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矿物分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矿物分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近年来,对某些矿物的电子探针综合分析研究有了比较深入的开展,如对锆石、独居石、磷钇矿、金红石等矿物的研究。

锆石是各种岩浆岩、变质岩以及沉积岩中常见的副矿物,由于这些副矿物富含有放射性元素U、Th,它们是U-Pb同位素测年方法中的主要测量对象。多年来人们利用锆石测得了大量的U-Pb同位素年龄数据,提供了地史中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层或热-构造事件的地质年代信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发现许多试样中的锆石群常具有不同年代和不同成因,甚至在一个锆石晶体的核部和边缘,其年龄和成因都可能不同。传统的微量锆石U-Pb法可能给出混合的地质年代信息,即使应用单颗粒锆石测年,其数据的地质意义也可能具有多解性。目前国内外已越来越多地利用高灵敏高分辨离子探针(SHRIMP)或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直接测量锆石内不同部位20~30μm微区的U-Pb年龄,研究微区内痕量元素的分布,以期更深入的研究这些矿物中所包含的地质年龄和地球化学的信息。但是,由于这些分析方法所需要的试样必须是厚样品,很难进行透射光下的显微镜观察,无法获得矿物颗粒内部的有用信息。事实上,由于这些矿物所经历的地质历史较长,各种地质作用都有可能在其结构中留下特定的痕迹,因此,观察、了解这些矿物内部不同部位的微区成分和结构变化特点对于矿物的发生、发展史的追溯及至年龄测量微区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阴极发光技术和电子探针的多种分析手段对锆石矿物进行综合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最佳的途径,受到国内外的注目,这是微束分析技术中值得重视的一项研究。

阴极发光的发生是由于物质中有杂质元素的存在或晶体结构中如位错、空位和偏离化学计量比、结晶体中的无序、晶格破坏(如α衰变)等缺陷的存在而引起。锆石等矿物中常含有多种杂质元素和其他一些结构缺陷,因而通常具有较好的阴极发光。由于阴极发光的差异取决于矿物中的痕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而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点恰恰表现在对地质环境变化的灵敏性上。因此,换句话说,阴极发光图像可以灵敏地反映矿物中痕量元素的变化特点,进而反映地质环境的变化。通过阴极发光图像的分析研究,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初步了解锆石等矿物的发生、发展史。此外,由于在锆石等矿物的阴极发光图像上可以见到环带等使用其他方法不易见到的一些现象,当它同电子探针等其他传统分析方法相结合,并使用同位素和微区化学成分研究时,就能揭示出锆石在地质历史中的结晶过程或重结晶过程中的温度改变,冷却速率、流体或熔融物析出的细节,以及溶解和重熔等现象,为了解和研究锆石的发生、发展史及其母岩的形成演化历史乃至大地构造单元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演化等地质问题提供极为有用的丰富的信息。锆石成为一个可以“阅读”的名副其实的地质历史的“存储器”。

在电子探针下研究阴极发光的优势是不仅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有可能从小到1μm2的区域上进行锆石及其各种包体的观察和光谱测量,还能在理想的条件下,分析主量元素和低至μg/g级的杂质元素的含量,以分析其发光的可能原因。同时还可以把阴极发光的图像观察与透射光或反射光图像观察、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阴极发光现象的解释和应用,还可以获得更多有关晶体的发生和生长的历史的信息。在对锆石进行测年分析前,这些研究可以为正确选择测年的方法,特别是在锆石的SHRIMP或LA-ICP-MS微区测年中选择合适的测年位置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获得同位素年龄数据后,也需要用这些研究所获得的认识来对年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以下结合几个分析实例说明方法的主要特点。

初步分析认为,图89.30中的锆石自形程度较好且具有规则的韵律生长环带,是一颗典型的岩浆结晶锆石;图89.31中的锆石的生长应该至少具有两个期次,其内核为保存完好的岩浆结晶锆石,外部具浑圆形,可能是后期变质增生的产物;图89.32是产自大别山榴辉岩中的锆石,其内核锆石的内部结构已被构造成面团状,外环部分可能是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新生锆石。

图89.30 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背散射图像

图89.31 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背散射图像

图89.32 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背散射图像

综上所述,可以为锆石的电子探针综合分析作如下结论:

从图89.30、图89.31、图89.32的几个电子探针下锆石的阴极发光(CL)图像和背散射电子(BSE)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阴极发光图像的确能揭示出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得的锆石内部的结构特点,较好地揭示锆石生长的多期次性,以使我们通过追溯锆石的成因历史来确定地质事件的发展历史。

由于电子探针中对平均原子序数灵敏度极高的背散射电子成分(COMP)图像(即BSE图像),可以提供锆石的某些成分信息;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当某些锆石的阴极发光强度较弱时,背散射电子成分图像有可能比其阴极发光图像能更清楚地看到其内部结构的变化,并且其空间分辨率通常可比阴极发光图像好一个数量级,锆石中的裂隙和包体在背散射图像上也能更清楚地反映出来(如图89.30右、图89.31右、图89.32右),因此,背散射电子图像也是锆石观测研究不可缺少的。通常,需要把两种图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揭示锆石的内部结构。

电子探针中的二次电子(SE)图像和背散射电子平面(TOPO)图像可以提供锆石表面的形态,包括表面磨光度、磨坑、裂缝、残余磨料等,这对于选择理想的测年分析区域是极为有用的。特别是在如何准确找到一个U-Th-Pb封闭区,避开因铅丢失而带来的测量误差方面有其独特的意义。此外,电子探针中的X射线图像还可以形象地观测锆石内部的元素分布特点。

电子探针常规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包括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技术等,可以方便快速地分析鉴定锆石中各种类型的包体及其成分特征,这些包体的不同组合和成分特征,正是探讨锆石成因的重要依据。如在对大别山西部河南罗山熊店的榴辉岩中锆石的研究中,发现锆石中含有许多金红石、硬玉、绿辉石、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磷灰石等包体,结合阴极发光图像、背散射电子图像及SHRIMP测年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大别山加里东期的榴辉岩的存在,且其中锆石在300Ma左右又经历了一次后期的热液改造作用。

本方法具有电子探针分析的许多优点,如微区微量、简便快速、可同时获得多种信息、不损坏样品且费用较低等,阴极发光技术和电子探针分析的结合使这种方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个分析研究锆石等矿物的内部结构、微区成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最佳方法。这对于我国当前正在开展之中的锆石SHRIMP微区测年分析研究和许多重大的地质年代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本方法不仅适用于锆石,还将可以适用于独居石、磷钇矿、磷灰石、褐帘石、钍石和沥青铀矿等富含Th、U的测年矿物。由于这种方法能够提供上述如此丰富的信息,若能得到推广应用,必将解决更广泛的地质问题。

本章讨论了电子探针分析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如试样制备、标样选择与使用,试样的预观察等,读者可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参考文献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通则 (GB/T 15074—2008) [S].2008.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 X 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GB/T 17359—1998) [S].1998.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硅酸盐矿物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 (GB/T 15617—2002) [S].2002.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矿物岩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 (GB/T 17366—1998) [S].1998.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张照志,赵磊,孟庆祝,等 .2001.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技术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现代地质,15 (1) :69-73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 .2009.微束分析国家标准汇编 [GB/T 4930—1993 电子探针分析标准试样通用技术条件 (代替 GB 4930—85)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周剑雄,杨明明 .1996a.微区痕量分析及其应用 .国外矿床地质,2: 77 -107

周剑雄,陈克樵 .1996b.锆石 Th-U-Pb 等时年龄的电子探针测定方法的研究简介 [J].国外矿床地质,2: 120 -122

周剑雄 .1980.微区分析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周剑雄 .1996.微束分析标准与标准化 .国外矿床地质,第二期

周剑雄 .2006.扫描电镜测长问题的讨论 (论文集)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周剑雄 .2008.锆石阴极发光的电子探针研究 (论文集)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周剑雄等 .1986.电子探针分析 .北京: 地质出版社

Montel J M,Foret S,Veschambre M,Nicollet C and Provost A.1996.Electron microprobe dating of monazite.Chem.Geol.,131: 37-53

Suzuki K and Adachi M.1991.The chemical Th – U – total Pb isochron ages of zircon and monazite from the Gray Granite of the Hida terrene,Japan.J.Earth Sci.,Nagoya Univ.,38: 11-37

Williams M,Jercinovic M and Terry M.1999.Age mapping and dating of monazite on the electronmicroprobe: Deconvoluting multistage tectonic histories.Geology,27: 1023-1026

Zhu-X-K,O-Nions-R-K.1999.Monazite chemical composition: some implications for monazite geochronolog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37 (4) : 351-363

本章编写人: 周剑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路 菁1,2 李 军1

(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2249)

摘 要 鄂西渝东地区下侏罗统为四川盆地典型的陆相页岩气藏,储层矿物组分及有机碳含量是确定该类气藏工程开采难度与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为突破常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在复杂矿物储层评价中存在的多解性问题,本研究充分挖掘常规测井资料中蕴含的地质信息,以非线性反演与最优化算法为核心思想,综合评价包含有机碳在内的页岩岩石组分与含量,取得了较好的测井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完善了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手段,为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相关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常规测井响应 矿物组分 有机碳含量 非线性反演 最优化方法 测井评价

Logging Evaluation of Mineralogical Constituent and

Total Organic Contents for Gas Shale

LU Jing1,2,LI Jun1

(1.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

2.Postdoctoral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Abstract Formation of lower Jurassic in the western Hubei and East Chongqing is an typical continental facies shale gas reservoir in Sichuan Province.The mineral constituents and total organic contents(TOC)are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engineering difficulty and its effectiveness for such gas reservoir.To breakthrough the problem of multi -solutions,that always occur when the conventional reservoir logging evaluation methods are used to solve the gas shale reservoir evaluation,this study fully tap the geological information concealed in conventional logging response,use the nonlinear joint inversion and optimization as the core ideas,to evaluate both the mineralogical constituent contents and TOC for gas shale,and achieve a desirable result .This research supplements the logging evaluation methods for gas shale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relat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for gas shal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ventional logging;mineralogical constituent;TOC;nonlinear joint inversion;optimization; logging evaluation

鄂西渝东地区是四川盆地周缘页岩气藏有利目标区之一。建南构造位于四川盆地川东褶皱带石柱复向斜中北部,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发育的深湖-半深湖页岩属于典型的陆相页岩气藏。该套页岩区域分布稳定、厚度大、埋藏浅,但相较于海相页岩具有更加频繁的相变特征,储层矿物组分复杂多变。准确把握页岩气储层矿物组分与有机碳含量是后续储层关键参数——脆性与含气性评价的重要基础,也是页岩气测井评价亟待攻克的重点及难点问题。依靠固定的解释模型,采用少部分测井曲线确定储层矿物含量的评价方法,在岩性及矿物较为单一的常规储层中评价效果较好,却无法妥善解决页岩气储层复杂矿物组分与含量的多解性问题。笔者通过深入挖掘各项常规测井资料中蕴含的丰富地质信息,分析建立储层矿物组分模型,以非线性反演与最优化算法评价包含有机碳在内的复杂岩石组分含量,突破了常规测井储层评价的思想,拓展了非常规页岩气储层矿物组分与有机碳含量的测井评价方法,通过实验室岩心全岩组分数据验证,该方法已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1 东岳庙段含气页岩岩性及岩石矿物学特征

目标层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泥页岩,区域横向分布稳定,厚度较大,暗色泥页岩厚约60~100m。储层岩性以含灰泥页岩为主,多见灰色粉砂质泥页岩、介壳泥页岩与介壳灰岩夹层(图1);储层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石英及方解石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22.49%、55.95%、17.5%),同时含有少量长石与黄铁矿。自生矿物的存在,表明东岳庙段所处的沉积环境为有利于有机质富集与保存的还原环境,实验室分析结果显示,储层有机碳以Ⅱ型干酪根为主,平均含量2%~3%;储层孔隙结构以矿物粒间孔为主,同时发育少量粒内孔及溶蚀裂隙,大量因有机质热解产生的纳米孔隙,使储层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吸附与储集性能。

图1 研究区东岳庙段泥页岩典型岩性

2 常规测井响应评价储层岩石组分

测井响应是被测地层物理特性的宏观表现[1],在排除井眼与泥浆侵入等影响的情况下,测井响应本质是测井仪器探测范围内所有岩石微观组分物理特性的综合表现,故各类测井响应实际上涵盖了被测地层所有组分的岩石物理信息。充分挖掘、利用常规测井响应中蕴藏的储层信息评价页岩岩石组分,提供了一条除实验室分析和元素俘获能谱(ECS)测井之外的储层评价思路,同时,弥补了岩心实验室分析无法全井段连续、ECS测井数据采集与解释评价成本高昂等问题[2,3]。

2.1 常规曲线非线性联合最优化反演算法

2.1.1 目标函数

区别于利用单一或少数测井曲线与储层某一矿物含量建立函数关系、用以评价其含量的方法,利用常规测井信息开展非线性联合最优化反演评价储层矿物组分的方法与步骤,可简要概括如下:首先,需要对实测响应进行预处理,以期得到接近原始储层真实物理特性的校正测井响应;其次,依据岩心观察与常规评价结果得到的初步认识,圈定解释评价井段内存在的岩石组分类型,并确定其初始含量,形成完整的基于原始假设的储层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再次,依据地区经验或理论参数合理选取各组分的测井响应骨架值,以非线性测井响应方程正演各个常规测井响应,并计算关于校正曲线与正演模拟曲线如式(1)所示的目标函数T(Xj);最后,通过反复迭代调整各矿物组分含量,使目标函数T(X)达到最小值,并将此时的岩石组分与含量模型作为反演的最终结果,即通过解决图2所示的最优化问题,达到求解复杂矿物储层岩石组分与含量问题的目的[4]。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图2 非线性联合最优化反演算法简图

式中:loggings为第j次迭代后产生的正演曲线组;loggingc为实测曲线经校正产生的校正曲线组;Xj为第j次迭代确定的各个岩石组分含量;W为各测井曲线在目标函数中的权重;α为迭代稳定性控制参数;T(Xj)为反映正演曲线与校正曲线相似程度的目标函数,当该函数达到最小值时,表明正演曲线已逼近校正曲线,此时,即可认为模型求解得到的岩石组分与含量与地层真实情况最为接近。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更丰富的测井响应信息,以及岩心分析、常规储层评价取得的地层初步认识等,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降低反演算法的多解性。

2.1.2 共轭梯度最优化算法

从上述分析可知,求解页岩复杂岩石组分的测井评价问题,已被转化为求解目标函数T(Xj)最小值的最优化问题。本研究综合考虑目标函数属于多元函数,且测井响应的非线性关系决定了目标函数的非线性特性,故采用共轭梯度法解决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5]。

对目标函数T(Xj),在极值点X*处作Taylor展开,忽略高效项时,有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式中:H=▽2T(X*)为T(X)在X*处的二阶偏导数矩阵。因为X*为极值点,故▽T(X*)=0,因而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可见,任何次的函数T(X)在其极值点附近具有二次函数的特征。设T(X)可以表示为如下所示二次函数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可以证明具有N阶正定矩阵A的n元二次函数,最多可在n维空间中找到n个彼此关于A的共轭方向(向量),且从任意的初始点出发,依次沿这n个共轭方向作不超过n次的一维搜索,就可以求得目标函数T(X)在n维空间内的极小点。采用上述共轭梯度算法回避了因牛顿法及其改进算法需要计算二阶偏导数矩阵的逆矩阵而带来的巨大运算量,且克服了最速下降法在接近极小点时收敛速度很慢的缺陷,妥善地解决了研究建立的非线性反演算法的求解问题。

2.2 东岳庙段页岩岩石组分反演

2.2.1 初始模型假设

图3为研究区某井东岳庙段泥页岩常规测井响应,该井含气页岩岩石组分评价的目的在于,明确包括有机碳在内的岩石重要组分的具体含量。初始模型假设的建立,需要分别确定待求解的储层岩石组分及其初始含量,以及参与岩石组分评价的测井曲线。

依据上节所述实验室全岩分析结果(图3),初始模型假设页岩中不存在除干酪根之外的其他固体有机碳;脆性矿物包括石英、方解石、长石,塑性矿物即为黏土;另外,由于相关研究表明,页岩成岩过程中自生的黄铁矿常结晶于储层层理界面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水力压裂形成网状缝,且黄铁矿物具有极好的导电特性、极高的光电俘获截面指数以及较高的密度,即使含量较小,对电阻率、光电截面指数与体积密度等测井响应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因此,作为影响页岩力学性质与岩石物理特性的重要矿物,黄铁矿在岩石组分模型中不可忽略;最后,由于该段泥页岩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有效孔隙度较低,且地层水矿化度不高,自由水对测井响应影响不大,故模型仅考虑黏土束缚水存在且假设页岩储层有效孔隙全部被游离气占据的情况。综合上述考虑,最终确定该井东岳庙段泥页岩需要反演计算的岩石组分如图4所示,依次包含黏土(含黏土束缚水)、石英、方解石、长石、黄铁矿、孔隙(游离气)与有机碳(干酪根)。

图3 建南地区某井东岳庙段泥页岩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与岩心分析结果

图4 页岩岩石体积模型

综合考查本井可参考的测井曲线条数,以及上述页岩岩石体积模型需要涵盖的组分种类,确定利用光电截面指数(PEF)、自然伽马(GR)、中子孔隙度(NPHI )、体积密度(DEN)、声波时差(DT)、浅侧向电阻率(LLS)、深侧向电阻率(LLD)、铀(URAN)、钍(TH)共9条曲线(图3),反演8种岩石(图4中)组分的含量。可以注意到,如不考虑欠定求解,参加非线性反演的测井曲线条数理论上最多可处理10种岩石组分含量的求解问题,此数大于本模型求解的岩石组分数量,故模型求解结果属于非线性超定解,能够有效降低评价结果的多解性,确保评价结果更加接近页岩气储层的真实情况。

依靠常规储层评价方法,如自然伽马泥质含量Vsb评价方法[6]、密度中子孔隙度Phi评价方法[7]、Pessay有机碳TOC含量评价方法等[8],可以取得黏土、孔隙度、干酪根含量的初步评价结果,对本井岩石组分初始含量 进行赋值, 剩余组分的初始含量——石英含量 根据实验室岩心分析确定的平均含量(石英55.9%、方解石17.5%、长石7.2%、黄铁矿4.5%)按比例分配,结果如图5第2~8道内实线所示。可以注意到,各岩石组分初始含量(棕色实线)与岩心分析结果(黑色圆点)相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其中方解石、长石两种矿物含量的偏差最为明显;利用中子-密度孔隙度评价的孔隙度结果也明显偏高;此外,利用自然伽马泥质含量评价方法计算的黏土矿物含量,以及电阻率-声波重叠Passey法计算的有机碳含量,在局部深度上还存在一定误差。本研究将通过随后的反演计算逐步降低这些误差,以得到最接近真实地层岩石组分的评价结果。

图5 建南地区某井东岳庙段泥页岩非线性反演初始模型

2.2.2 模型反演结果

经过非线性反演计算,最终确定该井岩石组分的含量如图6所示,图中第2~8道依次为黏土矿物(含黏土束缚水)、石英、方解石、长石、黄铁矿、孔隙及有机碳含量的评价结果(实线)与对应组分实验室分析结果(黑色圆点),图中第9与第10道分别为页岩岩石组分非线性反演结果与岩心实验室分析结果。

图6 建南地区某井东岳庙段泥页岩岩石组分非线性反演成果图

通过图7各组分初始评价结果(黑色方块)与非线性反演计算结果(三角)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非线性反演结果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具有更好的线性相关性,与初始评价结果相比更集中于45°对角线附近。图6与图7均显示,非线性反演算法显著提高了石英与方解石含量的评价精度;使孔隙度评价结果更加接近实验室分析结果;此外,黏土矿物与有机碳含量各自在局部位置上的误差也得到了较好的修正;在初始模型中,以平均含量为依据粗略估算的长石与黄铁矿含量,这里也得到了进一步细化,评价结果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在整体趋势上更为吻合。至此,本研究利用建立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同时完成了研究区东岳庙段页岩气储层复杂矿物组分与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两个问题,且取得了较高的评价精度,本研究将进一步定量分析测井评价结果,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2.2.3 非线性反演结果分析

考虑到各项实测测井响应其本质是被测储层岩石组分反映在各类物理场中的宏观物理特性,因此,为验证非线性反演算法及其反演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本研究同时分析了非线性反演结果并在反演结果下模拟了测井响应的误差。

图8展示了非线性反演结果下的模拟测井响应(虚线)与环境校正后的测井响应(黑色实线),涉及的测井项目依次为自然伽马GR、铀Uran、钍Th、中子孔隙度Nphi、体积密度DEN、宏观截面指数U、声波时差DT、冲洗带电导率CXO与原状地层电导率CT。从两组测井响应的对比看,非线性反演结果下的模拟测井响应与实测测井响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1中定量评分析了两组测井响应间的相关系数,各项测井响应的相关系数在0.867~0.996之间,相关系数均值达到0.921,充分反映了反演结果下的岩石组分宏观物理特性与真实储层物理特性的相似性,即说明通过非线性反演得到的岩石组分及其含量已十分接近页岩气储层的实际情况。此外,以实验室分析结果为标准,表2分别统计分析了图8中初始评价结果与非线性反演结果对实验室结果的相关系数,两组相关系数的对比可以说明,本研究建立的非线性反演算法明显提高了页岩各岩石组分评价的精确度。因此,上述两方面分析充分证明,本研究建立的非线性反演算法在解决页岩储层复杂岩石组分与含量评价问题方面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该方法能够同时解决页岩气储层岩石矿物组分与有机碳含量评价的两大问题,这两项问题的顺利解决对于后续储层脆性、吸附气含量等重要储层参数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技术保障。

图7 页岩岩石组分初始评价结果与非线性反演计算结果对比

表1 模拟测井响应与实测响应相关系数

图8 建南地区某井东岳庙段泥页岩复杂岩石组分反演质量控制

表2 初始评价及非线性反演评价较岩心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对比

3 结论

本研究以非线性反演与最优化算法为核心思想建立的页岩气储层岩石组分测井评价方法,在鄂西渝东建南构造东岳庙段的页岩气储层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该方法充分挖掘了常规测井资料中蕴含的丰富地质信息,同时解决了页岩储层重要矿物与有机碳含量评价两大问题,弥补了岩心分析深度不连续、ECS测井代价高昂的弊端,且极大地提高了测井评价结果的精度,为后续储层脆性与含气性的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重要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洪有密.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1 ~365.

[2]Pemper R R,Sommer A,Guo P,et al.A new pulsed neutron sonde for derivation of formation lithology and mineralogy.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San Antonio,Texas,USA,2006:1~13.

[3]Sondergeld C H,Newsham K E,Comisky J T,et al.Petrophysical considerations in evaluating and producing shale gas resources.SPE Unconventional Gas Conference,Pittsburgh,Pennsylvania,USA,2010:1~34.

[4]Heidari Z,Torres-Verd C,Preeg W E.Quantitative method for estimating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porosity,and for diagnosing mineral constituents from well logs in shale-gas formations.2011:1 ~15.

[5]雍世和.最优化测井解释.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87~119.

[6]潘仁芳,伍媛,宋争.页岩气勘探的地球化学指标及测井分析方法初探.中国石油勘探.2009,3:6~28.

[7]朱华,姜文利,边瑞康,等.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及其应用——以川西坳陷为例.天然气工业.2009,29(12):130~134.

[8]Passey Q R,Creaney S,Kulla J B,et al.A practical model for organic richness from porosity and resistivity logs.AAPG Bulletin.1990,74:1777~1794.

药物与毒物分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自永,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第3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248-249.

[2]竺新影.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49.

[3]王荣耕,牛新华,刘梅;美洛西林[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1年15期.

文献基本步骤与方法

1、选择合适的题材;

2 、广泛搜集和阅读资料;

3、构思和拟定写作提纲。

(三)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

(1)文题,一般由文献引用、时限、综述主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组成。如《十年来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综述》,“十年来”为综述时限,“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为综述主题,“综述”为文体标志性词语。但有时可省去标志性词语和时限,采用“近况”、“进展”、“概况”等模糊词语,多属研究历史不长的课题或泛指近几年的情况。

(2)贵在资料详实,如遗漏太多尤其是权威性资料,则降低了综述的价值。因此,详尽占有文献资料是先决条件。

(3)尽可能引用一次文献,经过加工的二、三次文献往往带有加工者的主观倾向,可靠性大大降低。

(4)篇幅不宜太长,一般3000-5000字。

2、专题述评

(1)文题拟法基本是课题主词语(学术专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如《近十年中风病研究述评》,《血证研究述评》、《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和研究》。也可省略标志性词语,而以“展望”、“现状”、“未来预测”等词语与主词语搭配而成。

(2)正文写法视内容而定,没有固定格式。一般可分为研究(发展)概况、现存问题、展望和建议三部分。

(3)以概述和评论为主,引文不宜太长,也没有必要列出所有参考文献。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医院药学发展新方向【作者中文名】 薛艳丽;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洛阳; 【文献出处】 中国医疗前沿, 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医院药学; 中药制剂; 科研创新; 临床药学; 配制中心; 发展方向; 【摘要】 目的明确医院药学发展新方向。方法通过对医院药学现状的分析,论述医院药学应该注重中药制剂、科研创新、临床药学以及配置中心的发展。结果与结论医院药学应该转变陈旧模式,向新的方向发展。 【DOI】 CNKI:ISSN:1673-5552.0.2007-02-026 【参考文献】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共(3)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1] 胡晋红,蔡溱. 美国的药学服务[J]中国药房, 1998,(06) . [2] 宋炳生,周守进. 医院制剂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药房, 1996,(06) . [3] 潘晓春,杨洪发. 我国医院制剂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J]中国药师, 1999,(03) . 【引证文献】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共(1)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1] 石小鹏. 医院药学与临床药师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 2007 . 【共引文献】(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共(82)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1] 杨奇志. 强化我国药店药学服务的策略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8 条[1] 刘旭杰,李生勤. 患者药物咨询回顾性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14) . [2] 沈爱宗,陈飞虎,徐文科. 试谈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发展[J]安徽医药, 2004,(01) . [3] 陈艳,柴国仁. 浅析新形势下医院制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安徽医药, 2001,(04) . [4] 马洪峰,张祥花. 医院制剂面临的困境和机遇[J]安徽医药, 2004,(05) . [5] 刘丽慈. 医院药师与药学监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09) . [6] 熊小兰. 医院药房配发儿科用药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11) . [7] 詹邵萍. 药剂科面临问题和发展的探讨[J]海峡药学, 1998,(03) . [8] 杨洪军,于振兰,贾艳丽. 目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存在的若干问题[J]黑龙江中医药, 2005,(02) . [9] 曾昭全. 药学服务与思考[J]海峡药学, 2004,(04) . [10] 刘林芳,苑树锁. 药学监护与临床应用[J]江西医药, 2005,(01) .

药理学参考文献参考书如下,仅供参考:书名 出版社 1 《基础药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2 《实用临床药理学》 广东科技出版社 3 《临床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中草药现代研究》(第二卷)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5 《活血化瘀药化学药理与临床》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6 《心血管药理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7 《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8 《心血管药理学进展》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分子细胞生物学》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0 《心血管疾病内科治疗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1 《细胞保护》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2 《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3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4 《实用卫生检测技术大全》 科学出版社 15 《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6 《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7 《进口药英文说明书译法大全》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看一些药物经典啊

矿物加工工程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从本章以上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中国非金属矿业从科技、装备、产品(品种和质量)、管理、资源利用、节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尽管在不断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水平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在非金属矿采矿方面,除去较正规的大型非金属矿山以外,中小矿山一般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采矿回收率低;还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当前我国不少非金属矿采矿技术的水平还基本上停止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为数众多的小型非金属矿山,存在着乱采乱挖、采富弃贫,严重浪费宝贵矿山资源的问题。

在非金属矿矿物加工方面,我国非金属矿业的广大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多年来开展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涌现了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目前,国外拥有的非金属矿加工设备和产品,在我国,有的已经引进投入生产使用;有些自主开发成功并实现了产业化。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有的已经接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少数项目和成果甚至居于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

然而,从总体上与国外非金属矿矿物加工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还有着明显的差距。

在选矿技术和生产方面,我国缺乏针对性强、使用可靠的适用设备,在自动控制上还处于初级水平。

在超细粉碎精细分级、提纯、改性和复合化方面,我国还存在着设备规格偏小,稳定性、可靠性较差,自动控制水平低;表面改性剂品种少、质量较差,以及加工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特种要求的产品(如珠光、着色云母,高长径比硅灰石,高纯石英砂,炼油催化剂高岭土等)的加工技术尚未过关等差距。

在加工能耗、材耗方面,我国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最高可达10倍之多。

在产品的加工程度上,我国各矿种的加工产品只占总产量的20%~30%,国外达到了80%。

在非金属矿加工水平上,我国的 高岭土、石英、膨润土、重晶石、碳酸钙等加工产品品种只有国外先进国家的1/10。高档涂料级(包括高档造纸涂料级)高岭土,高档石墨、重晶石精加工产品,高纯石英砂,炼油催化剂高岭土等产品,我国还需要大量进口,其进口价格达到各相关矿种产品我国平均出口价格的几倍、十几倍,乃至100多倍。

在环境保护方面,国外先进国家的非金属矿业,有严格的法规,完善的监督执行体制,良好的环保意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我国非金属矿业在这方面虽有一般性的要求,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开发工作,但推广实施的极少。

综上所述,尽管在不少非金属矿种的资源拥有量和生产出口上,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品种、产品能耗材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我国却是个弱国,还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有待于进一步迎头赶上。

参考文献及参考资料

[1]USG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January,2007

[2]USGS.Mineral Yearbook.2007

[3]中国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2005

[4]Lindsey Taylor.A bright carbonate future.英国 Industrial Minerals,2007(1):24-33

[5]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4~2005世界矿产资源年评.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299-357

[6]Маттис А Р等.非凿爆法在露天矿采矿工作中应用的前景.俄罗斯矿业杂志,2006(6):87-91

[7]Арсентьев В А等.矿物原料破碎和粉磨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俄罗斯矿业杂志,2007(2):10-14

[8]Гантурня В А.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的选矿.俄罗斯矿业杂志,2007(2):39-44

[9]Контьев О Ю等.乌拉尔石棉公司温石棉采矿和选矿工艺的现状和发展.俄罗斯矿业杂志,2005(8):21-28

[10]Брыляков Ю Е.含磷矿石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俄罗斯矿业杂志,2007(2):30-38

[11]冯安生等.我国非金属矿业形势及加工技术进展(二) .矿产保护利用,2005(1):48-54

[12]郑水林.非金属矿深加工发展现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3):3-8

[13]吴建明.国内外粉碎工程进展.见:中国粉体工业通鉴.第二卷(2006年版) .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6.24-29

[14]王宏勋.粉体物料的分级原理及其技术装备.见:中国粉体工业通鉴.第二卷(2006年版)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34-41

微生物冶金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综述微生物冶金技术及冶金过程的机理,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关键词:微生物;冶金;机理;应用 0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 与日俱增,而自然矿产资源的枯竭,对矿冶工作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微生物冶金技术是近代学科交叉发展生物工程 技术和传统矿物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工业上的一种新工艺, 其能耗少、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无污染等优点,在矿 物加工、三废治理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取得 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微生物冶金技术[1] 按照微生物在矿物加工中的作用可将生物冶金技术分 为:生物浸出、生物氧化、生物分解。 1·1 生物浸出 硫化矿的细菌浸出的实质是使难溶的金属硫化物氧化, 使其金属阳离子溶入浸出液,浸出过程是硫化物中S2-的 氧化过程。其浸出机理是: ———直接作用:指细菌吸附于矿物表面,对硫化矿直 接氧化分解的作用。可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2MS+O2+4H+细菌参与2M2++2S0+2H2O 式中M———Zn、Pb、Co、Ni等金属。 ———间接作用:指金属硫化物被溶液中Fe3+氧化,可 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MS+2Fe3+M2++2Fe2++S0 所生成的Fe2+在细菌的参与下氧化成Fe3+: 4Fe2++O2+H+细菌参与4Fe3++2H2 ———原电池效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相相互接触并同 时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时各自有其电位,组成了原电池,发 生电子从电位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转移并产生电流。例如, 对于由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组成的矿物体系,在浸出过 程中静电位高的矿物充当阴极,低的矿物则充当阳极: 阳极反应: ZnS Zn2++S0+2e CuFeS2Cu2++ Fe2++2S0+4e 阴极反应: O2+4H++4e 2H2O 原电池的形成会加速阳极矿物的氧化,同时细菌的存 在会强化原电池效应。 1·2 生物氧化 对于难处理金矿,金常以固-液体或次显微形态被包裹 于砷黄铁矿(FeAsS)、黄铁矿(FeS2)等载体硫化矿物 中,应用传统的方法难以提取,很不经济。应用生物技术 可预氧化载体矿物,使载金矿体发生某种变化,使包裹在 其中的金解离出来,为下一步的氰化浸出创造条件,从而 使金易于提取。在溶液pH值2~6范围内,细菌对载体矿 物砷黄铁矿的氧化作用可用下式表示: 4FeAsS+12·75O2+6·5H2O 3Fe3++Fe2++ 2H3AsO4+2H2AsO-4+H2SO4+3SO2-4+H++4e 生物预氧化方法其投资少、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 在处理难处理金矿过程中体现了理想的效果,并取得了较 好的经济效益。 1·3 生物分解[2] 铝土矿存在许多细菌,该类微生物可分解碳酸盐和磷 酸盐矿物。例如: Bacillus mucilaginous分泌出的多糖可和 铝土矿中的硅酸盐、铁、钙氧化物作用,应用Aspergillus niger、Bacillus circulans、Bacillus polymyxa和 Pseudomonus aeroginosa可从低品位铝土矿中选择性浸出 铁和钙。微生物分解碳酸盐矿物可用如下反应过程表示: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使碳酸盐分解: CaCO3+H+Ca2++HCO-3 呼吸产生的CO2溶解产生H2CO3,从而加速碳酸盐的 分解: CaCO3+H2CO3Ca2++2HCO-3 2 生物冶金技术应用现状 2·1 微生物冶金技术的历史沿革[1,3] 1687年,在瑞典中部的Falun矿,人们使用微生物技 术已经至少浸出了2 000 000吨铜,但当时人们对其反应机 理并不清楚,细菌浸矿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直到1947 年, Colmer与Hinkel首次从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出一种可以 将Fe2+氧化为Fe3+的细菌即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3]。1954年, L·C·Bryner和J·V·Beck等人 开始利用该菌种进行硫化铜矿石的实验室浸出试验研究, 并发现该细菌对硫化矿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1955年10 月24日S·R·Zimmerley, D·Gwilson与J·D·Prater首次申 请了生物堆浸的专利并委托给美国Kennecott铜矿公司, 开始了生物湿法冶金的现代工业应用。 2·2 微生物冶金技术的应用现状[4] 2·2·1 微生物冶金技术在金、银矿石中的应用[5~12] 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在金、银矿中主要应用于氧化预 处理阶段,近年来已有6个生物氧化预处理厂分别在美国、 南非、巴西、澳大利亚和加纳投产。南非的Fairvirw金矿 厂采用细菌浸出,金的浸出率达95%以上;美国内华达州 的Tomkin Spytins金矿于1989年建成生物浸出厂,日处理 1 500 t矿石,金的回收率为90%;澳大利亚于1992年建 成Harbour Lights细菌氧化提金厂,处理规模为40 t/d。 巴西一家工厂于1991年投产,处理量为150 t/d。我国陕 西省地矿局1994年进行了2 000 t级黄铁矿类型贫金矿的细 菌堆浸现场试验,原矿的含金只有0·54 g/t,经细菌氧化 预处理后金的回收率达58%,未经处理的只有22%; 1995 年云南镇源金矿难浸金矿细菌氧化预处理项目启动,建起 我国第一个微生物浸金工厂。新疆包古图金矿经细菌氧化 预处理后,金浸出率高达92%~97%。 2·2·2 微生物冶金技术在铜矿石中的应用[13~17] 最初生物浸出铜主要用于从废石和低品位硫化矿中回 收铜,细菌是自然生长的,近年来这种方法已用来处理含 铜品位大于1%的次生硫化铜矿,称为生物浸出。现在, 美国和智利用SX-EW法生产的铜中约有50%以上是采用 生物堆浸技术生产的,如世界上海拔最高4 400 m的湿法炼 铜厂位于智利北部的奎布瑞达布兰卡,该厂处理的铜矿石 含Cu 1·3%,主要铜矿物为辉铜矿和蓝铜矿,采用生物堆 浸,铜的浸出率可以达到82%。生产能力为年产7·5万t 阴极铜。我国已开采的铜矿中85%属于硫化矿,在开采过 程中受当时选矿技术和经济成本的限制产生了大量的表外 矿和废石,废石含铜通常为0·05%~0·3%。德兴铜矿采 用细菌堆浸技术处理含铜0·09%~0·25%的废石,建成了 生产能力2 000 t/a的湿法铜厂,萃取箱的处理能力达到了 320 m3/h,已接近了国外萃取箱的水平。该厂1997年5月 投产,已正常运转了几年,生产的阴极铜质量达到A级。 福建紫金山铜矿已探明的铜金属储量253万t,属低品位含 砷铜矿,铜的平均品位0·45%,含As 0·37%,主要铜矿 物为蓝辉铜矿、辉铜矿和铜蓝。该矿采用生物堆浸技术已 建立了年产300 t阴极铜的试验厂,“十五”期间计划建立 更大的生产厂。 2·2·3 微生物冶金技术在铀矿石中的应用[18~20] 细菌浸铀也已有多年历史。葡萄牙1953年开始试验细 菌浸铀,到1959年时某铀矿用细菌浸铀浸出率达60%~ 80%。在60年代,加拿大就开始用细菌浸出ElliotLake铀 矿中的铀。在该区的3个铀矿公司都有细菌生产厂, 1986 年U3O8年产量达3 600 t。1983年成功地以原位浸出的方 式从Dension矿中回收了大约250 t U3O8。到目前为止,美 国、前苏联和南非、法国、葡萄牙等国都有工厂在用生物 堆浸法回收铀。1966年加拿大研究成功了细菌浸铀的工业 应用,用细菌浸铀生产的铀占加拿大总产量的10% ~ 20%,而西班牙几乎所有的铀都是通过细菌浸出获得的, 印度、南非、法国、前南斯拉夫、塔吉克斯坦、日本等国 也广泛应用细菌法溶浸铀矿。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 也曾在湖南711铀矿作了处理量为700 t贫铀矿石的细菌堆 浸扩大试验,而在柏坊铜矿则将堆积在地表的含铀0·02% ~0·03%的2万多吨尾砂历经8年用细菌浸出铀浓缩物2 t 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新疆某矿山利用细菌地浸浸 出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在细菌浸矿方面做过许多研究工作,他们曾在相山铀矿进 行过细菌堆浸半工业试验研究,而赣州铀矿原地爆破浸出 试验及在草桃背矿石堆浸试验中也都应用了细菌技术。 2·2·4 微生物冶金技术在其它金属矿中的应用[21~24] 据报道,锑、镉、钴、钼、镍和锌等硫化物的生物浸 出试验比较成功。由此可知,氧化铁硫杆菌和喜温性微生 物可从纯硫化物或复杂的多金属硫化物中将上述重金属有 效地溶解出来。金属提取速度取决于其溶度积,因而溶度 积最高的金属硫化物具有最高的浸出速度。这些金属硫化 物可用细菌直接或间接浸出。除上述金属硫化物外,铅和 锰的硫化物、二价铜的硒化物、稀土元素以及镓和锗也可 以用微生物浸出。硅酸铝的生物降解曾被广泛研究,特别 是采用在生长过程中能释放出有机酸的异养微生物的生物 降解,这些酸对岩石和矿物有侵蚀作用。另外,它还应用 在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生物吸附锰、大洋多金属结核、难 选铜-锌混合矿、大型铜-镍硫化矿、含金硫化矿石、稀 有金属钼和钪的细菌浸取等众多方面。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而自然矿产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影响着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微生物冶金技术在矿产 资源中的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生物冶金技术具 有工艺简单、投资少、环境污染少等许多优点,正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将对人类 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显万,沈庆峰,郭玉霞·微生物湿法冶金[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09· [2] EhrlichH L·Manganese oxide reduction as a form of anaerobicrespiration [J]·Geomicrobiology Journal, 1987, 5 (4): 423~431· [3] A·R·Colmer, M·E·Hinkel·Theroleofmicroorganismin acid mine drainage·A preliminary report·Science, 1947, 106: 253~256· [4] 邱木清,张卫民·微生物技术在矿产资源利用与环保中的应 用[J]·《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3 (6)· [5] J·Needham, L·Gwei—Djen·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J]·Chen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1974 (5): 25, 250· [6] 徐家振,金哲男·重金属冶金中的微生物技术[J]·《有色 矿冶》, 2001 (2): 31~34· [7] 钟宏·生物药剂在矿物加工和冶金中的应用[J]·《矿产 保护与利用》, 2002 (3): 28~32· [8] 肖松文·《黄金》[J]·1995, 16 (4): 31· [9] Dutrizac, J·E·eta1·Miner·Sci·Ere·[J]·1974 (6) 2: 50· [10] Souraitro Nagpal eta1·Biohydrometallurgical Technologies, VolumeI [z]·ed·by Torma, A·E·eta1·A Pub~eafion of TMS, 1993·49· [11] J·盖维尔·生物预处理在菱镁矿尾渣浮选回收上的应用 [J]·《国外金属矿选矿》, 1999 (3)· [12] G·Rossi·Biohydrometallurgy [J], 1990: 1~7· [13] 刘大星,蒋开喜,王成彦·铜湿法冶金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及发展趋势[J]·《湿法冶金》, 1997 (6)· [14] 孙业志,吴爱祥,黎建华·微生物在铜矿溶浸开采中的应 用[J]·《金属矿山》, 2001·

江西赣州是“稀土王国”占全世界的百分之80 稀土元素分离的新方法 译自:《SCIENCE》 前言: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现代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单一元素的分离却是一项复杂的过程。2000年国际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Science杂志发表了日本科学家Uda等人的一篇论文(289卷,2326-2329页),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大大简化了稀土分离的步骤,为降低稀土的高昂价格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机会。他们通过控制稀土不同氧化态以及利用二卤、三卤化物挥发性的差异来达到稀土元素分离的目的。这不仅仅是有趣的科学现象,同时也将对稀土生产以及以其为原料的材料和器件的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英国剑桥大学的Fray教授对此论文进行了权威评述,发表在同期的2326-2329页,现摘译如下。 “稀土元素”这一称谓源自早期的观点,当时认为这些元素只能从非常稀有的材料中分离得到。然而地质勘察结果表明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储量相当丰富,例如铈的储量高于钴,钇的储量高于铅,镥和铥储量与锑、汞、银相当。但是由于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比较接近,稀土元素通常在地壳中聚集出现,这使得它们的分离非常困难。正因为如此,仅仅是分离和鉴定出所有的稀土元素就用了从1839到1907年的将近70年时间。稀土元素在现代科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与其它金属相比,稀土元素非常昂贵。稀土氧化物的价格根据其稀少程度和萃取方法的不同,从$20/kg到$7000/kg不等,而稀土金属又比其氧化物大约贵$80/kg。这种状况完全是由于稀土元素难于分离造成的。传统的稀土分离是基于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的过程,这些方法很繁琐,近年来也只有一些很小的改进,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传统工艺中,富含稀土元素的矿石首先要经过浓酸或浓碱溶解,这是最简单的一步,而随后稀土元素进一步的分离则是无机化学中一个巨大的难点。目前有两种方法已经用于商业生产中,一种是以固-液系统为基础,利用分步结晶或沉淀法分离,另一种则以液-液系统为基础,利用离子交换或溶剂萃取的方法达到分离。20世纪60年代以来,液-液萃取成为较流行的工艺路线。在这种方法中,稀土元素首先被分离进入酸性有机相。现代工艺中通常要求有机相含有可互溶的两相,因为高粘性的活性组分(萃取剂)必须得以溶解以保证两相混合均匀。然而,液-液萃取分离的效率通常较低,且需要多次循环。例如Molycorp提取氧化铕了的流程(如图)就显示了这种方法的复杂性,每一级的分离系数只有2~10。与之相比,Uda等人所报道的新方法中分离系数高达500~600,因而极大地减少了分离步骤。他们是通过将不同卤化物的合成热力学与挥发度二者差异的完美结合而实现这一目标的。 稀土元素在冶金、燃料电池、玻璃和制陶染色以及磁体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冶金工业中,将“混合稀土金属”(从混合氧化物中直接还原得到的一种稀土金属混合物)加入熔融铁水或有色金属中,可以改进金属的机械性质。例如用镁等有色金属替代铁,可以制造更为轻便道交通工具。低温燃料电池需要储氢,使用镧-镍合金可以达到这个目的。高温燃料电池使用稀土氧化物稳定的氧化锆作为电解质,一些电极材料也含有稀土元素。同样的电解质若用于氧传感器,可以用来控制内燃机,以及测量熔化的铁水和铜水中的氧含量。而且,利用钆合金的磁热效应可以在不同系统中实现磁致冷或磁致热。目前,稀土氧化物最大的用途仍然是有色玻璃和陶瓷。加入钕可使玻璃从蓝色变成酒红色,加镨可变成绿色,加铒可变成粉红色,加钬可变成蓝色。将稀土与其它元素结合,可以生成其它颜色,比如,钛和铈结合生成黄色。稀土元素应用增长最快的领域是对其磁性的应用。钐-钴合金和钕-铁-硼合金是非常稳定的磁体,它们有很高的剩磁和矫顽力。这些磁体是构成硬盘驱动器、电动发动机和耳塞的必需部分。稀土元素的应用很有可能会继续增加,但是许多应用被这些元素高昂的价格所限制。Uda等人报道的新方法将会使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向更为简单、便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降低稀土价格,为这些独特的元素开辟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略) 中间有图,可以发E-Mail给你

[1]陶维屏,苏德辰.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利用与开发.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2]刘研,李宪洲.高岭土的深加工与新材料.世界地质,2004,23(2):195~200.

[3]孔浩.高岭土改性和层柱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2.

[4]中国矿床编委会编著.中国矿床.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5]王怀宇,张仲利.世界高岭土市场研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8,(2):58~62.

[6]吴铁轮.我国高岭土市场现状及展望.非金属矿,2004,27(1):1~4.

[7]张术根,刘小胡,丁俊.湖南辰溪仙人湾埃洛石型高岭土的矿物学特征与成因简析.岩石矿物学杂志,2006,25(5):433~439.

[8]张术根,刘小胡,丁俊.湖南辰溪仙人湾埃洛石型高岭土矿床特征及成因分析.矿物岩石,2006,26(4):1~7.

[9]张术根,丁俊,刘小胡,等.湖南辰溪仙人湾高岭土矿物学特征与应用途径探索.矿物学报,2006,26(4):357~362.

[10]李凯琦,刘钦甫,许红亮.煤系高岭岩及深加工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11] Frost R L.Hydroxyl deformation in kaolins.Clays and Clay Minerals,1998,46(3):280~289.

[12] BishD.L.ClaysClay Miner.1993,41:738.

[13]袁树来,等.中国煤系高岭岩(土)及加工利用.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14] Ma C,Eggleton R A.Surface layer types of kaolinite:A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study.Clays and Clay Minerals,1999,47:181~191.

[15] Frost R L,Kristof J,Schmidt J M,et al.Raman spectroscopy of potassium acetate-intercalated kaolinites at liquid nitrogen temperature.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2001,57:603~609.

[16] Van Duin A C T,Steve R L.Molecular dynamics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on kaolinite surfaces.Organic Geochemistry,2001,32:143~150.

[17]刘摔摔,张培萍,吴永功.层状硅酸盐矿物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应用及发展.世界地质,2001,20(4):360~365.

[18]刘欣梅,潘正鸿,李国,阎子峰.用煤系高岭土制取白炭黑的研究.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2):121~124.

[19]王万军,张术根,孙振家,刘纯波.用伊利石高岭石质煤矸石试制橡胶填料.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5):769~773.

[20]张文良.非金属矿物高岭土在涂料中的应用.广东化工,2002,4:38~41.

[21]张怀彬,贾同文,等.沸石催化剂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精细石油化工,1993,(1):6~11.

[22] Rong T J,Xia J k.The catalytic cracking activity of the kaolin-group minerals.Materials Letters,2002,57:297~301.

[23]王雪静,张甲敏,杨胜凯,杨风霞.偏高岭土水热合成NaY分子筛的机理研究.无机化学学报,2008,24(2):235~240.

[24]蒋荣立,孔德顺,夏小波,陈文龙.偏高岭石-碱-硅酸钠水热反应体系13X分子筛的合成.硅酸盐学报,2008,36(6):832~836.

[25]孙书红,马建泰,庞新梅,等.高岭土微球合成ZSM-5沸石及其催化裂解性能.硅酸盐学报,2006,36(4):757~761.

[26]蒋笃孝,魏红梅.由高岭土合成环境友好的无磷洗涤剂用沸石添加剂.现代化工,1999,19(12):27~28.

[27]沈水发,陈耐生,陈柽生,等.利用高岭土制备聚合氯化铝净水剂.无机盐工业,1999,31(5):33~35.

[28]陈国斌,唐课文,黄凯明.用高岭土制备聚氯化铝铁-淀粉复合絮凝剂及性能研究.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2):52~58.

[29]吴宏海,刘佩红,张秋云,何广平.高岭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及其溶液的pH条件.高校地质学报,2005,11(1):85~91.

[30]侯梅芳,崔杏雨,李瑞丰.沸石分子筛在气体吸附分离方面的应用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135~139.

[31]刘燕.高岭土类粘土矿物材料对模拟核素Sr、Co、Cs的吸附性能研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7,(5):25~28.

[32]李恒德.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词典.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411~412.

[33] Bandyopadhyoy S,Mukerji J.Effect of nitrogen content on the sintering behavior and properties of Sialon prepared from kaolin.CeramInter,1993,19(3):133~139.

[34] Suvorov S A,Dolqushev N V,Zabolotskij A V.Highrate synthesis of dispersed sialon power.Ogneupory i Tekhnicheskaya Keramika,2002,4:2~5.

[35] Antsiferov V N,Gilev V G.Membrane-porous materials from sialon.Ogneupory i Tekhnicheskaya Keramika,2001,2:2~8.

[36] Panda P K,Mariqppan L,Kannan T S.Carbothermal reduction of kaolinite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Ceram Inter,2000,26(5):455~461.

[37] Panneerselvam M,Rao K J.A microwave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sintering of β prime-Sialon.Mat R Bull,2003,38(4):663~674.

[38]张海军,李文超,钟香崇.天然原料合成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稀有金属,2000,34(1):25~29.

[39]张海军,李文超,钟香崇.粘土还原氮化合成o′-Sialon基复合材料.耐火材料,2000,34(3):137~140.

[40]李亚伟,李楠,王斌耀,等.β-赛隆(Sialon)/刚玉复合耐火材料研究.无机材料学报,2000,15(4):612~618.

[41]钱扬保,王福明,徐利华,等.粘土碳热还原氮化二步法制备β-Sialon结合刚玉复相材料.耐火材料,2002,36(2):77~69.

[42] Davidovits J.Geopolymer and geopolymeric materials.J Then Angl,1989(35):429~441.

[43] Miao J Y,Dennis W H,Chang C C,et al.Uniform carbon spheres of high purity prepared on kaolin by CCVD.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2003,12:1368~1372.

[44]王银叶.天然矿高岭土制备莫来石复合纳米晶微观结构表征.硅酸盐学报,2000,28(2):68~71.

[45] Karch J,Birringer R,Gleiter H.Ceramics at low temperature.Nature,1987,33(6148):556~559.

[46]吕凤柱,张宝砚,王文斌,窦臻.PA1010/高岭土杂化材料的制备和探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18(2):187~191.

[47]古映莹,廖仁春,吴幼纯,等.高岭石-M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贵州化工,2001,26(3):23~25.

[48]魏月琳,吴季怀.高岭土-丙烯酰胺系超吸水性复合材料表征.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4):412~416.

[49]王新.聚合填充法制备 UHMWPE/Kaolin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

[50]朱秀林,顾梅,赵峰.高岭土-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复合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5):46~49.

[51]熊传溪,刘起虹,董丽杰,王雁冰.HDPE/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4(1):1~3.

[52]陈汉周,刘钦甫,侯丽华,赵庆章.高岭土/PE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非金属矿,2008,31(3):42~44.

[53]蔡会武,江照洋,王瑾璐,等.丙烯酸/淀粉/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化工新型材料,2008,36(4):47~49.

[54]刘钦甫,杨晓杰,张鹏飞.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成矿机理与开发利用.矿物学报,2002,22(4):359~364.

[55]陆军.煤矸石发电是扩大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中国煤炭,2001,27(7):36~37.

[56]张术根,王万军,谭建农.湖南煤矸石资源环境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57]刘春荣,宋宏伟,董斌.煤矸石用于路基填筑的探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0(3):294~297.

[58]刘俊尧,裴春平,刘晓惠,张淑娟.煤矸石做道路基层材料的应用分析.云南交通科技,2000,16(3):23~26.

[59]施龙青,韩进,尹增德,陆鸿.煤矸石改良土壤的应用研究.中国煤炭,1998(5):37~39.

[60]王刚.利用煤矸石生产肥料.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6,(6):10~11.

篮球技术动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篮球技术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摘要: 为了提高高校篮球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改革篮球技术的教学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在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反馈教学法,通过实验前测、中测和后测的途径,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的测评成绩和成绩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元反馈教学法;篮球技术教学;教学质量

“多元反馈教学法”是指依托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原理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结合现代心理学、教学论的教学方法[1],其主旨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传递的多元性、互动性,摆脱传统的注入型教学,在师生合作的氛围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以合理运用知识和发展技能为目标,突出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的及时性,使教师尽可能地兼顾到每一名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篮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实践课程。在篮球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元反馈教学法,提倡现代体育教学的多元性,要求学生在技能学习中,能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其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从广西财经学院2016级公体篮球选项课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其中2016级1班为实验班,2班为对照班,每班25人。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阅读专著书籍及检索期刊,收集“多元反馈教学法”的相关研究资料,为本实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1.2.2实验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反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分别进行32学时的篮球技术教学。实验组教学由研究者担任,对照组教学由教研室选派一名多方面与研究者相当的教师担任。两组的教学均保证在教学人数、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上的一致性。整个教学实验采用前测、中测和后测的实验设计。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基础运动水平和身体形态指标测试,实验中对两个班进行篮球技术水平测试,实验后进行篮球技能考试。两个班的所有考核内容均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同时进行。1.3数理统计法。对前测、中测和后测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1.0建库并作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测结果分析。为了保证本次实验的可靠性,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和干扰,把学生的身体基本情况指标和篮球相关运动能力指标作为前测指标,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这属于实验的前馈信息[2]。测试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和篮球运动能力有关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上述结果,可以认为在实验前,两组学生至少从身体形态角度和篮球相关运动能力方面不会给本实验造成干扰,实验内部的效度较高。2.2实验中测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期,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横向比较中发现,实验组的四个技术测评成绩和平均成绩均好于对照组,且它们在五组成绩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鉴于此结果可以解释为:实验组学生随着多元反馈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深入,他们更容易获得来自于自身、同伴和教师的评价,课堂中也更容易形成频繁的互动,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教师能根据评价结果,有目的性的做到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了解自身技术动作的完成信息,促进阶段目标的达成。同样,在每个技术环节或单元结束时,教师亦可根据学生技术动作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过程,有针对性的继续进行反复巩固、反复反馈,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整个技术环节。2.3实验后测结果分析。本次实验通过32学时的教学实践,作最终的篮球技术测评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实验组的4个单项测评成绩和平均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单项成绩平均高出11.88分,且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由此可见运用多元反馈教学法进行篮球教学时,在学生整体掌握技术动作的达标水平及动作规范程度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虽然实验结束后,不同组别的学生成绩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测评成绩变化的影响,这里整合实验中期、后期的两次测评结果,作两类成绩的对比差值,得出:实验组的实验后期平均成绩,比其实验中期的平均成绩提高了15.46%(算法:(83.88-72.65)/72.65×100%),同理,对照组的平均成绩提高了9.71%(算法:(72.00-65.63)/65.63×100%),实验组高出对照组5.75%,实验组成绩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造成以上结果的整体分析:(1)从教学信息反馈渠道上来解释。在多元反馈教学法作用于篮球的教学过程中,会存在3种反馈渠道:第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馈;第二,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第三,学生的自我反馈[3]。这3种反馈渠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教学信息的多向流通和交流,又能保证教师对绝大多数学生实施的帮助,这种帮助体现在教师重点的直接指导,体现在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也体现在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当多元反馈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或同伴的帮助,逐渐掌握动作要领,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再加上教师的评价与鼓励,学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创造出更为融洽的教学氛围。(2)从“多元反馈教学法”更易于遵循篮球技术动作的形成过程来解释。篮球技术动作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泛化到分化再到自动化的阶段[4],这是一种依靠不断练习而获得的一种运动能力。在整个技术形成的过程中,动作技能的反馈是必不可少的。动作技能反馈,能帮助学生在做动作时获得必要的信息情报,通过比较标准动作,即可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反馈,或一直在没有信息反馈的状态下学习,学生极易产生懈怠心理,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学习动机;相反,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自始自终地贯穿动作反馈信息、能知道自身动作的缺点或阶段成绩,那么将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多元反馈教学法”应用在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相对于传统教学法作用于对照组,实验组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多元反馈教学法”可以通过3个反馈渠道和不同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学信息的多向流通,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教学方案的合理优化,能够创造出融洽活跃的教学氛围,便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实现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3.2建议。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元反馈教学法”能及时了解到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能进一步完善整个教学过程,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实验证明,此教法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达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推广运用多元反馈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王运军.控制理论与体育课堂教学管理[J].现代交际,2017(13):138.

[2]单曙光.对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规范和分析评价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3]张全宁,赵新民.“多元反馈教学法”的篮球教学实验研究[J].运动,2011(24):80-82.

[4]余世皓.武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篮球专修学生技术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

去收收篮球历史 规则 copy就行了

浅谈篮球运动中的投篮技术摘要:投篮是篮球运动中的主要进攻技术,篮球比赛中,投篮是得分的唯一手段,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反映一个球队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环节。要提高投篮的命中率,除了有很好的身体素质作为保证外,还要求正确和熟练地掌握投篮技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握好投篮时机等。本文就上述影响投篮的主要因素展开论述。关键词:篮球 投篮技术 持球方法 投篮点 协调用力 出手速度 球的旋转 篮球运动 投篮命中率 投篮技术 投篮时机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一、前言在篮球比赛中,决定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投篮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等。为此,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是提高投篮竞赛水平的重要措施。篮球运动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性游戏,又是一个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它能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修身养性,提高素质,开拓思路,在特殊复杂的环境下去掌握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自身运动规律和支配规律的各种技能与能力。 但是篮球运动中的投篮技术,我发现我们同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造成投篮命中率的下降,总结原因主要有三点:1.同学们在以往的体育学习中,对篮球运动没有兴趣。2.同学们在初中或高中阶段的体育课上,没有系统的学习篮球运动知识。3.同学们在篮球知识学习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自身动作习惯的养成。同时老师也没有与其纠正或是没能及时纠正,日积月累就形成了错误的动作。二、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 我国中学生篮球运动员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依据。2.2.2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对相关理论进行整理、逻辑分析得出结论。2.2.3观察法通过篮球训练及比赛中观察得出相关结论。2.2.4专家访谈法咨询走访了多位篮球教授,教练员等专业人员。三、篮球运动中投篮技术的分析 由于投篮的出手点一般低于篮圈的高度(扣篮及特殊的投篮除外),要将球投进篮圈之中,就必须有正确的持球方法、瞄准点、全身的协调用力、合理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规律性的旋转、适宜的飞行弧线和入篮角度。(1)持球方法 正确的持球方法是掌握投篮技术的前提,也是合理运用投篮技术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持球时,使球尽可能在手中保持稳定,便于和其它攻击技术结合,有利于球出手时合理、准确地运用。以单手投篮持球为例,手腕后仰,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分开,指根及以上部位触球,掌心空出(要能容纳一颗鸡蛋的空间),肘关节自然下垂,另一手持球的侧上部,举球于同侧头或肩的前上方位置。技术要点:持球或球出手引腕后仰时,手腕后仰角度越大,屈腕主动肌牵拉越长,则完成环节运动的条件越好,它有助于出球时均匀发力和球出手后的飞行弧线。(2)瞄篮点 瞄篮点是指队员投篮时的瞄准点,有了正确的瞄篮点能使队员在瞬间目测出篮圈的精确方位和距离,从而决定相应的出手力量、出手速度、飞行弧线以及落点。技术要点:投空心篮的瞄篮点一般为篮圈前沿的中心点;碰板投篮的瞄篮点在篮板的正面。不论选择何种瞄篮点,都应以既定的瞄篮点为参照,更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反复体验出手角度。(3)协调用力 投篮出手用力是指投篮时身体各部位综合、协调的用力过程,它是整个投篮动作的关键环节。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它是由下肢蹬伸对地发力,同时依势伸腰展腹,自下而上发力,特别是借助脊柱伸展的惯性促使下肢、躯干和上肢连贯、协调配合,最后通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柔和用力将球投出(球出手后手臂应有相应的跟进动作)。 任何一种投篮方法最终都是运用肩、肘、腕、指关节的协调用力达到的。(4)出手速度 出手速度是指投篮的一刹那,身体各部位肌肉的综合用力。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协调而使球出手进入空间运行的初始速度。其动作首先取决于身体的平衡、协调;腕、指关节的合理用力。但关键在于手腕的翻转、屈抖和手指的弹泼等动作的柔韧性、突发性以及连贯性。(5)球的旋转 球的旋转是依靠手腕前压和手指拨动产生的。一般大都使球向后旋转,这样容易加大球的飞行弧线,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命中率。四、投篮技术中易范的错误及纠正方法:(1)持球时掌心触球,投篮动作不协调。纠正方法:练习时要注意持球手触球的正确部位,并采用对墙投篮模仿练习,着重体会投篮动作要点。(2)肘关节外展,手腕、手指僵硬,球的旋转有些横向转动。纠正方法:对墙投篮,反复练习瞄篮回收和出手动作。注意克服肘关节外展,手腕手指适当放松,使球后旋。 (3)投篮时出手角度太小,手臂前推。纠正方法:在投篮者前面站一人,双手高高举起,或拉一条适当高度的横绳,帮助提高投篮的抛物线。五、篮球基本技术——投篮单手肩上投篮——它是比赛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投篮方法,是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等技术动作的基础。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和转换其它进攻技术动作,在不同距离和位置均可应用。动作方法: 五指分开,手心空出,手腕后屈,屈肘持球于肩上(或高些),肩与身体、小臂与大臂、手与小臂之间的角度约90度,上体稍前倾,两膝微屈,目视投篮目标。投篮时,用力蹬地,伸展腰腹,抬肘,手臂上伸、手腕、手指前屈,指端拨球,用中指食指将球投出,手臂向前自然伸直。动作要点: 投篮时要自下而上发力,抬肘,手臂上伸,接近垂直时,屈腕拨球,将球投出,全身动作协调,用力一致。易犯错误: 持球时肘关节外展,手心触球,出球时成推球动作。手腕向里撇,无名指和小指拨球。纠正方法: 强调大臂与地面垂直,投篮时抬肘向上伸臂,手腕前扣,食指和中指拨球。投篮练习方法: 1.近距离定点投篮、慢速行进间投篮(初学者)2.两人一组一球投篮,投篮后冲抢篮板球并传球给另一人,同时挥臂干扰其投篮(消极防守)3.配合投篮练习(传切、掩护、策应、快攻等)六、篮球投篮技术口诀(1)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两手持球于胸前,目视球篮中心点; 蹬伸翻腕连贯好,弧度适中球后旋。(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翻腕托球于肩膀上,屈膝开立球对篮;蹬地抬肘指拨球,出手抖腕指拨球。(3)原地跳起投篮 蹬地垂直向上跳,双手举球至肩上; 伸臂压腕指拨球,动作协调保平衡。(4)运球急停跳投 运接球后降重心,持球屈膝起跳快; 急停起跳衔接好,保持平衡出手高。(5)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 一跨大步接住球,二跨小步向上跳; 翻腕托球举球高,指腕柔和用力巧。(6)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一跨大步接球稳,二跨小步向上跳; 低手托球将臂伸,指腕上挑球前旋。七、结论与建议培养良好的投篮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它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所以,篮球投篮技术的培养与提高,与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智力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根据以上的分析,提高投篮命中率,我们可归纳以下几点:1.克服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主要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自制力。2.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3.把握好投篮时机,选择适合自己的投篮技术,从而达到更快、更高的命中率。参考文献:[1]《浅谈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心理因素》 毛桂范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1999.2 ;[2]《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 徐丽英 贵州体育科技 1999.2 ;[3]《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心理训练》 张文武 沈阳体育学术 1997.4 ;[4]《浅析注意心理与投篮准确性》 赵宏明 辽宁体育科技 1996.6 ;[5]《篮球投篮技术的力学分析》 程和风 内蒙古体育科技 1997.1

大数据技术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概念、存储、处理、分析与应用》。hadoop参考文献有《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概念、存储、处理、分析与应用》,Hadoop是一个开源的框架,可编写和运行分布式应用处理大规模数据。

网络安全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探讨论文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工作与生活之中,这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与此同时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在网络系统安全方面进行研究的同时,能够为互联网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网络安全;大数据技术;应用分析

前言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网络安全事故也随之频频发生。出于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我国于2014年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将网络安全提升为国家战略部署,这同时也表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网络攻击事件处于高发状态。木马僵尸病毒、恶意勒索软件、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窃取用户敏感信息等各类网络攻击事件的数量都处于世界前列。时有发生的移动恶意程序、APT、DDOS、木马病毒等网络攻击不仅会严重阻碍网络带宽、降低网络速度、并且对电信运营商的企业声誉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大量数据表明,仅仅依靠传统的网络防范措施已经无法应对新一代的网络威胁,而通过精确的检测分析从而在早期预警,已经成为现阶段网络安全能力的关键所在。

1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网络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公民隐私与信息安全,更关乎国事安全,例如雅虎的信息泄露,导致至少五亿条用户信息被窃;美国棱镜门与希拉里邮件门等等事件都使得网络安全问题进一步升级、扩大。随着互联网构架日益复杂,网络安全分析的数据量也在与日俱增,在由TB级向PB级迈进的过程,不仅数据来源丰富、内容更加细化,数据分析所需维度也更为广泛。伴随着现阶段网络性能的增长,数据源发送速率更快,对安全信息采集的速度要求也就越高,版本更新延时等导致的Odav等漏洞日渐增多,网络攻击的影响范围也就进一步扩大;例如APT此类有组织、有目标且长期潜伏渗透的多阶段组合式攻击更加难以防范,唯有分析更多种类的安全信息并融合多种手段进行检测抵御。在传统技术架构中,大多使用结构化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存储,但由于数据存储的成本过高,系统往往会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再进行存储,如此易导致数据的丢失与失真以及历史数据难以保存而造成的追踪溯源困难;同时对于嘈杂的大型、非结构化数据集的执行分析以及复杂查询效率很低,导致数据的实时性及准确性难以保证,安全运营效率不高,因此传统网络安全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网络安全分析的新要求。大数据技术这一概念最初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与肯尼斯.库克耶在2008年出版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的,大数据是指不采用随机分析法,而是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大数据技术作为现阶段信息架构发展的趋势之首,其独有的高速、多样、种类繁多以及价值密度低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多个领域中。大数据的战略意义在于能够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使海量的原始安全信息的存储与分析得以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相比传统数据库的存储成本得以降低,并且数据易于在低廉硬件上的水平扩展,极大地降低了安全投入成本;并且伴随着数据挖掘能力的大幅提高,安全信息的采集与检测响应速度更加快捷,异构及海量数据存储的支持打造了多维度、多阶段关联分析的基础,提升了分析的深度与广度。对于网络安全防御而言,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处理、分析、优化,可实现在海量数据中极速锁定目标数据,并将分析结果实时反馈,对于现阶段网络安全防御而言至关重要。

2大数据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将大数据运用到网络安全分析中,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的优化与处理,还能够对日志与访问行为进行综合处理,从而提高事件处理效率。大数据技术在网络安全分析的效果可从以下几点具体分析:

2.1数据采集效率

大数据技术可对数据进行分布式地采集,能够实现数百兆/秒的采集速度,使得数据采集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也为后续的关联分析奠定了基础。

2.2数据的存储

在网络安全分析系统中,原始数据的存储是至关重要的,大数据技术能够针对不同数据类型进行不同的数据采集,还能够主动利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比如在对日志信息进行查询时适合采用列式的存储方式,而对于分析与处理标准化的数据,则适合采用分布式的模式进行预处理,在数据处理后可将结果存放在列式存储中;或者也可以在系统中建立起MapReduce的查询模块,在进行查询的时候可直接将指令放在指定的节点,完成处理后再对各个节点进行整理,如此能够确保查询的速度与反应速度。

2.3实时数据的分析与后续数据的处理

在对实时数据的分析中,可以采用关联分析算法或CEP技术进行分析,如此能够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的综合过程,实现了更高速度以及更高效率的处理;而对于统计结果以及数据的处理,由于这种处理对时效性要求不高,因此可以采用各种数据处理技术或是利用离线处理的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系统风险、攻击方面的分析。

2.4关于复杂数据的分析

在针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复杂数据进行分析时,大数据技术都能够更好的完成数据的分析与查询,并且能够有效完成复杂数据与安全隐患、恶意攻击等方面的处理,当网络系统中出现了恶意破坏、攻击行为,可采用大数据技术从流量、DNS的角度出发,通过多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析实现全方位的防范、抵御。

3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网络系统安全分析

在网络安全系统中引入大数据技术,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模块:

3.1数据源模块

网络安全系统中的`数据及数据源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倍增技术能够通过分布式采集器的形式,对系统中的软硬件进行信息采集,除了防火墙、检测系统等软件,对设备硬件的要求也在提高,比如对服务器、存储器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3.2数据采集模块

大数据技术可将数据进行对立分析,从而构建起分布式的数据基础,能够做到原始数据从出现到删除都做出一定说明,真正实现数据的访问、追溯功能,尤其是对数据量与日俱增的今天而言,分布式数据存储能够更好地实现提高数据库的稳定性。

3.3数据分析模块

对网络安全系统的运营来说,用户的业务系统就是安全的最终保障对象,大数据分析能够在用户数据产生之初,及时进行分析、反馈,从而能够让网络用户得到更加私人化的服务体验。而对于用户而言,得其所想也会对网络系统以及大数据技术更加的信任,对于个人的安全隐私信息在系统上存储的疑虑也会大幅降低。当前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企业、组织、个人用户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安全数据,现有的安全分析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高效率、精确化的安全分析所需。而大数据技术灵活、海量、快速、低成本、高容量等特有的网络安全分析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业界趋势所向。而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实现对数据的深度“加工处理”,则是实现数据增值的关键所在,对商业运营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4结语

在当下时代,信息数据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及业务领域中,成为重要的社会生产因素。正因如此,互联网数据产生的数量也在与日倍增中,这给网络安全分析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与压力,而大数据技术则能够很好的完善这一问题。在网络系统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数据处理时所要求的高效性与精准性,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防范预警系统,这对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相信大数据技术日后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鲁宛生.浅谈网络安全分析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J].数码世界,2017.

[2]王帅,汪来富,金华敏等.网络安全分析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J].电信科学,2015.

[3]孙玉.浅谈网络安全分析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