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电机工程学报编委

发布时间:

电机工程学报编委

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电网技术3、电力系统自动化 4、 高电压技术5、电工技术学报[月刊] 6、电工电能新技术7、电力自动化设备 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老师是编委] 9、 蓄电池 10、电源技术 11、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2、电力电子技术13、中国电力14、高压电器15、电机与控制学报16、微特电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旬刊)国家一级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出版动力和电力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主要服务对象是电力工业和电工制造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

电机工程学报编委会审查

电机工程学是工程学重要的分科之一,主要是有关电学、电子学及电磁学方面的研究或应用。电机工程最先是在十九世纪末期在电报及电力传输开始商业化之后开始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工程领域。这个新的领域再细分为许多小分支,像是电力工程、电子工程、自动控制、信号处理及电信工程。

电机工程学报,主编审阅需要3个工作日。

机械工程学报编委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都有了较快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首先要求我国的工业必须迅速地起步,建立我国的重工业。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1953年10月,《机械工程学报》在庄前鼎等一批当时我国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知名专家的组织下创刊了。50年代的几届编委中有钱学森、吴仲华等一批著名的科学家,还有一大批如刘仙洲、李酉三、朱景梓、雷天觉等耳熟能详的机械工程专家。1966年,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报》在出版了14卷第1期后被迫停刊。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广大机械科技工作者着手恢复了《学报》的出版,并且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同行交流,扩大我国机械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于1988年创办了与《学报》中文版内容不同的英文版,面向全球发行。

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

张启先院士辞世已有三年之久,但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张院士自幼丧父,没有上过小学,其母亲给他补习了小学文化,他自读初中直至大学毕业一直是在班上名列前茅。在前苏联留学期间以一篇优异的论文通过副博士和博士论文两次答辩,是当时在苏联留学生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几位佼佼者之一。他那超人的聪明才智令人敬佩,他与苏联导师一起开创的用矩阵向量解决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学派,为机构学的发展和现代机器人学奠定了基础,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回忆起与张先生一起工作的日子里,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他的敬佩,更重要的是他那优秀的品质。他那立党为公、淡泊名利的做人原则,他那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共产党员精神,忘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学风,勇于开拓创新的胆识,将永远成为我们后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许多往事回忆起来一直让我记忆犹新,令我感动,令我敬仰,久久难以忘怀。张先生是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又是北航学报的编委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论文要他批改和审阅。他当时年岁已高,但仍是认真仔细地审阅、指点、批改,从不马马虎虎,每天工作到深夜。而当有人劝他,像他这样一个有声望的院士,何必不受聘于其他院校当兼职院士和校长,好处会很多的,他却给以淡淡的一笑。曾记得我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第一次中层干部会上,他首先提出解决学术腐败,特别是解决个别领导干部的学术腐败问题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首要任务,在此会议之前,我劝他不要带头发这个言,免得得罪人,他对我说,我发此言是为了党的利益、学校的利益,不是为了我个人,是坚持真理,治病救人,他的行动为我校树立严谨的学风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张先生从来是事事先替别人着想,从不麻烦他人,他繁忙的多次出差,都是自己亲自去买车票和机票。曾记得我在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我、安慰我。在我生病期间,本来应由我完成的任务,他都替我完成。作为一个院士,这是一种极高可贵的品质。又曾记得张先生在住院临危期间,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了机器人所派去的轮流值班人员。他谢绝了医院护士的特别护理,又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这种精神感动了所有医务人员!忆往事,此起彼伏,感动万分,愿张先生留给后人的知识、做人的品质、立党为公的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