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杂志的letter影响因子一样吗

发布时间:

杂志的letter影响因子一样吗

跟这些没关系。。NANO LETTERS的IF都12了

有些人说文章比较有新意才投communication,letter,为了抢占先机,有些人则说内容太少,不得以才投这种。但nature communicaton, nano letters等可是特别有名的,Nature的很多论文都是已letter的形式发表! 对于中等水平的期刊,后面加了letter或者communication的和没加的质量差不多。通讯类杂志的初衷确实是为了迅速发表文章结果,审稿和出版较快,对数据要求相对低一些,因此影响因子稍微低一点,但一般与其姊妹期刊相差不会太多。比如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 JACS里面很多都是communication,像JACS里,article比communication更难中一些,文章质量应该更好一些但也有像chemical communication or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等这样的全通讯类期刊,文章都还是不错的

sci影响因子每年都变。一般一个期刊仅在一个数据库中。

letter期刊影响因子

TETRAHEDRON LETTERS出版国家:Holland出版商:elsevier出版周期:Weekly出版年份:1959语言:English影响因子:391ISSN:0040-4039 (印刷版)研究领域:化学-有机化学TETRAHEDRON LETTERS最新的影响因子为397。

跟这些没关系。。NANO LETTERS的IF都12了

Letter to the Editor给编辑的信双语对照例句:He listened carefully, and then he wrote a letter to the editor of the times 他听得很仔细,并给《泰晤士报》的编辑写了一封信。

论文的影响因子和期刊的影响因子一样吗

这个不一定吧。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指标,跟具体文章没有关系。论文影响力的指标应该是引用次数。所以”论文的影响因子“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至于学校评职称或者研究生毕业,那就要看所在学校的说法了,我当时的学校就是按照每年更新的算,跟发表年没关系。

所谓影响因子是由论文所在的期刊决定的,SCI会定期对其目录中的期刊进行影响因子计算,主要是根据期刊的影响力和期刊中论文被引用数量等决定。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我也可以帮忙查看的。查看用户名了解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某期刊的某年的影响因子是由它前两年发表的文献的引用率来计算的。所以跟某篇文献的影响因子是没有关系的。

文献的影响因子和期刊的影响因子一样吗

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级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鉴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复合影响因子是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被评价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综合影响因子是以基础研究、技术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期刊及引证科技期刊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作研究期刊作为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计算,陪评价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悲引文献总量之比。

某期刊的某年的影响因子是由它前两年发表的文献的引用率来计算的。所以跟某篇文献的影响因子是没有关系的。

这个不一定吧。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指标,跟具体文章没有关系。论文影响力的指标应该是引用次数。所以”论文的影响因子“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至于学校评职称或者研究生毕业,那就要看所在学校的说法了,我当时的学校就是按照每年更新的算,跟发表年没关系。

某期刊的某年的影响因子是由它前两年发表的文献的引用率来计算的。所以跟某篇文献的影响因子是没有关系的。

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文章的影响因子一样吗

某期刊的某年的影响因子是由它前两年发表的文献的引用率来计算的。所以跟某篇文献的影响因子是没有关系的。

影响因子的计算 在科学界,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一般被分成二类,其一是在发表前需经同行评议的所谓“可引用”(citable)文章,它包括原始研究报告和专题评述等;其二是“不可引用”(non-citable)文章,它包括新闻、读者反应和科幻小品等,如我国物理杂志“前沿和动态”(News from the front line)栏目中的短文。遗憾的是,ISI统计程序不能区分“可引用”和“不可引用”,结果在计算期刊IF时会产生很大的误差。让我们举例说明:计算物理杂志1998年度的IF,它等于被引用总频次与刊载论文总篇数的比。不妨假定,比例的分子(1996和1997两年刊载于物理杂志的“可引用”文章在1998年被全国1286种统计源刊引用的总频次)等于78,分母(1996和1997两年刊载于物理杂志的“可引用”文章总篇数)等于312。于是我们得到IF=25。问题在于,如果在上述分子中,不正确地计入了对“不可引用”文章(如“前沿和动态”栏目中的短文)的引用,则会导致IF值的膨胀。一项莱顿大学针对ISI统计数据(注:它的统计源刊来自世界各国,总计约5700种)的研究表明,对于NATURE和SCIENCE这类包含有许多“不可引用”文章的期刊来说,上述问题可能导致其IF值虚增,最高达40%。

这个不一定吧。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指标,跟具体文章没有关系。论文影响力的指标应该是引用次数。所以”论文的影响因子“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至于学校评职称或者研究生毕业,那就要看所在学校的说法了,我当时的学校就是按照每年更新的算,跟发表年没关系。

影响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意义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