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读者杂志日本女作家

发布时间:

读者杂志日本女作家

(文/舒  天) 此文在行业报发表,未记何时何处。在《齐鲁晚报》发表2014年8月17日篇名为《寻找“佘裕”》,也还可以。 《断舍离》是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的一本畅销书。书中“断舍离”的概念由她本人提出,阐释了日常生活物品整理与收纳的最高哲学。这一理念,不仅提供了整理杂物的方法与原则,更提示人们在“取”与“舍”之间做出选择,从外在生活的整理延伸至内在思维的清理,沉淀出简约的生活态度和放下执念的人生哲学。 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在《齐鲁晚报·青未了·书坊》版面看到关于它的推介。大大的黑体字标题“人生三悟:断舍离”十分醒目。在网上搜索一下,果然是超人气热销书,推介语更是炙手可热:超过千万人受益的生活新风潮!风靡亚洲的高效能整理术!超人气的人生最高哲学!引爆精神革命的另类能量书!改变了千万人的思维与命运,人生从此提效 30% !看到如此卖力的推介,我想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现如今泛滥成灾的成功类、励志类、人生哲学类丛书的促销,总是“拉大旗作虎皮”,打着高深莫测的幌子宣传造势,无非是一些泛泛的心灵鸡汤,道理千篇一律、内容七拼八凑,不会有什么新意。但随后,《齐鲁晚报·青未了》又继续刊登了重磅话题稿“岁末‘断舍离’——给生活做减法”。据一位编辑朋友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好评和效法。我禁不住揣测,或许值得一看。带着猎奇的心理我开始“深度”关注和追踪,发现与之相关的背后还真是热闹非凡。其姊妹书如雨后春笋:《知日·断舍离》、《断舍离》(心灵篇)、《断舍离:让心情轻盈到不可思议的人生整理术》、《断舍离:正能量翻倍的生活整理术》、《断舍离行法》等等。其书评等推介活动更是如如荼。除了以上提及的《齐鲁晚报》,各大网站图书排行榜,山下英子女士也举办了题为“减法生活自在人生”的中国大陆首次读者见面会。对话山下英子的专访稿“断舍离:放下执念,进行人生的新陈代谢”被众多媒体转发。因“断舍离”理念的追捧和奉行,党报评论也青睐有加,《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发表了“学会‘断舍离’人生更轻盈”的评论文章,微信朋友圈“你今天断舍离了吗”等文章更是被广泛传播。 那么,最为关键的书的内涵如何呢?我们择其部分精华“拿来”共赏。 源自瑜伽和佛学的“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指果断地舍弃无用的东西,提倡不要一味地固守执着,懂得舍弃能获得更多的幸福。作者山下英子修习瑜伽术多年,从其中的“断行、舍行、离行”中发明出一套新的行为方法:“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不买、不收、不取。舍=舍弃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创造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自称“杂物管理咨询师”的,或许全世界只有山下英子女士一人。为了推广断舍离的生活哲学,她创造了这个新职业。具体地说,山下英子的工作是“建议、协助客户扔掉自己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通过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顺便与自己内心的垃圾说再见”。 书中介绍“断舍离的基础——与物品的相处方式。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是为断。要意识到物品的数量和质量 , 要斩断用不完的物品、多余物品的流通。物品在此时、当下 , 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即便是以前用过的东西 , 如果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 就不该怀着‘说不定将来还有一天能用得上’的心情 , 随随便便地保存、保管、收纳它 , 而应让它去此时此刻最需要它的地方 , 要有意识地不断把物品送出去 ,‘舍弃’掉。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 , 才能展现美感——是为离。”山下英子说:“人类一直在获得和放手的循环往复中螺旋式前进。断舍离是一种从扔东西开始的训练,让你觉察自己的欲望是过头还是不足。” 现在,阅读之后的我确有开卷有益之感。其实,“断舍离”的寓意,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舍得舍得有舍有得”等民间俗语很是贴近,也可以在《道德经》中的“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国学中找到追溯,更为形象的类比则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留白”。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留白处尽显天地宽,引人无限遐思。面对以“空白”为载体渲染出的美的意境,作为观者的我们,即便没有什么审美,也能从作品中读出一份简单、安闲与协调。 我想,“断舍离”必定是向极简主义出发的理念。前不久在《读者》看到的“生活,半饱即好”一文是很好的佐证。文中提及“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生活理念在这个极速发展、物欲膨胀的时代受到格外的推崇。”例举了“乔布斯、梭罗、林怀民、爱因斯坦和舒国治”等名家,这些人有个共同的时尚名字——极简主义生活者。代表人物乔布斯,黑色上衣,配上宽松的牛仔裤以及脚上那双恒久不变的大头鞋。物品的削减,投射了乔布斯心灵的干净。没有杂物,没有杂念,便有了至美的境界。同样简单的还有他简约而风靡世界的经典之作——苹果手机。 置身于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是难以“断舍离”的。无论吃穿用度、衣食住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本应物取所需的人们,却因为物质的冗余不堪,而迷失在永无休止的欲望中。每个人都心存对物品的需求渴望,每个人的周边都不乏有热切购买欲望的人,每个人都希望工作、生活场所的设施配置一应俱全。以至于人们常常不加思考地购买、囤积、储备,越攒越多的物品需求和购买欲望,杂乱无章的堆砌,毫无次序的摆放,让物理空间和心灵空间变得促狭甚至充满窒息感,不仅不能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反而形成物质的异化。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精神层面上,太多的选择也让人应接不暇。与旁人差异化的明争暗较,人情世故的周旋,海量的信息轰炸,无休止的影视剧,无论生活娱乐还是工作事业,忙乱追逐中只会加剧生存的恐慌,令人虚掷时光、透支精力,无法倾听和辨别内心的声音。我们需要精简生活中的物品,从物欲中解脱出来,从纷杂喧嚣中找回宁静的心灵。若“断舍离”融入日常生活,舍弃不需要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念,那折射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智慧,引发一场自我需求的心灵拷问,让人摆脱物的附庸,直入清爽高效的自由境界。 说到底,“断舍离”不过是为了培养出离心,不外乎我们自小接受的勤俭节约的教育,既比不上高大上的佛教、道教、基督教等“惜物”的宗教熏染,更比不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传统美德。但“断舍离”自有她的小清新,以身边的生活物品入手的高效整理术,让生活化繁为简,反思选择,简化取舍,领悟人生,令“看得见的世界”与“看不见的世界”同时变得有序、和谐。山下英子曾坦言,自己推行“断舍离”的目的并不是要大家扔东西,而是帮助人探寻想扔却扔不掉东西的根本原因。物品也并不只是物品,而是包含了自己思想、感情的东西,通过观察物品与自己的关系来了解自己,看到那个付出努力希望得到认可的自己,并学会完全接纳这样的自己才是“断舍离”的真正意义。 在《断舍离》(心灵篇)的最后一章中,山下英子女士提出了“佘裕”一词。“佘裕”是一种美,只有让外在的生活空间和内在的心灵空间都拥有“佘裕”,我们才能真正从自顾不暇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才能吸纳新的能量轻松前行。所以,开始行动吧,Let's 断舍离,向极简主义出发!

我知道的就是青山七惠,这位女作家并不应该在现今的日本文学界活跃的作家中提及的,但是我真的很喜欢这位,所以还是来提一笔。《我的女儿》一文最能反应她的独特写作风格与见解,和《一个人的好天气》可能程度不同,但都是大受喜爱的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在我看来,我觉得最值得我尊重的日本女作家就是津岛佑子了。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幼儿》让我看了后印象满满。我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欣赏这个你作家,他的人生经历一定特别的。有趣才能写出。这么能够打动人的作品,我非常的佩服他,我希望我以后也能和他一样变得这么优秀

林真理子是日本当今文坛最有“人气”的女作家,多次获日本大众文学最高奖直木奖。她以细腻地描写现代人的恋爱心理见长,其作品大多以现代都市女性的情爱为主题,被称为“女渡边淳一”。她的作品塑造的女主人公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自强不息,敢作敢为,一个个都是决不负于男人的“女强人”,这种反叛和挑战传统的意识,让她的作品富有一种鲜明的时代精神。 此次推出的林真理子作品系列,包括她最富盛名的三部爱情小说《错位》、《青果》、《只要赶上末班车》和两本畅销随笔集《美女入门》、《美女入门2》,这为我们阅读林真理子提供了一种多角度的视角。 深度评论 反叛和挑战传统意识 一直非常喜欢林真理子的小说,有着相当出色的穿透力和表现力,一眼洞穿红尘男女那些个自欺欺人的爱情幻觉,下笔如刀,切割麻利,看得人钦佩不已。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小说也看得人总是一脑门冷汗。当然还有一点是小说的意义,这是最重要的。林真理子在以恋爱为主题的作品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几乎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自强不息,敢作敢为,一个个都是决不负于男人的“女强人”。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日本女性保留着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她们总是身穿艳丽的和服,迈着小小的碎步,在男人面前鞠躬哈腰,轻声柔气,百依百顺,给人一副“男尊女卑”的传统意识的小家模样。当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得以感情为基础的家庭结构开始倾斜,崩溃,夫妇间日益缺乏感情的交流,“欲”和“情”奏起了不和谐之音时,作为另一方的妻子如何对待?按照传统道德观念的要求,妻子必须具备献身精神,应该做出忍耐甚至牺牲,以维护家庭的稳定。可林真理子小说中的麻也子、典子、希、美佳子、美登里等女性形象却无不浓烈地表现出现代都市“女强人”的性格特征。《青果》的主人公麻也子认为作为一个女性“应该选择自己的人生”,不能光以牺牲自己来维系夫妻关系和家庭,她不甘当丈夫的附庸和家庭的牺牲品,而是执拗地去追求女人本该得到的“情”和“欲”,寻找女人自身的价值。《错位》的主人公虽为男性,但在小说中轮番登场的几位女性,却倾尽全力演出了一场错综复杂的“寻找女人自身价值”的婚外恋悲剧。《只要赶上末班飞机》的女主人公美登里,是一个以事业富有成就的奋斗型“女强人”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这个在事业和经济上获得成功的女性,在男女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男人则成了女人陪衬和配角,林真理子在这部小说中把当今社会男女双方的地位变化,传统的男主女次、夫唱妇随式的关系构图完全颠倒了过来。 林真理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人们印象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日本女性大相径庭,它既迎合了广大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对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社会封建意识的逆反心理,也反映了渴望提高社会地位的广大女性的愿望,所以她的作品长期为人所爱读。当然,我们爱读她的作品,还在于林真理子这位作家本身就是一个“女强人”,她和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一样,有着强烈的作为女性的自我表现意识和个性,不容伤害的自尊。她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敢于说“不”。她曾对人说,“我最不能容忍的是他人对我的支配”,“我所有的感情可归纳为两个字,爱和恨”。长期以来,她将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爱与憎融合在每部作品中,为实现女性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大声疾呼,也正因为如此,林真理子的作品在反映当今女性的心灵世界方面一直都被认为有着非常深刻和积极的意义。 潘小娴 酷评美女 为女性自强而畅言 如果说林真理子以其小说的虚构手法塑造了当今日本文坛上的“女强人”形象群,那么,她的随笔则以形象的文学语言道出了现实生活中“女强人”的自身体验和感受。 她的随笔风格直抒胸臆,为女性的自强自信自立而畅言。《美女入门》系列,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世界时尚中心之一的东京美女地图,而且更重要的是扮美、求美、爱美的深刻理念与不懈追求。为了美,为了自信自强,女性可以一掷千金,不顾一切,可以孤注一掷,可以一切从头来,总之,为了成为活得自在的女人,为了女人一生的美,一辈子都要将美女运动进行下去! 在这些随笔集里,林真理子从女性自身的角度出发,以一种现身说法似的布道精神,毫不隐晦地讲述着“女强人”的成功之道:女人必须始终怀有一颗矢志摆脱“弱者”宿命的“野心”,在人生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即使遭遇千辛万苦,也痴心不改。正如她在《美女入门.所谓野心》所说的那样:女人哪,站在平地上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像井底之蛙似的仅仅知道头上的那片天。可上了一个层次之后,她便知道山外有山,应继续往上攀登。这种攀登当然是苦不堪言的,痛苦的时候她就想下来,犹豫是否回到那块平地。然而,她再也不想回到那块平坦的地方。于是,只有咬紧牙关向上攀登再攀登。那种过程是相当痛苦,相当难熬的!但这,就是我所谓的“野心”。 林真理子的“所谓野心”,有其本人攀上成功巅峰的生动实例,作为传授给同性读者的心得尤其具有煽动力。似乎很少有作家能够像她那样,敢于最不扭捏、最不做作地表露她对人生、婚姻、情爱、职业、交际、化妆、瘦身、着装、时尚诸事的观点。甚至不需阅读正文,仅仅瞧瞧题目就有些让人触目惊心,比如:《财运第一,情运第二》,《拜拜吧,“掉价”男人》,《女人,就得爱美》,《别怕鬼迷心窍》……这些标题所展露的林真理子为人处世的信条,与传统日本女性约定俗成的守则可以说是冰火不容。 所谓温柔含蓄,低眉顺眼,所谓婚后辞职,相夫教子,所谓节俭持家,一个铜子分两半花,所谓失恋后以泪洗面,痛不欲生,诸如此类的“弱者”特征,在林真理子的散文里找不到丝毫的踪影。她提供给读者尤其是为某种苦恼所纠缠着的女性读者的,往往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豁达与彻悟:购物就是我的保健营养液,购物就是我的强心壮神素;钞票就是为了把喜欢的东西买到手,然后再去拼命地赚,就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一帆风顺的普通人所拥有的波澜不惊的恋爱太没意思了,至少应该凭借“争锋”往恋爱中加点儿大的作料,这样做才算没白在世上走一遭;能把爱人掠夺过来真是一种终极的胜利,成功地掠夺了爱的女人,等于获得了闪闪发光的勋章…… 林真理子在散文中生动地再现了现代女性那种不拘礼节,颇有俯视须眉的“女尊男卑”的气势,在婚恋与家庭、工作与消费,乃至人际关系等方面,她们都以一己为中心,强化自我,张扬个性,都表现出反叛正统的人生观与背离传统的价值观。这种对当代新女性深入骨髓的剖析和鼓励,自然让读者读起来感到十分亲切和痛快。 王建康 解读作家 日本文坛常青树 林真理子不仅是日本大众文学最高奖直木奖获奖作家,而且自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这个奖的评委。她还担当过十余种文学类作品奖的评委,为日本著名周刊《朝日周刊》、《周刊文春》、最有影响的女性时尚杂志《安安》的特约撰稿人。 她笔耕30余年,发表近140部小说、散文,其中近10部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数部被译成英文、朝鲜文、中文,首部随笔《把快乐买回家》一问世便荣居当年文艺书畅销榜亚军。在日本销量逾百万册的作品有近10部。 作品《星影的石碑》《1985》、《忧郁的葡萄》《1984》、《胡桃之家》《1986》相继被推选为通俗小说的最高荣誉——直木奖的候选作品。短篇小说《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荣获第九届直木奖。她的小说《白莲依依》《1994》、《众人的秘密》《1999》还分别获得了第八届柴田练三郎奖和第三十二届吉川英治文学奖。作品有多部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如《向星星许愿》、《南青山物语》、《忧郁的葡萄》、《青果》、《明治宫女》、《东京窃国物语》、《快活的全家旅行》等。 登上文坛30年,至今人气不衰,在日本鲜有。她是名副其实的文坛常青树。近10年来始终是排名前3位的日本女作家。她的散文成名作《把快乐买回家》重版58次,至今仍然畅销。小说《读书的女人》2003年下半年还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在日本国家电视NHK夜间黄金时间播出。林真理子享有畅销女王的称号,尤其是在日本的女性当中拥有大量的读者,在日本东京二十至三十岁的女性读者中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家。 她文笔朴实、诙谐幽默,独树一帜。她的小说贴近生活,情感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她的散文随笔常用人们熟悉、流行的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犀利地剖析人的内心世界,辛辣地针砭时弊。更重要的是,林真理子在她的以恋爱为主题的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女强人”。赋予了作品鲜明的时代精神。 林真理子通过她的一系列作品成了当代日本女性的忠实而又活跃的代言人。她的作品也因之“人气不衰”。

日本杂志女郎自曝家底

新版《粉红女郎》 预计将在2020年播出。

新剧将由 宋轶 饰演结婚狂, 殷桃 饰演万人迷, 赵今麦 饰演哈妹, 夏若妍 饰演男人婆,此外还有 魏大勋、孙艺洲、杨烁 等参演。

得知此消息的网友可炸了锅,对于这个演员阵容充满质疑。

毕竟,当年的四大女主那叫一个深入人心呐!

改编自朱德庸漫画 《涩女郎》 ,自2003年电视剧开播以来, 屡创收视第一 ,豆瓣8.1万人给它打出了7.8分。

因此,“涩女郎”也被《新周刊》杂志的读者评为 2003年度“她世纪”女性代言人 。

17年过去了,几位主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现状吧。

很多人因为“结婚狂”才知道刘若英,而实际上在出演这个角色之前,她就已经小有成就了。

凭借《少女小渔》 《美丽在唱歌》 《征婚启事》等电影,她夺得东京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亚太影展等 多个影后 。

与之相伴随的,还有 陈升为她打造的一首又一首金曲 。

从 《很爱很爱你》到《后来》 ,光一首 《为爱痴狂》 就录制了3年多,耗费300多万。

陈升与奶茶的知遇之情也让人叹息。

而“结婚狂”更像是奶茶的一次 突破和转型 ,两颗大龅牙配上滑稽夸张的动作,方小萍可笑、可悲更让人心疼。

她为剧中演唱的片尾曲 《一辈子孤单》 ,更是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证明了奶茶演艺和歌唱双方面的实力。

此后,她在 《天下无贼》 中边吃着北京烤鸭边落泪的场景,让无数影迷心碎,堪称 教科书式的表演。

2011年,42岁的奶茶与圈外的钟小江 低调完婚 ,3年后生下儿子,满是幸福甜蜜。

而家庭的美满没有让刘若英停下前进的脚步,2018年又当起了 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 一下便获得金鸡奖、金-马奖等多个提名。

就在前段时间,她还举办了线上音乐会,用音乐给大家送去温暖走心的祝福。

奶茶人如其名,温柔醇厚,历久弥香,是整部剧中至今仍活跃在大家视野中的主演之一。

说句让你意外的,其实在演万人迷的时候,陈好是四个主演中年纪最小的,当时只有23岁。

其实,在走上演员这条路之前,陈好最大的梦想是当一个像倪萍那样的主持人。

从小学到中学,报幕员的工作基本上被陈好承包了,一边上学,一边还兼任3个节目的主持人。

尤其是在上了中央戏剧学院以后, 她成了全班最忙的人,也是最富有的人。

处女作 《那山、那人、那狗》 的侗族姑娘惊艳众人,还曾任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主持人。

大三时,她连拍了《大腕》 《乱世英雄吕不韦》 《欲望阻击》 《李卫当官》四部电视剧。

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当演员,凭借话剧《第一次亲密接触》,成为了 北京人艺史上最年轻的女主角 。

而就在这个当口,陈好的父亲重病住院,急需治疗费,而陈好为了能出演万人迷这个角色,只好向人艺提出了辞职。

优雅大气的陈好本身其实与万人迷的气质相差很大,而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天天琢磨台词,练习用高跟鞋走路。

我们才终于能看到一个一颦一笑都在放电,浑身散发魅力的万人迷。

金句女王 的万玲,掀起了一阵 万人迷旋风 。

此后,除了 《天龙八部》的阿紫 , 《三国》的貂蝉 ,她还凭借年代剧 《纸醉金迷》 中的交际花田佩芝这个角色,成为在 首尔电视节获单人奖的首个中国人 。

一直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明确规划的陈好,在当红时选择与刘海峰结婚,两人已经有两个女儿。

婚后,她选择继续在中戏读研,成了 中戏的一名老师 。

就在2019年,在学校的她还因为路人的照片而“美上热搜”, 内外兼修的万人迷真的不仅仅只有美貌!

剧中一头齐耳短发,帅气利落的何茹男,剧外的张延反而女人味十足,是个 实打实的大美女。

高高瘦瘦的她是跳舞出身,在20岁时还曾获得第二届广州“美在花城” 选美大赛的冠军 。

虽然张延本身是西安人,而她最早却是在 香港TVB发展 ,参演了很多港剧。

像在《笑看风云》中,还同 古巨基 一起获得TVB评选的最佳情侣拍档奖,有没有打破次元壁的感觉?

而在1996年,张延与共同主持节目的香港男星 张锦程 相识,2001年两人重逢相恋。

回大陆发展的张延,还是 《都是天使惹的祸》 中的院长千金、美女医生蔡美云。

在出演《粉红女郎》之后,张锦程更成为张延的经纪人,两人在2004年登记结婚,生下了一个女儿。

从《秘果》到《左耳》 《谁都渴望遇见你》,贤妻良母的张延现在成了 半个“妈妈专业户”。

“胡歌前女友” ——是薛佳凝总是撕不掉的标签。

2006年两人相恋,同年胡歌出车祸,薛佳凝推掉所有工作一心一意地照顾他,尽管如此,两人还是在2008年和平分手。

一直到现在,当有媒体问到对胡歌的看法时,薛佳凝却回答:

因而,被广大网友称为“ 中国好前任 ”。

其实,与陈好一样,薛佳凝小时候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她的梦想也是当一名主持人。

直到1995年,她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成了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

读大一时,薛佳凝就被黄蜀芹导演从上百名应征者中选中,拍了第一部电影 《我也有爸爸》 。

要说她的经典角色,除了哈妹,其实还有她与 张卫健三度合作的《机灵小不懂》 《聚宝盆》 《天下无双》 三部电视剧。

只不过,由于她本身清纯可爱的长相和气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限制了戏路,此后参演的一系列剧集都处于不温不火状态。

最近一次在许多人面前出现,是 2018年她在《我就是演员》 上与曹曦文、王阳同台飙戏。

短短十分钟,惊艳众人,获得吴-秀波的高度评价:

实际上,自2017年薛佳凝就已经选择 皈依佛门 ,带发修行,早已修完了五加行,拥有属于她自己的一方天地。

从庙里回去之后,她的生活就极为佛系,不争不抢,也算是 娱乐 圈中的一股清流了。

看起来嘻嘻哈哈很快乐的龚喜,实际上演员张世自曝“ 演得想自我了断残生 ”。

对于张世而言,演龚喜这个角色更 像是参加综艺节目 ,拍摄时间太长让他有点受不了了。

其实,张世对于自己的演艺道路一直都有很高的追求,没资源、没背景的他,一开始 从剧组打杂做起 。

好不容易开始跑龙套了,自知外貌条件不出众常演配角的他,演戏原则只有一个:

1983年,主演侯孝贤执导的 《风柜来的人》 出道后,1989年他凭借 《香蕉天堂》,问鼎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

此后,他还 自制自演单元剧《听彩虹的声音》,获得金钟奖7项大奖。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如果说他在电影领域的成绩还稍显冷门的话,2010年他在 《神话》 中饰演的赵高,被人欺辱所以渴望报复,一步一步想要爬到权力顶端。

演出了人性的矛盾与复杂的张世,成为 “靠演技洗白的反派 ”。

2020年,他还出演了剧版 《唐人街探案》 的度郎。

奉行慢慢走才能走得远的张世, 是《粉红女郎》中最被低估的演员 。

身高一米九、模特出身的胡兵,闯入模特舞台不久,就赢得“ 中国首席男模 ”的美誉。

1999年他与瞿颖、张世主演《真情告白》,为观众所熟知。

因此,在2000年网络评选人物中,他与 陆毅、陈坤、李亚鹏 并列 中国内地“四大小生”。

而《粉红女郎》中由他饰演的王浩,帅气中带点憨气,高大青春又温柔深情,迅速收割了一大波迷妹。

在连续主演了《双响炮》 《绝对计划》 《摇摆女郎》之后,胡兵的演艺事业却 陷入低谷。

同时期,他与初恋女友分手,还陷入断袖传闻,多重压力之下,他甚至患上了 抑郁症。

因此,胡兵选择去国外求学,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2011年宣布正式回国的他,在《猎场》 《鲛珠传》 《幸福,触手可及!》等剧中演着一些配角。

在影视剧之外,胡兵还曾在参加日本综艺时,曝光了他总计140平米、价值约5000万人民币的北京豪宅,还秀出高达2亿的衣帽间。

49岁的他,至今仍 保持着30年前的身材和相貌 ,简直是霸总本总。

值得一提的是,在剧中还有“四大小生”中的 陈坤和陆毅 参演。

在剧中饰演花花公子的DJ 罗密欧 的陈坤,颜值与演技并存,电影、电视剧、歌唱事业全面开花,至今仍活跃在一线。

而饰演翩翩公子 白玉堂 的陆毅,主演多部爆款剧,还是完美老爸、深情丈夫,好男人形象一以贯之。

17年过去了,剧中的主演们基本上都还在演艺圈继续发光发热。

看似 搞笑 轻松的背后,《粉红女郎》从四个女孩的角度出发,道出了女性在都市的打拼与追求,尤其是将大龄女性的心理刻画得非常动人。

此后,《粉红女郎》的导演 伍宗德 还自编自导了一部电影,名为 《粉红女郎之爱人快跑》 ,却收获清一色的差评。

可见,成功不可随随便便复制,经典的 《粉红女郎》依旧很难被超越。

青石电影编辑部 | 晨晨

封面女郎之所以成为当今杂志封面最普遍的视觉元素,是因为女性美在消费社会结构中被经济学法则所操纵,青春美的女性形象已转化为有视觉吸引力的商品。女性形象的消费者不仅是男性,也包括女性。在封面女郎产业中,美就是商品的价值,美的标准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所在,女性形象的商品化强化了男性中心主义的地位,同时也强化了女性被看的意识。首先,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促使封面女郎形象变迁。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前进。女性杂志封面作为大众媒介的一部分反映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占支配地位的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

1940年出生于东京新宿,1958年 毕业 于日本大学摄影系。1966年获得日本摄影评论家协会新人奖。1976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举办了个展《家》。1981年出版了《筱山纪信——丝绸之路》8卷本摄影集。1987年,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了《筱山宽幅东京》展。1991 年,他在东京举办个展《新宿》。

1975年开始,35岁的筱山纪信以少女和性感女郎作为拍摄对象,其摄影作品冲击着日本摄影界乃至整个社会。他被认为是日本人体摄影暴露尺寸最为开放的始作俑者。

不仅如此,筱山纪信和当时日本知名的摄影师一起,重新定义"写真",并且将影响波及海外。他的人体摄影甚至对欧美人体摄影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筱山纪信的人体摄影作品常常令人想起佛教绘画中强烈的单纯性,有时又显现出现代的超现实主义倾向,从而在1970年被作为人体摄影大师介绍到欧洲。

——《西方摄影流派和大师作品》

筱山纪信出版的摄影书籍与作品集上百册。这种与平面传播媒介紧密合作的高产摄影师在日本摄影界是很少见的。这些摄影集在日本社会各个阶层引起了巨大反响。

1991年,(《圣塔菲·宫泽理惠》)一出版,就创下了155万本的销量奇迹,在摄影史上至今无人打破。

但若粗暴地给筱山纪信贴个“拍少女裸体”的标签,则太过狭隘。他的创作十分多元,人体写真,偶像明星、作家,东京街头,黑道组织都是他的拍摄对象。

“筱山广角”也是他独特的一种影像记录方式,用多台照相机分别拍摄后用电脑合为1张宽幅照片,营造了一种超视觉的魅力。八十年代开始,他就不断以这样的手法拍摄系列作品,他说:

拍的东西和拍摄行为都存在虚伪,合起来是不是就看得到真实?谎言说道了几只的时候,很可能就最接近真相了。

日本另一位摄影大师中平卓马曾这么评价过他:

筱山纪信和阿杰特、埃文斯一样,通过平视这个世界,所有事物在画面中是等价的。筱山纪信并没有给出任何廉价的意义,呈现的是阳光下的‘意义坟场’。

筱山纪信的摄影注重画面关系的构成和对光影的运用,不突出任何事物,以客观平视的态度,呈现对世界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少女

在1996年出版的写真集《namaiki》中,筱山纪信写到:

少女傲慢、撒谎、残酷、多变、凶暴、过激、反抗、背叛、坏心肠……那么多的品质只有在少女时代,纯粹无暇而又美丽地体现在同一个生物体上。

筱山喜欢少女独有的棱角,等她们稍微长大一点,和社会接触增多以后就被打磨了,也因此不再对她们感兴趣。

他镜头下的这些少女,在懵懂中流露出自己既撩拨又难掩稚气的一面,每一个人都是一朵奇异的花。

· 选自其作品集《namaiki》《少女馆》,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出版。

·《神话少女栗山千明》算是筱山纪信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栗山千明在《杀死比尔》中扮演了一名气质冷峻的杀手。她的娃娃头总给人某种诡异的美感。

· 1991年出版的《圣塔菲·宫泽理惠》最初还是宫泽理惠的母亲策划拍摄的。她以“美丽的东西要在美丽的时刻留下呀!”为理由,邀请筱山纪信为女儿拍摄这组照片,少女美好的身体在光影的映衬下无比动人。

· 1996年出版的《筱山纪信+宝生舞》,是筱山纪信最喜爱的写真集之一。他说在拍摄这个清瘦的小童星时几乎没有多余的对话,拍摄在两人的默契中完成。

欲 望

筱山纪信注重女性的主体意识觉醒。1991年他拍摄的樋口可南子写真。而继《少女馆》之后,筱山又与吉野纱香合作《少女的欲望》。

镜头里阐述的少女欲望,不是男性视角的欲望,而是少女自身的欲望。

选自其作品集《樋口可南子》,《少女的欲望》

三 岛 由 纪 夫

1970年9月中,三岛由纪夫切腹前两个月,他邀请了才30岁的筱山纪信为他拍摄了模拟各种死亡场景的《一个人的陨灭》。三岛设计了各种场景,包括他陷入泥潭,头部插入一柄斧头,被碾压在卡车车轮下等。由于他安排好了一切,让筱山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按快门的”人。

在拍摄过程中,三岛由纪夫的认真给筱山纪信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是筱山遇到的“最爱挑剔又最能合作”的模特。

1995年,筱山纪信受三岛由纪夫夫人之邀去拍摄了三岛的故居,在新与旧的窥视之间让读者从三岛生活的侧面更加全面地了解他。

坂 东 玉 三 郎

坂东玉三郎是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女形(男旦)演员,被誉为日本“梅兰芳”。从坂东20岁开始,筱山纪信就担任其御用摄影师,持续40多年。筱山的镜头里,留下了坂东一步步走向一代宗师的痕迹。

筱山纪信曾说,坂东玉三郎的身上仿佛有一种光,会被他独特的气质一直吸引,所以才有了这段长达40年的拍摄合作。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

约翰·列侬 X 小野洋子

在约翰·列侬不幸遇难的三个月前,筱山纪信受邀来到纽约,为列侬与小野洋子夫妇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跟踪拍摄,之后成集出版《最后的影集》。除了唯一公开的一张用作了列侬夫妇生前最后的作品《双重幻想》(Double Fantasy)的封面,其余的很少曝光。

超 现 实 摄 影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筱山纪信创作了一些列超现实主义作品。这些作品大胆的构图,戏剧性的设计,饱含的张力,至今看来依然不乏创造力。它印证了筱山纪信创作的多元化特征,同时以艺术的语言了呈现形体与光影之美。

采访

关于被称为“情色大师”

问:在中国,您为人熟知并且被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是大量的女性写真和人体作品,您自己如何看待“人体摄影师”或是 “情色大师”这类称呼?

筱山:我觉得这类称呼完全没问题,看看这次展出的坂东玉三郎(2011在北京798的展览),每一张照片都很性感啊。

关于被判“公然猥亵罪”

问:您曾因在公开场合拍摄裸照被判公然猥亵罪,想听听您自己对此的看法。

筱山:让女模特在东京街头裸体拍摄,这对于熟悉东京的人来说是无疑是一番异样的景色。非常规状态是一种多元化的表达,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看待这个我从小生活的城市、街道。这也是一种让人觉醒的表现形式,没有哪个国家对表现自由能够完全放开。其实我很早就开始拍摄这些,警察已经来得太晚。时代越没活力,对这类作品的审查就越严格。

关于拍摄裸体

问:若说这世界到处都存在虚伪,一个人的裸体是否就诚实些?

筱山:裸体也是可以说谎的,虽然拍照都是拍些假象,但要拍虚假的东西,必须知道什么是真实的。被拍的人除了脱衣服,心也要是开放的,才能站在摄影机前门,这是被拍裸照的人,都要有的基本心态。在拍摄时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请对方将心里的衣服脱掉。

裸体在摄影领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比如,一个人把衣服全部脱掉,在一个裸体状态下,就变成了单纯的“那个人”。如果一个人穿着反映这个时代的衣服,并且发型师当下流行的,表现出得就变成时代了。所以,表现“人”还是裸体最为合适、方便。

我其实常常是在拍别人委托的照片。我拍的是一个人的美丽,体态不见得要有多么完美,每个人其实都有美丽之处,一个人希望被拍摄的地方,若和我在她身上看到的魅力一直,她才是我想拍摄的对象。我希望观众能感受到这样的讯息,穿着衣服,也可以拍得很情色,而有些人脱了衣服却会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另外,裸体的表现 方法 有很多种。比如,截取身体的一部分,用一种现成物拼贴的方式表现;还有一种是非常美丽的,属于治愈系,令人感动的;或是色情的,令年轻人兴奋的。因为,我拍了一些名人的裸体,所以我的裸体摄影总是被大众媒体提到。但我没有只在拍摄裸体,我在拍摄各种领域的作品。

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其中哪一种摄影作品是属于艺术的,哪一种是属于商业的。当然,一般人会区分艺术摄影和商业摄影,我只是拍自己认为有趣的照片。

关于拍摄什么

问:你在周刊杂志的卷首页上每周发表摄影作品,然后在消费后被扔掉。我认为,唯有可以被扔掉的东西才具有时代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这样的条件下,你在“拍摄什么”这件事上是怎么作出你的选择的?

筱山:这完全凭着一种动物的感觉。我拍摄的东西并不全部是时代的东西,当然会有我自己的选择。是我的感觉、或者说近似于本能与生理的东西来作决定的。比如说吧,电视不是播出了宫泽理惠的婚姻破裂记者会吗?在紧紧盯着这个播出的时候,我是把声音去除的。如果听到语言,人就会马上悲伤起来,一同情的话还要想哭什么的。但如果把声音去掉,只看她的面孔特写绵绵不断地播出的话,就会看到一种不一样的东西。那孩子心中的一种魔性、清纯圣女般的圣性,也就是说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是一种无从说起的奇怪的美。我想大家被吸引住的就是这个。我是本能地凑上去拍摄这种魔性与圣性。不是凭什么理智。因此,她至今为止的人生、经历,或者说这次婚姻破裂所引起的她自身的变化,我并不太关心。把我在一瞬间看到的东西、感觉到的东西拍摄下来是我的做法。

关于耻毛之战

筱山:当时我拍摄了一个叫樋口可南子的女演员,第一次把她下半身体毛拍出来,做成一个画册出版了。于是大家都跟着这么做,逐渐把这个自我控制的框框拿掉了,于是,我们和这个框之间的紧张关系消解了。后来日本对拍摄裸体有了法律,以前你能拍16岁的女孩,现在拍不了了,于是它又战胜了你,对你有了新的制约。所以,我们这些搞摄影的人,总是在和不同时代、国度、规定争夺地盘。面对一层窗户纸,能不能捅破,该不该捅破,我们一直在这个界限上做着工作。

关于性幻想对象

筱山:玛丽莲·梦露。还有的可能你们不知道,比如卡特琳娜·德纳芙,法国的一个老太太,她年轻的时候。当时外国电影看得比较多,受到的影响也大。

关于武士道精神

筱山:我说我如果预知消息会去拍自杀现场,但其实那种死法我并不赞赏,用刀把头砍下来,这种死法我不能接受。我没有那种奉献精神,也不追逐。但他们的生死观我是可以理解的。这些艺术家有一种意念,在有生之年,把自己在艺术上始终追逐的目标实现了以后,就剩了一个支撑自己的肉体,而光这个肉体存在下去,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事情做完了, 达到目的了,就该把我这个肉体舍弃掉了。他们这种做法,我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拍照的艺术性

筱山:美国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我跟他的不一样在哪呢?他进的是商业的门,发展成了艺术家,而我根本没有把自己做的事情看成是艺术。摄影本身并不局限在艺术这个狭小的范围里,它本身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摄影更大的作用是记录,同时给人带来一定的刺激,比如拍裸体照,对年轻人就有刺激作用。我不觉得自己是个艺术家,我觉得我就是个拍照的。

关于摄影本身

问:用数码拍摄后,您会使用PS吗?

筱山:我不喜欢后期,尽量少修片,这会破坏作品的自然性。

问:对于杂志的委托拍摄和自由创作,两者是否有矛盾?您如何来权衡?

筱山:作为职业摄影家,必须要满足客户要求,同时也得考虑读者需求。我拍摄的那些明星中,有事务所的委托拍摄,也有主动去联系我自己喜欢的明星,比如宝生舞。我也曾应三岛由纪夫之邀去为他拍摄。但他对拍摄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我并不十分喜欢这种实现安排好的摆拍,尽管我们的拍摄过程还是很有趣的。我会通过出写真集、办摄影展来进行更多的自由创作。

问:所谓的 1970 年代,处在结束了节日狂热气氛的 1960 年代与开始疯狂消费的1980年代的中间,公害呀石油危机呀这样的阴暗的事很多。但是,我还是从这个时代受到了许多影响。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本摄影集很好地保留了1970年代,看同时代的绘画与雕塑,却感受不到这麽多的东西。

筱山:在我的摄影集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比如我从船上拍摄的伊豆洋面的地震引发的火灾光景,决不是要揭发自然的威力;也没有由于拍摄了核能船而就原子能问题表达什麽意见。也就是说,我拍摄的是在时代当中的突出人士、不管有名无名只要触动了我的琴弦的人、变故、风俗、事件等,我只是以我的直觉与生理来轻松地拍摄,“核能船也是一艘很漂亮的船呀”、“地震引起的火灾的火可真好看呀”等这样的感觉。没有对看我照片的人发送什麽信息。

在照片的量变得庞大,集成一册的时候,对像你这样在 1970 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来说,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其他人的看法还会不同吧。我所拍摄的一个一个的人,只是我的生理、兴趣与欲望的体现。因此,如果从其他语境来看他们的话,就会拥有另外的意义。我的照片不会强加于人。最初看上去没有主体性与个性,人家会批评说你怎麽一点也没说应该说的话呀,但是我认为所谓的摄影不是自我表现的装置。因此,我是一个一边与时代一起前进、融入时代,一边贪婪地拍摄触动了我的眼睛与欲望的东西的摄影家。

问:你有本以新宿的照片为中心而构成的摄影集《东京未来世纪》。这本摄影集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再来看它,才可以思考那个时候东京的事。就像现在的《睛天》刻录了 1970 年代那样。

筱山:这本摄影集越是让它束之高阁就越是有意思。摄影真正令人着迷之处是魔性、情色、不知不觉中的妖艳这种东西,是这些东西使事物成为事物。只要能够感觉到这种东西的话,就拍得到照片。著名的人还是默默无闻的人、男女老少、人人皆知的建筑、无人知道的建筑、散落在街道上的垃圾、只要有某种东西吸引了我,我就会快步上前拍摄下来。结果,是神降临了或者说是神在那里出现了,尽管我并不知道,但会发生特别的事情。

问:现在还在拍摄东京吗?

筱山:与其说是拍摄东京的事物,还不如说是拍摄住在东京的怪人。希望大家不要产生误解,所谓“怪人”只是“住在现在的东京的人”这个意思。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因为东京这个都市本身已经怪了,因此,如果人不怪的话就住不下去。也就是说,我也怪,你也怪。

因为在为各种各样的杂志拍摄人物,因此当我的直觉感觉到“这个人怪”的时候,我就用 8×10 英寸的相机、黑白胶片来拍摄他。这可真是有意思的工作。都是我很喜欢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象征了现在的东京。因此,我给这些照片起的题目是“东京人”。

问:你就这样在不断地大量拍摄被消费的图像呢。几十年过去后,随着时间的累积,这些照片会作为完全无法消费的东西再次出现。横尾忠则最近把自己在20年前拍摄的东西整理而成一部名为《记忆的透视法则》的摄影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照片还是现在来看更有意思。在这本书里出现的人中,已经有20多个人去了另一个世界,尽管如此,他们却活在了这本摄影集中。

筱山:如果在量方面积累庞大的话,就会成为一桩不得了的事。因为在那个时候也许我已经死了,但照片却留了下来。不过,如果带着要留照片下来的意识的话,结果反而留不下来。摄影就是每天认真地不断拍摄,摄影就是这样的东西。

采访综合自网络,文字来源:

《知日·写真》2013 ,原文标题《我是为了被表扬和称赞才拍照的》

人体摄影相关 文章 :

1. 少女人体艺术摄影作品欣赏

2. 韩国大胆人体艺术摄影作品

3. 世界优秀人体摄影作品

4. 大胆欧美人体模特摄影作品

5. 人体摄影图欣赏

女友杂志作者专栏作者

周德东,男,1967年出生,黑龙江人。被称为“恐怖小说第一人”。生日:09-11。星座:处女座。血型:A。职业:作家。 曾任《文友》杂志主编,《格言》杂志主编,《青年文摘》(彩版)主编。

《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冯玉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

作者:冯玉雷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01-01

页数:621页

内容简介:

冯玉雷耗时八年精心创造的小说《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几乎完全打破了纯写实的小说模式,冲破传统和自我,运用多重思维方式——尤其是神话思维,进入到一个新的艺术领域中自由驰骋,以现代技法和浪漫主义文笔,天马行空,纵横捭阖,表现出一个成熟作家的奔放和洒脱。他那独特的艺术语言不仅讲究精练和肉体可感性,同时还讲究声调、色彩的综合美;不仅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交错,而且把不同场景或层次连接、组合成一个如梦如幻的理想世界。小说中寄托他理想、追求的人物无不被这种语言赋予灵动的生命。语言的生命背景、文化背景、情感背景,都依据于从甘肃到新疆、从青海到西藏,整个六千大地或者更远的广阔地区。冯玉雷从纷繁的生活里抓住本质,使作品显出自己独有的魅力,他没有像大多数作家那样只停留在“激愤批判”的层面上,却将温暖阳光照射到作品中的宏观意象和微观元素,对现实生存进行了精神超越,这些意象和元素都具备了神性。于是,整部作品都充满了光明而崇高的神性,这是文学的终极价值所归。

作者简介:

冯玉雷,男,甘肃人,199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经在兰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兼任写作、逻辑、中教法教研室主任。主讲《美学》、《写作》等课程,曾被评为"兰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第三届教学科研骨干",享受三年校内特殊津贴。现工作于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成人教育学报》,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小说及散文创作。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理事、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学院一级签约作家。

大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发表处女作、小小说《雁歌》,1991、1992年在《文友》发表中篇小说《红纱巾》、《边缘人》,1992年,《红纱巾》获《女友》杂志社和西安市文联联合主办的未来作家大奖赛二等奖。1993年、1994年、2003年在《飞天》杂志发表中篇小说《陡城》、《野糜川》、《饥饿》等。出版有长篇小说《肚皮鼓》、《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与人合著报告文学《陇原英烈》,与赵晓琴合著文化专著《走遍中国甘肃宁夏》,主编《中国西部实力美术家作品集》。创作完成电视剧《敦煌百年祭》、《失踪的女神》等。曾担任《女友》杂志专栏作家(1992年--1993年),先后在《中国比较文学》、《兰州大学学报》等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在《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西安晚报》、《西北军事文学》、《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文艺美术评论数百篇,作品入选《1949-1999甘肃文学作品选》、《汪国真诗赏析》等,长篇小说《敦煌百年祭》获甘肃省政府第三届敦煌文艺奖,电视电影《失踪的女神》获甘肃省政府第五届敦煌文艺奖,中篇小说《野糜川》、《饥饿》分别获兰州市政府第三届、第五届金城文艺奖。

来源:甘肃作家港

聊斋根本就不是恐怖小说小说原文文字很优美只是八十年代电视剧版给妖魔化了

周德东 周德东,男,33岁,东北人。体态偏瘦,性格开朗、热情。通过以上这段描述不知道您的脑海中会联想到什么,是否意识到这也许就是中国“恐怖故事第一人”的形象? “履历”(《女友》杂志社编辑,《文友》杂志社主编,《中国百老汇》杂志主编)同时也不缺乏成绩的人,他曾经在7年时间内一口气出了15本小说,曾经被100万《女友》杂志读者评选为“中国十大散文家”。 生日:09-11 星座:处女座 血型:A型 职业:作家 1967生于黑龙江,2000年定居北京,恐怖小说作家。 从1989年开始,出版10部风花雪月散文集。 1993年被评为“当代十佳散文作家”。 1998年担任《文友》杂志主编,该杂志被《北京青年报》评为“中国1998娱乐界十大关键词”。 2000年开创恐怖文学事业,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恐怖文化热 2006年,一部潜心创作完成的《门》让曾经出版过14部恐怖小说的作家周德东一飞冲天,这位从事恐怖文学创作六年的作家,在《门》15万的印数创下恐怖文学首印记录的推动下,成为本土恐怖文学第一人。其实早在去年,在由多家媒体举行的一项名为“寻找中国的斯蒂芬·金”评选中,他就名列第一。 目前,除了周德东出版于几年前的《三岔口》被李少红改编成电影外,其新作《门》未出版既被某影视公司买断电影改编权,将于年底前后开机。此外,他还受邀成为多家恐怖杂志的主笔。在国内恐怖文学热持续走高的时候,最能体现周德东商业价值的是,他已出版的14部作品,几乎每部都具备改编影视作品的资质。而他将担任导演开拍《门Ⅱ》、计划筹拍《三减一等于几》的消息,为恐怖文化平添了几分热度。参考资料:

女性杂志男作家

温柔,沉稳,多数都像是男二号,但是很大气,待人接物都有点过分完美了。这种角色还是很讨女性喜欢的那种。

毕飞宇的笔下有很多的女性代表人物,他笔下的男性人物,性格饱满,而且大多比较有内涵

小熊洛拉、小威、郎宇、龟心似贱、布小爆、蔡布布、苏墨白、大漠荒草、颜落、饶雪漫、咖啡杯里的茶、沐容嫣、宇航、水阡墨、李静玮、七柯梦、齐小蛋、夏末生等、

曹雪芹,《红楼梦》

日本漫画少女杂志

漫友 多原创 我定期买

楼上的是在动漫百科上找的吧``` 有关的动漫知识挺全的呢``建议楼主也去看看``

动漫水晶,动漫前线

如果你喜欢日本漫画 就看《动漫前线》(12元 半月刊 礼物很不错)还有《花与梦》(少女漫画居多)(15元 半月刊)动画 当然数《动感新势力》咨询最好了 (月刊 普通版 7.8元 豪华版15元)如果你喜欢看国产动漫 《漫友》挺不错的 (1个月4刊 具体价钱不记得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