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要有一个特别鲜明的观点,然后也需要使用恰当的语言,之后也要进行具体的阐述和论证,和中国的论文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时需要经历的步骤也是完全一样的。
需要英语和汉语结合,要注意英文书写技巧的把握,同时要注意语法的结合,还要注意论文的整体结构,还有每个英文字母的书写,英语论文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而且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比较多。
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 一、学术型研究生初试考英语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初试考英语二 (一)学术型研究生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办法要求与2009年相同。除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外,其他各学科门类考试科目均设置四个单元(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从2010年起增加一套统考英语试题(即英语二)供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时选用,原统考英语名称相应改为英语一。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第二单元(外国语):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建筑学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专业采用统考英语一(日语、俄语);翻译硕士采用翻译硕士外语试题;其余各专业可选用统考英语一(日语、俄语)或英语二试题(英语二重点考查考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力)。满分均为100分。 二、英语二与英语一的区别 (1)语法 我们英语二规定了总共有八个语法点,具体的语法点是要考的。只要把这八点做到了,基本上就没问题了。首先第一个就是名词、代词它的用法,数和格,就是可数不可数,这种会考。第二个是形容词。第三个是动词,动词包括时态、语态,时态就是常见的,比如一般现在、一般将来这样子的过去时,语态就是主动和被动。第四点常用连词,连词大家知道常用的就是七个,这个大家把它准备好了,估计在考察语法方面不大。第五个就是非谓语动词,就是不定式和名词。第六个虚拟语气,具体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以及虚拟语气在语言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这个应该是一个考察的重点。第七个就是从句,列了宾语从句、主语从句和表语从句。第八个同谓语从句,只要把这些语法点梳理下来了,大概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没问题了。 (2)词汇 第二个就是词汇,英语二的词汇表,大纲后面主要是词汇表,词汇表没有任何的差别。及时说从单词量上的要求来说,英语一何英语二是一样的。 (3)阅读理解 关于阅读理解的部分。英语二没有英语一中规定的阅读理解中会出现3%的超纲单词。 三、 英语二阅读理解部分的单词要求比英语一低一些 英语一只是说你需要能够看的懂,即使你在上硕士期间所需要看懂的一切东西,英语一从内容和题材上来说它考察的内容可能更加广泛一些。而英语二,从内容上主要考会考这样几类:经济、管理、社会、文化和科普。注意它是把经济和管理放在最前边的,也就是说经济类文章、管理类文章可能是比较重要的,“科普”这个词放在最后说明科普考的可能比较小。体裁方面也规定了就是考三种类型: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这也就是英语二在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抽象性的比较难的文章概率会低一些。针对具体的阅读的要求,英语二也是低一些。比较如下: 第一点,英语一要求大家能够理解文章中概念性的含义,而英语二是没有的。也就是文章中不太会出现一些特别抽象的,特别复杂的费解的概念。 第二点,它只要求进行相关的判断、推理,而不需要进行相关的引申,没有引申,也就是说在英语二中如果出现我们阅读理解中的一种题型,叫做推理题的话,它推理的难度要小于英语一。 第三点,英语二中没有要求区分阅读理解文章中的论点和论据,所以举例题,肯定不会考了。第二部分,英语一这部分规定了三种题型,一种是七选五,给你七个选五个。第二种是搭配,第三个是排序。最近几年一直考的是七选五,是比较成熟的题型。英语二第二部分,就是新题型部分也规定了三种题型,这三种题型跟英语一非常不一样,第一种题型就是它给一篇文章,让你看,看完了以后让你做一个配队,左边有一系列小短句子,右边有一系列补全这个句子的成份,七个选五个,配比下来,有两个选不到,这个难度比较低,只要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大概的理解应该都可以做。第二种就是小标题,我们也叫搭配题,就是用标题和文章段落进行搭配,这个跟英语一是完全一致的。第三种,是让你先读文章,有五个句子,让你根据文章的意思判断正误,这个难度更低了,你猜一下也有五成的把握。所以英语二第二部分,就是Part B这个难度比较低。 最后一部分,就是英语Part C翻译部分,这个跟考研英语一Pact C也不一样,英语一Part C是给你一篇文章,有五个划线的句子,一般来说那些句子让你翻译的,肯定是看起来就比较费解,而且比较绕,比较难懂的这样的句子。英语二中出现的翻译是一个全文翻译,给你一个英语文章,让你从头到尾翻译下来。跟英语一比,更像是一个体力活,你要写的字可能多一些,但是整个文章的难度要小一些。因为边翻译边去理解的话,有时候比孤零零地理解一个句子,翻译一个句子可能难度还要容易一些,因为有上下文,大概蒙一下,这个句子也能大概同时的翻译过来。而且这样的话,采分点就会比较分散,有些很简单的句子也是采分点,你把它翻译对了也能得分。而英语一就是给你五个孤零零的句子,有的翻不出来,看不懂,就是没有得分。英语二我担心的是,大家能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那些字写下来的问题,它的难度是降低的,量是加大了,所以这个还是需要大家回去好好训练一下,就是有没有这个速度感,不仅要求质,求量,还要追求一个速度,把这个掌握了可能情况会好一些。 (4)小作文 英语二的考试的写作,小作文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过去五年大纲,英语一教育部是这样一句话,就是考察私人或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和报告,但过去小作文考察的都是信函,另外三种题型没有考到过,但是今年大纲明确提出了,不管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明年小作文分成两种题型,二者选一。第一种题型还是信函、备忘录、报告,写一百词左右。这种题型还有。第二种题型,是新加的或者说特别点出的,就是根据给出的一篇汉语文章,中文文章,用英文写一篇80到100个词的文章摘要。摘要这种题型以前大纲也提到了,但是并没有明确的点出。大纲出来之后,针对明年的考试,英语让他的考生,小作文大概可能有60%左右的可能性还是考书信,复习思路40%的可能性可能会考摘要。 (5)大作文 四、针对大作文,英语二大纲和英语一一样,还是论说文。 但是有一点小区别,就是英语一大纲是160到200个词,英语二是150词以上,所以字数稍微少了一点。一般来讲写到150到180也就差不多了,不需要写太多。今年英语一大纲样题改成了06年考题,就是给希望工程写一封信,请求捐款,这个写作难度更大一点。英语二大纲样题改成了08年考研写作真题,就是给你房东写一封信,借了CD,忘还了,道歉,并且写一些建议。英语二就是日常书信,相对来讲简单一些。大作文大纲样题也变了,过去八年都是2000年的考题,就是世界商业简史,今年英语一大纲样题改成了08年考题,就是两个残疾人跑步,合作这样一个话题。而英语二的大纲,提供的样题是一篇图表作文,是2005年中国某一个城市交通事故的一些数据,给出了一个表格图。通过大纲题我们可以看的出来,明年英语二考生大作文60%可能需要准备一下图表作文,40%还是需要关注一下图画作文。数学一适用的招生专业: 工学门类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工学门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专业。 管理学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数学二适用的招生专业: 工学门类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第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工学门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低的二级学科、专业。 数学三适用的招生专业: 经济学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专业。 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专业。(择校网) 当然每个学校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是这样划分,具体考数学几要以你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为准数学一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二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数学三 微积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四 微积分 线性代数
比较严谨,格式跟中文不同,内容有不同的要求,文体有些变化,要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我觉得还是很难的,不过大部分只有英语专业的人才会写英语论文,所以别人没有这个困扰。
需要英语和汉语结合,要注意英文书写技巧的把握,同时要注意语法的结合,还要注意论文的整体结构,还有每个英文字母的书写,英语论文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而且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比较多。
其实吗,外国的论文是很严格的。比如像与别的论文相同率要小于5%~15%啦~等等,而中国神马的,不成啊。。。
首先就是要有一个特别鲜明的观点,然后也需要使用恰当的语言,之后也要进行具体的阐述和论证,和中国的论文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时需要经历的步骤也是完全一样的。
当然是有特点的,对于大家来说写的全部都是英文,而且里面的一些语句讲述的也是英文的模式,就是把自己的中文转换成了英文,里面的内容是不变的,自己也不是特别的了解一些英文论文,所以太多的一些特点不太清楚。
其实吗,外国的论文是很严格的。比如像与别的论文相同率要小于5%~15%啦~等等,而中国神马的,不成啊。。。
比较严谨,格式跟中文不同,内容有不同的要求,文体有些变化,要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我觉得还是很难的,不过大部分只有英语专业的人才会写英语论文,所以别人没有这个困扰。
当然是有特点的,对于大家来说写的全部都是英文,而且里面的一些语句讲述的也是英文的模式,就是把自己的中文转换成了英文,里面的内容是不变的,自己也不是特别的了解一些英文论文,所以太多的一些特点不太清楚。
Times New Roman 字体,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一、标题 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三、第四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 如果该篇英语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PCPrage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6cm(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二、提纲 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5cm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一格后再打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一个字母上下对齐。 主要纲目以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则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一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一个字母;处于同一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 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 三、摘要 1、英文摘要是应用符合英文语法的文字语言,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的短文。(内容基本与中文摘要相同,但不用完全逐句对应)。 2、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自成一页(1页即可),放在中文摘要页之后。 3、英文字体与行间距: 统一使用“西文字体”中的“Times New Roman”,5倍行间距。 4、英文题目: 使用三号字加粗。 5、英文摘要: “Absract”顶格,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英文摘要具体内容使用四号字。 6、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顶格,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四、正文 有标题页和提纲页的英语论文,其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论文标题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纸顶端约5cm,距正文第一行约5cm。段首字母须缩进五格,即从第六格打起。 正文第一页不必标页码(但应计算其页数),自第二页起,必须在每页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论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阿拉伯数字(或其最后一位)应为该行的最后一个空格。 在打印正文时尚需注意标点符号的打印格式,即:句末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后应空两格,其他标点符号后则空一格。 五、文中引述 正确引用作品原文或专家、学者的论述是写好英语论文的重要环节;既要注意引述与论文的有机统一,即其逻辑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性。 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论文作者必须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美国学术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后以圆括弧形式注明引文作者及出处。 六、文献目录 论文作者在正文之后必须提供论文中全部引文的详细出版情况,即文献目录页。美国高校一般称此页为 Works Cited, 其格式须注意下列几点: 目录页应与正文分开,另页打印,置于正文之后。 目录页应视为英语论文的一页,按论文页码的顺序在其右上角标明论文作者的姓和页码;如果条目较多,不止一页,则第一页不必标出作者姓和页码(但必须计算页数),其余各页仍按顺序标明作者姓和页码。 标题Works Cited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5cm,与第一条目中第一行的距离仍为6cm;各条目之间及各行之间的距离亦为6cm,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各条目内容顺序分别为作者姓、名、作品名、出版社名称、出版地、出版年份及起止页码等;各条目应严格按各作者姓的首字母顺序排列,但不要给各条目编码,也不必将书条与杂志、期刊等条目分列。各条目第一行需顶格打印,回行时均需缩进五格,以将该条目与其他条目区分开来。 英语论文摘要又称文摘,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需阅读全文,就可获得重要的信息。 摘要通常置于文题之后,文章之首。在论文发表后,论文摘要常被文献检索系统所收集。英语论文摘要一般为200-300单词,并有与英文摘要表达观点一致的中文摘要与之对应。(内容来源:学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