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版著作情况在中国农业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金盾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陕西科技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出版社共出版著作20部,其中,独编和第一作者主编9部,合编6部,独立编导音像著作5部。 序号 日 期 名 称 出 版 社 作者作用 1 02 奶山羊科学饲养新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独 著 2 06 波尔山羊科学饲养技术(获中国书刊协会及第三届金盾版优秀畅销书奖) 金盾出版社 独 著 3 11 小尾寒羊高效生产技术问答 中国农业出版社 独 著 4 03 秦川牛养殖技术 金盾出版社 独 著 5 02 肉牛生产实用技术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主编.第一作者 6 01 关中奶山羊科学饲养新技术 金盾出版社 主编.第一作者 7 01 绵羊山羊科学引种指南 金盾出版社 主编.第一作者 8 03 优质牧草栽培与加工技术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主编.第一作者 9 01 小尾寒羊科学饲养技术(获全国优秀图书奖—科技类排行榜第六名) 金盾出版社 主编.第一作者 10 03 肉羊饲养与疾病防治 中国农业出版社 合编.第二作者 11 04 小尾寒羊高效饲养 陕西科技出版社 合编.第二作者 12 11 奶山羊饲养实用技术 西北大学出版社 合编.第三作者 13 12 科学养羊指南 金盾出版社 合编.第四作者 14 06 奶山羊高效益饲养技术 金盾出版社 合编.第四作者 15 01 当代养殖与加工实用新技术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参编.编著养羊篇 16 05 关中奶山羊科学饲养新技术VCD、CD 金盾出版社 独立编导 17 07 波尔山羊科学饲养新技术VCD、CD 金盾出版社 独立编导 18 09 小尾寒羊科学饲养新技术VCD、CD 金盾出版社 独立编导 19 01 当代名羊科学利用新技术VCD、CD 中国农业出版社 独立编导 20 02 当代养羊实用技术VCD、CD 中国农业出版社 独立编导 还正在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编导、提供电视节目4集;为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中国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编导音、提供音像著作4部。2、发表论文情况共发表论文53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36篇,第二作者发表17篇。 序号 名 称 出 版 期 刊 作者作用 1 几种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3(4):99-101 第一作者 2 西农莎能奶山羊乳蛋白遗传学特性的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24(1):54-56 第一作者 3 动物卵泡发育调控 草食家畜,2000,106(1):22-26 第一作者 4 牛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 黄牛杂志,2000,26(1):20-22 第一作者 5 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特点与旱区秸秆畜牧业的发展 黄牛杂志,2000,26(5):32-36 第一作者 6 奶山羊乳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研究 畜牧兽医杂志,1995,14(3):2-4 第一作者 7 酸羊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 畜牧兽医杂志,1996,15(1):13-16 第一作者 8 秦川牛犊牛的培育 黄牛杂志,2003,29(1):65-67 第一作者 9 谈秦川牛转型选育及杂交利用方式 黄牛杂志,2003,29(2):65-67 第一作者 10 秦川牛成年牛的饲养管理 黄牛杂志,2003,29(2):75-76 第一作者 11 秦川牛青年牛的饲养管理 黄牛杂志,2003,29(3):70-71 第一作者 12 从农谚看牛只的饲养管理 黄牛杂志,2003,29(4):68-69 第一作者 13 良种牛繁育方案简况 黄牛杂志,2003,29(6):72-73 第一作者 14 肉牛产业化开发的主要模式 黄牛杂志,2004,30(2):65-77 第一作者 15 乳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黄牛杂志,1994,20(4):15-18 第一作者 16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黄牛杂志,1994,20(增):65-67 第一作者 17 奶源基地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黄牛杂志,2004,30(6):75-76 第二作者 18 基因克隆技术在畜牧兽医当中的应用 内蒙古畜牧科学,1999,20(2):30-34 第二作者 19 秦川牛选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黄牛杂志,2000,26(5):41-43 第二作者 20 旱区草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 黄牛杂志,1995,21(4):36-39 第二作者 21 黄牛遗传标记研究概况(上) 黄牛杂志,1995,21(4):34-35 第二作者 22 黄牛遗传标记研究概况(中) 黄牛杂志,1995,21(5):41-44 第二作者 23 黄牛遗传标记研究概况(下) 黄牛杂志,1995,21(6):44-46 第二作者 24 口服补液灵在莎能奶山羊—羔羊痢疾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畜牧兽医杂志,1996,15(1):11-12 第二作者 25 酸奶生产中温度、菌种组合、菌种比例与时间之关系的研究 畜牧兽医杂志,1995,14(4):14-16 第二作者 26 酸奶生产中温度、接种量、酸度与时间之关系的研究 黄牛杂志,1994,20(增):68-69 第二作者 27 羊奶乳清饮料的研究 中国乳品工业,1988,16(6):248-253 第二作者 28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要点(一) 农村高新科技,2000,1:41-42 独 作 29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要点(二) 农村高新科技,2000,2:41-42 独 作 30 波尔山关几项管理技术 农民科技培训,2003,3:24-26 独 作 31 奶山羊良种 农民科技培训,2003,3:35-36 独 作 32 肉羊快速育肥技术 农民科技培训,2004,4: 6-7 独 作 33 南江黄羊引种利用方案 中国南江黄羊发展大会论文,2004,10:84-85 独 作 34 南江黄羊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中国南江黄羊发展大会论文,2004,10:96-97 独 作 35 奶山羊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 第六届国际山羊大会论文,1995 第一作者 36 酸羊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 中国山羊业成就及进展大会论文,1995 第一作者 37 西农莎能奶山羊乳蛋白遗传学特性的研究 第八届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1995 第二作者 38 莎能羊哺乳期培育方案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术讨论会论文,1989 第二作者 39 小尾寒羊高效饲养管理技术 陕北基地培训教材,2000 第二作者 40 波尔山羊科学饲养技术 陕北基地培训教材,2000 第二作者 41 陕北生态农业建设优质牧草 陕北基地培训教材,2001 第二作者 42 鸡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陕北基地培训教材,2001 第二作者 43 生态养牛模式的构建 中国沼气,2005,23(增):80-87 第一作者 44 生态养畜模式及沼气综合利用的研究 中国沼气,2005,23(增):255 第一作者 45 用草木灰防治沼气池“酸中毒”技术 中国沼气,2005,23(增):321 第一作者 46 冬春季产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科学种养,2005,11:31-33 第一作者 47 冬春季产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科学种养,2006,1(1):29-31 第一作者 48 肉羊育肥要领 科学种养,2006,2(2):29 第一作者 49 羊场免疫程序 科学种养,2006,3(3):44 第一作者 50 西北果园“五配套”生态养牛模式 科学种养,2006,3(3):53 第一作者 51 犊牛培育要点 科学种养,2006,4:31 第一作者 52 初夏养牛抓重点 科学种养,2006,5:33 第一作者 53 引进外国优良肉用羊品种与本地绵羊杂交效果的研究 楡林学院学报2006,2:38-39 第二作者 另外还编写培训教材、技术方法、项目报告等20份以上;为农村百事通、农业科技报、畜牧水产报、河北科技报、大河报等提供文章25篇以上。3、科学研究情况1.首先研制成功并生产了西农羊奶干酪及西农羊奶酸奶。2.参与了关中奶山羊、西农莎能奶山羊及千阳莎能奶山羊三个品种、品系或类群的育成工作。3.曾先后主持项目6项,其中省级1项,校级1项,其它4项。参加课题13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3项,示范区1项,校级1项,其它3项。4.曾先后推广良种羊牛上万头,冷冻精液数万粒,带动了许多农民走向了科学养殖、快速致富的道路。5.参与了吴旗封山禁牧、种草养羊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的创立。6.创建了中国羊牛动态网网站。7.2002年在全国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图书协会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评选工作中,获“全国优秀图书奖”—科技类排行榜第六名1项,本人为主编。该书仅出版4年时间,就已发行60万册以上。8.2003年获中国书刊协会及第三届金盾版“优秀畅销书奖”1项。9.1995年本人在负责校种羊场工作期间,曾获国家三部委联合颁发的技术推广“全国先进集体奖”1项,本人当时为场长。10.能源生态模式研究与推广项目,2005年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本人为第五名。11.2005年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1项。12.2004年获省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1项。
工艺及其发展趋势大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种→搅拌→灌装封口→发酵→冷却→后熟搅拌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发酵→搅拌→灌装封口→冷藏后熟→酸乳↑果料、香精前者先冷却分装,后培养发酵。后者先冷却接种发酵,后分装。
二、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酸奶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乳酸制品,既追求营养又讲求口味的我们对酸奶知道多少呢?为了深入了解酸奶 ,我们化学研究性小组对酸奶的由来、制作、营养价值,进行了一次研究。 三、研究主要内容与分析 (一)、酸奶的起源 酸奶源于保加利亚。很久以前,以游牧为主的色雷斯人常常背着灌满羊奶的皮囊随畜群在大草原上游荡。由于气温、体温及其他原因的作用,皮囊中的奶常变馊而成渣状。取少量变馊的奶倒入煮过的鲜奶中,一段时间后,鲜奶就变成了色雷斯人很喜欢的带有酸味的饮品。这即是最早的酸奶。 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伊·缅奇尼科夫在研究人类长寿问题时,到保加利亚去作调查,发现每千名死者中有4名是百岁以上去世的。这些高龄人生前都爱喝酸奶。他断定喝酸奶是使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进一步研究,伊·缅奇尼科夫在酸奶中发现了一种能有效消灭大肠内腐败细菌的杆菌,并命名为“保加利亚乳酸杆菌”。伊·缅奇尼科夫对酸奶的研究成果使西班牙商人伊萨克·卡拉所受到启发,开始生产酸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萨克·卡拉索在美国建立了一家酸奶厂,很快酸奶便风靡世界。 (二)、制作酸奶使用菌种 型 号 菌种(中文名) 学 名 第一型(发泡型) Type I, Foamy Kefir Cultures 乳酸链球菌 凝乳链球菌 乳酪乳酸杆菌 高加索乳酸杆菌 嗜酸乳酸杆菌 积福圆酵母菌 脆性糖化酵母菌 Streptococcus lactis S cremori Lactobacillus casei L caucasicus L acidophilus Torulopsis kefir Saccharomyces fragilis 2 第二型(乳酸型) Type II, Lactic Kefir Cultures 乳酸链球菌 凝乳链球菌 双乙醯乳酸杆菌 凝乳念珠球菌 植物乳酸杆菌 乳酪乳酸杆菌 嗜酸乳酸杆菌 佛罗伦糖化酵母菌 Streptococcus lactis S cremori S diacetylactis Leuconostoc cremori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 casei Lacidophilus Saccharomyces florentinus (三)、酸奶的制作方法 酸奶一般是由牛奶做成的。牛奶是一种复杂的胶体混合物,是不透明的液体。奶里含有蛋白质、乳糖、钙质等物质。当在消毒的奶中加入发酵剂——乳酸菌时,乳酸菌就会在适宜的温度(30℃~40℃)中,大量生长繁殖,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因为乳酸中通报马奶中酷蛋白钙离子被夺走,这样一来,酷蛋白化合物就变得不稳定了,随着乳酸的酸度不断地增加,牛奶的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当乳酸的PH值为6时,酷蛋白就开始沉淀,凝结成酸牛奶。但这时的酸牛奶还很嫩,主要是产酸,这叫做前酵。这时可放入4℃~6℃的冷库中,由于奶的温度和酸度一时还降不下来,酸牛奶还在继续发酵,这叫做后发酵,主要是产芳香味。当后发酵完成后,便是我们饮用的酸牛奶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我们实验组进行了酸奶的自制实验,方法如下: 1、取250毫升到1000升牛奶(约1—4袋市售鲜奶),也可以用奶粉调制牛奶。加热煮开,加糖。(也可不加糖)。冷却至40℃左右。(与体温相似,不烫手为合适)。倒入合适的干净的容器中或酸奶器中。 2、从冰箱取出1 袋发酵剂放在室温下15分钟至1小时,使其与室温平衡,(与煮奶同时进行,可以节省时间)撕开小袋,将发酵剂倒入牛奶中搅匀(注意:不要剧烈搅拌和不要搅出大量气泡)。放置40℃左右下发酵4-6小时。在发酵时不要摇动、震动和搅拌。以牛奶刚好凝固并出现少量乳清为发酵完成。喜欢吃酸一点的酸奶可以适当延长发酵时间。 3、将发酵好的酸奶取出,放入冰箱数小时或过夜。使乳酸菌停止生长并继续产生风味物质,使酸奶更醇厚、凝固的更完全。 4、从冰箱中取出后搅拌一下即可食用。在食用前可按个人的口味添加糖,也可加入果汁和果料。不能吃糖的人可加甜味剂或不加。怕冷的人可将酸奶放至室温后食用。 注意:发酵用的器具都应是干净的。并且用开水煮过或烫过。在操作是一定要注意卫生。以防止制作酸奶不洁。 在制作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我们为此列举了一些在制作的过程中常见的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牛奶不凝固 加入发酵剂时牛奶太烫,将菌种烫死。解决办法:下次将牛奶放凉。 牛奶或奶粉中含有抗菌素等抑菌物质,将菌种抑制。解决办法:更换牛奶或奶粉。 菌种因保存不当已经失活或过期。解决办法:更换发酵剂 牛奶凝固不完全 发酵时间不够。解决办法:延长发酵时间。 发酵时受到震动。解决办法:放在一个安静和稳定的地方发酵。 牛奶凝固后出水(乳清)过多 牛奶太稀。解决办法:添加占原牛奶约2%的奶粉。 3 发酵时间太长。解决办法:注意发酵时间。 注意:1、当菌种选择不当或菌种单一,发酵温度不适合,发酵时间不够等原因致使酸奶的风味与香味不足。 2、菌种不纯或制作设备管道等被气菌污染,造成酸奶有气泡,口感发辣,如果被酵母菌污染则有馊味。 发酵时间与温度对酸奶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对在不同的发酵时间与温度情况下制得的酸奶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 酸奶的营养含量是人们最注重的。我国新酸奶成分标准: 项目 纯酸奶 调味酸奶 果料酸奶 脂肪含量 全脂 部分 脱脂 ≤ 1 0-0 5 5 8-6 4 5 8-6 4 蛋白质含量 全脂、部分脱脂及脱脂 ≥ 9 3 3 非脂乳固体含量 全脂、部分脱脂 1 5 5 通过对酸奶的研究和相关资料的查寻了解到饮用酸奶具有以下优点: (1) 酸奶的营养价值颇高,比鲜奶更易于消化吸收,这是因为发酵乳中有活力强的乳酸菌,能增强消化.促进食欲.加强肠的蠕动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因此经常饮用酸奶可以起到食疗兼收的作用、大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健康。 (2)饮用酸奶可克服乳糖不适应症。有一部分人对鲜奶中的乳糖有过敏症,进食鲜奶后发生腹泻、腹呜、消化不良症。新鲜的酸奶中存在乳糖酶活性,促进乳糖的分解,防止乳糖不耐症。因此,乳糖酶不充足的人,可以安心食用。 (3)酸奶可以降低胆固醇。酸奶中含有3-3羟一3甲基戊二酸和乳酸。常饮酸奶,可明显降低胆固醇,从而可预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4)酸奶对便秘和细菌性腹泻有预防作用。酸奶中产生的有机酸可增加肠蠕动,刺激胃液分泌,并抑制肠内有害病菌。 (5)酸奶能抑制癌。癌的发生主要是细胞的突变,即异常增殖。如何防止增殖就是对癌症预防的方法,许多动物试验证明,酸奶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对治癌有一定的效果。 (6)酸奶具有美容作用。常饮酸奶能够润肤、明目、固齿、健发。其原囚是酸奶中含有丰富的钙,更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有益于牙齿,骨骼;酸奶中还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 和维生素B2都有益于眼睛;酸奶中丰富的氨基酸有益于头发;同时,由于酸奶能够改善消化功能,防止便秘,抑制有害物质如酚吲哚及胺类化合物在肠道内产生和积累,因而能防止细胞老化,使皮肤白晰而健美。 四、小结 发酵温度(℃) 培养时间及酸度(°T) 后酸化24h凝乳状态 5h 0h 5h 0h 8h 9h 30 80 89 凝乳质地良好,无乳清析出 40 74 78 87 凝乳质地良好,无乳清析出 42 78 87 凝乳质地良好,无乳清析出 45 80 89 凝乳质地较软,乳清析出较多 50 67 89 凝乳质地较软,乳清析出较严重。 4 以上调查研究报告,只是我们五位同学在课余时间内所做的一点粗浅的研究,这是我们进入高中阶段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的第一次尝试,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指正。在此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也对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同学、老师、领导和社会上的热心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酸奶的不同制作方法:原味酸奶作菌种制作酸奶原 料 鲜牛奶500克,原味酸奶50克将牛奶倒在不锈钢锅中, 上火加热到70~80℃,离火降温,待用。将容器用开水消过毒后,倒入牛奶,再加入原味酸奶,搅拌均匀。盖上盖子,放入酸奶机体中,再把外盖子盖上。接通电源,保温8小时左右。待牛奶呈豆腐脑状,即可取出食用。制作秘籍加热的牛奶降温至不烫手时为佳。若温度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影响发酵。如果选用的是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则不需经过加热过程。如果家里有微波炉,可以将容器内放一勺水,盖上盖子,高火加热半分钟即能达到消毒效果。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做好的酸奶要立刻放到冰箱里冷藏2小时,然后才能饮用。此酸奶制作时没有加入白糖,故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白糖调味。以酸奶发酵剂作菌种制作酸奶原 料 鲜牛奶500克,酸奶发酵剂5包,白糖25克坐锅点火,倒入鲜牛奶和白糖。以中火煮开至白糖溶化,离火。待牛奶降温至不烫手时,加入酸奶发酵剂充分搅匀。取消毒的酸奶杯,盛入调好的牛奶,封好口。放入酸奶机体中,盖上盖子。接通电源,加热保温8~12小时,至呈豆腐脑状。取出酸奶,放入冰箱冷藏2小时即可食用。制作秘籍这种采用的是分杯酸奶机制作。要掌握好酸奶发酵剂与鲜牛奶的比例。加糖量一般控制在5%~10%之间。酸奶发酵剂最好先用少量牛奶在干净的小碗中完全溶解,然后再倒入酸奶机容器内搅匀。
在酸奶中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使其营养成分比牛奶更趋完善,更易于消化吸收。 1、酸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以乳糖为主,制成酸奶后有部分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除提供能量外,还有助于婴儿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2、酸奶中的蛋白质易于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质经过乳酸菌的发酵,可变成微细的凝块,含丰富的必需氨基酸,营养更高,更易于吸收。 3、酸奶中脂肪的代谢优于牛奶。酸奶中含3%的脂肪,其脂肪球易于消化;同时酸奶中的磷脂能促进脂肪乳化,从而调节胆固醇浓度。 4、酸奶更有利于钙的吸收。酸奶发酵后,原料奶中的钙被转化为水溶形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将牛奶制成酸奶,效益显著。 主要原料:鲜牛奶、白糖。 设备用具:盆、锅、乳瓶等。 制作方法:选用不加抗菌素和防腐剂的新鲜牛奶,要求脂肪含量不高于3%,干物质高于8.5%,酸度小于0.16。 按鲜奶5%~10%的比例加白糖,煮沸3分钟后过滤。再将过滤的牛奶迅速降温至38℃~42℃,在无菌下接种乳酸菌种,使菌种分布均匀。接种后的牛奶分装在已洗净、灭菌的乳瓶内,及时封口,在37℃士1℃恒温下发酵4~6小时,发酵后要随时抽样检查酸度和凝固情况。当酸度为 0.58、凝固也达到要求时,停止发酵,小心地取出在室温下冷却,再移到2℃-6℃冰箱中冷却。 还有其它的方法 酸奶子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它含有多种乳酸、乳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有胃病的人喝了它,可促进胃酸分泌,食后非但不气胀、腹泻,反而通气、消食。我们那儿的妇女常喝酸奶子,皮肤都很白嫩、光洁。到了北京我也常做酸奶,只不过方法有所不同。 原料: 纯牛奶……………………………………500ml 原味酸奶…………………………………125ml 工具: 电饭锅、带盖瓷杯、勺子、微波炉(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加热牛奶,但用微波炉不仅速度快,而且加热温度好掌握) 做法: 1.将瓷杯(连同盖子)、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水煮开10分钟消毒。 2.将杯子取出倒入牛奶(7分满,牛奶如果是新开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煮开消毒),将牛奶放入微波炉加热,以手摸杯壁不烫手为度。 3.在温牛奶中加入酸奶,用勺子搅拌均匀,盖盖。 4.将电饭锅断电,锅中的热水倒掉,将瓷杯放入电饭锅,盖好电饭锅盖,上面用干净的毛巾或其他保温物品覆盖,利用锅中余热进行发酵。 5.8~10小时后,低糖酸奶就做好了。如果是晚上做的,第二天早晨就能喝到美味的酸奶了。 注意事项: 1.所用菌种酸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2.牛奶加热的温度如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如温度过低又会造成发酵缓慢,以摸着不烫手为度。 3.不可用电饭锅的保温档进行发酵,因为保温的温度过高,保温发酵时,电饭锅必须断电。如果在冬天制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气上发酵。 4.发酵容器用带盖瓷杯最好,硬塑料杯子也可,但如杯子质量不过关的话,加热消毒时容易变形。盖子很重要,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环境更有利于发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加热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有抗奶(含有抗生素)或还原奶(用奶粉还原成的牛奶)都不适合作制作酸奶的原料。 7.成功的酸奶呈半凝固状,表面洁白光滑,没有乳清(淡黄色透明液体)析出,闻之有奶香味,如不怕胖又喜欢甜食,可在吃前加砂糖。不可在发酵前放糖。 8.自制酸奶保质期为2~3天。
酸奶松饼松松软软,奶味十足,非常好吃
“冷确”改成“冷却”,“繁值”改成“繁殖”①(去掉酸)奶的酸味就由此产生 ③将包装好的牛奶放置5个(去掉多,多和左右重复)小时左右详写了酸奶的制作过程,略写了酸奶的原材料,因为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这样安排的B
酸奶的不同制作方法:原味酸奶作菌种制作酸奶原 料 鲜牛奶500克,原味酸奶50克将牛奶倒在不锈钢锅中, 上火加热到70~80℃,离火降温,待用。将容器用开水消过毒后,倒入牛奶,再加入原味酸奶,搅拌均匀。盖上盖子,放入酸奶机体中,再把外盖子盖上。接通电源,保温8小时左右。待牛奶呈豆腐脑状,即可取出食用。制作秘籍加热的牛奶降温至不烫手时为佳。若温度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影响发酵。如果选用的是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则不需经过加热过程。如果家里有微波炉,可以将容器内放一勺水,盖上盖子,高火加热半分钟即能达到消毒效果。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做好的酸奶要立刻放到冰箱里冷藏2小时,然后才能饮用。此酸奶制作时没有加入白糖,故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白糖调味。以酸奶发酵剂作菌种制作酸奶原 料 鲜牛奶500克,酸奶发酵剂5包,白糖25克坐锅点火,倒入鲜牛奶和白糖。以中火煮开至白糖溶化,离火。待牛奶降温至不烫手时,加入酸奶发酵剂充分搅匀。取消毒的酸奶杯,盛入调好的牛奶,封好口。放入酸奶机体中,盖上盖子。接通电源,加热保温8~12小时,至呈豆腐脑状。取出酸奶,放入冰箱冷藏2小时即可食用。制作秘籍这种采用的是分杯酸奶机制作。要掌握好酸奶发酵剂与鲜牛奶的比例。加糖量一般控制在5%~10%之间。酸奶发酵剂最好先用少量牛奶在干净的小碗中完全溶解,然后再倒入酸奶机容器内搅匀。
把500ml牛奶煮开,方一些糖在牛奶里,放在阴凉的地方放到40度左右(就是摸着容器是温温的),把之前买来的现成酸奶(因为要发酵的因子,自己不好买的,就用超市里面的那种稠度很大的酸奶,)100ml 兑在之前煮好的牛奶里面,用干净、没有油的勺子搅拌均匀,然后用保温的东西包好,放在太阳下面,一般要坚持8~12小时,一定要它的温度在38度以上,耐心等待以后就可以了!我自己做了N次,前几次因为有点心急,都没有怎么成功,后面成功了,我还作了水蜜桃口味的,就是把桃子用刀剁成泥状放在凉好的牛奶里!
工艺及其发展趋势大
酸奶的不同制作方法:原味酸奶作菌种制作酸奶原 料 鲜牛奶500克,原味酸奶50克将牛奶倒在不锈钢锅中, 上火加热到70~80℃,离火降温,待用。将容器用开水消过毒后,倒入牛奶,再加入原味酸奶,搅拌均匀。盖上盖子,放入酸奶机体中,再把外盖子盖上。接通电源,保温8小时左右。待牛奶呈豆腐脑状,即可取出食用。制作秘籍加热的牛奶降温至不烫手时为佳。若温度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影响发酵。如果选用的是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则不需经过加热过程。如果家里有微波炉,可以将容器内放一勺水,盖上盖子,高火加热半分钟即能达到消毒效果。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做好的酸奶要立刻放到冰箱里冷藏2小时,然后才能饮用。此酸奶制作时没有加入白糖,故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白糖调味。以酸奶发酵剂作菌种制作酸奶原 料 鲜牛奶500克,酸奶发酵剂5包,白糖25克坐锅点火,倒入鲜牛奶和白糖。以中火煮开至白糖溶化,离火。待牛奶降温至不烫手时,加入酸奶发酵剂充分搅匀。取消毒的酸奶杯,盛入调好的牛奶,封好口。放入酸奶机体中,盖上盖子。接通电源,加热保温8~12小时,至呈豆腐脑状。取出酸奶,放入冰箱冷藏2小时即可食用。制作秘籍这种采用的是分杯酸奶机制作。要掌握好酸奶发酵剂与鲜牛奶的比例。加糖量一般控制在5%~10%之间。酸奶发酵剂最好先用少量牛奶在干净的小碗中完全溶解,然后再倒入酸奶机容器内搅匀。
买个酸奶机你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