗拒那死的恐惧。在生与死之间,毫无理由的迷惘着挣扎着,没有谁想过要自行了断了那没有意义的余生,苟且活着。

我看不见美丽的爱情,却看见金枝像一只无助的羔羊,她是成业泄欲的生殖工具。在窘迫的生计面前,成业认为妻子和女儿是自己的累赘和负担,竟然在怒气之下把女儿小金枝活生生的摔死了。老王婆服毒自杀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作最后的挽救,甚至连丈夫赵三也无动于衷,巴巴的盼着老婆快点死掉好上棺材。

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沉重的文字背后藏匿着的是彻底麻木的生命意识。冷漠,残忍,没有一丝人情的温暖。这就是当时的现状。

想要疯狂的呐喊吗?那些珍贵的东西——譬如爱、温暖,都到哪儿去了!战争、贫穷、落后、愚昧,是凡夫俗子命定的原罪和劫难。什么民主、自由、和谐亦或关爱,那是一些太派不上用场的虚无的东西,死守道德良知的人必定遭到人们的嘲笑,死于清高,死于饥饿、病痛或是战斗之中。

当生存的底线在一步步可怕的倒退,朝不保夕的人们只求自保活命,高尚不顶饭吃,谁还来得及顾着谁?人,一个个的少了,倒是动物血淋淋的本质渐渐暴露了出来——自私、冷漠、先己后人。僧多粥少,不得不展开一场无情的窝里斗。

金枝的母亲曾是那样坚决的劝说女儿洁身自重,可是当女儿真的迫不得已出卖肉体换回票子时,她贪婪的眼睛亮了,连清洁也忘记得一干二净,甚至怂恿着女儿赶快回城,多赚一点钱。毕竟,维持一个不算坏的肮脏躯体总比死了好。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活着不容易,不择手段才算有本事。

十年过去了,老百姓还是那样生老病死,就这样过了十年。”在残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蹂躏了村民的土地后,大家似乎才有点清醒过来。就连满脑子里只有那只老山羊的二里半,也在犹豫和畏缩中走向反抗。要站起来,要团结,要揭竿而起,不做敌人的奴隶!即使是死,也要日本鬼子陪葬,也要死得光荣!

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祭奠。这生生死死的宿命仿佛一幕亘古不变的场景,屹立在人们的面前,高远而不可动摇。在没有理清生存与毁灭的意义之前,所有的挣扎都像是一个巨大而廉价的玩笑。

战争摧毁文明、孕育罪恶、玩弄生死,贫穷则催化人性的扭曲和沉沦,凸显人类野蛮的本性和动物的欲望。然而在与战争和贫穷的斗争中,人类用生命的屈辱和毁灭提出严正的抗议,却没有一个胜利者。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生存困境和永在的苦难。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在乡村,永远也感受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他们。”如果你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会不加思索的说,活着是为了穿衣吃饭。再问,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这由生死交织而成的网,将所有生命的悲欢苦乐吸收、消泯,网罗其中的生命挣扎或反抗,但最终一切都化为虚无,化为死寂。

萧红带着放大镜,把对生死轮回的思考放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点,去审视那时候贫农的生存状况,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再次探讨了活着或是离去这一永恒不变的人生命题。

现在的安逸,让我们早已忘却了挣扎。

这是个时代的洪流。我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平凡普通,但是生活是温馨美好的。父母的陪伴和老师的教育,生活和学校是相连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成长的。现在是和平时代,国家重视科技和教育,没有战争,没有动乱,我们就这样活着,渺小平凡。

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这是无法避免的。许多富者,挥霍着金钱,不知世上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找不到让生命更有意义的方式。太多的父母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关爱和保护就是漂亮昂贵的衣服和大量的零花钱,早已为孩子铺好了人生之路,然而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人,却……这不知是幸福还是更深切的悲哀。

其实,我很想活在上个世纪,那个动荡的社会中。相对于教室里的学习,从5岁到25岁安逸本分的学习,书中那不幸的时代,似乎更能爆发出一个人的民族之气。那时的人无疑是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那些受地主压迫的贫苦农民,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干活,还要忍受饥渴和疾病的煎熬,在那种条件下,他们挣扎德活着。我无法想象那样的环境中,想要活下来,是要忍受怎样的艰难与心酸,一颗怎样的心才能承受,要有怎样的顽强性格才能适应,那时的他们与现在的我们是怎么也联系不到一块的。想到自己总是因一点不顺心就乱发脾气,遇到点苦,就受不了要流泪,依赖着父母,不知生活的不易,我感到很惭愧。隔了不过百年,世界彻底变了样,那人呢?我们血脉传承中,不知骨子里还有几分先辈的血性。

那时的中国也是在水深火热中,科技武器才是那时的王道,而中国无疑成了弱者。连个小小的日本都想吞下中国。当然,有压迫就有反抗,不当王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这样的豪情热血,无数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用自己生命保卫着国家的尊严。不是在沉默中死去,就是在沉默中爆发。那些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都一个个站了起来,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责,那些在茫茫黑夜中的苦难的人,组织着一切,是如此悲壮又义无反顾。甚至连那个胆小怕事的二里半最终也受不了日本人的暴虐,他也要反抗,而加入了义勇军。

那样的先辈是值得我们敬重的,记住他们吧。他们在生与死之中挣扎,上演着悲壮的人生。在那时,死并不难,而要在压迫中亡国后还能勇敢的反抗并要活下去,那是何其艰难不易,他们有着那样顽强的生命力,我想更重要的,一定是那坚强的心和那火热的血!

在那时,女子的地位是低下的,那时的女人并没有像现在一样独立自主平等的地位,她们受社会的约束,注定一生要靠丈夫。那个金枝,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可她嫁了个粗暴的男人,于是注定了一生的悲惨。那样可怜的女人在那时太多了,没有幸福,没有阳光,要忍受生活和心灵的双重折磨与煎熬。那时,梦想与生活完完全全是两回事,女子的梦想即使是简单的,也犹如夏日的泡沫,如此短暂且易碎,而且是碎得彻底。如果她能活在现在,那么人生绝不相同。只要努力追求,幸福和梦想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可那是命啊,她活在那个时代,我们只能是无奈的旁观者。不同的时代,能造就不同的人生,我们该庆幸的,该感激的。

然而,活在当下的我们,在感慨之余,依旧不该忘记历史,不能忘却苦难,更不能忘记那生与死之间的挣扎!

首先说萧红这个作家,原来只是听说过她的名字,后来看看电影黄金时代,对她的经历过了一遍,也算是了解了,也喜欢了。前半部,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期望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不过,它在艺术表现上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人称之为文本的断裂。换言之,小说的后半部,由生死存亡转到革命前途问题。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副“力透纸背”的图画。

这是萧红的成名作,或许就是在写着她的命运,父亲出了名的抠门,从小跟着祖父,祖父有美丽的花园。就像书的结尾写着,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起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花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的,但都透露着生存与死亡的挣扎。好像就是叙述,那些故事真实的让读者就感觉它的确发生过。荒凉的年代,吃饭都成了问题的时候,人们还是有情的,只是情之前是吃饱,生存,然后是情。一本书看下来,给人一种淡淡的压抑感,看到结尾,好像又解脱了,这种解脱,是死亡的解脱。

《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应。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民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就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的气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展示人生的荒凉感。

又说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它不是大部分小说那样,好人坏人分明,这里面都是复杂的人,真实的人,人性就是这样。没有绝对。她有事做着好事,有事做些谁也不理解的事。你以为她要死了,她偏偏挣扎着,最后活了过来。你以为她最终会好好活着,却无比凄惨的死去。你以为你可以预知他们的命运?没有经历过的,不会知道他们路途的远方。所有著名的小说,作家,都是来自生活,有着丰富的经历。平淡的人生不生波澜,无节无枝,实在没东西可写,所以乱世总是出作家的。

生死场我花了三天的时间看完了,所以故事在玩我心中是连贯的,也有些看不懂的地方,这或许是时代不同,有些话语不能理解。

它用了散文化的结构章法,书中写了季节的更换,年代的轮回,但时间的自然流转却没有提供为情节发展所需的因果关系,因而,那里的生活只是一个个各自相对独立的场景之间的空间组合。第一章“麦场”主要写二里半找羊,第二章“菜圃”写金枝与成业的恋爱,第三章“荒山”写月英的死和“镰刀会”。整个小说没有组织完整的故事情节,它采用的是一种散点空间单元,并通过时间转换的节奏把其连缀了起来。这种看似无组织的组织,无结构的结构,正是中国散文美学形散而神聚的精髓之所在。

萧红是个经历丰富的作家,《生死场》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小说。

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语文老师说萧红。大概是从那个时候起,就不由得在心里对萧红产生了敬佩之意。读完她的作品,深深的感受到了感触。很喜欢她的《生死场》。这是她的成名作。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

《生死场》是她的第一部以萧红之名写的作品,原名《麦场》,后来胡风将它改名为《生死场》。

喜欢《生死场》,是因为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萧红的笔触式如此的细腻,鲁迅先生也曾这样评价过:“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此外,胡风曾这样评价过:我们才能够真切地看见了被抢去的土地上的被讨伐的人民,用了心的激动更紧地和他们拥合。萧红的这部作品对当时的作用是很独特的。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萧红将悲剧的触角滞重地深入到女性世界。《生死场》的女主人公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老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虐待她,后来干脆抛弃了她和孩子,独自跑进关内去了。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却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丈夫老赵三。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反动政权枪毙了,她觉得生活无望,愤而自杀,可是在将要埋葬的时候,又活转过来了。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她只有十七岁,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梦想着青春和幸福。但生活给她带来的是什么呢?情人很是粗暴,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言冷语的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还有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死了。作者通过对她笔下三个人物的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北方贫苦妇女的悲惨的遭遇。萧红思考关注着女性的生命形式及生存状态。她将自己作为女性的痛苦的灵魂,融进她笔下苦难女性的身上,将她特有的“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孤寂与悲剧融为一体,从而使她笔下的“萧红式”女性充满着悲剧美,这些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生存的悲剧,也是现实的社会的悲剧,更是历史的文化的悲剧。萧红对男权社会的强烈抨击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包含着她鲜明的女性意识,即女性应该获得人格的平等与人性的尊严。在继承五四传统的道路上,萧红以自己创作呼唤着妇女解放与女性自觉。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那么一些文人骚客来反映社会现实,推动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萧红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把《生死场》视为民国时代最好的小说。虽然不精致,甚至粗糙,但是那种带着天才的强光显著到了某种夺目的地步,足以支撑起它如此高阶的位置。时至今日,我们还是不难想象,在1935年11月14日那个清冷的夜里,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的洋房中,读者鲁迅何以会如此震惊。

小说家写史,可以如此惊心动魄;而文字知己,有时竟然也是刻骨铭心的。

《生死场》所记录的,是中国文学一直被期待但总还没有的光景。这是一个天才的天才绝望。

在萧红的《生死场》之前,还从未有一个中国作家,将人类捏造的如此凌乱不堪,如此哀鸿遍野,又如此深情悲悯。“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在《生死场》中,每一个读者都一定看到了,汉字可以如此纯粹,干净,冷冽,平坦,分明,深澈,磊落,异常神奇地承载着理应无法承载的一个宏大完整的既是虚拟的世界,又是真实的空间。

在《生死场》中,我们也看到了,当人挤压在黑暗的生存隧道中时的种种渴求和卑劣,还有植入骨髓的现实仇恨,还从未如此质地真实过,那么平静,那么自然,这是中国小说最开始也是最后的铺排。

萧红有着现代中国作家最残酷的冷血:全村最美丽的女人月英一过门就患了瘫病从此不人不鬼;金枝还是大肚子只是恍惚中错摘了没长熟的柿子,她的母亲不由分说就是扑上去一通厮打;土地上的农民们像狗一样日以继夜地干活,却一顿饱饭都是天大的奢想,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大量女人的生育、死亡以及病痛之类的描写,遍布文字间,撕心裂肺.......在这片土地上,人类的生活状况猪狗不如,精神的麻木也是猪狗不如。

萧红的《生死场》又有着最浩瀚的悲悯:由兽事比人事,由家事见城事,由城事证国史,所见所感,泣涕交零、感国悲时、忧世伤生俱在其中,不乏悲怆与期望。这就是所谓“斯民同浩劫,此意敢言伤”了。

萧红的文字美学,把一个时代的细节放大至清晰如电影的画面,让每一个旁观读者惊心动魄。

《生死场》是用国民记忆研究的方式,去描绘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内心与记忆。

如何呈现整个国民的面貌?最平常的方式,当然是讲述他的渊源、历史、传统、日常,和人们的生活的关联,等等。

《生死场》偏向险中求。这本书有许多的“国民性”理论掺杂其间,更像是某个宏大主题的骨肉还原,但却并不突兀,不会很严肃,因为它原是一本不像小说的小说,在看似真实刻酷的道来中,潜藏虚构与梦幻。

这是过去之书,也是未来之书。想象的中国,幻想的人类,虚构的历史,同时又交错着和现实紧紧相连的部分。虚构的东北大地上的生与死,其实是所有中国土地的本质;而生死挣扎的人们,则成为一部自我扩充、修改、掩饰和推翻的“吾国吾民”集体合照。

由《生死场》观之,所有往昔都是一种虚构;唯经人的文字想象,才被重新认定为真实。

每次重读《生死场》,还都会把自己经由书籍寄存的历史记忆牵出来,留下的记忆空间真是至真至诚。

每次重读《生死场》,都特别感谢萧红。她一点也不比里面的人物轻松,愿这个曾经绝望的灵魂,已经平静下来。

傍晚,我准备去探望她的故居。

萧红论文文献

美国学者葛浩文是研究萧红的专家 写过不少 还为她做过传记

苦难的女性悲歌——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 萧红是一位女性意识很强的作家,她从女性平淡的日常生活着眼,描写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写出了北方农村苦难女性的血泪生活,唱出了女性挣扎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悲歌,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和迫害。萧红虽然揭示了两性之间的对立,但是她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要男女互相仇视,而是为了唤起社会对于女性人格尊严的重视,为了建立一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所构成的世界。 在20世纪的中国女作家中,萧红虽然算不上一个大家,但却是最具有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的女作家之一。萧红的女性意识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她的小说描绘了一个时代的妇女生活,在二三十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那么,何谓女性意识呢?乐黛云教授认为应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是社会层面,从社会阶级结构看女性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压迫的觉醒;第二是自然层面,以女性生理特点研究女性自我,如生理周期、生育、受孕等特殊经验;第三是文化层面,以男性为参照,了解女性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独特处境。” 萧红的小说体现了浓重的女性意识。她塑造了一系列女性悲剧形象,探讨了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揭示了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风格独树的女作家,她写出了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的种种不幸,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精神奴役,探索了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 一、女性悲剧形象 作为女性作家,萧红始终注视着女性的苦难人生,尤其是北方妇女的苦难和挣扎。她塑造了一系列不幸女性的悲惨形象,并以此形成了她小说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体系,使她的作品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通观萧红全部作品,主角几乎都是女性,并且主要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寡妇、弃妇、农妇、佣妇、乳娘、童养媳等形象,她们的命运是悲惨的。有的被地主糟踏,如王阿嫂,丈夫死后被地主的大儿子奸污,后来又活活地被地主踢打致死(《王阿嫂的死》);有的被传统习惯势力折磨致死,如小团圆媳妇,只因她长得活泼、作风大方了一点,那愚昧的婆婆就根据几千年传下来的旧规矩,不分白天黑夜地打她。团圆媳妇被虐待、折磨病了以后,婆婆不是请大夫诊治,而是请巫医跳大神,把团圆媳妇扒光了按在装沸水的缸里驱邪,给她烧替身、看香火,直到把活泼可爱的团圆媳妇作弄死(《呼兰河传》);有的惨遭资本家杀害,如小岚,她只因休息时间跑出工厂,去关照一下自己的哑巴爷爷,让工头发现,被活活地打死(《哑老人》)……萧红通过对这些妇女生活、命运的描写,揭露与鞭挞了封建社会制度下统治、压迫、残害妇女的罪恶。 二、女性悲剧探询 萧红的小说是她的一种生命形式,她的女性意识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也许正是因为自身不幸的生活经历,恰好成为萧红洞察女性悲剧的起点,她在作品中对女性自身的性格弱点和悲剧命运的反思和体验尤为强烈而深刻。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了种种不幸,甚至是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阶级压迫深重,男权专制盛行的中国北方农村,女性不仅连应有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即使是为其性别特征所赋予的怀孕、分娩,也遭到了无情的忽视与遗忘。萧红超乎许多女性作家,对女性的生育作了触目惊心的描绘,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在《生死场》中,萧红更为深刻而细致地描写了女性这种无意义无价值的生育,女人的生育更和猪、狗等动物的生产毫无二致。“大肚子的女人胀着肚子,身上浇着冷水跪在满是灰尘的土炕上,一动不敢动,仿佛是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丈夫”。生命的诞生成了一种罪行:“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整个村子里,人和动物生产构成互为喧嚣的背景,人的生命活动降低为低等动物的本能活动,而女人比动物更不如的是除了生育之痛,还受到他们的丈夫的折磨,女人在遭受这一刑罚时还遭男人的打骂。他们让妻子怀了孕,却又憎恶妇女生育的痛苦扰乱了他们的耳目。 女性的悲剧不仅仅来自男权的残暴无情,来自女性自身的性别悲剧,更为可怕的是来自女性自身的自我扼杀。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男权社会的欺压,使妇女们的命运已经极为可怜了,可是有些女人对比他们更弱小、更可怜的同类,不仅不施以仁慈之心,而是更冷酷地对待她们。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城里谋生的金枝遭到强暴与蹂躇后,她那颗破碎的心灵不仅引不起周围那些有着相同遭遇的女人的注意与关切,就连自己朝思暮想的亲生母亲,也只对着那张浸透了金枝羞恨与屈辱的钞票痴迷,而忘却了对女儿的抚慰与怜惜。不仅如此,在物质欲望的诱惑下,母亲还急不可待地鼓励女儿尽早返城。金枝那颗渴望爱抚与慰藉的心,就这样被母亲无情而冷酷地遗忘了。《呼兰河传》对两位年轻女性生命毁灭的叙写,说明萧红已经注意到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积弊的巨大残害性,注意到了女性存在的阴森的氛围。灾难不仅来自表层,在顽强的传统意识与文化惰性中,结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强行主宰、制约着妇女的言行,甚至扼杀生命。当她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和不乏温馨的童年的时候,分明又向人们提示了当时的呼兰河威胁女性生存的一大祸首,那便是封建意识、习俗和封建礼教。 三、社会深层探索 萧红的女性意识还触及到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社会性命题: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里,女性形象是空洞的,她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女性的爱是无意义的,她们不仅得不到回报,而且最终使自己变成男人欲望的对象或家务劳动的工具,被男性蚕食掉了自己的生命。正如萧红所描述的: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人塑得很温顺,似乎对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凶猛,似乎男人很不好。其实不对的,世界上的男人,无论多凶猛,眼睛冒火的似乎还未曾见过。就说西洋人吧,虽然与中国人的眼睛不同,但也不过是蓝瓦瓦地有点类似猫头鹰的眼睛而已,居然间冒了火的也没有。眼睛会冒火的民族,目前的世界还未发现。那么塑泥像的人为什么把他塑成那样子呢?那就是让你一见生畏,不但磕头,而且要心服。就是磕完了头站起再看看,也绝不后悔,不会后悔这头是向一个平庸无奇的人白白磕了。至于塑像的人塑起女子来为什么要那么温顺,那就是告诉人,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快来欺侮她们吧……所以男人打老婆的时候便说:“娘娘还得怕老爷打呢?何况你一个长舌妇!”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该,神鬼齐一。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可见,温顺也不是怎么优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原由。 萧红发掘出了女性在历史文化中所处的作为审美对象的地位和形成这种地位的原因。在顽固的愚众心理中,形成了一整套对女性的规范,如果有违反者,他们必千方百计来进行束缚甚至绞杀。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都死去了,她们是在那司空见惯的人群的冷漠、麻木、幸灾乐祸中死去的,她们身上浓缩了几千年女性饱受折磨的整部历史。在这里,萧红的笔触有力地伸向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和为其提供养分的现实土壤,在她笔下展现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而是中国社会的一隅呼兰小城人们的悲剧,悲剧的根源,就在于那种病态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历经人间沧桑、尝遍酸甜苦辣人生滋味的作家不由得发出如下的感慨:“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 萧红在近九年的创作实践中,始终以她所特有的女性视角,关注着故乡人们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不幸女人们的生存状态。描绘女人们动物似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麻木,描写她们的追求与幻灭,揭示出在背负民族及个人双重苦难下女性命运的悲剧意蕴,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谈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这一论题,应该从三个层面入手:1、自然层面2、社会层面3、文化层面自然层面 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了种种不幸。“生育这本是人类最崇高、最美好的创造性行为,在萧红笔下,却成为女性的一个永难摆脱的劫数和苦难之源。” 在《王阿嫂之死》中对生育过程做了如此触目惊心的描绘:“她的身子是被自己的血浸染着,同时在血泊里也有一个小的、新的扎动物在挣扎。”生和死的连接是以女性生命的毁灭为代价的。 “自然性别造成的劫难再加上男人的无知、粗暴与冷酷,构成了女性生命的非人境地与悲剧性质。”这种动物般的生存是中国农村妇女的共同写照。 萧红在她的十多部小说中,几乎篇篇涉及死亡问题,而且所涉及死亡描写基本上都发生在女人身上。《王阿嫂的死》中怀着身孕的王阿嫂产后和新生婴儿一起死亡;《生死场》中王婆的自杀和自杀未遂的情形,小金枝被父亲活活摔死,美丽的月英姑娘瘫痪后遭到丈夫的折磨而死,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是美丽多情的月英的惨死。“月英是打鱼村最美丽的女人,生就的一双多情的眼睛”,常使人感到“落到绵绒里那样愉快和温暖”,可是在病魔的摧残和丈夫的虐待下,“她像一个患病的猫,孤独而无望”,姣好的身体也只剩下“线条组成的人形,只有头阔大些,头在身子上仿佛是一个灯笼挂在杆头”。这些原本美丽强健的女性,她们美好而富有活力的生命被沉重的生活和无法把握的命运所吞噬,最终走向了死亡。 面对女性生命毁灭的悲剧,萧红的叙述是直白、平淡、客观的,没有进行多余渲染。对王大姐的死是这样描写的:“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冯歪嘴的女人死了。第二天早晨,正遇着乌鸦的时候,就给冯歪嘴的女人送殡了。”对小团媳妇的死未作正面描写:“……还没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笑呵呵的小团媳妇就死了。”)两个埋葬她的人回来,议论“酒菜真不错,鸡蛋汤也热乎”,关于埋葬小团媳妇的经过却只字未提。在这些貌似轻松淡薄的叙述背后,我们感到萧红内心深处的悲悯与不平,感受到由女性无声的死亡所散发出的欲哭无泪的沉重与悲凉。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端点。对萧红笔下的妇女们来说,人生的起点是生育的灾难,人生的终点是死亡的悲凉,中间是日复一日的艰难的求生。萧红没有去虚构曲折奇巧的故事,也没有制造尖锐激烈的冲突,她只是写普通农妇的日常生活片段,人人都必得经历的生老病死等等,然而她凭借用忠实地描写这种生活来震撼人的心灵,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揭示妇女的非人生涯和悲剧命运。社会层面 求生的艰难——《生死场》、《呼兰河传》中描绘了在贫苦生活、阶级压迫以及男性权威围攻下艰难求生的画面,是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表现女性群体命运。 人格的践踏——《生死场》中,有不少细节生动描绘了传统男权尤其是夫权对女人的压迫。在男人的眼里,女人只是丈夫的工具和奴隶。《生死场》中甜美温柔的农家女金枝怀着美好的爱情憧憬爱上了成业,但是成业只把她当做泄欲的工具,使她未婚先孕,不得不匆匆嫁了过来。她带着身孕从早忙到晚却常常被丈夫打骂。成业在外边生意亏本,回来就拿妻子当出气筒,甚至不惜摔死才一个月大的婴儿。成业死后,成了寡妇的金枝为了生活来到都市,又遭到男人的强暴,受尽男性欺凌侮辱的金枝悲愤的表白:“从前恨男人,现在恨小日本子……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历尽艰苦的金枝为了寻求一块身心栖息的“净土”,决定出家当尼姑,可是尼姑庵在日本军进来之后早已空了,孤独的金枝依然无路可走。萧红在金枝身上表现的则是男人如何诱惑女人以满足他们的欲望,如何把她们当成满足本能需要的工具和伏侍生活的奴隶并冷漠残忍的对待她们。 自然生理、穷困生活、社会压迫、男权权威等固然是造成女子肉体生命被大量虐杀的原因,然而更多的广大妇女却是在心灵上被封建传统道德所毒害所虐杀了。萧红还从无数女性和自身的悲剧中痛切地发现更为深刻的封建文化意识对女性的戕害。文化层面 千百年来,女性卑贱,女人不是人,女人就应温顺、服从、奴颜婢膝……这种种封建道德文化已经深入到民族的精神、思想、心理和言行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主宰力量,迫使女性按照这种道德准则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12岁的“黑忽忽、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发育良好,活泼健壮,因为个子高大,不知害羞,头一天到婆婆家一顿吃了三碗饭而被“热心”的邻居们说长道短,认为她没有规矩,不象个媳妇,婆婆用严厉的打骂来管教她,这些“热心”的邻居们还踊跃疯狂地参与到摧残小团圆媳妇的行列中去。这些顽固的愚众大都是女性,如赵三奶奶,杨老太太……身为女性她们当初也遭受到类似的痛苦,几十年陈规陋习都这样实施下来,她们把曾经的痛苦抛到九宵云外,已经自觉地把陈规陋习的条款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要求,为虎作伥,和它一道来镇压起姐妹们来。这些麻木愚昧的女人们,她们本性是善良的,是照祖传的老例办事,是为了规矩出一个好人。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不得不打得狠一点,打出毛病,平时舍不得吃喝的她舍得花大把钱给媳妇跳大神、请巫医,人们似乎没有理由指责婆婆的残害与谋杀。在封建思想文化的毒害下,她们都变得如此残忍冷酷,她们不能容忍任何一个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统的人活在世上。她们的心已经死了,没有爱憎、没有活力、没有感情、没有人性。 在倡导男女平等长达一个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表面上似乎已经认同了女性作为人的权利,女性虽取得了与男人一样的政治地位、工作权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已经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女性生活的两难处境依然普遍,矛盾更加尖锐——大量存在于文字之中体现男尊女卑的字眼依然在传递着封建文化意识的毒瘤,影响着下一代;大量语言中指向女性的花样繁多的骂人词汇,代代口耳相传,愈发骂得过瘾了;更为可怕的是,女性在长期沦为男权中心社会的奴隶,出现了严重的如小团圆媳妇婆婆类的“异化现象”,她们已内化了男性观念。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意识形态,她们甚至还要面对因女性地位提高带来的对男性特权的冲击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围剿。但我们不能把女性的奋斗归于无望…… 无数的当代女性已身体力行地支撑着女性天空,无数的当代女作家正在充实着女性天空,我们要奋力“浮出”沉沦于地表千年的“水面”,说出我们的生存真相,大胆创造自己的女性文化,涂抹女性天空。

我这里有很多,留一下QQ我可以打包发给你。

萧红的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生死场》、《小城三月》,她的散文也很出色。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笔名。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详细的可以参考百度百科,就是这里:

关于写萧红的论文参考文献

有没有写萧红的书,比如说萧红传什么的。答:很多。 到现在为止,在黑龙江省的萧红故居收藏的“萧红传记”,大约有39种。而杨会的论文《体验与旁观》则说“有关萧红的传记现在已经出了很多本,据有关研究者统计已经达到70多部”。笔者统计到的萧红传记名单如下:骆宾基的《萧红传》、美国葛浩文的《萧红评传》(1979年译成中文在香港出版,1980年在台湾再版;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肖凤的《萧红传》(1980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王观泉的《怀念萧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松鹰和刘慧心的《落红萧萧》(四川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李重华的《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孙延林和姜莹编的《怀念你——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秋石的《萧红与萧军》(学林出版社,1999-12月出版)、日本中村龙夫的《火烧云——萧红小传》(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铁峰的《萧红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丁言昭的《爱路跋涉:萧红传》(业强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丁言昭的《萧红传》(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1993年9月)、丁言昭的《萧萧落红情依依——萧红的情与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情与爱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03-01日出版)、王小妮的《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网友通称《人鸟低飞》,长春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季红真的《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台湾谢霜天的《梦回呼兰河》、曹革成的《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华艺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曹革成的《我的婶婶萧红》(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1-1日出版)、林贤治《漂泊者萧红》(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叶君的《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03-01)、郭玉斌的《萧红:漂泊的诗化象征》(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月1日出版)、萧军的《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1980年著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版)、孙茂山主编的《萧红身世考》(2004年3月,哈尔滨出版社)、章海宁的《萧红作品及研究索引》和《萧红年谱》。章海宁主编了新版《萧红全集》、主编了“萧红研究丛书”。(文学评论:萧红传记知多少,一个活于第二次的萧红[王泽生] 作者:王泽生,2009年5月24日) 另外,朱云乔的《黄金时代:萧红与萧军的乱世情缘》,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年5月)

《跋涉》,悄吟(萧红)、三郎(萧军)合著,集中收萧红小诗《春曲》及短篇小说五篇。《生死场》(长篇小说)《商市街》(散文集)《桥》(散文、短篇小说集),署名消吟《牛车上》(散文、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长篇小说)《小城三月》(中篇小说) 论萧红 石怀池 《石怀池文学论文集》 1945年出版萧红的《跋涉》 辛知 《新民晚报》 1963,9.24论萧红 [日]立间祥介 《中国革命和文学》 日本平凡社1970年出版论萧红及其作品 许宝铭 《文坛》 1972年8月329期有关萧红、田军的文章 李辉英 《明报》 1973,7萧红的生平与创作 陈堤 《语文双月刊》 1979,1肖红的早期文学创作陈堤《黑龙江大学学报》1979,1肖红论赵凤翔《开封师院学报》1979,1肖红艺术风格散记郭一文《艺谭》1980,3与蓝天碧水永处――肖红及其创作程克夷《艺丛》1981,1△肖红创作初论邢富君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3三朗、悄吟的《跋涉》岁月 司马桑敦 《明报月刊》 1981,3论肖红的文学道路华铭《辽宁师院学报》1981,4萧红的十年文学道路钟汝霖《北方论丛》1981,5收录在《萧红新传与十论萧红》中☆读萧红作品记 孙犁《大地》1981,6Δ抒情诗、风土画——萧红创作的特色 季路 《文学书窗》 1981,7.18民主革命的优秀文艺战士萧红钟汝霖 《北方论丛》1982,1收录在《萧红新传与十论萧红》中☆“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肖红诞辰七十周年(附萧红:桥) 钱理群《十月》1982,1Δ不幸的萧红与萧红的不幸柯平凭《社会科学战线》1982,3收录在《萧红研究》第一辑中论萧红的创作张宇宏《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4爱国主义的激情,一直在她心头跳动――读萧红在香港发表的两篇著作札记陆文采《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5Δ试论萧军和萧红的自叙传作品 李熏风 《呼兰师专学报》1983,1萧红论张毓茂《新文学论丛》1983,1Δ论萧红创作的艺术特色 吴怡 《上海师院学报》 1983,2坎坷四载 文采璀璨——谈萧红1934年至1938年的创作 杨雪平 《文学论丛》 1983,3萧红与乡土文学 宋德胤 《文学论丛》 1983,3试谈肖红作品的语言特色陈瑞琳《社会科学辑刊》1983,4Δ萧红の初期作品について [日]浦元里花 《野草》(日) 1983年6月10日浅谈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 陆文采等 《社会科学辑刊》1984,1Δ谈谈萧红创作的寂寞感陆文采《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4,8萧红的中国心钟汝霖《黑龙江艺术》1984,10收录在《萧红新传与十论萧红》中Δ萧红研究 肖凤 《现代文学讲演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Δ略论萧红后期创作邢富君《社会科学辑刊》1985,1试论肖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文立祥等《绥化师专学报》1985,2收录在《萧红研究》第二辑中Δ试谈肖红独特的艺术风格陈宏《牡丹江师院学报》1985,2论萧红及其作品 姜穆 《三十年代作家论》 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0月出版反帝爱国女作家萧红钟汝霖《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87,3收录在《萧红新传与十论萧红》中Δ萧红的创作与外国文学王小平《艺谭》1987,3Δ评萧红初登文坛时的创作和思想李重华《绥化师专学报》1987,4萧红与乡土文学宋德胤《学术交流》1987,6萧红与林芙美子生活创作比较谈鲁民夫《呼兰师专学报》1988,1萧红和创作端木蕻良《文艺报》1988,3.19Δ谈萧红的创作风格顾尚满《社会科学辑刊》1988,3Δ试论萧红和阿赫玛托娃相似的艺术风格王挺《绍兴师专学报》1989,2论萧红的家园意识――兼论萧红的人生悲剧秦林芳 《呼兰师专学报》1990,2肖红的文学观与“****”问题――由《生死场》说起[日]片山智行《社会科学战线》1990,2Δ论萧红对民间俗语的运用侯广旭《呼兰师专学报》1990,3论萧红的创作道路――从题材谈起秦林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4Δ两萧早期创作比较谈李计谋果崇普《呼兰学人说萧红》 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Δ冰心、丁玲、萧红与女性文学陆文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4Δ试论鲁迅对萧红文学创作的影响单元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1,4萧红创作主体论铁峰《龙江社会科学》1991,5☆苦闷的黑土之魂:论萧红 曲若镁《龙江社会科学》1991,5收录在《萧红研究》第二辑中☆悄声吟唱爱国情――评萧红初登文坛的创作和思想李重华 曹桂珍《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略论萧红是“散文型”作家李计谋 果崇普《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 Δ萧红早期创作一瞥李计谋 果崇普《呼兰学人说萧红》 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Δ性格.情感.文学:读解萧红 张广昆《呼兰师专学报》1992,2试论萧红乡土文学创作倾向及其特点周清和《绥化师专学报》1992,2论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秦林芳《江海学刊》1992,2Δ浅谈萧红作品的语言特色卢安奎《龙江社会科学》1992,5萧红创作的时代内容与艺术足迹邢富君《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6Δ萧红与冰心、庐隐、丁玲语言风格比较谈陈宏《江汉论坛》1992,9Δ论萧红的文化心理和悲剧根源刘世楚《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3,1萧红创作体裁说李重华《学术交流》1993,2收录在《萧红研究》第二辑中☆论萧红的家庭意识及其意义侯运华《河南大学学报》1993,3Δ萧红现象“阐释”李计谋《学习与探索》1993,6Δ萧红创作散论王淑琴《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试论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文立祥于耀生《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的中期生活与创作杨雪平《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式”与北大荒文学风格姜志军《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论萧红的早期创作周细刚《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文学创作的主要倾向和特点周清和《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散论二题李计谋《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浓郁的东北风多彩的风俗画――萧红作品的乡土色彩陈伟郑丽秋《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与三毛:跨越时空的比较王金城武文茹《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作品的时代地域特色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刘丹华《萧红研究》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忧郁中的憧憬――简论萧红作品的审美风格王秀珍《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论继承和发扬萧红文学遗产问题陈堤《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巍巍耸立一丰碑――评萧红的历史地位光明童翁《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试谈萧红与鲁迅共同的思想品格陈向兰《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丹心与日月永恒郑玉璋《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论铁峰《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龙江社会科学》1994,1Δ萧红创作思想和审美情感的嬗变陈世澄《龙江社会科学》1994,1《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浅论萧红创作的故乡情结赵琪《山东师大学报》1994,2论萧红创作的审美结构秦林芳《江苏社会科学》1994,2论萧红的艺术风格钟汝霖《萧红新传与十论萧红》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4年4月萧红之鲁迅观:兼论“鲁研”的 论萧红 石怀池 《石怀池文学论文集》 1945年出版萧红的《跋涉》 辛知 《新民晚报》 1963,9.24论萧红 [日]立间祥介 《中国革命和文学》 日本平凡社1970年出版论萧红及其作品 许宝铭 《文坛》 1972年8月329期有关萧红、田军的文章 李辉英 《明报》 1973,7萧红的生平与创作 陈堤 《语文双月刊》 1979,1肖红的早期文学创作陈堤《黑龙江大学学报》1979,1肖红论赵凤翔《开封师院学报》1979,1肖红艺术风格散记郭一文《艺谭》1980,3与蓝天碧水永处――肖红及其创作程克夷《艺丛》1981,1△肖红创作初论邢富君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3三朗、悄吟的《跋涉》岁月 司马桑敦 《明报月刊》 1981,3论肖红的文学道路华铭《辽宁师院学报》1981,4萧红的十年文学道路钟汝霖《北方论丛》1981,5收录在《萧红新传与十论萧红》中☆读萧红作品记 孙犁《大地》1981,6Δ抒情诗、风土画——萧红创作的特色 季路 《文学书窗》 1981,7.18民主革命的优秀文艺战士萧红钟汝霖 《北方论丛》1982,1收录在《萧红新传与十论萧红》中☆“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肖红诞辰七十周年(附萧红:桥) 钱理群《十月》1982,1Δ不幸的萧红与萧红的不幸柯平凭《社会科学战线》1982,3 收录在《萧红研究》第一辑中论萧红的创作张宇宏《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4爱国主义的激情,一直在她心头跳动――读萧红在香港发表的两篇著作札记陆文采《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5Δ试论萧军和萧红的自叙传作品 李熏风 《呼兰师专学报》1983,1萧红论张毓茂《新文学论丛》1983,1Δ论萧红创作的艺术特色 吴怡 《上海师院学报》 1983,2坎坷四载 文采璀璨——谈萧红1934年至1938年的创作 杨雪平 《文学论丛》 1983,3萧红与乡土文学 宋德胤 《文学论丛》 1983,3试谈肖红作品的语言特色陈瑞琳《社会科学辑刊》1983,4Δ萧红の初期作品について [日]浦元里花 《野草》(日) 1983年6月10日浅谈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 陆文采等 《社会科学辑刊》1984,1Δ谈谈萧红创作的寂寞感陆文采《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4,8萧红的中国心钟汝霖《黑龙江艺术》1984,10收录在《萧红新传与十论萧红》中Δ萧红研究 肖凤 《现代文学讲演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Δ略论萧红后期创作邢富君《社会科学辑刊》1985,1试论肖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文立祥等《绥化师专学报》1985,2收录在《萧红研究》第二辑中Δ试谈肖红独特的艺术风格陈宏《牡丹江师院学报》1985,2论萧红及其作品 姜穆 《三十年代作家论》 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0月出版反帝爱国女作家萧红钟汝霖《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87,3收录在《萧红新传与十论萧红》中Δ萧红的创作与外国文学王小平《艺谭》1987,3Δ评萧红初登文坛时的创作和思想李重华《绥化师专学报》1987,4萧红与乡土文学宋德胤《学术交流》1987,6萧红与林芙美子生活创作比较谈鲁民夫《呼兰师专学报》1988,1萧红和创作端木蕻良《文艺报》1988,3.19Δ谈萧红的创作风格顾尚满《社会科学辑刊》1988,3Δ试论萧红和阿赫玛托娃相似的艺术风格王挺《绍兴师专学报》1989,2论萧红的家园意识――兼论萧红的人生悲剧秦林芳 《呼兰师专学报》1990,2肖红的文学观与“抗日”问题――由《生死场》说起[日]片山智行《社会科学战线》1990,2Δ论萧红对民间俗语的运用侯广旭《呼兰师专学报》1990,3论萧红的创作道路――从题材谈起秦林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4Δ两萧早期创作比较谈李计谋果崇普《呼兰学人说萧红》 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Δ冰心、丁玲、萧红与女性文学陆文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4Δ试论鲁迅对萧红文学创作的影响单元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1,4萧红创作主体论铁峰《龙江社会科学》1991,5☆苦闷的黑土之魂:论萧红 曲若镁《龙江社会科学》1991,5收录在《萧红研究》第二辑中☆悄声吟唱爱国情――评萧红初登文坛的创作和思想李重华 曹桂珍《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略论萧红是“散文型”作家李计谋 果崇普《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 Δ萧红早期创作一瞥李计谋 果崇普《呼兰学人说萧红》 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Δ性格.情感.文学:读解萧红 张广昆《呼兰师专学报》1992,2试论萧红乡土文学创作倾向及其特点周清和《绥化师专学报》1992,2论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秦林芳《江海学刊》1992,2Δ浅谈萧红作品的语言特色卢安奎《龙江社会科学》1992,5萧红创作的时代内容与艺术足迹邢富君《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6Δ萧红与冰心、庐隐、丁玲语言风格比较谈陈宏《江汉论坛》1992,9Δ论萧红的文化心理和悲剧根源刘世楚《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3,1萧红创作体裁说李重华《学术交流》1993,2收录在《萧红研究》第二辑中☆论萧红的家庭意识及其意义侯运华《河南大学学报》1993,3Δ萧红现象“阐释”李计谋《学习与探索》1993,6Δ萧红创作散论王淑琴《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试论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文立祥于耀生《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的中期生活与创作杨雪平《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式”与北大荒文学风格姜志军《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论萧红的早期创作周细刚《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文学创作的主要倾向和特点周清和《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散论二题李计谋《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浓郁的东北风多彩的风俗画――萧红作品的乡土色彩陈伟郑丽秋《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与三毛:跨越时空的比较王金城武文茹《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作品的时代地域特色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刘丹华《萧红研究》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忧郁中的憧憬――简论萧红作品的审美风格王秀珍《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论继承和发扬萧红文学遗产问题陈堤《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巍巍耸立一丰碑――评萧红的历史地位光明童翁《萧红研究》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试谈萧红与鲁迅共同的思想品格陈向兰《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丹心与日月永恒郑玉璋《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萧红论铁峰《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龙江社会科学》1994,1Δ萧红创作思想和审美情感的嬗变陈世澄《龙江社会科学》1994,1《萧红研究》第三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Δ浅论萧红创作的故乡情结赵琪《山东师大学报》1994,2论萧红创作的审美结构秦林芳《江苏社会科学》1994,2论萧红的艺术风格钟汝霖《萧红新传与十论萧红》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4年4月萧红之鲁迅观:兼论“鲁研”的科学与多向发展李计谋关海天《北方论丛》1994,4Δ论萧红创作中的童年母题谭桂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4Δ天涯何处是归路:萧红的忆旧情结熊峰《九江师专学报》1995,1论萧红的“恋家情结”叶振忠满力《呼兰师专学报》1996,1论萧红作品的地方色彩王义祥《学术交流》1996,2Δ萧红论(上)马春林《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6,2萧红论(下)马春林《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6,3萧红与杜拉斯艺术风格比较王晓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1庐隐、萧红艺术风格比较论 赵学芳 《临沂师专学报》 1996,1论萧红作品韵味与文体的独特性 游友基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1996,5发自黑土地的呐喊:浅谈萧红作品的特色 刘春生《学术交流》1997,1Δ肖红的坎坷经历及其文学创作陆小惠《球海论坛》1997,2两位才女的生命意识:萧红、三毛比较谈刘术人赵晓红《长白论丛》1997,4血泪的控拆,正义的呐喊:论萧红作品中的寂寞和悲哀姚祖发《固原师专学报》1997,1魂牵梦绕故园情:论萧红在香港的生活和创作袁桂娥《许昌师专学报》1997,4论萧红“越轨的笔致”杜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4萧红:被放逐的灵魂宗元《济宁师专学报》1998,1论萧红创作的审美特征陈汉云《社会科学家》1998,5☆回眸凝望处妙笔写故土――沈从文与萧红的比较研究侯运华《河南大学学报》1998,6略论萧红后期的创作心态谭晓云《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6 谈抗战文艺的风格——兼论萧红的小说 曹聚仁 《文汇报》(港) 1957,8.3萧红短篇中的几个女性 也期 《象牙塔外》 1977年12月第21期萧红和巴金小说的英译本 米一苇 《海洋文艺》 1979年第6卷第10期萧红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铁峰 《语文学报》 1982,1 ; 《辽宁师院学报》 1983,3Δ萧红笔下的有二伯 欣文 《语文学报》 1982,1萧红早期创作一瞥——谈《跋涉》集中女作家五篇小说 李计谋 《语文学报》 1982,1萧红小说创作略论姜影《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4萧红小说研究(三)陈宝珍 《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4论肖红小说的散文化特色邹午蓉《南京大学学报》1983,2萧红前期小说浅谈 铁峰 《文学论丛》 1983,3挣扎、觉醒、抗争的三部曲——谈萧红早期创作的三篇小说 张鲁丹 《文学论丛》 1983,3论肖红小说的乡土特色 文立祥等 《学习与探索》 1984,1Δ试论萧红小说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陆文采 唐京连 《呼兰师专学报》 1984,1论萧红对鲁迅小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邢富君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84,3萧红短篇小说论 李计谋 《社会科学辑刊》 1985,1Δ论萧红短篇小说的肖像描写艺术 徐树森 《牡丹江师院学报》 1986,2肖红小说艺术的独创性 陈昭明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7,2论肖红小说的抒情特色 张修德 《许昌师专学报》 1987,3Δ合谐的历史主题二重奏——萧军与萧红的小说创作 杨永群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1987,4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 赵园 《论小说十家》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简论萧红小说的主情倾向 王小平 《呼兰师专学报》 1988,1萧红和中国现代小说散文化 阎志宏 《社会科学辑刊》 1991,2Δ丁玲萧红小说美学风格比较论 张秀琴 《宁夏大学学报》 1991,2萧红小说的民族风格特点 赫英伟 王金萍 《龙江社会科学》 1991,5☆萧红短篇小说之鸟瞰 李计谋 果崇普 《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试论萧红短篇小说的独特价值 单元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1991,3萧红小说艺术三题 卢安奎 《呼兰师专学报》 1992,1论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创作 崔远程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2,2Δ萧红小说中的思乡之情 马群学 《呼兰师专学报》 1992,4肖红小说漫论 丰昀 《浙江大学学报》 1993,1△论萧红短篇小说的细节艺术 徐树森 《萧红研究》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萧红小说简论 铁锋 《萧红研究》 第二辑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唱着所是 颂着所爱——试论萧红早期小说创作 何平 《萧红研究》 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对萧红小说的主体创作风格的再认识 王天臣 《萧红研究》 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论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 姜志军 《萧红研究》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4,3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风格 蒋明玳 《扬州师院学报》 1994,1论萧红散文化小说的主观抒情性 宁萍 《呼兰师专学报》 1994,3从生命的荒原到初始的伊甸——论萧红小说中的“世界”与世界的萧红 唐利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4,4△简论肖红的小说创作道路 张德丽 《延安大学学报》 1995,1萧红短篇小说论析 刘锡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6,4△萧萧落红觅归处——论萧红小说中的色彩意蕴 姜红 《安徽大学学报》 1998,1时代、女性关怀与女性文本——关于萧红小说创作的思考 曾利君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8,1丁玲 萧红小说女性塑造之比较 张秀琴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8,1浓妆淡抹总相宜——萧红.张爱玲小说妇女问题之比较 吴爱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98,2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 [韩]李福熙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8,3△

去找萧军的学生问问...

美国学者葛浩文是研究萧红的专家 写过不少 还为她做过传记

关于萧红小说的论文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nǎi,乃的异体字)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首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小说《生死场》。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小说《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小说《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小说如《牛车上》、《小城三月》。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

萧红的资料: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扩展资料:少女时代的萧红,曾被家里订了婚,未婚夫叫汪恩甲。这人相貌堂堂,师范毕业,萧红对他也很是倾心。但是,萧红在初中毕业后跟表哥搭伴去北京读高中,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未婚夫的哥哥汪恩厚因此逼迫弟弟跟她分手。萧红不服,到法庭状告汪恩厚代弟休妻,汪恩甲为保全哥哥在教育界的名声,表示解除婚约是他自己的要求,令萧红败诉。不过,萧红后来还是原谅了汪恩甲。民国二十三年,两人住进哈尔滨东兴顺旅馆,不久萧红有了身孕。但是,当萧红临产期近,汪恩甲却突然失踪,令萧红独自被困在旅馆。对于汪恩甲的失踪,一种说法认为他没有足够的钱交房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遭遇了意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红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风格独树的女作家,她写出了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的种种不幸,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精神奴役,探索了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一、女性悲剧形象作为女性作家,萧红始终注视着女性的苦难人生,尤其是北方妇女的苦难和挣扎。她塑造了一系列不幸女性的悲惨形象,并以此形成了她小说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体系,使她的作品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通观萧红全部作品,主角几乎都是女性,并且主要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寡妇、弃妇、农妇、佣妇、乳娘、童养媳等形象,她们的命运是悲惨的。有的被地主糟踏,如王阿嫂,丈夫死后被地主的大儿子奸污,后来又活活地被地主踢打致死(《王阿嫂的死》);有的被传统习惯势力折磨致死,如小团圆媳妇,只因她长得活泼、作风大方了一点,那愚昧的婆婆就根据几千年传下来的旧规矩,不分白天黑夜地打她。团圆媳妇被虐待、折磨病了以后,婆婆不是请大夫诊治,而是请巫医跳大神,把团圆媳妇扒光了按在装沸水的缸里驱邪,给她烧替身、看香火,直到把活泼可爱的团圆媳妇作弄死(《呼兰河传》);有的惨遭资本家杀害,如小岚,她只因休息时间跑出工厂,去关照一下自己的哑巴爷爷,让工头发现,被活活地打死(《哑老人》)……萧红通过对这些妇女生活、命运的描写,揭露与鞭挞了封建社会制度下统治、压迫、残害妇女的罪恶。二、女性悲剧探询萧红的小说是她的一种生命形式,她的女性意识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也许正是因为自身不幸的生活经历,恰好成为萧红洞察女性悲剧的起点,她在作品中对女性自身的性格弱点和悲剧命运的反思和体验尤为强烈而深刻。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了种种不幸,甚至是悲剧命运的根源。在阶级压迫深重,男权专制盛行的中国北方农村,女性不仅连应有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即使是为其性别特征所赋予的怀孕、分娩,也遭到了无情的忽视与遗忘。萧红超乎许多女性作家,对女性的生育作了触目惊心的描绘,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在《生死场》中,萧红更为深刻而细致地描写了女性这种无意义无价值的生育,女人的生育更和猪、狗等动物的生产毫无二致。“大肚子的女人胀着肚子,身上浇着冷水跪在满是灰尘的土炕上,一动不敢动,仿佛是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丈夫”。生命的诞生成了一种罪行:“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整个村子里,人和动物生产构成互为喧嚣的背景,人的生命活动降低为低等动物的本能活动,而女人比动物更不如的是除了生育之痛,还受到他们的丈夫的折磨,女人在遭受这一刑罚时还遭男人的打骂。他们让妻子怀了孕,却又憎恶妇女生育的痛苦扰乱了他们的耳目。女性的悲剧不仅仅来自男权的残暴无情,来自女性自身的性别悲剧,更为可怕的是来自女性自身的自我扼杀。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男权社会的欺压,使妇女们的命运已经极为可怜了,可是有些女人对比他们更弱小、更可怜的同类,不仅不施以仁慈之心,而是更冷酷地对待她们。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城里谋生的金枝遭到强暴与蹂躇后,她那颗破碎的心灵不仅引不起周围那些有着相同遭遇的女人的注意与关切,就连自己朝思暮想的亲生母亲,也只对着那张浸透了金枝羞恨与屈辱的钞票痴迷,而忘却了对女儿的抚慰与怜惜。不仅如此,在物质欲望的诱惑下,母亲还急不可待地鼓励女儿尽早返城。金枝那颗渴望爱抚与慰藉的心,就这样被母亲无情而冷酷地遗忘了。《呼兰河传》对两位年轻女性生命毁灭的叙写,说明萧红已经注意到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积弊的巨大残害性,注意到了女性存在的阴森的氛围。灾难不仅来自表层,在顽强的传统意识与文化惰性中,结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强行主宰、制约着妇女的言行,甚至扼杀生命。当她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和不乏温馨的童年的时候,分明又向人们提示了当时的呼兰河威胁女性生存的一大祸首,那便是封建意识、习俗和封建礼教。三、社会深层探索萧红的女性意识还触及到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社会性命题: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里,女性形象是空洞的,她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女性的爱是无意义的,她们不仅得不到回报,而且最终使自己变成男人欲望的对象或家务劳动的工具,被男性蚕食掉了自己的生命。正如萧红所描述的: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人塑得很温顺,似乎对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凶猛,似乎男人很不好。其实不对的,世界上的男人,无论多凶猛,眼睛冒火的似乎还未曾见过。就说西洋人吧,虽然与中国人的眼睛不同,但也不过是蓝瓦瓦地有点类似猫头鹰的眼睛而已,居然间冒了火的也没有。眼睛会冒火的民族,目前的世界还未发现。那么塑泥像的人为什么把他塑成那样子呢?那就是让你一见生畏,不但磕头,而且要心服。就是磕完了头站起再看看,也绝不后悔,不会后悔这头是向一个平庸无奇的人白白磕了。至于塑像的人塑起女子来为什么要那么温顺,那就是告诉人,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快来欺侮她们吧……所以男人打老婆的时候便说:“娘娘还得怕老爷打呢?何况你一个长舌妇!”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该,神鬼齐一。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可见,温顺也不是怎么优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原由。萧红发掘出了女性在历史文化中所处的作为审美对象的地位和形成这种地位的原因。在顽固的愚众心理中,形成了一整套对女性的规范,如果有违反者,他们必千方百计来进行束缚甚至绞杀。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都死去了,她们是在那司空见惯的人群的冷漠、麻木、幸灾乐祸中死去的,她们身上浓缩了几千年女性饱受折磨的整部历史。在这里,萧红的笔触有力地伸向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和为其提供养分的现实土壤,在她笔下展现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而是中国社会的一隅呼兰小城人们的悲剧,悲剧的根源,就在于那种病态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历经人间沧桑、尝遍酸甜苦辣人生滋味的作家不由得发出如下的感慨:“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萧红在近九年的创作实践中,始终以她所特有的女性视角,关注着故乡人们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不幸女人们的生存状态。描绘女人们动物似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麻木,描写她们的追求与幻灭,揭示出在背负民族及个人双重苦难下女性命运的悲剧意蕴,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苦难的女性悲歌——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 萧红是一位女性意识很强的作家,她从女性平淡的日常生活着眼,描写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写出了北方农村苦难女性的血泪生活,唱出了女性挣扎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悲歌,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和迫害。萧红虽然揭示了两性之间的对立,但是她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要男女互相仇视,而是为了唤起社会对于女性人格尊严的重视,为了建立一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所构成的世界。 在20世纪的中国女作家中,萧红虽然算不上一个大家,但却是最具有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的女作家之一。萧红的女性意识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她的小说描绘了一个时代的妇女生活,在二三十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那么,何谓女性意识呢?乐黛云教授认为应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是社会层面,从社会阶级结构看女性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压迫的觉醒;第二是自然层面,以女性生理特点研究女性自我,如生理周期、生育、受孕等特殊经验;第三是文化层面,以男性为参照,了解女性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独特处境。” 萧红的小说体现了浓重的女性意识。她塑造了一系列女性悲剧形象,探讨了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揭示了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风格独树的女作家,她写出了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的种种不幸,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精神奴役,探索了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 一、女性悲剧形象 作为女性作家,萧红始终注视着女性的苦难人生,尤其是北方妇女的苦难和挣扎。她塑造了一系列不幸女性的悲惨形象,并以此形成了她小说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体系,使她的作品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通观萧红全部作品,主角几乎都是女性,并且主要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寡妇、弃妇、农妇、佣妇、乳娘、童养媳等形象,她们的命运是悲惨的。有的被地主糟踏,如王阿嫂,丈夫死后被地主的大儿子奸污,后来又活活地被地主踢打致死(《王阿嫂的死》);有的被传统习惯势力折磨致死,如小团圆媳妇,只因她长得活泼、作风大方了一点,那愚昧的婆婆就根据几千年传下来的旧规矩,不分白天黑夜地打她。团圆媳妇被虐待、折磨病了以后,婆婆不是请大夫诊治,而是请巫医跳大神,把团圆媳妇扒光了按在装沸水的缸里驱邪,给她烧替身、看香火,直到把活泼可爱的团圆媳妇作弄死(《呼兰河传》);有的惨遭资本家杀害,如小岚,她只因休息时间跑出工厂,去关照一下自己的哑巴爷爷,让工头发现,被活活地打死(《哑老人》)……萧红通过对这些妇女生活、命运的描写,揭露与鞭挞了封建社会制度下统治、压迫、残害妇女的罪恶。 二、女性悲剧探询 萧红的小说是她的一种生命形式,她的女性意识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也许正是因为自身不幸的生活经历,恰好成为萧红洞察女性悲剧的起点,她在作品中对女性自身的性格弱点和悲剧命运的反思和体验尤为强烈而深刻。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了种种不幸,甚至是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阶级压迫深重,男权专制盛行的中国北方农村,女性不仅连应有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即使是为其性别特征所赋予的怀孕、分娩,也遭到了无情的忽视与遗忘。萧红超乎许多女性作家,对女性的生育作了触目惊心的描绘,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在《生死场》中,萧红更为深刻而细致地描写了女性这种无意义无价值的生育,女人的生育更和猪、狗等动物的生产毫无二致。“大肚子的女人胀着肚子,身上浇着冷水跪在满是灰尘的土炕上,一动不敢动,仿佛是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丈夫”。生命的诞生成了一种罪行:“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整个村子里,人和动物生产构成互为喧嚣的背景,人的生命活动降低为低等动物的本能活动,而女人比动物更不如的是除了生育之痛,还受到他们的丈夫的折磨,女人在遭受这一刑罚时还遭男人的打骂。他们让妻子怀了孕,却又憎恶妇女生育的痛苦扰乱了他们的耳目。 女性的悲剧不仅仅来自男权的残暴无情,来自女性自身的性别悲剧,更为可怕的是来自女性自身的自我扼杀。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男权社会的欺压,使妇女们的命运已经极为可怜了,可是有些女人对比他们更弱小、更可怜的同类,不仅不施以仁慈之心,而是更冷酷地对待她们。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城里谋生的金枝遭到强暴与蹂躇后,她那颗破碎的心灵不仅引不起周围那些有着相同遭遇的女人的注意与关切,就连自己朝思暮想的亲生母亲,也只对着那张浸透了金枝羞恨与屈辱的钞票痴迷,而忘却了对女儿的抚慰与怜惜。不仅如此,在物质欲望的诱惑下,母亲还急不可待地鼓励女儿尽早返城。金枝那颗渴望爱抚与慰藉的心,就这样被母亲无情而冷酷地遗忘了。《呼兰河传》对两位年轻女性生命毁灭的叙写,说明萧红已经注意到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积弊的巨大残害性,注意到了女性存在的阴森的氛围。灾难不仅来自表层,在顽强的传统意识与文化惰性中,结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强行主宰、制约着妇女的言行,甚至扼杀生命。当她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和不乏温馨的童年的时候,分明又向人们提示了当时的呼兰河威胁女性生存的一大祸首,那便是封建意识、习俗和封建礼教。 三、社会深层探索 萧红的女性意识还触及到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社会性命题: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里,女性形象是空洞的,她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女性的爱是无意义的,她们不仅得不到回报,而且最终使自己变成男人欲望的对象或家务劳动的工具,被男性蚕食掉了自己的生命。正如萧红所描述的: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人塑得很温顺,似乎对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凶猛,似乎男人很不好。其实不对的,世界上的男人,无论多凶猛,眼睛冒火的似乎还未曾见过。就说西洋人吧,虽然与中国人的眼睛不同,但也不过是蓝瓦瓦地有点类似猫头鹰的眼睛而已,居然间冒了火的也没有。眼睛会冒火的民族,目前的世界还未发现。那么塑泥像的人为什么把他塑成那样子呢?那就是让你一见生畏,不但磕头,而且要心服。就是磕完了头站起再看看,也绝不后悔,不会后悔这头是向一个平庸无奇的人白白磕了。至于塑像的人塑起女子来为什么要那么温顺,那就是告诉人,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快来欺侮她们吧……所以男人打老婆的时候便说:“娘娘还得怕老爷打呢?何况你一个长舌妇!”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该,神鬼齐一。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可见,温顺也不是怎么优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原由。 萧红发掘出了女性在历史文化中所处的作为审美对象的地位和形成这种地位的原因。在顽固的愚众心理中,形成了一整套对女性的规范,如果有违反者,他们必千方百计来进行束缚甚至绞杀。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都死去了,她们是在那司空见惯的人群的冷漠、麻木、幸灾乐祸中死去的,她们身上浓缩了几千年女性饱受折磨的整部历史。在这里,萧红的笔触有力地伸向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和为其提供养分的现实土壤,在她笔下展现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而是中国社会的一隅呼兰小城人们的悲剧,悲剧的根源,就在于那种病态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历经人间沧桑、尝遍酸甜苦辣人生滋味的作家不由得发出如下的感慨:“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 萧红在近九年的创作实践中,始终以她所特有的女性视角,关注着故乡人们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不幸女人们的生存状态。描绘女人们动物似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麻木,描写她们的追求与幻灭,揭示出在背负民族及个人双重苦难下女性命运的悲剧意蕴,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谈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这一论题,应该从三个层面入手:1、自然层面2、社会层面3、文化层面自然层面 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了种种不幸。“生育这本是人类最崇高、最美好的创造性行为,在萧红笔下,却成为女性的一个永难摆脱的劫数和苦难之源。” 在《王阿嫂之死》中对生育过程做了如此触目惊心的描绘:“她的身子是被自己的血浸染着,同时在血泊里也有一个小的、新的扎动物在挣扎。”生和死的连接是以女性生命的毁灭为代价的。 “自然性别造成的劫难再加上男人的无知、粗暴与冷酷,构成了女性生命的非人境地与悲剧性质。”这种动物般的生存是中国农村妇女的共同写照。 萧红在她的十多部小说中,几乎篇篇涉及死亡问题,而且所涉及死亡描写基本上都发生在女人身上。《王阿嫂的死》中怀着身孕的王阿嫂产后和新生婴儿一起死亡;《生死场》中王婆的自杀和自杀未遂的情形,小金枝被父亲活活摔死,美丽的月英姑娘瘫痪后遭到丈夫的折磨而死,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是美丽多情的月英的惨死。“月英是打鱼村最美丽的女人,生就的一双多情的眼睛”,常使人感到“落到绵绒里那样愉快和温暖”,可是在病魔的摧残和丈夫的虐待下,“她像一个患病的猫,孤独而无望”,姣好的身体也只剩下“线条组成的人形,只有头阔大些,头在身子上仿佛是一个灯笼挂在杆头”。这些原本美丽强健的女性,她们美好而富有活力的生命被沉重的生活和无法把握的命运所吞噬,最终走向了死亡。 面对女性生命毁灭的悲剧,萧红的叙述是直白、平淡、客观的,没有进行多余渲染。对王大姐的死是这样描写的:“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冯歪嘴的女人死了。第二天早晨,正遇着乌鸦的时候,就给冯歪嘴的女人送殡了。”对小团媳妇的死未作正面描写:“……还没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笑呵呵的小团媳妇就死了。”)两个埋葬她的人回来,议论“酒菜真不错,鸡蛋汤也热乎”,关于埋葬小团媳妇的经过却只字未提。在这些貌似轻松淡薄的叙述背后,我们感到萧红内心深处的悲悯与不平,感受到由女性无声的死亡所散发出的欲哭无泪的沉重与悲凉。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端点。对萧红笔下的妇女们来说,人生的起点是生育的灾难,人生的终点是死亡的悲凉,中间是日复一日的艰难的求生。萧红没有去虚构曲折奇巧的故事,也没有制造尖锐激烈的冲突,她只是写普通农妇的日常生活片段,人人都必得经历的生老病死等等,然而她凭借用忠实地描写这种生活来震撼人的心灵,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揭示妇女的非人生涯和悲剧命运。社会层面 求生的艰难——《生死场》、《呼兰河传》中描绘了在贫苦生活、阶级压迫以及男性权威围攻下艰难求生的画面,是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表现女性群体命运。 人格的践踏——《生死场》中,有不少细节生动描绘了传统男权尤其是夫权对女人的压迫。在男人的眼里,女人只是丈夫的工具和奴隶。《生死场》中甜美温柔的农家女金枝怀着美好的爱情憧憬爱上了成业,但是成业只把她当做泄欲的工具,使她未婚先孕,不得不匆匆嫁了过来。她带着身孕从早忙到晚却常常被丈夫打骂。成业在外边生意亏本,回来就拿妻子当出气筒,甚至不惜摔死才一个月大的婴儿。成业死后,成了寡妇的金枝为了生活来到都市,又遭到男人的强暴,受尽男性欺凌侮辱的金枝悲愤的表白:“从前恨男人,现在恨小日本子……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历尽艰苦的金枝为了寻求一块身心栖息的“净土”,决定出家当尼姑,可是尼姑庵在日本军进来之后早已空了,孤独的金枝依然无路可走。萧红在金枝身上表现的则是男人如何诱惑女人以满足他们的欲望,如何把她们当成满足本能需要的工具和伏侍生活的奴隶并冷漠残忍的对待她们。 自然生理、穷困生活、社会压迫、男权权威等固然是造成女子肉体生命被大量虐杀的原因,然而更多的广大妇女却是在心灵上被封建传统道德所毒害所虐杀了。萧红还从无数女性和自身的悲剧中痛切地发现更为深刻的封建文化意识对女性的戕害。文化层面 千百年来,女性卑贱,女人不是人,女人就应温顺、服从、奴颜婢膝……这种种封建道德文化已经深入到民族的精神、思想、心理和言行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主宰力量,迫使女性按照这种道德准则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12岁的“黑忽忽、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发育良好,活泼健壮,因为个子高大,不知害羞,头一天到婆婆家一顿吃了三碗饭而被“热心”的邻居们说长道短,认为她没有规矩,不象个媳妇,婆婆用严厉的打骂来管教她,这些“热心”的邻居们还踊跃疯狂地参与到摧残小团圆媳妇的行列中去。这些顽固的愚众大都是女性,如赵三奶奶,杨老太太……身为女性她们当初也遭受到类似的痛苦,几十年陈规陋习都这样实施下来,她们把曾经的痛苦抛到九宵云外,已经自觉地把陈规陋习的条款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要求,为虎作伥,和它一道来镇压起姐妹们来。这些麻木愚昧的女人们,她们本性是善良的,是照祖传的老例办事,是为了规矩出一个好人。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不得不打得狠一点,打出毛病,平时舍不得吃喝的她舍得花大把钱给媳妇跳大神、请巫医,人们似乎没有理由指责婆婆的残害与谋杀。在封建思想文化的毒害下,她们都变得如此残忍冷酷,她们不能容忍任何一个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统的人活在世上。她们的心已经死了,没有爱憎、没有活力、没有感情、没有人性。 在倡导男女平等长达一个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表面上似乎已经认同了女性作为人的权利,女性虽取得了与男人一样的政治地位、工作权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已经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女性生活的两难处境依然普遍,矛盾更加尖锐——大量存在于文字之中体现男尊女卑的字眼依然在传递着封建文化意识的毒瘤,影响着下一代;大量语言中指向女性的花样繁多的骂人词汇,代代口耳相传,愈发骂得过瘾了;更为可怕的是,女性在长期沦为男权中心社会的奴隶,出现了严重的如小团圆媳妇婆婆类的“异化现象”,她们已内化了男性观念。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意识形态,她们甚至还要面对因女性地位提高带来的对男性特权的冲击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围剿。但我们不能把女性的奋斗归于无望…… 无数的当代女性已身体力行地支撑着女性天空,无数的当代女作家正在充实着女性天空,我们要奋力“浮出”沉沦于地表千年的“水面”,说出我们的生存真相,大胆创造自己的女性文化,涂抹女性天空。

生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这些每个人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被许多人有意回避。对此的漠视让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处于人生意义的蒙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开展生死教育不失为一个良策,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在文化传统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对两地生死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以期互相借鉴,共同促进生死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死亡学;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生死教育 有生必有死。凡是生命,都存在着死亡的必然性。死亡作为自古至今人类历史上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迷惑了也迷惑着千万代人,同时死亡的必至性确也刺激着人们去思索生命的真义。 一、中国台湾地区生死教育发展情况介绍 死亡态度受个人生长过程、人格特质、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东西方的死亡态度相去甚远。从遥远的远古时代开始,初具人类意识的人就开始面对这个无法逃避的事实。西方文化有着深沉的悲剧意识,历代西方的贤哲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基督教就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在死亡教育方面,西方有着丰富的资源。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的观念的改变,许多国家开辟了“死亡学”学科,开始对死亡进行全面而认真的研究,并逐步开展和普及了死亡教育。 在这种国际学术研究的大背景下,20世纪末,中国台湾地区教育界将死亡教育引介,称为“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在学校广泛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并把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目前,中国台湾地区小学没有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但是都有“生命教育”的内容,内容包括两方面:“生命的旋律”和“温馨你我他”。在“生命的旋律”教学单元中,由老师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迎接生命的喜悦、生命的成长、生病、个体的衰老、死亡等现象。在“温馨你我他”中,则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去参观、访问。中国台湾地区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 中国台湾地区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心理障碍,以“生命教育”的概念取代“死亡教育”,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死亡教育在中国台湾地区依然处于教育的禁区。提到中国台湾地区死亡教育的发展,我们不能回避介绍傅伟勋教授对此的远见卓识。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出版《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一书,正式提出“生死学”概念。生死学脱胎于西方的死亡学(thanatology),而死亡学则源于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的勃兴,傅伟勋教授对死亡教育的贡献在于他把死亡学扩充至生命学,进而融会贯通为生死学。因为人类凡涉及死亡问题,无不都与“生命”相关,所以傅伟勋教授写到:“我所构想提倡的生死学,就广义而言,包括涉及我们的生命与死亡(及死亡过程)之间种种关联着的,有关对象、问题、课题等的探讨或研究;就狭义而言,则专门关涉到,环绕着个体的生与死及其相关性问题及或课题的,我们个别实存主体在生命高层次(人伦道德、终极关怀、终极真实)的价值取向与生死态度,故有单独实存的终极承担等实践意义”。之所以要将死亡学放大至生死学,是因为生与死构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生命的意义必须借助于死亡的意义才能彰显出它的终极深意,反之亦然。“死亡学”名为谈死,实为谈生。一方面,人只有具有死亡意识,才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从而珍惜生命努力增加生命的含金量;更重要的,还在于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其实质是一个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和无限的意义或价值的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生的意义或价值问题。所以,有见于“生”,而无见于“死”,属一边之见;有见于“死”,而无见于“生”,亦是一边之见,只有结合生与死,才能达到学理上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生包括生命、生活和人生三个层面。若把与“死”相对的“生”仅仅理解为生命时,就只能从实存的角度去看待人之生与死的问题,只能局限在提出“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的意义”这类生死的终极问题,从而会忽略人之具体生活过程和人生的种种问题,亦可借助于对死亡的看法来解决。死的意识,死的必至性自可转化成规划人生的资源,转化成促进人生发展的强大动力,由“死”而得“生”。这,才是研究死亡问题的真正目的。 借鉴于傅伟勋教授所提“生死学”概念之深意,也考虑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更愿意使用“生死教育”的概念来取代西方之“死亡教育”的概念,这也就是本文标题选择使用“生死教育”的深层原因所在。为不至出现概念的混乱,国外的资料均以“死亡教育”称之,中国的情况则采用“生死教育”的说法。 二、中国内地生死教育开展的现状简介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内地死亡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但近几年来已经得到了许多专家及有识之士的重视,并且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始于80年代,80年代初,中国内地学术界对死亡问题关注的焦点是在安乐死方面。1987年12月24日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医学哲学研究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了“安乐死问题讨论会”,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播放了这次会议的有关录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88年7月,中国内地第一次全国性的“安乐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的法学、哲学、社会学、医学界的近百名专家聚集一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努力开展“死亡学教育”、更新死亡观念的问题。另外,“临终关怀”事业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发展起来。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在中国内地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在以后的几年中陆续召开了多次国际、国内的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1988年10月上海市南汇护理院创建了中国内地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这些起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内地死亡学的发展。 但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局限于学术界少数专家学者范围内的抽象理论研究,并未像国外的一些国家一样,在学校教育和广大的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死亡教育,所以对于全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死亡教育对于普通大众来讲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更不用说是死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意义等,总体上人们缺乏对死亡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用的基本了解。近几年来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科技的进步也并未给人们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现代人同时也受着许多心理问题的困扰;尤其是近年来青少年自杀轻生的事情屡屡发生,越来越多的家长和专家意识到对于青少年生命的关注已刻不容缓,对于死亡的讳谈并没有给一个个生命如期带来吉祥和幸福,相反的对于死亡的无知和愚昧却将许多人带入了死亡的深渊,也让许多的生者无法疏解对死亡莫名的恐惧,从而无法提升生命的品质。但由于中国内地传统文化习俗对死亡问题表现出来的诸多忌讳,这甚至已经成为在中国内地开展死亡教育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阻力,令中国内地死亡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针对普通百姓的死亡教育未能广泛地开展起来。 《中国青年报》2002年2月1日版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关于青少年自杀轻生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以血淋淋的一幕一幕让我们的眼睛无法再从这一个个本不该消失的生命身上漠然地飘过,它以血的事实呼吁全社会关心孩子、关心教育的人行动起来,去挽救那些仍在死亡的阴影中徘徊的孩子,同时期待着有朝一日“死亡教育能走进课堂,并且受到热情而又坦然的欢迎,就像欢迎生命的诞生!” 三、结语 中国台湾地区黄天中博士曾就中美大学生对于死亡和濒死态度做过研究,在该研究中,同时比较了中国内地的大学生与台湾地区的大学生的死亡态度。研究发现,两地区对自己和亲友死亡和濒死的态度是类似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虽处在不同的政治体系、教育环境下,然而由于中国人长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两地区之死亡态度差异很小。另外,我们也应看到,相比较于内地,台湾地区的生死教育发展力度相对大一些。总之,就生死教育而言,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存在着许多的观念方面、意识形态方面、文化方面的共性,我们必须要超越传统文化的某些束缚和弊端,同时吸收其间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生死智慧,并借鉴西方死亡教育的有益经验,两地区共同努力,创设出适合我们民族特色的生死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氛围,提升广大民众生死的品质。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04).

[2]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1).

[3]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

[4]伊文婷.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5]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04).

[6]林正范,徐丽华.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6,(02).

[7]高潇怡,庞丽娟.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03).

[8]任淑萍.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9]史献平.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10]辛涛,申继亮,林崇德.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4,(10).

[11]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01).

[12]肖川.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辽宁教育,2007,(Z1).

[13]刘莉,杨艳芳.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14]黄乾玉.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15]吕国光,王嘉毅.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4,(13).

[16]姜美玲.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20).

[17]王永跃.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1).

[18]康武.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数学教育学报,2003,(02).

[19]林智中,张爽.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全球教育展望,2008,(08).

[20]任永泽.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现代教育论丛,2010,(04).

[1]梁龙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丁文婷.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丁洁.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4]张婉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教师资补充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5]丁文婷.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丁洁.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7]杨晓红.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8]邢羽佳.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9]钟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贾玉新着.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李振村,庄锦英着.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12]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13]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14]徐朝,王舟.从非言语语看涵化与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非言语语的调查[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02)

[15]张银萍.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16]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

[17]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09)

[18]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15)

[19](美)桑德拉·黑贝尔斯(SaundraHybels),(美)里查德·威沃尔着,李业昆译.有效沟通[M].华夏出版社,2002

[20]刘云艳主编.幼儿园教学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沈龙明着.课堂教学艺术断想录[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22]王明利.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行为之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23]吴海云.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有效性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05)

[1]张石伟.教师参与园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牛银平.兰州市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家长教育需求的比较[J].当代学前教育.2010(03)

[3]陈思帆.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幼儿园[D].华中师范大学2005

[4]张向葵,王元,刘佳,郭彦文.教育执行力:家长对落实幼儿《纲要》满意度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5]胡彩云,李志宇.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9(06)

[6]刘晓晔.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8(04)

[7]张文钧.幼儿园全女性组织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8]刘芳.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9]林小敏.幼儿园科研活动中园长的道德领导[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0]薛建男.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11]夏晨伶.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12]冷雪姣.幼儿园组织创新气氛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3]冯宝安.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3

[14]周爱保,马小凤,青柳肇.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中、日、韩三国之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6(04)

[15]曾晓东.供需现状与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经济学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5(01)

[1]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58-112.

[2] 苏婷.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常青树”[N].中国教育报,2004,(6)

[3] 鲍小如.徽州地区举办自制玩具展览[J].安徽教育,1980,(4):40-43.

[4] 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9)

[5]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6] 沈晓燕.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5)

[7] 王晓芬.从幼儿教师自制玩具的演变看其教育观的变化[D].学前教育,2005,(12)

[8] 肖岚. 规范提升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J]. 江苏政协. 2011(06)

[9] 戴莉.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我们的对策[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1997(03)

[10] 陈影.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J]. 才智. 2012(34)

[11] 卢云舒.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以Y县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7)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赵著.幼儿园混龄课程园本化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 (10)

[3]何影仪.混龄分班一一一种特别适合我国幼儿园的教学组织形式[J].教育导刊.1999(55)

[4]王晓芬.国外幼儿园混龄教育研究概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03)

[5]玛丽亚·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有吸收力的心理[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94-208.

[6]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7]Elks, S, Rogoff, B and Cromer. C.C:Age segregation in children's social interaction,Developmeng Psychology,1981(7).

[8]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9]李南.丹麦幼儿园的“零”教育及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10]珍妮特·摩伊蕾斯著.刘炎等译.仅仅是游戏吗游戏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尼尔·本内特等著.刘炎等译.通过游戏来教一教师观念与课堂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罗文军.践行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困难的原因探析[J],教育求索,2011(4).

[13]张俊楠.混龄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于发展[J],剑南文学,2011

[14]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2-203.

[15]束从敏.论儿童“教”儿童[J].幼儿教育,2001(12).

[16]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2

[17]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16-117(5).230.

[18]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9]赵莹莹.浅谈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实践价值[[J].活力,2010,(4)

[20]张博.学前混龄教育应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模式[[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2)

[21]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2.

[22] [23]吴育红,季燕.对幼儿教师开展混龄活动的态度及指导状况的调查[J].幼教园地,2006, (4)

[24]胡瑛.对我园实施混龄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 2005(Z6)

[25]Evelyn D.Adlerblum, Mental Hygiene in the Kindergarten, NEA Journa1,44(February 1955),p.8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