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作家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中国作家编辑部主任

冯亦代,原名贻德,笔名楼风。散文家,文学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创办《中国作家》(英文),主编《电影与戏剧》,曾任重庆中外文化联络社经理。 冯亦代 (1913年~2005年)笔名楼风、冯之安等。浙江杭州人。民盟成员。毕业冯亦代于沪江大学。历任中外文化联络社经理,人民救国会中央常务理事、上海分会负责人,民盟上海市委负责人,民盟中央干事。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委员,国际笔会中心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副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翟志刚,男,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龙江人。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1985年6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战斗机飞行员,飞过歼七、歼八等机种,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曾入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在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担任飞船指令长,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1]2018年1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

民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1948年肄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历任溧阳县示范小学教师,解放军重庆军管会民艺科、重庆戏曲曲艺改进会戏改干部,《说古唱今》、《红岩》、《奔腾》杂志张继楼 1926年生,江苏宜兴人。曾任《说古唱今》和《红岩》杂志编辑,重庆作家协会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4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有:儿童诗集《唱个歌儿给外婆听》《夏天到来虫虫飞》《写给孩子们的诗》等。作品多次获奖。编辑,《红岩》编辑部主任,重庆市文联创联部主任,重庆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曾授予其编辑荣誉证书,国务院曾授予对文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及奖金。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营帐边有一条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农村的田野上》、《夏天到来虫虫飞》、《种子坐飞机》、《彩色的童年》、《张继楼儿歌》、《金佛山下的传说》(合出)、《会唱歌的洒水车》(合出)、《张继楼儿童文学选》、《童年的水墨画》等作品27种。其作品曾获国家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市)奖10余项及台湾小白屋幼儿诗奖荣誉奖1项。 其中<<童年的水墨画>>进入了人教版5年级下册,第9课

《童年的水墨画》作者张继楼简介张继楼,男,1926年生,汉族,籍贯:江苏宜兴。中国作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初中毕业后读过3学期师范学校,在上海美专学过1学期西洋画。当过三年小学教师。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文艺大队。随军入川后长期在重庆文艺界工作。先在市文化局领导的重庆市戏曲曲艺改进会作曲艺改革工作,后调重庆市文联、重庆市作协。历任《说古唱今》杂志(后改为《群众文艺》月刊)、《红岩》文学季刊、《奔腾》文学月刊、《红岩》文学双月刊编辑、编辑部主任和创作联络部副主任、主任,1989年离休。解放前即发表小说、散文。1956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唱个歌儿给外婆听》(儿歌)、《金佛山下的传说》(童话)、《张继楼儿童文学选》等27种儿童文学作品集。有24件作品在全国、省(市)、儿童文学报刊优秀作品评奖中获奖。并获中国作协、四川作协颁发的“优秀编辑”和省(市)作协颁发的“文学奖”等奖项。

中国之声编辑部主任

镇江扬中人

%BE%CD%D4%DA%B4%CB%CA%B1%B4%CB%BF%CC&lm=-1&f=ms&tn=baidump3lyric&ct=150994944&lf=2&rn=10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妻子,她是白岩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时的同事,现任经济之声编辑部的主任,两人结婚十几年来一直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是大家公认的一对模范夫妻。两人育有一子,名叫白清扬。快速导航微信文章基本信息中文名 :朱宏钧国籍 :中国民族 :汉族星座 :天蝎座职业 :经济之声编辑部主任配偶 :白岩松经纪公司 :经济之声编辑部

朱宏钧,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妻子。她是白岩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时的同事。两人结婚十几年来一直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是大家公认的一对模范夫妻。两人育有一子,名叫白清扬。[1] 中文名朱宏钧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星 座天蝎座出生地江苏镇江职 业经济之声编辑部主任经纪公司经济之声编辑部代表作品经济之声配 偶白岩松性 别女儿 子白清扬

中国作家杂志现任主编

王宜振  1946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1966年中学毕业,1968年回乡劳动。1970年在陕西黄龙县当教师。后又任公社党委文书、县委宣传部干事、《少年月刊》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1976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全国一百余家刊物发表诗歌二千余首、童话五十余万字。出版有《笛王的故事》、《中国彩色童话》、《21世纪校园朗诵诗》、《21世纪校园抒情诗》等著作二十余部,先后获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奖、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冰心图书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十余项文学和图书大奖。《21世纪校园朗诵诗》一书,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青团中央联合向社会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40多篇作品入选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正式教材。另有三篇作品入选香港中小学语文正式教材。1978年调《陕西少年》杂志社当编辑,现任该刊(已改名为《少年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

《中国作家》杂志社,是中国作家协会旗下的大型文学刊物,它和《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小说选刊》同属国家级文学刊物。 作为一个搞文学的作者,一生能在这几个刊物上发表一篇,都是最大的愿望,在省里,比方宁夏、银川,能在中国作家发一篇,市里就给你记一等功!啊,你想想,当时,在越战时期,在战场上,丢胳臂、断腿,才记个三等功。 所以,在这几个刊物上发东西也就成了我的理想。 有一年,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玛拉沁夫,(蒙古族)阎刚、艾克拜尔(维吾尔族、民族文学主编)还有《中国作家》主编龙世辉先生,(龙世辉是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编辑。)等来宁夏开笔会。张贤亮派我负责他们日常接待的工作。会议期间,龙世辉和艾克拜尔,见我出身歌舞团,气质不错,是个北京知青,还会写小说,就说,以后,有机会到北京来工作。我知道这这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往心里去,但还是挺高兴的,毕竟是人家挺欣赏你嘛。 可是,在我的心里还是种下了一颗种子:去《中国作家》当编辑。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那时,我已经停职留薪,下海到广东珠海出版社旗下的珠海杂志当编辑了。社长成平对我不错,分给我一间小房,工资也不低,当时,每月都开400多块钱的企业股票。我干了不到一年,已经存下3000多块了。(当时万元户就算有钱的了) 人啊,不信命不行。什么叫命?时也,命也。 在某一时空,发生的某种事情,那就是你命里注定的。 那一天,下午两点多,我准备到电信局去报请一部电话,刚刚走到珠海文联大厦,习惯地一抬头,刚好我要看的那扇窗子探出一颗头来,那颗头叫道叫道,“都沛你来的刚好,你的长途!”我立马就上楼了,抄起电话,里面传来我二女儿咪咪的声音:“爸,妈住院了,让你回来。”我二话没说,放下电话,扔给主编一句话:“我回宁夏了!”就走了。 我这一走,命运就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我本来可以调到珠海工作,也能分到一套房子,这一回宁夏,啥都没了。人家不能总等我,想进珠海出版社的挤破头。 我老婆得的是一种怪病,光发烧,找不出病因。我们先在银川最好的医院看,没用,又转院到北京住在同仁医院。我老婆的主治大夫告诉我,世界上,有百分之五的发烧病人是永远找不到原因的,医生治病也是治病救不了命。 为了维持我在北京的基本生活费用,我写了一封信给中华文学基金会,寻求救助,给我一个打工挣钱的机会。信发出不久,就接到一个叫赵文革的小姐打来的电话,他让我到基金会面谈。赵文革是个20几岁的美女,他告诉我,她之所以帮我,主要是因为我是北京知青,在农村受了那么多苦,最后连病都看不起……我被留在新组建的经济类杂志《环球企业家》。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富于同情的美女的爸爸,竟是给毛主席、周恩来,当过警卫长的“大内高手”我认识她时她父亲正给万里当警卫长。这我才明白为什么基金会的人都挺尊敬她,就连基金会的头头都比较尊重她的意见。所以,我的事才办得那么顺利。 我一直在医院守着我老婆九个月,有很长时间都没上过班,编辑部的领导有意见,就和我谈话,让我注意点影响。可是我没有办法,只能每天跑医院。就在这时候,我接到北京人事局的电话,说让我赶紧回宁夏办理知青回北京手续,不办,恐怕日后就没机会了。办理回京手续,首先就要有接收单位,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让编辑部接收我,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也不好意思去找赵文革帮忙,咋办,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基金会的主管部门,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请求他们接收我。 出乎我意料的是,也可以说我根本想象不到的是:办公厅的主管竟一口答应。并在我没有办调动的情况下,就给我办了正式工作证,主任说:“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你和你老婆都离婚几年了,她病了,你还这么照顾她,不容易,哎,你们知青真不容易,好好照顾家里,照顾孩子吧,手续以后补办……”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就这样我成了中国作家协会的正式工作人员。 我回到基金会,我的《环球企业家》杂志副主编正好找我,他正式通知我,我被炒了。我忙掏出工作证给他看,说我已经正式调进中国作家协会,基金会没有权利开除我。他惊异地审视着那证件,良久才说:“你正式调进来了?那,那,就另当别论了……可是,你是知道的基金会是自负盈亏的单位……你不上班,就没有工资……” 我经常坐在老婆的病床边发呆,没有了工资,吃啥?孩子要上学,拿什么交学费?老婆要看病,要缴费,没钱,没钱,也没有生钱之路,我经常盼望着我速死,至少和老婆一同死,死了,就解脱了,可是死了孩子怎么办? 卖文为生!忽然我想到这样一个主意,正好我手头还有一个中篇小说在手里。卖给谁?我忽然想到《中国作家》那里有我敬佩的龙世辉先生,还有高洪波主编。(龙世辉已去世) 我见到高洪波,他第一句话就是“爱人好些了吗?” 我知道这又是赵文革做的事,现在,全作协都知道我的英雄“事迹”。我说“我求你帮个忙,我揭不开锅了,基金会不给发工资了,我来卖稿子。” 高洪波拿着稿子翻了几翻,说,“你的调动关系办好了吗?”“办好了。”高洪波又说,“发一篇稿子能顶几天,不如这样吧,你愿不愿意到《中国作家》来?”“愿意!”“好,那你就调过来,不过这里暂时不缺编辑,你先干广告发行,以后再当编辑”“行1”“那你必须7天到位,因为7天后,我就在作协组联部上班了,我就管不了这里的事了。” 第四天,我就在《中国作家》上班了,(因为是本系统调动所以很快)我终于调入《中国作家》,在我山穷水尽的时候,我又有工资了,我生命的血管里,又涌动了活力!是《中国作家》救了我,我要用我全部的生命为《中国作家》而工作。…… 哎!苦尽甘来!一切都是贵人的相助,命运的安排。

这说明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1971

主编编辑部主任

社长和总编最牛

网络信息编辑部的架构:网络信息编辑部,编辑部内设若干部(组)编辑部内部岗位职职责:总编辑、副总编辑,主任、副主任编辑,频道、栏目主编,普通编辑

编辑部主任主编

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团体的最高负责人,如××出版社社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