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学术论文个人所得税计算

发布时间:

学术论文个人所得税计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00号)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因此,大学生因科研成果突出被评为优秀论文而与指导老师一起取得的学校颁发的奖金,应当分别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和“工资薪金”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由支付方学校代扣代缴。

专利个人所得税计算

专利转让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以百分之二十进行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利息所得以及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且其基本税率为百分之二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我们知道每位公民或组织根据盈利都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义务,所以通过技术发明申请专利,然后转让专利权获取盈利也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转让专利权个人所得税应该如何计算呢?律师365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你。一、转让专利权个人所得税计算1、转让专利收入需要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缴纳营业税、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2、同时按转让专利收入扣除相关税收、费用后,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目缴纳20%个人所得税。收入扣除缴纳的相关税金(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后,区别不同收入分别处理:(1)不到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应纳税所得=收入-800元(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应纳税所得=收入*(1-20%)(3)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20%二、转让专利权的流程1、:寻找专利转让的途径。这是专利转让流程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而且也非常容易实现。宣召专利转让的方法其实有很多,例如可以在专利网站上进行转让,也可以委托专利中介机构,甚至还可以自己寻找相关的企业等方式。2、:专利转让人和专利受让人签署专利权转让合同。这是专利转让流程关键一步。只有专利转让人和受让人双方取得一致的意见之后才能有效地开展之后的转让相关工作。在转让合同中,对于双方的利益都应该有明确地文字内容。3、:双方准备好专利转让需要的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应该严格地按照规定的形式进行填写,这样就可以缩短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文件的时间,加快审核的速度。4、:将相关的文件递交给专利局。这是专利转让流程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只有专利局审核通过后才能让专利转让具有法律依据。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会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当的专利代理机构也是这个过程中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细节。

学术论文个人所得税

写论文要看文献啊,看完了才能写啊,知网搜呗

翟继光,哲学学士(北京大学,2001),法学博士(北京大学,2006),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师,著名所得税法专家、纳税筹划专家。现任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民营企业税法研究室主任,《法制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特邀评论员、《财税法论丛》责任编辑。在《中国税务》、《涉外税务》、《法制日报》、《经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参与多部法律法规的起草和修改工作。目前已经出版个人专著五部,合著两部,主编两部,副主编三部,译著两部,参著十余部著作。主要作品:《个人所得税政策解析与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与税收筹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税务律师实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释义》(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企业纳税筹划》(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企业所得税实务指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经典税法案例评析》(上海三联书店即将出版)。

发表学术论文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个人获得的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可减去费用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可减去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可以免纳30%的税额。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例如:孙某在某美容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获得稿酬3000元,孙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000-800)×20%×(1-30%)=308元。

发表论文个人所得税计算

37000*(1-20%)*(1-30%)*20%

计算公式是: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40 10375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①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②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4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2000元,则 王某 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400-1000-2000=6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发表文章应该是收稿酬:12000X(1-20%)X20%X(1-30%)=1344元应交纳个人所得税是1344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