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影响畸形儿的因素文献论文

发布时间:

影响畸形儿的因素文献论文

有很多原因哦!!有的是母亲的年龄!有的是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吃了药物导致的!怀孕前,吃点叶酸,可以减少畸形儿的几率哦

导读:对于父母来说,畸形儿可以说是命运中最大的考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畸形儿对父母绝对是个非常大挑战,如果真的遇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是否有机会预防?让我们来看下列文章。

一般来说,仅有父母其中一方具有遗传性疾病时,并不一定会将疾病遗传给胎儿,但是,近亲结婚的遗传因子较多,所以,将疾病遗传给胎儿的机率会大幅增加。

孕妇在怀孕期间用药要特别小心,孕期服用安眠药、镇静剂、 *** 等对胎儿脑神经有不良的影响,抗癌药物也可能会导致畸形儿产生,孕妇用药一定要遵守医生指示。

如果孕妇在怀孕初期罹患德国麻疹,生下的婴儿很有可能会有小脑症、白内障、听力不良或这是心脏畸形等症状,孕妇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避免这种状况发生。

延伸阅读:怀孕初期避免八项危险因子

会得到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未做好安全性行为所引起,因此在性行为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若发现自己的分泌物异常时,一定要尽速就医,别因为怀孕害怕使用药物拒绝就医。

因为宠物身上有寄生虫,如果准妈咪受到感染,可能会产下脑积水的婴儿,孕妇在怀孕期间尽量不要饲养宠物。此外,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可能会产下巨婴。

母体和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Rh性)可能会导致流产。宝宝生下后也可能患有黄疸,甚至大脑失去知觉。这种情况的发生机率较低,透过血型检查也能检测出,准妈妈们不需过度担忧。

孕妇曾使用过能致胎儿畸形的药物或接受过放射线物质,例如怀孕期间照过X光,易很容造成胎儿畸形,孕妇需特别注意。寻求医生就一时,要主动告知医生。

延伸阅读:孕妇畸胎检查 避免生畸形儿

在与伴侣结婚前,一定要认真看待及做好婚前就康检查,通过检查,我们能发现一些可能会影响孩子健康或可能产下畸形儿的疾病,在治疗这些疾病后才能做怀孕的准备。

在怀孕前,尽量做好准备工作,将父母双方的体质调整好,让自己处于适合怀孕的情况下,这样才能降低生下畸形儿或带有疾病宝宝的机率,让宝宝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

怀孕后一定要定期产检,在胎儿14到20周时,可以做唐氏症筛检。在28周之前,可以做超音波检测,透过检测我们可以观察宝宝是否健康,并且提前发现宝宝是不是畸形儿。

婴儿的部分组织中常保留有胚胎性血管组织,这些组织错构瘤样生长即形成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它仍有正常的组织结构,但血管瘤的数量、分布与形态和正常有别。血管瘤好发于颜面及四肢皮肤,影响美观,还可因外伤、摩擦、搔抓出血,而引起细菌感染。有些血管瘤生长先快、后慢、甚至会自行消失。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婴儿血管瘤的生长情况,做好家庭护理,掌握最佳时机进行治疗。

人体的各种先天性畸形种类繁多,无奇不有,几乎涉及人体的各个器官。畸形的危害程度不一,主要取决于受累器官的多少和其重要性。轻者对生命和生活无大影响,甚至很难检查出来;重者可引起流产,死胎,终身残疾或生活不能自理。引起畸形的原因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但更多的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和胚胎发育阶段、对致畸因素的敏感度,有害因素作用时间和剂量等有着密切关系。遗传因素,是指亲代的特性通过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将其信息遗传给子代。亲代如有染色体数量及结构异常,或基因缺陷,就能按照一定的遗传规律传给下一代。环境因素,是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受到环境中的某些生物因素(病毒、弓形虫和梅毒螺旋体等感染),物理因素(射线、微波、高温、严寒、机械损伤等),化学因素(汞、铝、镉及二恶英等工业污染,母亲长期酗酒等),药物因素(抗癌药、激素类、反应停等)和其他因素(长期缺氧、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过量或不足等)等的影响,从而引起胚胎细胞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最终导致发育畸形。孕育畸形儿是令人烦恼的事,但还是有些预防措施可以采取的,所以妈妈们不要太担心。

婴儿畸形相关因素研究论文

饮食因素,生活因素,生活状态,运动因素,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会导致孩子发育不好,会导致孩子的肢体缺失,也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偏差,也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疾病,也会导致孩子的免疫力变差。

受到了辐射的影响,后期的营养不够,基因出现了问题,重金属中毒,受到了细菌的感染。

和孕妇的生活条件有关,和孕妇的饮食状况有关,和孕妇的基因有关,和睡眠休息时间也有关,和运动方式也有关,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新生儿畸形。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聪明,但是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却屡见不鲜,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新生儿受父母遗传,使得生殖细胞、受精卵在遗传因素上出现了异常,就会导致新生儿的出生缺陷。

2、环境因素:所居住、工作以及长期生活的地方环境不佳,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很可能引发新生儿的出生缺陷。而有害的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物理因素等。

3、生物因素:女性在怀孕期间,受到了病菌、病毒的侵害,就很可能使胎儿流产、畸形,其中,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危害尤其巨大。

4、营养原因: 孕妇在怀孕的时候身体较弱,又没有在孕期摄入足够的营养和微量元素,就很容易造成新生儿的出生缺陷。

有很多因素都会引起新生儿的出生缺陷,除了以上所介绍的原因外,吸烟、酗酒、吸毒等,也是引起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

幼儿自信心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一、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的日常生活里,有一些事情是完完全全可以由幼儿自己去做,可是他们的家长不让他们去做,代替他们把事情做完,致使幼儿在逐步丧失生活的基本能力,依赖性超强。这些幼儿在他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会使他们自己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事情也不会做,只要有家长就什么都不用去做,不管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功,促使幼儿的自信心在逐步走向消失,其后果极为严重。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其实非常容易做到,幼儿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们去做一些并不复杂且能够做到的事情。每当幼儿在喝水之时,教给幼儿如何正确放置水杯的方法,在放置水杯时必须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当幼儿喝完水之后,教师要关注幼儿自己将水杯清洗干净之后放回原来位置,逐步形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每当幼儿在吃饭之时,教师要教会幼儿如何自己去独立洗手,洗手之后如何自己将毛巾放到原来自己放置毛巾的地方。再者玩玩具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喜欢的活动,当幼儿玩完玩具之后,给幼儿定好规矩,必须能够自己去整理好玩具,再把它们正确放到存放玩具的地方。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们应该锻炼幼儿日常生活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幼儿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教师要注意寻觅,当幼儿能够主动担任任务进入我们视线时,幼儿教师就应该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给幼儿注入正确的思想,激励幼儿有效提高自信心。二、在幼儿日常授课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优点和缺点会呈现在自己身上,人无完人嘛。幼儿园的幼儿天真无邪,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会无遮掩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幼儿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赋予幼儿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平台的机会,使幼儿能够利用这个平台,把自身美丽闪光的一面呈现出来,以此有效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例如,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努力为幼儿提供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使幼儿敢于表达,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幼儿抒发自己情感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时间给予幼儿,千万不要施加压力给幼儿,要以他们易于接受的角色主动去配合他们,并对他们的真实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幼儿喜欢歌唱,教师就为他们缔造展示歌喉的场所。幼儿喜欢舞蹈,教师就为他们布置展示优美舞姿的舞台。幼儿喜欢画画,教师就为他们描绘心中优美画卷提供有利条件。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下去,幼儿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技之长,他们在展示自己一技之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得到不断的激发和培养。三、在激励与评价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处于幼儿时期的幼儿,是非观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还是模糊的,他们根本不晓得什么是对的事和错的事,是非观的正确引导还是需要我们成人,靠成人的言行去获悉某件事情的对与错。为此,幼儿家长及幼儿教师的语言选择就凸显其重要性了。在幼儿是非观念教育中,我们幼儿教师应该采用易于他们理解且阳光的话语,去对某个人或者是某件事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负面言语对于他们尽量少说或者尽量不说,这样做下去,幼儿定会养成优异的品格。例如,幼儿给我们呈现良好的行为及习惯的时候,我们幼儿教师必须要及时给予他们认可,对他们要面带微笑地说“你真棒”“好样的”“为你点赞”这样的话来激励他们。通过这种做法就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自信不足的幼儿重新获得自信心。四、利用挫折与失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漫漫人生旅途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与失败。而此时个人自身所拥有的自信心却非常大,可以决定这个人能否战胜挫折与失败。我们坚信,只要拥有足够的自信心,幼儿才会在将来的生活里不被困难吓倒,不被失败和挫折所屈服。所以,如果把幼儿在日常中遇到的挫折叫做失败体验的教学,那在幼儿遇到挫折及失败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给幼儿温暖,给予幼儿敢于战胜困难的那份自信心。

自信心培养是幼儿 教育 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自信心的重要性,并采取可行 方法 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试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 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试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如下:

内容摘要: 文章 分三部分: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及培养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层层深入论述问题。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对幼儿的自信心加以培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自信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真正工作中因人而异的加以培养,争取使每个幼儿都能出色地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成为生活的强者,满怀信心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调动人的潜能,信心能调整人的各种功能,这种调动和调整相互促进,一个人就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幼儿年龄小, 经验 少,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对社会化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对幼儿进行称赞与鼓励,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这样,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当幼儿对某一方面产生自信后,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从而促进其 其它 方面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受不同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自信心水平也明显不同。有的幼儿有一股韧劲,不怕困难,做什么事都很专心认真,有点磕碰忍着不哭,干什么事都愿意亲自试一试。可以说,这类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高的,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幼儿胆小怕事,遇见生人就往后躲,做什么事都不敢试一试,老师稍一批评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很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中应积极影响,因人而异的激发,引导幼儿的内在动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拥有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这个词每个人都认识,可是不一定都能作到,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能想方设法获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退却,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可见,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要依据心理知识才能进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所以,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也应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因素。因为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而幼儿期是自信心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效果。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这样。当教师进行培养时,教育效果不会很快出现,但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处处不如人的自卑者,怎能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所成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幼儿幼年时就在其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可用之才,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需要教师很大的耐心,因为现在的幼儿多系独生子女,他们倍受家人的关爱。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其它一些原因,必然使幼儿错失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因而使幼儿丧失自己努力尝试,面临、解决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与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有:

第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铸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本身,而不应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 自我评价 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教师应常说:“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幼儿从教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的信心得到增强,产生愉悦感,从而怀着更大的信心去应试下一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哪怕是一小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慢慢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切不可随意地批评幼儿,否定幼儿,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幼儿,因为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自己很笨,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第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是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比如,在进行拼图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水平分组。对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拼常见的动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让他们拼交通工具,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拼家具或 风景画 。让各水平阶段幼儿都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再比如,在发展幼儿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的体育活动中,可把活动要求分不同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稀的“小石子”路或较宽的“小沟”;能力差些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密的“小石子”路或较窄的“小沟”。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锻炼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所进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根据活动内容难度和幼儿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分组的形式,便于幼儿获得成功,产生自信。幼儿有了自信,就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又可增强自信,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参与感,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幼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第四、认识自我,学会评价

幼儿不善于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复制”。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能力,正确使用评价语。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时,不应只表扬幼儿作对了几道题,复述了几个 故事 ,学会了几支歌,而是要多表扬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 学习方法 ,给幼儿真正的自信。引导幼儿学会辨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与互帮互学。如,可在班中开展“ 说说 我的小伙伴”活动,引导幼儿讲出小伙伴的长处,使其了解互 相学 习的重要性。经常在班中开展“展示台”活动,让幼儿进行特长展示,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以发现他人的长处,树立榜样。促进幼儿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第五、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份爱护与关心,就会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间充满融融的爱意。常听到,幼儿园中幼儿叫老师“妈妈”,这就证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此外,教师在爱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能力差的幼儿,以及那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实际上是存在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观察和指导,一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帮助其树立信心。幼儿一步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能否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关系,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指责,强硬的指令,俯视的目光对待幼儿,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第六、抓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尽可能多地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与权利。比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我们这样做,好吗?”或“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其次,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地探索,不过多地限制和指责。因为每个幼儿的心灵都像一把锁,只要有适合的钥匙,总能叩开幼儿的心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守侯着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指导一下,然后便重做回一个“旁观者”,学会自己让自己“下岗”。

最后,幼儿需要自信心,以便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如果幼儿在实践中总是挫折不断或常常失败,就很难把自己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自信也会因此减弱。如,实习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后,仍有一些幼儿未完成他们的作品。其中,有的是因为认真而速度较慢,有的是由于没有信心,胆小不敢下笔。于是我便给那些速度慢的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从绘画中寻找乐趣与信心。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便在一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因为他们本身对绘画就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只有一步步鼓励与耐心指导,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持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幼儿便会乐于从事这一活动,于是教师便可从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逐渐帮其树立起信心。

第七、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效果

家庭教育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努力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但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园中的教育成果,需要在家庭中加以巩固,以增强教育效果。因此,为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可在板报中设立“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同及行为上的一致。此外,还可通过与家长座谈,了解幼儿的自信原始水平,然后针对总体发展水平及各个幼儿特点制定出培养计划,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共同研究出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办法。此外,还要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等情况,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而且,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就会事半功倍。

论文影响因素的研究

设计调查问卷:因变量就是你研究的问题,可以一个,也可以两三个,有几个因变量就决定了你后边要做几次回归分析。因变量最好设置两个值,例如是或否。这样就可以用二元回归分析,最简单。 发放问卷:问卷星或者其他问卷类app都可以,本科生问卷收集数目得100出头。用微信群、朋友圈等各种方式寻找被调查对象。 整理问卷:用电脑网页版导出你的问卷结果。打开excel,横排是你的问题,竖排是被调查者,把他们的选择都换成数字0-4,例如否是0,是是1。不了解是0,不太了解是1,了解是2、比较了解是3、非常了解是4,可以设置结果越好数字越大,比如否是是01,也可以设置结果越不好数字越大,比如是否是01。 回归结果分析: B为正值,则为正向相关关系。 B为负值,则为负向相关关系。 P≤0.01 显著性影响水平为10% P≤0.05 显著性影响水平为5% P≤0.1 显著性影响水平为1% 论文第一章写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写文献综述,可以写写国内写写国外,或者只写国内,存在问题,影响因素,措施等。 第三章写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写模型建构,建立回归模型,变量定义,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章写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章写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学生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毕业成绩和学术声誉,也对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影响。以下是可能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1.毕业论文选题:选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和质量。一个好的选题需要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又符合个人研究兴趣和能力范围,且具有足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2.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毕业论文需要有明确的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方式,而数据质量也对论文质量的影响非常大。3.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需要具有广度和深度,且需要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前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4.时间管理和计划:毕业论文需要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和计划,且需要逐步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否则可能会出现时间不够、工作紧张等问题,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5.导师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受到导师的指导和支持的影响,如果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和支持不足,可能会影响论文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大家参考。

1、关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方丰娟华东师范大学2006-05-01

2、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刘艳学前教育研究2015-03-01

3、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李灵; 刘伟伟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11-20

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许海英山东师范大学2014-06-02

5、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常红安徽师范大学2014-04-01

6、长沙市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王心爽湖南师范大学2014-06-01

7、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李善英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30

8、大连市5岁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宋君凯辽宁师范大学2014-04-01

9、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钟洪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02-25

10、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赵军海中国妇幼保健2015-09-01

11、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童旭雷华东师范大学2009-09-01

12、农村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研究于小盼西南大学2011-04-10

13、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邓明山东教育2003-02-27

14、5—7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陈家麟; 骆伯巍心理科学通讯1986-08-29

15、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张静漪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10

16、绘画疗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个案研究孙培山东师范大学2011-04-20

17社会性发展视角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翟媛媛淄博师专学报2011-03-28

18、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袁琳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30

19、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张婕华东师范大学2009-04-01

影响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调研的论文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根据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20世纪末,我国开始在高校大力宣传和推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提高就业市场配置的成功率、降低离职率以及减轻当前的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而对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本文试图从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大学生入手,主要从他们的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在这些因素上可能存在差异,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法。因此,本研究主要调研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方法和工具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省苏州地区两所高校:苏州大学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苏州大学为本科院校,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高职院校。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46份,回收率为89.2%;其中有效问卷426份,无效问卷19份,问卷有效率为95.7%.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本科生114人,占总人数的26.8%;专科生312人,占总人数的73.2%.男生123人,占总人数的28.9%;女生303人,占总人数的71.1%.大一学生211人,占总人数的49.5%;大二学生46人,占总人数的10.8%;大三学生147人,占总人数的34.5%;大四学生22人,占总人数的5.2%.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生源地情况如下:来源于城市的26人,占总人数的6.1%;来源于城镇的172人,占总人数的40.4%;来源于乡村的228人,占总人数的53.5%.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父亲受教育程度情况如下:小学毕业的40人,占总人数的9.4%;初中毕业的202人,占总人数的47.4%;高中或中专学历的149人,占总人数的35%;大学或以上学历的35人,占总人数的8.2%.

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母亲受教育程度情况如下:小学毕业的91人,占总人数的21.4%;初中毕业的217人,占总人数的50.9%;高中或中专学历的107人,占总人数的25.1%;大学或以上学历的11人,占总人数的2.6%.

2.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对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资料进行学习研究,了解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情况、实施情况、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将来努力的方向。(2)问卷法:对相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3)个别访谈法:对部分大学生进行重点、难点、疑点访谈,尽可能全面收集资料。

3.研究工具。研究人员自行编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31个题目,分为6个维度,分别是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采用5等级评分:“非常符合”记5分、“比较符合”记4分、“不能判断”记3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非常不符合”记1分。

研究人员首先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以及项目相关性检验,通过试测后统计:总量表的α系数为0.693,其他各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是:职业认知5个项目α系数为0.648、职业定向5个项目α系数为0.579、自我认知4个项目α系数为0.533、职业信念6个项目α系数为0.266、职业探索5个项目α系数为0.632、职业期待6个项目α系数为0.482,表明调查问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除职业信念α系数为0.266,其余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482~0.648,表明分量表上各项目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综合初测结果表明自编量表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而且6个项目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是可以进行大规模测试的。

三、研究结果

1.年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不同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得分进行统计,使用F检验后发现,不同年级在6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有明显差异,分别为5.798、2.919、1.450、4.420、6.636、5.371,其中职业认知0.001(P<0.001)、职业定向0.034(P<0.05)、自我认知0.028(P<0.05)、职业信念0.004(P<0.01)、职业探索0.000(P<0.001)和职业期待0.001(P<0.001)。这表明不同年级在职业认知、职业探索以及职业期待方面差异显着:高年级学生在职业认知和职业探索方面远远高于低年级,而低年级学生的职业期待远远高于高年级。

不同年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较大,这就提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各年级的差异性,并根据这些差异有针对性地找到破解的方法。

2.性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得分进行统计后发现,男生和女生在总体得分方面基本持平,分别为103.4、103.0,均差为0.288.男生和女生在各个项目上的得分差异也不大:在职业认知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7.2、女平均值为17.2,均差为0.125;在职业定向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7、女平均值为15.9,均差为0.629;在自我认知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5.1、女平均值为15,均差为0.233;在职业信念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9.1、女平均值为19.3,均差为-0.285;在职业探索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5.7、女平均值为15.4,均差为0.435;在职业期待因素上,男平均值为19.3、女平均值为20.2,均差为-0.956.研究人员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性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发现,不同性别在职业期待这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明显,分别为-0.029(P<0.05)和-0.042(P<0.05),表明女生在职业期待方面明显超过男生。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职业定向、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方面女生得分比男生偏低。

这些研究结果提醒我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性别差异教育,尤其在职业定向和职业期待等方面。针对女生职业期待高于男生但职业定向、自我认知以及职业探索却又低于男生的现象,我们既要积极做好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其是职业定向和职业探索方面的教育,还要做好她们万一受挫后的心理韧性提升工作。

3.生源地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得分进行统计发现,生源地差异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无显着影响。本次调研学生生源来源于乡村的228人,来源于城市的26人,来源于城镇的172人。研究人员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研究生源对职业规划的影响,城市、城镇以及农村生源,在职业认知差异上显着性为0.639;在职业定向差异上显着性为0.168;在自我认知差异上显着性为0.295;在职业信念差异上显着性为0.140;在职业探索差异上显着性为0.397;在职业期待差异上显着性为0.665.然后再使用F检验后发现,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分别为1.164、0.366、1.977、0.332、1.617、0.791,P值分别为0.313、0.694、0.140、0.718、0.200、0.454.

研究统计结果和研究人员的预先假设有点出入:研究人员预先假设不同的生源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会有所区别。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生源只有在职业认知和职业期待方面略低于城市城镇生源,其他方面并无显着差异。

4.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人员对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本次调研对象的父亲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大学或以上学历35人,仅占总人数的8.2%.研究人员使用单因素方差软件(ANOVA)分析:父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差异上显着性分别为0.069、0.112、0.218、0.071、0.556、0.824.然后再使用F检验后发现,P值分别为0.284、0.685、0.088、0.829、0.128、0.261.由此可见,父亲受教育程度差异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无显着影响。

对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本次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母亲受教育程度情况同样不是很高:大学或以上学历11人,仅占总人数的2.6%.同样使用单因素方差软件(ANOVA)分析:母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职业期待差异上显着性分别为0.855、0.676、0.371、0.438、0.543、0.924.然后再使用F检验后发现,母亲受教育程度差异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也无显着影响。

研究统计结果和研究人员的预先假设也有出入:研究人员预先假设由于父母不同的教育程度会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认为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甚微。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地应该体现社会性,比如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引导、朋辈的支持以及良好的校园就业创业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四、讨论与建议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意年级的差异性。通过研究结果1我们发现,不同年级在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这6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有一些差异,尤其在职业认知、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这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更为突出(P<0.001)。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加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认知和职业探索方面比低年级相对成熟,而低年级大学生的职业期待远远高于高年级。研究人员经过了解和访谈后认为,关于职业认知,大一新生由于刚进入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而对职业生涯规划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在职业认知上得分明显低于高年级学生。关于职业定向,高年级学生由于即将面临就业问题,需要更多地去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特征以及自己专业与未来职业匹配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自己的职业定向更为清晰。关于职业探索,低年级学生刚入校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还远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因此他们在这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关于职业期待,很多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社会实习或见习,对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规划,所以职业期待也会相应更高。综上所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年级的差异,不同年级应该实施不同的职业教育策略。低年级注重职业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培养,中年级注重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的教育,高年级则侧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意性别的差异性。通过研究结果2我们发现,不同性别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期待这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明显,女生职业期待得分要明显高于男生。针对这样的结果,研究人员经过了解和访谈后认为,可能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家庭教育观里,女生往往更多的是被赋予家庭责任,有的女生甚至被希望在事业上不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只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因此,很多女生会很早地考虑职业和就业问题,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相应的规划以便尽早完成就业工作。而男生更多的是被赋予社会责任,所以自然会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也会比女生有更高的期待、更高的要求。在就业方面的`反映就是,男生在未来职业生涯思考中,不急于马上就业,而更倾向于进一步提高学历,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此外,虽然男女平等已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很多职业也打破了性别的界限,但日常工作中的性别歧视仍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用人单位由于各种原因还是会更倾向于招收男性员工。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男生比女生找工作相对更轻松,职业选择的机会也更多。综上所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性别差异性,尽可能地消除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和传统社会期望的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女生自强自立、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体现社会性。通过研究结果3、4和5我们发现,不同生源地差异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对职业生涯规划6个维度均无显着影响,这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的是由高校教师和个体的自我以及社会影响的渗透来完成的。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知识资源,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业发展情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和心理指导教师从大一到大四,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职业兴趣,制定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重视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较高,但往往心理准备不足,表现在职业探索和职业期待得分较高,但职业认知、职业定向、自我认知、职业信念得分略低。这表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失败的预测不足,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尤为重要。Henderson和Milstein曾在1996年提出过“六策略训练计划”,这六个策略分别为:为学生提供参与有意义活动的机会;建立并保持对学生的高期待;创造一个相互关爱的校园氛围;增强每位学生的亲社会倾向;为学生制定明确并且一致的行为规范;教授学生必要的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除了提供助学金、勤工俭学等资助外,还精心设计了小型主题心理讲座以及团体和个别心理相结合的心理辅导。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效果显着,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

5.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已经被广大师生广泛重视,但仍然存在个人本位突出、主动性不强、职业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大力关注对学生创业的教育与辅导,将有利于克服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各高校也积极配合,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在资源配置和组织与制度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适合高校实际的创业之路。

例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四会融通”创业教育模式就比较有借鉴意义。“四会融通”创业教育模式分为介绍会、交流会、恳谈会和结伴会。首先是介绍会。学校通过专业介绍会的方式,在大一新生中大力宣传推介所学专业,让其充分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社会和行业岗位,了解该岗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发展状况以及对从业者素质的基本要求,从一进校就开始树立创业意识。其次是交流会。学校经常邀请成功创业的学长返校,与二、三年级学生交流创业心得体会,校友的成功案例点燃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再次是恳谈会。通过与专业人士,如企业家、行业管理专家和职业咨询师等专家一对一的恳谈,学生及早了解创业流程以及创业所需的专业能力、经济保障和心理准备等,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最后是结伴会。学校发动各方智慧,积极为准备创业并且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学生寻找合作团队,研究创业方案,甚至提供部分创业资金。总之,通过“四会融通”创业教育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鲁宇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李薇,罗静,邓莹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职业指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