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裁剪排版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

裁剪排版计算公式

袖笼深与袖开深  袖笼深一般按2/10B计算,也有按1.5/10B计算,若袖笼深是从上平线向下量那么实际袖笼深,则2/10B+定数-0.5/10B(肩斜)实际袖笼深是1.5/10B+定数,正好袖开深按1.5/10B计算最好,使得增裆值相符;如果按1.5/10B+定数计算笼深,而实际袖笼深是1.5/10B+定数—0.5/10B则实际袖笼深是B/10+定数计算,袖开深也得按B/10+定数才行(定数取值不可能是相同的)如果采用净袖笼深计算,那么袖笼深使用什么样的公式,袖开深也必须按此比例推算,这样增裆值才会配套。袖山深计算法一、比例计算法:  比例计算法是用成品胸围尺寸的比例数加上一个调解尺寸。如:胸围的1/10加7cm。比例计算常见的公式为:胸围的1/10+5、6、7、8cm都能见到。这种方法计算速度快。但不能满足高质量板型的要求。  二、实际测量计算法:  用曲线尺把袖窿线按制成的效果连接后。找到ST点。ST点至B线的距离加1cm等于袖山深。这种方法袖山深合理。适合于高档西服制板的应用。  三 圆周率计算法:  A点至B点等于袖窿宽5cm。  S点经C点至T点一圈是54cm即AH。测量时注意把肩缝做缝去掉。  计算公式袖笼宽+(AH-袖笼宽×14)÷2即:5cm+(54-5×14)÷2等于3cm  这种方法速度快准确性高。原型法袖笼深:    袖笼深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计算上平线到胸围线的距离,包括肩斜量;另一种计算肩斜点到胸围线的距离,不包括肩斜量。前一种方便,后一种精确,本文采用后一种。 袖笼深随款式不同而变化,夏天单衣为B/6+1;春秋上衣为B/6+3;冬季大衣为B/6+5 。

B指胸围,5B/10+5 如果胸围是100CM,则100乘以5再除以10,最后加上5 结果等于:5CM, 这公式貌似比例裁剪中的前胸宽算法吧,在哪学的?太老的方法了吧。

女式西装裁剪公式

比例裁剪最主要的是公式的取值及公式的合理性。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公式来定位,也给工业制板造成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掌握公式的运用技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公式与年龄、体型的分析 在正常体型下,按年龄分为青年体、中年体、老年体。在设置公式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来设置。青年人体型差异小,围度的变化幅度也小,但因身高有一定的差异在运用公式上增档值略大一些,如袖笼深、袖开深、肩高、立裆等。中年体的体型差异较大,围度的变化幅度也较大则增裆值应小一些,而老年人围度变化大,体型差异更大,增裆值应更小些,增裆值是指一个公式用2/10的围度来计算的话,那么围度每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2cm;运用1.5/10围度增加lcm时深度增加0.15cm;运用1/10围度则增加0.1cm,由些可见,青年人围度的变化幅度较小,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袖笼深较为合适。而中年人变化幅度较大运用1.8/10B+定数或1.5/lOB围度+定数。老年人围度变化幅度特别大。就胸围而言胸围最小的在95cm左右,大的在120cm左右甚至更大些,这样的变化幅度,如运用2/10B定数来计算,胸围每增加lcm袖笼深增加0.2cm;每增加2.5cm,袖笼深就增加5cm。如此计算,袖笼深的增裆速度太快,不适合老年体,因此应该运用1.5/l0B胸围+定数或运用1/10B加定数才行。一般情况下号码越少,增裆速度越快,号码越多,则适应面越广,增裆速度也慢。 公式的制定分析 目前的公式是多样的,有用定值的、有用公式的、也有用公式加定值的,这些也会给制板中的推板造成一定的弊端,因为衣片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一定的比例来推定出来,才使得推裆出的板大号与小号成比例;在运用和寻求公式中,首先选择最小号尺寸,再来定最大号的尺寸,从中再推出差值。如小号的胸围为90cm,袋口应为13cm左右,大号的胸围为100cm,袋口应为14cm左右,即可知公式为1/10B+4cm。如裤子的脚口,若西裤的臀围为90cm,脚口定为18cm,用公式1/10+9=18cm、1.5/10H+4.5=18cm或2/10H=18cm;那么当臀围在llOcm,则1/10H+9=11+9=20cm、1.5/10H+4.5=2lcm、2/10H=92cm,从中跟据增裆值的大小选则出适合于当时流行的脚口大,也就能推断出公式。 公式配套分析 在设定公式关系到工业制板、推板最终的效果,不能随意搭配;如胸宽与肩宽、袖笼深与袖开深、袖笼宽与袖肥大,都应密切结合,否则按照一定的比例公式推出的板,结果最大的号就很难配套成功。 l、脚宽与肩宽 前胸宽、肩宽在设定公式时增裆值要同步:例前胸宽1.5/10B+3cm,那么胸围每增加4cm,总肩宽增1.2cm其1/2增0.6cm与前胸宽增值同步,放出的号不会变型,前胸宽按1.8/10B计算,那么胸围每增4cm,前胸宽则增0.72cm而肩增0.72cm也有些太大,如果增0.6cm的话会使放出的号在一定的时候,胸宽和肩宽所构成的袖笼弧线成为一条直线。再一个用1.5/10B计算时,刚好前胸围大和后胸围大都是按1/4B也就是2.5/10B,用9.5/10B—1.5/10B实际袖笼宽则是1/10B,前后加在一起是2/10B增值,那么一般袖肥大也就是2/10B定数,两者相互配套,板型也不会变。 2、袖笼深与袖开深 袖笼深一般按2/10B计算,也有按1.5/10B计算,若袖笼深是从上平线向下量那么实际袖笼深,则2/10B+定数-0.5/10B(肩斜)实际袖笼深是1.5/10B+定数,正好袖开深按1.5/10B计算最好,使得增裆值相符;如果按1.5/10B+定数计算笼深,而实际袖笼深是1.5/10B+定数—0.5/10B则实际袖笼深是B/10+定数计算,袖开深也得按B/10+定数才行(定数取值不可能是相同的)如果采用净袖笼深计算,那么袖笼深使用什么样的公式,袖开深也必须按此比例推算,这样增裆值才会配套。

T恤裁剪排版怎么算层数

问的太笼统不好回答

会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分了

衣服分包号怎么分

车间主任不跟你讲的吗

裁剪排版的重点

衣服排版也叫衣服排料,方法如下: 一、排料需要的必备要件1、订单明细2、全码尺寸表3、样衣或款式图由尺寸表和样衣或款式图可以制出样板4、面料的门幅和缩率(水洗缩率、烫缩等,主要为水洗缩率)5、其它信息——面料的品质(主要为面料的色差情况),面料的特征(是否有方向性,如灯芯绒的毛向要求、印花布的文字图案方向要求、编织纹的阴阳纹路情况等等。)二、根据订单明细和尺寸表选出合理的排料规格和比例关系1、订单明细成配比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也要考虑比例的分配情况合理选择排料规格和比例关系。2、订单明细不成比例的:必须运用合理的方法选取排料规格和比例关系(原则是:运用最少的排料次数得出最精确的数据――目的是方便快捷)3、尺寸表跳档值一致的:按照上面的两种情况整体确定选取规格和比例关系(整体选取)。4、尺寸表跳档值不一致的:将跳档值一致的集中在一起进行选取排料规格及比例关系(分段选取)。5、订单明细中有几种颜色的:规格数量比例一致的则按照上面的方法共同选取排料规格和比例关系,规格数量不一样的则要分开选取排料规格和比例关系(分色选取)。6、以上几种情形集中在一起的则要综合考虑(综合选取)。三、针对面料的品质和特征采取合理的排料方法1、面料品质的几种情形:(1)段差――同件衣服尽量集中在一起,排料版长宜短不宜长(2)边中色差――边中色差有两种情况:A、边 ――> 中 ――>边; B、边 ――> 中 <―― 边边中色差要结合款式的特点进行合理排料,原则是:相拼接部位要放在一起或在一个经向线上排,外观及主要部位必须保证颜色自然对接(有些部位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如上衣的领子与领堂的拼接处、上衣的后袖与后袖笼拼接处、裤子的内裆缝部位、裤子的腰与裤片拼接处等),内部的次要部件可以灵活的安排处理。通常的五袋裤在防边中色差排料时,可以将侧缝放在门幅边上,可以放在门幅的中间,但如果是有侧腿袋的裤子,则侧缝绝对不可以放在门幅的边上,否则侧袋就没有很好的摆放位置。(3)既有段差又有边中色差――通常以外观判断色差情况比较明显或严重的色差情况为主要控制对象,如果都很严重则所用面料可判断为不可使用面料,即作为非合格品处理。2、根据面料的特征采取的排料方法:(1)常规面料没有方向性则采取节约面料的任意排料方式;(2)面料具有方向性的则要根据情况分别对待,具有毛向的则要考虑是否完全倒毛还是顺毛,或可以一件一方向;具有印花纹路方向的则要根据客人要求统一方向(特别要小心格子面料具有阴阳格的情形);具有编织纹路阴阳效果的则要考虑一件一方向或按照客人要求操作。(3)面料具有方向性且又有色差的(主要针对边中色差),排料原则是:尽量减少出现色差的部位(如灯芯绒刮染面料或有方向性的印花面料的女式长裤,将四个裤片放在一个门幅的宽度上排,门幅不够放四片的则可采取上下错开的方法以保持拼接部位在同一条线上,这样最大可能出现色差的部位是后浪部位和内裆部位,如果采取其它办法则可能出现色差的地方超过这两个地方)。3、排料版长的控制要求:一般情况版长控制在8米左右,最好不要超过9米,因为通常工厂的裁剪台长度为10米,控制在8米左右是为了方便工厂的实际操作;另外我们通常上衣的单耗为2米左右、裤子的单耗在4米左右,一般上衣4件排和裤子6件排基本上总版长就是8米左右。对于有段差的面料则要尽量减短版长,对于对条格款式的面料版长亦不宜偏长,针织面料受其面料有弹性的影响也不宜版长太长,弹性比较大等容易变形的面料其版长亦不可太长。相对来说,版长越长可以节省刀口料的损耗但会增加零头布的量,版长短的则会增加刀口料的损耗而减少零头布的量,具体操作需要综合判断选择合理的方式。

正确的开裁顺序   即先横断后直断、先外口后里口,先零小料后整大料,逐段开刀,逐段取料。   裁剪用刀注意   凡衣片拐角处,应以角的两边不同进刀开裁,而不可以连续拐角裁,以保证精确裁剪。左手压扶材料,用力均匀柔和,不可倾斜,右手推刀轻松自如,快慢有序。   裁剪时要保持裁刀垂直,以免各层衣片产生误差。保证裁刀始终锋利,裁片边缘光洁顺直。打刀口时定位要准,剪口不得超过3mm且清晰持久。裁剪时要注意裁刀温度不可过高,特别是合成纤维,高温易产生衣片边缘焦黄、粘连等现象,同时会引起刀片粘污。   裁剪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在裁剪之前要进行诸如铺料、画样等准备工作。铺料是按照所规定的层数及长度,将服装材料按铺料要求,铺放在裁床上,以便画样及开裁。对伸缩性大的材料,铺料后还需要放置数小时,使之应力回缩后再裁剪。   铺料有其本身的工艺技术要求:   布面平整   铺料时必须使每层材料的表面平整,不得有折皱、歪曲现象。否则衣片变形,给缝纫工作带来困难,并对服装效果及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布边对齐   铺料时要求每层料布边要对齐,不能有参差不齐,否则易造成短边部位裁片尺码规格变异,造成次片。布边里口处一般要求较严格,上下整齐,差异不得超过2mm,因为里口部位将作为将来排料基准边。另一边保证自然平整即可。   张力均匀,力度小   要想铺料平整,必要时得施加一定的张力,用力均匀轻微,以防止内应力回缩不匀而起皱。   方向一致,对正图案   许多材料有明显正反或特定方向性,铺料时为保证效果一致,材料应保持同一方向。对于有条格、花卉等图案的材料,为保证或突出设计效果,在排板方案设计时,要求在铺料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对正图案。另外,铺料时,应该以幅宽最窄的一捆面料作为片皮,即基础幅宽。而关于布料的张力,特别是里衬和有纺,可以在布边每隔一定间距打剪口,这样可以使面料以防止内应力回缩不匀而起皱。   认真细致地做好裁前准备,掌握正确的裁剪方法,然后才能进行服装加工的下一道程序---缝制

版面布局。标题、内容的分布,字体。字号。如果是彩色的话,注意下别压色

是在面料上排样板么?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直边对直边(不同样板的直边靠拢)2、斜边对斜边(不同样板的斜边靠拢)3、凸缘对凹口通过前三个方式,可以有效节省面料4、先排大片,后排小片(将大片排好后,小片插在空隙里)注意:1、样板的经纱向需要与面料的经纱向一直2、若面料有方向性,比如有图案的,或者灯芯绒类的面料,所有样板的方向要一直(即上下不能倒置)

裁布排版计算方法

可以 用那种纸,在布上画出形状,在用见到比对着裁剪,很麻烦,如果有资金还是推荐上设备。设备嗖嗖的,很快,而且精确度高,还不用画板之类的工作,一人足矣

会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分了

人工裁剪两种方式,热裁剪与剪刀裁剪,这是过去服装厂常用的裁剪方式,主要是依照版型比对裁剪。电剪刀裁剪,也是目前服装厂家常见的裁剪方式,人工操作可切割数百层布料,缺点是智能化程度低。智能振动刀裁剪机,这是最先进的一种裁剪设备,全智能裁剪,设备价格成本高,但是节省材料及人工成本。

公式名称 计算公式 使用面积= (一只的)面积*订单量*025 裁布张数= 1000/(上底=下底)*2 使用张数= 订单量/每平米裁布支数 张数= 整张实际支数/每平米裁布支数 采购使用订单实际面积= 订单量/每平米裁布支数*长/1000*03 车间实际裁布整数实用面积= 整张*长/1000*03 剩余布边= 1000-(上+下)*每平米裁布支数/2 订单批次剩余布边面积 = 剩余布边*长/1000000*整张

面料的排版与裁剪

衣服排版也叫衣服排料,方法如下: 一、排料需要的必备要件1、订单明细2、全码尺寸表3、样衣或款式图由尺寸表和样衣或款式图可以制出样板4、面料的门幅和缩率(水洗缩率、烫缩等,主要为水洗缩率)5、其它信息——面料的品质(主要为面料的色差情况),面料的特征(是否有方向性,如灯芯绒的毛向要求、印花布的文字图案方向要求、编织纹的阴阳纹路情况等等。)二、根据订单明细和尺寸表选出合理的排料规格和比例关系1、订单明细成配比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也要考虑比例的分配情况合理选择排料规格和比例关系。2、订单明细不成比例的:必须运用合理的方法选取排料规格和比例关系(原则是:运用最少的排料次数得出最精确的数据――目的是方便快捷)3、尺寸表跳档值一致的:按照上面的两种情况整体确定选取规格和比例关系(整体选取)。4、尺寸表跳档值不一致的:将跳档值一致的集中在一起进行选取排料规格及比例关系(分段选取)。5、订单明细中有几种颜色的:规格数量比例一致的则按照上面的方法共同选取排料规格和比例关系,规格数量不一样的则要分开选取排料规格和比例关系(分色选取)。6、以上几种情形集中在一起的则要综合考虑(综合选取)。三、针对面料的品质和特征采取合理的排料方法1、面料品质的几种情形:(1)段差――同件衣服尽量集中在一起,排料版长宜短不宜长(2)边中色差――边中色差有两种情况:A、边 ――> 中 ――>边; B、边 ――> 中 <―― 边边中色差要结合款式的特点进行合理排料,原则是:相拼接部位要放在一起或在一个经向线上排,外观及主要部位必须保证颜色自然对接(有些部位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如上衣的领子与领堂的拼接处、上衣的后袖与后袖笼拼接处、裤子的内裆缝部位、裤子的腰与裤片拼接处等),内部的次要部件可以灵活的安排处理。通常的五袋裤在防边中色差排料时,可以将侧缝放在门幅边上,可以放在门幅的中间,但如果是有侧腿袋的裤子,则侧缝绝对不可以放在门幅的边上,否则侧袋就没有很好的摆放位置。(3)既有段差又有边中色差――通常以外观判断色差情况比较明显或严重的色差情况为主要控制对象,如果都很严重则所用面料可判断为不可使用面料,即作为非合格品处理。2、根据面料的特征采取的排料方法:(1)常规面料没有方向性则采取节约面料的任意排料方式;(2)面料具有方向性的则要根据情况分别对待,具有毛向的则要考虑是否完全倒毛还是顺毛,或可以一件一方向;具有印花纹路方向的则要根据客人要求统一方向(特别要小心格子面料具有阴阳格的情形);具有编织纹路阴阳效果的则要考虑一件一方向或按照客人要求操作。(3)面料具有方向性且又有色差的(主要针对边中色差),排料原则是:尽量减少出现色差的部位(如灯芯绒刮染面料或有方向性的印花面料的女式长裤,将四个裤片放在一个门幅的宽度上排,门幅不够放四片的则可采取上下错开的方法以保持拼接部位在同一条线上,这样最大可能出现色差的部位是后浪部位和内裆部位,如果采取其它办法则可能出现色差的地方超过这两个地方)。3、排料版长的控制要求:一般情况版长控制在8米左右,最好不要超过9米,因为通常工厂的裁剪台长度为10米,控制在8米左右是为了方便工厂的实际操作;另外我们通常上衣的单耗为2米左右、裤子的单耗在4米左右,一般上衣4件排和裤子6件排基本上总版长就是8米左右。对于有段差的面料则要尽量减短版长,对于对条格款式的面料版长亦不宜偏长,针织面料受其面料有弹性的影响也不宜版长太长,弹性比较大等容易变形的面料其版长亦不可太长。相对来说,版长越长可以节省刀口料的损耗但会增加零头布的量,版长短的则会增加刀口料的损耗而减少零头布的量,具体操作需要综合判断选择合理的方式。

有弹力的面料要注意横弹还是竖弹。如果是加绒的,要注意倒毛还是顺毛。有印花,压皱等花纹的,横竖都是不一样的。最重要一点,横裁竖裁,机器好不好裁,面料损耗也不一样,有时候排版排的不一样,损耗完全不一样

多数是竖裁也就是布的长度方向头到脚 这样节省布料 对于有弹力的布料 横弹要用竖裁 竖弹要用横裁 买布时要问清楚 我们弹力布都是买横弹的 关于四面弹也一样 横弹比竖弹要大的布料 人体左右收缩要大 上下小一点 材料厂说根据个人排版省料 服装怎么排都是竖裁省料

是在面料上排样板么?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直边对直边(不同样板的直边靠拢)2、斜边对斜边(不同样板的斜边靠拢)3、凸缘对凹口通过前三个方式,可以有效节省面料4、先排大片,后排小片(将大片排好后,小片插在空隙里)注意:1、样板的经纱向需要与面料的经纱向一直2、若面料有方向性,比如有图案的,或者灯芯绒类的面料,所有样板的方向要一直(即上下不能倒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