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图书馆期刊分类

发布时间:

图书馆期刊分类

国外核心期刊1、《科学引文索引》SCI,典型的理科目录。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2、《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典型的文科目录。SCI姊妹篇,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索引。3、《工程索引》EI,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所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EI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1、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3、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有创新;4、EI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国内期刊分类(按影响力)01第一梯队报纸类理论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摘类杂志:1、《新华文摘》,是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摘》,是择优推介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类期刊,其学术背景深厚,涵盖范围广泛。它强调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倡导理论创新,兼及新知趣味。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简称“人大复印库”,人大复印库包含六大库,分别为全文数据库、数字期刊库、专题研究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目录索引数据库。02第二梯队1、南大核心,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引索》。南大核心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南大核心来源期刊,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国内最权威的一种,入选难度高于北大核心。2、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注:北核既收文科又收理科,南核只收文科。03第三梯队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以期刊在学科中的影响力为主线,从期刊被利用的情况来评价和选择期刊。在研制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以使用率分析为基础的统计原则,注重学科特点,处理好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之间的关系。2、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受科技部委托,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誉为中国的“SCI”。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4、武汉大学核心,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管理学院联合研发完成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311种期刊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04第四梯队1、双刊号普通期刊,指同时拥有CN刊号和ISSN刊号的期刊,CN是国内统一刊号,ISSN是国际标准刊号。2、大学学报。它本来应该属于普刊,发表难度高于第三层次的期刊,甚至跟北大核心相当。3、学校自创期刊。认定不一,需要看学校具体的规定。原创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H)或CNXXX(HK)/NR/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格式中前两个XX代码如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备用号备用号备用号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

分类规则综述 国际图书集成分类法的一般规则 本分类法的理论法则是形式逻辑。 本分类法的技术规则:基本级别律 本分类法为7级划分,基本划分为5级,作为常识处理。各中央书院、各综合分馆、专业馆、学科资料室均可运用本分类级别律划分图书。 第一级,以宇宙属性为标准分为人文类图书和自然类图书。 第二级,以图书基本学科属性为标准划分。 人文类基本学科:A哲学、B宗教、C伦理、D逻辑、E美学、F心理、G语言、H文学、I艺术、J政治、K经济、L军事、M法律、N教育、O体育、P传媒、Q资讯、R管理、S商贸、T历史、U考古、V民族、W生活、X财金、Y统计、Z社会。 自然类基本学科:a天文、b地理、c数学、d物理、e化学、f生物、g机械、h电信、i水利、j电力、k纺织、l食品、m建筑、n矿山、o冶金、p能源、q交通、r航天、s医学、t工学、u农学、v林学、w养殖、x电脑、y环保、z信息。 第三级,以图书附属学科标准划分。 第四级,以图书的功能属性划分(著述、学术、教学、帮助)。 第五级,以图书品种属性划分著作(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学术(注释、评析、争鸣、研讨、研究、考证、翻译)、教学(学校教材、社会培训教材、自修教材、参考资料、讲义、学习资料,普及读物、实验实习、试题习题、教学大纲)、帮助(词典、百科、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标准)。 第六级,根据图书国际空间划分为本国和外国图书(非学科定义空间)。 第七级,以图书时序划分(非学科时序)。交叉学科定位律 所谓学科交叉,主要是指基本学科交叉,也指附属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学科交叉一般有如下几种:1 行业应用学科和理论基础学科交叉(能源地理学),2 行业应用学科交叉(纺织机械),3 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生物物理学),4一般应用学科与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管理心理学)。交叉学科定位应该遵循学以致用原则,就综合馆而言,从应用不从理论,从行业不从基础,从前不从后。专业馆可按需要自定义。文献传承律 本分类法以学科为母项,图书类型和品种为子项,用二分法(原著、派生)提纲挈领,四分法(著述、学术、教学、帮助)分门别类,以逻辑规则逐级划分,以古今时代为经,中外空间为纬,将古今中外的图书归集,以反映文献的传承关系。分合皆宜,世界通用。二分法和四分法以及分类一般规则适用各级图书排序。排序先后律 排列以先古后今,先国内后国外,先一般再特殊,先理论后应用、先理学后工学、先单行再合订、先原著后派生的办法。排架同位律 同作者、同标题、同内容、同时期、同品种在同学科前提下原则上同位并列排架。 分类号 图书分类号由图书学科代码和图书功能属性标识与图书品种编号组成;附加馆藏号组成馆藏图书分类号。 图书学科代码由大、小写英语字母分别代表人文类和自然类各基本学科;附属学科二级或三级均用自然序数代表,小数点区分。预留其他机动学科用9代表,序数达9或进十位用99代表。分别以人文类两级和自然类三级图书学科代码模拟示例: A1 A2 A3 A4 A5 A6 A9 1 2 3 4 5 6 7 8 9 10 99 图书功能属性标记:著作(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可用“*”标记,学术类用"+"标记,教学类以“-”标记,帮助类以“=”标记。图书品种以序数编号。 馆藏号:/自然序号 分类号运用模式:A1(简易模式), A1+(一般模式),A1*2( 完整模式),1-1/3(馆藏分类号完整模式)。 以1-1/3(馆藏分类号完整模式)为例:1(a基本分类,1二级学科);- 1(图书功能属性标识及品种编号);/3 (馆藏图书种次序号,到馆图书自然编号,该图书的馆藏身份证)。馆藏分类号包含以上全部信息,即1-1/3统称馆藏图书分类号,其实就是图书分类号加馆藏图书编号。著作没有标识本身就是标识。将著作分为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1、2、3种,一般不易混淆,不一定用功能属性和品种编号标识。当然,也可以只用*作标识。

像《教育教学论坛》、《大学教育》、《学周刊》等都属于G4刊物,这些杂志的作者群体主要是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而且服务对象也都是教育工作者。G4是期刊分类号的一种,带有G4标志的刊物基本都是教育刊物,常见的期刊刊号一般都是CNxx-xx/C这种形式,C或G这样的字母是期刊分类号,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代码,分别代表一类书,G所代表的的文化、科学、教育、体育方面的刊物大类,G4通常代表教育刊物。

结合科技发展和图书的特征,分为五大基本部类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为22个大类,五大基本部类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书。  22大类的顺序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 生物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G4《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是: 教育。带有G4标志的刊物代表是教育刊物,作者群体主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对象也都是教育工作者。在G4类的图书包含以下分支项目:1、G40 教育学2、G40-012全面发展教育3、G41 思想政治教育4、G410 德育理论5、G41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6、G412 人生观、世界观与理想教育7、G413 阶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8、G414 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育9、G1 形势教育10、G415 纪律、民主与法制教育11、G416 思想品德教育12、G417 社会公德教育13、G418 军事训练教育14、G42 教学理论15、G7 学绩管理和考试16、G43 电化教育17、G44 教育心理学18、G449 教育心理测验与评估19、G45 教师与学生20、G451 教师21、G455 学生22、G459 学校与家庭23、G46 教育行政24、G47 学校管理25、G48 学校建筑与设备扩展资料1、中国图书分类号的命名规则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 大类下细分的学科门类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2、中国期刊按照学科的分类(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哲学。(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刊物。在基本部类中,又分为若干大类,如社会科学分为社会科学总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刊

图书馆期刊分类方法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

结合科技发展和图书的特征,分为五大基本部类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为22个大类,五大基本部类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书。  22大类的顺序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 生物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国外核心期刊1、《科学引文索引》SCI,典型的理科目录。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2、《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典型的文科目录。SCI姊妹篇,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索引。3、《工程索引》EI,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所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EI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1、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3、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有创新;4、EI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国内期刊分类(按影响力)01第一梯队报纸类理论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摘类杂志:1、《新华文摘》,是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摘》,是择优推介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类期刊,其学术背景深厚,涵盖范围广泛。它强调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倡导理论创新,兼及新知趣味。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简称“人大复印库”,人大复印库包含六大库,分别为全文数据库、数字期刊库、专题研究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目录索引数据库。02第二梯队1、南大核心,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引索》。南大核心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南大核心来源期刊,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国内最权威的一种,入选难度高于北大核心。2、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注:北核既收文科又收理科,南核只收文科。03第三梯队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以期刊在学科中的影响力为主线,从期刊被利用的情况来评价和选择期刊。在研制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以使用率分析为基础的统计原则,注重学科特点,处理好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之间的关系。2、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受科技部委托,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誉为中国的“SCI”。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4、武汉大学核心,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管理学院联合研发完成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311种期刊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04第四梯队1、双刊号普通期刊,指同时拥有CN刊号和ISSN刊号的期刊,CN是国内统一刊号,ISSN是国际标准刊号。2、大学学报。它本来应该属于普刊,发表难度高于第三层次的期刊,甚至跟北大核心相当。3、学校自创期刊。认定不一,需要看学校具体的规定。原创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H)或CNXXX(HK)/NR/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格式中前两个XX代码如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备用号备用号备用号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图书馆期刊分类照片

图书馆分类: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 哲学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子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Z 综合性刊物《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把文献包含的知识内容划分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科性图书"五个基本部类和二十个大类,每大类分别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每一大类下又分成若干小类。在中国的目前图书馆室都是按照五个基本部类,二十个大类来进行分类。这是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目前还没有突破,增加空间有一个L类和M类。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您的问题我已收到,看完会及时回复,追问后,因为单子太多会依次回答,不会不回答的,请耐心等待! 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来划分比较科学: 1、马克思主义著作 2、哲学 3、社会科学 4、自然科学 5、综合性图书 其中,社会科学类又可细分: 1、社会科学总论 2、政治、法律 3、军事 4、经济 5、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6、语言、文字 7、文学(包括世界文学和国别文学) 8、艺术(包括绘画、雕刻、书法、篆刻、音乐、戏剧和舞蹈、摄影及建筑艺术、原始艺术) 9、历史(包括考古及世界史、国别史)、地理 书店图书主分:主要分为社科文学、少儿、经管、励志、期刊、杂志、生活、房地产、法律专业类等几个类别。目前在销畅的文学类丛书有2005年获年度最畅销奖的图书,最新系列的中学生新课标读物丛书及2005年度最新的少儿类科普读物丛书等。 一、传统图书分类标准: 0总类 1哲学 2宗教学 3自然科学类 000 特藏 100 哲学总论 200 总论 300 总论 010 目录学总论 110 思想学问概说 210 比较宗教学 310 数学 020 图书馆学总论 120 中国哲学总论 220 佛教 320 天文 030 国学图书 二、按图书的学科内容分类是它的主要标准;图书的著者国别、著作体裁、著作体例、文字、版次等方面是它的辅助标准。 三、学校图书分类标准(执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701A-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02B-0:哲学 703C-0:社会科学总论 704D-0:政治、法律 705E-0:军事 706F-0:经济 707G-0: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708H-0:语言文学 709I-0:文学 710J-0:艺术 711K-0:历史、地理 712N-0:自然科学总论 713O-0:数理科学和化学 714P-0:天文学、地球科学 715Q-0:生物科学 716R-0:医药、卫生 717S-0:农业科学 718T-0:工业技术 719U-0:交通运输 720V-0:航空航天 721X-0:环境科学 722Z-0:综合性图书 1、图书的类型 图书按学科划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图书。按文种划分为:中文图书和外文图书。按用途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 2、图书的种类 按书的内容划分: 小说 、儿童读物、 非小说类、 专业书、 工具书、 手册、 书目、 剧本、 报告、 日记、 书集、 摄影绘画集; 按书的特征划分: 线装书、精装书、平装书、 袋装书、 电子书、 有声读物、 盲人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您的问题我已收到,看完会及时回复,追问后,因为单子太多会依次回答,不会不回答的,请耐心等待! 请问您还有其他问题吗?没有问题的话麻烦结束一下订单如果您对我的服务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 祝您每天开心快乐,祝您生活愉快!*⁂((✪⥎✪))⁂* 求个赞 谢谢您 更多55条 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H)或CNXXX(HK)/NR/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格式中前两个XX代码如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备用号备用号备用号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分为5大部分,分别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分为22个基本大类,具体如下: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扩展资料:《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它使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基本采用层累制编号法。主要供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分类规则综述 国际图书集成分类法的一般规则 本分类法的理论法则是形式逻辑。 本分类法的技术规则:基本级别律 本分类法为7级划分,基本划分为5级,作为常识处理。各中央书院、各综合分馆、专业馆、学科资料室均可运用本分类级别律划分图书。 第一级,以宇宙属性为标准分为人文类图书和自然类图书。 第二级,以图书基本学科属性为标准划分。 人文类基本学科:A哲学、B宗教、C伦理、D逻辑、E美学、F心理、G语言、H文学、I艺术、J政治、K经济、L军事、M法律、N教育、O体育、P传媒、Q资讯、R管理、S商贸、T历史、U考古、V民族、W生活、X财金、Y统计、Z社会。 自然类基本学科:a天文、b地理、c数学、d物理、e化学、f生物、g机械、h电信、i水利、j电力、k纺织、l食品、m建筑、n矿山、o冶金、p能源、q交通、r航天、s医学、t工学、u农学、v林学、w养殖、x电脑、y环保、z信息。 第三级,以图书附属学科标准划分。 第四级,以图书的功能属性划分(著述、学术、教学、帮助)。 第五级,以图书品种属性划分著作(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学术(注释、评析、争鸣、研讨、研究、考证、翻译)、教学(学校教材、社会培训教材、自修教材、参考资料、讲义、学习资料,普及读物、实验实习、试题习题、教学大纲)、帮助(词典、百科、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标准)。 第六级,根据图书国际空间划分为本国和外国图书(非学科定义空间)。 第七级,以图书时序划分(非学科时序)。交叉学科定位律 所谓学科交叉,主要是指基本学科交叉,也指附属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学科交叉一般有如下几种:1 行业应用学科和理论基础学科交叉(能源地理学),2 行业应用学科交叉(纺织机械),3 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生物物理学),4一般应用学科与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管理心理学)。交叉学科定位应该遵循学以致用原则,就综合馆而言,从应用不从理论,从行业不从基础,从前不从后。专业馆可按需要自定义。文献传承律 本分类法以学科为母项,图书类型和品种为子项,用二分法(原著、派生)提纲挈领,四分法(著述、学术、教学、帮助)分门别类,以逻辑规则逐级划分,以古今时代为经,中外空间为纬,将古今中外的图书归集,以反映文献的传承关系。分合皆宜,世界通用。二分法和四分法以及分类一般规则适用各级图书排序。排序先后律 排列以先古后今,先国内后国外,先一般再特殊,先理论后应用、先理学后工学、先单行再合订、先原著后派生的办法。排架同位律 同作者、同标题、同内容、同时期、同品种在同学科前提下原则上同位并列排架。 分类号 图书分类号由图书学科代码和图书功能属性标识与图书品种编号组成;附加馆藏号组成馆藏图书分类号。 图书学科代码由大、小写英语字母分别代表人文类和自然类各基本学科;附属学科二级或三级均用自然序数代表,小数点区分。预留其他机动学科用9代表,序数达9或进十位用99代表。分别以人文类两级和自然类三级图书学科代码模拟示例: A1 A2 A3 A4 A5 A6 A9 1 2 3 4 5 6 7 8 9 10 99 图书功能属性标记:著作(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可用“*”标记,学术类用"+"标记,教学类以“-”标记,帮助类以“=”标记。图书品种以序数编号。 馆藏号:/自然序号 分类号运用模式:A1(简易模式), A1+(一般模式),A1*2( 完整模式),1-1/3(馆藏分类号完整模式)。 以1-1/3(馆藏分类号完整模式)为例:1(a基本分类,1二级学科);- 1(图书功能属性标识及品种编号);/3 (馆藏图书种次序号,到馆图书自然编号,该图书的馆藏身份证)。馆藏分类号包含以上全部信息,即1-1/3统称馆藏图书分类号,其实就是图书分类号加馆藏图书编号。著作没有标识本身就是标识。将著作分为作品、理论著作、应用著述1、2、3种,一般不易混淆,不一定用功能属性和品种编号标识。当然,也可以只用*作标识。

五大部类: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哲学;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图书。二十二类: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扩展资料:1、创作背景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这部分类法是按照如下的原则编制的: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编制依据,类目的确立机器序列安排,不仅要从科学观念出发,同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政治内容。第二,分类体系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以科学分类为基础,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同时要考虑图书资料分类的特点,既要能容纳古代和外国的图书资料,又要充分反映新学科和新事物。第三,在类目安排和标记符号的设置上,要力求简明、易懂、易记、易用,以适应图书资料分类实践的需要。第四,照顾各类图书馆和情报资料单位类分图书和资料的需要,为全国图书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创造条件。2、《中图法》编委会《中图法》编委会是《中图法》各种系列版本包括《中分表》的研究、编制、修订和管理的组织机构,由国家图书馆领导并主持其常务工作,其委员由国家图书馆、全国主要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高校信息管理系从事分类法、主题词表研究、教学与实际编目工作的专家担任。《中图法》第五版已于2010年8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本站整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五个版本及相关知识,每个版本的类目及中图分类号都进行了修订,中图分类号查询请直接通过上面的导航进入相应的类目来完成。3、体系结构关于知识的分类,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是我们确定分类法的基本结构的理论依据。据此,本分类法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一个基本部类,列于首位。此外,考虑到图书馆本身的特点,对于一些内容庞杂,类无专属,无法按某一学科内容性质分类的图书,概括为“综合性图书”,作为一个基本部类,置于最后。4、更新方法为了适应文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发展需要,《中图法》、《中分表》也在不断的修订和发展中。您可以通过使用与修订等途径来找到关于《中图法》、《中分表》的更新消息,包括修订快讯,《中图法》的网络修订、《中分表》的网络修订,咨询平台的修订试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5大部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分为22个基本大类,具体如下: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扩展资料:《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历次版本: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一版。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修订第二版。1990年出版修订第三版。《中图法》除中文版外,还有维吾尔文版及日文版。1981年被国家标准局发文推荐为国家标准试用本。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4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图法》第二版和《资料法》第二版的联合类目索引。《中图法》已为中国多数图书馆和信息部门采用。1988年起,中国出版图书的标准书号中采用《中图法》的大类号。到1999年《中图法》已进行四次修订(对F经济,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三类为重点修订大类)。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第五版。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5200多个。在2012年12月国家图书馆又推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使用手册。本手册在一般分类方法和各类文献分类方法的阐述上,保持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的连续性和基本一致性,重点增加了《中图法》第五版类目及其类目体系变化较大部分的说明,同时对四版使用手册中阐述过于简略或冗余地方以及错误的内容进行了。参考资料:《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百度百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