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论文医学鼻出血的症状及治疗

发布时间:

论文医学鼻出血的症状及治疗

【概述】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单纯鼻腔、鼻窦疾病引起,也可由某些全身性疾病所致,以前者为多见,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或持续性出血。轻者鼻涕带血,重者可大量出血而休克,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本病的病因分为局部病因和全身病因两类。局部因素主要有鼻窦外伤,鼻腔鼻窦炎症,鼻中隔偏曲、糜烂、溃疡,鼻、鼻窦、鼻咽部恶性肿瘤;全身病因凡引起动脉压或静脉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均可发生鼻出血。出血量大者可自觉全身乏力、心慌、出冷汗等。反复出血易致贫血或加重其他全身性疾病的症状。本病属中医学“鼻衄”,范畴,根据病因和症状不同尚有不同的命名,如伤寒鼻衄、时气鼻衄、虚劳鼻衄、经行鼻衄、红汗、鼻洪、鼻大衄等。鼻衄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实证多因肺经热盛、胃热炽盛、肝火上逆、心火亢盛等致火热气逆,迫血妄行而致;虚证多因阴虚火旺或气不摄血而致。【治疗】1.肺经风热证【症状】鼻中出血,点滴而下,色鲜红,量不甚多,鼻腔干燥、灼热感,多伴有鼻塞涕黄,咳嗽痰少,口干身热,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数或浮数。【方一】桑菊饮【来源】《温病条辨》【组成】桑叶15克,菊花12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杏仁10克,薄荷10克,芦根10克,甘草6克。【功效】疏风清热,凉血止血。【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本方为疏风清热之剂。【按语】临症可加丹皮、白茅根、A子炭、侧柏叶等凉血止血之品;【方二】黄芩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黄芩10克,栀子15克,桑白皮10克,麦冬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薄荷10克,甘草6克,荆芥穗10克,连翘10克。【功效】清肺泻热、祛痰化湿。【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方中黄芩、山栀子、桑白皮、甘草清肺热而解毒;连翘、薄荷、防风疏散风热;桔梗上行入肺,载药直达病处。【按语】本方用于肺经热盛者。2.胃热炽盛证【症状】鼻中出血,量多,色鲜红或深红,鼻粘膜色深红而干,多伴有口渴引饮,口臭,或齿龈红肿、糜烂出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或滑数。【方一】凉膈散【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芒硝10克,大黄10克,栀子15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薄荷10克,甘草10克。【功效】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黄芩、A子清热泻火;薄荷、连翘疏解外邪;竹叶清热利尿,引热下行;大黄、芒硝、甘草利膈通便。全方清上泻下,火热清,则鼻衄止。【按语】大便通利可去芒硝。【方二】犀角地黄汤【来源】《备急千金要方》【组成】犀角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丹皮12克。【功效】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方解】犀角清胃泻火,生地、赤芍、丹皮凉血活血。【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按语】大便燥结者加大黄、瓜蒌仁以通腑泻热。3.肝火上逆证【症状】鼻衄暴发,量多,血色深红,鼻粘膜色深红;常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方一】龙胆泻肝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功效】清肝泻火,凉血止血。【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生地、当归养血调肝,佐柴胡疏肝解郁,车前子、木通、泽泻利湿清热,甘草调和诸药。【按语】鼻衄甚者加羚羊角、代赭石清肝降逆止血,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泻火通便。4.心火亢盛证【症状】鼻血外涌,血色鲜红,鼻粘膜红赤;伴有面赤,心烦失眠,身热口渴,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尖红,苔黄,脉数;甚则神昏谵语,舌质红绛,少苔,脉细数。【方一】泻心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大黄12克,黄芩12克,黄连10克。【功效】清心泻火,凉血止血。【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大黄、黄芩、黄连苦寒直折,清心泻火。【按语】可加白茅根、侧柏叶、茜草等加强凉血止血之功;心烦不寐可加生地、木通、莲籽心以清热养阴,引热下行。5.阴虚火旺证【症状】鼻出血量不多,时作时止,鼻粘膜色淡红而干嫩;伴口干少津,头晕眼花,耳鸣,五心烦热,健忘失眠,腰膝酸软,或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方一】知拍地黄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地黄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功效】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方中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山药补肝肾益脾气;知母、黄柏清虚火;茯苓、泽泻、丹皮泻脾肾。【按语】可加旱莲草、阿胶等滋补肝肾、养血;加耦节、仙鹤草、白芨等收敛止血。【方二】胶艾四物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生地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阿胶10克,艾叶10克,甘草6克。【功效】滋阴养血止血。【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四物汤滋阴养血,阿胶、艾叶养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按语】对虚寒性出血疗效尤佳。6.脾不统血证【症状】鼻衄常发,渗渗而出,色淡红,量或多或少,鼻粘膜色淡;全身症见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神疲倦怠,食少便塘,舌淡苔白,脉缓弱。【方一】归脾汤【来源】《济生方》【组成】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神6克,炙甘草6克,黄芪30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30克,木香10克。【功效】健脾益气,摄血止血。【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本方气血双补,兼养心脾,脾旺,生化有源,统血摄血之权自复。【按语】可加阿胶以补血养血;加白芨、仙鹤草以收敛止血。

鼻腔的黎氏区静脉丛出血要想解决根本问题的话就去医院做个微波治疗把血管烧住以后就再也不会流血了也可以用棉签沾着红霉素眼药膏往鼻子里面摸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我之前也是 我的是鼻炎 现在已经好了 你要去医院检查哦 你的问题不大 很快就会好的 我之前走路无缘无故都会流鼻血呢 现在已经好了你不能经常挖鼻孔 这样不卫生 所以你才会流鼻血 你要看过医生才能对症下药哦

流鼻血,学名鼻衄(nǜ),也称鼻出血,是指由于鼻孔内的毛细血管脆弱,血管受到破坏后,血液从鼻孔里流出,是一种医学上的疑难病症。 流鼻血原因很多,有鼻外伤、粘膜上结干痂皮、受酸、碱异物的损伤、日晒过热、饮酒过多、劳累过度、压力大、高血压等。常流鼻血是心血管系统、内器官、各种感染、血液疾病和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因此常流鼻血的人不能大意应尽早治疗。 中医认为流鼻血是由于人的气血上逆导致的。鼻属于肺窍,鼻子出现病症,一般来说,与肺和肝等部位出现异常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人的气血上升,特别是肺气较热时,人就会流鼻血。肺气过热时,人的眼底也会带血或出血。上火和流鼻血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气血上逆导致的结果,但上火不是导致鼻子出血的原因。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流鼻血的成因可分为燥热及虚弱两类,多数常流鼻血的人群兼具两种症状,即中医常说的阴虚火旺。 临床证明,中医治疗流鼻血的效果较好,相比手术治疗,对人体的损伤也较小。如果经常流鼻血,首先要治疗阴虚火旺,需要去肝火,健脾胃,强心清肺。对于因阴虚火旺引起的流鼻血,专家建议坚持服用七理汤。 七理汤为中医古方,因其能对人体七大主要器官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而得名。七理汤对阴虚火旺有很好的调理功效,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流鼻血。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没时间煎药,专家建议可以将药材磨粉做成七理汤茶,可以直接泡茶饮用,药材打粉后药材容易析出饮用是可以加适量的蜂蜜或者冰糖。一般疗程为3-6个月,基本可以根治。

抑郁症心理治疗文献

抑郁症的治疗由于抑郁症受心理因素影响,而患者身体中化学物质也可能改变,所以医学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常常是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一)抗抑郁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并可以预防复发,但如果抑郁发作不是很频繁,大多不必每天服药,只需要在抑郁时服药,待抑郁缓解后继续服药6个月到1年。抗抑郁药不会马上减轻抑郁,起效需要一段时间。最初几天很可能会改善睡眠,起安慰作用,有时也会有疲倦、无力等不良反应。坚持服药1-2周后,警觉性及精力会有提高,最大疗效可能要到服药后8周左右才出现。所以,您不要指望服药后立即就会见效。(二)心理治疗有许多治疗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下面介绍其中三种有效的方法。1、认知治疗――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他们没有什么希望,一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他们就自责,而当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就认为仅仅是因为幸运。另外,抑郁症患者常常相信事情不会变好。认知治疗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他们识别其消极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以更积极更有益的方式进行思考,让他们感到他们能够控制所发生的事情,使他们学会更有效地反击失败,识别并相信他们生活中会有好的事情发生。2、行为治疗――抑郁症患者常常不想动,他们能坐在那儿好几个小时,思考其困境,从而失去许多好机会。行为治疗旨在识别并改变引起抑郁或使抑郁持续的行为。行为改变的方法有制定活动计划、解决难题、制定目标计划以及社交技能训练等。3、人际治疗――该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解决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因为抑郁症的发生或抑郁的持续可能就是由这些问题所引起。因此,人际治疗的目标就是减轻病人因为失去亲人后出现的持续过久的悲伤反应、应对适应不良(如为人父母、离婚)或帮助解决人际冲突等。

抑郁症是一种医学上的情绪障碍,它无法靠意志来改变,不是你过一会就能淡化的,它会持续至少两周的时间,并且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工作,行为能力,感情生活。在我国有每100人中就有6名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一定要 找到一个好的大夫 什么叫好的大夫呢 就是这个大夫他 不会轻易地给你下结论 这个大夫会跟你长谈 大夫能够理解你的状况 并且大夫能够 站在你的角度 来思考你的这个病情问题 给出一些适量的药物 而且还要鼓励你 在一些药物之外的疗法

常用的心理学技术有精神分析 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 意象对话 系统脱敏 团体治疗 沙盘疗法 正念减压、催眠治疗等帮助患者本人克服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以及适应问题。

scid的症状

腺苷脱氨酶是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酸代谢酶。测定血液、体液中的ADA及其同工酶水平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日趋受到临床重视。①肝脏疾病:ADA活性升高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与ALT或GGT等组成肝酶谱能较全面地反映肝脏病的酶学改变。②肝损伤急性肝炎(AH)时ALT几乎明显升高,ADA仅轻、中度升高,且阳性率明显低于AST和ALT。因此ADA在诊断急性肝损伤时有一定价值,但并不优于ALT。重症肝炎发生酶胆分离时,尽管ALT不高,而ADA明显升高。AH后期,ADA长高率高于ALT,其恢复正常时间也较后者为迟,并与组织学恢复一致。因此,ADA较ALT、GGT更能反映急性肝损伤,并有助于探测AH的残留病变和肝脏病进展。ALT恢复正常而ADA持续升高者,常易复发或易迁延为慢性肝炎。③慢性肝病在反映慢性肝损伤时ADA较ALT为优。慢性肝炎(C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DA活性显著升高。其阳性率达85%~90%,而肝硬化时ALT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故ADA活性测定可作为慢性肝病的筛选指标。失代偿期肝硬化ADA活性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因而可判断慢性肝病的程度。另外,慢性活动性肝炎(CAH)ADA活性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故可用于二者的鉴别诊断。④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血清ADA活性明显高于急性黄疸型肝炎、CPH、CAH、PHC、阻塞性黄疸及对照组,CAH者也明显高于CPH者及对照组,表明ADA活性差异关键在于肝纤维化程度,而与肝细胞损害关系不大。蔡卫民等用肝硬化的肝组织切片标本,作肝纤维化程度的分级评分观察,发现积分均值≤5者ADA阳性率(46%)显著低于>5者(96%),证实ADA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关。随肝纤维化程度增加,ADA活性逐渐增加,即肝硬化>CAH>CPH。⑤黄疸鉴别有人对28例肝细胞性黄疸和19例阻塞性黄疸患者ADA和GGT活性进行比较,发现ADA鉴别意义最大,而其他酶在两种黄疸之间无明显差异(P>05)。另有文献报道,阻塞性黄疸血清ADA活性及阳性率(7%),均明显低于肝细胞性黄疸(3%)及肝硬化伴黄疸者(9%),且重叠较小,尤其与GGT、ALP和5’-NT同时测定,如三项指标均增高,而ADA正常则更支持阻塞性黄疸的诊断。⑥其他阿米巴肝脓肿(ALA)ADA活性明显减少。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1972年Giblett等首先报道ADA活性缺乏与SCID有关,这一发现曾引起临床和基础免疫学的很大重视。ADA作为核酸代谢重要的酶类,其缺乏可导致核酸代谢障碍,影响到胸腺的发育,从而引起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国内外资料表明,SCID的传递者细胞内AD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SCID患者该酶活性更低,甚至不及正常人的10%,患儿羊水细胞内ADA活性可能低至正常胎儿的1%以下。因此,胎儿羊水中纤维细胞ADA活性能有效地对SCID婴儿进行产前诊断。血液病Valentine等报道慢性溶血患者红细胞ADA活性显著升高,为正常人的45~70倍。由于腺苷的过度消耗,使ATP生成减少,导致红细胞提前破坏,而出现贫血症状。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A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其酶活性高于溶贫及获得性再障。因此,红细胞内ADA活性可能成为诊断先天性再障的唯一指标。肿瘤肿瘤患者血清及组织中ADA活性均升高,但前者阳性率仅为15%~40%。肺癌和结肠癌组织中ADA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肺和结肠组织。脑膜炎1973年Piras首先提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ADA明显升高,并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可作为早期结脑诊断、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常规检查项目。浆膜积液鉴别结核性和非结核性胸腹腔积液是临床病因诊断的一个常见难题,1978年Piras等报告结核性胸水中ADA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所致的胸水,提出胸水ADA活性可用于结核性和癌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费晓峰等对72例不同胸水ADA活性测定,以40U/L为界,结核性均超过此值,恶性者9%低于此值,小于35U/L者占2%,故作者认为胸水ADA大于40U/L提示结核性,小于35U/L提示恶性或非结核性。

安眠药

心血管诊断与治疗杂志

是正规期刊,但不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晋职称是足够了。发吧

生物医学与药物治疗sci

在中国知网就可以查到的

医学学术期刊的种类有数千种之多,主要包括三个等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很多省份会划分自己的一类,二类期刊标准,核心期刊大概就有1000多种,其中中文核心200多个,科技核心900多个,学术期刊又根据医学的分类细分为很多类别,比如护理的有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泌尿外科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其它专业亦是如此,发表一篇跟专业相关的医学论文,可以适当提高职称晋升几率,具体的也可以跟专业机构咨询,希望能为您提供到帮助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 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388。刊载临床研究原始论文和初见病例报告、评论。兼及临床病理学高级学术会议探讨医学、科学与社会问题的文章和编辑部短评。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美国 ISSN:0749-3797,1984年创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167。刊载预防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学、毒理学和社会科学;应用的领域包括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职业医学、环境卫生、航空航天医学、老年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一、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