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文献学专题考试中名词解释古今图书集成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文献学专题考试中名词解释古今图书集成是什么意思

而且文献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前后时代的文化的延续,就像今天习惯于阅读白话文的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会感到吃力、晦涩一样。当唐朝的人去阅读汉代的文学典籍例如史记的时候同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对前代的文章进行解释、注释等。而且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古典文献的载体大多是纸质书籍,但是作为文献的载体实则有过众多的变迁,因为纸张没发明之前,古人所采用的记录用品可谓多种多样,例如兽骨、竹简等,这些记录品各有优缺点,而且不易书写,极大的影响了当时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学的传播。古典文献而且文献的发展以及应用一直都是由文人来攥写的,文献越往后期发展则越成熟,越来越标准化,但是也就造成了后面的编纂文献的人不得不按照前人已有的格式来进行攥写,但是有的人却觉得这样过于形式单一,过于单调,反而不愿意采用相同的格式。因此就有着众多的大学者开始想办法自创一种文献编纂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在文献的编纂中就出现了众多不同的文献类型。从甲骨文到纸质文献的演变甲骨文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古典文献以及较为成熟的系统文字,迄今为止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以及其上面所刻写的文字多达四千五百个,但是真正可以被解读的甲骨文字却不到一半,由此可见甲骨文的考证之艰难。但是通过已经解读出的文字依旧可以推算出甲骨文上面主要记载的是殷商时期的统治者进行占卜的相关事宜,一大部分是卜辞,有一部分也记载了当时的一些事件,对于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有着巨大的意义。之所以称其为甲骨文主要是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之上,主要是龟的腹板以及牛羊的肩胛骨等,这是我国最早的文献载体,而且甲骨相对之后的竹简等便于保存不易腐烂,但是却不容易获得,数量有限。甲骨文十二生肖而在甲骨文之后主要是将文学刻写于金石之上的,金,主要是指当时的青铜器皿,而且上面刻写的也大多是有关祭祀的事件,但是更为详尽,内容丰富;石,则是主要指雕刻于石头上的文字,例如秦刻石鼓文、曹魏时期的"三体石经"等皆是石刻文字,但是金石文字其最大的缺点就是难以刻写尤其是青铜器皿之上的文字,极为耗费人力,而石刻文字又极易磨损,而且重量太大,难以挪动,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风吹日晒中,早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样子。青铜器皿在先秦以及汉代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书写物品乃是竹简以及帛书,但是其中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极为不便,而且价格昂贵,不易保存,哪怕其质

典章制度69、 分封制: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政权组织形式。西周奴隶制国家建立时,分封贵族到各地为诸候,诸候在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区,对周天子仅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因面在全国形成分裂割据的场面。后在春秋战国时逐渐被郡县制所代替。儒家维护分封制。70、 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由春秋战国至秦汉逐渐新形成。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在边地设县,后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了以县统郡的两级制。秦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为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部分。71、 爵制: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的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与先秦的性质有所不同,分赐爵与封爵。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帝、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72、 六部:特指明清中央行政机构中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后由于添新部,六部之名被废。73、 御史台: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西汉时史称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后改为大司空。东汉光武帝时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成为封建国家的监察机关。历代多相沿不改。明初一度设置,后改为都察院。清因之,御史台之名遂废。74、 翰林院: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自唐玄宗李隆基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以起草诏制后,演变为草拟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学士。75、 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汉光武帝刘秀兴建。到宋代太学形成比较完整的学制。宋代太学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还成为传播理学和各派政治力量竞争角逐的场所,对后代有很大影响。76、国子监:简称“国学”,封建王朝的中央教育机构。276年建国子学,为教育三品以上官僚子弟的贵族学校。以后称国学或太学,隶属太常。北齐始立专署称国子寺。唐代改为国子监。唐国子监辖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学;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的官僚子弟。宋元以后加以合并,仅存国子一学。77、 书院:始于唐代。开元六年(718)设丽正修书院,置学士,掌校刊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河应对。宋代书院为盛,有白鹿、石鼓、应天、岳麓为四大书院。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一般选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研习儒家经籍,传播孔孟之道。元代各路、州、府皆设书院。明清多数成为准备科学的场所。清末废除科举,书院改为学校。78、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丞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始于武帝时。有孝廉、秀才等科,为汉重要出仕途径之一。至唐初,王朝规定参加科目考试者可以自由报名,这样察举制就由一种地方长官推荐制度演变成了中央设科招考的科举制度。79、 征辟:汉代高级官吏任用属员的制度。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和地方官都可自行征聘僚属,然后向朝廷推荐,与后代大小官吏都由吏部铨选不同。隋统一后,征辟制度消失。80、 明经:汉代出现的选举科目之一,至宋神宗时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文,故以明经为名。81、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保证世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220年,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地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政府按等选用。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至隋废除。82、 进士科:隋以后各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隋炀帝。至唐被重视。宋以后其它科目多仅存空名,无足轻重,进士科成为科举制度的唯一科目。83、 科举制:是指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和以前的选举制度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凡普通的读书人均有参加官府考试,从而被选拔作官的机会,这就使封建王朝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先拔官员。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一般认为以隋炀帝创置进士科为标科,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多数情况是有才能的士通过游说、上书、自荐获得官职,也有是根据对国家功劳的大小来选拔,再有是由郡县长官在一年一度的上计时向国君推荐。这时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两汉时实行察举和征辟的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代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吸收汉代察举制的某些合理因素,采取朝廷公开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这种不问出身门第,无须州郡推荐,由朝廷公开考试选士的制度,才是我国古代科举制真正的开端。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代设的科举制,使我国古代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唐代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宋朝在革除唐科举制的弊处之后,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和严密的科举制度,实行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元朝科举分乡试、府试和会试。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分别登榜。明代分乡试、会试,廷试(即殿试)。清朝的科举制既承明制,又有所发展,具有最完备的形式。包括文科、武科、制科和翻译科。文科和武科都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种;制科由皇帝特诏举行;翻译科分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84、 府州县学:明代设于府、州、县的学校。85、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西魏大统年间(535—551)宇文泰所建。共二十四军。86、 募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自唐五代以后,取代征兵制。是宋朝一项传统国策。统治者认为,募兵制可以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兵源枯竭时会强行抓夫,给民间带来很大的骚扰和痛苦。87、 乡兵:由居民自动组织或政府组成的不脱产的武装力量,又称民兵,五代后晋开始征集,镇压过大小起义。88、 秦汉烽燧:秦汉时期边塞观敌报警系统。西汉时已有。89、 厂卫:明朝内廷的侦察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厂卫是合称。其性质同为特务机构,用刑残酷。90、 锦衣卫:明官署名。原为内廷亲军,皇帝的护卫。洪武十五年(1382)是皇帝的耳目与爪牙。指挥史由皇帝的心腹担任。91、 军机处:官署名,清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由京王、大学士等充任,俗称军机大臣。其僚属为小军机,分满、汉四班。军机处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讨处理军国要务,以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92理藩院: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初掌握蒙古事,后发展至蒙、回、藏、新疆等。93、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晚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初称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北京条约》后设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的事务。1862。3成立。1900年,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次年《辛丑条约》签订,依约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列为六部之首。94、 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1601年,努尔哈赤初建黄、白、红、蓝四旗,1615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下设佐领。满人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皇太极时,又编“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以后因人口增加,佐领数也增加,但旗数不变。 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缩小。以军事组织而言,八旗军队与绿营兵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以行政机构而言,八旗的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 直至清末,凡八旗成员称“旗人”,与州、县所属的“民人”以不同形式受清政府统治阶级的奴使。直至辛亥革命后,八旗制度才全部瓦解。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该书取材颇富,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史事。文笔优美生动,结构严谨,被奉为封建时代历史著作的典范,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创的纪传体例为历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

我国古代文bai献典籍的保存和流传,即du单本的图书、零zhi散的著述,往往容易散失亡佚,而凡是dao编纂或汇刻为一部大书的,则比较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是通过汇入、编入丛书和类书等途径保存下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史书、方志、笔记、别集、杂著、诗赋。文献出现于文字产生之后,当时,记言记事有的刻在龟甲兽骨上,有的刻在铜器上,也有的刻在石头上。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书籍中主要的胚胎形式,主要有“青铜书”和石头书。在纸出现之前。在纸出现之前,文献载体主要有简策、帛书、版牍。纸出现以后,出现了写本纸书与印本纸书。写本纸书的形态主要有三种:(1)卷轴式,东汉至唐通行。(2)经折装(也称梵夹装),即把长卷正反折叠,使之成为方形的书本形式前后用硬纸保护。(3)旋风装,即把长卷折成经折装,再用纸把首末页相连,可以循环翻阅不致失散。印本纸书是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而出现的一种全新质态的书籍形式。雕版印刷术对于书籍形态的更新说来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发行量,更主要地是极大提高了书籍形态的质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印本纸书形态始于唐代中后期,中经宋代的普及与完善,至明清时终于达到了我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最高水准。

文献学专题名词解释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这样一部大型类书,它是既经也史,是子也是集,因为它包括中国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融合为一。它的著者陈梦雷在《松鹤山房集》卷二“进汇编启”云:“凡在六合之内,巨细毕举,其在十三经,二十一史者,只字不遗。其在稗史子集者,亦只删一二”。(一) 缕析条分,汇集群言:类书离析每一部书的内容,再依据主题类聚。从以“图书”为单元,变为以“文献信息”为单元。(二) 分类编排、随类相从:将每一部古籍的内容离析之后,依主题类聚成篇。计分:六大“汇编”、三十二“典”、六一一七“部”。亦即分六大类,每一“汇编”其下再分三十二个“典”。“典”之下又分“部”,形成:汇编、典、部的三层结构。(三) 区分款目、标题隶事:工具书特色是“分条列款”且“款款并列”。《古今图书集成》亦如是。每“部”之下,分为:1. 汇考:各主题之下以年代汇集文献。2. 总论:一般性的论文或针对某一问题的概述。3.列传:与主题有关的传记数据。4. 艺文:以诗词歌赋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短的全引,长的摘录。5. 选句:在特殊的佳作中选取佳句,可供采择之用。6. 纪事:包括琐细的史事与逸话亦可传者。笔记小说中的故事大量囊括。7. 杂录:凡是典籍中零碎的部分,考究欠真,难入“汇考”的;或议论偏驳,难入“总论”的;或文藻未工,难入“艺文”的,统收于此。8.外编:古代作品及思想,荒唐难信的或譬喻臆造的,俱录于此。9. 图表:用来平行列举,一目了然。如:星躔、官度、纪元等。10. 图像:用来显示文字所难表达的一切。如禽虫、草木、器物、服饰等。11.地图:专用于地理部分。12. 考证:订正原书的错误。历象汇编:记天文,历法,节令,灾荒,变异等方舆汇编:记地理,包括名山大川,全国各省府地理,边疆及外国明伦汇编:记帝王,百官,家族,师友,姓氏,妇女,及人的身体及部位等博物汇编:记动植物,农医,鬼神,释道等理学汇编:记经学,文学,字学与学者经济汇编: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道,包括选举人才,官制,政治,教育,经济,音乐,军事,律令,刑法,以及器物制造之考工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目录》四十卷,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最大的一部铜活字印本。原版刻印编纂者为蒋廷锡,雍正四年(1726)内府铜活字印本。实际上《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原编纂人是陈梦雷(1651-1723)。陈梦雷,康熙九年进士,清代著名学者,福建闽县人。陈梦雷作为皇三子胤祉的老师,被雍正皇帝以“招摇过市,不法甚多”之罪名流放塞外,不久即病逝于戍途。雍正皇帝将《古今图书集成》之功归于圣祖康熙,另派蒋廷锡任总纂,重新整理。书成之后,在《古今图书集成》的前面加了“钦定”两个字,此书就变成蒋廷锡奉敕主编了。可怜陈梦雷“不揣蚊力负山,以一人独肩斯任”,仅在五年内完成了这部巨著,满怀自信地认为,较之前代《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广大精详,何止十倍。到了最后竟然连名字都未署上,真有点死不瞑目。 雍正四年排印的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由于卷帙浩繁,只印成64部,另样书一部。在宫内文渊阁、皇极殿、乾清宫各存藏一部外,乾隆时在存藏《四库全书》的其它六阁各藏一部,又颁赐在朝显宦,以及纂修《四库全书》时江浙进呈图书超过500部的藏书家各一部。传世至今的更为稀少。陕西省图书馆收藏的《古今图书集成》,就是乾隆皇帝赐给清朝开国后首位陕西籍状元、时任当朝军机大臣王杰之书。此书几经辗转,已有散佚。起初,告老还乡的陕西韩城人王杰因此书系皇帝赏赐,恐家藏有所不敬,于是恭奉于同州府(今大荔县)丰登书院,使家乡士子,共沾恩泽。1905年大荔地方名人尚镇圭先生因受孙中山先生之命策动西北革命,就在故乡同州创办府中学堂,并将丰登书院并入,《古今图书集成》也就归由府中学堂保存。到了1910年,陕西巡抚恩寿在西安府枣茨巷(今早慈巷)设立存古学堂。为了充实该学堂藏书,陕西提学使余?于次年饬令同州知府,调《古今图书集成》以备用。尚镇圭先生为地方考虑,不同意调拨,先后面见同州知府和陕西提学使,以府中学堂缺乏图书为由,极为拒绝调《古今图书集成》入西安。迫不得已,提学使余?承诺拨银三千两给同州府中学堂,作为购置新书之用,方使融通。适逢此时,武吕起义爆发,西安亦揭竿响应,情急之中,调书之事遂搁置不提。 辛亥革命之后,陕西独立,秦陇复汉军协统陈树藩军驻扎同州,以府中学堂为兵营。兵荒马乱,军纪不整,加上士兵无知,珍贵的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成了陈树藩士兵休息时顺手拈来的枕头,因此而散佚无数。面对珍贵典籍佚失,有识之士无不扼腕痛惜。后来大荔县知事朱霞轩和地方士绅田命初等出资,从民间收购散佚以补缺,然终究未能全部收回。1928年,宋哲元任陕西省代主席时,嘱咐教育厅将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运来西安,由省政府保管。任教育厅厅长的黄统见军阀混战,局势混乱,不敢茫然服从,就此事商诸陕西督学刘国安。刘怕不测,以为不妥。故采取拖延推诿之策。加之中原大战在即,宋无暇敦促仔细,遂未付诸实施。时至1931年,陕西省政府在同州府中学堂旧址设立第二师范学校,《古今图书集成》又归第二师范学校保管。 面对珍贵典籍怎样保管和由谁保管,以免再遭遗失的问题,陕西文化界知名人士刘安国和梁午峰等,经过缜密考虑,从长计议,建议同州师范(1934年第二师范改名)校长马凤岗,将《古今图书集成》运来西安,以便更好的保存和管理。当此之时,抗日战争即将爆发,马凤岗校长从长远着想,欣然同意。1937年5月《古今图书集成》运至西安,正式交由省立西京图书馆(今陕西省图书馆)珍藏。至此,雍正四年(1726)刻印的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找到了它的最后归宿。这也是陕西仅存的一部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虽有残缺(现存4448册),但它仍不失陕西省图书馆珍贵善本的美名。《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 3503种,9309卷,约10亿字。本次出版的<<四库全书精编》精选了《四库全书》之精华,以便于读者诵读为宗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是中国学术史上并驾齐驱的三部巨著,有学者称,它是《永乐大典》的后继者,《四库全书》的先导者。作为国图的镇馆之宝之一,《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共10000卷,目录40卷,分装5020册,共计522函,共6117部。该书最初由清代学者陈梦雷主持,编撰于康熙,成于雍正,历时28年,是我国铜活字印刷史上规模最大的图书,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完整、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是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规模很大,动用官员、文士两千多人,总计三亿七千万字,它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比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均早300年。其中所引材料一字不改,保存了宋元前大量文献资料。可惜的是因数量太多,未能刻版。正本约毁于明亡之时,副本至乾隆时尚存9 678册。后因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两次浩劫,《永乐大典》只剩64册。解放后,经多方搜集,现藏215册(世界上现存三百七十多册)。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教师可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关于《古今图书集成》,教材从时间、性质、数量、价值几方面作了介绍。教师不必再补充。该书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好、用处最广泛的类书,全书一亿六千万字,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多三四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文献汇编》或称《古今图书汇编》,原系康熙皇三子胤祉奉康熙之命与侍读陈梦雷等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康熙皇帝钦赐书名,雍正皇帝写序,《古今图书集成》为此冠名“钦定”,开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印制完成于雍正六年(1728),历时两朝二十八年,采集广博,内容丰富,正文10000卷,目录40卷,共分为5020册,520函,42万余筒子页,1亿6千万字,内容分为6汇编、32典、6117部。全书按天、地、人、物、事次序展开,规模宏大、分类细密、纵横交错、举凡天文地理、人伦规范、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教育科举、农桑渔牧、医药良方、百家考工等无所不包,图文并茂,因而成为查找古代资料文献的十分重要的百科全书。由于之后的《四库全书》受清文字狱影响,大量书籍被列为禁书,遭到销毁删改,因此收书不全,错漏甚多,而成书时间较早的《古今图书集成》则收录了《四库全书》不收或未曾收录的典籍,还包括康熙晚年所出的律令、方志等。被称为“古代百科全书”的《古今图书集成》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中国古代三部皇家巨作。相比于《古今图书集成》,成书于明朝的《永乐大典》属于类书,但因毁于清朝八国联军的战乱,现存不足4%;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属于现存最大的丛书;成书于清雍正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由于有国家图书馆至今保存完好的雍正版内府铜活字本,成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类书。作为“类书之最”,该书也是中国铜活字印刷上卷帙最浩繁、印制最精美的一部旷世奇作。

文献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的成果而撰写的文献,一般指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等二次文献也称检索工具,是指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后形成的各种检索工具,如目录、题录、文摘等,它不对一次信息提供评论,仅仅提供一次文献的检索线索三次文献是指在利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述评而撰写出来的文献分为综述研究类和参考工具类两种类型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之间的关系: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就是一个由博到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也是科技文献资源的层次结构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一种有序结构演变为另一种完善的有序结构的过程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与此类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一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 也有研究者在以上分类基础上再加上零次文献,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与此类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tertiary document):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也有研究者在以上分类基础上再加上零次文献,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参考文献(references)又称引文(Cited Paper):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古典文献学名词解释解题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所谓文献,文,是文本记载,献,就是口头相传的。文献的基本要素是: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一定的载体;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人们通常所理解文献是指图书、期刊、典章所记录知识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

“牛弘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书自六 牛弘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 朝后复有五厄。 朝后复有五厄。”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胡应麟《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 胡应麟后五厄 隋末广陵焚书 唐安史之乱 唐末战乱 北宋靖康之灾 南宋绍定之祸 “隋开皇之盛极 矣,未几皆烬于 广陵。

每个学校都不一样的,具体哪个学校?举两个我知道的吧,北大: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标点翻译北师大:古籍所:诗文背诵,名词解释,简单,论述,标点翻译,古诗词韵部,字形字义分析文学院:名词解释,简单,论述

考古文献名词解释

真正的考古不同于电视剧中所看到的。    考古表示古代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所观察到的共同体。  在专业人士看来,考古是一个神圣又严谨的工作。“研究过去,正视现在,走向未来。”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历史的学问。  “很多历史都是文献研究,而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研究更多依靠考古”,中国近现代考古学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通过发现古代文化遗存来研究古代社会的科学。  考古学的基本方法论一般分为两种,地层学和类型学。“地层学是区分遗址地层堆积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学说,是考古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类型学则是对考古发掘出的遗迹遗物进行分类排比,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是断定文化遗存相对年代的重要途径。  多数人熟知的田野考古,是考古学中获取实物资料以供研究的阶段,有田野调查、考古发掘,后期工作还包括文物整理修复、编写学术研究报告等。考古发掘又分为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发掘和为了解决某些课题而进行的主动发掘。  为此,在基建工程动工之前,考古人员会在用地的边界线范围内,进行走访、调查、勘探,确认是否有文物遗址。“如果发现有,写方案报送文物部门审批,通过后,进行方案实施,开始发掘,获得文物标本。”一般发现的文物都是被破坏的,不完整,所以还要在实验室进行修复。从调查勘探到修复完成,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一般现场会拉警戒线,然后有人进行24小时值守。”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穿上工作服,进入场地。因为文物一般不会完全暴露出来,所以要一层一层地往下挖掘。使用刷子、牙签、小木片等工具对文物表面的污染物和灰尘进行清理,直到文物整个显露出来。  对于考古中遇到的难题,因为发掘过程一般都在野外,会受到很多自然因素困扰。“比如蛇虫鼠蚁、野兽、泥石流、强降水。”一位来自北方的考古人员曾告诉他,考古时甚至会遭遇盗墓贼的情况。  在考古过程中,是否会遇到一些奇特的事呢?真实中的考古都是很安全的,但是考古大多在农村,所以遇到蛇是家常便饭。“  考古使用的工具又有哪些?考古是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一种科学探索,为了更好对遗迹文物进行保护和研究,需要可以进行细致清理工作的工具,包括手铲、小刷子、镊子、钳子等,有时候牙签也会派上用场。  “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了‘洛阳铲’,并为后人逐渐改进,最早广泛用于盗墓。”“洛阳铲”如今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工具。  在我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洛阳铲”都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洛阳铲”呈半圆式筒状,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再根据土质来辨别文物古迹的年代。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考古队员?他们又需要怎样的技能呢?现在考古人员主要还是从大学进行挑选,感兴趣的可以选择大学的考古专业就读。  “考古是一个交叉性学科,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一般考古人员要对历史学、地质学、生物学、植物学、体质人类学、民族学都要有一个好的了解掌握。”比如说负责修复的工作人员还要懂化学,应用古代留下来的传统工艺以及现在高科技新技术进行修复。  进行田野考古的,还要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方法论地层学和类型学。这样在实际考古中,才能根据不同土壤堆积的文化层中的发现来判断遗存的先后顺序。

掘人坟墓

考古学(Archaeology)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国家 多从属于人类学,也有划归艺术史的。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