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science文章中的概率有多大

发布时间:

science文章中的概率有多大

共有A(7,3)*C(4,2)=1260种排法(7个位置,先排I、N、S,有7*6*5=210种,还剩4个位,从中挑两个放C,有6种,所以共210*6=1260种)而题目要求的只是其中的一种排列一除以总排数就得答案1/1260

本题思想是: 出现SCIENCE的组合数/总的排列组合数=出现的概率出现SCIENCE的组合数:1种可能;总的排列组合数:7!/4 因为C和E分别多算2种可能。答案是: 4/7!=1/1260

列树形图,要按顺序的话是2/36吧,就是1/18。

science上发表文章的概率

题主想问的是:science文章送审的概率有多大吗?仅8%参加双盲评审的文章获得送出去评审的机会。只有12%的作者会主动选择双盲评审,而只有25%的双盲评审文章才能被成功接收的。

science送审概率

sci optics communications中的概率比较高。sci optics communications杂志属于物理行业,“光学”子行业的中等级别杂志。影响因子偏低,但是接稿量比较大,容易发表,审稿速度超快。该杂志考虑了从光的基本特性到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课程包括古典和量子光学,光学物理和光物质相互作用,激光,成像,导波光学和光学信息处理。Optics学科现在一些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创办的时间并不长,比如影响因子第一的Nature Photonics,应该是2007年创办的;影响因子第二的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应该是2009年创办的;影响因子第三的Light-Science&Applications(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该是2013年创办的。除了sci optics communications,还有一些光学方面的期刊如:Nature Photonics、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Light-Science&Application、Laser&Photonics Reviews、Photonics Research等。

题主想问的是:science文章送审的概率有多大吗?仅8%参加双盲评审的文章获得送出去评审的机会。只有12%的作者会主动选择双盲评审,而只有25%的双盲评审文章才能被成功接收的。

文章被sci收录,再投文章中的几率有多大

要看发哪本期刊, 期刊不同刊期不同的,审核时间一般都在1-3个月左右, 审核未过是直接退稿的,后面需要再次提交审核,又得从新开始审核,详情要看文章的质量,但是一次性能过的比较少,发这类期刊是建议提前半年到1年安排。

最好不要一稿多投

这给是肯定影响的,不能一稿多投,不然重复率就是100%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在还没有发英文的文章前,总觉得写一篇英文的文章是艰难万分,再加上道听途说,听那些有经验的人说审稿周期多长啦,审稿意见多难回答啊,整个过程多么复杂啊,所以对发英文SCI文章总是有一种恐惧感。有一段时间都心里安慰自己,这辈子就发发中文的文章吧,只要研究结果好,中文的照样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再后来,身在国外,不得不用英文写文章,一段时间下来才发现,其实发英文文章不难,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下是在下的分析:首先,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国、美国出版的)都是被SCI收录的,这个要比入选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用考虑所选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录的。只要是经常看的文献所在的期刊,基本上都是的。在国内,有中文核心期刊跟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要比科技核心层次上高一点。中文核心有一部分是SCI收录的,而科技核心的期刊给收录的非常少。那么换成英文期刊,就成了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跟低影响因子的SCI期刊,只存在期刊水平的差别,不存在SCI跟非SCI的差别。SCI一共收录3700多种期刊,所以按照研究领域划分的话,一篇文章可以找到几十个个可供投稿的期刊。如果是跨领域的文章,适合投稿的期刊的数量更多。反观中文的期刊,每一个领域一流的期刊的期刊也就是4-5个的样子。每期刊登的文章的数量受限,于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单位都有发文章的要求。在这种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一流期刊数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录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因此还不如主动出击,直接投英文的期刊。写英文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是苦了一些,但是换来的将是更宽广的道路。在审稿周期上,综合上看英文期刊的审稿周期反而是要比中文的短。当然,这里比较的是普通的SCI期刊跟国内一二流期刊的比较。国内的一些二三流的期刊的以收版面费为生。对文章的质量控制不严格,编辑觉得差不多的文章就录用了,文章的修改主要靠作者完成,这样的审稿周期确实很短。但是国内一流期刊的审稿周期都比较长,主要也是因为学术能力强的学者通常都兼带一些行政职务,平时都比较忙,审稿的事情自然是拖得比较久一点。在审稿意见上,国外的审稿意见的确是要更加专业一些,要更难回答一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何尝不是一个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一个一针见血的意见要比那种笼统的审稿意见好多了。而且国外期刊的审稿意见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同行相轻的恶意评价。

science上发文章有多难

有一个科研工作者曾经对我说过,作为一个华人,如果你能在《Science》《Nature》这种期刊发表一篇文章,那么你可以在你所从事的细分领域在国内横着走。我国科研考核模式都是以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以及获得的影响因子,作为考核指标,也是比较客观公正。无论在中国多顶尖的研究,其论文必须首先发表在国外期刊才显得有分量,其实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因为想给题主提供答案,才把这个问题拿过来,旁证一下。SCI和Nature的含金量现代科学的发展,基本发端于西方,几百年来西方科学在全球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像《科学》、《自然》、《细胞》、《柳叶刀》等,全球有影响力的杂志期刊都在西方,而全球一流的科学家也都在西方,包括评判科学发展的评价体系也是由西方提出并打造出来的。科学是同行评价体系,如果一个顶尖的研究脱离了同行的评价体系,其成果和地位就很难在业界认可。而中文期刊的论文或文献,因为大多数国外科学家都不懂中文,中文也不是国际通用语言,所以中文文献在全球的影响因子很小,即使把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的顶级期刊上,也很难引起全球科学评审体系的关注和影响。

可不是难发,那是相当难发。能在一区发表SCI期刊的,基本是大神了,不是大神也差不多了。一区是高分区,非常厉害,绝大多数人是够不上的。如果你想发表SCI期刊,可以先从四区开始投稿,四区能发表也已经很厉害了。你可以先去淘淘论文网上学习下SCI论文写作与发表知识。

sci期刊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位列一区的sci期刊,其影响因子最高,属于相关领域内顶流的期刊,其刊登发表的论文,肯定要有分量,才能保持其领域内的地位。因而,在sci论文发表中,sci一区论文发表难度是最大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