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日本女科学家研究论文被确认造假

发布时间:

日本女科学家研究论文被确认造假

引言:关注社会时事的网友们可能就是遇到了这样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一篇被引用2300次的开创性论文竟然涉嫌造假!这则消息一经爆去,就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如果想要知道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么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吧!在2021年,Matthew Schrag因接了一通电话而被卷入这场学术风波中。当了解了这件事情之后,这位教授的同事都希望他与律师联系。

因为这名律师在调查一种阿尔兹海默病的实验药物,所以这名律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帮助。对于这种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药物,药物的开发商和律师的客户各执一词。药物的开发商认为,这种药物有一定的效果。这名客户则认为,这种药物的相关研究存在造假的行为,并且向FDA提交了请愿书。根据相关信息来看,这份情愿书虽然被拒绝了,但是FDA表示会采取相关的行动。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很多机构都在调查这项研究。关于这件事,Matthew Schrag不仅发表过相关的言论,而且还积极的调查这种药物。通过努力的调查, Matthew Schrag 也有所发现。对于这件事,相关的杂志社也进行了调查。《Science》杂志 不仅邀请了图像分析师和顶级研究人员调查了这名教授的报告和档案,而且非常同意这名教授的观点。整件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这篇论文可能误导了本世纪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那么本世纪长达16年的研究可能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由此可见,这样的开创性论文对以后人员的研究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这种事情不是被相关人员发现的话,那么可能很多人还会被蒙在鼓里。如果这种事情不被发现的话,那么可能会有很多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人遭受伤害。

就在两篇论文正式在线发表的当天(2014年1月29日),美国干细胞学者Paul Knoepfler即提出了关于实验可重复性的疑问,随后收集了其他研究组的验证结果,发现共有11位学者或研究组给出自己的研究结果,其中9组无法重复,1组正在进行,只有1个实验小组成功重复。且能重复出来实验的学者Yoshiyuki Seki 在2月13日表示,在B27 + LIF细胞里验证不了结果,但是在serum + LIF里可以检测到微弱的信号,但是还存在很多死细胞,所以这一重复结果只是有限的重复结果。这一结果引起了《自然》杂志的重视。2014年2月,《自然》方面展开调查,发现有十位杰出的干细胞学家表示无法重现小保方的研究结果,不过,这些尝试中的大多数都没有选用小保方晴子所使用的细胞类型。2014年2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克隆专家周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部分他所使用的小鼠细胞在进行酸处理后也都死亡了,但“建立实验系统可能是很棘手的事情,”他说:“对一个经验丰富的实验者而言简单的实验,对其他人而言也许是极端困难的。我不会单凭我实验室无法再现这项技术就怀疑该工作的真实性。” 2014年2月4日,科学论坛PubPeer陆续对这篇论文提出争议意见,其争议点集中在两点:1.第一篇论文的Figure 1i涉嫌造假: At higher magnification the background of that lane 3 is darker than the rest of the gel. Also vertical straight change background on each side.(第三条泳道与其他部分的颜色深浅不一致) 。2.第二篇文章的Fig. 1b和Fig. 2g有相似之处。 但这两个问题并不能对全文的结论造成根本的动摇,因此起初并未引起重视。 然而2014年2月10日,日本一学术不端监督推特账号通过比对小保方晴子的博士论文与《自然》杂志STAP论文,提出了两个更为严重的问题:1.小保方晴子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明显重复使用了两张其博士学位论文上的图片。她的博士论文中使用该图片是用于表示该细胞原本就处于胚胎状态,而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中再次被使用的图片,却称该细胞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实验中通过不同的实验刺激而回到胚胎状态的。 (左图为博士论文中照片,右图为《自然》杂志照片)2.小保方晴子2011年向早稻田大学提交的英语博士毕业论文,开头部分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网站的文章基本相同,其中完整复制了所有引用,甚至包括语法错误。 授予小保方晴子博士学位的早稻田大学开始着手对其博士论文中被指出的不自然的画像疑点进行调查,但同时也表示就算最终判定论文中引用画像被取消,但处理结果不影响她的博士论文研究目的。博士论文造假问题的揭露引发了一系列撤回该文章的呼吁,呼吁者中不乏日本科学界权威性人物。但是,最具破坏性的呼吁来自于该文章其中一位共同作者:山梨大学的克隆专家若山照彦。在NHK的访问中,他表示对该文章已经失去信心。“文章出现了太多的问题与疑惑,我觉得我们需要等待一些确切的证据。” 若山呼吁开展一项对实验记录的调查,检查这一实验的实验记录本以及数据。若山指出,“为了检查该文章的合理性,我们必须撤回文章,然后准备准确的数据以及真实的实验图片,再充满信心地去论证那篇文章是正确的。”他还表示他已经联系了文章的所有作者,希望他们都同意撤稿。而日本理化学所则表示,该事件仍在调查中。 调查委员会成立2014年2月17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宣布,将对STAP细胞论文中的“不自然之处”进行调查。RIKEN公共关系处发言人表示,对研究成果本身的描述坚信不疑,并将尽快公布调查结果。该发言人同日表示,该所已于2014年2月13日开始与小保方晴子等STAP研究者展开会谈。 2014年3月11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透露,针对图像和表述多处被指有疑点的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的论文,文部科学省已要求理化学研究所开展调查并公布事实。菅义伟称“根据接到的报告,理化学研究所正在召集国内外专家从专业角度展开调查。他们当然会就此事召开记者会。”文科相下村博文则称:“期待能客观调查,然后再次提交论文”。中期调查报告2014年3月14日,调查委员会委员长和RIKEN官员发布了中期调查报告。委员会主席、RIKEN分子遗传学家东阳石井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调查委员会的任务是查明小保方晴子及其团队是否涉嫌学术不端行为;而STAP细胞究竟是否存在,是科学界需要考虑的问题。” 他还说,就3月14日前他们所掌握的消息,尚未有其他团队制作出了STAP细胞。 最终调查结果2014年4月1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布完整调查报告,指出论文中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1.第一篇论文Figure 1i是由两块凝胶拼接加工而成,泳带1、2、4、5来自凝胶-1,泳带3来自凝胶-2,泳带3处理前后都是阳性对照。2.第一篇论文Karyotype analysis部分(共17行)从其他文献(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2005, 41, 278-283.)复制而来,并且与真实的实验操作有区别。小保方晴子认为原因是没有引用原文献,由于具体实验由其他人完成,写论文时双方都没有仔细检查这段文字。3.第一篇论文Figure 2d底部中间的图片、Figure 2e底部三张图片源自骨髓造血细胞,而不是脾造血干细胞,小保方晴子的解释是拿错了图片,因为骨髓造血细胞、脾造血干细胞都贴了“hemato(造血)”标签。4.第一篇论文Figure 2d、Figure 2e与博士论文相同,小保方晴子认为在学术期刊中使用自己博士论文的图片并无不妥。但调查人员指出,第一篇论文做的是用1周龄小鼠脾细胞创造STAP细胞,而博士论文是用3-4周龄小鼠骨髓细胞创造球状细胞,实验条件是不一样的,而小保方晴子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点。5.第二篇文章Figure 1b右图、Figure 2g下图是共同作者Teruhiko Wakayama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两张照片(同一小鼠),论文修改过程中忘记删除Figure 2g下图,第二作者Yoshiki Sasai也解释未注意到多出一张图,文字部分未引用这张图可以证明是疏忽而非伪造。因此,数据的可信性从根本上被破坏,因此,判定小保方晴子涉及捏造这一学术不端行为。在4项调查事项中,作为研究的基石——显示细胞多能性的图像,为2011年小保方晴子所完成的其他主题的博士论文时所使用的图像——这从根本上摧毁了数据的可信度,也不得不说逐渐令人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因此判定为“捏造”。关于剪贴并加工实验图像的结果一事,作者抱着“只是想做出看得清楚美观的图”的目的行事,被判定为“篡改”。共同作者只在论文投稿前看到过被篡改后的图像,因此判定无学术不端。共同作者CDB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及山梨大学教授若山照彦虽无涉及造假,但身在其位却招致学术不端行为,此二人亦责任重大。调查委员会对上述几点表示“屡屡做出绝对无法容忍之行为”,严厉批评其“歪曲了科学的本质,令社会各界不仅仅是对搞研究这一行为更是对研究人员这一群体大失所望。” 据台湾《中国时报》消息,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论文造假事件,曾在日本社会造成极大震撼,不料事隔2年,描述其心路历程的手记上市并大卖,再次引起外界的大量关注。 据该书出版社社长野间省伸介绍,小保方晴子所著新书《那一天》,2016年1月出刊以来已发行逾25万册。该社编辑部特别强调,出版这本书的动机,在于思考将当事者的主张公诸于世十分重要,且具有检讨的价值。 据了解,该书是出版社主动提出邀约的。这是小保方晴子在离职之后,首度对外表露心路历程。从她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到2014年1月发表STAP细胞论文、之后被发现存在违规直至撤回论文的经历,书中都有完整的披露。该书1月28日在日本各书店上架,1个月即有25万册的销售佳绩,受到日本社会热议。 早稻田理工部学生对小保自称“生病住院后思考力、专注力欠佳,没有能力修改论文”,却用不到3个月出版一本书,感觉厌恶,更对出版社出版这样的书不满。该学生还说,该书没有提出新事证,尤其对与STAP细胞相关的博士论文毫无省思非常失望,“全书充满主观意识,完全看不出她曾是研究人员。” 32岁的小保方晴子是日本学术界少见的美女研究员。2014年1月,她与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培育出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但很快就被许多研究人员踢爆,指出该论文存在多处疑点。 对此,研究所当年4月1日宣布这篇论文存在捏造和篡改。小保方晴子的“学术女神”形象顿时崩塌,其博士论文问题也被外界关注。 2015年11月,早稻田大学宣布正式取消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学位,但给予她1年时间进行论文修改,但最终校方认定未达到博士论文水平。

文章中的著名医学家,还有所谓的关键致癌物质都不存在,因为对方是著名的研究工作者,所以大家从未质疑过这篇论文,再加上这种学术方面的论文很少有人去研究,更不要说对论文中的内容提出质疑,想要推翻论文中的内容,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导致这种错误一直在延续,这项研究不仅误导了后续研究工作,同时耗费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导致很多都错服药物,甚至对这些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险。

一篇被引2300次的开创性论文竟涉嫌造假的消息公开后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说实话看到这个文章的时候都非常震惊,这或许就是对方预谋的一场阴谋,这背后的阴谋诡计让人毛骨悚然,这篇论文牵涉到本引用最多的阿尔茨海默病,一大批的研究者都已这篇论文的结果视为研究的基础,这篇论文涉嫌信息造假,也就意味着研究人员这些年的研究和努力全部白费,所有的工作全部都付诸东流,而且这些很多人的药物都已经流入市场,还有很多的志愿者参与药物的试用。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暂时还没有定论,如今可以确定的是这篇论文的确涉嫌造假的行为,文章中的很多内容和图片都存在复制的情况,甚至存在数据篡改的想象,论文中提到的很多内容都是瞎编的,很多研究者都表示根本没有找到过。

这篇论文的作者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我们也很想知道论文的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举动,也很想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目前此事在处于调查阶段,通过此事我们也可以知道,权威也有可能存在失误,对于这种学术方面的结果,还是应该进行验证,存在质疑一定要及时提出。

我觉得现在的学术论文里面是存在数据造假的情况的,因为他需要能够给你自己的学术论文有一些要求的话就会造假。

女研究生被导师举报论文造假

前天津大学张裕卿教授被人实名举报学术造假一事已经坐实,本人已经被天津大学解聘,在举报中涉及到张裕卿的女儿张丝萌的学术造假一事,张丝萌的母校河北工业大学已经开展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学位证书可能会被撤销。

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一硕士研究生,用一篇长达123页的举报信,实名举报原天津大学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引发教育界和网络广泛关注。

根据举报者的材料显示称,张裕卿实验室从实验到表征都为编造,并用“这种造数据造图的方法”发表了多篇论文。11月19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在其官网发布情况说明称,该院接到举报后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查证。张裕卿也对此事供认不讳,已经被天津大学解聘。

举报者在材料中还称,张裕卿多次把其研究生的实验成果、论文内容等稍作修改,署上其女儿的名字发表。对此,河北工业大学表示:对其中涉及我校的相关情况开展调查,如问题属实,我校将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张裕卿的女儿张丝萌本科就读于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2011级本科生,2015年保送至天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7年,张丝萌曾获得中国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录取赴澳大利亚留学,目前正在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攻读博士。

举报者称“造假的文章一共7篇,他女儿的文章数已经超过天大化工学院对博士毕业的要求。”张裕卿与张丝萌同为作者的论文共有7篇,张丝萌为第一作者的有3篇,发表于2013、2014、2015年。

在2017年颁布的教育部第4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中有这样的规定:对以作弊、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学校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如果河北工业大学和天津大学最终调查结果能够证明张丝萌发表的论文存在剽窃、抄袭现象,并在获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时候发挥了作用,将会面临被吊销证书的惩罚。

最近一年多时间里,在教育这个让国人关注的系统中,发生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儿,让人感到愤慨和失望。希望天津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的调查,能够让这件事儿早日水落石出,让剽窃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一篇题为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清教授与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的文章,经学校初步验证,认定张裕清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属实,该教授只在乎自己的利益,配不上这个教授名称。

学术不端-就“张裕卿事件”吧。众所周知,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谴责。也正是学术败类的不良行为,使得“教授”变成了“叫兽”、使得“专家”变成了“砖家”,这都充分说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这种招摇撞行径的大为不满和强烈愤慨!近年来,教育部对学术不端行为也是零容忍。然而,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一直在犯罪的边缘疯狂试探。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总有擦枪走火的那一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今天说的就是前天津大学教授张裕卿[天津大学与张裕卿已于2020年11月19日解除聘用合同,故称“前”]。这也就是最近的天大事。2020年11月19日下午,网上流传出一个名为“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的长达123页的PDF文档,称张裕卿至少造假了30-40篇硕士毕业论文,至少50篇学术期刊论文,另外公然用他人之数据[虽然很多是假的]为自己女儿[张丝萌,现在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生涯铺路。原天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吕翔举报其导师张裕卿学术造假文档封面文章列举了张裕卿为其女铺路造假的7篇学术论文[一作4篇,三作3篇],其中不乏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9年影响因子IF为10]这样不错的期刊上的文章。另外,还有张裕卿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造假等,真可谓实事求是[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训]地说明了张裕卿的学术不端的事实。事件一出,迅速因其全网关注,妇孺皆知。我家里10多年不读书的姐姐也问我张裕卿这个人的事。在事件应对上,天大的行动还是很迅速的,当日晚即发表“情况说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11月19日发布的关于张裕卿的“情况说明”因张裕卿之女张丝萌本科就读于河北工业大学,故河北工业大学也就张裕卿事件成立调查组。互联网自媒体传播的河北工业大学和天津大学的最新事态进展相信最后会给出合理的处理结果的。天津大学在1895年诞生于甲午战败,一直秉承兴学强国之使命,为国家之发展繁荣、民族之复兴培育人才。125年的辉煌历程不会被一颗老鼠屎给坏掉,相信天津大学会越来越好的!

事件回顾:

11月19日,一篇题为《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的文章在网络热传,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一硕士研究生以一篇长达123页的举报信实名举报其原导师张裕卿学术造假。据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网站19日消息,收到有关张裕卿教授的实名举报后,学院立即成立专门调查组,依规开展调查。经调查组初步查证,认定张裕卿教授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张裕卿教授承认其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目前,天津大学已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关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

之后,这个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发酵,也引起了震惊,同时被举报的还涉及其女儿张丝萌,也涉及到了学术造假的问题,但具体的事件还在进一步落实之中。

我想说的是我们已经是法治社会了,早就不是封建社会那种株连九族的旧制度了。

如果其女士靠正常的考试,正常的录取,正常的途径取得毕业和毕业证书的情况下,这个应该是不影响的。如果他学位有造假,非正常手段获得的话,那么肯定是不会保留的。

当然。凡是所涉及的问题相关部门都会仔细调查的,一定会还大家的一个公道。我们也没有必要一起落井下石。

我们不要猜测,这个事件还在调查之中,我们静静地等待结果就好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偏听偏信,也不要盲目的跟风。听到这样的事情我觉得非常的震惊,有觉得不可思议,为人师表竟然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也悲哀。

关于女儿的事情,我们不清楚情况,就不要随便发表了,这个是伤口上撒盐。

静待真向。

女研究生论文造假

肯定是会撤销的,因为她的知识都是造假的,所以证书也是假的。

论文抄袭肯定是错的,但如果多次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就要思考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随着时间发展,未来会改进的。

论文抄袭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有些国家,无论你是谁都难逃重罚,并且当事人都不好意思继续“混下去”。2012年4月,匈牙利总统施米特·帕尔因20多年前的博士论文被证实为抄袭而宣布辞职;2012年5月,雅虎CEO汤普森因其学历陷入“造假门”而辞职;德国前国防部长古腾贝格、前教育与科研部部长沙宛,均因论文抄袭而被剥夺博士学位,两人也都因之引咎辞职。

国人对于抄袭的态度一向暧昧不清,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以至于学术界抄袭、剽窃之风甚隆,很多人并不以为耻,只要没被抓住。就算被抓住了,往往也会因为“法不责众”而放一马。对于论文抄袭,我们几乎从来没有“量刑过重”的时候,从来都是“失之于宽”。

但愿京大博士生金晶女士可以为今后查处抄袭事件树立一个样本,警醒后来者,若有学术不端行为是要承担严重后果的。唯有对学术造假“零容忍”,方有望看到一个气正风清的学术界。

金晶被撤销博士学位事件:

2021年5月26日,日本京都大学撤销了 2012年9月24日授予人类・环境学研究科原研究生金晶的博士学位论文, 原因是认定金晶的论文存在多处抄袭。这也是京都大学首次因为学术不端而取消博士学位。

据了解, 金静博士现在供职于上海电力大学。2021年5月26日下午,上海电力大学党委宣传部表示,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专班,事件正在调查处理中,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在官方渠道公布。

2021年5月28日,上海电力大学官博发布通报称, 金晶现为该校外国语学院教师,日本京都大学确已取消金某博士学位。 学校研究决定,从即日起解除金某的聘任。

前天津大学张裕卿教授被人实名举报学术造假一事已经坐实,本人已经被天津大学解聘,在举报中涉及到张裕卿的女儿张丝萌的学术造假一事,张丝萌的母校河北工业大学已经开展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学位证书可能会被撤销。

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一硕士研究生,用一篇长达123页的举报信,实名举报原天津大学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引发教育界和网络广泛关注。

根据举报者的材料显示称,张裕卿实验室从实验到表征都为编造,并用“这种造数据造图的方法”发表了多篇论文。11月19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在其官网发布情况说明称,该院接到举报后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查证。张裕卿也对此事供认不讳,已经被天津大学解聘。

举报者在材料中还称,张裕卿多次把其研究生的实验成果、论文内容等稍作修改,署上其女儿的名字发表。对此,河北工业大学表示:对其中涉及我校的相关情况开展调查,如问题属实,我校将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张裕卿的女儿张丝萌本科就读于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2011级本科生,2015年保送至天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7年,张丝萌曾获得中国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录取赴澳大利亚留学,目前正在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攻读博士。

举报者称“造假的文章一共7篇,他女儿的文章数已经超过天大化工学院对博士毕业的要求。”张裕卿与张丝萌同为作者的论文共有7篇,张丝萌为第一作者的有3篇,发表于2013、2014、2015年。

在2017年颁布的教育部第4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中有这样的规定:对以作弊、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学校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如果河北工业大学和天津大学最终调查结果能够证明张丝萌发表的论文存在剽窃、抄袭现象,并在获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时候发挥了作用,将会面临被吊销证书的惩罚。

最近一年多时间里,在教育这个让国人关注的系统中,发生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儿,让人感到愤慨和失望。希望天津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的调查,能够让这件事儿早日水落石出,让剽窃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会被记入诚信档案,对毕业后的工作以及生活产生影响,在信誉问题上不会被记录为正常人,对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论文发假期刊会被认为学术造假吗

不算学术造假的,正常

科技部通报有关论文涉嫌造假处理情况,论文造假是属于一种行为,需要分具体情况而分析。在最近网络反映了很多大学里面的院士和教授论文造假事件,但是通过科技部的调查发现,这一些网络上举报的论文造假人员不存在造假行为,只是论文里面存在很多图片,误用反映了实验室管理不严谨。而很多人们想了解到的是论文造假会有什么处罚吗?论文造假是属于一种行为,根据造假人员的具体情况,会有具体的处罚。首先,第1种就是涉事人员还没有获得学位而进行的论文造假,则对造假人员取消学位申请的资格。第2种就是已经有了学位的造假人员,对造假人员的学位资格进行取消,并且三年之内不可以通过任何的学位申请。第3种就是在读学生被发现,论文造假的话,就会被开除学籍以及取消和撤销申请资格。

一、论文造假是一种学术不端正的行为。之所以要进行论文造假,就是因为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的不够,而且研究力度也不够,导致没有什么可以写的点,也没有什么可以发现的点,更没有什么可以议论和研究的点。所以才导致很多不成材的人员必须进行论文的造假。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学术不端的行为,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更是一种欺人们的行为。

二、论文造假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当我们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学术方面的研究要求也会非常的严格,就拿研究生来说,在学校规定的几年之内必须要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有学术成果有研究成果,如果没有了的话,没有了的话,那就毕不了业。而对于很多教授来说,他们的压力更大,他们每一年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如果没有的话,他们也可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所以他们必须想出一条办法,进行论文造假来欺大众,欺学校和教育部。

三、论文造假千万不要做。如果被发现论文造假的话,那在教育行业方面基本上是属于废的了。而且这种行为还会被录入档案,特别是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千万不要这样子做。录入档案的话,去一些国家单位面试的话,基本上就是被人当做污点,是非常难处理的。论文还是要自己专门的去做。

应该。因为这篇论文是从杂志社传上去的,经过审核才能发布。说明没有严格审查作品的真假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欺广大群众。

我认为期刊是应该为学术造假负责的,近期的这篇荒唐论文可以说是让很多的人大开眼界,这篇论文的论点想必很多的人都是闻所未闻,最开始在看到这一篇论文的时候,有我也表示大吃一惊,不由得发问,像这样的文章竟然也能够被发表到杂志上被如此多的人传阅,难道说没有人对这篇论文的问题表示质疑,并且觉得这样的说法完全是天方夜谭吗?

这一篇论文的论题是熟鸡蛋可以重新变回生鸡蛋,然后还可以孵出小鸡。这样的论点,单单是听到就觉得荒唐不已,就算是小朋友恐怕都不会相信这样的说法。可是偏偏这样荒唐的论文最后还成功的在杂志上面发表了,可以说发表这篇论文的杂志起到了一个传播错误信息的媒介。

他对于很多阅读它的读者,可以说无形之中造成了一种误导,比如说有的读者对于某些杂志就是会比较的信任,认为能够在这种杂志上面发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可以信任的。正是基于这种信任,所以说读者对于看到的这种荒唐的论文,恐怕也会尽量的去说服自己相信这个说法。

但实际上这其实已经对观众产生了一种误导,所以说期刊是应该为学术造假负责的,如果说像这样的杂志在刊登这样的论文的时候能够对它进行一个审核,对它的论点进行自己的研究,这样的话这样的论文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杂志上的,当然也或许是这一篇论文通过其他的手段在这一篇杂志上发表,那这样的方式更应该受到谴责。无论是主动发表还是被动发表杂志,都应该对他所发表的内容负责,如果说将这种错误的信息刊登在自己的杂志内部的话,那么它是需要为此而承担责任的。

日本学位论文造假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所大学他们明白很多的博士学位,可能并不会有多大的用处,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是一位学生写的论文并不合格,并且有抄袭的嫌疑,才会对他取消博士资格。

就在两篇论文正式在线发表的当天(2014年1月29日),美国干细胞学者Paul Knoepfler即提出了关于实验可重复性的疑问,随后收集了其他研究组的验证结果,发现共有11位学者或研究组给出自己的研究结果,其中9组无法重复,1组正在进行,只有1个实验小组成功重复。且能重复出来实验的学者Yoshiyuki Seki 在2月13日表示,在B27 + LIF细胞里验证不了结果,但是在serum + LIF里可以检测到微弱的信号,但是还存在很多死细胞,所以这一重复结果只是有限的重复结果。这一结果引起了《自然》杂志的重视。2014年2月,《自然》方面展开调查,发现有十位杰出的干细胞学家表示无法重现小保方的研究结果,不过,这些尝试中的大多数都没有选用小保方晴子所使用的细胞类型。2014年2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克隆专家周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部分他所使用的小鼠细胞在进行酸处理后也都死亡了,但“建立实验系统可能是很棘手的事情,”他说:“对一个经验丰富的实验者而言简单的实验,对其他人而言也许是极端困难的。我不会单凭我实验室无法再现这项技术就怀疑该工作的真实性。” 2014年2月4日,科学论坛PubPeer陆续对这篇论文提出争议意见,其争议点集中在两点:1.第一篇论文的Figure 1i涉嫌造假: At higher magnification the background of that lane 3 is darker than the rest of the gel. Also vertical straight change background on each side.(第三条泳道与其他部分的颜色深浅不一致) 。2.第二篇文章的Fig. 1b和Fig. 2g有相似之处。 但这两个问题并不能对全文的结论造成根本的动摇,因此起初并未引起重视。 然而2014年2月10日,日本一学术不端监督推特账号通过比对小保方晴子的博士论文与《自然》杂志STAP论文,提出了两个更为严重的问题:1.小保方晴子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明显重复使用了两张其博士学位论文上的图片。她的博士论文中使用该图片是用于表示该细胞原本就处于胚胎状态,而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中再次被使用的图片,却称该细胞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实验中通过不同的实验刺激而回到胚胎状态的。 (左图为博士论文中照片,右图为《自然》杂志照片)2.小保方晴子2011年向早稻田大学提交的英语博士毕业论文,开头部分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网站的文章基本相同,其中完整复制了所有引用,甚至包括语法错误。 授予小保方晴子博士学位的早稻田大学开始着手对其博士论文中被指出的不自然的画像疑点进行调查,但同时也表示就算最终判定论文中引用画像被取消,但处理结果不影响她的博士论文研究目的。博士论文造假问题的揭露引发了一系列撤回该文章的呼吁,呼吁者中不乏日本科学界权威性人物。但是,最具破坏性的呼吁来自于该文章其中一位共同作者:山梨大学的克隆专家若山照彦。在NHK的访问中,他表示对该文章已经失去信心。“文章出现了太多的问题与疑惑,我觉得我们需要等待一些确切的证据。” 若山呼吁开展一项对实验记录的调查,检查这一实验的实验记录本以及数据。若山指出,“为了检查该文章的合理性,我们必须撤回文章,然后准备准确的数据以及真实的实验图片,再充满信心地去论证那篇文章是正确的。”他还表示他已经联系了文章的所有作者,希望他们都同意撤稿。而日本理化学所则表示,该事件仍在调查中。 调查委员会成立2014年2月17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宣布,将对STAP细胞论文中的“不自然之处”进行调查。RIKEN公共关系处发言人表示,对研究成果本身的描述坚信不疑,并将尽快公布调查结果。该发言人同日表示,该所已于2014年2月13日开始与小保方晴子等STAP研究者展开会谈。 2014年3月11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透露,针对图像和表述多处被指有疑点的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的论文,文部科学省已要求理化学研究所开展调查并公布事实。菅义伟称“根据接到的报告,理化学研究所正在召集国内外专家从专业角度展开调查。他们当然会就此事召开记者会。”文科相下村博文则称:“期待能客观调查,然后再次提交论文”。中期调查报告2014年3月14日,调查委员会委员长和RIKEN官员发布了中期调查报告。委员会主席、RIKEN分子遗传学家东阳石井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调查委员会的任务是查明小保方晴子及其团队是否涉嫌学术不端行为;而STAP细胞究竟是否存在,是科学界需要考虑的问题。” 他还说,就3月14日前他们所掌握的消息,尚未有其他团队制作出了STAP细胞。 最终调查结果2014年4月1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布完整调查报告,指出论文中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1.第一篇论文Figure 1i是由两块凝胶拼接加工而成,泳带1、2、4、5来自凝胶-1,泳带3来自凝胶-2,泳带3处理前后都是阳性对照。2.第一篇论文Karyotype analysis部分(共17行)从其他文献(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2005, 41, 278-283.)复制而来,并且与真实的实验操作有区别。小保方晴子认为原因是没有引用原文献,由于具体实验由其他人完成,写论文时双方都没有仔细检查这段文字。3.第一篇论文Figure 2d底部中间的图片、Figure 2e底部三张图片源自骨髓造血细胞,而不是脾造血干细胞,小保方晴子的解释是拿错了图片,因为骨髓造血细胞、脾造血干细胞都贴了“hemato(造血)”标签。4.第一篇论文Figure 2d、Figure 2e与博士论文相同,小保方晴子认为在学术期刊中使用自己博士论文的图片并无不妥。但调查人员指出,第一篇论文做的是用1周龄小鼠脾细胞创造STAP细胞,而博士论文是用3-4周龄小鼠骨髓细胞创造球状细胞,实验条件是不一样的,而小保方晴子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点。5.第二篇文章Figure 1b右图、Figure 2g下图是共同作者Teruhiko Wakayama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两张照片(同一小鼠),论文修改过程中忘记删除Figure 2g下图,第二作者Yoshiki Sasai也解释未注意到多出一张图,文字部分未引用这张图可以证明是疏忽而非伪造。因此,数据的可信性从根本上被破坏,因此,判定小保方晴子涉及捏造这一学术不端行为。在4项调查事项中,作为研究的基石——显示细胞多能性的图像,为2011年小保方晴子所完成的其他主题的博士论文时所使用的图像——这从根本上摧毁了数据的可信度,也不得不说逐渐令人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因此判定为“捏造”。关于剪贴并加工实验图像的结果一事,作者抱着“只是想做出看得清楚美观的图”的目的行事,被判定为“篡改”。共同作者只在论文投稿前看到过被篡改后的图像,因此判定无学术不端。共同作者CDB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及山梨大学教授若山照彦虽无涉及造假,但身在其位却招致学术不端行为,此二人亦责任重大。调查委员会对上述几点表示“屡屡做出绝对无法容忍之行为”,严厉批评其“歪曲了科学的本质,令社会各界不仅仅是对搞研究这一行为更是对研究人员这一群体大失所望。” 据台湾《中国时报》消息,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论文造假事件,曾在日本社会造成极大震撼,不料事隔2年,描述其心路历程的手记上市并大卖,再次引起外界的大量关注。 据该书出版社社长野间省伸介绍,小保方晴子所著新书《那一天》,2016年1月出刊以来已发行逾25万册。该社编辑部特别强调,出版这本书的动机,在于思考将当事者的主张公诸于世十分重要,且具有检讨的价值。 据了解,该书是出版社主动提出邀约的。这是小保方晴子在离职之后,首度对外表露心路历程。从她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到2014年1月发表STAP细胞论文、之后被发现存在违规直至撤回论文的经历,书中都有完整的披露。该书1月28日在日本各书店上架,1个月即有25万册的销售佳绩,受到日本社会热议。 早稻田理工部学生对小保自称“生病住院后思考力、专注力欠佳,没有能力修改论文”,却用不到3个月出版一本书,感觉厌恶,更对出版社出版这样的书不满。该学生还说,该书没有提出新事证,尤其对与STAP细胞相关的博士论文毫无省思非常失望,“全书充满主观意识,完全看不出她曾是研究人员。” 32岁的小保方晴子是日本学术界少见的美女研究员。2014年1月,她与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培育出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但很快就被许多研究人员踢爆,指出该论文存在多处疑点。 对此,研究所当年4月1日宣布这篇论文存在捏造和篡改。小保方晴子的“学术女神”形象顿时崩塌,其博士论文问题也被外界关注。 2015年11月,早稻田大学宣布正式取消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学位,但给予她1年时间进行论文修改,但最终校方认定未达到博士论文水平。

个人原因造成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京都大学。这个京都大学不是北京首都的大学,而是日本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京都大学的金融专业应该算得上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每年这个学校都为金融界输送无数的金融才子,如果对金融感兴趣的、也想去日本留学的学生,可以考虑这个学校。

一.京都大学设有博士学位

京都大学在日本是一所老牌大学,我们知道博士是最高的学历。所以对于博士学位的设立也是有要求的,不是说所有的大学都可以设立博士学位,只有那些有实力大学才可以培养博士。

二.博士学位也可以取消

博士学位和本科学历一样,不要以为你进了学校就一定可以拿到最后的学位证。读书期间,如果你不努力或者违反了学校的规定,你的学位就可以被取消,博士学位也不特殊。

三.博士学位并不是你追求的所有

学校一般是不会轻易取消博士学位,因为他们也很尊重你这些年对于学业的付出。能读到博士说明这个人的学识方面和智力方面都非常的优秀,但是我认为博士学位并不是你人生的最高追求,拿到学位证书,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