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现场触电急救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现场触电急救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触电类型及急救常识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致的损伤。大多数是因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所致,也有被数千伏以上的高压电或雷电击伤。接触1000伏以上的高压电多出现呼吸停止,200伏以下的低压电易引起心肌纤颤及心搏停止,220~1000伏的电压可致心脏和呼吸中枢同时麻痹。触电局部可有深度灼伤,而呈焦黄色,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有2处以上的创口,1个入口、1个或几个出口,重者创面深及皮下组织、肌腱、肌肉、神经,甚至深达骨骼,呈炭化状态。<急救方法>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1)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对创伤中的群伤事故现场急救程序的探讨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公路交通事进行现场急救,一般按照脱险、检伤分类、医疗处理、故频发,创伤在现代生活中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转送四步进行川。一大杀手。据统计,在现代创伤病人中交通伤、坠落成立现场指挥部在接到呼救电话时应大致伤、刀刺伤和意外事故是城市创伤的主要因素。尤了解现场情况,并派出医护人员赶赴现场,按有关规其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这种产生大量伤员的群定向领导汇报及通知其余人员到位,成立现场医疗伤事故的死亡率、伤残率居高不下。为此,我们对群救援指挥部,同时做好前往现场支援及院内抢救的伤事故的现场急救进行初步的总结和探讨,以期能准备。到达现场后,医疗救援指挥部应立即把了解降低其伤残率、死亡率,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到的现场情况向医院及相关部门汇报。在抢救工作1资料来派进行的同时配合相关部门保证抢救工作的正常进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120急救中心2《X旧年l月行,控制住现场局面,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紧张有序,至2002年12月经我中心现场急救的有5个以上伤忙而不乱,这样能给伤员和现场人员一种安全感,有员的创伤事故,共47批500例。其中男性281例,女利于现场情况的稳定性219例;6岁以下27例,7一14岁35例,15一39岁脱险、检伤分类及现场救治最先到达事故现280例,40一59岁105例,60岁以上53例;年龄最小2场的急救人员首先是使伤员脱离受伤环境。这就需岁,最大70岁。要组织现场抢救人员,在医务人员的带领下,按常规2群伤事故的特点的医疗急救方法将伤员送离受伤现场,以免造成二病人多由于是群伤,故伤员少则5一6人,多次损伤。在搬运过程中,凡不明伤情者,均按重伤搬则数十人(本组病例中最少5人,最多者达31人)。运方法进行[2i。在使伤员脱离现场的同时,根据情病种多,重病人多,伤情不一由于伤员的受伤况按就近、安全及方便的原则成立高级医疗抢救区原因不一样,还有个体差异等原因造成了病种的多(AdvancedMedicalPo以,AMP)。在AMP人口处设置样性,致使伤员所受伤的伤情轻重不一致。在本组“伤员分类区”负责对伤员按“死亡、重、中、轻”进行病例中头部损伤62例,胸部损伤54例,腹部外伤48检伤分类。若伤员数量少,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医例,骨折75例,内脏、神经损伤39例,严重多发伤46务人员对病人进行分检,其余人员按重、中、轻的顺例,四肢损伤74例,软组织损伤102例。由于事故突序来处理伤员;若伤员较多,则根据情况派数名医务然发生,伤员对此均无预防措施,在遭受各种打击时人员对其进行分检。其次,是在分检完毕后,现场总易造成严重损伤。指挥应向医院领导汇报现场情况以便及时派人增现场情况复杂创伤事故的发生不分时间、地援,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在抢救过程中对病点。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均可发生,尤其是交通事人的病情及处置均应详细记录,并密切观察病情变故,意外事故发生的现场,由于事故发生突然,伤员化,以便及时处理。对心跳、呼吸停止者,若医疗资多,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慌,导致现场的混乱。源充足,伤员少,可立即对其进行处理。若医疗资源3现场急救少,伤员多则优先抢救生命垂危但有生存可能者。对于群伤事故中伤员的救治,其救治目的是尽转诊在经现场急救处理后,按重、中、轻的顺可能抢救更多的伤员。因此,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序迅速将伤员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在转送途中,应有医务人员在旁监护,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抢救准备。4讨论时间对于处理群伤事故显得非常重要,在创伤发生的1小时为“黄金1小时”,而黄金1小时的前10分钟又是决定性的时间,被称为“白金10分钟”「2」。这就要求急救中心对创伤急救的反应时间必须尽量短,所谓反应时间是指从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事故现场所需时间。在本组病例中,我中心对创伤事故的反应时间为10一60分钟,这是由于急救网络不健全及交通状况、路程远近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应不断健全急救网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伤者以救治。在到达事故现场后最紧要的任务是对现场救治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若组织协调不当,不仅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伤员伤情的加重,甚至死亡。本组病例中有5次事故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现场混乱抢救人员未能协调统一,最后虽所有伤员均安全送至医院,但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耽搁了时间。因此,我们呼吁广大医务人员应有协作精神,树立以病人为重的观念,把伤者放在首位。同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常规组织模拟演习,让广大医务工作者熟悉创伤事故的现场组织、救护,达到实战要求L,}。在事故现场对伤员的处理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对创伤病人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积极抗休克川3],按现在的观念,对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在现场就要达到高级生命支持的水平,这就对急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相互间的配合要默契,各项急救技术要娴熟、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要熟悉,对病人诊断处理要正确及时。不仅要熟悉各种创伤疾病的特点,以迅速、及时、正确地对伤员进行处置,还必须熟练掌握初级生命支持的各项技术,尤其是创伤急救的四大技术,不仅是医务人员要掌握,凡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同时还应对之进行普及和推广,以利于现场急救工作的进行,以利于降低创伤事故的伤残率、死亡率。总之,群伤事故现场急救只有组织协调得力,医疗措施得当,才能降低死亡率及伤残率。提高对创伤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是群伤事故院前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参考文献【l]李宗浩主编.现代救援医学.第l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一293【2]王一检.急诊外科学.第1版.北京:学范出版社,21】】).976一984〔3〕张荣,王伯良,仲月霞,等.328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救治分析中国急救医学,一望月,19(12):732

触电可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漏电产生的电火花可能酿成火灾、爆炸,安全用电不必可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全用电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安全用电论文一

1.电工作业守则

停电状况下作业

停电后的电力安装与维修是最安全、最广泛的电工操作,停电操作必须做到停电、验电、装接地线和挂标示牌四个标准步骤。停电,通过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方式使要操作的部分脱离电源。停电基本要求是:断开操作部分与电源的连接,使检修或安装的设备或线路不带电;当操作部分邻近有高压带电设备低于安全距离标准时,该高压设备也需停电。

验电的目的是确定操作部分无电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验电时必须选用与电压等级相匹配的、合格的验电器,避免线路有电时,高电压对低等级的验电器和人员造成损害;对停电操作部分的进电线、出电线两侧都应逐相验电,防止在没有停电或停了电但设备自身还带电的情况下操作。停电的预防措施是在可能来电的方向装临时接地线,接地线同时也可放走电气设备断电后的剩余电荷;装设接地线时,应先将接地端可靠接地,再将接

地线另一端接在设备或线路上,拆接地线的顺序正好相反。悬挂警示牌是告示他人有人在进行电工作业,防止他人误操作给电力作业员带来危险,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带电作业

在有些特定情况下,作业人员必须带电操作,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作业危险性。为了人员安全,在带电操作之前,作业员必须穿绝缘鞋,戴安全帽和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手柄的工具,站在绝缘垫或干木板上等,做好一切绝缘预防措施。在带电操作时,人体不得同时触碰两个线头或大地等导体,牢记相线和零线的位置,选好自己的工作位置;断开带电导体时,先断开相线,后断零线,接导线的顺序则相反;为避免人体有电流流过,应尽量单手、单线操作。由于是危险操作,所以作业人员操作时间不宜太长,以免人员高度紧张、疲劳导致误操作;应有他人在旁监护,起着预防保护作用。

2.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器的选用和安装

漏电保护器是利用感应到的人体上的触电电流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或开关电路使脱扣机构工作从而切断电源。漏电保护器能感应到很小的漏电电流,并在极短时间切断电源,使用既经济又方便,因此被广泛用于家庭和车间的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防潮、防晒、无磁场干扰的环境中。安装时,必须严格区分保护线和中性线,保护线不能接入漏电保护器,而中性线在三线四线制380v电源供电或单、三相设备共用的电路中要

接入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要垂直安装在绝缘板上,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载。

接地与接零

用接地导线将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某些部分与接地体相连接叫接地。电气设备漏电时,其金属支架、外壳等不应带电的部分带电,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接地不但能防止触电事故,而且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等接地方式被广泛应用。

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支架与零线相接后再与接地体相连,这种接法为接零保护。保护接零被广泛用在我国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当电气设备漏电使其金属外壳或支架带上380v第一文库网的相电压,会给人体带来很大危险。采用接零保护后,金属外壳或支架通过零线与相线组成短路回路,由于短路回路电阻小、电流大,从而使系统中的断路器或熔断器工作而切断电源,起到漏电保护作用。

由于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的工作原理不同,所以一个保护对象不能同时有这两种保护方法。否则,不但没有保护作用,而且会增大人体触电的机会。

3.触电与急救

触电类型

触电是最容易发生和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电力事故。触电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是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当人体直

接或间接地同时触碰到相线和大地时,则加在人体的电压为220v,即为单相触电,这类触电是触电伤亡的主要形式;由于电线绝缘层老化或破损、导线或电气设备受潮漏电,经常导致人员在无意中触电。

两相触电为人体同时接触两根带电相线或一根相线和零线时,则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相电压380v;由于加在人体上的电压高于单相触电,所以这类触电后果更加严重,常发生在安装电气设备和带电检修时。当高压电线断落在地面时,电流就会从电线的着地点向四周扩散,由于土壤的电阻作用,地面形成许多等压线,不同等压线的地面两点就会有电压,两脚同时站在不同等压线上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这类触电常发生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和高压用电设备旁,遇到这种情况时,千万不要跑,以免形成跨步电压,应双脚并拢或单脚跳离落地点20m外。

触电急救

我国规定安全工频电流为30ma,工频电流50ma能使心脏停止跳动和发生昏迷,100ma的工频电流一般会致人死亡。人体短时间触电后,很少死亡,常会失去知觉形成假死现象,如果能使触电者立刻脱离电源和正确急救就有可能挽救生命。触电急救贵在及时和坚持,统计和研究表明,从触电后1min救治,有90%的可能性救活;而触电6min后救治,则只有10%的可能性;时间越往后则救活可能性越低,所以救治要及时。触电急救并不是马上就有成效的,只有长时间坚持救治才有可能见效,曾经有人在急救半个多小时后活过来,所以触电急救要坚持,至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不论是哪种触

电类型,急救的第一步都是立刻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但施救者应当冷静避免自身触电。当离电源开关近时,可以关闸断电;离开关远时,可以用身边的绝缘物体挑开电线;还可用其他导线将带电导线上的电流引向远处大地等。脱离电源后,视触电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救治。对于轻微伤害的触电者,应该安慰和关心他,消除其心理恐惧;当触电者神志清醒、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时,不要移动其身体,让他就地仰卧并用衣服或毛巾等包扎和固定烧伤部位,为其遮阳挡雨营建一个舒适的环境;如果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微弱或停止,

但有心跳时,应让他就地仰卧,并松开衣扣和腰带等束缚身体的东西,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值得注意的是应坚持救治,至到触电者有呼吸为止;如果触电者心跳不规律或停止时,救治者要立刻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法;如果呼吸和心跳都没有时,救治者不能放弃希望,应同时使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救治。

关于安全用电论文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由过去的经济实用逐渐转为追求美观舒适,因此,许多住户对房屋内部进行装璜。在电缆电路的布线,开关插座的布置,吊灯、吊扇的安装等,为贪图方便,追求美观,节省材料,没有按照有关规程进行装置,加之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用电量增加,从而埋下了事故隐患。现将房屋装修中电缆布线应注意事项及有关要求介绍如下。

一、应该选择经过劳动部门认定、并具有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劳动部门颁发《进网作业许可证》的电工给您进行电缆布线。

二、装修所使用的电气材料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具有ISO9000*标识,国际认证)的合格产品,如电线、开关、插座、漏电开关、灯具等等。

三、具体装修时,应做到:

1、在您住宅的进线处,一定要加装带有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漏电保护装置。因为有了漏电开关,一旦家中发生漏电现象,如电器外壳带电,人身触电等,漏电开关会跳闸,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2、室内布线时,应将插座回路和照明回路分开布线,插座回路应采用截面不小于平方毫米的单股绝缘铜线,照明回路应采用截面不小于平方毫米的单股绝缘铜线。大容量电器(如电热水器、电淋浴器、电炉等)应按设备容量配置独立的相应的大容量插座和回路。(家用电炉应有专用线路。家用照明电路不可接用电炉,因为这样电炉电热丝容易和受热器接触而直接或间接造成触电事故。)

3、具体布线时,所采用的塑料护套线或其他绝缘导体应穿管保护,不得直接埋设在水泥或石灰粉刷层内。因为直接埋墙内的导线,己死在墙内,抽不出,拔不动。一旦某段线路发生损坏需要调换,只能凿开墙面重新布线,而换线时,中间还不能有接头,因为接头直接埋在墙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头处的绝缘胶布会老化,长期埋在墙内就会造成漏电。另外,大多数家庭的布线不会按图纸施工,也不会保存准确的布线图纸档案,若在墙上钉钉子时,就可能将直接埋在墙内的导线损坏,甚至钉子钉穿了导线造成短路,伤人,甚至引发火灾。所以,一定要穿管保护。

4、插座安装高度一般距离地面米,最低不应低于米,插座接线时,对单相二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相(火)线;对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相(火)线,上孔接保护线。严禁上孔与左孔用导线相连。

5、壁式开关安装高度一般距离地面不低于米,距门框为~米。开关的接线应接在被控制的灯具或电器的相(火)线上。关引起大面积漏电,危及人身安全.

关于安全用电论文三

一、电的概述

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使用和维修电工设备.电能是一种方便的能源,它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二、电的危害

如果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注意安全用电,也会带来灾害.

例如,触电可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漏电产生的电火花可能酿成火灾、爆炸,高频用电设备可产生电磁污染等.

三、用电安全

1.怎样安全用电

夏季的酷热使人难耐,空调、电风扇也都转了起来.因为使用这些电器而造成的火灾、触电事故每年都有发生,怎样既安全又科学地用电,是每个家庭必须注意的大事. 首先,要考虑电能表和低压线路的承受能力.电能表所能承受的电功率近似于电压乘以电流的值,民用电的电压是220伏,如家中安装安的电能表,所能承受的功率便是550瓦,像600瓦的电饭煲则不能使用.如此推算,5安的电能表所能承受的电功率是1100瓦.

其次,要考虑一个插座允许插接几件电器.如果所有电器的最大功率之和不超过插座的功率,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用三对以上插孔的插座,而目同时使用空调、电饭锅、电饭煲、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时,应先算一算这些电器功率的总和.如超过了插座的限定功率,插座就会因电流太大而发热烧坏,这时应减少同时使用的电器数量,使功率总和保持在插座允许的范围之内.

另外,安装的刀闸必须使用相应标准的保险丝.不得用其他金属丝替代,否则容易造成火灾,毁坏电器.如因家用电器着火引起火灾,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救火,以免触电伤人.

2.安全用电方法

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要注意电源的安全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带金属外壳的电器应使用三脚电源插头.有些家电出现故障或受潮时外壳可能漏电.一旦外壳带电,用的又是两脚电源插座,人体接触后就有遭受电击的可能. 耗电大的家用电器要使用单独的电源插座.因为电线和插座都有规定的载流量,如果多种电器合用一个电源插座,当电流超过其额定流量时,电线便会发热,塑料绝缘套可能熔化导致燃烧.

电压波动大时要使用保护器.日常生活中,瞬间断电或电源电压波动较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电冰箱是—个威胁.若停电后又在短时间(3~5分钟)内恢复供电,电冰箱的压缩机所承受的启动电流要比正常启动电流大好几倍,可能会烧毁压缩机.

现在我们已经早进入一个电气化的时代,生活中我们被各式各样的电器和电子产品所包围,但我们并不知道何时这些东西会给我们或我们周围的人带来危险,因此了解触电急救的正确处理方法对普通人而言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在施救,事实上也是一种保护,如果不了解正确施救方式很可能在施救时对施救者也产生二次伤害。

触电与触电防护论文参考文献

直接接触带电部分的防护,例如对带电导体加隔离栅栏或保护罩等。

间接触电防护是人或动物与正常情况下不带电,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外露导电部分的接触。

防止间接触电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接地保护,接中性线保护,漏电保护(剩余电流保护),不导电环境,等电位环境,电气隔离。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进行电气工作前,需先验明确实无电。

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如洗衣机、冰箱等)应保持良好的接地。

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的带电部分绝对不能外露,严防人体触及带电部分。

湿手不要接触或操作电气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接触电防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间接触电防护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断的深入和完善,电气工程方面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电气工程自动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气工程类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气工程类毕业论文范文篇1 试论电气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指出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决定住宅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从现场施工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手段,力图实现对住宅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住宅;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的要求也从原来的温饱转向了小康,其中住宅的工程质量是决定住宅安全、舒适性的重要因素。电气工程是住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电系统相当于人体的血液系统,提供住宅所需要的基本动力,照亮住宅的每一角落,也给其他设备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相应的能源;弱电系统相当于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一栋住宅与外界交流的重要端口。因此电气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体住宅工程的质量,关系住户的安全和生活的舒适。 1 电气工程质量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 开关、插座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准确牢靠预埋、固定线盒;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保护线不能串接;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裸露;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项紧、拧紧;开关、插座盒内的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100~150mm为宜。 室外进户管预理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做好防水处理,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 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 2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施工前期的管理 针对可能影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诸口素,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针对施工项目的大小难易程度,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提出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选用适当的施工机械、工具,从技术上保证施上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施工组织设计、施上方案要集思广议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并经有关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审签。 施工中的管理 电气安装上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按图纸,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方案施工,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查、监督。施工用的电工仪表及试验上器具要定期校验,保证其精确性。凡应校校、检验、试验、调试的电气装置均经过电气试验,并提交试验报告。试验不合格者不得女装。对施工中其它影响质量的因素应及时控制。 电气装置的采购及现场管理 电气装置的采购应派专业人员认真采购,要有合格证,签订采购合同时,合同中必须有保证质量,约束厂商的条款。电气装置到现场前必须经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验收。不合格的电气装置要严格按“三包”处理。进人现场后要有专人保管。 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验收阶段是检验施工形成的产品的质量合格与否,这个阶段可以做的是为质量不完善的部位进行补修,亡羊补牢为时晚了点,但是一个工程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重要的是可以把每次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而不是简单的只是发现问题,还必须去发掘问题的原因,找出是设计的问题、材料设备的品质问题还是现场施工的质量问题,并且将问题再细分,这样的问题在下一个工程时就要重视,不让其再犯,没有完美的工程,但是应该有追求完美的信心。 4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安装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满足照明、家电用电量、安全用电等需要,而更注重其美观、适用、方便的使用效果。这就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电气安装工程放在和土建工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使电气安装工程朝着一个具有适用性、可靠性、 经济性、外观优美与使用方便的方向 发展。 参考 文献: [1]刘银洁.住宅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01(2):41-42. 电气工程类毕业论文范文篇2 浅析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策略 1.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防雷接地。 现象: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焊缝不饱满等缺陷;焊渣不敲掉、避雷带上的焊接处不刷防锈漆;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焊接技术不熟练;现场施工管理员对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力度不够。 预防措施: (1)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高难度焊接进行培训。 (2)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如是对头碰焊,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室外进户管预埋。 现象:采用薄壁钢管代替厚壁钢管;预埋深度不够,位置偏差较大;转弯处用电焊烧弯,上墙管与水平进户管网电焊驳接成90°角;进户管与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处理不好。 原因分析: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的管理出现漏洞。 预防措施: (1)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钢管。 (2)加强与土建和其他专业的协调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 (3)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或购买专用的9倍弯头,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钢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痕现象,弯曲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4)做好防水处理。 电线管(钢管、PVC管)敷设。 (1)现象:电线管多层重叠;电线管埋墙深度太浅,甚至埋在墙体外的腻子层中。管子出现死弯、压折、凹痕现象;电线管进入配电箱,管口在箱内不平顺,露出太长;管口不平整、长短不一;管口不用保护胶圈;预埋PVC电线管时不是用堵头堵塞管,而是用钳夹扁扭弯管口。 (2)原因分析:建筑设计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造成多条线管通过同一狭窄的平面。 (3)预防措施:当塔楼的住宅每层有6套以上时,土建最好采用公共走廊天花吊顶的装饰方式,电气专业的大部分进户线可以通过在吊顶之上敷设的线槽直接进入住户,也可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楼板的方式,使众多电线管得以隐蔽;电线管不能并排紧贴。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表面不应小于15mm,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a电线管的弯曲半径(暗埋)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弹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b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露出长度为3mm~5mm,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进人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mm~80mm;预埋PVC电线管时,禁用钳将管口夹扁、扭弯,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 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 现象:多股导线不采用铜接头,直接做成“羊眼圈”状;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接线端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线头裸露、导线排列不整齐,没有捆绑包扎;导线的三相、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色标不一致,或者混淆。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预防措施: (1)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2根,中间需加平垫片。 (2)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人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 (3)采购人员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施工人员应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 配电箱的安装、配线。 现象:箱体与墙体有缝隙,箱体不平直;箱体内的杂物未清理干净;箱壳的开孔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用电焊或气焊开孔,严重破坏箱体的油漆保护层和箱体的美观;落地的动力箱接地不明显,重复接地导线截面不够;箱体内线头裸露,布线不整齐,导线不留余量。 原因分析:安装箱体时与土建配合不够,土建补缝不饱满,箱体安装时没有用水准仪校水平。 预防措施: (1)认真将箱内的砂浆杂物清理干净。 (2)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使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相匹配。如不匹配,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厂家重新加工。 (3)动力箱的箱体接地点和导线必须明确显露出来,不能在箱底下焊接或接线。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裸露,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cm~15cm的余量。 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 现象:线盒预埋太深,标高不一;面板与墙体间有缝隙,面板有胶、漆污染,不平直;线盒留有砂浆杂物;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不足。 原因分析: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 预防措施: (1)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牢靠固定线盒。当预埋的线盒过深时,应加装一个线盒。安装面板时要横平竖直,应用水平仪调校水平,保证安装高度的统一。 (2)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不能串接,先清理干净盒内的砂浆。 (3)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裸露。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拧紧;开关、插座盒内的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最少预留100mm~150mm。 2. 结语 建筑电气工程是依赖于建筑物而存在和使用的,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等关系密切,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发生的电气火灾居各类火灾之首,人身触电事故、电气设备损坏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妥善地进行处理,防止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1. 电气工程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 2. 电气论文范文 3.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分析毕业论文 5. 浅谈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

电子电工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维护、制造和应用,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维修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子电工技术论文例文,希望你们喜欢。

浅谈电子设备的维护

摘要: 本文作者介绍了电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和要求,以及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安全用电等问题。

关键词:电子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 V4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子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维护。认真做好电子仪器的维护,对延长设备寿命、减小设备故障,确保安全运行以及保证仪器设备精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仪器保管的环境条件一般为:环境温度: 0~40 ℃;相对湿度: 50%~80%(温度 20 ℃±5 ℃);室内清洁无尘,无腐蚀性气体。电子设备的维护措施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项。

1 防热与排热

因为绝缘材料的介电性能、抗电强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电路元器件的参数也会受温度的影响(例如,碳质电阻和电解电容器等往往由于过热而变质、损坏),特别是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例如,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和集电极穿透电流,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这些情况将导致电子仪器工作的不稳定,甚至发生各种故障。因此,对于电子仪器的“温升”都有一定的限制,通常规定不得超过 40 ℃;而仪器的最高工作温度不应超过 65 ℃,即以不烫手为限。通常室内温度以保持在 20~25 ℃最为合适。电子仪器设备说明书中会对使用环境温度作出规定。如果室温超过 35 ℃,应采取通风排热等人工降温措施,也可以缩短仪器连续工作的时间,必要时,应取下机壳盖板,以利散热。但应特别指出: 要禁止在存放电子仪器的室内,用洒水或放置冰块来降温,以免水气侵蚀仪器而受潮。对于内部装有小型排气风扇的仪器设备,应注意其运转情况,必要时应予以定期维护、加油、擦洗等。要防止电子仪器设备受阳光暴晒,以免影响仪器设备寿命。

许多电子仪器,特别是消耗电功率较大的仪器设备,大多在内部装置有小型的排气电风扇,以辅助通风冷却。对于这类仪器,应定期检查电风扇的运转情况。如果运转缓慢或干涩停转,将会导致仪器温升过高而损坏。此外,还要防止电子仪器长时间受阳光暴晒,以免使仪器机壳的漆层受热变黄、开裂甚至翘起,特别是仪器的度盘或指示电表,往往因久晒受热,而导致刻度漆面开裂或翘起,造成显示不准确甚至无法使用。所以,放置或使用电子仪器的场所如有东、西向的窗户,应装置窗帘,特别是在炎热的季节,应注意挂窗帘。

2 防振与防松

小型电子仪器设备的机壳底板上,一般装有防振用弹性垫脚,如果发现这些垫脚变形或脱落,应及时更新。对于大型电子设备,在安装时应采取防振措施。因长期使用运行或环境条件变化引起振动时,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防振措施,予以消除。在搬运或移动仪器时应轻拿轻放,严禁剧烈振动或者碰撞,以免损坏仪器的插件和表头等元件。

对于仪器设备内部接插式器件和印制电路板,通常都装有弹簧压片、电子管屏蔽罩、弹簧垫圈等紧固用的零件,在检修仪器设备时切不可漏装。在搬运笨重电子仪器设备之前,应检查把手是否牢靠,对于塑料或人造革的把手,应防止手柄断裂而摔坏仪器设备,最好用手托住底部搬运。

3 防腐蚀

电子仪器应避免靠近酸性或碱性气体(诸如蓄电池、石灰桶等)。仪器内部如装有电池,应定期检查以免发生漏液或腐烂。如果长期不用,应取出电池另行存放。对于附有标准电池的电子仪器(如数字式直流电压表、补偿式电压表等) ,在搬运时应防止倒置,装箱搬运时,应取出电池另行运送,以免标准电池失效。电子仪器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的包装存放,应使用凡士林或黄油涂擦仪器面板的镀层部件(如钮子开关、面板螺钉、把手、插口、接线柱等) 和金属的附配件等,并用油纸或蜡纸包封,以免受到腐蚀,使用时,可用干布把涂料抹擦干净。在沿海地区,要经常注意盐雾气体对仪器设备的侵蚀。

4 防尘与防灰

要保证电子仪器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首先应保证其外表的整洁。因此,防尘与防灰是一项最基本的维护措施。

由于灰尘有吸湿性,故当电子仪器设备内部有尘埃时,会使设备的绝缘性能变坏,活动部件和接插部件磨损增加,导致电击穿等,以致仪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大部分的电子仪器都备有专用的防尘罩,仪器使用完毕后应注意加罩,无罩设备应自制防尘罩。防尘罩最好采用质地细密的编织物,它既可防尘又有一定的透气性。塑料罩具有良好的防尘作用,在使用塑料罩的情况下,最好要等待温度下降后再加罩,以免水汽不易散发出去,从而使仪器设备内部金属元件锈蚀,绝缘程度降低。若没有专门的仪器罩,应设法盖好,或将仪器放进柜厨内。玻璃纤维的罩布,对使用者健康有危害,玻璃纤维进入仪器内也不易清除,甚至会引起元器件的接触不良和干涩等问题,因此严禁使用。

5 防潮与驱潮

湿度如同温度一样,对元器件的性能将产生影响,湿度越大对绝缘性能和介电参数影响越大。防潮措施可采取密封、涂覆或浸渍防潮涂料、灌封等,使零部件与潮湿环境隔离,起到防潮作用。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源变压器和其他线绕元件(如线绕电阻器、电位器、电感线圈、表头动圈等) 的绝缘强度,经常会由于受潮而下降,从而发生漏电、击穿、霉烂、断线等问题,使电子设备出现故障。因此,对于电子仪器,必须采取有效地防潮与驱潮措施。首先,电子设备的存放地点,最好选择比较干燥的房间,室内门窗应利于阳光照射、通风良好。在仪器内部,或者存放仪器的柜厨里,应放置“硅胶袋”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应定期检查硅胶是否干燥(正常应呈白色半透明颗粒状) ,如果发现硅胶结块变黄,表明它的吸水功能已经下降,应调换新的硅胶袋,或者把结块的硅胶加热烘干,使它恢复颗粒状继续使用。在新购仪器的木箱内,经常附有存放硅胶的塑料袋应扯开取出改装布袋后使用。

6 防漏电

由于电子仪器大都使用市交流电来供电,因此,防止漏电是一项关系到使用安全的重要维护措施,特别是对于采用双芯电源插头,而仪器的机壳又没有接地的情况。如果仪器内部电源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对机壳之间严重漏电,则仪器机壳与地面之间就可能有相当大的交流电压(100 ~ 200 V),这样,人手碰触仪器外壳时,就会感到麻电,甚至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对于各种电子仪器必须定期检查其漏电程度,即在仪器不插市交流电源的情况下,把仪器的电源开关扳置于“通”的部位,然后用绝缘电阻表(习惯上称兆欧表) 检查仪器电源插头对机壳之间的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7 定性测试

电子仪器使用之前,应进行定性测试,即粗略地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检查或校正。定性测试的项目不要过多,测试方法也应简便可靠,只要能确定仪器设备的主要功能以及各种开关、旋钮、度盘、表头、示波器等表面元器件的作用情况是否正常即可。例如,对于电子电压表的定性测试,要求各电压档级的“零位”调节正常和电压“校正”准确即可;如果无“校正”电压装置,可将量程开关扳置在“3 V”档级,并用手指碰触电子电压表的输入端,如果表头有指示,即表明仪器仪表电压功能正常;又如,对电子示波器的定性测试,要求示波管的“辉度”、“聚焦”、“位移”等调节正常,以及利用本机的“试验电压”或“比较信号”能观测相应的波形即可;再如,对信号发生器,要求各波段均有输出指示即可。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子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正确、合理地选择相关的维护措施,使电子设备能够正常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毛端海,戚堂有,李忠义. 常用电子仪器维修[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陈梓诚.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电子电工技术论文例文

中暑急救论文的参考文献

我国南、北方最近连续出现高温天,专家提醒老人和体弱多病者是高温的最大受害者。很容易造成中暑,中暑患者的急救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第一,立即将病人扶到或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最好是空调的房间内。

第二,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上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帮助其散热降温。昏迷呕吐者,要让其头偏向一侧,取出活动的假牙,慎防呕吐特误吸引起窒息。

第三,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也可用75%的酒精擦拭腋下、肘窝、月国窝,以及腹股沟等大动脉博动处,以尽快冷却体温,使其降至此38℃以下。

第四,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给其饮服绿豆汤、淡盐水、口服补液盐等解暑。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者,还可给服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最后,要提醒注意的是,对于重症中暑病人,除应速将其抬至阴凉处,就地抢救外,要立即拨打120电话,尽早送附近医院抢救治疗,千万不能拖延贻误。

热痉挛:在补足体液情况下,仍有四肢肌肉抽搐和痉挛性疼痛,可缓慢静注射 10% 葡萄糖酸钙 10mL+维生素

热衰竭:快速静脉滴注含 5% 葡萄糖生理盐水 2000~3000mL 如血压仍未回升,可适当加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使血压维持在 12kPa 以上。

热射病:预后严重,病死率可达 30%。现场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①物理降温:将患者浸浴在 4 ℃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每隔 15 分钟测肛温一次,肛温降至 ℃时停止降温,移至空调室观察。将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患者移至空调室酒精擦浴。用空调车转运。

②药物降温:氯丙嗪 25~50mg 加入 500mL 溶液,静脉滴注 1~2 小时观察血压。低血压时酌情加用间羟胺等 α 受体兴奋剂。

③纳洛酮治疗:纳洛酮 加 25% 葡萄糖液 20mL 静脉注射,30~90 分钟重复;

中暑论文都是以前的老理论,基本都是错误的。新的还没有形成系统。不知道你是学什么的,你是从生物学基础去论述,还是从医学方面去论述。你需要哪方面我可以提供一些。

机上急救论文的参考文献

我们写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根据我自己写论文的经历来看它的意思是指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借鉴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等等一些资料,然后把它标注在在毕业论文的末尾。

一、那论文的参考文献具体是指什么呢?

二、我们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三、我给大家讲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xxx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xxxx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 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四、经验总结

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尤其是我们的毕业论文,说多了都是泪呀,这都是根据我自己当年写毕业论文的血泪史,总结出来的结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

例如:引用的是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则,在参考文献中格式为: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参考标准格式指的是写论文的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格式,根据资源的类型可分为这本书[M],[C]学报》发布会上,报纸文章[N],[J],期刊文章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一]学报文献、杂志[G]。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报[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Internet[OL]、CD[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扩展资料:

书写格式:

(1)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

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2)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扩展资料:

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淹溺急救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淹溺(drowning),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跳停止称为溺死(drowning),如心跳未停止则称近乎溺死(near drowning).不慎跌入粪坑、污水池和化学物贮槽时,可引起皮肤和粘膜损害及全身中毒。

干性淹溺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搏可反射性地停止,也可因窒息并致心肌缺氧而停止。所有溺水者约10%-40%可能为干性淹溺(尸检发现溺死者中仅约10%吸入相当量的水)。

湿性淹溺人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由于缺氧,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份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

温水与冷水溺死

二者有显著差异。无氧4-6分钟发生脑死亡不适用于冷水中近乎溺死的病例。冷水中(<20°c)某些病人在心脏停搏后>30分钟仍可复苏,但在温水中>60分钟不能复苏。存活可能的原因归于哺乳类的潜水反射。人潜入冷水时,表现呼吸抑制,心率减慢,对窒息相对有阻力的组织出现血管收缩而大脑及心脏的血流保持。潜水反射也可由恐惧激起。在年轻人潜水反射更突出。水温<20ºc身体代谢需要仅为正常的½。水越冷,存活机会越大。

临床表现

患者有昏迷、皮肤粘膜苍白、紫绀,四肢厥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止。口、鼻充满泡沫或淤泥杂草,腹部常隆起伴胃扩张。复苏过程中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心力衰竭和肺水肿。24-48小时后出现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症、溶血性贫血、急性肾衰或DIC的各种临床表现。肺部感染较常见。溺水中有15%死于继发并发症。

急救

①首先保持呼吸道畅通。迅速清除口腔、鼻咽部的异物(如淤泥、杂草等)。     ②平卧位,头侧向一侧或俯卧位,面朝下。     ③不强调控水,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④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口唇青紫明显,神志不清,立即进行CPR。     ⑤呼叫急救人员前来救援 。

所谓淹溺,是指人淹没在水中,呼吸道被水、泥沙、杂草等杂质阻塞,引起换气功能障碍,反射性喉头痉挛而缺氧、窒息造成血流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改变的状态。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溺水的急救护理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1.观场救护:淹溺可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内导致死亡。因此,抢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迅速使淹溺者出水。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撬开口腔,清除淹溺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呕吐物和分泌物,取下义齿,用纱布包手指将舌头拉出口外固定,以防止舌回缩阻塞呼吸道。松解衣领和紧裹的内衣、胸罩、腰带等,确保呼吸道通畅。

3.迅速排出肺和胃内积水:若尚有心跳、呼吸,但又有明显呼吸道阻塞时,应立即采用以下 方法 迅速排出淹溺者呼吸道和胃内的积水:

(1)膝顶法:急救者取半蹲位,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淹溺考腹部横置于救护者屈膝的大胆上,使头部下垂,并用手按压其背部,使呼吸道及消化道内的水迅速倒出。

(2)肩顶法:急救者抱住淹溺者的双船,将其腹部放置在急救者的肩部.使淹溺者头脑下垂,急救者快步奔跑,使积水自然倒出。

(3)抱腹法:急救者从淹溺者背后双手抱住其腰腹部,使淹溺者背部在上,头胸部下垂、摇晃淹溺者,以利倒水。

4.心肺复苏:若淹溺者呼吸停止,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尽快作气管插管,进行间断加压呼吸或呼气末期加压呼吸;若心跳也已停止,则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5.继持呼吸功能:心搏恢复后,若自主呼吸尚未恢复,或恢复不够正常,应继续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必要财给予气管插管进行正压给氧,以减少呼吸道阻力;或给予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同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尼可刹米等。

6.心搏恢复后维持循环功能:

(1)输液治疗:淡水淹溺者,静脉输入2%—3%的氯化钠5ml或输入全血、红细胞,应限制输液总量,以纠正血液稀释和组织红细胞溶解以及减轻血容量剧增所导致的肺水肿和心力衰竭;海水淹溺者静脉输入5%的葡萄糖溶液或输入血浆,以稀释被浓缩的血液和增加血容量。

(2)解除肺水肿:淹溺者若发生肺水肿,在采取加压吸氧的同时,应给予40%-50%的乙醇酒精湿化氧气吸入,以便肺泡表面的泡沫破裂消散,改善呼吸。

(3)防治脑水肿:采用冬眠疗法、头部冷敷、脱水剂和应用激素等防治脑水肿。

7.其他

(1)放置胃管排除胃内容物,应用抗生素防止吸人性肺炎。

(2)高度警锡肾衰竭和DIC的发生。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和神志情况,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的情况,注意有无呼吸因难、咳痰、肺部有无哆音等,发现异常及时 报告 医师并进行处理。(2)注意监测尿液的颜色、量、性质,准确记录尿量。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彻底清除淹溺者口鼻内的泥沙、杂草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吸氧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时清除痰液,防止肺部感染。

3.输液护理:严格执行医嘱,根据不同掩溺情况正确输液;淡水淹溺者,切忌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输入,以免加重血液稀释;海水淹溺者,切忌输入生理盐水,以免加重血液浓缩。

4.心理护理:淹溺患者常有恐惧和烦躁,尤其是自杀淹溺者。其心理反应更为复杂,应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者的异常心理。

溺水的急救相关 文章 :

年学校预防溺水应急预案

小学防溺水 安全 教育 教案

年“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年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5.防溺水的 手抄报 怎么写

溺水的症状因溺水程度而不同。重度的溺水者1分钟内就会出现低血糖症,面色青紫色,双眼充血,瞳孔散大,困睡不醒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溺水患者的相关急救护理,供大家参考。

溺水患者的急救 方法

1、立即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2、迅速进行控水。方法是:把溺者放在斜坡地上,使其头向低处俯卧,压其背部,将水控出。如无斜坡,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患者腹部横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将口、鼻、肺部及胃内积水倒出。

3、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频率每分钟16-20次。

4、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做心肺复苏抢救。方法是:抬起溺水者的下巴,保证气道畅通,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另一只手上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垂直方向下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成人保持至少100次/分的频率,下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

5、溺水的致死原因是缺氧,所以急救的手段或者说心肺复苏的重点是缓解缺氧:打开气道、建立有效循环,这时的心肺复苏顺序不同于心源性猝死时的CAB,应该调整为ABC,很多仅仅是呼吸停止的溺水患者可能经过几次通气之后就能救活。

6、所以不建议进行控水,控水会耽误心肺复苏,会延迟呼吸和有效循环的建立。溺水早期患者大都有气道痉挛,进入肺内的水不多,即便少量进入肺的水都会快速的被吸收。包括海氏手法进行的控水,都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例如加重呕吐、造成误吸、延迟心肺复苏)。溺水晚期即便有大量的水进入肺也不会阻塞气道。

溺水患者心肺复苏标准流程:

1、打开气道

2、判断患者呼吸

3、无呼吸者给予通气两次

4、检查脉搏

5、无脉搏(有脉搏只进行通气即可)

6、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

7、之后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和呼吸即可重复3和6,直到AED到达(按照AED指示进行急救)或者专业急救人员接手。

溺水患者的发病机制

人体溺水后数秒钟内,本能地屏气,引起 潜水 反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外周血管剧烈收缩),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继而,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进入非自发性吸气期,随着吸气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气道导致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可有两种情况:

1.干性淹溺

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人,占淹溺者的10%~20%。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所有溺死者中10%~40%可能为干性淹溺(尸检发现溺死者中仅约10%吸入相当量的水)。

2.湿性淹溺

人淹没于水中,首先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但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

(1)淡水淹溺 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属于低渗,统称淡水。水进入呼吸道后影响通气和气体交换;水损伤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并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泡塌陷,进一步阻滞气体交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淡水进人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和低蛋白血症;血中的红细胞在低渗血浆中破碎,引起血管内溶血,导致高钾血症,导致心室颤动而致心脏停搏;溶血后过量的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2)海水淹溺 海水含氯化钠及大量钙盐和镁盐。海水对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学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海水损伤后,大量蛋白质及水分向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渗出,引起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高钙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高镁血症可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导致横纹肌无力、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

溺水患者的急救护理相关 文章 :

1. 溺水的急救护理

2. 溺水患者的现场急救方法

3. 溺水患者的急救措施

4. 溺水急救处理

5. 2016急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若在暖浅水中发现无意识的淹溺(淹溺(drowning)是人淹没于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换气障碍而窒息。也可因反射...)者,不要试图将他移出,因盲目移出反而会加重伤情。若其有呼吸,使其保持面部朝上的姿势,支持其背部而稳定头及颈部。若水太深、太冷或有潮流,或需进行CPR(心肺复苏),则将其从水中移出,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在水中稳定病人,并平稳仔细地移出病人很重要。若无背板或无其他硬支撑物可用作夹板时,不要轻易将病人从水中移出。很多淹溺者被发现时脸朝下浮起,必须翻转背部。 (1)不要从水中移出受伤者;(2)保持病人脸朝上浮起;(3)等待帮助;(4)始终保持头颈的水平与背一致;(5)在水中保持和支持气道通畅。 一般情况下,若你未经过救护特殊训练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3、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 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对筋疲力尽的淹溺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的头颈,另一只手臂游向岸边。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淹溺者握住再拖带上岸。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应放手自沉,使淹溺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 2、淹溺的他救方法 (2)会游泳者:若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腓肠肌痉挛,即“小腿抽筋”。是痛性痉挛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腓肠肌...)而致淹溺,应息心静气,及时呼人援救,同时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抽筋即肌肉痉挛。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引起。平时可适量补钙,...))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 由于剧烈的刺激,致使痛觉神经受到刺激传达到大脑,从而感到疼痛。表示疼痛程度非常深...)消失,痉挛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发痉挛,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亦应再按摩和热敷患处。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1)不熟水性误入水者:可进行自救。首先,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应保持头脑清醒。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则口鼻可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呼气宜浅,吸气宜深,则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抢救。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人下沉。 1、淹溺的自救方法 淹溺通常发生于健康青年人。预防是防止意外淹溺和死亡的最重要措施。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一旦发生淹溺,病人预后取决于早期急救和复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