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检索报告在专利诉讼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

检索报告在专利诉讼中的作用

要根据需要来做专利权评价报告。比如转让、独占许可、侵权纠纷等等情况下,一般会要求做一下专利权评价报告。 当然,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也不是必须的。

不用的。一般进行这种检索的人大多是在侵权诉讼中,检索报告的内容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比文献的列表及其基本信息等。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的作用是: (1)、在侵权诉讼审判过程中,从专业技术知识的角度出发,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对人民法院审理侵权诉讼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作出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可使专利权人对其专利权的确定性有一初步的判断,从而使其进行的专利侵权诉讼更具针对性和把握。 首先,作为实用新型没有所谓的“临时保护”,只有发明专利有。其次,检索主要用于申请前的检索,以及授权后用于侵权诉讼时用。

专利检索报告的作用

能够保障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度,便于开发新的产品。也更方便于国外新技术的引进,也能够方便专利人和企业的联系。

专业检索的作用就是对你们生产的专利进行检查和调查,还可以对专利申请人的身份进行检索,还有的作用就是对专利的真实性进行调查,而且还可以查询专利申请人的状态以及曾经有过的历史,而且也要排查里面是否存在危害,还要排查这样的是否也会对你们的专利进行审查,这些都是专利检索的作用。

美国专利诉讼中的101

等同原则(Doctrine of Equivalents)是全世界国家的专利系统内都具有的一条法律原则。即使某一方侵权产品或方法并没有正好落入某专利的权利要求的字面范围内,但却等同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发明时,等同原则允许法庭判决该方侵犯他人专利。美国法官勒尼德·汉德曾经这样描述过等同原则的目的:“减少慷慨之逻辑,并防止侵权者盗用发明。”(“皇家打字机公司”一案,Royal Typewriter CRemington Rand,I, 168 F2d 691, 692 (2d C 1948)。等同原则的目的是给予专利权人以他们专利的公平保护。在历史上,法庭基于已建立的法律解释原则,以字面方式进行专利的解释。然而,在18世纪和19世纪时,这种方式已经视为过度限制授予专利权人的保护范围。特别在专利申请人需要描述新的科学技术时,往往字典里面还没有出现相应的术语。针对这个问题,英国法院制定了一条被称为“精髓”的途径,尝试在判决侵权案件的时候区分必要和非必要的专利权利要求。与此同时,其它国家的法院,特别是美国,发展了一些稍有不同的进行权利要求解释的途径,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等同原则”。等同原则相对于“精髓”方式,在比较专利发明和被控侵权装置的时候,更多的考虑其整体。在国际上,协调等同原则不同方式的努力也正在进行(见下文)。然而,这个进展比较缓慢,因为在发达国家中专利法律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该原则被人批评为过度的模糊,因其将不确定性及不可预见性注入了专利系统。禁止反悔原则1、概念:所谓禁止反悔原则指在专利申请文件中或申请人与专利局或专利复审委员会之间来往信件中已确认为已有技术的内容或明确表示放弃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在以后指控第三人侵权时不得反悔。如果专利权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反悔,将已经认可不属于其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内容扩大解释为属于其专利保护的内容,受诉法院将不予支持。2、理由:任何发明人要将自己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均想得到较宽的保护范围。如果专利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过宽,就会损害公众利益。所以,专利权人一旦在申请过程中已放弃的东西,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不能允许专利权人再收会去,即不能出尔反尔,这也违背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3、应该注意的的几个问题:(1)等同原则是一种权利要求解释规则,在确定专利范围时不是囿于字面词语,而是将权利要求的所有等同形式纳入专利范围。禁止反悔也是一种权利要求解释规则,在解释专利范围时禁止审批程序中已经取消或丢弃的内容重新纳入保护。禁止反悔是对等同原则的一种限制。"为了降低等同原则带来的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有必要让公众信赖专利权人在审批阶段放弃的东西",等同物中不再包括已放弃的。按照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适用禁止反悔原则时,对权利要求中修改限定的技术特征一般只能作字面解释,而不得再对其主张等同物,除非专利权人证明存在特定情况。所以,在“等同原则”与“禁止反悔原则”之间要优先适用“禁止反悔原则” 。(2)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必须依据专利文档。虽然专利的保护范围有权利要求所确定,专利文档不是确定保护专利范围的依据,当其可以对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起到限定、理解及证明作用。律师可以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调查或者向法院申请调查。(3)专利权人在专利审批或者专利无效程序中,权利人作出的承诺、修改、认可、放弃的内容对专利权的有效起了作用时,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才不得反悔。否则,并不适用该原则。(4)人民法院不应主动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因为如果当事人不主张该权利人在专利申请中放弃否则承诺了某项权利,法院不知也不应主动调查。如果被告主张适用该原则,则由其举证,由权利人质证,法院判定即可。(5)人民法院不应将禁止反悔的技术内容认定为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的等同特征。但对于在专利授权和/或维持程序中修改过的技术特征,在适用禁止反悔原则之后,权利人仍然有权主张对保留的该技术特征适用等同原则。 已有公知技术抗辩,在法院的专利侵权司法审查中,是指被控侵权人提出其被控侵权技术方案系与已有公知技术方案完全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即使被控侵权技术方案落入了涉案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也并不构成对涉案专利侵权的抗辩原则;而在专利无效审查中,是指专利无效申请人提出涉案专利与已有公知技术完全相同或构成等同,从而要求宣告该专利无效的抗辩原则。从广义上说,已有公知技术抗辩原则可以运用于法院的司法审查程序,也可以运用于专利复审委员会(下称专利复审委)的无效行政审查程序,而法院司法审查程序又包括专利侵权民事诉讼与不服专利复审委裁决的行政诉讼。本文仅探讨在专利侵权民事诉讼中的已有公知技术抗辩。

美国专利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发明专利(utility patent):美国专利法中规定,凡是发明或发现新颖且具有实用的方法、机器、产品、物质组合物,或者对已知物质的新用途,或者是对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都属于美国专利法所要保护的客体,其保护年限为申请日起二十年。外观专利(design patent):外观设计专利保护针对产品的新的、原创的和装饰性的外观设计。其保护年限为注册日起十四年。植物专利(plant patent):植物专利保护为以无性或有性繁殖方式复制出的新且独特的植物新品种。其保护年限为申请日起二十年。申请人可以通过巴黎公约途径和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申请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实行实质审查。美国专利申请审批流程:由发明人或其授权之人提交申请 → USPTO受理部门接收,确定收到日并给出申请号 → 由申请部门进行形式审查并确定申请日,完成文件处理和数据采集,同时由权利转让部门处理涉及权利转让事务 → 分类 → 按分类号将申请分配到审查部门进行审查。审查流程主要包括:1)形式审查和检索2)实质审查3)申请人答复4)再次审查5)作出最终决定等内容 → 对决定不服的可向专利申诉和抵触委员会提出上诉。详细可以参考:_html

根据先前的P C T申请审查结果,对同族的美国申请可以要求参与PPH 。该申请须为PCT申请进入美国国家阶段的申请或旁路申请;或是另一PCT申请进入美国国家阶段的申请,该PCT申请要求对应PCT申请的优先权。满足条件的美国申请(包括该申请的继续申请、分案申请和部分继续申请)当PCT申请的国际检索书面意见(WO/I SA)、国际初步审查书面意见(WO/I P E A)或国际初步审查报告(I P E R),指出有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申请人可向美国专利局提交参加P C T-P PH的请求。请求参与PC T-P PH的美国申请的所有权利要求都必须与PCT申请中被认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并符合形式上的要求的权利要求对应,或经修改后对应。并且请求参与P P H的申请的实质审查尚未开始。

问题请说详细点,是在专利文件上看到的,还是官网的文章、新闻、法条中看到的?这些都是简称,表示符合某一条款的日期或者申请。 这些都是表明该申请或者专利是国际申请途径进入美国的专利/申请,相应的申请日也是按照国际申请确定的申请日,以与普通的美国申请进行区别。

专利侵权的诉讼

首先确认自己是否存在扎实的权利基础,如专利的权属,有无评价报告,是否缴费;其次有一个明确的被告即侵权行为人;再次采用公证或其他方式固定侵权事实;最后,找到一家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专利无效诉讼中止

法律分析:主要看专利主管机关在审查撤销申请时是否对该项专利进行了实质审查。如果进行了,保证了该专利的专利性,法院一般不中止诉讼。但受诉法院对中止请求经审查确有证据该项专利权有可能被无效掉,为避免错误,也可以中止诉讼,等待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最后结论,而后再恢复审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四十五条 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无效,该程序称为“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宣告无效的专利视为自始不存在,即使行为人未经许可实施了该项技术也不构成侵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或者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维持专利权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内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诉讼

法律分析:专利侵权诉讼并不一定因专利无效行政诉讼而中止审理。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其专利权有效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此时原来已经中止的专利侵权诉讼继续中止审理,表明专利权是否应被宣告为无效虽经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了决定,但该决定必须接受司法程序的检验,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后,作出决定,并通知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九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内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诉讼,但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中止诉讼:(一)原告出具的检索报告或者专利权评价报告未发现导致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的事由的;(二)被告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使用的技术已经公知的;(三)被告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所提供的证据或者依据的理由明显不充分的;(四)人民法院认为不应当中止诉讼的其他情形。第十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届满后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不应当中止诉讼,但经审查认为有必要中止诉讼的除外。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或者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维持专利权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内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诉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