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论文题目关于肝胆

发布时间:

论文题目关于肝胆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1.1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1.2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1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2.2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0.01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3.1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0.05);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3.2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3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3.4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胆是奇恒之腑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胆与小肠相亲,胆汁帮助消化;同时胆与肝互为表里,相互联通,肝胆同属于木,主春升之气,春至则木旺。胆即为腑,就有贮存胆汁的功能。胆汁是由肝的精气所化生的,但是胆并不是藏而不泻的,胆汁排泄到小肠是间断性的。再说肝。肝主疏泄,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其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胆的排泄受阻,肝的疏泻就无法矢的。胆与三焦相关,胆汁排泄不畅,则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产生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大便秘结或腹泻等症。若胆汁上逆,会口苦、恶心、呕吐黄绿苦水等症。胆汁外溢肌肤,则可发生黄疸。肝胆为阴阳表里,阴阳失调,则影响肝,肝胆气机不利,导致肝胆同病,肝气滞,血淤,气血不合。所以有“肝胆同主疏泄”的说法。中医是个有机的整体,在下片面之解,仅供参考,见笑见笑。

这个冬天,又下雪了。在这样的一个南方城市,我再一次见到了似乎应该是童年时祈盼已久的雪,那皑皑的纷纷扬扬的白雪。今年的雪没有去年的大,地热让它没有存住,不一会就化了。原来这一切都不是奇迹吗?去年,我遇见了你,博。然后就发生了那么多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我真得以为那是一种魔力。我用手指在白色的积雪上划满了你的名字。是的,我多么爱你,像那年的雪一样干净又晶莹,深深的爱上了这么一个你。南方居然也有这么大的雪啊,是来自北方的你不经意间带来的雪の精灵吗?然后是多少个夜晚与白天,我邂逅了冰雹、日落时分微紫的天空、闪瞬即逝的星星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么?我永远记得与你的相遇是多么美丽,哪怕它真的是一个错误。那熟悉的牵引,魔法般的境遇,就像我坚信我的爱情。我们没有一个开始的理由,但我们永远是朋友。有那么多的缘分让我惊喜,否则我也决不在这个季节留情,为你执着。我报考的学校也在你那呵,两个工业学校居然有着一模一样的校训,那么不是你来就是我去吗,是注定会相遇的两个人么?你知道吗,我们常常同时上同一个游戏号,同时给对方发短信,甚至讲电话的时候同时手机断电了。你包包上的吊饰和我的一样?开机的问候语是同一句话?喜欢吃番茄酱、西红柿炒蛋、茄子,墙上贴着F4的海报?我最喜欢仔仔,你呢?……没有刻意为你改变,我原本就是水の呼吸,是水,没有伤痕,而你是水中鱼么。我以为自己最了解你,天蝎和双鱼的爱情是一种传说。如果爱是一种美好的事物,它宽广到无限大,不仅是包容、呵护、不离不弃,更是至始至终的忠诚与扶持,相濡以沫。除却自私与背叛,浑浊与世俗。我仍然是我,原来的那个我,本本色色、活活泼泼。去年流行拉直法今年流行染头发明年又该流行些什么?去年流行超短裙今年流行穿靴子明年又会流行些什么?现在我有了直发有了靴子,我只希望明天的明天有你陪在我的身边!

一个身披长袍的人深情的望着这个让他戎马半生的土地,不觉地,他的脸上挂了两行清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他就是文天祥.山河象风中的飘絮一样摇摇欲坠,而他也不幸被敌军俘虏.他想起了他“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前半生,如今,他就像水中的浮萍一样无依无靠.“投降吧,只要你劝服了你的君王投降,我一定给你加官进爵,让你享用无穷无尽的财富”文天祥面对敌人劝降的丑恶嘴脸,不屑理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的死,比泰山还重!他终于被敌人迫害致死,但是他的名字永留史册最光辉的篇章!没有怨恨,亦没有悔恨,只有对敌人的痛恨,对昏庸无道的君王的鄙视,对天下黎民百姓的悲悯,同情.我眼中的文天祥,既是一个忠臣,又是一位拼杀战场的将军;既是一名文学大家,又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我眼中的文天祥啊,你以你的行动证明了当时的天下还有是非黑白,你以你的作品激起了多少有志之士的心灵震撼,你以你的精神又影响了几代人的品性!民族英雄,你当之无愧,舍生取义,是你的原则,宁折不弯,是你的精神,宁死不屈,是你的品性.“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我看见了,看见了天空中有一颗最亮的星,他在默默地注视着天下人民,他在殷切祝福天下人民,他也没有停止对黑暗的反抗,你看他正在用闪闪的光亮驱散黑暗,迎接美好的明天!

肝胆科论文题目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1.1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1.2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2.1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2.2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0.01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3.1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0.05);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3.2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3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3.4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探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论文摘要:目的:探讨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48h内病情均有所好转,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结论: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非手术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 stone pancreatitis ,AGP)是由于胆总管下段结石阻塞或十二指肠乳头炎平水肿造成胆汁胰液的排出障碍引起,随胆总管结石发病率的增加,AGP的发病也有增加的趋势。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关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54岁,经影像学及手术证实有胆囊结石43例,胆总管囊肿4例,胆总管结石或扩张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癌1例,胆道有阻塞性黄疸表现者3例。胰腺炎严重程度诊断标准参照APACHE-Ⅱ评分标准:入院24 h内APACHE-Ⅱ≤8分为轻症AGP,共48例,APACHE-Ⅱ > 8分为重症AGP,共8例。 1.2诊断标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①有胆道疾病史;②血淀粉酶超过正常3倍以上;③肝功能损害伴黄疸;④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或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⑤部分病例经过手术探查证实。胆道梗阻诊断标准:①血清总胆红素持续升高;②影像学或手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③胃肠减压管中无胆汁引出。 1.3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经入院体检:T38℃~38.9℃,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中腹偏左有压痛,其中轻度腹膜刺激症25例,巩膜黄染31例。实验室检查WBC14.0~20.0×109/L,血清淀粉酶升高,平均约610μ/dL(酶比色法),尿淀粉酶升高,平均920μ/dL(酶比色法)。 1.4方法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首先实行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针对胆道感染及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改善微循环。应用甲氰咪胍,生长抑素等抑制胰酶合成与分泌。同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以防止向重症发展。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行B超或CT检查了解胰腺病变情况。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胆囊切除,2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胰包膜切开引流术。 2结果 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48h内病情均有所好转,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也获得满意疗效,T管引流者于出院后4W造影证实胆道通畅,一次性拔除,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平均2.4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 3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因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有报道胆源性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60. 8%左右[2]。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既要遵循胰腺炎的现代治疗原则,又要兼顾胆管疾患的处理,否则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且有较高的复发率。针对部分轻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非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基础的治疗手段,我们认为应贯穿于整个病程[3]。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首先,要详细了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的病因和时间,动态观察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演变,可将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增高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重要依据。术前的基础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而且也为下一步手术治疗创造条件,术后的基础治疗则可阻止各种炎症反应,避免并发症[4]。大多数轻型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部分重型胰腺炎也可治愈。术中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尽量兼顾彻底解决胆管问题。对于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在胰腺疾病稳定好转后1~2个月解决胆管问题,以防复发。本组资料中,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也获得满意疗效,随访1~3年,平均2.4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综上所述,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急性重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亦主张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发展需急诊手术。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2):111-113. [2]赵玉沛.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探讨.文秘杂烩网, 2002,8(2):95-96. [3]李华,李光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2):88-89. [4]安宏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9例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2006,28(2)

我的建议,临终前的关怀要好一些,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也是热点话题哦!

关于肝胆外科论文范文资料

医学 教育 是实践性教育,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要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临床技能水平更是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消化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优质护理是为了让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更好地康复,让其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使其因为身心愉悦而缩短病痛带来的痛苦,进而促进其疾病的康复。可以说,护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因此,开展优质护理对病人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化内科;护理质量

一、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

通过掌握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可以为护理工作提供巨大的帮助。具体说来,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脾气暴躁,易冲动

由于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的病程长,住院时间较长,病情恢复起来十分缓慢,使得患者的脾气容易暴躁,冲动。这就使患者总是有怨言,自身的情绪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稍有不顺心时,就会激动不已并不考虑后果地去做事,这给病情的恢复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二)内心较为孤寂

由于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需要整天待在病房内,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朋友圈,使其缺乏必要的 人际交往 。时间一久,患者就会感到无聊、孤单,心里就会开始胡思乱想,使其内心压力大增。不仅如此,一些病症较重的患者还会担心自己的病情,在缺乏别人的关心时,内心的孤独感就会激增,从而产生恐惧。

(三)自责

很多消化内科的患者内心会产生自责的情绪,觉得自己的住院治疗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但花费了很多医药费,也占据了家人更多的时间。

(四)感到悲观

很多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治疗反复且效果不明显,使得内心感到悲观、丧气。加上治疗费用较高,使得患者内心产生了抗拒心理,对治疗自暴自弃,甚至不配合治疗,使自己的病情得不到缓解,形成恶性循环。

二、在消化内科提供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由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内心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常常出现上述心理,这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果护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的话,就会让患者产生抵触心理,不配合护理及治疗,出现脾气暴躁情况,不但给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麻烦,更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十分不利。

而如果有优质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治疗疾病、缓解内心压力的环境,可以让患者的内心更为平和,这对患者的病情是非常有好处的。因此,医院尤其是消化内科非常有必要提供优质的护理工作。

三、对消化内科提供优质护理的探讨

医院消化内科想要为住院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力度

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因此,医院应该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方面培训的同时也应该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教导,要让护理人员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使护理人员明白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陪病人,而是陪护病人,对他们进行呵护。为此,消化内科可以制定定期呵护的规定,要求护理人员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为病人献爱心,提供帮助,为他们带去快乐。

(二)健全医院的护理制度

一个好的医院制度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对于消化内科来说,其可以将护理人员的工作进一步细化,让每个护理人员有更加明确的护理方向,并让护理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对消化内科患者生活方面的护理。除了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接诊等,还应从患者的生活起居方面进行护理。

除此之外,消化内科还可以实行主责护士责任制,将患者的护理工作交由固定的几个护理人员形成一个个固定的护理小组,让护理人员全权负责,然后加强各个护理小组的交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 经验 ,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

(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

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有时候比生理护理工作更为重要。因此,消化内科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实施心理干预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每天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心情的音乐,真诚地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抱怨,及时为其排解压力,从而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对于那些自暴自弃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其进行交流,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让其懂得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时间长、治疗反复的特点,增加其耐心和自信心,从而使患者更好地从病情中恢复过来。

(四)简化工作流程

由于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询问、记录,使一些患者会变得不耐烦。因此,消化内科应该简化工作流程,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陪护病人身上,使患者感受到亲切的护理服务。

(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考核力度

有效的监督是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加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的考核力度,制定系统的奖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呵护患者,从而让患者得到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结论:优质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病情好转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病情照顾,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患者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其病情的好转。

参考文献

[1]陈翠;庄海花;张倩倩;薛永芳;陈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和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年24期

[2]张雪兰;文跃莲;钟灿华;;消化内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践与体会[J];全科护理;2011年22期

[3]李艳艳;;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30期

[4]黄惠根;陈凌;黄红友;叶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05期

[5]刘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实施初探.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9卷第20期.

【摘要】 所谓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也是最麻烦难缠的一种,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吃饭很少但却感觉饱胀、胃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胃病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严重者发生胃癌。所以,要时时刻刻注意饮食,合理的用餐搭配也是至关重要。下面的论述会让我们了解如何预防和护理相关消化内科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胃病;消化性溃疡;医疗;护理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极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 医学知识 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消化内科的胃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这些病例的临床治愈率很高,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病的复发率极其高多达40-70% 导致人们的身体质量越来越差。

1 消化内科胃病的总体概括

胃病患者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内科之一,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不一,还体现在不同的职业发病率也是不同的,如在校学生、白领、工人等等。胃病是有什么引起的?胃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多病因疾病。比如环境、饮食、药物、遗传、细菌及抽烟、饮酒等都可以引起胃病。上述的这些因素都可导致胃酸过度分泌而破坏胃,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等。

1.1 消化内科引起胃病的原因 胃病的具体病因一般有以下原因:第一,长期喝烈酒抽烟、饮食无规律、浓茶、浓咖啡,吃辛辣和垃圾的食物等不合理生活习惯。第二,胃炎后胃黏膜损伤持久不愈。第三,经常服用对胃部有损害和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药,阿司匹林药物等。第四,一些慢性疾病,如尿毒症,慢性肾炎,重症糖尿病等。

1.2 消化内科胃病的医疗用药 方法 抗酸剂:使用药物其中主要成份为抗酸剂有小苏打、胃尤、碳酸钙、胃舒乎、盖胃平、胃必治、胃得乐以上药物必须在餐后1-1.5小时服用,这些都是专家研究过的,为了使药物发挥良好的效果,可维持缓冲作用长达3-4小时,而餐后立即服则药效只能维持1小时左右,没有发挥到好的治疗效果。有些药物可根据自身情况或者药效来定量,如服用氢氧化铝凝胶后症状减轻不明显可改为每日4次,一般规定是每3次,每次10ml。注意胃舒平、盖胃平为咀嚼剂,嚼碎后服下效果好。为了较好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有丙谷胺,成人每次2片,饭前15分钟服下,口服每天3-4次或者遵守医嘱服用。连服30-60天左右。停药时间应遵医叮嘱,根据内窥镜的检查情况来决定。为治疗胃部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较好的药物有胃复安、吗丁啉和胃尤等,每次1-2片饭前服用,成人每日3次。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该要避免不能与相克的药物服用,例如胃复安不能和阿托品这些相生相克的药物同时服用,否则效果会大大降低。

1.3 消化内科胃病的食疗护理 第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坚持吃一个苹果,从此远离病。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因为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预防和恢复胃病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第二,对于胃食道反流性患者这些患者不宜食用的食物有巧克力、咖啡、辛辣、薄荷、柑橘、蕃茄、全脂牛奶及洋葱等,可食用的食物有高蛋白、蔬菜、谷类、易于消化的米粥等。避免下食道无法适当地发挥功能,胃液反流到食道。第三,胃功能性差、经常胃痛、消化不良者平时应吃多少蔬菜、水果。这些清淡食物为主,每日早餐坚持和小米粥易于消化,可适量喝鲜果汁等。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多吃一些五谷杂粮、鲜榨豆浆、豆类食物、肉类(鱼、嫩瘦肉、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都是有助于胃消化、营养丰富、含钙高。这样的饮食搭配就大大减少了对胃肠粘膜的伤害和刺激。第四,胃病患者无论男女都应该做到少喝咖啡、浓茶、生冷和碳酸性饮品、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对胃有严重伤害的。少吃油炸、腌制、生冷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 以消化性溃疡为例进行的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都与消化作用密切相关,又被称为消化性溃疡。相比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来说,消化性溃疡比较常见。

2.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季节性发病,春秋之季,是此病的复发高潮期,主要症状为有律性腹痛、胃溃疡进食时疼痛。而十二指肠溃疡呈疼痛,然后是进食,并睡觉时夜间伴有腹部疼痛。胀满、泛酸、恶心呕吐等。

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无规律、劳累过度、受寒等因素相关。

2.2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药物护理;养胃药:常见的有吗丁啉10mg,成人每日3次,饭前15分钟口服。硫糖铝,每日lg,一日3次,每次都是饭前1小时及睡前各服一次,作用,保护胃粘膜。抑制酸药:800g,每日1次,口服。严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手术适用于急性穿孔、幽门梗阻、大量出血、恶性溃疡等。一般治疗;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劳逸结合,每天都要保持一个好心情。

3 总 结

通过两个消化内科胃病和消化性溃疡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消化内科的详细病情以及各种方法的护理。主要引起的原因各种各样,胃病时很多人不以为然,不够重视,觉得自己在家买药或自行到药店药就行了,其实这并不要当。应该经过医生的建议后再服用什么药物,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后果。但在生活方面,我们可以去预防和护理,可见,合理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消化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胃病的预防,自我调节就很重要了,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少吃生冷、辛辣、油炸的垃圾食品等。饮食规律化,定时定量、禁止暴食暴饮。“生命诚可贵,贵在珍惜”,让疾病远离我们,从身边小细节做起。

参考文献

[1] 肖良.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

[2] 谭光秀.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03).

[3] 杨凤翔,李梅,王桂荣.综合康复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13).

有关消化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有关消化内科护理论文

2. 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3. 关于护理论文范文

4. 有关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5. 有关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6. 医院护理毕业生论文范文

肝胆外科主要研究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肝胆科护士 实习 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 更多“ 实习总结 ”内容推荐点击进入↓↓↓

★ 房地产实习总结范文4篇★

★ 影像医学生个人实习总结3篇★

★ 工程造价实习日记20篇★

★ 媒体实习总结4篇★

★ 苏州园林实习总结报告★

肝胆科护士实习总结1

习惯了交接班拉开一天工作的帷幕,可来到肝胆外科却硬是让我们从打热水、问候病人开始,刚开始稍有尴尬,时常不能提前三十分钟赶到,被护士长说教的作用大概不如与病人熟络,慢慢却想成为一种习惯。因为真心的付出似乎看到了回应——病人们能记住我们的名字、理解配合我们工作。

刚来时匆匆忙忙的身影和现在有条不紊的步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回想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会总结出工作的流程。拿重病室来说,巡视病房—参与晨交班(接病人病情)—接物品(急救车、监护仪、输液泵等)—核对医嘱—准备手术床(迎接手术、SICU转出病人)—常规治疗—书写护理记录,经常巡视病房。熟知后,也不会像无头苍蝇,每天累死累活的还没法保证效率。

测体温、量血压、测血糖、倒引流液、铺床、换液体这些活很简单又很琐碎,相比之下,我们可能更喜欢抽血、下胃管、穿刺、打皮下肌肉针这些稍稍有点技术含量的活。而这个时候分工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身体力行,自己先做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而这也总会触动其他同学来一起分担,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一起做治疗,取长补短。

可能每个老师都喜欢自觉和勤快的孩子,干活不拖沓又让人放心,被老师称为“好学生”,我们也想努力成为那个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上夜班总是帮大病房的老师换液体,不过前提是要两人核对;老师没叫早上自觉起床测生命体征和血糖;提前把操作的物品准备好等着老师核对、指导;应对患者的疑惑也能有根据地解答;老师忙时,自己也能做好护理记录;总是把治疗有条不紊地准备好,即使到交接班时也心怀不乱等等。没想到要操心的事儿还真多,做到也会被自己感动吧,虽然很多,有时会很累,但做的更多,老师才有更多的时间来给我们答疑解惑、纠正我们工作中的不足。

最难忘却每周三下午的小讲课,内容除了肝胆外科的常见疾病外还有操作指导,这样的小讲课使我们不仅掌握了手术病人的接诊流程和肝胆疾病日常护理要点,还温故了一些操作要点。留置针的使用,让我的命中率提高很多,不再苦恼为什么总是在送针芯的时候推穿血管;下胃管时患者的配合很重要,操作前一大堆看似废话却句句有据。不得不说这对我们招聘应试也有很大帮助,感想肝胆外科老师们的悉心安排。

时间真是个奇怪的东西,看似漫长的两个月,在迷迷糊糊、懵懵懂懂的“小跟班生活”中稍纵即逝,好像昨天还沉静在抱怨重病室的繁忙劳累、早出晚归的按部就班、缺少内心亟需别人的肯定与夸赞的负能量烟雾中,今天却不得不与肝胆外科挥手告别,临走真心不舍。和老师、病人、同学相处共事的一幕幕在脑海中如电影片段闪过,记录着我的傻气矫情、慌乱苦恼、沉稳欣喜,如果你问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说“工作中懵逼和无奈的表情越来越少”。

不知会不会再遇见一个科如肝胆外科似的,让我们身心俱疲却成长迅速。总而言之,感谢肝胆外科给我们逆风成长的环境、感谢辛苦带教的老师为我们保驾护航、感谢一起奋斗的小伙伴让这两个月互助相伴、感谢自己用心体会肝胆外科的用心良苦。

肝胆科护士实习总结2

转眼间,一个多月的外科实习生活已告一段落,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 规章制度 ,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以马克思主义、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机动化,爱心运动常常化,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规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 措施 、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外科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对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作出应对。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护士。

在普外科实习期间,使我全面了解了普外的护理工作。掌握了普外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如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外周留置静脉留置针,灌肠等。同时也学会了对阑尾炎,疝气,甲状腺这些普外常见病的术后护理。掌握了大手术如胃癌,胆囊结石,结肠癌,直肠癌的术后应留神观察的内容。能够独立承当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阑尾炎,术前的筹备工作和术后的护理工作。这段实习期间,使我了解到,普外科是手术科室,要求护士具备短时间处理大批问题的应急能力及较强的技术水平。

时光过得真快,转瞬为期-个月的实习生活已经停止。实习是我们将理论用于实践,用于临床所迈开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心得体会 亦不少. 我--医院实习,依照学校和病院的要乞降划定,我分辨到了-科,-科等-个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遵纪遵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共事,严格请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端旷工及擅自离动工作岗位。看待病人和颜悦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根本技巧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办法和临床教训,努力提高独立思考、独解除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一直培育自己全心全意为国民服务的高尚思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由-个月的实践我纯熟把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特色及各科室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畸形值和临床意思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较好地实现了各科室的学习义务.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温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持续努 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增强思维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进步本身综合水平,为患者供给优质服务!

肝胆科护士实习总结3

在肝胆的4周实习中学到很多在上一个科室所未学到的知识,认识了更多优秀的老师。对于肝胆外科的专科疾病及其护理,尤其是围手术期的护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在外科我更能体会到何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外科护理工作相当繁重,护士排的班种也多,分工更细。跟着老师上过主班、消Du班、机动班、晨晚班、中夜班等。对于大致的工作程序都了解了八,九分,其中还是基础护理占比较多的份额,也有专科护理,如T管的护理,更换引流袋,饮食指导及宣教还有各种检查或手术前后的护理准备观察等。外科中的护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检查与手术前后。能看着病人在病房得到优质的治疗护理后安返回家则是给我们最好的奖励与鼓舞。

感动老师给与的耐心指导,无论是知识或技能,抑或者工作习惯等方面。在这里,不仅是我的带教老师,还有肝胆科所有的护士老师。就算已经下临床两个月了,在肝胆科我还是个新生,很多方面都不甚熟悉明白。不管是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回答不上问题,护理操作技能不娴熟时有违规操作的,老师都微笑的鼓励,细心点评不足之处,没有丝毫的生气与不耐烦,所有的点滴都烙在我的心头。即使只是测血糖这种小治疗在可以熟练操作之后,老师说了句“一切只会越来越好”,就这么一句短短朴实的话语,给与我的却是莫大的鼓励,也会与我之后的实习生活一块走过实现。

收获的不仅是工作中学到的知识与 经验 。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也让我受益匪浅。像教学组长讲的胰腺疾病、三腔二囊管的操作及护理,段护士长讲的胆囊疾病的特殊检查与护理、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所有的这些都是对我理论知识的巩固与补充,让我更好的掌握基础的专科疾病及护理等知识。

感谢,即将出科,把深深的感谢与祝福献给肝胆B区的所有医护人员,还有阿姨们!新年将到,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在各方面有新的突破与进展!

肝胆科护士实习总结4

明天是周五了,我的肝胆科实习已接近尾声,这是我久违来的累,很久没有找到工作的激情和感觉了,可能是我这人喜欢忙,喜欢把自己累趴下就什么都不用想,肝胆科3周实习总结。刚去那一周,跟到易老师,大家都喊他“毛哥”,大概意思呢,就是别把他惹毛了,不然就有你受的。他带了个进修生(莫老师),我比较乐意在实习这个阶段能和进修生一起工作,因为他们一般不会象老师那样大牌,会教我很多小细节的东西,做事也比我们这些实习生熟练得多,我们就可以跟到慢慢学习,我是一个学得慢消化得慢的人,我的努力也可以让他们给我更多的耐心。

那天莫老师给我讲:“你每天回去要看至少一个小时的`书,好好 考研 究生,把证考到”,打镜子的时候手跟得很久,解剖结构讲了一道又一道。可是第二周我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又来了个进修生,也非要跟到易老师,于是我们就一共有4个人了,而他们有的老师一个人就管了20来个病人,于是我被折磨性地分到了龙老师的手下,为这事我还哭过,刚开始我看不惯他的说话方式,所以一听到要去他那边我就觉得难受,后来相处下来还是不错,不过我也从此被累安逸了,每天就过上了苦日子我习惯睡午觉,可是我最近每天中午吃了饭就回病房去了,每天眼睛都像睁不开似的,今天中午终于回来睡了下,真不想起来了知识归纳总结:

1、胆绞痛的特点:右上腹部疼痛,腰背部放射痛,与脂餐有关,呕吐后无缓解。

2、腹腔引流管引流出的液体没了的时候,不可马上拔除腹腔引流管,避免只是被大网膜堵到了,可以先退出一小段,观察一天,第二天再没引流物的时候就可以拔除了。

3、换药的时候棉签碘伏不只是在皮肤上消Du而已,要挤压切口周围,看是否有渗液。

4、T管:

(1)在拔除T管之前需要做胆道镜,油纱要折叠成三角行塞进去,才不会很快就将敷料浸湿了。

(2)书上写的T管腹腔镜手术的2周拔除,开腹10天拔除,但临床上是腹腔镜手术的三个月拔除,开腹的2个月。

(3)拔管前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拔管前l-2日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

5、Mirizzi综合征是指因胆囊颈管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和(或) 其它 良性病变压迫肝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胆绞痛、胆管炎的临床症候群,是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少见并发症6、上消化道出血《400ml不呕血,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上消化道不出血,但如果出现了呕血,那就一定是上消化道出血7、打嗝不一定是膈下感染,因为感染就会表现为发烧和血象高8、排除胆道出血:

(1)在胆总管下会形成血凝块,阻塞胆总管会引起黄疸。

(2)现在的腹腔内压力应该大于刚拔除T管的时候,那就会出血更厉害。

肝胆科护士实习总结5

转眼,一个月的外科实习生涯已告一段落,虽然这段实习有点累,有点苦,但是还是挺让人开心的。交接班查房、换药、测生命体征、静脉输液、肌注、测血糖、跟随带教老师观察各种护理操作。每天的生活在这样重复的忙碌中度过,在肝胆外科,早上七点半就查房,之后换药,当然,在外科最苦的是护理术后病人。

在一个科室里待久了,感觉大家真的如同一家人一样,老师的关心和教导,整个科室的协作,让忙碌的工作变得充实而快乐。外科医生大多都是性情中人,平时再好,一旦做错事他们批评起人来不给你留一点面子,完了之后又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医生做手术时压力很大,特别是手术不顺利的时候,所以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尽量不要犯错。否则的话真实欲哭无泪只有挨骂了。我的带教老师人很好又很严谨,教会了我不少东西,耐心的示范讲解都是年轻人沟通起来很容易,在肝胆外科我学到了很多,像更换胆汁引流袋和尿道引流袋,其实他们的操作步骤差不多。这段外科的实习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了有些病人的不讲理,但是也有让我很欣慰的是大多数病人及家属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很理解我们的辛苦和不易。其中的复杂滋味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酸甜苦辣,无论是什么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肝胆外科,最大的特点就是病人流动快,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文字工作量大大增加,累的到寝室倒头就睡,这就是外科的味道如同五味瓶,而每个在外科实习的同学的五味瓶内容也不尽相同,或偏酸,或偏辣,或偏甜,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是什么滋味,都是值得我一生回味的滋味,属于外科,属于我自己的味道。

这一个月,是适应的过程,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这是实习的过程,很多观念得到修正,虽然辛苦疲惫,但是我能克服,这只是实习之初,今后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同时必须对自己有所要求,才会有收获。我想接下来的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机遇。

肝胆科护士实习总结相关 文章 :

★ 最新肝胆外科护士实习心得体会

★ 肝胆外科护士实习个人总结

★ 最新肝胆外科护士实习心得体会(2)

★ 肝胆科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 肝胆外科实习总结

★ 肝胆外科出科小结

★ 肝病科实习心得三篇

★ 2017肝胆外科实习自我鉴定

★ 肝病科实习心得

论文题目关于肝脏

3.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这个有辨证性,好

2001,01-2007,2 论文题目:共97篇1.徐评议,梁秀龄,马少青等.肝豆状核变性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22(1):1-42.黄帆,谭家香,郑国俊,马中富,马金玉,潘广伟,梁秀龄.毒品戒断后出现广泛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42-433.杨春水,梁秀龄,闫振文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8号内含子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2):89-924.马少春,梁秀龄,徐评议.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18号外显子的构象多态性.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2):86-885.闫振文,梁秀龄,杨春水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在皮肤成纤维细胞株转染后的表达.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2):83-856.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27(2):81-827.王丽娟,梁秀龄,刘焯霖等.中国人D13S301位点多态性及Wilson病基因诊断的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1):578.李晓曦,林勇杰,黄灿之,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4(1):40-429.梁秀龄,侯国庆,陈嵘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表达产物的初步研究.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2):86-8810.黄帆,梁秀龄,徐评议.用荧光PCR对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早期诊断及携带者检测.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1;18(1):17-2011.侯国庆,梁秀龄,杨春水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蛋白产物表达的改变.中华医学杂志.2001;81(6):366-36712.侯国庆,梁秀龄,陈嵘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表达产物及基因突变的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1;18(3):165-16813.丰岩清,郭云良,梁秀龄.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突触素表达的影响.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9(2):123-125 14.王丽娟,郑芷萍,唐安戊,刘斌,徐卫平,詹培源,周晓红,梁秀龄.阿尔茨海默病18F-FDG PET显像诊断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 27(4): 260-26215.闫振文,梁秀龄.Wilson病基因编码产物:铜转运P型ATP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1;23(5):311-31416.闫振文,石铸,梁秀龄等.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诊治体会.新医学 2001;32(10): 585-58617.黄智恒,徐评议,梁秀龄.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7型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5):272-27518.闫振文,杨春水,石铸,侯国庆,徐评议,黄帆,梁秀龄.RT-PCR检Wilson病基因在Menkes病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株转染后的表达.神经生化学通讯.2001;14(2):1-519.梁秀龄,石铸.我国神经遗传病的过去、现在和展望.当代医学 2001;7(12): 48-5320.刘军,邢诒刚,梁秀龄等.人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及测序.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22(6):436-43821.Pingyi Xu ,XL Liang ,WD Le ,J.Jaukovic. The high frequency of ATPTB gene mut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Wilson’s disease. Archives Neurology .2001 ;79, 1792-1798.22.Guo-Qing Hou ,Xiu-Ling Liang ,Rong Chen,ect.Copper transportion of WD protein in hepatocytes from Wilson disease patients in vitro.World J Gastroenterol.2001;7(6):846-85123.梁秀龄.我国神经遗传病研究的概况和展望.镜湖医学,2001;1:1-324.王进,罗杰峰,梁秀龄.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分型研究.临床荟萃.2002,17(1):1-225.闫振文,梁秀龄,杨春水等.PCR技术对Wilson病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的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2):94-9626.王丽娟,唐安戊,刘斌,郑芷萍,周晓红,乔穗宪,刘新通,詹国华,梁秀龄.帕金森病脑18F-FDG PET显像临床研究.中华核医学杂志.2002; 22(1): 17-1826.王进,罗杰峰,梁秀龄.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血中Cu/Zn SOD及MDA值变化与临床分型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1):38-4028.刘军,肖颂华,陶恩祥,梁秀龄等.pCDNA3-AADC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2;28(4):255-25729.黄智恒,徐评议,梁秀龄.广东汉族人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基因突变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4):248-25130.丰岩清,王莹,黄帆,徐评议,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表达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和纯化.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4): 241-24431.石铸,梁秀龄.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Wilson病的实验研究.华夏医药 2002;6(6): 18-2032 石铸,梁秀龄.神经梅毒误诊分析.镜湖医学,2002,2:15-1733.王丽娟,赵洁皓,詹培源,郑芷萍,周晓红,唐安戊,刘斌,詹国华,梁秀龄.帕金森病患者脑代谢与认知功能的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21(5):336-33934.阮少川,石铸,刘卫彬,梁秀龄.神经梅毒误诊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3(1): 25-2635.石铸,李洵桦,王莹,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组织WD基因mRNA的表达特征.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9936.盛文利,廖冰,朱良付,梁秀龄.第48例-反复头痛、呕吐七个月余,发作性抽搐五个月余.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36(1):67-6937.阮少川,石铸,刘卫彬,黎锦如;,梁秀龄.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与诊断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2):97-9938.张为西,王莹,梁秀龄.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及Meige's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3):204-20639.任廷文,梁秀龄,石铸等.Wilson病ATP7B基因铜离子结合区缺失突变体构建及功能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3): 261-26440.石铸,王莹,任廷文,梁秀龄等.TX小鼠的铜代谢特点和肝脏病理学特征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3):211-21341.石铸,梁秀龄.Wilson病的动物模型.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3; 11(1): 88-9142.王莹,梁秀龄,杨勇等.先铜后锌孵育对WD患者培养细胞内金属巯蛋白代谢的影响.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3;2(7):21-2343.谢秋幼(综述),梁秀龄(审校).三核苷酸重复疾病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3;26(6):330-33344.黄帆,朱燕珍,丰岩清,国宁,王莹,徐琳,梁秀龄.Wilson病基因突变酵母分析系统的建立.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5): 455-45845.谢秋幼(综述),梁秀龄,李洵桦(审校).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遗传学进展.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3;26(5):306-31146.徐琳(综述),徐评议,梁秀龄(审校).小鼠白蛋白基因的特异性调控及其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3;26(5): 287-29047.谢秋幼(综述),梁秀龄,李洵桦(审校).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30(12):507-51048.丰岩清,国宁,王莹,黄帆,徐琳,陈曦,梁秀龄.应用USE定点诱变技术制备Wilson病突变体.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6): 585-58849.王莹,丰岩清,国宁,黄帆,徐琳,陈曦,梁秀龄.Wilson蛋白N端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纯化.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6): 560-56350.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等.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7型的分子遗传学诊断及临床分析.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1):62-6551.王进,罗杰峰,梁秀龄.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及家系成员血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中国临床康复.2004;8(7): 1377-137952.杨静芳,江晓华,梁秀龄等.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在检测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中的作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2): 124-12653.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等.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的分子遗传学诊断及临床分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5(2):138-14054.丰岩清,梁秀龄,王莹等.Wilson蛋白离子结合功能的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37(1): 52-5555.石铸,梁秀龄,王莹等. 胚肝细胞移植治疗Wilson病的初步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37(1): 48-5156.刘军,肖颂华,周道友,阎峻,梁秀龄等.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转基因骨骼肌细胞脑内移植后对纹状体区多巴胺含量的影响.中华神经科学杂志 .2004;37(1): 41-4457.陈曦(综述),梁秀龄(审校).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的研究进展.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21(2): 189-19258.谢秋幼,李洵桦,梁秀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前诊断研究.脑与神经疾志 .2004;12(3): 193-19559.杨春水,梁秀龄,闫振文等.中国人WD基因启动子区的DNA序列和结构分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4(6): 481-48360.杨春水,梁秀龄,闫振文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和突变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24(9): 535-53761.谢秋幼,李洵桦,梁秀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的分子遗传学诊断及临床特点.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17(5): 321-32362.刘军,肖颂华,周道友,杨炼红,陶恩祥,梁秀龄等.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转基因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7): 500-50263.徐琳,梁秀龄.胚胎干细胞制备转基因小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Wilson病动物模型的应用展望.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4;27(4): 207-20964.丰岩清,黄帆,国宁,李玲,李洵桦,王莹,梁秀龄.反复误诊的1例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病理研究.热带医学杂志 .2004;4(5): 535-53865.徐琳,梁秀龄,徐评议等.小鼠肝脏特异性表达载体ALB-ATP7B的构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5(1)34-3866.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等.我国南方汉族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同基因亚型的频率分布.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27(9): 555-55767.丰岩清,罗柏宁,张成,国宁,李玲,黄帆,李洵桦,黄如训,梁秀龄. 脑脊液漏致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30(6): 460-46168.丰岩清,黄帆,国宁,李玲,黄永清,梁秀龄.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热带医学杂志 .2004;4(6): 690-69269.徐评议,刘卫彬,张成,梁秀龄等.类似肿瘤样表现的不明原因脑炎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6): 507-51170.Feng Yanqing ,Zhang cheng ,Luo boning ,Liang Xiuling ,Guo ning, Huang fan ,Li Ling , Li Xunhua.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report of two cases.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4,12:1884-1888.71.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遗传学诊断与临床应用.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5;22(1): 71-7372.梁秀龄,陈曦,李洵桦等.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若干问题.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1): 57-5973.陈曦,梁秀龄,汤其强等.1-6月龄TX小鼠铜代谢和肝损害情况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26(3): 253-25674.汤其强,梁秀龄,陈曦等. pcDNA3.1(+)/ATP7B对TX小鼠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26(4): 388-39175.谢秋幼,李洵桦,梁秀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遗传种质库的建立.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1632-163376.汤其强,梁秀龄等.Wilson病重组腺病毒载体Ad-ATP7B的构建.中华神经科学杂志.2005;4(6):541-54477.石铸,梁秀龄.真核细胞的铜转运及稳态调节.解剖科学进展.2005;11(3):248-25278.石铸,梁秀龄,陈曦.以肝损害首发的儿童Wilson病的早期诊断.广东医学.2005;26(11):1363-136479.Shi Zhu,Liang Xiuling,Chen Xi.Diminution of toxic copper accumulation in toxic milk modeling Wilson’s disease by embryonic hepatocyte intrasplenic transplantation. World.J.Gastroenterol.2005;11(24)80.Feng Yanqing ,Guo Ning ,Huang Fan, Li Ling, Li Xunhua, Zhang Cheng, Liang Xiuling. Clinical, pathology ang genetic study of a kindred of 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5;118(8):695-698.81.杨春水,梁秀龄,李建英,等. Wilson病ATP7B基因启动子区的研究.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 4(8):761-76582.杨春水,梁秀龄,李建英,等. WD病 ATP7BATP7B基因启动子区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 响.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5, 22(5): 93-9583 谢秋幼,李洵桦,梁秀龄. 泛素依赖的蛋白水解通路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分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11): 690-69384. 谢秋幼,梁秀龄 ,李洵桦.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在PC12中的表达.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5): 397-39985. 徐琳,梁秀龄,徐评议,黄彬,林正,黄帆,丰岩清. 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检测Kbpala /Alb-ATP7B 短暂转染的表达.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3s): 45-4886. 谢秋幼,梁秀龄 ,李洵桦等. 细胞凋亡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2): 124-12787. 徐琳,梁秀龄,徐评议,等. 肝脏特异性表达载体kbpala/ALB-ATP7B的构建及表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6(3): 145-14888. 赵霞 周列民 周珏倩 操德智陈子怡 李伟峰 梁秀龄. 雌激素对Ⅰ型神经纤维瘤发生机制的调控作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39-4389. 黄丽 李洵桦 梁秀龄 李爱萍 庄甲军. 影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预后及疗效因素的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1):11-1490. 黄丽, 李洵桦 梁秀龄, 等. 各种辅助检查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价值.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 19 ( ) :8-1191. 杨静芳, 梁秀龄,马守忠,等. 74 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ATP7B 基因七种新突变的发现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39(10):673-67792. 梁秀龄. 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11): 724-72593. 李洵桦, 陈素琴, 田伟, 陈子怡, 李爱萍, 李立, 梁秀龄.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八个家系临床特点分析.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11): 730-73394. 丰岩清,刘卫彬,陈子怡,国宁,陈曦,文建明,黄帆,梁秀龄. Dejerine-Sottas病(1例报道和文献复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6,32(6):555-55895. 梁秀龄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与治疗中需注意的问题.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7,7(1): 4-896. 陈曦,丰岩清,王莹,石铸,黄东锋,黄劭敏,梁秀龄.肝损伤Balb-C小鼠用于细胞移植治疗的有效亚致死放疗剂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645-64897. 陈曦, 国宁, 王莹,梁秀龄, 丰岩清, 石铸, 丁建新, 黄劭敏. 干细胞移植前TX小鼠有效放疗剂量的探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 33(2): 108-110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人类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一个灵活的聪明的头脑,还要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更要有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因此要提高人类的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延长人类的生存时间,就必须对孕妇的营养膳食和**进行研究探讨。因为孕妇肩负着孕育新一代的特殊任务,直接关系到未来国计民生的兴衰,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与发展。因而合理、科学的饮食与健康,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吉林市各妇幼**站100多位孕妇的营养饮食及**的调研随访,我初步掌握制定了孕妇营养膳食和**的方案及原理,同时也查阅了国内相关这方面的资料,对更好地保证孕妇健康及胎儿发育都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孕妇、营养膳食、**、误区、探讨。一、要了解和掌握孕妇每日膳食的营养素标准,必须掌握对正常成人的营养素标准,孕妇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的《推荐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的说明》的规定,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是作为保证正常人身体健康而提出的膳食量标准,供作设计和评定膳食的依据,并规定国家和地方事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必须有一定是营养储存,能够动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较长期的摄入不足,必然耗尽体内的储存,导致营养缺乏病的发生。具体如下:(一)能量:人体所需要能量以供代谢,生长,泌乳,维持体温和从事体力劳动是消耗。正常情况下,人体是能量的需要与其食欲相适应。但与劳动强度,生理状况,气候和体型有关。孕期除了维持本身热能的需要外,还要负担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胎盘和母体组织增长所需要的能量。此外,还需要储备一定的脂肪和蛋白质,为以后做准备。因此,热能需要量应在极轻体力劳动者所需的9200千焦的基础上,再增加1250千焦。较高的热量是通过提高主食的量,孕中后期应当摄入400-500克以上的主食①。适当地提高脂肪的摄入量及增加肉类等食物实现的。(二)蛋白质:根据1985年FAO/WHO/UNO报告认为,承认蛋白质需要量为每月0.75克/千克体重,孕妇约为1.0--1.2克范围。怀孕期间,不仅胎儿的生长需要蛋白质,而且孕妇本身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蛋白质,以满足子宫增长,乳房增大以及胎盘、羊水和血容量增加的需要。孕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使胎儿生长发育低下,致使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低体重儿发生率增加;蛋白质营养不良还可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并使脑成分发生改变。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中期妇女每日应较一般非孕妇女增加蛋白质摄入量15g,孕后期增加20g,除保证数量外,还应提高蛋白质的质量,应保证摄入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优质蛋白质。(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在70%,脂肪能量不宜超过30%,膳食纤维是植物中的一种成分,不能为人体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没有营养功能,但对人体健康有益。可使一些有害代谢物较快排除体外。过多,也将影响矿物质的吸收。(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1,钙 :500--600mg/月(健康人)800mg/月(孕妇)2、铁: 15mg/月(健康人);孕妇30----60mg/月。这在一般膳食中不能达到,产后还要补充2--3月。3、锌、硒、碘。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报告,确定了其供给量。(五)维生素1、维生素A,供约800微克/日2、维生素D,供给量10微克/日3、维生素E,指生育酚类,其作用与生育有关。4、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前两种为0.5mg,后一种6mg。孕妇则分别为0.6mg和6mg.5、抗坏血酸,成人健康与孕妇均30--75mg二、孕妇在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重点补充合理的膳食营养 (一)在怀孕的前三个月,胎儿各器官处在分化形成阶段,特别是胎儿的神经管及主要内脏器官,因此孕妇要特别注意膳食中的营养均衡,保证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其它无机盐的供给。而此期又逢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厌食、偏食等早孕反映,故增加营养应注意饮食的质量,多以清淡,合口味,益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物并注意多吃一些粗制食品,宜少吃多餐,争取不要减少总的摄入量。(二)在孕中期(4--6月)是胎儿生长发育及大脑发育的迅速阶段。胎儿除体重迅速增加外组织器官也不断地分化完善,孕妇体重也60%以上在此期增加的,此期的营养饮食质与量都必须保证。并注意食物的基本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矿物质搭配合理。有学者指出,此期间多食植物性食物,可以使胎儿大脑沟回增多,脑组织发育迅速,出生后的孩子聪明过人,因而孕妇膳食应重点做到:1、避免挑食,偏食,防止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缺乏。2、做到荤素搭配,合理营养。3、把好食物质量及烹调关,切忌食用未煮熟的鱼和肉。4、对热量的需要明显增加,适当增加米面等主食及鱼、肉、蛋、奶、豆制品、花生、核桃等副食。5、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钙的增加量较大,奶,豆制品,海产品,多叶的绿色蔬菜等都是较好的营养素来源。(三)孕晚期(7--10个月):胎儿生长更快,是其肌肉,骨骼,脂肪及大脑发育完善的时期,孕妇所需要营养也达到高峰。因此孕妇在膳食方面进行调整,主要应增加蛋白质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摄入,并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糖、淀粉)及脂肪的摄入,以免造成孕妇体重过重或胎儿偏大,增加难产机会。因此,孕妇在此期的饮食重点应做到:1、适当增加豆类蛋白质,如豆腐和豆浆;2、可多食一些海产品,如:海带、紫菜、动物内脏和坚果类也是不错是食品:3、注意控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量,尤其是有水肿的孕妇,以免发生水肿从而引起怀孕中毒症;4、孕妇应选择体积小,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减少营养价值低而体积大的食物,如土豆和红薯等;5、易少吃一些能量高是食物,如白糖,蜂蜜、肥肉等甜食,防止食欲降低影响其它营养素的摄入;6、有水肿的孕妇,食盐量每人应限制在5克以下。三、孕妇应注意饮食中的误区。既然孕妇肩负着特殊的重担,适时的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必须合理、科学的膳食,盲目吃喝,不仅损害母体健康,而且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导致畸形胎。为了优生优育,孕妇的日常饮食要注意走出以下误区:1、多吃肉可生胖娃娃。因多食肉类可使孕妇体内脂肪的贮藏增多,同时妊娠量消耗较多而糖的贮存减少,这对分解脂肪不利,所以需因氧化不定产生酮体,使同体血症倾向增加,孕妇可出现尿中酮体,严重脱水,唇红,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美国医学研究发现,孕妇高脂肪饮食,可增加女儿患癌的概率。2、多吃蛋孕育聪明儿。孕妇多吃蛋类,摄入蛋白质过多,在体内可产生大量硫化氢,组织胺等有害物质,同时可导致胆固醇增高,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头晕疲倦等症状,还可以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孕妇的**。有学者研究指出,过高的蛋白质贮存在人体的结嫡组织内,可以引起组织和器官的变性,使人罹换癌症。3.酸性食品可防孕吐德国学者研究发现,妊娠早期的胎儿酸性低,母体摄入的酸性物质,容易大量聚积在胎儿组织中,影响胚胎细胞的正常分裂增殖与发育生长,并易诱发遗传物质突变,导致胎儿畸形。4.多补钙小儿筋骨壮营养学家认为,孕妇补钙过量,胎儿有可能患高钙血症,出生后,患儿会囟门太早关闭,颚骨变宽而突出,鼻骨前倾,主动脉狭窄等先天性疾病。5.吃咸食物有滋味现在医学认为,摄入过多钠盐,会加重患有妊高症孕妇的症状,使浮肿、高血压和蛋白尿加重,甚至头痛、眼花、胸闷、晕眩,因发生子痫而危及母婴安康。6.多吃糖孕妇有精神 意大利医学家发现,因血糖偏高的孕妇出生体重过重胎儿的可能性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出现妊娠毒血症的机会或需剖腹产的次数升高,同时加重肾脏负担,降低机体免疫力,易受病毒、病菌感染。7.服食补品可壮体质孕妇盲目服用鹿茸、桂圆、胡桃等温热性补品,易致阳虚阴亢,加剧孕妇水肿、高血压、便秘等症状,甚至发生流产和死胎。8.霉变的食物孕妇如受霉菌毒素的侵害,可使染色体断裂和畸形,有的停止发育,发生死胎流产,有的产生遗传性疾病或胎儿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愚型等。四、孕妇在各孕期阶段的膳食原则根据孕妇在各期膳食的不同特点及一些不合理的饮食,总结出孕妇的膳食原则,供参考如下:(一)、怀孕期的膳食原则:1、胎儿生长慢,营养上没有特别要求,按正常营养膳食即可。2、处理妊娠反应,调整进餐次数与食物内容,尽量达到营养供给标准。3、忌烟、酒,忌兴奋性饮料,忌辛辣刺激等食物。(二)、孕中期的膳食原则:1、平衡膳食,特别要注意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高钙、高 铁、健脑等食物。2、要有新鲜充足的蔬菜、水果。3、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4、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毫克。5、忌烟、酒,忌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三)、孕晚期孕妇的膳食原则:1、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高钙、高铁的食物,当膳食不足时要 服用钙片及维生素;2、要多吃新鲜的黄、绿色蔬菜、水果;3、每天要多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4、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水肿严重时要忌盐,减少饮水量;5、少食多餐6、热能供给以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0.9千克为限。体重过高时,应适当减少主食和食物脂肪,不吃甜食,宜多吃粗杂粮、豆制品、蔬菜和清淡食物。五、孕妇在孕期的预防**孕妇在孕期不仅要充分正确地进食,努力做到均衡饮食,保持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预防**也是至关重要的。1、孕早期,呕吐十分剧烈,且饮食疗法效果不好,可在医生指导下补液;2、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请教医生,检查了解胎儿及孕妇是否良好和健康;3、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孕妇的饮食及胎儿的营养吸收;4、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通风良好,预防疾病及传染病的发生;5、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食品,如孕妇在怀孕期间每日需400微克叶酸来防止诸如脊柱裂之类的先天缺陷;6、注意口腔卫生,因为牙齿的发育是从胎儿期开始的,所以从母体怀孕时起,就应该注意与牙齿健康有关的食物摄取,从营养素来说最重要的是钙。正常人每公斤血清中钙与磷的乘积应为35-40毫克,这时体液中的钙与磷就能在骨的有机质先形成胶体的磷酸钙再沉淀为骨盐。当这个乘积小于30毫克,就会影响牙齿的质量并出现佝偻病、X型腿等;从消化机制来说,食物进入口腔主要靠牙齿的咀嚼将食物磨碎,并与唾液混合为滑润的食团咽入胃中,牙齿不好,会影响咀嚼,往往会诱发一系列胃病,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7、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及洗澡,因为皮肤不仅能抵挡病菌的侵入,同时有利于体内废病物质的排出;饮水有利于排毒,专家建议孕妇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克。8、远离嘈杂混乱的公共场所及有毒有害区域,禁烟酒。因为它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特别大,尤其损害胎儿的智力,增加先天愚型胎儿的几率。孕妇日常饮食中少食或不食的食物有:味精、油条、咖啡和可乐,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未煮熟的鱼、肉、蛋等食物。六、孕妇的各阶段膳食方法1、孕妇早期膳食早期孕妇正处于胚胎细胞的分化增值和主要器官形成的重要阶段,虽然胚胎生长发育相对缓慢,平均每日增重1g,这时的营养量与孕前大致相同,大多孕妇出现不同反映,往往致变饮食习惯,影响营养素的摄入。孕早期主要是合理膳食,防止妊妊娠反应引起母体严重营养缺乏,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所以要鼓励孕妇进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最好,少食油腻食物,多餐少食,选择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蛋、鱼、禽类,适当用一些强化食品,补充B族维生素可改善食欲。2、孕中期膳食中期是胎儿生长加速加快时期,也是骨骼、牙齿、五官、四肢开始形成和大脑发育时期,因此对孕妇的食物品种数量都要增加,以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经常摄入肝、动物血、大豆制品、肉禽、鱼蛋、蔬菜、水果、豆浆、奶、小米、玉米等食品,也可经常食用一些虾皮、海带、紫菜含钙量高的食品,以及深色、绿色蔬菜。3.孕后期膳食孕后期三个月胎儿生长最快,体重增长占整个孕期的一半,所以这个时期要给孕妇增加优质蛋白质和钙、铁的摄入量,每周要食两次动物肝脏或动物血,增加豆浆和牛奶以及足够的营养素。总之,对孕妇的膳食**进行探讨是相当必要的,也是复杂的,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孕妇随访的数量较少、时间较短、难免对其膳食及**的研究过于肤浅或不全面,有待于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进一步探讨、完善。

在肿瘤医院实习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乙肝的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部分关于传染病预防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方法及措施分析2、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分析3、关于天津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调研报告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有关问题研究5、关于安庆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若干思考6、就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有关问题的讨论7、关于预防夏秋季节传染病工作指示8、农村居民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与干预效果分析9、具有预防接种的乙肝传染病模型分析10、关于强化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可去医院查下病人的病历。

OK ,帮你搞定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