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招聘录用率怎么计算

发布时间:

招聘录用率怎么计算

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X100%如:(应聘30人,录取5人,则5/30X100%=入职率6%)

员工入职率从入职这个方向单一的讲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整体入职率=当月正式入职人数/当月应招人数(或当月招聘总人数)*100%。第二种:正式入职率 = (当月正式入职人数 / 当月录用人数 ) *100%。第一种算法指的是真正入职人数占据整体面试人数的比例,第二种算法是指入职人数占录用人数的比例。另外还有与离职人数相关的入职率算法,从员工入职率的不同算法可以看出这个数据表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需要指导的工作方向也是有所区别的。扩展资料: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入职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第一种是:1、录用率=录用人数/初试人数*100%2、入职率=入职人数/初试人数*100%第二种是:1、录用率=录用人数/录用通过人数*100%2、入职率=入职人数/录用人数*100%员工入职率从入职这个方向单一的讲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整体入职率=当月正式入职人数/当月应招人数(或当月招聘总人数)*100%。第二种:正式入职率 = (当月正式入职人数 / 当月录用人数 ) *100%。第一种算法指的是真正入职人数占据整体面试人数的比例,第二种算法是指入职人数占录用人数的比例。另外还有与离职人数相关的入职率算法,从员工入职率的不同算法可以看出这个数据表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需要指导的工作方向也是有所区别的。

招聘录用率怎么算

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X100%如:(应聘30人,录取5人,则5/30X100%=入职率6%)

就是招聘到位率。在实际用工时间到来时的用工率。比如计划某月某日前到岗10人,实际招到7人(这里面可以包括考核通过的也可以包括通不过的人数,看实际情况,理论上要求应该是实际通过考核的人数),则招聘及时率为70%。回答完毕,望采纳。谢谢

员工入职率从入职这个方向单一的讲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整体入职率=当月正式入职人数/当月应招人数(或当月招聘总人数)*100%第二种:正式入职率 = (当月正式入职人数 / 当月录用人数 ) *100%第一种算法指的是真正入职人数占据整体面试人数的比例,第二种算法是指入职人数占录用人数的比例。

招聘录用比率怎么算

员工入职率从入职这个方向单一的讲有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整体入职率=当月正式入职人数/当月应招人数(或当月招聘总人数)*100%  第二种:正式入职率=(当月正式入职人数/当月录用人数)*100%  第一种算法指的是真正入职人数占据整体面试人数的比例,第二种算法是指入职人数占录用人数的比例。  另外还有与离职人数相关的入职率算法,从员工入职率的不同算法可以看出这个数据表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需要指导的工作方向也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只是计算入职人数占据面试人数的比例,那么主要针对方向是招聘问题;如果是计算入职人数占面试通过人数的比例,那么针对的是面试问题和入职管理问题;当然计算离职人数在内的入职率会包含大部分环节的问题。  所以计算员工入职率一定要先解决你们需要解决的哪些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再去设置计算方法。

员工入职率从入职这个方向单一的讲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整体入职率=当月正式入职人数/当月应招人数(或当月招聘总人数)*100%。第二种:正式入职率 = (当月正式入职人数 / 当月录用人数 ) *100%。第一种算法指的是真正入职人数占据整体面试人数的比例,第二种算法是指入职人数占录用人数的比例。另外还有与离职人数相关的入职率算法,从员工入职率的不同算法可以看出这个数据表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需要指导的工作方向也是有所区别的。扩展资料: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入职

报考成功的人数:那个职位的招录人数 例如你报的职位招三个人 报名的有60人 那就是20:1咯

招聘录用率计算公式

就是招聘到位率。在实际用工时间到来时的用工率。比如计划某月某日前到岗10人,实际招到7人(这里面可以包括考核通过的也可以包括通不过的人数,看实际情况,理论上要求应该是实际通过考核的人数),则招聘及时率为70%。回答完毕,望采纳。谢谢

正常招聘入职率在80%左右。计算招聘入职率,点击招聘入职率列的单元格输入公式【=D167/B167】,用入职人数/应聘总人数。计算后拖动单元格底部,填充其他面试官的数据。公式解析:招聘入职率=入职的人数÷应聘总人数×100%点击菜单栏的百分比图标,将小数形式转为百分比。点击招聘完成比列的单元格输入公式【=D167/E167】,用入职人数/需招聘人数就能得出招聘完成比了。然后将其转换成百分比形式。公式解析: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计算应聘比,点击应聘比列的单元格输入公式【=B167/E167】,用应聘人数/需招聘人数即可得出应聘比。

请计算各种招聘渠道的招聘录用比率

招聘分析报告的具体功能包括以下几点:一、透过日常招聘事务,从本质与内在机理层面把握招聘规律。招聘已日益成为一场数据化的战争,日复一日的筛选简历、通知面试、若干轮的面试、录取入职、转正与离职等数据的背后,隐藏着若干有用的信息,有必要抽丝剥茧、提炼总结,让招聘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二、多角度反馈招聘工作的效果,给招聘工作改进提供客观依据。招聘工作有着多个客户,内部客户有公司领导、用人部门、其他相关部门(比如薪酬部、培训部)、内部员工(需要内部推荐时)等;外部客户有应聘者、潜在求职者等。招聘工作是否给客户提供了应有的价值,只有通过收集多方面的信息才能清楚地了解到。三、为制定年度招聘工作计划书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招聘分析报告系统分析了年度招聘工作的得失,有利于指导来年招聘策略与计划的制定。如果说招聘工作计划是作战地图,招聘分析报告就是敌我双方信息的分析报告,对作战的成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另外,招聘分析报告还给招聘工作的发展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路。因此,招聘分析报告与招聘工作计划书是年度招聘工作最为重要的报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据统计与分析招聘数据统计与分析主要包括五类指标:关键绩效指标、过程管理指标、分类统计指标、入职异动指标、团队管理指标(详见表)指标类别指标计算方法关键绩效指标招聘计划完成率实际报到人数/计划招聘人数人均招聘成本总招聘成本/实际报到人数平均招聘周期总招聘时间/总招聘人数过程管理指标简历初选通过率人力资源部初选合格简历数/收到的简历总数有效简历率部门选择合格通知面试的人数/HR初选合格简历数初试通过率初试通过人数/面试总人数复试通过率复试通过人数/初试通过人数录用率实际录用人数/面试总人数报到率实际报到人数/发出录用通知人数分类统计指标招聘渠道分布不同招聘渠道录用的人数占录用总人数的比率录用人员分布不同性别、学历、层级、职类、区域的录用人数占录用总人数的比率入职异动指标招聘转正率转正人数/入职人数招聘离职率离职人数/入职人数团队管理指标招聘人员胜任率胜任工作的招聘人员数/招聘团队总人数招聘服务优良率服务优良的招聘人员数/招聘团队总人数内部客户满意度对招聘工作满意的内部客户数/内部客户总人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