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央财经杂志粤港澳大湾区执行院长!

发布时间:

中央财经杂志粤港澳大湾区执行院长!

粤港澳大湾区迎来国际航运新政“礼包”。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至2023年底,对在南沙自贸片区开展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给予一定税收优惠;从10月1日起,对以珠三角9市37个港口为启运港、以南沙保税港区和前海保税港区为离境港的水运货物实行启运港退税政策,减少企业资金占压成本。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国际航运新政落地,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核心产业链的形成,促进大湾区内循环和面向世界的外循环,两者相互借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高水平开放,提升抗击经济外部风险能力。启运港退税为企业免去半个月退税等待期此次落地的启运港退税政策,实际上是出口退税程序的一项创新改革措施。过去,企业将国内货物运到出口港口并办理结关手续后方能退税。这种出口港口通常是海港、枢纽港,比如南沙港等。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后,国内货物从启运港出发时即可办理退税手续。而启运港通常是小码头,比如佛山港、肇庆港、江门港等。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相当于把出口港口功能延伸到了内河港口。“按照以往的出口退税程序,货物从南沙海港离境之后才能办理退税,算上驳船航程和出港结关各环节的时间,货主拿到退税款至少要等半个月。”广州港南沙港务海港公司业务拓展部经理洪艺彬说,在启运港退税政策下,货物从启运港一出来就能退税,有利于企业资金流动,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在白明看来,我国启运港退税优惠政策将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更好地实施。而实际上,启运港退税优惠政策能够落地,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区内监管统一、退税服务高效,“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启运港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大湾区进一步高水平开放。”目前,启运港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尚待制定。但展望未来,大湾区也将因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南沙港区为例,洪艺彬认为,此次落地的启运港退税政策覆盖珠三角9市37个港口,将显著增强南沙港区对珠三角外贸进出口企业和航运企业的吸引力,助推企业加大力度通过南沙港区出口货物,有力提升南沙港区的竞争优势,有效提升南沙港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广州市南沙区口岸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实施启运港退税将充分发挥南沙自贸区、南沙综保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出口货源向南沙港集聚、从南沙港出口,扩大国际货运量,推动南沙港中转集拼业务有效增长。同时该政策也有望吸引更多外贸企业、航运物流企业到南沙集聚,有效提升南沙航运枢纽承载区地位。税收优惠吸引保险业集聚发展国际航运保险税收优惠政策在南沙自贸片区的落地,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完善航运保险市场带来机遇。从全国来看,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财产保险公司在国际航运保险税优政策高地的上海成立航运保险专营机构,将原本分布在其他港口城市的航运保险业务集中在上海出单。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广东省货运险保费收入4471亿元,船舶险保费收入3335亿元,其中国际货运险保费收入6729亿元,国际船舶险保费收入0405亿元。而受制于税收政策,部分国际航运保险业务被转去税收优惠地区出单。“国际航运保险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南沙后,企业不用再‘舍近求远’,航运保险业务有望回流到南沙。”广州市南沙区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副科长杨景华说,这也有利于吸引更多保险公司到南沙集聚,为国际货运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服务。目前,南沙港口物流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航运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去年10月,全国首个线上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在南沙正式上线,截至今年6月累计实现内河船舶险交易量102单、累积保费金额712万元,累积风险交易保险金额约4亿元。“保险税收优惠政策将提升南沙港在这一市场的竞争力。”广州市南沙区金融局副局长姜俊坦言,过去受限于税收政策,南沙承办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偏少,业务规模也偏小。但新政将带来新机遇。“目前航运优惠政策主要可分为‘上海版本’和‘深圳版本’,南沙将采用哪种模式还等待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姜俊透露,接下来南沙区金融局将跟进政策配套细则落地,加强整体规划,“推动更多具备承办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到南沙落地、集聚,同时加强与上海保险交易所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助力南沙建设航运枢纽。”“对南沙自贸片区来说,国际航运业务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看来,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止对国际航运保险行业有促进,还会促进国际航运物流业的发展,便捷的物流会带动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

新京报讯(记者 顾志娟)2月18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九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的合作发展做出指导。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要点1 以港澳广深为核心引擎 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 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 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 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充分发挥珠三角九市特色城镇数量多、体量大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城镇。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要点2 交通运输体系互联互通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推进赣州至深圳、广州至汕尾、深圳至茂名、岑溪至罗定等铁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沈海高速(G15)和京港澳高速(G4)等国家高速公路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创新通关模式,更好发挥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作用。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引入机场。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要点3 优化产业布局优化制造业布局。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要点4 金融服务业互联互通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在香港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等。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如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和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合作。支持粤港澳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探索在境内外发行企业海洋开发债券,发展海上保险、再保险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业。要点5 推进旅游产业合作构建文化历史、休闲度假、养生保健、邮轮游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丰富粤港澳旅游精品路线,开发高铁“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优化珠三角地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国人在大湾区旅游观光。有序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探索研究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逐步简化及放宽内地邮轮旅客的证件安排,研究探索内地邮轮旅客以过境方式赴港参与全部邮轮航程。探索在合适区域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支持珠三角城市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体功能的无居民海岛整岛开发方式。建设贯通潮州到湛江并连接港澳的滨海景观公路,建设一批滨海特色风情小镇。要点6 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系列协议,推动对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争议解决、航运、物流、铁路运输、电信、中医药、建筑及相关工程等领域实施特别开放措施。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在广东为港澳投资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进口岸监管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拓展“一试三证”(一次考试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港澳认证及国际认证)范围,推动内地与港澳人员跨境便利执业。研究为符合条件的珠三角九市人员赴港澳开展商务、科研、专业服务等提供更加便利的签注安排。完善粤港、粤澳两地牌机动车管理政策措施,允许两地牌机动车通过多个口岸出入境。要点7 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区。签署实施支持香港、澳门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安排。强化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支持澳门以适当方式与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展合作。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大湾区企业联手走出去。吸引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总部落户大湾区。加强粤港澳港口国际合作,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建港口产业园区,建设区域性港口联盟。支持香港、澳门依法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名义或者其他适当形式,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参加有关国际组织。携手开拓国际市场。鼓励粤港澳三地企业合作开展绿地投资、实施跨国兼并收购和共建产业园区,支持港澳企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接。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资本运作中心及企业财资中心,开展融资、财务管理等业务。要点8 加快重大平台建设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拓展离岸账户(OSA)功能,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A),积极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效路径。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建成服务境内外客户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加强深港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合作。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离岸贸易,打造货权交割地。建设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中心,发展航运金融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建设离岸创新创业平台,允许科技企业区内注册、国际经营。支持在有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保税研发业务。支持在深圳前海设立口岸,研究加强与香港基础设施高效联通。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高水平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允许澳门旅游从业人员到横琴提供相关服务。支持横琴与珠海保税区、洪湾片区联动发展,建设粤港澳物流园。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探索符合条件的港澳和外籍医务人员直接在横琴执业。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 编辑 陈莉 校对 吴兴发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大湾区包括9个城市。大湾区全称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总共9个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惠州、东莞、中山、江门九个城市。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段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如图,

大湾区包括9个城市。大湾区全称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总共9个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惠州、东莞、中山、江门九个城市。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核心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香港、澳门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组成的世界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