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材料的话,我认为你先提炼材料的关键字,并结合当今社会的热点和比较敏感的词汇。如果是议论文的话,就直接在第一段就能找到了
一、明确方向——围绕题干“关键词”展开阅读。综合写作中,梳理材料,高效阅读一直都会有困惑,要么漫无目的、要么不知所云,这些不仅会降低阅读速度,更会影响到准确立意。在近几年的山东事业单位考试中,无论是统考还是非统考,围绕话题写文章是趋势,更多的会在题干中将话题“关键词”明确表述,我们只要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围绕题干“关键词”进行材料梳理、立意,就可以保证观点准确,符合命题人意图,以一道试题为例,根据给定材料,以“文化自信”为主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议论文。题干关键词“文化自信”说明,我们梳理材料时要紧紧围绕“文化自信”展开,绝不能脱离这个主题。二、明确表达——梳理“对策”“影响”是关键。在把握住题干“关键词”的基础上,梳理材料时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让立意的表达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呢?我们还是以“文化自信”为例,梳理材料要围绕“文化自信”展开,一方面,可以写“对策”,也就是怎么样才能实现文化自信?材料中只要是能够支撑或增强“文化自信”的对策,我们都可以梳理总结,纳入谋篇布局中来。另一方面,可以写“影响”。树立“文化自信”能够带来什么好的作用?即“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材料中只要是文化自信的有益作用,都可以纳入文章书写。这种方法在表达上更有针对性,更适合考场操作。三、明确概括——“大道至简”学会取舍是核心。明确了立意的方向和材料的主线,最关键的就是“写什么”。众多“对策”“影响”,如何取舍是关键。这里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恰当概括材料的段落大意。我们还是以“文化自信”为例,能够与“文化自信”构成直接关联的、有一定高度的“对策”“影响”,才是我们要写的维度。与“文化自信”构不成直接关联,或者高度、范畴比较小的维度,我们就要敢于舍弃。只有抓大放小,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明确立意,写好文章。四、明确思想——透过材料看“实践”才是真谛。知道立意找什么、怎么找、怎么表达,最后就是立意的思想,到底该确立在哪个维度?从历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来看,给定资料通常都会涉及领导人的讲话。尤其是国家领袖的讲话,通常就会包含我们所要明确的思想。因此,在确定文章立意时务必以领会国家领袖的讲话为基础,既能符合材料观点,又能具备实践的维度,这才是我们最佳的立意切入点,也是最佳的文章写作维度,切忌围绕题干“关键词”漫无目的的发散,要学会从材料案例入手,联系实际,学会用权威人物的视角,洞察社会实践。
开头结尾和每段第一句,一般有三到四个论点,每段一个,找到各个分论点自己总结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文献综述是将针对某一课题的大量分散、重复、甚至相互矛盾的文献资料进行提炼、综合、归纳,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评述,并加入综述者的观点,提出展望的一种科技文写作文体[1]简单来说,综述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缺点、贡献以及历史进程的审视性分析与评论因此,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内涵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 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章节。一个资料全面、研究深入的综述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确立学位论文的选题,还可以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作用和意义 (一)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寻求切入点和突破点 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创新是对现有研究不足的弥补或突破。任何研究课题的确立,都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的研究基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的趋势以及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的可能性。在综述中,“现有研究的基础”体现在“综”上。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预测后续研究成功的可能性。“问题、不足和发展趋势”体现在“述”上,是综述撰写者结合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行的反思与发现。 研究生通过撰写综述,对不同研究视角、方法,不同研究设计,特别是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批判与反思,可以深入了解各种研究的思路、优点和不足,在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寻找论文选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使自己的研究真正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二)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有力的论证依据 文献综述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最新成就,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从已有的研究中得到的启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论文深入研究的新方法、新线索,使相关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可以为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丰富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上。 (三)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科学工作者应把人类历史上尚未提出的或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的选题。从事这种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科学研究。”有专家估计,我国有40%的科研项目在研究前其实在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关成果。重复研究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将导致科研本身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凯斯工学院研究基金会调查统计,一个科学研究人员在一个科学研究项目中用于研究图书情报资料的时间,占全部科学研究时间的1/3至1/2。文献综述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占有已有的研究材料,避免重提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做前人已有的研究,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因此,研究生在确定学位论文选题之前一定要做好文献综述研究,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四)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作用在于介绍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设计的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选题的创新之处。这样,既能反映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又可以使评审专家充分了解论文研究的价值,判断研究生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保证论文的评审获得好的成绩。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一般步骤 文献综述的撰写步骤一般可分为文献的搜集,文献的阅读和分类,文献的加工、比较和评述,预测趋势或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一)文献的搜集 梁启超曾说:“资料,从量的方面看,要求丰备;从质的方面看,要求确实。所以资料搜罗和别择,实占全工作十分之七八。”可见文献搜集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文献的搜集包括检索和初步筛选两个紧密结合的方面。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的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一般可以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完成,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光盘、网络或期刊数据库检索。常用的检索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与检索相伴的是对文献进行初步的筛选。研究表明,按质量的优劣可将文献分为三种类别,一种是占30%左右的必要情报,一种是占5%左右的错误情报,其余的则是冗余情报。冗余情报中又可分为必要的冗余和不必要的冗余。因此,“无论任何研究工作,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在检索的同时,可以通过鉴别文献的真实性、先进性和适用性进行筛选。文献的真实性可从其内容、密集程度、类型、来源渠道、出版单位、作者的身份以及引用率高低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判断。文献的先进性是指在观点、方法、材料等方面有某种创造或突破,可从文献发表的时间、文献的来源、文献的影响和有关评论加以判断。文献的适用性是指文献对研究适合的程度,主要考虑文献中的观点是否合乎实情,与自己选题的相关程度等,可以通过读摘要、结论或绪言、跋等进行判断。 (二)文献的阅读和分类 阅读是全面掌握文献观点、内容、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也是写好综述的基础。“教育研究文献的各种报告在其质量及综合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研究者在阅读报告时,就应带有某种程度的批判性。”对于选定的有代表性的文献要“批判地精读”。很多观点的分歧,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是因为对概念理解的不同造成的。因此,首先要按照作者的研究思路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全面分析文献的观点,理解作者是在什么层面和意义上使用概念的,避免不必要的争论。阅读时要做好笔记,如做摘要、批注、札记、卡片等,详细、系统地记录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阅读的同时,要批判地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以便发现尚未研究的问题。其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研究中使用。可以参考的标准有:1、按学科领域分类;2、按学术观点、学术流派分类;3、按问题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分类;4、按研究程序或研究方法的运用分类等。 (三)文献的加工、比较和评论 撰写文献综述的关键在于对文献观点的加工整理和评论。首先,对文献的观点按照一定的原则,如上文所提到的分类方法,进行整理、陈述,使之系列化、条理化。提炼观点时,要力求做到准确无误,不片面理解。其次,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和评论。分析、比较和评论时要保持思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做到客观公正,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不可吹毛求疵。对于不同或矛盾观点的分析和评论,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视角,注意其不同的原因,不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滥加褒贬。 (四)预测研究趋势,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的结尾应在考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该学科领域当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应用价值、实际意义,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或前景,从而提出新的研究设想、研究内容等。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所在,也是文献综述的点睛之笔。 对研究生而言,综述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分析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如何确定选题呢?首先,从对现有研究缺陷的分析中寻找问题。现有研究的缺陷可能是方法论的局限性、理论基础的片面性,也可能是研究设计的不足或研究方法运用的不当等,这些缺陷必然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普遍性。其次,可以通过对不同甚至是矛盾观点的比较寻找问题。观点的不同可能是研究视角或方法的不同造成的,“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任何单一的视角或方法所看到的都可能只是事物真相的一面,研究生可以从对矛盾观点的比较分析中得到启示。再次,研究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或实践经验,寻找那些尚未引起研究者注意的问题。最后,可以尝试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或方法研究问题。“求助于若干最有关系的学科和它们所提出与运用的一些观点,有很大好处。”单一的视角或研究方法“就像戏院里的聚光灯,当用强烈光线照射舞台前方的某些部位时,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部位上,同时把其他特征降到背景和边缘的地位”;而多学科的视角或方法“就像所有灯光都照射在舞台上,人们的目光在整个舞台前后漫游”。将新的学科或方法引入某一领域的研究,用不同角度的“聚光灯”照亮研究对象的“某些部位”,有助于拓展研究的思路与视野,全面认识研究对象。 三撰写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一)文献搜集不全,遗漏重要观点 有些研究生由于资料搜集范围或方法不当,未能将有代表性的资料完全纳入研究的范围,或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其结果便是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研究现状,或片面理解他人研究结果,从而盲目地认为某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使得自己的研究变成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因此,在撰写综述前一定要全面搜集资料,学位论文研究更要“必能精通专门之学,读尽专门之书,真有所见出乎其外方可下笔”。 (二)文献阅读不深入,简单罗列,“综”而不“述” 撰写综述必须充分理解已有的研究观点,并用合理的逻辑(或是时间顺序、或是观点的内存逻辑、相似程度等)将它们准确地表述出来。如果综述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未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那么内容就会十分杂乱,缺乏内在的逻辑。这样不利于厘清已有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难以认清某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程度、存在的问题等,更不必说走到问题研究的前沿了。 如果是“综”而不“述”,那么,即便是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 (三)个人观点在综述中占主体 有些研究生在综述中对研究现状的梳理和介绍只是一笔带过,用大量的篇幅进行评述,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结果将文献综述写成了评论或研究计划。 文献综述主要是梳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动态,厘清研究现状进展与困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因此,综述的重点在于“综”,即其主要部分应是对前人观点的客观阐释和分析;个人观点,即适当“述”,可以起到点睛式的评论或启示的作用,但不应是主体。另外,综述提炼的观点必须以原始文献为依据,不能把观点强加给原作者;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可对原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议,但论据必须充分,并能使读者分清哪些是原作者的观点,哪些是综述者本人的观点,不能混杂在一起。 (四)避重就轻,故意突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 如前文所述,研究生写综述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学位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有些研究生在做完综述之后,还是难以发现问题,便认为该领域已经无问题可以研究,为了完成论文便故意在综述中漏掉或弱化某些研究成果,或者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以便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重复研究,其创新性是可想而知的。其实,未能发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自身的学术积累不够或思考不深入;可能是选题不当,过大或过小;也可能是学科发展处于“高原阶段”。但未能发现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更不能随便拿一个研究过的问题敷衍了事。如果是自身原因,研究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静下来认真深入思考,完成选题;如果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则可以尝试通过开辟新领域、使用新方法、提供新材料等方式完成选题。
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提取的方法一、从“是什么”的角度分解即从中心论点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如,“诗意的生活,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播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地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这个观点,就可以分解成以下三个分论点:①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尽天涯,开始追寻之旅。②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机会去实现理想。③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用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例文】包 容(2004北京满分作文)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古老的东方,人们也世代传承着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实在碰撞在一起,于是人们发现,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这个美丽星球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佛经有言:“一念境转。”同是面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睚眦必报带来的是心灵的负累,真正仁者觉者会选择一份包容,一份泰然。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能够兴师复仇,一雪前耻。他可以忍受卧薪尝胆的苦楚,却在灭吴后下令诛尽吴国宗室。他懂得隐忍,却不懂得包容。齐王韩信未发迹时有过“胯下之辱”,但在统一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记前嫌地任命他为巡城校尉。仅从这个角度来说,韩信的人格,要比勾践健全得多。鲁迅先生的“一个都不宽恕”未免失之偏执,但那是在丧失了迂回的耐心后对黑暗现实的极端反抗。他还说过“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就是他包容的一面。他笔下的阿Q,听到人家说“疤”、“瘌”、“秃”、“光”就要和人拼命,到了后来甚至连“灯”字也不许别人提了。“天地本宽,鄙者自隘”,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必然是一个诸多忌讳、性情偏执的人;而一个连“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无法容忍的社会,也注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然而,包容不等于放任和纵容。人类社会是由潜在的规则加以维系的,无节制的纵容同样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包容也不等于隐忍不发。“忍”是心上刀,是刻意的制怒和压抑,迟早有爆发的一天。包容则意味着不自知的恬静和淡然。包容更不等于沉默和忘却,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真正的包容,应该如伏尔泰对其政敌所说:“虽然不赞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包容是海纳百川,包容是厚德载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宁静致远。康德告诉我们“只有两样事物能让我的内心深深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璀璨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如是我闻;当今世界、种族、宗教冲突不断,“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是我愿!【评析】这是一篇立意高、气度大、文质兼美的特等卷考场范文。它的成功之处是:作文的内容反映出该考生对“包容”题意的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范文开篇立意起点高。作者从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上,把对“包容”的理解定位在这样一个高度上:“包容,是这个美丽星球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 (好一个“共同拥有和赞美” !)然后,作者分别从“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 “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展开论述,层层深入,中外结合,把自己对“包容”的认识讲得头头是道,深入浅出。接着,作者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并结合自己切身体会,从反面将对“包容” 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高度来理解,这就是:“真正的包容,应该如伏尔泰对其政敌所说:“虽然不赞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卒章先用排比:“包容是海纳百川,包容是厚德载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宁静致远。” 再用康德的名言(“只有两样事物能让我的内心深深震撼……)和自创的歌词(“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来结束全文,有水到渠成的功效。基于以上评析 本篇当属不可多得的特等卷范文。二、从“为什么”的角度分解着眼于“分析问题”,这是一种因果分解,从坚持中心论点的意义的原因或提出中心论点的意义的原因这一角度分解中心论点。如,“帮助,是盛开的花朵,自有它的芬芳和硕果”就可以分解成以下三个分论点:①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它点燃生命的希望;②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它开出了青春的芬芳;③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它结出了事业的辉煌。三个分论点多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要“帮助”这个中心问题。【例文】谈 意 气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三、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解着眼于“怎么办”即“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分解中心论点,即分论点依次提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如,“爱,需要我们用心来传递”就可以分解成以下三个分论点:①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标志;②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③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从“笑出真诚”“做出宽容”“伸出援手”三个方面,阐述传递爱心的途径和方法。在运用并列式结构时,要注意各个分论点或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彼此的照应、衔接,不要东拉西扯地罗列一些不相干的问题。【例文】修 理 精 神 的 家 园潜江市实验高中2009届学生 张素洁当对着梳妆镜修饰容貌时,你是否会想到,还有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东西正急需修理呢?对,我们的精神家园,那正日趋破坏的心灵栖息地,正等着我们修理呢!用知识来修理家园,用满腹的诗书升华我们内在的气质。修理精神家园,就得播下诗书的种子。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腹中的“墨水”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如一股幽泉从心底往上涌动,最后转变成沁人的清香。对诗书、对知识的领悟,不仅增长着我们的才干,丰富着我们的经验,扩展着我们的视野,而且会成为我们建筑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材料。正是因为播下了知识的种子,我们所懂得所理解的就更多,对生活的理解就越透彻,内在的气质也就更厚重,才为修理那家园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用良好品德来修理家园,让正直、诚恳、善良成为我们闪光的性格。修理精神家园,就得用良好品行作为肥料。那肥料所滋养的,将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受到滋润的还有那周围的一切。“君子正其行,方可为道”,我们本无须“为道”,但却得“正其行”,正直的行为会让我们更懂得虚假的丑恶,而诚恳与善良这些美则更能让我们学会与人相处,真诚而又不过分。带着这些“正行”来施肥于家园,怎能不让那里充满着正气与生机,充满着高尚与感动,怎能不为那种子的开花结果立下一个掷地有声的保证呢?用勤奋来修理家园,让奋斗与辛勤的汗水成就我们充实的内心。修理精神家园,就得用汗水与泪水来浇灌。“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然而,当初它的芽,却浸满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我们要想让那精神家园开出鲜艳的花朵,奋斗的汗水最有效。有时,只需要坚持一下,拼搏一回,带着汗水去攀登那成功之梯,我们的心灵也会为自己而感动,被自己充实的内心所感染。因为奋斗,因为勤勉,我们才会感到因此而带来的成功是幸福的,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会因此开出绚丽的花朵。精神家园,如真的需要修理,我想,就得带着知识,涵着品行,付出汗水,去播种,去灌溉,唯有如此,那你才会永远是春天!樱桃红,芭蕉绿,无奈难敌晚风急。外在的太肤浅,内在的才能永恒,那么,开始行动吧,提提神,深呼吸,去修理我们的精神家园吧!
你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东西。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掌握以下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设疑法 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分类法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如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层进法 是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如以《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乐为“小善”,体现心灵美;②乐为“小善”,能使集体团结、友爱、和睦、互助;③乐为“小善”,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从个人到集体到社会,范围由小到大,意义由浅入深。 对比法 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如以《如何估价自己》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辩证法 是依据辩证思维的法则,采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方法,由点到面,由主到次,由表及里地提炼分论点。如以《学与问》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学而知、学而广,勤学与好问是连在一起的;②不能问者,则学不能进,不能学者,则不能有问。 以上归纳的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在实际的运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交叉、综合使用的。只要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掌握好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的原则,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正确--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深刻--抓住材料的定向和实质新颖--合乎情理的推理与想象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法:如何设置分论点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到三个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一、设疑法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例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在同一篇文章中将这三问题全部阐释清楚,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分解“是什么”从中心论点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例如:以《阅读是一种孤独》为题: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二)分解“为什么”这是一种因果分解,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例如:以《帮助是盛开的花朵》为题:帮助是盛开的花,她点燃生命的希望;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开出了青春的芬芳;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结出了事业的辉煌。(三)分解“怎么办”就是从解决问题办法的角度分解论点。例如:以《爱,用心来传递》为题: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二、辩证分析法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①正反对照分析,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正确的观点和做法都有与之对立的观点和做法存在。写作议论文时,如果能把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和做法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建立对照式的分论点,必定能更好地彰显正确观点的可信,暴露错误观点的荒谬。例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②一分为二地分析例如:要论证 '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三、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例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采用条件分析的方法,先设想一下,'要做跨世纪的接班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就可以得到下列三个分论点: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②要有过硬的本领,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我们了解了分论点设置的基本方法。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如何让分论点更好的呈现,即分论点呈现的形式。一、诗句呈现就是将分论点以若干个有针对性的诗句或名言形式展开。诗句式方法更适用于有一定文学积淀的考生。在具体的运用中,所选用的诗句要切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或是要巧妙过渡以使诗句与文意相关联,决不能使二者相割裂。二、修辞呈现修辞分解法,就是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1)比喻式。用比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形象,论点不直接表明,而是借助喻体,形象化地表达,使文章富有语言美、意蕴美。例 如:以《教育是门艺术》为题,这样分解论点:教育是导航标;教育是启明星;教育是支船桨。这里再介绍一个拟出比喻句的好方法:先抛开本体(如语文),设定几个自己熟悉的喻体(比如球赛、电影、流行歌等),再把喻体与本体相钩连比如,语文是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让我在做完枯燥的数理化后得到全然的放松;语文是一场经典的电影,美伦美奂,意味幽长,让我品味不尽;语文是一曲曲动听的流行歌,永远流淌在我心中等等。(2)比拟式分解。调动想像思维,采用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追求说理形象化和趣味性。例 如:以《在爱的牵动下飞翔》为题,这样分解论点:(借“风筝”之口,向“引线”告白)爱我就不要把我牵得太紧;(借“蛹”之口,向世人宣誓)不要用剪刀,剪开我周身的束缚,痛苦让我自己来承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掌握以下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设疑法 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分类法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如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层进法 是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如以《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乐为“小善”,体现心灵美;②乐为“小善”,能使集体团结、友爱、和睦、互助;③乐为“小善”,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从个人到集体到社会,范围由小到大,意义由浅入深。 对比法 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如以《如何估价自己》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辩证法 是依据辩证思维的法则,采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方法,由点到面,由主到次,由表及里地提炼分论点。如以《学与问》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学而知、学而广,勤学与好问是连在一起的;②不能问者,则学不能进,不能学者,则不能有问。 以上归纳的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在实际的运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交叉、综合使用的。只要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掌握好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的原则,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指示型中心论点寻找方法:一、落笔明旨,标题即中心论点。《敬畏自然》,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俭以养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然。二、开宗明义,开篇亮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我的信念》《马说》《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中心论点在开篇就闪亮登场。《敬业与乐业》首节末尾用“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使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揭示出中心论点。三、承前启后,中部显中心论点。《怀疑与学问》中间部分承上启下,提出中心论点:“怀疑不仅是……,也是……”《想和做》同样在中间部分揭示出中心论点。四、剥笋见心,篇末现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先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水到渠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伤仲永》在叙事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看法。富兰克林的《哨子》结尾推出中心论点。包孕型中心论点如何寻觅:一、提纲挈领,拎出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个分论点,需要我们对分论点逐个加以分析,再综合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致女儿的信》《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都属于这一类。二、追根溯源,推导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看似不明显,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论据才能总结出来,即分析这些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傅雷家书〉两则》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擒贼先擒王。” 只要我们把握住中心论点的内涵、所在的一般位置、它与论据的关系,就能够快速、精确地找到中心论点,“斩首行动”也就大功告成。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我是百度特邀答主谢学姐在线解答,教育机构资深老师,拥有五年工作经验,累计服务6000人,回复需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一下哦。 一、位置法 题目就标明了中心论点。如2014年年闸北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再比如2014年静安区二模《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文章题目也是中心论点,但是注意要改成“我们都应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因为论点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一个明确的陈述。 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第一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再组织论据证明论点。奉贤区2012年二模卷,议论文第一段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两句话“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文章中心论点“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就是开门见山直接提出的。 有些议论文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初步分析之后,在第一段末尾或者第二、三自然段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如2014年长宁区二模《说宽容》,文章第一段用希腊神话海格里斯路遇恨囊的故事,然后引出中心论点“我们一定要心怀宽容”,这个中心论点就出现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还有2013年金山语文一模《由莫言的获奖所想到的》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很有必要大力加强翻译工作”就出现在第三段末尾! 卒章而显其志,中心论点出现在文章末尾。一些议论文由于论述的需要先列举大量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经过层层论证,到篇末才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2012 奉贤一模 《“读薄”与“读厚”》中心论点是“读书的真谛和要义在于:先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就出现在最后一段。 二、概括法 以上说的都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论点的情况,但是有的文章,中心论点是不能直接找到的,需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从全文论证过程中去概括、归纳。 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分论点综合成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分论点综合成一句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虹口区2012年二模《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文章先论证了3个分论点:①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②读书要重视质量③读书要有始终如一的态度 最后得出中心论点是:读书让生命更有价值。 回答论题得出中心论点:“论题”是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论点”则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如2013年徐汇二模,文章题目为《“两小儿辩日”,为何没能辩出科学?》对这个问题作者的见解是什么呢?纵观全文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中心论点:科学创新需要具有挑战精神。 变换题目得出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是一个比喻句或是问句,暗含着中心论点。如2012年长宁二模《人人皆可为国王》文章题目就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读完文章你会发现中心论点:人人在精神上都能得到满足,其实就暗含在题目中了。 用论据反推中心论点:分析论据特别是事实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如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 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贝多芬经历挫折最终“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可以概括为“在挫折中追求,就有希望创造出伟大的业绩 真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哦,同时也祝您生活愉快,天天开心 更多12条
一、关于议论文概念: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议论文的特点: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分类:广义的议论文,一般可分为政治论文和学术论文。通常所说的议论文,主要指的是政治论文。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中考对于议论文的考查主要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提炼、判定;对议论文论证基本结构的把握;论据的判定、排列与论点的关系,判断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味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二、关于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中心论点是纲,分论点是目,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它们之间有主从关系。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论点要求正确、鲜明,必须正确、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要抓要害;要有的放矢;要根据读者的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确立论点。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论点在议论文中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三、如何找出论点准确地找出论点,要明确;论点不同于论题。论题是所论述的话题,而论点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或是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段提出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只是论题,而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在议论文中,中心论点应该:①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②是明确的判断;③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一篇文章中的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要分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一个方面,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议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表现类型议论文中论点的提出,比较常见的情形是在文章的开头,也有的在篇末或文章中间提出。也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而有的文章全篇无一个明确表明观点的句子,就需要将几个论点合并、提炼,还有的文章,作者的观点蕴涵于论证当中,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归纳、总结了。(1)政论性比较强的文章在题目中就直接点出中心论点。在议论文正文中,作者提出论点,常见的方式有:一种是开头提出论点,一种是结尾提出论点。后者是前文议论内容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总结归纳。开头提出论点则手法多样、形式不一:有的从一则故事中引出论点,有的从工作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出发引出论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有的则从一段格言中引论点(《敬业与乐业》一文,演讲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这些都是从某一材料入手间接提出论点。另外开头提出论点还可以不加任何铺垫,开门见山地摆出看法,像《谈骨气》的第一句话即表明了全文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还有一种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论点。如《想和做》,一开始先摆出想和做的两种错误现象,然后加以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论点。提出论点后,又继续论述怎样解决二者的联结问题。(2)有些议论文,不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作为中心论点的句子,只能通过认真阅读文章,领会分析其内容,才能归纳出中心论点。寻找归纳这种类型的中心论点,一般可从归纳段意、层意入手,然后再归纳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