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发表science

发布时间:

四川农业大学发表science

四川农业大学招生代码是1062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四川农业大学(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川农大”,校本部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都服务全川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全国首批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单位,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雅安、成都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历史沿革四川农业大学源自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1927年和1935年两次并入四川大学,1956年由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往原西康省省会雅安成立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3月,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2022年2月,学校新增食品营养与健康、智慧农业、草坪科学与工程、教育技术学专业。                                    师资队伍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600余人,其中:教授426人、副教授574人;博士生导师272人、硕士生导师83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4人,四川省特别人才计划人选14人,天府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人、天府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3人、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0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建设概况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8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0个,本科专业9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作物学(自定)国家级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农业部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林业局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四川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四川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土壤学,森林培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果树学,草业科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植物病理学,植物学,土地资源管理(培育),水产养殖(培育)四川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7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2项。                                    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茶学、草业科学、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省级特色专业:植物保护、园林、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生物技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水产养殖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农村区域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水利工程国家拔尖创新和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农学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土木工程国际合作截至2020年1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还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科研机构截至2021年1月,学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9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5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5个。                                    科研成果截至2020年1月,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57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发表高水平论文。馆藏资源据2021年3月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由雅安校区图书一馆、成都校区图书二馆和都江堰校区图书馆等组成,形成三地三馆的格局;图书总藏量89万册,其中,纸质馆藏05万册,电子馆藏84万册;拥有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44770种,其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9050种;有国内外数据库82个,自建特色数据库11个,数据库内容涵盖所有学科专业,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构建了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教学研究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01-2004 陈一资 四川农业大学教改项目:《食品卫生学》研究,2001-2004,陈一资 四川农业大学教改项目:《食品工艺学导论》研究,2001-2004,陈一资 四川农业大学教改项目:高教迅速发展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2003-2006,陈一资教学研究获奖: 1992年四川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加强专业课与实习基点的建设”。 1996年四川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对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新形势,抓好畜产品加工及卫检学科建设” 1999年陈一资教授获四川农业大学正大教学奖一等奖 1999年李诚副教授获四川农业大学隆生教学奖三等奖 2002年蒲彪副教授制作的课件“果蔬加工学”获四川农业大学CAI课件评比二等奖 2004年四川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构建食品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陈一资“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增刊):25- 陈一资《食品卫生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 2004,22(增刊):65- 陈一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中国师德论坛文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pp: 秦文。改革农业工程教育,培养开发西部人才的探讨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四川农业大学sci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林学学科创建于1906年,是学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科学研究为基础、服务社会为方向,努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结构完整的教学科研型学院,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林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林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强的办学实力。学院下设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资源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4个系和一个副处级建制的生态林业研究所;拥有省级实验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拥有生态林业工程、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工程等四个省重点和高校重点实验室。全院共有在职教职工79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59人,教授21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7人。教师队伍中有留学归国人员19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6人。45岁以下中青年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的比例达7%,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 学院始终把学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学科建设和完成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不断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创建良好的办学条件、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合格的本科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科研促教学,以教改促质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学院从1983年开始招收造林学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森林培育学博士研究生,发展至今已拥有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含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经济林学和自然保护区学等9个二级学科专业)、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含森林生态学、生态工程学2个二级学科专业)、1个专业硕士点授予学科(林业硕士),其中森林培育学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学科、四川省“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拥有林学(含本硕连读、林学、经济林方向)、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工程(含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和木材工业方向)、产品设计(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等5个本科专业、9个专业方向,其中林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首批特色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同时在国家级特色专业林学专业招收本硕连读生。学院年招收博士生10余人,硕士生60余人,专业学位硕士生40余人,本科生500余人。学院现有在校生2088人,其中:本科生1785人,硕士生191人,博士生50人。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部省级重大项目100余项,院地、院企横向合作项目两百余项。围绕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水土流失机理与综合治理技术、林木优良品种选育与森林资源培育、森林健康与可持续经营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 4项、三等奖 16项),专利两百余项,选育出国家级认定良种1个(核桃),省级认定良种近20余个(核桃、杨树、竹类、花椒、黄柏、老鹰茶等 ),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与智力支撑。 在加强科学研究的同时,学院始终把本科教育教学作为中心工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全院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自“八五”以来, 全院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先后主持或主研教学改革项目30余项。广大教师不断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并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3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学院在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不断提高。近年来,学院每年毕业生综合就业率均达90%以上,多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知名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在连续多届“中国梁希优秀学子奖”、“沈国舫森林培育奖励基金”、“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等奖项的评选中,均有我院学生获得殊荣。学院已培养了上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众多杰出人才,他们遍布祖国各地和海内外,大多已成为任职单位的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学院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为国家的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到全国五大战略的地位,我国的林业教育和科研事业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学院将继续发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传承优良传统,努力将林学院建设成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国内知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具有光荣历史的林学院再铸新的辉煌!

水产养殖是属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动科院的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老师们都很年轻负责,一本很多考进来的同学都很优秀,近几年的考研成功率非常高,各大顶级的院所都有人考上,考回青岛没有问题的,水产养殖的就业供不应求,前景非常不错

水产养殖概况:水产养殖是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统称。淡水养殖是利用池塘、山塘水库、江河、湖泊、涵仔等水体开展养殖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总称。(一)淡水养殖方式:1、池塘养殖:是一种精养高产的养殖方式即放养的鱼类品种多、密度相对比山塘水库等大些、多以人工投喂为主。2、山塘水库、河涌养殖:是一种粗放粗养的方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小型山塘水库、河涌也开始实行精养人工投饵的生产方式。3、涵仔养殖:是一种利用100平方米以下水面的函仔流水家庭式养鱼。4、网箱养鱼,是利用山塘水库、江河、湖泊的水体用网片、竹、木板等制成几个立方或几十个立方的水体,实行高密度养鱼模式。5、高密度流水养殖:是一种利用一定高程流水落差池水开展高密度精养鱼类的方式。(二)淡水养殖的种类概况:淡水养殖种类有:鱼类、虾类、爬行类、两栖类、水生植物等。1、 淡水鱼类养殖品种主要有三大类:(1)热带鱼类有:罗非鱼类、淡水白鲳、鲮鱼、麦鲮、野鲮、太阳鱼、淡水沙鱼、巴西鲷、埃及塘虱鱼等。(2)温水性鱼类:鲩(草)鱼、鳙鱼、鲢鱼、青鱼、鲤鱼、丰鲤、杂交鲤、锦鲤、鲫鱼、东北鲫、湘云鲫、异育银鲫、彭泽鲫、团头鲂、广东鲂、鲂鱼(三角鲂)、塘虱鱼、斑点叉尾鮰、云斑鮰、魽鱼、倒剌鲃、光倒剌鲃,加洲鲈、翘嘴红鮊、鳗鱼(日本鳗)、桂花鱼等。(3)冷水性鱼类:鲟鱼、史氏鲟、俄罗斯鲟、杂交鲟、虹鲟、俄罗斯蛙等。2、虾类的养殖品种有:青虾、罗氏沼虾、淡水龙虾。3、爬行类养殖品种有水鱼、山瑞、 等。4、两栖类养殖品种有青蛙、虎皮蛙、棘胸蛙、泰国青蛙、美国牛蛙等。5、水生植物养殖品种有:菱角类、藻类等。养殖技术基本知识本文主要概述池塘养鱼、水库网箱养鱼。一、 基础设施条件:(一)鱼塘的建设及整治:1、新建池塘标准1/池塘面积以5-10亩,水深2-3米(成鱼)。2/有没受污染良好水质的水源。3/要设有完整的排灌系统,防逃设施。4/有光照时间长,阳光充足。5/塘基要牢固,顶宽在2米左右,才能达到保水能力。6/电源,交通方便。2、旧池塘整治,实行“五改”1/为便于养殖生产管理,改变生态环境,将小塘改成3亩以上的大塘。2/将浅水塘改成为2-3米的深水塘,增大鱼类的活动水体。3/将漏水塘改成肥水塘,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池塘的利用率。4/有条件的应将死水塘改变成活水塘,便于提高水体交换的频率。5/实行人工投肥改变池塘的水质条件,提高水体的肥力,提供优质水体,促进鱼类的生长,增加水体的产出。6/清除旧塘淤泥留10公分,增加水体扩大鱼类的活动场所。(二)水库网箱的设置1、网箱放置处应选择交通方便、避北风、向阳、水深4米以上。2、网箱规格可在4×6×5、4×4×3、3×3×3中选一种或自行另选其他规格。网箱的格式有四方型 、长方型 、圆型。3、网箱用料:多用胶丝网片制成,也有用铁丝网、木板、竹子(片)和旧船体等。4、用园木或角铁等制作网箱架、大油桶作浮体,用大石、铁锚、绳索固定。二、 养殖品种的选择:水产养殖的品种选择是整个养殖生产的关键,品种的好坏是渔业生产效益的体现,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导向和自身生产条件,资金状况而确定养殖品种。在当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的时代中,有条件的养殖户对养殖品种的选择,应以人传统,我优质;人优质,我特种;人无我有,人有我多;力求抢占市场销路。一般的养殖品种是以养殖条件中的水质肥瘦、水温、溶氧、饲料来源等而确定养殖品种:如池塘养殖的鱼类除翘嘴红鮊均可养殖。而水库网箱养殖鱼类品种,应选择能适应集约高密度生长和经济价值高的品种,才不至于浪费人力、财力、物力,产出较高的经济效益,提供较多的优质鱼产品。如三角鲂、倒剌鲃、光倒剌鲃、翘嘴红鮊、鳗鱼、桂花鱼等。 在池塘养殖品种的选择时,应选择品种之间不相互制约的品种,才能有利于利用水体层次的生产力,避免影响各品种的生长和经济效益的收入,网箱养鱼不存在品种间相互制约的问题,因其均实行单一品种养殖法。三、 鱼种放养:(一)放种前应做好下面几项工作:1、池塘消毒1/生石灰清塘:A、干水清塘法,用生石灰50-75公斤/亩全塘消毒,消毒后7天灌蓄水至养鱼所需的水深度;B、带水清塘法: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公斤/亩。先将生石灰放在溶器溶解成石灰水,进行全塘泼洒(含塘四周塘基壁),消毒后7天可

四川农业大学论文

四川农业大学毕业论文忘交了,怎么办?赶紧打电话跟你的导师说一声,是快件邮过去,还是你亲自去交上去啊,这么大事,你还能忘掉

咨询负责老师,立刻补交。毕业论文和毕业作业对于各环节时间节点的要求非常严格,错过了一个环节就会影响后续环节,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绩。请务必关注时间节点,及时提交毕业论文和毕业作业。

四川农业大学期刊

S 综合性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学通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S1农业基础科学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S2 农业工程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S3,5 农学,农作物1.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2008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向学校申请vpn帐号或者让其他人帮你下,不然没办法了。那些期刊都是学校买的,不会让别人随便下的

外网不行哦亲。

校内图书管首页即可下,无任何步骤

川大science发表

据2001年最新统计,《Science》杂志年发表论文数901篇,被引用次数282431,影响因子为329,排名所有科学期刊的第8位。由于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国内许多科研院所为鼓励学术人员在该刊发表文章,都制定了优厚的奖励措施。《Science》杂志创刊于1880年,目前在全球拥有5万个订户,超过《Nature》杂志三倍。《Science》杂志具有新闻杂志和学术期刊的双重特点,每周除向世界各地发布有关科学技术和科技政策的重要新闻外,还发表全球科技研究最显著突破的研究论文和报告。《Science》杂志发表的论文涉及所有科学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医学中最重要的、最激动人心的研究进展。据统计,发表的论文中60%有关生命科学,40%是属于物理科学领域的(见附录1)。每年《Science》杂志还出版大约15期专辑,展示某一专门领域的最新成果,例如生物技术、寄生虫学、纳米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除高水平的论文外,每期专辑还发表有关科技职业的专题文章和以不同国家、地区为对象的专栏。除了为发表全世界最好的科学论文和报道全球最好的科学新闻而努力外,《Science》杂志还有三个特别重要的目标:·将《Science》杂志和科学带入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工作者的家中和实验室里;·帮助世界各地青年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今后十年最重要的科技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和技术以及科技职业的选择;·用电子手段传播科技信息,进一步提高信息质量,并且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团体合作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传送杂志,降低发行成本。1995年,《Science》杂志与时俱进,实现了上网,即科学在线《Science Online》,提供《Science》杂志全文、摘要和检索服务。特别要注意的是:网络版是印刷版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网络版上许多内容是免费的,如今日科学(Science Now)报道每日科学新闻;科学后浪(Science Next Wave)给未来科学家提供职业信息;科学事业(Science Careers)提供就职机会、会议和研究活动信息;科学资源(Science Resources)倡导在线创新;科学电子市场(Science’s E - marketplace)提供当前产品信息。

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