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黑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黑人研究论文

要么就是黑人音乐,比如50cent的自传体电影,现在最出名的RAP都是街边贩毒成长起来的小混混、、

美国黑人文化【内容提要】美国黑人文化理论在20世纪初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之一。从其发展线索来看,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经历了从激进到内省,从对非洲文化中心论和黑人民族主义的倡导到对人类共同问题的关注,从理论的建构、解构到重构这一逐步成熟的阶段。美国黑人文学理论加深了人们对边缘话语和少数族裔话语的理解与认识。【关 键 词】黑人文化理论/黑人美学/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文化研究【 正 文】自20世纪初,美国文坛上不断涌现出著名的黑人作家和优秀的黑人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黑人文学批评理论也发展起来,正逐步由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流派之一。一、“双重意识”的坚守与疏离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真正形成并初具规模是在20世纪初期,以一系列黑人文学批评刊物的出现为标志。总部设在纽约的黑人政治文化组织及其刊物,如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的《危机》,全国城市联盟的《机遇》,以及《信使》、《黑人世界》等都致力于发展黑人文学艺术。这些刊物对扩大黑人文学作品的影响,促进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创办于1900年的《美国有色人种杂志》上,保琳·霍普金斯(Pauline Hopkins)专门开设了一个论坛来宣扬黑人文学价值观。她认为真正优秀的小说应该是“一代代人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记录”(注:Winston Napier,ed.African American Literary Theor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0,p.1,p.5,p.11.)。杜波依斯(W.E.B.Du Bois)进一步发展了霍普金斯的功能主义美学观,他认为“黑人艺术家一定要去创造美、歌颂美和实现美”,但同时他又强调“在创造美的过程中,黑人艺术家必须认识到美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与真理、美德和公正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杜波依斯认为“黑人艺术本身一定是宣传”(注:袁霁:《非洲中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杜波依斯用“双重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这一概念解释黑人经验,认为美国黑人在文化身份上表现为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认证,“美国黑人的历史是这样一种抗争的历史——渴望获得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地位,渴望把其双重自我融入更好更真的自我……在白色崇美主义的洪水中,他不会漂白他的黑人魂”(注:杜波依斯:《黑人的灵魂》,转引自刘捷:《美国黑人文学的传统》,《译林》,1999年第1期。)。由于美国黑人在北美英属殖民地的双重文化身份,只有联系到他们对非洲和欧洲的双重文化遗产的态度,对他们口头和书面遗产的态度,联系到这二者之间的张力,才可能对美国黑人文学的传统进行有意义的评价。到了20年代中期,黑人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文化形态,从对种族主义的抵抗中,升级为张扬黑人文化及种族肤色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Harlem Renaissance)。这一运动以艾伦·洛克(Alain Locke)的文集《黑人新生代》于1925年的出版为标志。与杜波依斯不同,洛克认为应该用文学来重构美国黑人的社会身份,黑人文学艺术的使命在于重新阐释和塑造黑人的自我形象。洛克认为黑人文学不仅和其他非洲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和世界其他种族或文化民族主义与在艺术、文化和政治上取得的新成就也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系。“这种强调新黑人的新艺术、新风格、新追求,重技巧、重自由创作而轻作品的政治使命的宣言式的理论,反映了当时黑人政治和文学艺术上的主要思潮,对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作家有着极大的影响。”(注:王家湘:《诺顿文选家族中的新成员》,《世界文学》,1998年第2期。)与此同时,朗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也对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概念提出质疑。在他看来,“双重意识”是建立在阶级分析基础上的文学解读方式,黑人艺术家不应在所谓的“双重意识”中混淆非洲黑人和美国人这两种身份认证(identity),从而失去完整的自我形象;需要强调的是黑人文化的完整性,只有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纯正地道的黑人文学艺术作品。休斯强调作为艺术有机组成部分的爵士乐的重要性,因为它植根于黑人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他指出“黑人艺术创作要从黑人民俗文化中吸收养料,要像‘爵士乐’那样表现黑人下层人生活的乐趣和黑人生活的节奏”。休斯还反复强调,“黑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审美标准,而不应去接受或模仿白人的审美标准”(注:Langston Hughes,The Negro Artist and the Racial Mountain,Black Expression,New York:Weybright Talley,1970,p.262.)。在写于1927年的《黑人创作的蓝图》一文中,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指出黑人文学创作应该从表现中产阶级黑人的理想和挫折转移到下层市民的愤怒和不满。一时间,赖特式的抗议文学大量出现,“抗议”成为黑人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出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写作行为对于黑人作家来说一直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他们的文学基本上是“抗争”式的。抗议文学风行黑人文坛十余年,到40年代后期已是强弩之末。在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评论赖特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孩子们》时,她一方面赞扬了赖特作为小说家所具有的才华,另一方面又认为赖特的创作倾向于把黑人文学形象塑造为种族仇恨的传声筒,艺术作品成了犯罪和暴力的编年史。与赫斯顿的观点相同,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也意识到赖特式的自然主义抗议文学的局限性,他在写于1949年的《大家的抗议小说》一文中说道:“抗议小说的失败在于它否认生活,否认人,拒绝人的美、恐惧、力量,而坚持认为只有人的类别才是真实的,不可超越的。”(注:王家湘:《诺顿文选家族中的新成员》,《世界文学》,1998年第2期。)鲍德温希望黑人文学既要关注种族和民族问题,又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它们。二、黑人美学与文化民族主义话语始于1964年的黑人文艺运动是美国黑人历史上一次新的文艺复兴,是美国黑色权利运动(Black Power Movement)的具体体现,其规模和影响超过了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这一运动旨在改变黑人在美国的处境和地位,黑人文学艺术家旨在改变黑人在文学艺术中的形象,反映60年代黑人的新精神。由于黑人作家心目中的读者主要是黑人,因此他们更加刻意开拓种族的文化、历史和群体传统。与此相应的是,这一时期的黑人文学批评也主张“广泛的艺术标准和种族融合的诗学,抛弃了源于白人文化的统一的批评标准能够适于阐述和评价黑人文艺的概念”(注:程锡麟《一种新崛起的理论批评:美国黑人美学》,《外国文学》,1993年第6期。)。他们强调黑人文学艺术的独特性,即“黑人性”(Blackness);强调黑人文化的灵魂和传统,寻求黑人文化的自主性,力图建立创作和批评黑人文学艺术的独特模式,从而建立一种黑人美学。作为黑人美学中心范畴的“黑人性”即黑人种族意识,成为衡量美国黑人文学的本体论。黑人美学批评家坚持认为任何文学批评都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标准,不带有普遍性,因此在黑人审美标准中强调“黑人性”是至关重要的。黑人美学提供了建立一个自主和连贯的黑人文学批评话语的可能性,黑人文学批评话语力图探询的是美国黑人文化的根源、主题、结构、术语和象征符号。阿米里·巴拉卡(Amiri Baraka)认为,民族主义理想是恢复在欧洲殖民时期一度失落的非洲文化的关键,提出了“黑色是美的”口号,并号召黑人作家以文学艺术为中介来表现这一美学原则,从社会和政治价值上来重估黑人文学的意义。他们通过《解放者》、《黑人诗歌月刊》、《黑人文摘》(1970年更名为《黑人世界》)等杂志从精神文化上来引导黑人大众,让他们认识到欧洲美学价值观在文化知识领域所表现出的霸权主义倾向及其对美国黑人文化的负面影响。这一时期黑人文学批评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从早期琼斯的现象学理论到尼尔的神话批评,从富勒的社会批判到亨德森的历史美学实践,从盖尔的道德批评到晚期琼斯的文化批评等等。1967年,克伦斯·梅杰发表《黑人标准》,此后黑人美学经过霍伊特·富勒(Hoyt W.Fuller)、拉里·尼尔(Larry Neal)、斯蒂芬·亨德森(Stephen Henderson)、艾迪生·盖尔(Addison Gayle Jr.)等众多黑人批评家的努力,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理论景观。1968年,富勒发表了《走向黑人美学》一文,把黑人美学明确地同黑人权利运动联系起来。为了取得黑人社会内部的团结和力量,黑人民族必须找回并尊崇自己独特的文化之根,需要一种摆脱了白人种族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的“神秘的黑人性”。1968年,尼尔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黑人文艺运动》,评论了黑人艺术家脱离白人主流艺术模式和开拓以非洲文化传统为基础的创作模式的种种尝试,试图把正在兴起的黑人美学置于一种仪式的艺术理论中。他认为,真正黑人艺术的源泉是社区音乐和口头民间故事,新的艺术必须转向这些源泉,以成为当代黑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注:程锡麟《一种新崛起的理论批评:美国黑人美学》,《外国文学》,1993年第6期。)。亨德森和盖尔是黑人美学学派的两位主将。亨德森不相信存在着“美”的普遍形式,一切美的形式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在欧美美学和美国黑人美学中,构成美的形式的东西并非必然相同。要评价黑人文艺运动的诗歌,就需要一种扎根于黑人经验和历史的“灵魂”中的特殊的黑人美学,所以“必须在创作的源泉中,即:在黑人社会自身中去发现批评判断的最终标准”(注:斯蒂芬·亨德森:《理解黑人新诗歌》,纽约威廉·莫罗出版社,1973年,第66页。)。1971年,盖尔编辑了一部里程碑式的文集《黑人美学》,这是黑色权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文集之一。盖尔在《黑人美学》一书中详尽地说明了黑人美学的构成,并在1974年又将自己的黑人美学观进一步具体化,论述了黑人美学的意义、它的组成成份以及存在的必要性。盖尔强调指出,通观黑人美学的整个历史,读者不难看到,黑人美学旗帜下的创作必须采用某种明白易懂的物质方式来改善美国黑人的命运。黑人美学针对黑人文化的素质、种族语境和黑人文化的群体身份,强调了黑人文学的独特性和功能性,反映了黑人大众的审美价值观,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较强的理论生命力。但黑人文艺运动及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似乎太关注于意识形态的展示,太注重政治目的,其挑战性的立场和强调以非洲文化为中心的价值观因不能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而略显孤立。休斯顿·贝克(Houston A.Baker,Jr.)认为,这种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运动,缺乏严肃分析黑人文化的方法论基础,“我们的立场是民族主义的……我们的结果有时并不乐观。我们熟悉的是‘黑人美学’、‘黑色权力’、‘民族时代’等诸如此类的术语。如果这些词汇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的视野也就受到限制”(注:Hurston A.Baker,Jr.,The Journey Back:Issues in Black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P.xi.)。由此可见,批评话语一旦在政治理念与文化理念上被意识形态化,文学审美的评判价值必然呈现出巨大的反差,因此一些文化民族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也放弃了自己的立场而转向结构主义理论。1976年,尼尔(Larry Neal)在《黑人对美国文学的贡献》一文中承认存在于民族主义批评中的“情感修辞向度”再也行不通了。而巴拉卡则从一个文化上的黑人民族主义者转变成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黑人美学的发展而言,这也是一种戏剧性的变化。巴拉卡在一篇令人震惊的文章《我为什么改变认识——黑人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1975年7月)正式宣布改弦易辙,承认自己在黑人民族问题的许多方面都犯了认识上的错误。三、批评理论的解构与重构黑色权力运动的终结、黑人女权运动的出现以及欧洲文学理论对美国的影响导致了黑人美学派的瓦解。70年代后期,一些新一代黑人批评家开始在自己的文学批评中自觉运用一些结构主义理论家的学说,如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等。小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uois Gates Jr.)在《黑人性序言:文本和前文本》中明确表示了对这一倾向的支持,他指出黑人批评家“急需把注意力指向黑人比喻性语言和叙述形式的本质,指向符号和它的所指之间的关系”(注:Winston Napier,ed.African American Literary Theor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0,p.1,p.5,p.11.)。罗伯特·B·斯坦普多(Robert Stepto)和德克斯特·费希尔(Dexter Fisher)在1976年也表示教授美国黑人文学的人不必是黑人,黑人性不见得是解读文本的权威。他们认为教授黑人文学的人应该受到训练,学会如何解读黑人文本中的“内在文化隐喻”、“代码的结构”和“诗学修辞”。到了80年代中后期,黑人批评家又开始把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等人的后结构主义理论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企图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把美国黑人文学研究置放于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语境之中。斯坦普多在《美国黑人文学:教育的重构》的前言中指出,研究黑人文学应该同时使用形式主义和文化研究的方法。盖茨和贝克是两位把德里达的解构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学术研究中的黑人批评家,贝克的《信仰、理论和布鲁斯:美国黑人文学后结构主义批评笔记》(1986)标志着美国黑人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的形成。在60年代后期,贝克将美国黑人美学置放于文化背景、特别是文化民族主义语境中加以界定和考察。从70年代起,贝克逐渐脱离了黑人美学乌托邦式的架构而集中关注黑人表述中所蕴含的理论因素。其方法主要是将“美国黑人的文化传统与当代黑人的文化实践联系起来,对黑人文学与文化最为精髓的东西加以界定,并着重考察黑人的语言运用与其文化的关系”(注:王晓路:《差异的表述——黑人美学与贝克的批评理论》,《国外文学》,2000年第2期。)。贝克借用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成功地建构了文化批评的理论体系,他的研究工作为遮蔽于主流话语阴影下的少数族裔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盖茨把自己的文本研究领域界定为非洲、加勒比地区和美国黑人文学,他的目标是把当代文学理论运用到黑人文学研究之中,从政治和意识形态语境中拯救黑人文本。因为在他看来,政治和意识形态语境压抑了黑人文本的意指系统,而仅仅把它看作是社会学、人类学或黑人经验的记录,而不把黑人文本看作是艺术。盖茨在研究中运用了一个重要概念:文本环境(textmilieu),即将考古学中人与环境的能动关系运用到人文环境与文本的相互关系上。《喻指游戏:美国非洲裔文学批评理论》是盖茨的一部力作,他旨在通过“黑人之黑人性”的发现来解释、界定美国黑人传统文本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中的隐喻和其他修辞方式,从而重构黑人文本话语体系。因此可以说,盖茨的批评理论的阐释模式是“针对黑人双重声音、表意性的文本特征的理论体系,即创建了阐释黑人文本的参照标准和构成方式,使读者得以真正体验到黑人写作。”(注:王晓路:《盖茨的文学考古学与批评理论的建构》,《国外文学》,1995年第1期。)盖茨对黑人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化传统的重新认识,对黑人文学经典的发掘和建立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将是“未来数十年批评、文化界的中心人物”。(注:格雷戈里·S·杰伊编:《1955年以来的现代美国批评家》,底特律:盖尔图书公司,1988年,第129页。)黑人文学批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解构理论,甚至可以说解构的意识一直贯穿于整个美国黑人的历史。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黑人解构主义批评家因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分析而远离了黑人大众,这一点也一直被一些批评家所指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乔伊斯·A·乔伊斯(Joyce A.Joyce)的《黑色典律:重构黑人文学批评》(1987)和芭芭拉·克里斯廷(Barbara Christian)的《种族理论》(1988)。但解构主义批评家相信,语言的意义和文本结构需要一种相应的解读和认可,这种意义形态上的认可最适合分析和界定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学所呈现的多种意义和价值。四、从边缘到中心:黑人文学理论的最新发展70年代后期,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开始以独立的面貌崛起于美国文学批评界。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崛起,是与黑人妇女遭受到种族和性的双重压迫分不开的,“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这就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生”(注:伊莱恩·肖瓦尔特:《新女权主义批评》,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56页。)。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Smish)可以说是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先驱,她在写于1977年的《迈向黑人女权主义批评》一文中,一方面赞同黑人文艺运动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又指出批评家的任务不仅是要反抗白人的种族歧视,更重要的是要反抗白人和黑人男性的性别歧视。史密斯将“种族”概念引入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乃至整个文学批评领域,为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她开创的是一种黑人女权主义话语,确立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原则:探索性别和种族——即黑人和女性双重身份——在黑人女性文学中所形成的明显的文学传统。在这种批评原则指导下,“黑人女权主义者必须思考自己的身份,避免采用男性作家的批评方法和美学范畴”(注:罗婷:《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批评简论》,《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由于黑人妇女既是女性又是少数族裔,随着少数话语理论的出现,黑人女权主义批评也日渐重视黑人女性文学中独特的语言现象。德博拉·E·迈克多尔(Deborah E·Mcdowell)主张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应避免抽象的思辨和笼统的概括,而要考虑黑人女性文学的具体语言,探究黑人女作家使用文学手段的独特途径。遵循这一观点,厄丽恩·斯台特森编选了诗集《黑人姊妹:美国黑人妇女写的诗,1746~1980》(1981),以大量的资料证明存在着一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传统。在确认黑人妇女具有自己的文学传统之后,黑人女权主义者便要求重新审视并修改美国文学标准和和美国文学史。80年代早期,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在她的论文集《寻找母亲的花园》中提出了“女性主义”(womanism)这一概念,这可以说是“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区别于传统黑人文学和白人女权主义的分水岭”(注:嵇敏:《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概观》,《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沃克的“女性主义”把黑人女性话语从白人女权主义话语、黑人男性传统话语的遮蔽中彰显出来。另外,倡导建立一种自我主体的思想也贯穿于蓓尔·赫珂丝(bell hooks)的全部论著,她的主要观点是:仅仅对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建构一种激进的黑人女性主体性。但不能把这种自我主体的建构消极地理解为要压倒、对抗白人的优越论,它应该是主动的而不仅仅是反作用的,它要以正面的、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反抗。赫珂丝把小说和理论批评视为建构主体性的关键成分,她提醒黑人作家不要忽视了身份政治,必须在尊重差异而不是与白人对抗的基础上建构各种身份概念(注:参见[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9-310页。)。整个80~90年代,黑人女性批评家从种族、性属、政治、心理等视角出发进一步扩大了检视和阐释女性经验的范围。但是包括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在内的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目前还未形成一种完整、明晰的理论体系,还处于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理论的概括和阐释的方法上也多有创意,但其消解男权中心的策略还大都停留在语言、文化层面,因而带有相当大的乌托邦色彩。90年代以来,黑人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动向是黑人酷儿理论(black queer theory,又可译为“怪异理论”)的出现。查尔斯·尼罗(Charles Nero)写于1991年的《迈向黑人同性恋美学》是黑人学者撰写的第一篇黑人酷儿理论的论文。不无巧合的是,这篇论文的标题类似于史密斯写于1977年的《迈向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在某种意义上,黑人酷儿理论可以视为黑人女权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们关注的都是被白人和黑人大众所忽视和压抑的少数群体的话语。20世纪末,黑人文学批评的最新发展是理论家对文本概念的宽泛化理解,文本成为表征意义的任意场所,文化也表征着需要阐释活动的文本事件。这一新的理论动向为黑人文学批评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理论家发现,他们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分析的理论框架而转向其他多元文化样式所负载的文化信息,这样的文化呈现物包括影视、舞蹈、音乐等文化载体。这种向文化研究的转向使批评家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身份变得更为复杂,正如鲁比安诺(Lubiano)所指出的:“美国黑人文学话语现在不是并且从来都不是单声调的……这种话语关注的是权力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经济的历史。”(注:Winston Napier,ed.African American Literary Theory,New York University Pre【关 键 词】,2000,p.1,p.5,p.11.)这句话清楚地阐释了蕴涵于黑人文学典律中的社会政治亚文本(subtext)的文化内涵。例如,批评家把黑人丧礼作为文本,以此阅读和分析美国黑人文化,目的是为了挖掘出文化和美国黑人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扩大我们对黑人经验的理解。至此,黑人文学理论不仅成为抵制美国主流话语的文化策略,而且使少数族群和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移民过去的生活 和文化冲突 建议你去看有关马丁·路德金的纪录片。给你推荐几部黑人电影:1.《神探沙夫特》Shaft(1971)2.《灼热的马鞍》BlazingSaddles(1974)3.《猜猜谁来吃晚餐》4.《循规蹈矩》DoTheRightThing(1989)5.《像我一样黑》BlackLikeMe(1964)6.《超级苍蝇》Superfly(1972)7.《斯维特拜克之歌》Sweet,Sweetback’sBaadassssSong(1971)8.《根》Roots(1982)9.《蓝调女士》LadySingsTheBlues(1972)10.《一个国家的诞生》TheBirthOfANation(1915)

去李阳英语网,哪儿里有参考资料!

黑人独特的文化,在长期被人歧视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自卑与自大共存的一种性格,一种被迫抱成团,被迫形成肤色团体的无奈,还有黑人团体内部的相互依赖、信任和关怀。这些都很好。推荐电影:《当幸福在敲门》主演是威尔史密斯和他的宝贝儿子

黑人女性论文的研究背景

黑人是非洲和大洋洲的土著居民,实际上,非洲居民在很早之前,如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时期,他们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在造型艺术上,他们创造出了淳朴、粗犷、神秘,造型夸张的石雕艺术和木雕艺术,这些玩意可以看作是人类 历史 上最早的造型艺术,要远远早于古希腊雕塑。非洲木雕 尤其以木雕艺术在非洲传承的最好,直到今天,非洲人依然雕刻着他们钟爱的木雕艺术。这些木雕都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族群的男男女女在祭祀、狩猎、劳动、吃饭时的场景,非常具有生活气息,以及原汁原味的非洲风情。女性无一例外都是丰乳肥臀,展现了非常人强烈的生殖崇拜意识。高更《我们从哪里来》局部 但非洲地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实在 太弱,纵然他们有源远流长的民族艺术,却无法走出非洲,只能在当地流行。 进入近代以来,欧洲列强在非洲、大洋洲、南美等地,到处掠夺殖民地,同时把欧洲文化理念带进这些区域,这些地区由于长期偏于世界中心,保持了特有的原始风味,这些原始风味引起了西方艺术家强烈的兴趣。从18世纪以来,西方许多画家进入赤道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在哪里采风和创作。高更《游魂》 这些艺术家中,尤以后印象派绘画大师高更(1848年——1903年)最有代表性,他生命的最后10年,为了艺术,居住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上,跟土著黑人生活在一起,创作了许多关于黑人生活形态和精神状态的油画,这些油画作品也成为高更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像《我们从哪里来》、《两位塔希提妇女》、《游魂》、《塔希提女人》都是。马蒂斯·舞蹈 经过高更启用大量黑人模特进行油画创作,之后把这些作品拿到巴黎、伦敦、米兰等城市展出后,引起了极大反响,艺术家不得不重新审视黑人身上那种独特的原始美。黑人女性往往丰乳肥臀,身材凹凸有致,被艺术家誉为“黑珍珠”,男性健壮彪悍,是展现男性阳刚美的好素材。非洲木雕 因此,也是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大量黑人模特被纳入了艺术审美对象,之后的马蒂斯、波纳尔、德兰、蒙克等西方油画大师,都画过许多黑人作品。到今天,黑人模特已经成为艺术圈一道靓丽的风景。 谈到大众对艺术的认识,最广为人知的除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各位大师,其次就是印象派了。当然,印象派的 历史 、画风和其革命性也是美术史系的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而其中一课,一定是关于不属于印象派正式成员,但却是最具反叛精神的绘画大师马奈的。 马奈的《奥林匹亚》历来是美术史系教师喜爱分析的内容。画面中的白人女性是什么身份?她为什么在褪去衣衫的情况下,还穿着鞋子、戴着首饰?她为什么摆出乔尔乔内和提香笔下维纳斯的姿势?她的目光为什么朝向观众?而关于画面中的另外一个模特——手抱鲜花的黑人奴仆,却鲜被提及。就连著名的艺术理论家、《现代生活的画像》的作者T.J.克拉克都认为,要正确地理解《奥林匹亚》,需要考虑阶级关系,但不一定要考虑性别和种族。 但这不一定是马奈的想法。而要全面地理解“现代生活”,则必须要考虑新的 社会 秩序和族群之间的关系。马奈在年轻时曾到巴西旅行,他目睹了奴隶市场上黑人妇女被买卖的场景。1848年,法国废除了奴隶制,这不仅让已经生活在法国的黑人奴隶获得了自由之身,也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法国在非洲殖民地的黑人来到宗主国寻求新生活。《奥林匹亚》画中的黑人女子洛尔(Laure),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巴黎新黑人社区中的一员。 马奈还曾为洛尔画过一幅单人肖像。在这幅颇有未完成感的作品中,洛尔戴着头巾和首饰,显得优雅而有尊严。然而,除了做过马奈的模特外,关于洛尔的生平,我们还是知之甚少——而“配拥有姓名”的,则是波德莱尔的缪斯,来自海地的舞者和演员珍妮·杜瓦(Jeanne Duval)。《波德莱尔的情妇》创作于1862年,画中的杜瓦身着法国上流 社会 妇女的典型服装,坐着的姿态有些许拘谨(据说她当时眼睛快看不见了)。杜瓦具有海地和法国血统,在二十岁左右刚到法国时,就遇到了大诗人波德莱尔,后半生几乎一起度过。波德莱尔为她写下了很多诗篇,诸如《阳台》《异域香水》《蛇舞》等作品。波德莱尔对杜瓦的迷恋,是否如苏丹作家塔伊卜·萨利赫(Tayeb Salih)在名作《风流赛义德》中所写的那样,欧洲白人迷上的,只是黑人身上独特的异域风情,而根源实际是偏见和刻板印象?我们不得而知。 以上提到的三幅作品都出现在《现代姿态:从马奈,到马蒂斯,到当下的黑人模特》(Posing Modernity: The Black Model from Manet and Matisse to Today)展览中,这个展览为我们系统地梳理黑人模特在绘画中的 历史 提供了契机。展览目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瓦拉赫美术馆举行(2018年10月24日-2019年2月10日),之后会巡回到法国的奥赛美术馆展出(2019年3月26日-7月14日)。展览的策展人为丹尼斯·马雷尔(Denise Murrell),而展览的起点则是她在博士论文中对黑人模特 历史 的研究。 从展览的名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本场展览的另外一个重头戏是马蒂斯。如同德拉克洛瓦这些法国老大师一样,马蒂斯也曾到北非采风。1916-1917年,马蒂斯画了两幅有关黑人模特的作品,表现了在马戏团工作的黑人女性爱伊莎·戈布莱(Aïcha Goblet)和意大利白人女模特洛雷特(Lorette)。两人的互动在马蒂斯放松的笔触下显得非常亲密。展览还展示了马蒂斯在1930年代到美国的多次旅行。彼时,哈莱姆文艺复兴风头正劲,马蒂斯在纽约大受黑人艺术的启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给波德莱尔的《美丽的花朵》(Les fleurs du mal)绘制插图,马蒂斯雇佣三个黑人模特。其中名为埃尔维尔·约瑟芬·范·海夫特(Elvire Josephine Van Hyfte)的女子也是马蒂斯油画作品《白衣女子》中的模特。 最近,相当一部分黑人艺术家,在其艺术实践中解构了白人男性描绘女性模特的传统方法,以此质疑传统“凝视”中的性别和种族秩序。因此,展览最有趣的是第三部分——黑人现代主义者对黑人模特的表现。 对黑人女性肖像的表现更加多样了。威廉姆·H·约翰森(William H. Johnson)使用大胆的平面手法创作了《穿蓝白条纹衬衫的女人的画像》(Portrait of a Woman with Blue and White Striped Blouse);米卡琳·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丁,一个非常美丽的黑人女子1号》(Din, a very beautiful black woman #1),画面中的女子非常 时尚 ;罗美尔·比尔登(Romare Bearden)的《拼接被》(Patchwork Quilt)用黑人特有的布料拼接方法,表现了一个脸朝下躺着的黑人女奴。除了肖像之外,黑人画家还对早期现代主义者的艺术创作进行了回顾。比如,在费思·林格尔德(Faith Ringgold)的《马蒂斯的模特》(Matisse’s Model)这幅作品中,出现了马蒂斯的数幅绘画,以及马蒂斯本人的肖像。 在当今的绘画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种年龄、国籍、种族和职业的人。作为绘画题材和表现元素,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先后与等级之分。但是,仅仅通过黑人入画的 历史 ,我们就能知道,世界并不是历来如此,而是由前人的努力一步步铺就而成。 那时候没有好的衣裤鞋袜穿被子也不行保暖不佳,吃的又营养不良身上脂肪少所以感到特别冷。 黑的有特色黑入模特界 大家好,我认为黑人的出名有三个原因 请大家赏脸阅读。 1.黑人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种放荡不羁的气场,可以参考图一的迈克尔杰克逊。 2.黑人的比例很协调,虽然外观不出众但是有一种协调壮硕的美,参考图二。 3.涉及种族的原因,白人和黄人都火了,那么黑人如果不火就对不起联合国倡导的种族平等观念。 大家好,我是 娱乐 瓜王刘华强。 因为他们先天的身材优势。 黑色吸收灯光比较好 因为黑人身体比例比较协调,还有就是黑人本身狂野的风格和嘻哈街头的印象能够很好的契合到衣服的主题。而且从某方面会让你潜意识的感觉自己穿上会好看(在这里绝对没有歧视黑人的意思)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黑人身体比例好 身材比例 视觉线条需求 身体结构人种里比较出众的 其次是肤色商业化产品的需求 可能是因为比较新颖,磨砂黑,反光黑,毕竟都比较的亮眼。

英语 文化 论文的题目是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即 毕业 论文写作第一步,题目是论文的眼睛 ,是一篇 文章 写作的关键。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英语专业文化类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英语专业文化类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浅析 议论文 语篇衔接词 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形成与幻灭 3. 圆满的精神之旅——重新解读李尔王的一生 4. 商务谈判中模糊限制语的分析 5. 后殖民女性主义在《喜福会》中的体现 6. 论《卡斯特桥市长》的自然主义特色 7. 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8. 隐喻在 商务英语 中的应用及翻译 9. 惠普公司和联想公司 企业文化 对比研究 10. 网络聊天室中网络语言的词汇构成特征 11. 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中的后殖民主义 12.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对比分析 13. 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英谚的翻译 14. 以黑人女性主义解析《日常用品》 15. 言语行为理论在公示语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文化类毕业论文题目(二) 1. 探究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基于其网站内容的文本分析 2. 在中英文化背景下对隐喻的理解 3. 浅析汤姆·索亚性格特征 4. 交际教学法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5. 浅析商品 说明书 的翻译 6. 从电影《花木兰》中看中美文化的嫁接 7. 从语言文化差异视角看英汉幽默翻译 8. 冰山下的真相——运用冰山原则分析海明威的《五万大洋》 9.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谈判策略的选择 10. 美国 广告 语中的文化价值观探析 11. 论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2. 简述现代英语流行语 13. 从《毕业生》看美国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 14.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语言策略 15. 浅析论英国工会在战后英国政治重建中的角色定位及其政治文化内涵 16. 新闻委婉语语用功能分析 英语专业文化类毕业论文题目(三) 1. 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语音及拼写之差异 2. 英汉词汇中色彩词的语义 3. 来源于地名的英语词汇的隐喻映射 4. 临沂方言对英语辅音音素发音的负迁移及方式 5. 汉英文字发音特点对比 6. 关联认知语境对话语标记语的解释 7. 英语重音看汉腔英语 8. 浅析中美反倾销法律及实践的差异 9. 中美 家庭 教育 的差异 10. 中美版权侵权行为结构的差异 11. 略论中美日韩学前情感教育之民族差异 12. 谈中美两国地学本科高等教育的几点差异 13. 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14. 中美刑法因果关系的差异 15. 略论中美日韩学前情感教育之民族差异 16.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猜你喜欢: 1. 英语系文化类毕业论文 2.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3. 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4.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文化 5. 翻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6. 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基于黑人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理论。《紫色》是美国作家爱丽丝·沃克的小说,讲述了一个黑人女性的成长故事,小说中的妇女主义思想基于黑人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理论,探讨了种族、性别、阶级等多重身份的交织和影响。作者爱丽丝·沃克本人也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她的作品中经常探讨女性权利和自由的问题。

非洲黑人乐器分类论文研究

鼓是非洲黑人乐器世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黑人文化的一种象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鼓在黑人传统的文化生活中除了具有膜鸣乐器所应有的诸如材料,构造,发声原理,演奏方法,分布状况等方面的特征之外,它们还蕴涵着生活的内容与社会的涵义。关于这,我们不妨以传统黑人文化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进一步加以说明:鼓可以是人们用来通话的工具,也可以被看作至高至尊的“神物”;演奏技艺的优劣可以关系到鼓手社会地位的升贬,而黑人鼓手在演奏时创立的节奏理论更是黑人文化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依据之一。正因为鼓所具备的这些综合性的表现特征,它在传统黑人音乐中的地位几乎没有别类乐器可以取而代之。黑人文化常被比喻为泥木文化,在传统的黑非洲,由于人们没有学会烧砖制瓦,也不会使用石灰之类粘结性很强的建筑材料,所以在许多地区,从民居到王宫,从乡村农舍到城市住宅,往往都是用粘土、畜粪和木材来建筑的。然而,这种生产技术上的缺陷固然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和社会结构向更高阶段发展,却也道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性含义。大量的黑人艺术品就是用泥土、木料甚至鸟类的羽毛和草等易于腐烂变质的材料制作的,但它们却代表着很高的艺术成就。这一重要文化特征也反映在黑人乐器中,以鼓为例:传统黑人社区里的鼓类乐器在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地受到恶劣生态环境和落后传播手段的约束,但是鼓手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的乐器将黑人音乐中许多系统化、复杂化的表现手法再现出来。对黑人来说,制作鼓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十分简陋,把一根圆木从当中掏空,摘取一只大型的葫芦,采用几个土制的容器,或者用一个箍将几根木条固定等等,再钉上皮膜就变成了鼓。为此,非洲鼓的种类相当多,同类型的鼓在不同地区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鼓在同一地区也能找到。从鼓的外形特征上看大致有如下几种:我们在生活中或者相关的著作里最常见的是那种两头大当中小的鼓,因为这种鼓的外形很象古代测量时间用的“沙漏”,而被人们称之为沙漏鼓。另外还有圆形的,圆锥形的,半圆形的,方形的等等。这些鼓的外表大小不一,大型的鼓需放在地上演奏,小型的可以挂在鼓手的肩上或拿在手里演奏。黑人的鼓又有单面和双面之分,有些鼓的鼓膜是钉死的,还有不少鼓的皮膜的张力可以调节,随着鼓皮紧张度的调节,音高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都不会是孤立的,特别是象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这一类外部因素,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水准。一般来说,越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这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强,反之,随着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方面的依赖性就会相对减少。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非洲黑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各种族群落的社会进化程度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要慢得多,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再加上特殊的热带气侯和地理条件,根本谈不上生产财富的大规模积累,因而使得各个传统社区中社会分化的水平相对很低,大多数的生活共同体都是依靠血缘纽带来维系。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给非洲黑人文化带来的最基本的影响是艺术同道德规范、法律、宗教、哲学、巫术、教育史学、社会分工原则等有着高度的统一性。以黑人社区中的音乐活动为例:生活中的音乐,除了它的审美特征外,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功能上。黑人民间音乐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社会特征,即音乐活动常常和社会活动密不可分,如:筑路、盖房、救火等大型群体化的劳动场面,宗教祭祀活动以及运用于不同场合的大量社会规范和仪式,如:婚礼、丧事、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启蒙活动、法庭上的宣判等,一般都有专门的音乐伴随。我们可以在黑人日常生活中找到许多与鼓有关的例子。鼓是传统黑人社区仪式活动中最重要的乐器,它们以多种不同形式出现。如:乌干达中部的一些部落所采用的一种叫艾梯达(Etida)的治疗舞蹈,跳起来是那么奔放激动,几乎到了燥狂的程度,舞时男女都参加,这是一场没日没夜的马拉松, 舞蹈进行过程中,音乐也同样表现出鲜明强烈的风格,因为整个活动持续时间很长,乐手又是始终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所以保持良好的耐力对乐手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艾梯达舞蹈表演时,通常由一名鼓手同时敲两张鼓为之伴奏,一张是粗大的管状膜鸣乐器,高约四英尺,直径三英尺,名为艾梯达,与舞蹈同名。另一张小型膜鸣乐器高约九英寸,直径三英寸,称为艾特勒勒(Itelele)。此鼓因为在共鸣箱内装有两个石块,摇动时能发出石块的撞击声,所以还兼有摇响器的功能。这两张鼓都是用棍击的。 生活在非洲中部地区的瓦尼亚维齐部落(Wanyamwezi)有一种礼仪舞蹈,人们称之为瓦斯维齐(Waswezi)礼仪舞蹈,瓦斯维齐是当地的一个秘密教派的名称,该组织负责社区中的治疗事务,据说这一教派是崇拜魔鬼的,人们以此来理解瓦斯维齐的治疗性舞蹈之所以会表现得那么狂热,是因为有鬼魂附在舞蹈中。瓦斯维齐治疗舞蹈演出时常用一种专门的恩格玛鼓(Ngoma)伴奏,这是一件管状膜鸣乐器,高约五英尺半,直径为一英尺。在演奏手法上同前面说的艾梯达鼓有很大的区别,前者用鼓槌敲击,而后者却是鼓手用双手的手掌拍击。除了音乐表现的作用之外,黑人的鼓声里还有更丰富的涵义。非洲中部的瓦图齐人(Watutsi)的社区法庭上往往设有两架特定的鼓,其中一架鼓奏响时即表示听审程序的开始,而国王若要宣布对犯人处以死刑,他就在另外一张鼓上轻轻一击。又如:在卢旺达图茨人(Tutsi)的社区里,有一套由六张鼓组成的皇家组鼓,它是社区统治者地位的象征,享有十分重要的特权,通常由专门的音乐家保存和演奏。在有些社区,鼓类乐器的地位有时是很特殊的。以凶猛为象征的黑豹是赤道非洲库育人(Kuyu)的一个皇家秘密会社的图腾,在这一教派的入会仪式中,用七面象征黑豹的鼓来演奏,其中最大的一只代表雄黑豹,其余六只是它的妻子。七名鼓手开始时慢慢行进,领头的鼓手用吹口哨的方式来调节行进的速度。头鼓被称为利库玛(Likuma),据说代表黑豹的声音。七只鼓先是依次敲打,然后则同时击奏。这组鼓的鼓身都较长,呈圆锥形,但尺寸不同,因此各自所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鼓的社会特征在传统黑人的文化生活中还有其它表现形式,比如说,西非加纳的达戈姆巴人经常对鼓手实行等级评定,这种分级是以不同鼓手所服务的不同阶层的社区统治者的社会等级为依据的。同样一位鼓手或者一个鼓队如果他们所服务的主人的社会等级得以晋升,那么鼓手们的社会地位也会随之提升。人们一般的理解是,作为一名鼓乐演奏者,鼓手首先必须具备的应该是演奏技艺方面的特长,可是达戈姆巴人对鼓手资格的认可却另有其特殊标准。在他们看来,要想成为一名领鼓手,最主要的是必须掌握本民族的口头文学和历史传统,尤其要了解社区统治者的祖传家史。其次他必须具有良好的嗓音条件,这样才能将他所知道的事情用歌声表达出来。最后的条件才是要求有相当水平的演奏技巧。在黑人的思维境界里,超自然的力量可以通过念咒语或者举办某种特定的仪式来求得;传统黑人社区中各类音乐活动中,音乐作用巫术化的例子恐怕是不胜枚举的。众多的乐器被赋予“神灵”的力量,无数场音乐演出成为现实与虚幻的媒介。现实生活中为了确保巫术的有效性,禁忌是很重要的,应该说这是巫师们保证巫术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这种现象也反映在同巫术相关的音乐表演过程中,演出要求极端规范化,从乐器音色和演唱演奏技法的确定到演出场地和乐手歌手的遴选,任何方面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视作违反巫术的禁忌。在传统的非洲社会里,技术的传播受到很大限制,人们总是以为那些能掌握各类生产技艺的人是受到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启发,他们的技艺往往以祖传的方式代代相袭。于是我们今天看来属于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技艺均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以铁匠为例,在班巴拉人中,铁匠被称为“大地之子”,他的技术来自伟大的创造者马阿-恩加拉的传授,他所用的各种工具都同宇宙的起源有关。传统的铁匠在开始工作以前,先要沐浴更衣,还要用特殊方式净化工作场地。学徒一般要经过几个阶段的学习,先是观察阶段,然后由师傅衣钵相传,方能毕业。为了保证技术不外传,掌握各门技艺的工匠一般都不与外族通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各种技术类型为组织结构的匠人团体。这种技术不外传的习俗也反映在乐器的传授上。一些传统仪式上演奏的乐器并不是对社会全面公开的,在某些特殊场合下使用的乐器以及演奏此类乐器的人都要通过极其严格的标准来选定。有的地区,在皇家鼓手去世以后,社区就必须物色一名新人来接替这位死去的鼓手。就此社区还要专门举办一个交接仪式。在仪式上人们让那位死去的皇家鼓手坐在那张伴他度过了一生的鼓前面,并且右手握着鼓槌。社区的一位长者或者乐队的领导搬起死者握鼓槌的手使鼓槌与鼓身接触,然后,新的继任者接过鼓槌以同样方式十分精确地模仿一遍。从那以后,他就成为一名真正的皇家鼓手了。很多人在接触非洲黑人音乐以后都有一种感觉,仿佛黑人音乐的表演过程中经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噪音。确实,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黑人似乎天生就不习惯那种太脱离物质的声音,因此在演出音乐的时候,总要想尽办法使声音的质量从清纯变到模糊,最后甚至走向噪声世界。这种反差就像在淡而无味的食品中撒了一把浓浓的调料一样明显。为此,以演奏旋律为特长的琉特琴和姆比拉琴的琴体上多多少少会装上一些一经摇动就会出声的金属片,舞者跳舞时总是从头到脚用各类响器武装,歌手们常常用堵耳朵,捏鼻子,抖动舌头等方法来改变人声,有时石头敲石头也算音乐,而一根通过来回摩擦能发出声音的带有凹口的棍就是一件乐器。人们通常将黑人音乐的声音特征归纳到音响文化这个概念上。这就是把对黑人音乐的性质,功能与结构的认识放到一个与当地的一般文化,审美价值和社会背景中去考虑。对非洲黑人来说,“音乐性音响不仅由教科书所界定的‘具有规则的周期性振动频率的音’组成,而且由规则或不规则的,单一或复合的,甚至由西肖尔在〈音乐心理学〉(英文原版于1936年)一书中称为噪音的音,以及他们用各种技术手段产生的音组成。” 这样看来,凡能在特定的环境里提供音响的物体和手段都能成为传播音乐的媒介。我们在接触了收集到的传统黑人社区中的大量演奏演唱方面的音响资料后,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这就是音乐的声音源中包含着种类繁多的发声体,除了一些早已正式命名的乐器以外,还有许多如金属类劳动生产工具的敲打声,摇动植物类果壳的沙沙声,甚至还包括人的拍手与顿足,喊叫与低吟,以此来烘托那些特定的音响文化背景。为了使鼓能更好地表现出丰富的音色,一些鼓在制作时经常要在鼓身上附加其他能发声的装置,例如,常见的有挂在鼓身边缘上的小金属片,或者其它的一些小的铃铛等可以发声的物体。当鼓手演奏时,只要摇动鼓身这些小东西就会格格作响。鼓手们演奏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多种演奏技巧,用手拍击和用鼓槌敲击是最常用的两种,此外还有摩擦法,这是非洲黑人鼓类乐器演奏中较特殊的一种技巧和方法。它的特点是通过两件物体的相互摩擦来达到特殊的声音效果。如中非班图人在割礼仪式上常用的阿玛荷托鼓(Amahoto)和马比兰戈鼓(Mabilango)都属于此类。乐手在演奏时用手或是将一根较粗的绳索在鼓面上滚擦,或是将鼓槌用潮湿的双手来回摩擦。黑人鼓类乐器有时可以取代语言的作用,它们所表现出来的“通话”能力更是特殊。有的社区在国王结婚时,具有皇室象征的鼓会不断地敲击,直至婚礼结束。一些特定的鼓在婚礼上常被作为新娘和新郎之间的传话器,在非洲中部的斯坦利维尔地区,一对已订婚的新人在婚礼仪式举行前男方可以用鼓声给未来的新娘传递信息,例如,“我的心卜卜直跳”。这是一种用摩擦法演奏的鼓,为了增加摩擦时的阻力,鼓槌上事先要涂上一些特殊的液体。又如,西非科特迪瓦的一些地区,在举行孩子的成长仪式时,手鼓(Tom-toms)的作用就完全被拟人化了,成了可以说话的一方,用鼓声和年轻人交谈。用演奏乐器来代替人类的语言表述,并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这种文化现象存在于非洲,美洲,大洋洲等许多地区的民族中。而黑人在器乐演奏方面表现出来的语言表述功能,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扩展出深邃的文化内涵,其中鼓类乐器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显著。在非洲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音乐在传播和保存的过程中,常常被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来看待,甚至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能取代语言的作用。而这种别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也正是诞生在黑人文化独特的氛围中,正如我们在前面就已经提到过的那样,在黑人的传统社区里,大量的音乐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艺术审美,或者说是为了娱乐和消遣的目的,而是代表着一种社交活动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几乎成为一种以人际沟通,信息传递为特征的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而种类繁多的鼓类乐器经常被作为特殊的“语言工具”来看待,则更是突出了黑人音乐特有的文化背景。比如说用鼓来发送信号或传递消息,在黑非洲就是很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为了穿越浓厚的森林空气层或是跨越大片辽阔的高原,非洲黑人设计了一种鼓电报术,用几乎象语言一般的音调来传递每一部落的日常信息和告示。这是通过鼓手们复制不同部落里的人说话时声调的抑扬变化和节奏而完成的。人们对黑人鼓类乐器典型意义的了解应该说就是始于对非洲鼓语的认识。所有读过美国当代黑人作家哈里克斯的长篇小说《根》的读者都应该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些将被奴隶贩子押运到美洲的黑奴被分开关押在漆黑的船舱里,失去了自由的奴隶们都想了解外面发生的情况,这时候一个黑人拿出一只随身携带的小鼓,在鼓面上敲出节奏,独特的鼓点夹带着清晰的语言信息顿时传遍各个关押黑奴的船仓。这样的例子时常反映在有关黑人的一些文学作品里或是历史事件的记载中,可以说是举不胜举。甚至我们曾经读到过这样一条历史消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条叫做“露其泰尼亚”号的客轮被德国潜艇击沉,这条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非洲中部的广大地区,其传播速度之快甚至可以说接近欧洲许多报纸的报道。人们惊讶地发现,传播这条惨闻的居然是非洲的鼓声。 尽管这一类有关非洲乐器特有的通话功能的记叙或消息并不表明他们是真正意义的通讯工具,但是对我们充分认识非洲黑人“用乐器说话”这种别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却有很大的帮助。人们为此还专门给这一类鼓起名为通话鼓。黑人的通话鼓,由于型制和结构不同,所以在使用功能和表现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有些时候这种区别还如同语言一样表现在地区差异上。西非尼日利亚的约鲁巴人常演奏一种小型的沙漏鼓。演奏时,鼓手将鼓夹在腋下,有一条长的带子连接两头的鼓膜,就像一根挎包的带子一样可以将鼓挂在鼓手的肩上。这根貌似简单的带子实际上起着调节音高的作用,当鼓手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改变乐器音高时,就加强手臂往下的压力,通过这根连接两头鼓膜的带子来增加鼓膜的张力,从而达到变化音高的目的。同样是起着“通话”的作用,在西非洲的尼日利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利亚和喀麦隆等地区还有一种被称之为开口木鼓(Slit-drum)的乐器,鼓身是一段掏空的树杆,树杆的一端有一条长长的开口,开口的两边是两块厚薄不均等的缝边,厚的一边发高音,薄的一边发低音。不用鼓膜,演奏时用小棍敲击那两块缝边。开口木鼓在形状上有很多种变体,最大的鼓据说长度可达6英尺,直径为3英尺。大多数的开口木鼓都只能发两个音,极个别的能发三个音,所以它的通话方式就有别于前面提到的沙漏鼓。通话鼓作为一种语言工具也具有多种多样的使用功能,在非洲,不同类型的事情都能用鼓声来传达,鼓声可以预示邻里之间一场战争的到来,也能告知臣民们部落酋长的死亡。正在田里劳作的丈夫可以用鼓声来通知家人送一些必需的农具,鼓声通过节奏和音高的变换还能表达更多的信息,如对爱人的赞颂,报告孩子的出生等等。有些社区,根据分工不同,一些说唱艺人可以用击鼓的方式来讲述家族的历史,而此时站在边上的演唱者负责将他所听懂的鼓语演唱给大家听,其实只是充当鼓语翻译的作用。总之,非洲黑人的通话鼓所能表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击鼓传话的作用就如同我们现在到处能遇到的媒体广播一样,其差别只是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鼓声来传递信息。那么用鼓声传话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那些鼓手要通过改变声音的高低关系来模拟语言的功能呢?其实,鼓声所表达出的多变的音高关系起着从音乐转换成语言过程中最直接的媒介作用。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谈一下黑人音乐与语言的关系问题,音乐和语言的结合可以说是非洲黑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本质性的特征。在很多表演场合里,说与唱常常是混淆在一起的。时而能听见用演唱的方式来吟诵诗歌,时而也能听见在歌唱时的说话。有的歌曲始于歌唱,中间插入对白;也有的从说白开始,接着引入唱段。为什么这种在演唱过程中的“说”和说话时的“唱”可以上下转换,前后对接呢?众所周知,人类的语言是音乐繁衍的土壤,对黑人来说更是如此。据统计,大多数非洲黑人的语言都属于音乐-语义结构,或者叫“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s)。那么对那些非洲的鼓手来说用乐器的音高来模仿语言的声调就成为“通话”的一种最好的表现手段。黑人这种说话时的声调特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与汉语十分相似,以非洲的班图语为例,约上百个语言分支都属于有声调的类型。这种带声调的语言在作为歌词时,常常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涵义,这就是十分强调语调同歌曲旋律的关系,因为语言声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语义。黑人学者J.H.克瓦本纳-恩凯蒂亚曾经就黑人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在他的《非洲音乐》一书中展开讨论,他所列举的大量语言现象的实例是十分有说服力的,也是我们介绍黑人音乐同语言关系这个问题时最好的佐证,所以我们在下面有关语言和旋律的论述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黑人语言现象的实例均引自该书《语言和旋律》那一节。人们之所以说黑人唱歌是在“说”旋律,是因为黑人的语言具有音高特征,而语言声调位置的转换则直接影响到词义的变化。举个例子,bog-ya是一个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单词,发声时的声调如果是前音节低后音节高,词义为“荧火虫”,如果倒过来发成前音节高后音节低,则词义即变成“亲戚”。有时黑人语言声调的变化除了影响词义外,还会涉及到对整个语句涵义的不同理解。比如说,on-ko也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一个单词,却表达了一句话的涵义,当前后两个音节在同一音位上时,是“让他去”的意思,当前音节低后音节高时则表示“他不去”。黑人语言中的这种声调关系特征,起码给我们带来几点启示:一是许多黑人的语言是有音高特征的,二是为了保证语句表达过程中的准确涵义,语言声调的高低音位关系绝对不能搞错,三是当语言作为歌词时,旋律的走向会同语言声调形成一定的默契,而当一些旋律和歌词在结合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套路后,一旦撤掉歌词,旋律仍旧能表达语言声调的音高特征。在黑非洲,用于远距离传递的鼓语信息实际上是一些传统的谚语和格言,往往带有象征性的内涵。它们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并非日常交谈中所用。通话时若干种鼓声都有自己象征性的含义,那些性质相似但内容不同的语句通常是由一种鼓声来比喻的。博兰得在他的《中非音乐》中有一节专门讨论黑人通话鼓的问题,其中介绍了一些典型的例子。比如说村子里来了外人(也许是白人,警察或者其他陌生人),通话鼓就能奏出“他们在这儿”这样一条笼统的信息,引起村民们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通话鼓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只是一种信号类的提示。再如,有一句鼓语信息的内容为:“放心吧,孩子没把脚留在母亲黑暗的躯体里”用来向出门在外的父亲通报孩子出生的消息。而当有人死了以后,鼓声可以报出死者的姓名,并用“两眼泪汪汪,张嘴号啕大哭”的鼓语来传达死讯。非洲中部地区的巴特特拉(Batetela)人的鼓手如要讲到他们的部族首领,就会采用这一说法:“白蚁冢,牲畜不在它上面跃过”。这也是利用一种习惯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特殊的信息。 比较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两类通话鼓,特别是那些沙漏鼓手往往都具有较高的辨别音高的能力,以至于能够将语言表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微的声调差别用音高加以区分。但是,语言的词意和声调的关系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而且通话鼓这一类的乐器传导信息的手段也不是仅局限于用音高模仿语言声调,事实上这种鼓语信息的交流是建立在传播方和接收方紧密合作的基础上的。为了能将恰当的词意通过鼓声表现出来,在鼓语的发布者和接收者之间还会有一套相互默认的规则,在非洲的一些社区往往把这种规则认可为解读各种鼓语的“密码”。所谓的“默认规则”其实是鼓语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之间共有的一种文化审美观,从乐器的制作,音色的选择,到演奏手法,特性音调等许多方面,双方都会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共识,如果其中的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将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认识上的误区。黑人学者佛朗西斯-贝蓓(Francis Bebey)曾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来自欧洲的女孩有一天在非洲买了一把姆凡特琴(mvet),回家后她将这把琴给正在她们家帮佣的黑人司机看了。司机翻来复去地看了这件乐器后,开始尝试性地弹奏了几下,但很快他就停了下来,把乐器还给女孩,并且以一种十分抱歉的口吻对她说:因为这件乐器与我说的不是同样的语言,所以我无法与它交流。从上面这段例子可以看出,尽管用乐器“说话”是黑人社区生活里中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是解读那些“说“出来的话还真是一件非常特殊的工作。事实上非洲不同社区里面用乐器“说”出来的话,并不是谁都能听懂的通用语;鼓语信息的传递是十分定向化的,如想听懂鼓语,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除了用鼓“交谈”之外,黑人的其它许多种乐器无论是拉弦的,拨弦的还是吹奏的也都能履行这样的使命,对于黑人社区里面大量存在的用乐器“交谈”这种文化现象,不能简单地同没有书面文字体系的落后状况相提并论,相反,这种别具一格的音乐表现形式应该正是黑人文化的精髓所在。讨论黑人的鼓文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鼓作为节奏型乐器的功能特征。我们并不认为黑人的节奏理论完全是由鼓手们创建的,但是在黑非洲形形色色的鼓声中确实表现出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时间的艺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黑人鼓手的指尖上,掌缝里或者木槌的摆动中流出来的节奏律动是支撑黑人鼓文化总体框架结构的一根重要支柱。传统黑人音乐的节奏包括均分节奏和非均分节奏两大类,以均分节奏为例:每一小节重拍的出现都是十分有规律的。而非均分节奏却不然,由于音乐发展的需要,小节线常常无法以均等的时值来划分,这样就导致了节拍重音位置的不稳定。在音乐进行过程中,乐手们经常会运用一种被称为“赫米奥拉”(Hemiola)的节奏表现手法,节奏的律动通常是由二拍子和三拍子组成两个相等时值部分的结合。在很多场合下,这种二比三的关系(或其倍数上的类型如:四比六等)还以纵向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节奏节拍在音乐进行的横向或纵向关系上的复杂交错形式,在许多黑人鼓曲中也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显然,上下两个声部的重音很少在同一位置上出现,节奏关系是完全错开的,在实际的演奏实践中,随着声部的不断增加,节奏点的交错现象更为复杂,在黑人音乐中,类似的节奏现象一般就用“交叉节奏”(Cross Rhythm)这样的概念来定义。从表面上看,鼓手们在各自的声部用交叉演奏的手法,使节奏的点相互错开。深入地去研究,人们却又发现,不同声部中那些被隔开的节奏点合在一起常常是一个完整的复合体,在时间的组合上,这种声部之间“点”与“点”的连接,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复合节奏(Polyrhythm)的现象。由若干张鼓同时演奏时,作为一名称职的鼓手,既要在复杂的声部运动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位置,又要与其他鼓手合作按间隔准时地将交叉的“点”组合在一起。有时,这种复合的节奏组合形式还可以通过一名鼓手在一张鼓上用左右手的交替演奏体现出来。 音乐是黑人文化的一笔重要财富,鼓类乐器则又是人们窥视黑人音乐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黑人传统民间音乐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对鼓类乐器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音乐方面,而是对“鼓文化”的综合分析。当代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思维模式中有“文化中的音乐”这样一种观点,提倡将音乐放到一个大的文化范围中去理解,理论应该在实践中磨砺,黑人鼓文化的研究也正是我们用这种方法所作的一次尝试。

这个时间、这个问题,福建师范大学,王州教授的学生吧。从来都不听他上课吧?如果上课没听他说你真的是不会。。问不到的

非洲鼓现在很受欢迎,非洲鼓分为很多种,具体可以到网上找找相关资料。

一、鼓及其音乐在黑人非洲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1、对社会:在有的民族中,还用鼓来象征国王的地位和权利,用鼓的语言来传承民族的历史,并用鼓的语言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2、对文化:鼓的多种打法可以用来模仿语言的声调,创造鼓的语言。

3、对生活:普遍地用鼓来作为舞蹈伴奏,以独奏、对奏、大型合奏的形式来烘托情节气氛;也可以作为一种音乐形式。

二、鼓及其音乐在黑人非洲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音乐特点:

鼓及其音乐具有复杂多样的节奏,在鼓合奏的情况下,由于每一个鼓所演奏的音高、音色不同,各自固有的旋律、节奏以及由于演奏场合不同而具有的和声,所以形成了复合性的形态。

扩展资料

鼓对于非洲黑人乐器世界的重要性:

鼓是非洲黑人乐器世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黑人文化的一种象征。这是因为鼓在黑人传统的文化生活中除了具有膜鸣乐器所应有的诸如材料,构造,发声原理,演奏方法,分布状况等方面的特征之外,它们还蕴涵着生活的内容与社会的涵义。

鼓可以是非洲黑人用来通话的工具,也可以被看作至高至尊的“神物”;演奏技艺的优劣可以关系到鼓手社会地位的升贬,而黑人鼓手在演奏时创立的节奏理论更是黑人文化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依据之一。

正因为鼓所具备的这些综合性的表现特征,它在传统黑人音乐中的地位几乎没有别类乐器可以取而代之。

黑人毕业论文

要写自己感兴趣的,有话题可写,人云亦云的东西,给答辩老师印象不好。尽量有创新点和你自己的思考角度

还不如研究美国黑人的生存状况!

本期受访者王妮,如同正在攀爬山峰的人,她即将迎来她留美10年“登顶成功”的那一刻。历时7年,她即将拿下她的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业余时的她更是走访了多位美国教育家,她的故事印证了一个教育追梦者的坚韧和执着,我们也想通过文字的方式激励她: “越过山丘,有人等候”。     缘起:被疯狂英语唤醒的“疯狂”                     ═01═ 王妮在美国已经是一个拥有10年教学经验的专业老师,但她大学本科专业却和英语以及教育一点都不沾边。问及与英语的结缘, 王妮笑谈中讲述了一个“路人女孩”变成“英语疯子”的故事。 大三时计算机系的王妮在校园里看到一群 ‘疯子’边跑边狂喊英语,抱着好奇与怀疑的态度她也试着报了一个为期一周的疯狂英语夏令营, 一周后,她被这种独特的英语学习方法深深吸引住了。 开学后,她每天清晨风雨无阻地去学校的小树林里狂喊英语一小时,久而久之王妮的口语突飞猛进,通过英语六级后她跟老师申请免修大学英语课,把这些时间全都用到了口语的练习上, 后来还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斩获佳绩。 毕业后的王妮在广东做过一年的英语外贸工作,然而却总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份工作,内心对疯狂英语的狂热仍蠢蠢欲动,她大胆辞职, 飞到北京李阳疯狂英语总部应聘讲师, 顺利通过三轮严格的面试,普通高校出身的她不自惭不怯场, 凭着出色的口语和表现力在北京理工大学的第一场演讲就激情点燃了全场,然而王妮表现出的“游刃有余”全得益于她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 “我那时为了模仿李阳的演讲,把他的稿子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一遍遍练习,在没有人的教室里苦练了20多遍”。 而后,李阳在一次冬令营中给王妮演讲的奥运英语打出了11分的好评(总分10分),“偶像”的肯定令那时的王妮万分激动。 疯狂英语的任职经历对她而言异常宝贵,一年来她逐渐从内向变得外向,从信心不足变得自信,疯狂英语从里到外地改变了她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坚韧不拔的疯狂精神已经融入了她的血液。 然而曾经26岁的王妮却也与众多女孩一样逃不过被“催婚”的困扰,她选择了回到家乡的教育机构就职,多次无意义的相亲和平淡无聊的职场生活让她身心俱疲, 适逢姑姑从美国回乡探亲,她提出的留学建议点醒了身陷迷茫的王妮,仿佛重新被点燃。 她毅然辞职准备去美读研,多年来英语培训机构的从业经历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育学方向。 那时,王妮没有备考GRE,忐忑的她鼓起勇气给美国UTPB大学招生办打了一通越洋电话,得到了对方肯定会录取她的答复后, 她刻不容缓地投入到留学报考中。当时,国内GRE没有考位不得不飞去新加坡考, 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只用了半年时间,王妮在春季开学前到美国顺利报到了。   求学与任教:一把辛酸泪的奋斗史                   ═02═ 初来乍到的王妮遇到的第一道关卡,竟是是语言关,虽然已与英语打交道多年, 但新学期的课堂上王妮也只能听懂课程内容的20%。 她高度集中注意力,竖起耳朵听每一个单词,以至于她的组员都认为她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在小组讨论时也不过问她,感到被孤立的王妮也曾委屈地哭过。后来在教授的协调下,王妮开始和同学们建立关系,同桌帮她解答疑问、复述讨论话题,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全英文环境下,王妮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后来,她更是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修完学科规定的全部16门课程,还选修了教师职业资格证考试的全部课程,取得了美国公立小学到高中数学教学的资格和全年级中文教学的资格,以全A的优异成绩硕士毕业。 她至今难忘硕士期间教学实践任务中讲的第一节课, 那是她第一次站上美国教师的讲台,对着一群美国小朋友讲课,这对于一个外国学生来说极其不易。 王妮为了准备这堂课,把要讲的每一个字都写在了纸上,演练了几十遍,预想课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堂课让她得到了导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这“第一仗”的大获全胜给予了王妮充足的信心来面临接下来各式各样的教学挑战。 硕士毕业后的王妮去了她所在地区针对贫困家庭和问题青少年教育的特许学校,老师的工作量相当大, 一天要讲九节课,王妮要负责全年级学生的五种不同的数学课,除此之外还要备课和批改作业,她每天6点起床深夜回家,经常是校园里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这段脚踏实地呕心沥血的付出让王妮收获了学生们的感激和认可,以至于她离开学校去攻读第二硕士学位时,她的学生与她一起抱头痛哭。 去攻读应用语言学的第二硕士学位对王妮而言更像是践行自己的情怀, 一方面是出于对英语语言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特许学校巨大的工作量让她身体感到吃不消,继续读书充实自己反倒成了最合适的选择。这期间王妮担任了大学助教并深得教授器重,可以亲自设计课程、 给学校的国际生教英语口语课和写作课,曾经当疯狂英语讲师的王妮练就了标准的英语发音,教授认为她可以成为其他国际生的榜样。 第二硕士学位攻读的中途, 王妮萌生了读博的想法, 她认为科技和互联网是将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恰好学校里就有教育技术学的博士专业, 她把第二硕士学位的学分转到了博士学位之下,又找到了一份全职工作——本地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做高中数学老师和IB班中文老师。 然而边工边读并不容易,白天要讲6节课,晚上又要回大学上两门选修课, 陀螺般连轴转的王妮就这样坚持了6年, 中途几次想要放弃博士学位的攻读,又咬咬牙挺过来。 拿到美国的博士学位是众所周知的艰难,它代表着时间和金钱上的巨大投资,根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 美国博士生平均要花8.2年完成博士学位,CBS新闻报道称在十年内能完成博士学位的只有57%, 差不多一半的人在中途就放弃了。 王妮在第七年也就是今年的1月14日通过了她的博士资格考试,这意味着只要完成毕业论文(预计一年),她长达八年的马拉松式的读博路就到达终点了。 最让王妮自豪的是, 她在黑人学校的教学经历。 从去年秋天开始,王妮去了本地的一所黑人学校做全职数学老师,这里的学生生活在家境复杂贫困的黑人区域,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不是因为贩毒就是因为其他罪行进了监狱,留下他们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让他们并不懂得何为尊敬,在课堂上小到不守纪律,大到辱骂老师, 饶是身经百战的王妮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被他们气哭了三次,有一次学生的言语暴力让她遭遇了从业以来严重的歧视和欺凌,她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了一封抵抗美国学生欺凌的宣言书,收到了上百条来自相识师生甚至陌生人的鼓励和安慰。 但王妮深知, 学生的叛逆和恶劣的态度都是由“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平静下来之后,王妮接手了被气跑的老师的隔壁班的所有学生,并暗自发誓不能成为第二个抛弃他们的老师。师生关系需要磨合和慢慢培养,渐渐地,王妮的付出打动了学生们,他们开始懂得,王妮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真心关爱学生的老师,他们态度也在向正面转变。 王妮经常自嘲道: 如果我能在这个学校教下来一年,那任何学校我都能胜任了。 (未完待续)

BLACK HISTORY: IT BEGAN BEFORE 1492 AD AND IS MORE THAN JUST SLAVERYBlack History Month in the US is important in its recognition of African-American achievements in the US since 1492. Yet, the celebration of Black History Month has been limited to three basic events in Black American history. That is the period of slavery and what some of our ancestors endured during slavery and our fight for freedom and acceptance by the ruling majority.Hence, celebrating Black history has been limited to celebrating the days of slavery and celebrating the 'first Black' person to be allowed in some aspect of the majority society or celebrating the first Black person to accomplish a position that was long denied. These may include recognizing the first Blacks to be made Congressmen during the Reconstruction or the scientists like George W Carver or the first Black person to become a millionaire through hard work, invention, ingenuity and good planning such as Madame CJ Walker, the inventor and creator of many beauty products for Black and other women.Although it is crucial that we know our his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mericas during slavery and up to the present date. We were not created during slavery nor did we spring out of the Atlantic without a history, culture or heritage. Our history began in Africa tens of thousands of years before the Ice Age. In fact, it has been found that by 100,000 BC to 70,000 BC, Africans in the Semlike River Valley of Congo (Zaire) were creating sophisticated tools of stone and bone. In the Blombos Caves of South Africa, the first evidence of etchings was found on a block of red ocre dated about 70,000 to 100,000 years old. In that same cave, the first evidence of jewelry was found to be over 50,000 years old.At these periods, Africans were undertaking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journeys in history by land and by sea. Many voyaged to the Middle East, India, Central Asia, Melanesia, Australia, East Asia and later on by about 30,000 BC, some made it to the Americas through the Asia route and through the Atlantic route. The evidence for a possible sea journey of Africans to the Americas is based on two facts of ancient African history.One is the presence of a prehistoric maritime culture in the present-day 'dry' Sahara which was 'wet' and filled with a gigantic inland sea about 30,000 years ago. The second is the fact that the African/Black cultures that existed in the landed regions of the 'wet' lake-filled Sahara migrated to India, the Americas, SE Asia, Japan, Melanesia and Australia as early as 100,000 BC to as recently as 2000 BC.In fact, Africoid/Black peoples in Papua, India, Melanesia, (see, "The Black Untouchables of India," by VT Rajshekar) have admitted that their ancestors originated in Africa and settled Asia as the first humans thereBLACK MATERIAL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The earliest beginnings of Black civilization began not in Egypt or Nubia but in the Dafur Region of Sudan. This region contained some of the earliest evidence of settled human communities on earth and was part of a prehistoric Sahara civilization called the Aquatic Civilization. The Aquatic civilization was the first on earth to produce various arts and crafts, ship building of papyrus and many cultural traits later found in Egypt including mummyfication.As the Sahara dried out, a number of African people speaking the Manding super language began migrating to Egypt, Central and Southern Africa, the Americas, India, Mesopotamia, the Indian Ocean Islands, China, Australia. These migrations occurred later on in human history between 30,000 BC to 2,000 BC when African culture was well established and was being spread out from Africa to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The civilizations produced by the Mother Civilization of the Sahara continued to exist after the Sahara dried and turned to desert. This culture reestablished itself in the Sahara Crescent where the plateau was higher and more hospitable for the flourishing of culture. (See 'Sahara Crescent," Clyde Winters writings).

黑洞数研究小论文

你可以去参考下(现代物理 ),找下自己的灵感和思路

1975年,霍金以数学计算的方法证明黑洞由于质量巨大,进入其边界的物体都会被其吞噬而永远无法逃逸。黑洞形成后就开始向外辐射能量,最终将因为质量丧失殆尽而消失。而这种辐射并不包含黑洞内部物质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在黑洞中保留下来。但是一旦黑洞消失,这些信息也就丧失了。这些信息的去向之谜就构成了所谓的“黑洞悖论”。而该假说与量子物理学的理论背道而驰。量子物理学认为,类似黑洞这样质量巨大物体的信息是不可能完全丧失的。 美国科学家质疑相对论宇宙中并不存在“黑洞”?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乔治·卓别林(GeorgeChapline)表示,宇宙中并不存在着所谓的“黑洞”,并认为人们通常所指的黑洞神秘物 质实际上是“黑能(dark-energy)星体”。长期以来,黑洞已经成为了科幻小说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不少人认为,天文学家可以通过间接方式来观察到黑洞的存在,而巨型恒星死亡后就会形成黑洞。但卓别林认为,恒星死亡只会形成“黑能”物质。过去数年中,天文学家对银河系的观察表明,宇宙的70%左右是一种奇怪的“黑能”所组成,正是它们在加速着宇宙的膨胀。卓别林说:“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宇宙中并不存在着黑洞。”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为著名的预言之一。广义相对论解释了受巨型恒星重力影响,会导致时空结构产生扭曲的现象。该理论认为,当某颗恒星死亡后,会受自己的重力影响而缩成一个点。但卓别林却认为,爱因斯坦本人也不相信黑洞的存在。1975年,量子力学专家们表示,黑洞边界确实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遵守量子法则的物质对轻微干扰变得极为敏感。卓别林说:“这个发现很快就被大家忘记了,因为它不符合广义相对论的预言。然而今天看来,它却是完全正确的发现。”他认为,这种奇怪的活动正是时空“量子阶段转变”的证据。卓别林认为,死亡后的恒星并不会简单地形成一个黑洞,而是在该时空内部,它却充斥着黑能,并具备重力影响。卓别林称,在某颗黑能星的“表面”,它看起来很像一个黑洞,并能制造强大的重力牵引。然而在它的内部,黑能的“负”重力又有可能将物质重新弹出来。如果某颗黑能星体积很大,任何反弹出来的电子转变成了正电子,然后会在高能辐射中消灭其他电子

看时间简史的第6章!

你看下(现代物理)吧,,可以在那上面找到这类关于写黑洞的资料,你好好参考参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