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如何对待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后检验问题

发布时间:

如何对待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后检验问题

一、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和隔离  产品未满足其合同、标准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某一规定要求或通常隐含的需求,就是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包括:  (1)采购的不合格料件(原材料、元器件和零部件);  (2)本组织加工的不合格关键件、重要件、一般件;  (3)本组织生产的不合格成品。  检验员负责判定产品合格与否,子以标识和记录,并对不合格品实施隔离,以防误用。二、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置  一般不合格品指加工的个别或少量一般件不合格。对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置措施是返工还是返修,由质量检验方面的技术人员确定,而不需要通过评审来确定。  返工,是ISO9001:2000标准3a)条款中“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所采取的处置措施。返工是一种纠正。  返修,是减轻不合格程度,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的处置措施。返修不是纠正。  若不合格品的不合格程度严重,返修不经济,则予以报废。  对上述三种处置所形成的记录是“一般不合格品处置单”。三、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重大不合格品  重大不合格品中的“重”是指关键件、重要件或成品不合格,“大”是指大量或整批一般料件一般件不合格。应经过评审来确定处置措施的重大不合格品包括:  (1)采购的大量或整批一般料件不合格;  (2)采购的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不合格;  (3)加工的大量或整批一般件不合格;  (4) 加工的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不合格;  (5) 生产的成品不合格;  (6)售出的成品不合格。  质量部门检验出重大不合格品,应及时填写“重大不合格品通知单”,报告最高管理层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  审理人员  对重大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决定处置措施的人员,由最高管理者授权的分管产品质量的管理者和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技术、生产、采购、销售部门的代表共同组成。  质量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评审和处置工作。  评审内容  (1)不合格的性质。是采购的大量或整批一般件不合格,还是加工的大量或整批一般件不合格?是采购的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不合格,还是加工的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不合格?是生产的成品不合格还是售出的成品不合格?  (2)不合格的程度。是轻度不合格、中度不合格,还是严重不合格?  (3)不合格品的损失。估算不合格品造成的经济损失,必要时评价其引起的信誉损失。  需要指出,将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列为评审内容是很不适当的,因其不属于ISO 9001:2000标准“83不合格品控制”的范围,而是“852纠正措施”的要求。  处置措施  通过评审,明确了重大不合格品的不合格性质、程度及其损失,适宜的处置措施就容易确定了。  (1)对于采购的大量或整批一般料件。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若是轻度不合格,仍可用于生产,则对其处置的措施是按ISO 9001:2000标准3b)中“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的要求(以下简称“经批准”),予以让步接收和使用。  若是中度不合格或严重不合格,则子以拒收。  (2)对于加工的大量或整批一般件,若是轻度不合格,仍可用于生产,则对其处置的措施是“经批准”,予以让步放行和使用(原样超差使用)  若是中度不合格,或予以返工,使其成为合格产品;或进行返修,使其不合格程度减轻,再“经批准”,予以让步放行和使用。  若属于严重不合格,返修不经济,则对其处置的措施只能是报废。  (3)对于加工的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若是轻度不合格,仍可用于生产,则应经总工程师批准,适用时再经顾客批准,子以让步放行和使用(原样超差使用)。  若是中度不合格,对其处置的措施可以是返工,使其成为合格产品;如不宜返工,则进行返修。返修后,应经总工程师批准,适用时再经顾客批准,予以让步放行和使用。  若属于严重不合格,返修不经济,则予以报废。  (4)对于生产的成品,若是轻度不合格,对其处置的措施是返工,使其成为合格成品。  若是中度不合格,对其处置的措施是不经返修或经返修,再“经批准”,予以降级销售和交付。  若属于严重不合格,对其处置的措施是返修,以减轻其不合格程度,再“经批准”,子以降级销售和交付。  降级,是使不符合高等级要求的不合格品成为符合低等级要求的合格品的一种处置措施。降级是一种纠正。降级主要适用于流程性材料类的不合格品。

如何对待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后检验问题正确的做法是

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 返工。可以通过再加工或其他措施使不合格品完全符合规定要求。 (2) 返修。对其采取补救措施后,仍不能完全符合质量要求。但能基本满足使用要求,判为让步回用品。合同环境下,修复程序应得到需方的同意。修复后,必须经过复验确认。(3) 原样使用。不合格程度轻微,不需采取返修补救措施,仍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被直接让步接收回用。这种情况必须有严格的申请和审批制度,并得到用户的同意。 (4) 降级。根据实际质量水平降低不合格品的产品质量等级或作为处理品降价出售。(5) 报废。如不能采取上述种种处置时,只能报废。报废时,应按规定开出废品报告。不合格产品的判定方法:1、产品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性判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另一种是“处置方法”的判定,是判定产品是否还具有某种使用价值。2、检验人员的职责是判定产品的符合性质量,正确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对不合格的处置,属于适应性判定范畴。一般不要求检验人员承担处置不合格品的责任和拥有相应的权限。

立即停止生产,上报主管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解决了问题才可以生产

回答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发现不良品应该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异常处理、检验与标识、持续改进等流程进行处理。具体大致要点如下: 1、通过抽样检验时,先根据检验与标识作业流程对不良的产品的不良现场根据分类进行标识并隔离保存 2、在根据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中的定义:根据不良品的数量进行是否停线、加强抽样频率、继续生产等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3、再根据异常处理作业流程对达到对应比例的需开异常单的,就开立异常单通知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分析处理并主持相关的品质会议,做好会议记录 4、如果分析改善的效果比较明显有效就根据持续改进作业流程进行标准化雨水平展开大致是以上的一些处理流程。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更多5条 

对待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后检验问题正确的做法是

1、隔离;2、标识;3、判定:可返工/不可返工,直接报废;4、可返工:安排返工——全检——合格的则纳入合格品,不合格的再次返工或直接报废。5、不可返工:申请报废处理

针对不合格品进行问题及处理方法确认,是否可以降级处理还是(返工、返修),如果能返工将其变为合格品则返工后直接流到下一工序。如果返工不能处理,则考虑改作他用或者报废。

一、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和隔离  产品未满足其合同、标准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某一规定要求或通常隐含的需求,就是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包括:  (1)采购的不合格料件(原材料、元器件和零部件);  (2)本组织加工的不合格关键件、重要件、一般件;  (3)本组织生产的不合格成品。  检验员负责判定产品合格与否,子以标识和记录,并对不合格品实施隔离,以防误用。二、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置  一般不合格品指加工的个别或少量一般件不合格。对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置措施是返工还是返修,由质量检验方面的技术人员确定,而不需要通过评审来确定。  返工,是ISO9001:2000标准3a)条款中“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所采取的处置措施。返工是一种纠正。  返修,是减轻不合格程度,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的处置措施。返修不是纠正。  若不合格品的不合格程度严重,返修不经济,则予以报废。  对上述三种处置所形成的记录是“一般不合格品处置单”。三、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重大不合格品  重大不合格品中的“重”是指关键件、重要件或成品不合格,“大”是指大量或整批一般料件一般件不合格。应经过评审来确定处置措施的重大不合格品包括:  (1)采购的大量或整批一般料件不合格;  (2)采购的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不合格;  (3)加工的大量或整批一般件不合格;  (4) 加工的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不合格;  (5) 生产的成品不合格;  (6)售出的成品不合格。  质量部门检验出重大不合格品,应及时填写“重大不合格品通知单”,报告最高管理层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  审理人员  对重大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决定处置措施的人员,由最高管理者授权的分管产品质量的管理者和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技术、生产、采购、销售部门的代表共同组成。  质量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评审和处置工作。  评审内容  (1)不合格的性质。是采购的大量或整批一般件不合格,还是加工的大量或整批一般件不合格?是采购的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不合格,还是加工的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不合格?是生产的成品不合格还是售出的成品不合格?  (2)不合格的程度。是轻度不合格、中度不合格,还是严重不合格?  (3)不合格品的损失。估算不合格品造成的经济损失,必要时评价其引起的信誉损失。  需要指出,将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列为评审内容是很不适当的,因其不属于ISO 9001:2000标准“83不合格品控制”的范围,而是“852纠正措施”的要求。  处置措施  通过评审,明确了重大不合格品的不合格性质、程度及其损失,适宜的处置措施就容易确定了。  (1)对于采购的大量或整批一般料件。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若是轻度不合格,仍可用于生产,则对其处置的措施是按ISO 9001:2000标准3b)中“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的要求(以下简称“经批准”),予以让步接收和使用。  若是中度不合格或严重不合格,则子以拒收。  (2)对于加工的大量或整批一般件,若是轻度不合格,仍可用于生产,则对其处置的措施是“经批准”,予以让步放行和使用(原样超差使用)  若是中度不合格,或予以返工,使其成为合格产品;或进行返修,使其不合格程度减轻,再“经批准”,予以让步放行和使用。  若属于严重不合格,返修不经济,则对其处置的措施只能是报废。  (3)对于加工的某个关键件或重要件,若是轻度不合格,仍可用于生产,则应经总工程师批准,适用时再经顾客批准,子以让步放行和使用(原样超差使用)。  若是中度不合格,对其处置的措施可以是返工,使其成为合格产品;如不宜返工,则进行返修。返修后,应经总工程师批准,适用时再经顾客批准,予以让步放行和使用。  若属于严重不合格,返修不经济,则予以报废。  (4)对于生产的成品,若是轻度不合格,对其处置的措施是返工,使其成为合格成品。  若是中度不合格,对其处置的措施是不经返修或经返修,再“经批准”,予以降级销售和交付。  若属于严重不合格,对其处置的措施是返修,以减轻其不合格程度,再“经批准”,子以降级销售和交付。  降级,是使不符合高等级要求的不合格品成为符合低等级要求的合格品的一种处置措施。降级是一种纠正。降级主要适用于流程性材料类的不合格品。

针对不合格品进行问题及处理方法确认,是否可以降级处理还是(返工、返修),如果能返工将其变为合格品则返工后直接流到下一工序。如果返工不能处理,则考虑改作他用或者报废。

不合格品返工返修流程

先将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并标识,再由相关部门评估是否可以返工、特采或报废,如果可以返工,由提出部门发返工通知单给相应的返工单位返工,并确定返工后的产品为合格品后流到下一工序;如果可以特采,需由提出部门发特采申请单经相关单位(客户)批准后进行特采出货;不能返工、返工后还是不合格品及特采的则报废。

回答 您好,我是百度合作律师,很高兴为您解答,已经收到您的问题了,请稍等,我马上为您解答。 让步接收(后工序可以补救,如粗加工后面有精加工);全检(对不合格品进行100%全数挑选使用);返工(对不合格品实施返工作业);返修(确保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并非一定要合格);报废或拒收(不具备返工返修或让步接收条件,做报废或拒收处理)。 1、让步接收(后工序可以补救,如粗加工后面有精加工;产品可以选配,如孔小,可以将轴也加工小点);2、全检(对不合格品进行100%全数挑选使用,不合格做其他处理);3、返工(对不合格品实施返工作业,使其符合要求,如外径偏大,内径偏小,长度偏长等);4、返修(特别说明,返修后的产品有可能是合格的,也有可能是不合格的,返修的目的是确保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并非一定要合格);5、报废/拒收(不合格为主要缺陷或重要缺陷,不具备返工返修或让步接收条件,做报废或拒收处理)。 如果我的回答让您觉得满意的话,可以采纳后赞,或是点开我的头像关注我,以便后续有问题可以随时对我发送咨询哦。感谢您的咨询,祝您生活愉快! 更多2条 

1、质量部负责对产品的符合性进行判定、标识、出具处置意见,必要时通知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2、生产部、供应部负责对不合格的产品的处置意见实施。3、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对顾客退回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

回答 您好,我是百度合作律师,很高兴为您解答,已经收到您的问题了,请稍等,我马上为您解答。 让步接收(后工序可以补救,如粗加工后面有精加工);全检(对不合格品进行100%全数挑选使用);返工(对不合格品实施返工作业);返修(确保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并非一定要合格);报废或拒收(不具备返工返修或让步接收条件,做报废或拒收处理)。 1、让步接收(后工序可以补救,如粗加工后面有精加工;产品可以选配,如孔小,可以将轴也加工小点);2、全检(对不合格品进行100%全数挑选使用,不合格做其他处理);3、返工(对不合格品实施返工作业,使其符合要求,如外径偏大,内径偏小,长度偏长等);4、返修(特别说明,返修后的产品有可能是合格的,也有可能是不合格的,返修的目的是确保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并非一定要合格);5、报废/拒收(不合格为主要缺陷或重要缺陷,不具备返工返修或让步接收条件,做报废或拒收处理)。 如果我的回答让您觉得满意的话,可以采纳后赞,或是点开我的头像关注我,以便后续有问题可以随时对我发送咨询哦。感谢您的咨询,祝您生活愉快! 更多2条 

返工返修后的产品是合格品吗

答:不同。返工是对不合格品所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返工后的产品应是合格品;返修是对不合格品所采取的措施,随不能符合原规定要求,但能使其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返修后的产品仍是不合格,但程度减低。

既然定义为返修就不能完全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返修后验证为合格品那么就应该是返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