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主编.中医近代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吴中云,谢扬.焦易堂与中央国医馆,文史精华,2004;(4)温志大.读中央国医馆宣言体会西藏医药杂志,1991;(3)文痒.焦易堂与中医药事业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吴中云.中医文化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江苏省启东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摘要:在目前的社区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往往会在社区发展的过程中强调对中医药服务的融入。通过中医药服务,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来说,不仅可以有效的借助中医药来服务百姓,最重要的是同刚果中医药服务,实现对社区百姓的更好关怀。本文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就江苏启东社区为例,分析了该社区开展中医药服务的现状。关键词:江苏;启东;社区;中医药服务;调查研究引言 在当前的社区发展进程中,社区的服务一直都是备受社区居民关注的核心问题。以江苏启东为例,启东地区在开展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中医药服务的开展。借助中医药服务的开展,推动了启东社区的满意度。 事实上,从我国的社会发展来说,我国的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医疗结构的完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百姓社区中进行相关中医药服务结构的开设和完善,一方面是从社区日常福利的层面来说,进行社区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也是从社会发展水平的方面入手展开的探讨。所以我们认为在进行社区中医药服务的过程中要重视服务的品质,同时还应该重视服务的整体成效。1 关于中医药服务的理解 所谓中医药服务,指的是在中医药领域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按照目前我国社区发展的现状来说,所谓的中医药服务更多是针对老年人开展的服务内容。通过社区中医药服务,不仅可以为社区的居民提供日常必备的中医药理念、知识,同时也可以为老年人实现自身的完善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所以在进行中医药服务理解的层面,本文主要是从社区中老年人的服务角度出发进行探讨。2 我国社区中医药服务整体现状 从我国来看,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开展了社区中医药服务。说明中医药服务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社区中医药服务的过程中,强调对中医药服务的建设已经成为百姓的必需要求。为迎合百姓的需求,进一步推动社区服务的建设,目前我国许多地区也纷纷开始了社区中医院的建设。通过社区中医院,不仅可以为百姓提供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最关键的是通过服务的提供,能够为百姓提供更为全面、健康的日常生活服务需求。所以社区中医院的建设势在必行。 按照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工作会的数据显示,目前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实现配备中医药服务,其覆盖面已相当可观。如此庞大的基数也让社区中医一词成为百姓口中的常见词。但是虽然我国在社区中医药的布局方面实现了如此庞大的铺设,从社区中医药的职能设置,以及中医院的职责行使方面依然还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3 江苏启东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现状 从江苏省启东市来看,该地区在进行社区中医院的建设方面迈出的步伐相对较早。目前启东市也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社区都纷纷开设了社区中医院。这些中医院的开设,为百姓提供日常看病便捷确实也带来了不少有效的效果。但是从整体的中医院布局现状来说,由于目前我国社区中医药服务的水平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因此还有许多地方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 2014年7月10日,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资金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建设;截至2013年底,全国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的乡镇卫生院、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3%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分别比之前提高9%、4%、5%、8%。加大基层中医药服务的优势在于“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达到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的目的”。该会议的召开确实为更好的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提供了便捷。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国中医药的服务虽然已经成功起步,但是社区中医药服务是否能够更好的惠及社区居民却仍然要划一个问号。此外在进行社区中医药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推动居民中医药服务的合理开展也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课题。1 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重视度不够 为更好的了解江苏启东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开展情况,于去年8月开始,本文对启东地区的不同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了调研。在启动区的几个社区内,分别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对前来看诊的病人进行观察。在启动区的某社区服务站,我站了将近一个小时,前来看诊的病人仅有10名。社区中医药的实际工作量并不大。在这10人中,有8位都是因为头疼发热的问题前来看诊,因此其选择的也都是西医,而仅有两位是来看中医。一位是因为睡眠脖子落枕,还有一位是来看中医开中药。通过这一个小时的观察,本文观察到在前来看诊的百姓中,只有仅仅两人是专门前来看中医。而其它则是直接咨询西医的相关问题。 由此可见,在目前启动社区的中医药服务开展过程中,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环境。百姓对于中医药服务的理解和认知均存在需要提升的空间。中医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精髓,中医得以流传至今也源于其深刻的治病原理。虽然目前社会中有很多人在遇到生病时往往第一时间会选择西医,但是中医作为一种古老的医疗模式,其对病理的改善是深层次的,是可以治根的。所以作为社区的中医药服务来说,其本质上就是对中华传统中医文明的一种传承。在目前的中医药服务中,社区居民、百姓对中医药文化的看重程度不高,因此这也导致中医药服务在目前社区中不被百姓重视的关键要素。 通过调查发展,不仅在启东市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前来就诊的人数较少,在远离闹市的社区医院人数也并不多。在进行采调研的过程中,有前来就诊的患者表示,由于自己主要是头疼脑热,一般是感冒的症状,所以前来社区医院就诊的目的并非是看病,而是希望医生来自己开点感冒药。由于感冒是日常常见的问题,所以也并不在乎到底是去社区医院还是去正规的大医院。该群众表示,到社区中医院就诊图的就是个方便和近。2 社区中医药服务的科室设置有待提升 通过在启动区社区医院的观察,我发现目前在该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几乎呈现了一种中西医结合的科室设置模式。通过观察,我发现在该地区的卫生服务站中,几乎涵盖了中西医不同的科室设置。具体来说,包含了有保健区、诊疗区以及检查区等,同时在中医药服务等方面还有许多中医科室。白喊了按摩推拿、针灸等。 所以目前启动区在进行中医药服务的科室设置方面本身就有待改善。作为中医药服务来说,其本质在于进行中医药服务的提供。而目前的社区中医院,其在科室的设置方面几乎是涵盖东西,没有重点。虽然中医院的名称确定为社区中医院。但是在科室的设置方面却又是同时包含了西医的内容。作为社区的中医药服务来说,本质在于弘扬中医文化,同时从中医的角度为社区百姓的日常保健提供支持。但是由于社区百姓中并非所有人都对中医药文化持认同态度。因此这也就导致了一些社区中医院在进行医院具体架构的设置方面选择了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社区中医院的科室开设。随着中医药服务的不断发展,这种现象也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得到逐步的改善。 虽然目前社区中医院的科室设置相对完善,但是从整体的科室的规划方面来说,其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社区中医院来说,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为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因此其应该进一步扩大中医科室的比例,通过越来越多中医诊疗科目的融入,推动中医药服务建设的合理、稳步发展。3 社区中医院名医少患者不愿前往 在看病时,我们通常的心态是去找专家、找名医。而这种惯有的看病心态也被援引到社区中医院的日常诊疗过程中。由于启东地区目前在各大社区都有社区中医院的建设,而启东市知名的中医专家数量却是屈指可数。因此这就导致了许多社区中医院坐镇的中医医生可能并非知名的专家人士。 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有百姓表示,既然要看中医,就要去找名医。目前社区中医院的名医太少,因此即便真的有看中医的需求,去社区医院看病总觉得不踏实。在调研的过程中,几乎有超过75%的百姓称如果是感觉有十分严重的亚健康问题,自己情愿去三甲医院,很少愿意去社区中医院看病。此外也有将近10%的百姓认为在进行是否选择去社区中医院看病的过程中,自己选择的标准在于该社区中医院的医生医术如何,是否有名气。也有百姓认为,需要身边的人介绍往往自己会去社区中医院看中医。一位男士表示,前几天有朋友介绍称启动区的一位中医师非常不错。于是自己特意开车前往拜访。通过调研发现,在进行社区中医院选择的过程中,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社区中医院的口碑,中医医生的口碑。往往是口碑较好的医生大家的信任度和支持率都相对较高。 在启东市的不少中医院中,经过调研发现,基本上每天都会有资深的老中医坐诊。而资深老中医出诊的时间往往相对较短。可以说,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编的都是较为年轻的执业医师和主治医师,临床年限比较短,处理的也都是一般病症。社区医院资历深的临床大夫太少,往往供不应求,这也是很多人家附近有社区卫生服务站,但是只有小病小灾时才会考虑社区卫生服务站,而碰到生活条件更好、时间也宽裕的,往往就选择三甲医院或者有名的中医诊所了。4 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定位不够明确 在目前启东的社区中医院建设过程中,其定位还有待考量。目前启东地区的许多社区中医院在定位方面的欠缺,也是目前其在进行社区中医药服务方面需要重视的课题。
中药在现代营养保健中的作用摘要 中医药对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有着独特的作用,目前延缓衰老药物的开发与应用主要以补肾健脾、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人体免疫力及清除体内自由基为主。饮食养生有特色,在5000年社会历史变革的长河中,逐渐形成食养的风格,其特点概括如下: 后天之本,及早食养,食养关键饮食有节,先食疗后药饵;讲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最佳治疗效果,中药更是如此。关键词:中医药;营养;保健中医药对于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延缓衰老药物的开发与应用,主要以补肾健脾、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人体免疫力及清除体内自由基为主。 一、中药的营养保健作用 1、补肾健脾与益气活血 人体衰老与脏腑息息相关,尤其是肾。肾气在机体发育、生长与衰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肾气充盈,人处于生机勃勃的青壮年时期;肾气虚衰,人则早衰和早老。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肾气渐虚,肾虚使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致使气虚而血瘀,招致心痛、胸痹、中风等老年病,损害机体健康,加快衰老速度。中医对肾虚采用补肾方法以填精、益肾气,因为补肾中药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促进干扰素等免疫物质产生,调节内分泌、调整血压、降脂、降血糖、强心等等。古代中医药延缓衰老以补心肾为主,兼补五脏,其中补肾居首位。具有补肾益气作用的中药主要有人参、西洋参、黄芪、冬虫夏草、远志、牛膝、枸杞子、绞股蓝、锁阳等。中成药主要有龟龄集,其具有温肾助阳、补益气血、增强体质的功能,老年人肾虚宜用;清宫长春益寿丹,有补心肾、健脾胃、改善认知功能作用;八珍膏可健脾养胃、益气和中,适于年老脾虚者;秘授固本仙方,具有扶正固本益肾的作用。 2、补充必须的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充当酶的辅基,参与多种代谢过程,或作为生物大分子的组成部分,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缺乏时,会罹患多种疾病而致衰老,所以,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延年益寿起着重要作用。据研究,老年人易发生微量元素低下或缺乏,主要是缺铁、锌、钙、铬、锰、硒等,而长寿老人有高锰、高钙、高锌、低铬等特点。因此,老年人要适当补充维持健康体质的必需微量元素,适当控制对人体有害微量元素如镉、铅等。补骨脂、杜仲、何首乌、人参、五味子、山药等含锌较多,黄芪、人乳含硒多,鹿茸、地黄、细辛、当归等含铁多,白术、泽泻、肉桂含锰多,蜂蜜中含有47种微量元素。 3、增强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在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免疫功能衰退时,容易发生各种疾病,从免疫系统随增龄而弱化这一现象出发,减缓免疫功能衰减速率,有益于延年益寿而达到人类长生不老的美好心愿。香菇、百合、黄精、枸杞子等可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淫羊藿、党参、穿山甲、冬虫夏草等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地黄能增强机体吞噬细胞能力。人参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与抑制双向调节作用,提高大脑功能,延缓大脑衰老,增强机体抗病力。大枣具有健脾、抑制免疫应答功能。研究表明,补肾、健脾、补气血中药大都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作用。 4、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是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泼基因或分子,生理状态下,自由基呈动态平衡,维持正常生命状态,黄嘌呤氯化酶与超氧化物岐化酶分子是自由基的生产酶和清除酶。一旦自由基生成过多或清除出现障碍,会导致体内自由基含量增加,使核酸、蛋白质变性,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损害神经系统,加速衰老及发生一些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自由基形成与清除的动态平衡被破坏,使体内自由基数量增多,使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受损而致衰老。许多中药能够清除与对抗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形成,使自由基减少,起到抗衰延寿作用,例如,酸枣仁、党参、当归、黄精、川芎、茶叶、天麻、蜂王浆、丹参、黄芪、三七等。由山药、何首乌、党参、熟地黄等制成的寿星补汁;由玉米、油菜、葵花、蒲黄等制成的花粉液;由西洋参、山楂、淫羊藿等制成的复方西洋参口服液及清宫寿桃丸、清宫长春丹、健脑补肾丸等中药成方制剂,都具有良好的清除体内自由基的效果。
我可以给你,不上传,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1、《黄帝内经》。黄帝所写,它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2、《难经》。扁鹊所作,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3、《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的伟大著作。4、《神农本草经》。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5、《本草纲目》。李时珍所撰,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6、《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填补了《内经》以来我国未有临床医学著作的空白。
中医典籍可分为医经、医论、本草、医方、医案、医话等,比较有名的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名医类案等等。其中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被并称为四大医书。如果你的古汉语基础很好的话,建议你看看中医古书专写走方医秘籍绝活的《串雅内外编》,就能明白很多知识,学到很多本事で。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说文解字》《尔雅》等我国古代的字典、辞典,虽有某些中医药的词目,但毕竟不是专业的中医药辞书;《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中医药类书,虽将某些内容的文献资料按照时代先后编排在一起,但体例规范都不符合辞典的基本特征与要求。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的桂冠,当属谢观主持编纂的《中国医学大辞典》。谢观,字利恒,是近代中医界的风云人物,当时的中医学校、学会、杂志等机构都争相延聘,其“美髯公”的照片也频频登载于各种报纸杂志,但都没有关于其早年学习与工作经历的介绍。综观其同乡吕思勉于1935年4月1日撰写的《谢利恒先生传》及其弟子陈存仁于1951年3月所作的《谢利恒先生传记》,谢观在1917年出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长之前的大致履历是:谢观的父亲谢钟英为地理学大家,少年时代的谢观聪颖好学,承继家学,12岁便读完了四书五经,并对中国古今山川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15岁入常州致用精舍,致力于经史舆地之学。21岁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05年以地理之学应邀赴广州府中学任教,成为名藻南粤的地理名师。1908年因母亲不服岭南水土,辞归上海,入商务印书馆就职,编纂地理图书;不久即被上海澄衷学堂聘为校长。1911年后,回故里武进主管教育,两年之间便使全县教育成绩名列全国第二。1914年“仍入商务印书馆,主纂地理书籍”。很明显,35岁之前的谢观既无学医经历,更不以医为业,何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编辑完成收罗宏富、剖析详明、体例新颖的中医药辞书呢?《中国医学大辞典》“谢润”条云:“字葆初,清武进县附生……著有《医学经纬》五十卷,未及刊行。其孙观,因其原稿而分析扩充之,成《中国医学大辞典》。”我们从此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谢观是以其祖父没有刊行的《医学经纬》原稿为蓝本,“更以历代学说制为条释”,“证以新说,决其取舍”,扩编而成《中国医学大辞典》的。全书“搜集之名词,以中国原有医书所载者为限,故定名为《中国医学大辞典》”。所辑词目,包括病名、药名、方名、身体、医家、医书、医学七大类,共三万七千余条目,约计三百五十余万字。排列方法以首字笔画为序,首字相同者则以次字笔画为序。为方便检索,还编有《辞头索引》《辞条索引》。《中国医学大辞典》于1921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1926年7月修订再版,1933年8月再次出版,并注明为“国难后第一版”。1951年陈存仁说:“出版迄今,凡经三十二版,达百万余部,行销地区,几遍及通商各国。”新中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为了配合中央政府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分别于1954年12月、1955年4月与8月三次重印发行。毋庸讳言,《中国医学大辞典》某些词条的注释确实存在着错讹之处,早在1928年余择明即在《卫生报》撰文指出将树脂的音译名“拔尔撒摩”误为药物实名(《中国医学大辞典订误一则》),1933年杨彦和在《医界春秋》上更是明确提议应全面进行补充修正(《中国医学大辞典有补正之必要》)。若以现今通行辞书体例来衡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至今仍不失为嘉惠医林、启迪后学的重要工具书。关于编写缘起,吕思勉在《谢利恒先生传》中说:“治中国医学者,谋编辞典,以谂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以属君。”而谢菊曾《涵芬楼往事》却说:“谢观……初在国文部编辑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后调至字典部参加编纂《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国名人大辞典》。”究竟是中医学界要求商务印书馆组织编写,还是商务印书馆自行发起编撰,已难以知晓。对于编撰起止时间,谢观在《中国医学大辞典》1921年版的“序言”中说:“民国初元,不佞忝长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即有志补救此弊,而事体既大,措注为难。继念举要删繁,莫如辞典。乃合全校员生,互相考校,凡典籍所载……莫不条分缕析,博采兼搜,删其复重,裁其空论,约辨难攻讦之旨,省浮泛藻饰之词,程功至六七年……民十之春,初版竣事。”由此看来,开始编撰的时间在1917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立之后,完成于1921年春天,历时四年之久。但却又说“程功至六七年”,时间上就不能吻合了。不过,若从谢观第二次入职商务印书馆的1914年算起,到1921年出版,倒正好是“六七年”的时间。至于参加编写的人员,陈存仁在《谢利恒先生传记》一文中说:“辅助《辞典》工作者得十二人,焚膏继晷,日夜辛勤,屡删屡增,数易其稿,历时八载,书乃告成。将付剞劂,不意此十二人中,积劳而病殁者二人,撄疾而获治者四人。”这应该说的是1921年“初版”时的情况。到1926年“再版”时,参加修订的人员达66人之多,“门人参订”名单见于1954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本”,是目前为止所有的《中国医学大辞典》版本中,唯一保留有编写人员名单者。此外,1952年吕思勉在《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一文中说:“一九一九年,入商务印书馆,助谢利恒君编辑《中国医学词典》。予于医学,本无所知,而先外王父程柚谷先生、先舅氏均甫先生、先从舅少农先生,皆治汉学而兼知医,故予于中国医书之源流派别,略有所知。谢君本旧友,此时此书亟欲观成,乃将此一部分属予襄理。至暑假中事讫。”由此可知,吕思勉也曾经参加过《中国医学大辞典》的编撰工作。“至暑假中事讫”,是说吕思勉负责的部分于1919年暑假完成,还是整部《辞典》编撰告竣,我们已很难考证清楚了。
你可以看下(中医学)上面别人是怎么写的文献吧
上CNKI,下载一片中医论文,照着写。
一般情况下专论性文章的参考文献为1到3条;综合性参考文献原则上不超过15条
需要引用中医经典著作需要写参考文献,但一定要遵守新颖、准确、完整、规范的基本原则。从学术严谨的角度来讲,论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需要和参考文献对应上,这既是对原文作者的尊重,同时也是严谨学术态度的体现,毕竟学术本身就是需要严谨求实的。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数量较少或参考文献陈旧的科技论文,一般都创新性不足,其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令人生疑。因此,一篇合格或优秀的科技论文,必然是参考文献引证科学而全面的。
怎么用就怎么写,中医古籍浩如烟海。
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密切相关。可以说,作为文学观念之理论化形态的文论话语乃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具体言之,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文人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者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存。我们知道,西周是政文合一的社会,文化系统与政治系统密不可分,国家意识形态直接表现为政治的与文化的制度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所以,诗歌在西周时期乃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与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尊崇的。 就现存《诗经》作品来看,西周诗歌的功能首先是沟通人与神的关系,那些以祭祀上帝、山川日月之神以及祖先神灵为目的的颂诗和部分“大雅”之作就属于这类作品。其意识形态功能在于:向天下诸侯证明周人统治的合法性,向周人证明贵族等级制的合法性。对神的祭祀从来都是一种特权,因此,祭祀活动本身就已经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了。西周诗歌的第二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个部分。“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根据郑玄《六艺论》和《毛诗序》等汉儒的记载我们知道,西周时期之所以采用诗歌的形式来沟通君臣关系,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比较委婉文雅,便于言说与倾听。现在看来,这大约是贵族社会一种言说的特殊方式或权力——可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根据《诗经》可以知道,在西周后期,诗的这种功能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实现。对于诗歌这种功能,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家意识形态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十分清楚,西周时期诗歌的这两种主要功能都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这意味着,西周诗歌本来就是彼时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这对于以继承和弘扬西周礼乐文化为天职的儒家思想家来说自然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诗歌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就像母鸡有下蛋的功能一样是天经地义的。 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动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 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任务的。他们的一切话语建构与阐释活动无不以这一目的为核心。对诗歌的阐释自然也不例外。从现存的《论语》、《孟子》、《荀子》和被定名为《孔子诗论》的楚简等涉及诗歌的论述来看,先秦儒家已经在诗歌阐释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的“诗言是,其志也”之说,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主流,其影响至为深远。汉代是儒家知识群体擎着儒学大旗与统治集团讨价还价、形成“共谋关系”,从而建立起新型官方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所谓经学,实际上乃是统治集团与知识阶层在政治上终于形成联盟关系的话语表征,是知识阶层进入权力系统的意识形态保证,也是权力集团获得合法性的直接产物。经学是政治权力正式承认知识阶层话语之权威性的标志,是“势”对“道”的妥协;经学也是知识阶层话语压制了其固有的乌托邦精神之后的结果,是“道”向“势”的让步。因此,经学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最终确定了中国主流文化始终在政治与知识之紧密联系中发展的基本格局,从而也决定了这种文化始终不能获得纯粹的知识形态而向自然领域拓展的命运。 在经学语境中的文论话语自然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从《毛诗序》和郑玄的《诗谱序》、《六艺论》等文论话语来看,在汉儒的心目中,诗歌直接就是一种规范君权、教化百姓的政治工具。诗歌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不能在个体情感世界中去寻找,而必须在人伦关系,特别是君臣关系中去寻找。汉儒说诗,非美即刺。无论美或刺,都是一种具有明显政治性的话语建构,是对儒家给出的价值秩序的维护与阐扬。汉代《诗》学四家,无论存在怎样的差异,其主旨都是用工具主义的眼光来解说《诗经》作品,其目的都是借助于对古代诗歌的解说来实施对现实君主的约束与引导。总之,是出于现实的政治策略。手段是文化的,目的是政治的——这就是经学语境中文论话语的根本特征。 隋唐之时,儒家工具主义文论大体上继承了汉儒传统。但由于诗文自身的发展,文论话语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经过了魏晋六朝的诗文创作大繁荣局面之后,儒家文论家所面临的问题早已不再是如何阐释已有的诗文作品,而是如何创作新的作品。因此,隋唐儒家不再满足于通过阐释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工具主义文论观点。他们直接提出诗文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点。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说,乃是此期工具主义文论的典型口号。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文论观。在这时的价值坐标中,建功立业乃居于最高位置。因此,“有补时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工具主义文论的基本宗旨。 宋代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期的儒家已经不再把建功立业视为人生最高理想,因此也就不再满足于仅仅赋予诗文直接的政治功能。从社会地位看,宋儒与汉唐儒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幸成为君主集团唯一的合作和依靠对象;而汉唐时代的功臣、外戚、宦官、世族才是君主集团最重要的依靠对象,文人士大夫常常处于被压制与被排挤的地位。宋儒的这种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再以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一般说来,成圣成贤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如此,则宋儒所主张的工具主义文论观也就有别于汉唐儒者。其根本之处是宋儒不仅仅要诗文服务于社会政治,而且更要服务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道”。宋儒的文论处处离不开对“道”的阐扬。这个“道”可以说乃是宋儒乌托邦精神的话语表征而不是现实社会秩序。这种将“道”视为“文”之本体、将“文”视为“道”之发用的观点,本来是唐代中后期韩愈等人提出来的,是所谓“古文运动”的核心主张。但是这种观点在唐代并没有被发扬光大,而只是昙花一现。只是到了宋代,由于言说者的社会境遇发生了变化,才成为人人言之的普遍性的文论观点。 这样一来,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诗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为现实政治服务与为某种高远难达的理想服务是迥然不同的。可以说,这种不同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差异所在。自宋直至晚清,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的发展即是这两种倾向的此消彼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A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A%A这一段是近400字的版本。%A%A%A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经过五千多年的锤炼和洗礼,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学者顾冠华认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蕴含着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背景。%A 李瑞环同志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及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把祖先留下的这一极其丰厚、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整理好、继承好,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A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两重性%A(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A1.传统文化的内涵%A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大概念,是由传统、文化两个小概念组合而成的。所谓“传统”,从文化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l J“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本指“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举。《周易.贲卦》(《彖传》)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被看做是文化的原始提法。然而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其含义与古代不尽一致,它是19世纪末期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在他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个综合体。"【2】中国的学者一般都采用《辞海》对文化的界定:“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流变与整合过程中。因此,并不是所有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因而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之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古籍文书。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3】我们这种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的文化,它不仅过去在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起过重大的影响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也一定会发挥其强大的推动作用。%A2.传统文化的特点%A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4】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A(1)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A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形成了世界上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在人类6000年的文明史上,只有中国文化按照自己的轨道不问断地运行一直到今天。而其他国家大多出现过断层,有的甚至走向消亡。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已深深地融进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它对于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A(2)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显著特点和特征,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虽然说是传统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这种发展,是相互融合,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具有自己国家民族的特色。随着漫长的历史交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日益发展成“合而不同”的融合,逐步成为多元统一体的全球文化。正如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失掉了民族性的东西,就说不上什么世界性、全球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统一体,离开多元化、统一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儒家孔子的“天下观",道家老子、庄子的“自然观"精神已在世界学术界广为传播。%A(3)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A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前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宣扬传统本身得以存在和流传的合理性,虽然它也有起伏跌宕,并多次面临挑战,但一次又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再生能力。它在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付出了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来之不易。%A(二)传统文化的两重性%A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了著称于世的文化。其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说,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位一体基本要素,浸透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其基本价值系统是以儒家体系为主干,同时又兼容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之长。但它并不是珠玑而是混有沙石。因此,对这份遗产既不能完全抛弃,又不能全盘搬用,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创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化。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一定的科学地位,是尊重历史辨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清楚地告诉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应取的态度。取精用弘,批判地加以继承。那么,怎样进行批判地继承呢?%A其精华部分主要有:%A(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A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直居中国文化传统的主导地位。《易传》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是说“天”的德性是健运不己,人们应该仿效它,刚健有为,奋发进取;“地"的德性是顺育万物、包孕万物、哺育万物,人们也应该仿效它,兼容并包,广收博采。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人生追求,孟子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屈原在《渔父》中愤然写道:“举世皆浊吾独清,举世皆醉吾独醒。”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中国人对真理孜孜以求,对外敌侵略拼死抵抗,铸造出知难而进、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民族性格。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成才的道路上努力奋斗,自强不息。这些都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永不停息的坚强意志和非凡气度。%A(2)天人合一,以人为本%A所谓天主要指广大的自然界,天人关系主要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组成自然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应该服从这个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应该是天人之间的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但是,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如,孔子主张的“不语怪、力、乱、神”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种思想影响巨大,他虽然不能否定鬼神的存在,但是对其采取存疑的态度,即存而不论;而将现实中的人放在第一位,关注人的生命。【6】%A(3)修养德性,人际协调%A儒家文化是伦理文化,主张“道德至上",强调以“仁让为贵,以孝悌为尚,以忠敬为美’’的人生理想。在古代思想家们看来,天是道德之天,人是道德之人,甚至一草一木也得道而生,有德之品性。【_7】在这种道德辐射之下,主张“仁者爱人”、“以和为贵”,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人际关系。%A(4)集体本位,天下为公%A西方文化崇尚的是个体本位,而中国传统文化以家庭为中心,以集体为本位,讲究4“贵群”。【8】在个体、局部与集体、整体发生冲突时,主张牺牲前者而保护后者,这就是所说的“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主要表现在:(1)复古保守。(2)消极无为。(3)纲常名教。%A(4)重义轻利。%A(5)重道轻器。%A总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注意辨证地分析,批判地继承。然而批判的继承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创新。这就是说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有价值的外来文化,创造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民族与世界相统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参考资料:百度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建委、国家文物局、国家城建总局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
孙小淳:从“李约瑟问题”得到启发,认为如果把注意力从反问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转移到正问题“为什么中国文明在把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应用于人类实际需要上比西方文明更有效得多”上来,则可以发展社会学与文化取向的中国科学史研究。这样的研究就不再仅仅是“科学事实”的考证,而是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视角,研究中国古代科学与社会及文化相关的多方面的问题。以宋代为例,提出了一些可以照这一思路开展的研究问题。参考文献:孙小淳:从“百川归海”到“河岸风光”——试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社会、文化史研究自然法辩证通讯,2004年。以上资料来源杭州图书馆,希望有助于你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