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点评

发布时间: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点评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还注重研究本地区的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哲学·政治、法律·经济、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历史·文化、艺术研究、图书·情报·文献、中学教学研究、学生论坛以及理科基础研究、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和体育等。专题研究栏目:哲学社会科学版有明清小说研究、范长江研究、张大千研究专栏,自然科学版有数学建模专栏。本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已经逐步形成较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好评,并引起国外同行的注意。1997年被列为《全国报刊索引》来源的核心期刊。2002年被列为CNKI期刊全文数据收录期刊,并上中国期刊网。2003年4月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查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颁发的《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在“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内江师范学院代码是1064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内江师范学院位于四川省内江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四川省本级地方性本科师范院校,入选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川南高校联盟理事单位。学校历史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56年由教育部核准创办的四川省初中师资训练班。1958年,更名为内江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与内江工专、简阳农专合并建立内江专科学校。1962年6月,因国民经济调整,内江专科学校撤销停办,教职工被分流组建到实行内江专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内江专区初级教育行政干部学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内江专区行政干部学校。1978年,内江师范专科学校恢复,内江专区行政干部学校余下部分更名为“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内江师专。1979年,内江师专与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即内江教育学院)从一家分为两家独立建校办学。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江教育学院内江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内江地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和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育部批准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内江教育学院。内江艺体师范学校内江艺体师范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05年的川南简易师范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更名为内江师范学校。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内江艺体师范学校。1998年,内江艺体师范非实质性并入内江教育学院。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原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内江教育学院合并建立内江师范学院。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有教职工1330人,其中专任教师1079人,正、副高级职称414人,硕、博士839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名、后备人选6名,四川省教学名师1名,内江市首批“三百计划”创新人才1人,内江市拔尖人才4人,内江市学科带头人9人;聘请有中国(境)内外著名高校、地方中小学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206人担任兼职教师。                                    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5月,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61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6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四川省特色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川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水产养殖学、美术学、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等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水产养殖学、小学教育学校荣誉截至2019年5月,学校获四川省级教改项目13项,获四川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2018-2019学年,学校共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3000余人次,获国家级奖项36项,省级奖项266项;在全国(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国际奖项1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学术科研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有四川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6个、四川省社科联高水平团队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内江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内江市创新人才团队1个。截至2019年5月,学校近5年来,学校获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共14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6700余篇;出版专(编、译)著近200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学术资源截至2019年5月,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万册,中外文报刊1320种,电子文献数据库46个。图书馆收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古今丛书兼及部分专科性和综合性工具书资源;购有CNKI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读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PQDT、SCI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有大千文化数据库、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数据库、中小学教育教革数据库、本校优秀毕业生论文库等特色数据库。学术期刊《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社会科学单月出刊,自然科学版双月出刊。社会科学主要栏目:明清小说研究、张大千研究、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文学、语言学、历史与文化、法律、教育、哲学、政治和艺术等。自然科学主要栏目:峨眉武术文化研究、应用心理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数学、物理、建筑科学、化学、生物、环境、计算机技术、经济、地理、体育、教育教学和图书情报等。1997年,期刊被列为《全国报刊索引》来源的核心期刊。2002年被列为CNKI期刊全文数据收录期刊。《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在“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搭建对外交流合作新平台。截至2019年5月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与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类校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近40个。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全球视野培养,专设“学生出国(境)研修奖学金”,每年从大二学生中遴选1%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交换学习。沱江黉门,弦歌铿锵。学校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振兴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十大工程,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等“九个力”,不断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错位发展,为早日实现建成“师范大学”的“内师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应该不要

差距很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是核心(cssci),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只是普通刊物,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用油料特有的表现方式 表达内心的思想 现象 就是油画语言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点评

做人要向前看啊,虽然湛江的经济目前是比较落后,但是在未来五年到十年里我比较看好湛江,因为国家级重点大型钢铁项目和中科石油炼化都落户湛江,这两大项目将会极大地带动湛江经济的高速发展,别忘了湛江港是闻名全国的优良深水港,湛江地处北部湾经济中心,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如果不是上世纪市政府的贪污,湛江早就是第二个广州了,总之,身为湛江人的我对湛江的未来充满希望。另外,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百年学府,是广东第二大师范类院校,也许有些人不服,但这是事实,如果你想当老师,湛师是不错的选择,楼上说老师就知道收费,我不太同意,因为我也是湛师的,至少目前还没被乱收费。如果你是外省的,也许比较难适应湛江的气候环境和饮食习惯,这就看你个人的适应能力了。湛江人不都是排外的,我是湛江人,我从来不排外!!

建议向<<红楼梦学刊>>投稿,它是红学研究专业刊物详见; http;///question/

你好,我想我很有资格来回答你的问题。大一的时候我在那儿读了3个月,到12月末的时候果断回家乡复读了,本人上的是对外汉语专业。湛师真的很差啊评判一个学校不仅仅是她的地理位置,还有他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这些湛师都相当的缺乏,再说说硬件,宿舍楼基本上市9楼和8楼的,且没有电梯。当然,教学楼也是9楼或者10楼的,也没有电梯。图书馆的位置少的可怜,要想好好学习就得起的很早很早很早~再来说说气候,由于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非常的炎热和闷,基本上只有夏季和一两个月的秋季,四季不分明。虽然有人讲学校都差不多,那干嘛还分211和985呢?值得欣慰的是,那边的水果卖的很便宜,物价也不高。当然,在任何一所学校都有优秀的人存在,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有提升空间的话,就回去复读吧。仅仅是个人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不是08北大核心,还有一个自然科学班的已经停刊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点评

学术论文书写的标准格式要求(一)标题论文标题应简短、明确,把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范例:立足学生需求,培养“时代小作家”——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教学为例(二)作者姓名单位标题下放置作者姓名,要求居中,如多作者则按先后顺序排列,如不同单位则用角标做好对应关系(最后附范例)。作者单位应具体明确需要有唯一性,顺序为单位名称、单位所在地的地名以及邮政编码。范例:赵钱1,孙李21XX省XX市XX县第X中学;2XX省XX市XX区第X幼儿园(三)摘要及关键词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摘要”字样为黑体五号字,左对齐。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五号字,行距为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范例:摘要: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基本方法;(四)正文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顺序为:一、(一)、1、(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每一部分结束后另起一页开始下一部分。正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5倍。范例:一、(一)、1、(1)、①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一般居中位于图的下方。范例:文中如有表格,应结构简洁,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果表格引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范例: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书写“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以2-5条为宜。范例:参考文献:[1]王斌 在第十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的讲话提纲[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01):1-[2]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J] 价值工程,2018,(01):[3]胡予宸 新时期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提升策略[J] 现代交际,2017,(24):81-[4]王希辉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何侍昌新著《涪陵榨菜文化研究》评介[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06):131-(六)邮寄地址,联系方式等文章若是用来发表,则在文章最后放上刊物的邮寄地址和收件人信息等信息,方便出刊后杂志社安排邮寄,邮寄地址需规范且具体,联系电话用来联系或通知用。范例:省市县区路号+单位名称或楼号房号,收件人姓名,联系电话最好是手机号。(七)电子文档的命名要求论文的命名:作者姓名 文章标题doc文件。范例:学术术 学术论文书写的标准格式要求doc(八)其他

那怎么样写论文并且还能得高分呢,第一点你需要明白,写好论文可是需要论文查重的,一篇高分论文必然是需要原创的才行。当然这还不够,观点明确+批判性思考+论述充分+结构流畅+避免抄袭+格式标准,这些才是构成一篇高分论文的主要因素。也因此,如何能在整个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兼顾这些方面就是我们所要去思考的重要问题。但其实总结起来无非是丰富有效的阅读 + 形成创造性观点 + 批判性评价+ 强有力的分析论述 + 确保结构清晰。前期准备:(1)有效阅读: 拓展性阅读,注重阅读质量。先理解了,再开始写作。学会利用好目录、摘要和引言,总结作者核心观点,梳理论证思路和结构,深度挖掘有用信息。(2)分析论题: 通过分析论题可以确定你的论述方向,确定关键术语及其定义,使内容保持连贯和一致。质疑问题可以帮助你阐明定义和发展观点。论文撰写:(1)充分论述: 强有力的论述是一篇好论文的基础也是核心。你需要充分说明这个说法正确的原因。(2)结构清晰:导言需清晰地呈现你所要探讨的问题和观点,主体主要基于Point、Evidence、Explain来进行。结论只需要做到重述你的论点即可。到此为止,基本上一篇好的论文就算完成了,但这里并没有结束。反复修改,精炼定稿之后才算得上高分论文,当然千万不要忘了严格按论文格式写作哦,现在清楚怎么样写论文了吧。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学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40人,兼职教师17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0余人,博士、硕士220余人,“双师型”教师286人。 聘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0余名知名学者、博导为客座教授;聘请有7名外籍专家常年在校任教。 学校建有集摄录编为一体的电化教学中心,同时装备有7个多功能大教室,供开展电化教学使用,对全校师范生开设了电化教学课程,课时分布为理论课54学时,实践课20学时。学校在2000年又自己设计规划建成了内部传输速度为1000兆的以太网,并联入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拥有8个C类地址,现有数千台计算机联网,可以满足全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10年以来,公开发表论文2170篇,其中被SCI、EI、CPCI收录76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2部,研究成果获省、市政府奖励69项,获国家、省、市(厅)级立项教科研课题109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鉴定4项,授权专利10项;创刊于1980年底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已出版发行150多期,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十佳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4项,十堰市科研成果奖72项。现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十堰市科技创新团队(珍稀药用植物繁育创新团队)等研究机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