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万达四次转型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万达四次转型论文格式

提到国内的富翁,相信大家可以想到很多人,如马化腾、马云,郭台铭,其中之一就是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根据万达集团官网发布的有关王健林的新消息来看,2019年4月份以来,王健林大概有5天在西部地区。 比如,4月11日,王健林董事长出席甘肃省暨陇商大会并发表演讲;4月12日,王健林董事长会见天水市委书记王锐;这样看来,王健林在经过4000亿负债和为了还债“卖卖卖”的之后,对于万达集团转型之路的决心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万达的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1988年,王健林在大连创建了万达的前身“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而他为自己设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赚一个亿,而王健林也是幸运的,在设定目标的第二年,他就迎来了让他赚了接近1000万元的项目——大连市北京街旧城区改造。而正是这个项目,王健林也找到自己的经营模式,就是改造旧城区。此后,长达十年王健林都是这么做的。 2000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不满于现状的他觉得让员工和企业活得更好,必须改变现状,最后万达的雏形诞生,他也研究出了新的模式。此后经过王健林大力的扩展,万达走向康庄大道,2016年,王健林家族凭借17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富。此前万达集团官微宣布2019年万达将不再发展房地产,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万达决定不做房地产,已经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有资料显示,2017年8月份前王健林的财富超过亿的人民币,而万达的总资产也高达8000亿元,甚至更高。这样大好的局面只延续到2017年下半年,因为马拉西亚大马城项目的失势,王健林不得不低价抛售旗下产业,也造成了万达账面上的亏损,王健林也曾公开表示,其万达负责4000亿。在万达“卖,卖,卖”的情况之后,万达集团外债至少还有2000多亿。所以变卖万达旗下的房地产项目,以此来降低负债率,偿还欠款。 此后,万达集团就开始了对未来重新布局。企业开始逐步向文化、 体育 等产业投资,并把内向型的经营思路逐步过渡到内外兼修。2018年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集中“去房地产”化的一年,不少企业的公司业务也开始了实质性的转型,而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甚至直接停止房地产开发,转向其他领域。这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像万科这样的企业,都要高喊“活下去”,万达转型一切似乎都已经很明朗了。万达告别房地产老亮认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而且到目前为止事实也已经证明了万达的选择是正确的。 告别房地产,让万达轻装上阵 1993年以来,万达经历了4次转型,第一转型是从大连走到广州,由地方性企业转为全国性企业;第二次转型,也就是2000年的时候,万达由住宅地产转为商业地产;第三次转型,万达从单一的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文化 旅游 综合性企业,这时已经来到了2006年;第四次转型就是2015年开始的轻资产战略转型,这次转型与以往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次的转型是要彻底的离开房地产行业。2017年和2018年很多人都知道万达一直在卖卖卖,于是万达高达4000多亿的负债也被大家所关注。如果看了上面万达的4次转型时间点,相信大家就不会那么惊讶了,而且还不得不佩服老王的前瞻。我们在2017年开始看到的卖卖卖应该是老王在2015就已经开始筹划的,虽然有些项目比如文化 旅游 类的确实是割爱了,但是大船掉头难免有些损失,最重要的是能够成功。 卖卖卖的同时,万达也一直在发展自己的核心资产,2017年以来每年都交付30个万达广场。时间来到2019年5月,万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已经又宣布了2000多亿的投资,说明万达已经轻装再出发! 万达投资沈阳800亿,其中5个万达广场,但本质已不同 5月初,万达投资沈阳800亿曾经一度被刷屏,特别是房地产的圈子里,很多人都觉得房价也要随之再来一波。我们以万达广场为例,其实这次的投资和以前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前都是万达拿地、万达设计、万达建设、万达运营。而这次,一定是万达运作,第三方出资,万达设计、万达运营,这才符合万达的轻资产战略,现在万达已经完全可以靠着这个品牌去扩张了,不需要在单打独斗。万达告别房地产是为因为万达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在这个靠品牌吃饭的时代,在这个合作才能共赢的时代,谁还会一个人去搞大把的投资? 万达的王健林抛弃房地产有多重原因: 1.时代大背景:中国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城镇化人口红利,让几十年来房地产行业成为一块香饽饽,但是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程度便会有扩张转为产能过剩,继而工作者劳动收入不再大幅增加,房地产行业同样的经济环中的商品,只是这个商品被赋予金融属性,加上中国土地和户籍的制度,导致这个效应被放大,但现在,很显然,中国房地产黄金时期不再,这是很明显的共识,所以大佬们转行也是很合理的。 2.融资难度大。万达是怎么玩的?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套路,像银行贷款开发的,加上大企业的信用背书,有点名气的都这么玩,万达自然有过之而不及,但是这个 游戏 想要一直继续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房价还会继续涨;国家还允许房地产这么玩下去;房企信用背书能力还在;居民还买的起房;当然,这多个方面都出现问题,万达靠山倒了,这么大房企,政商关系处理不好,银行融资就难了,而且最重要国家风向变了,整个行业融资都收紧了,一旦资金受限,这个 游戏 就玩不转,那么卖项目,卖公司都是常见的,能撑下去就不错了,今年上半年有超过270家房企破产。 3.公司战略转型。万达步伐有点大,项目一个接一个,业务范围涵盖投资,影视, 体育 ,文旅,酒店,房地产,物管,商业中心,还有一些零碎的投资,在海外也布局了很多大型项目甚至高溢价收购,王健林作为聪明人,也会看风使舵,转型是必须的,不然资金链要断了。 4.王健林个人原因,这个喊着先赚一个亿再说的企业家,看看他那个豪放的儿子,马云爸爸人家情商这么高都要辞职阿里巴巴集团,回家当老师,王健林有自知之明的话,赶紧求生吧,这时候还谈首富? 万达集团告别房地产,就本人认为是企业的转型策略。 从事了30多年房地产的万达,在全国各地打造了其地产王国,如今瘦身退出,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地产大佬的万达对于房地产未来若干年的判断和预期。第一,释放资产的流动性。 众所周知,地产行业是重资产,然而资产流动性才是企业的生命力。此次的改革可以说让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得以释放,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企业未来的运营风险。从实际操作看,至少释放出千亿资产。第二,未来的盈利点不再是地产行业。 虽然不能明确肯定未来的地产行业是否继续繁荣还是逐渐衰退。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地产行业的风险性加大,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可以看到中央和各地在近两年频繁发出政策信号,限购、限贷、限售,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纷纷回落,交易量更是持续走低;二是地产行业确实走完了一个生命周期,未来的赢利点在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 科技 等高核心价值的行业,这些行业的资产轻、附加值高、门槛高、 科技 含量高、政策扶植力度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如果说花同样的价钱,不如摆脱老旧沉,集中起来办大事。第三,地产不在但管理还在。 万达卖掉了酒店资产,但是酒店的管理权还在,万达酒店仍然负责酒店的设计、经营和管理。万达文旅也同样负责主题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所以整体来说,对其影响并没有外界所传的那么大。万达通过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迅速回笼资金,而不再靠买地卖房的模式,其称之为"去地产化"。 正如同一个人脱去了厚棉袄,换上了短袖短裤,就是想让自己跑得更快更远。(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作为一个 财经 工作者,我认为王健林宣布万达彻底告别房地产,这应该是句真心话,也标志万达经营战略的真正转向。 这么做,说明王健林还是把握透了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的脉搏,在王健林看来中国房地产业爆发时期就高利润时期已经结束,现在进入了微利时代了;而且现在和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继续留在这个领域找拼,有点物不所值了。 而且,随着城镇化进入尾声,以及人口城市化的放缓,未来房产需求量和价格上涨幅度都会比前二十年有较大的下滑。 所以,在房地产处于这样拐点时期,王健林先生宣告万达告别房地产,其实是聪明之举,也是万达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目前房地产的整体趋势其实大家都看得比较明白了。前几年的疯狂抢购带来了整个行业的巨大泡沫,目前的价格已达到波峰,后续很难有再多的接盘侠愿意接手,即便不是最高值也已非常接近,5-10后将迎来不可逆的下跌,15-20年后可能会有大幅下跌。 资本的炒作向来是有大的利益空间就一踊而上,到达巅峰就会及时离场,这在股市上看得更为真切。同样的,做企业的也要考虑这个问题,尤其要考虑5-10年后的市场情况。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大势已去,王健林的彻底告别房地产规划可谓大刀阔斧,干净利索,不愧为一名退役军人,有着军人的果敢和勇气。虽说是丢卒保车,损失不少,可看看现在捡了便宜的富力地产的尴尬你就知道,爱占小便宜的吃大亏,能吃得小亏的才叫看得长远。 万达以前的重资产造成负债过多,体量过大,运作投入过大,就像一艘行在浅湾的豪华游轮,看着气派,可随时会搁浅。可如今,王健林甩掉了累赘,轻松出海,无论是抗风险能力还是新领域的市场前景,都比较强劲。这几年万达也屡经战败,元气大伤,这段时间会是万达短暂的休 养生 息期,所以无论是王健林还是王思聪都显得低调很多,3-5年后相信万达会再次引人瞩目。 看好王健林的未来,也看好王思聪。这两位父子都是正儿八经做实业的,王健林不炒作不来虚的,虽说有时王思聪有些大嘴巴有些不着调,但是三观正,又正义感强,还是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也看好他们在商场上的眼光和能力。 政府一再强调,房住不炒!地方政府不能将房地产当作经济增长的“兴奋剂”,政府政策上已经不支持了。 房地产的贷款越来越紧张,资金链收紧,很多房地产公司会很难受。 等房产税开征,许多空置房会出来,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会下跌 大势所趋,提早转型,是稳妥的的决定。 而且根据万达发布的情况,转型还是挺成功的。老王还是挺厉害的。房地产下跌是大势所趋,但不会下跌幅度很大,地产规划在那里摆着,政府法规在那亮着。个人觉得,告别房地产是后30年正确的方式。 中国的房产观念太严重,甚至影响到了99年的小生们。王健林集团去除地产化或许会走的更快,更轻些。中国2028年房子应该是不稀缺的,因为拆迁会让家庭有更多的房产或是启动资金。那时候应该就不会因为房子而犯愁。 特朗普都去当总统从政了…这个就是房地产的顶端,在中国没有可能……所以转行是对滴……顺带把房地产降降温…还有一点…制造业不崛起,那就是要科学研究崛起,两条路放在这里,都需要新生代好好打拼,换句话说到底还是教育系统,不单单是学校,家长也要上点心… 各个都从商,商业本来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故事,所以商业服务也严格监管…不管是买东西的还是生产东西的,做假的成本一定要很高,代价一定要很大,不然,违法成本低,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回到 社会 ,反馈的就是综合问题…映射的就是国际问题…就是国际竞争力… 所以…定论就是练好内功,脚踏实地,人人都有工匠精神,才是 社会 正能量… 华安未来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企华安)入股的杭州富谦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票票喵”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投资理财,目前该平台圈钱跑路,已被杭州警方以“涉嫌集资”罪立案侦查。 2018年8月5日该平台累计涉嫌出借人达3000余人,累计总用户数达36万余人次;涉嫌金额亿,目前亏空出借人资金8亿元左右

经过时间的洗礼,王健林的万达的寒冬真的过去了

如今提起万达,应该无人不知。可以说,万达是一家自带聚光灯的企业。轻资产转型,不管是行业下行压力下的被迫之举,还是主动出击,这位“老大哥”却实实在在的引领着行业的未来走向。万达集团有四大业务,分别是商管、地产、文化和投资,大家所熟知的万达商业地产就是曾经覆盖了商管和地产两大业务的公司。 为什么说“曾经”呢?这要从他的发展历程来解释了。 2002年9月16日,大连万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和大连一方地产有限公司各持股50%成立了大连万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从万达集团收购了27家地方公司,更名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有限公司,成为万达旗下唯一的地产发展平台;2009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1月29日,万达商业地产引入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的战略投资,用来赎回港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手中的股份,并更名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万达集团下的商管集团,之前的地产业务被剥离出去,由新成立的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了解了万达商业地产的基本信息后,我们再来看分享的主题:万达的轻资产模式。 在此之前,我们还要先熟悉一下,什么是轻资产?以及国内的其他房地产企业是否也在进行轻资产转型探索呢? 以万达为例,轻资产模式就是建设一个万达广场,全部资金由投资方承担,万达负责项目前期的选址、设计和建造,同时负责商场内的招商和运营管理,万达还会将自己的品牌注入其中,在商场运营过程中使用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简而言之,除了钱是别人掏,其他还是万达全权负责。万达广场正式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租金收益由万达和投资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重资产模式也就是万达的城市综合体产品,建设万达广场的资金由万达自己出,周边再配套建设写字楼、商铺和住宅等,万达将这些物业对外销售,所产生的现金流再投入到万达广场中,形成“以售养租”的运营模式。 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来看,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分离,是行业洗牌的开始,也是行业走向专业化、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许多标杆房地产企业相继提出轻资产战略转型,像万科、绿城、保利、龙湖地产等等。万达可以说是走在轻资产转型最前列的“三好学生”,早在2015年就正式启动了轻资产模式,当时与光大安石、嘉实基金、四川信托和快钱公司联手,共建了20座万达广场,这标志着万达走向了轻重并举的道路;2017年全面实施轻资产战略;2018年将轻重资产分离,地产与商管集团各司其职。前面也提到过,正是在这一年,万达完成了商业地产公司的拆分。伴随着万达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的业务分离,万达的组织结构调整也在逐步实施。 首先,分拆出来的地产开发业务由新成立的万达地产负责,业务覆盖地产开发和物业服务,其中地产开发又分为商业项目和住宅项目两大板块。其次,完善商管集团各业务条线,建设业务四大中心:项目管理中心、招商中心、营销策划中心和运营中心,以及九大运营中心: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中南、西南、华南九大区域,各区域成立相应的运营管理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下则成立各地城市公司。除了组织结构上的调整,在人事任命方面,万达也是下了很大功夫。 2019年,距离万达牵手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四大战略伙伴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此时,腾讯、苏宁开始更深地介入万达商管。来自腾讯的李朝晖、来自苏宁易购的蒋勇成为万达商管新任董事。这两个战略伙伴介入之后,万达商管的董事构成包括董事长丁本锡,董事齐界、曲德君、王志彬、李朝晖、蒋勇,还有独立董事陈汉文、薛云奎、刘纪鹏。 进入2020年之后,万达商管经历了四次高层“换血”。原董事长丁本锡请辞,由万达商管原董事兼副总裁齐界接任董事长和总裁一职。之后,万达商管的副总裁梁飞建、高级总裁助理兼规划中心总经理黄驾宙、首席总裁助理兼招商中心总经理王锐相继离职,由曾任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万达商业地产城市公司总经理的韩扬、华西运营中心总经理陈洪涛、万达商管高级总裁助理章培玉分别接任。2月,万达商管副总裁沈嘉颖离职,由商管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兼华北运营中心总经理孙亚洲接替。4月21日,原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肖广瑞接任齐界,转任万达商管执行总裁。了解了万达的轻资产转型之路,以及万达为此进行的组织再造手术之后,我们再来看万达的轻重资产两种模式,究竟是怎样运作的呢? 前面我们也简单介绍了一下,那具体来看,“以售养租”的重资产模式就是万达将自有资金和募集到的资金用来购买土地,自己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作为商业部分只租不售,所有权仍然在万达手中,所获得的租金收益和资产溢价一部分用来归还银行的贷款利息,另一部分归自己所有,万达广场的租约和资产可以拿来抵押,贷款金额又投入到购买土地中,由于物业升值所产生的资产溢价部分还可以拿来进行私募融资、或者整体出售、或者剥离出来单独上市;周边配套的住宅、写字楼和商业街对外销售,所获得的销售收入用来归还银行贷款。 我们再来看万达的轻资产模式,万达与银行、证券、基金等投资机构合作,开发万达广场的资金由投资机构承担,万达负责广场的设计、建设、招商和运营,同时输出万达的品牌、管理、技术和资源等等,建成后,万达广场的所有权和增值收益归投资机构所有,租金收益一分为二,大部分归投资机构,万达每年从中获取30%左右。轻资产转型以来,万达商管的经营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2018年底,万达广场已开业“轻资产”项目23个,2019年开业的43个万达广场中,有29个是轻资产项目,2020年计划开业的50个万达广场中,37个是轻资产项目,在建的133个万达广场中,107个是轻资产项目。截至目前,万达商管旗下开业的万达广场已经达到324个。 2019年万达商管实现收入亿元,租金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轻资产租金收入同比增长,万达广场出租率,租金收缴率100%。前面我们说到万达进行轻资产转型,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那么,万达为什么要转型呢?以前的重资产模式难道不赚钱了吗? 从整个行业来说,房地产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以前看好的物业升值前景已经不复存在,并且,重资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形势,靠单打独斗、统包统揽的粗放型运作模式来盈利更加困难,所以轻资产模式应运而生。 单从万达自身来说,除了行业共有的各种压力,上市融资也像一座大山,时刻压在万达身上。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万达从2009年底就启动A股上市之路,但2010年遇到房地产严格调控,先后出台的“国十一条”、“新国四条”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收紧,包括首付比率、贷款利率、房地产开发用地、融资IPO等等。随后几年,虽有相对宽松的房地产政策相继出台,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政策紧缩周期之内,实际上是叫停了房地产企业的股权融资,转型轻资产后,就可以不被划入“房地产”板块,从而避开政策风险。4年后,万达因未按照上市规则报送预先披露材料而终止上市,随后在香港上市,但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之后股价一直下跌,也是因为境外投资者并不看好万达的重资产模式,在香港上市18个月后,万达从香港退市,重回A股。 但从2015年受理申请后,直至今日仍未成功上市,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6日,万达中止审查,之后是恢复审查还是终止,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撰写:谦启咨询团队 编辑、排版、校对:小谦 主编:陈勇 出处:谦启管理评论

最近,天气逐渐变暖,每个人都脱下厚厚的棉袄迎接春天的到来。同样,经过一年多的严冬,一家企业似乎摆脱了沉重的负担,轻装上阵迎接春天的再次到来。这家企业的名称是——万达。

万达自发展以来经历了四次转型:第一次是从大连本土企业转型为国有企业;第二次,从住宅开发到住宅与商业的联合开发;第三次,它从简单的住房企业转变为多元化企业,包括商业房地产、文化旅游、金融等部门。第四次,这一次转型非常巨大,万达希望从国内发展到国际,成为一家真正的跨国企业,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像以前那么顺利。

为实现这一转变,万达在2015年至2017年间不断增加杠杆,投资并收购一系列海外资产。  截至2017年上半年,万达海外投资项目总计2500亿元。然而,正是由于这种高杠杆率,万达遭遇了其历史上最大的困境。2016年,有传言称万达的债务超过4000亿元。到2017年,消息越来越糟糕。有人甚至说万达的领导人王健林已经从首富变成了“第一个失败者“。

万达的小盘股转型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当时大家仍然认为万达“不会成功”的时候,万达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房地产行业的收入不到企业总收入的30%。万达不再被称为房地产企业。王健林的回答解决了大多数人的疑问。他还表示,虽然万达在2017年经历了困难时期,2018年也非常困难,但仅王健林个人财富在2018年就缩水了100多亿美元,但这一时期已经过去,万达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同时,王健林也指出了万达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将继续去杠杆化,直到万达的生息债务降至绝对安全水平。进入大型健康产业,发展万达体育、万达电影等已规划多年的行业。事实上,当万达今天渡过危机时,王健林,一家之主,真的非常强大。他不仅没有因为4000亿元的债务而陷入困境,还把这场危机变成了万达成功转型的机会。

万达集团的四次转型研究论文

作 者:邵轩岚

来 源:财视传媒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毁英雄;但真正的英雄都会卷土重来。 “识大势、知进退”,如今用来形容万达创始人王健林,或许恰如其分。

4年前,王健林面临的时代“大势”是在一轮又一轮海外扩后,外部形势的突变: 融资收紧,资金链几近断裂,万达要面临艰难的“去杠杆”过程,属于万达的时代迅速变“小”了。

随后几年,王健林被迫开始了“瘦身计划”,果断变卖核心资产。比如2017年7月,以亿元的代价,将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城市酒店的股权分别卖给融创的孙宏斌与富力的李思廉。中国首富要靠卖家产求存?这一度让外界颇为震惊: 靠资金杠杆撬动的企业,如此没有韧性?

大势变了。王健林这个出身军旅的四川人,关键时刻的决策自然是杀伐决断:虽然无奈,也必须要坚决退出,虽然不舍,也不能有太多留恋。 这就是“知进退”。尤其是“退”,这是需要自我否定的,特别是否定之前很成功的商业模式。

一次性出清了重资产,万达如今成了“彻底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有消息称,曾经的万达物业,现在的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下称“万达商管”)或在年内上市。万达正在变轻,转型较为彻底,已悄然间走在了房企转型的前列。

01、王健林的“大时代”与“小时代”

王健林可谓是一代“网红企业家”。 他言辞犀利,思维敏捷。 广为人知的是他赚1个亿的“小目标”论,让普通人印象深刻,不时拿这个论调调侃。

在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眼中,王健林是个 “不做家门口的汉子” ,他带领万达从大连走到全国;又从全国走向全球。在王健林全部用手稿写就的《万达哲学》一书中,柳传志作序称赞王健林, “极具前瞻性而且决策果敢”;“没一句空话套话,从不藏着掖着”;“虽只是一本演讲集,但细读下来却是一部企业创业史”。

让柳传志印象深刻的是王健林的“三次转型”:

第一次 是2000年万达开始做商业地产,反对声音很多,住宅地产发展那么好,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第二次 是在2010年,商业地产做得正红火,王健林又一头扎向文化 旅游 ,而且投资之大、动作之快,让人叹为观止,刚开始大家也看不明白,但是王健林趟出了一条新路。

第三次 是万达“又是电商,又是金融,健步如飞,与时俱进”,柳传志如此描述。

而这正是王健林的“大时代”, 它契合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时代进程,王健林敏锐地抓住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 历史 机遇。 2017年之前,王健林一直是《财富》富豪榜的常客,巅峰时曾以净资产313亿美元问鼎亚洲首富,超过李嘉诚。

新的变化很快来了。2017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世界500强,万达也上榜了,位列第380位。细看万达营业收入为亿美元,利润为亿美元,净利润率不到,而此前一年万达的利润率还有。这让观察者非常诧异。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万达物业曾在香港上市,以313亿港元的募资成为当年港股最大IPO。不到两年,也就是在2016年3月,王健林以“估值不及预期”进行私有化退市,期望在A股上市。很显然,私有化导致了赢利能力下降。

据一篇题为《王健林“清仓甩卖”真相首富如何对待政策?》的文章解读, 表面上是万达在“买买买”,但背后是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 这部分资金通过“内保外贷”进入了境外,万达和王健林在中国国内背负人民币负债,持有的是海外的美元资产。

而王健买的大都是酒店、游艇公司、 娱乐 、 体育 公司等泛 娱乐 公司。而这些资产,并不是国家需要的。

2017年7月,“看清大势”的王健林果断将旗下13个文旅项目与76家酒店卖掉。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出转让决策的半年前,王健林还公开表示,要打败迪士尼。半年后,他要把打败迪士尼的武器卖了。 “这无疑挖心” ,一位 财经 评论员直言。

随后几年,万达一直在接受外界放大镜下的审视,甚至是冷嘲热讽,收缩战线的万达无疑面临了一个艰难的“小时代”。 比较有意思的是,相较于苏宁与恒大等企业近来面临的债务窘境,万达的“卖卖卖”目前赫然成了一个成功转型的“模式”。

02、卖卖卖:舍弃了部分利益,保存了整体

“很早以前,1998年吧,成都某现场活动采访,见过一次,聊天谈到买大连万达足球队,搞到甲A第一,后来又高价卖给实德。那种高位套现的得意感,印象深刻!”一位媒体人谈及20多年前与王健林的一次交集时如是说。

王健林在最近一次的“高位套现”是在2021年5月23日。当日大连万达集团在其官网发布消息,公司已全部退出了AMC(NYSE:AMC)董事会,仅保留少数股权, 累计回笼资金亿美元。投资收益超过1倍。

2012年,王健林斥资26亿美元购买了全球最大连锁影院AMC100%的股权,这也是万达当年出海的第一笔收购。据报道,在这笔投资中,包括7亿美元现金、19亿美元债务和5亿美元的设备改造费用。

但按照万达方面的说法,万达在AMC的实际现金投资仅有7亿美元,债务仍归属AMC,5亿美元的设备改造费通过AMC上市募资之后已解决。根据此次回笼的亿美元来计算,万达在AMC方面的投资收益超过了1倍。

此外,王健林还加速收缩海外投资: 卖掉世界铁人公司,清空海外5个地产项目。 据媒体统计,万达目前已经清空了其在海外全部的地产项目,累计回笼资金约亿元。有分析人士认为, 王健林当年在海外买的资产其实还不错,所以他出手的时候还能有点溢价,基本也没做亏本买卖。

在国内方面,万达同样是卖卖卖,王健林还喊出了 “商管集团剥离房地产业务,一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有,成为彻底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足见其决心。

除了卖掉文旅项目与酒店这个“震惊世界的大动作”外,王健林还引进了腾讯、苏宁、京东与融创4家战投,340亿元入股万达商管;引进阿里、北京文投70亿元入股万达电影;60亿元向融创转让文旅管理公司。这些运作,在外界看来, 万达俨然经历了一次“混合所有制”改革,这场“混改”粘合了中国南北各方势力入局,为其日后进行商管、文化与投资布局轻资产奠定了基础。

在2019年初万达内部的总结大会上,王健林称2018年资本运作合同收入827亿元人民币,已收回现金627亿元人民币。这些收入中,绝大部分是股权资本运作,少部分是资产转让。万达通过卖卖卖,为转型获得了喘息之机。在分析看来, 具有很高“政治智慧”的王健林,舍弃了万达的部分利益,保存了整体利益。

万达第四次转型,在王健林看来是很成功的,房地产不再是主要收入来源,最终完成目标定在了2020年。据报道,尽管在开始剥离地产业务之初,万达商管曾有过短暂的“阵痛期”,但在2018年和2019年,万达商管净利润率实现连续两年提升,2019年的利润率更是达到了近五年的新高。

03、如何布局轻资产,万达凭的是什么?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万达活得怎么样? 据万达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万达广场出租率高达,租金收缴率更是达到惊人的。如果扣除减免的亿元租金的影响,即便是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万达广场租金同比2019年仍然增长,实现逆势增长。

万达不但没有倒下,还活得非常不错。 在疫情期间,万达让利亿,租金收入比2019年还要多。在外界看来,这堪称是一大商业奇迹。如今万达旗下各业务板块正在全面开始寻求品牌、管理输出。其中,万达商管的轻资产化最为彻底。

据报道,2020年,万达商管对外宣布,自2021年开始不再发展重资产,即不再投资持有万达广场物业,全面实施轻资产战略,每年签约“轻资产”的万达广场将不低于60个。据万达官网显示,目前开业的万达广场有385个。

王健林曾在一次年会中详细阐述了万达商业的“轻资产模型”,将万达轻资产分为投资及合作两类: 投资类就是别人出钱,万达帮别人找地、设计、建设、招商、竣工运营后移交给别人,其中还有一个资本化程序。合作类就是万达既不出钱,也不出地,觉得项目合适,跟别人签合同,帮别人建设,建成后租金三七分成。

新华社对于“万达模式”也给予了很高的褒扬与溢美,原文如下: 放眼中国乃至全球商业史,能够做到输出品牌管理价值的优秀企业可谓凤毛麟角,且通常需要历时百年之久。而万达用了30年,就让“万达广场”跻身其中,拥有比肩可口可乐、迪斯尼、耐克等全球品牌的价值,殊为难得。

万达凭什么?凭借的是自身的管理经验与品牌, “我作为一些大银行的顾问,被请去为一些不良资产的购物中心做诊断,银行希望我能提供一些经验,帮它们做起来,可是有的项目看完后,我只有一个意见——炸掉重来,没有任何提升办法。” 王健林在《万达哲学》一书这样讲述,而这个讲话是在2010年9月27日。

王健林在书中举了上海松江的一家购物中心的例子。它在大学城附近、地铁站的终点,地段很好,但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只做了7层,每层6万多平方米,统一层高米、荷载500公斤。

“6万多平方米一层,人进去根本找不着北;统一层高、荷载,完全没有考虑商家的需要。当时还在基坑阶段,我诚恳地对几个股东建议,一定要推倒重来,但他们舍不得已经投入基础施工的几千万元,最后这个项目成了烂尾楼,损失几个亿。”王健林无不遗憾地表示。

在一个月前完成主业商业地产登陆港交所、本周院线板块又将在内地A股IPO后,转型成为万达集团这家重资产、以房地产起家的企业无可回避的话题,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1月17日年会上发出了万达第四次转型的信号,商业、文旅、金融以及电商将成为万达新的四大支柱产业。而在转型的过程中,哪些板块会成为万达的重中之重?万达又将从中选择谁来做下一个资本平台?转型所带来的阵痛,又是否会迫使万达放缓业绩增速?

金融挑大头

转型,正在成为千亿级房企共同面临的选择,在先后实现主业万达商业地产以及万达影院两家公司的上市目标后,万达集团在上周末抛出了第四次转型的信号。

按照王健林的阐述,万达集团的转型从空间上看,是从中国企业转型为跨国企业;从业务上看,是从以房地产为主的企业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商业、文旅、金融、电商基本相当的四大模块,彻底实现转型升级。

压缩房地产销售收入比例的同时向服务业伸手赚钱,在业内人士看来,万达集团的转型早已露出端倪:去年底战略控股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钱;上周,引入四家投资机构,试水商业地产开发的轻资产项目。在分析人士看来,其手中掌握的四家上市公司为万达打通了融资渠道,而对于万达这艘大船而言,如何做好资源配置,更稳更远的航行成为新的挑战,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下一个发动机的引擎。

“在万达宣布的未来四大板块中,金融或将成为最重要的引擎。”一位了解万达集团的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我表示,目前万达的商业板块已拥有成熟的万达风格;文旅板块正处于起步阶段;电商已被多次提及且有了“腾百万”的合作,但尚未具雏形;金融板块原定于去年三季度成立金融集团,但延期至今还未实质推进,“在其四大板块中,前三者关联度不大,而只有金融可以做到将前三者贯通其中,可以从更高的层面整合万达的所有资产和资金,这无疑是万达这家轻重并举企业未来最核心的内容所在”。

实际上,万达的金融野心暴露于去年挖脚原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贵亚。按照业内的猜测,在现任万达高级副总裁王贵亚领衔的金融板块将担任万达内部大财务官的角色,旗下的财务公司很有可能会统筹各子公司的现金流情况,一方面财务公司将有结余子公司的现金流调配至有需求的子公司,避免资金的浪费,同时节省整个集团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投资管理公司和资本管理中心更可能进行全球资本的运作。

谁是下一个资产平台

在扶持主业香港上市后,万达即将迎来旗下万达电影院线的A股发行,至此,万达集团在海内外布设了四个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而转型服务型公司之后,万达的资本运作将如何展开成为下一个焦点。

业内人士指出,万达商业地产上市之前的几个细节颇为值得关注:一为去年8月,万达将此前收购的香港壳公司名称由万达商业地产改为万达酒店发展有限公司;二为在万达商业地产最后一版招股说明书中,万达将大连金石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及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剥离出去;此外,招股说明书中提到,万达旗下最重要的旅游地产项目——长白山旅游度假项目也排除在了上市公司之外。

据此,克而瑞上海机构研究总监薛建雄判断,这一系列调整和布局也是为了后期将旅游项目以及酒店物业统一打包上市做准备,“将商业和旅游分开,各自实现上市或许也是万达的另一步棋子;此外,香港壳公司目前还未被注入资产,从其名称判断,酒店业务或许也将单独成为独立的资本平台”。

除此之外,也有业内人士判断,万达下一步的资本市场行为将围绕文化板块的资产注入开始。据悉,对于万达集团来说,即将敲钟的万达院线只是其在文化产业布局的一部分,而对于万达院线来说,其作为万达集团在文化板块的上市平台,集团旗下更多的文化类优质资产无疑将为万达院线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撑,包括资产注入。例如,万达主导的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

实际上,除了影视产业以外,自汉秀启幕起,广义的文化旅游板块已被悄然定为下一个上市目标,王健林就曾透露:“未来万达将建造多座室内、室外的主题乐园,如电影科技乐园、室内滑雪馆、水上乐园、海洋馆、儿童乐园等多种形态,所以未来万达也会将文化旅游板块的业务打包上市。”

30%增速放缓能否承受

在分析人士看来,资产的进一步整合及打包上市将加快万达向服务型企业转型的步伐,在公布转型计划的同时,万达也透露了更为具体的数字目标。即2020年将实现资产1万亿元,收入6000亿元,净利润600亿元,成为世界一流跨国企业。更为具体的目标是,2020年万达的服务业收入、净利占比力争超过65%,房地产销售、净利占比低于35%;海外收入占比超过20%。

与此同时,万达还公布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企业资产达到5341亿元,同比增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30%。对于该成绩王健林也曾提前透露:“万达已经连续九年实现了3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今年万达继续保持高速度增长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王健林胸有成竹,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转型则意味着增速的折损,转型与高速增长往往不能同时兼顾。

“就以万达商业地产刚刚公布的轻资产计划来看,未来万达将与投资方共摊租金,这正是在其用部分收入换取战略转型的案例。”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分析称。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公布的收入预期也在透露其放缓脚步的心态。从2014年的亿元到2020年的6000亿元,根据计算,在未来六年中,万达的营业收入要实现的增速,平均每年的增幅为,该数值已经少于过去九年30%的增速。

薛建雄也指出:“25%左右的收入增速已经属于行业高峰,例如,2014年万科的销售收入增速为,因此对于转型期的企业而言,保持25%的增速仍具备挑战,完成该目标,需要万达商业、文旅板块同时发力,而金融以及电商板块的加速成形和推进更为关键。”

北京商报我 齐琳 阿茹汗/文 张彬/制图

万达企业管理转型论文研究结论

此外,万达文化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2017年上半年收入达到308亿元;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是实业+互联网大型开放型平台公司;万达金融集团重点发力传统金融,未来将实现金融多牌照运营。作为世界级的中国领军企业,近期,万达大幅抛售和重组的动作却让人有些看不懂:2017年7月19日,万达以亿元的总价将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以及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分别转让给富力和融创。到8月9日,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万达集团旗下万达酒店发展()公布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万达两大轻资产公司——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和万达文旅集团注入香港上市公司。这个动作是将重资产出售给富力、融创后,又将剩余的轻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决策。在短短20多天时间内,王健林将万达旗下资产做了深度调整和重新组合。多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这些大动作背后,是万达轻资产品牌化运营模式的转型逻辑。早在2015年初,王健林曾宣布万达集团开始进行第四次转型,将从一家房地产公司,转向一家以服务业为主的企业,走“轻资产”之路。在2016年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又明确提出:“万达商业是集团转型的重点公司,力争在2018年提前两年完成转型目标,成为商业服务型企业。一要逐步减少地产投资、二要实现轻资产运营、三要提升租金利润占比。”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序的加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秉承著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企业提出具有创新的发展策略,从而使企业能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重要性

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使自身的经济得到提升,企业就必须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明确管理目标,制定出相关管理方案。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在发展的过程中培养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为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做出贡献。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显示,目前许多企业管理者都缺乏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度,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关注企业经济的变化,而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问题,如不能及时的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将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与此同时,相关管理者缺乏对经营方法的创新,在经营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方法,从而使企业无法跟随时代的程序,久而久之,企业则将会时淘汰。由于企业对文化建设缺乏严重的关注,致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只是一种简单的理念,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实际的作用。而企业管理者又缺少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使得企业员工缺少职业道德意识,这样员工就不会主动的工作。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以上问题,同时,企业管理者也无法将企业文化的内涵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企业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培养员工的工作精神。所以,企业不能为自身树立良好的形成,在宣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阻碍,而企业要想让文化发挥实际的作用,只有明确企业文化发展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方案,这样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经营体系,然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却缺乏明确企业文化的经营方案,从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1.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企业的健康成长需要管理者能科学的经营和管理,并保证企业精神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则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文化中不仅包含着企业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存在良好的经营理念,如果管理者能有效的将企业文化贯彻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那么将会得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也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企业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稳定的成长。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也会使员工的思想发展改变,让员工具备基础的职业道德理念。

2.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也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企业文化离开了企业是发展,企业文化将无法实际的作用,而企业也很难稳定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经营方法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其中,并利用企业文化与其他企业做竞争,从而使企业能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其构建理念中融入著以人文字的理念,因此,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管理者在经营的过程中会与员工友好的相处,并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员工与管理者、员工与员工和谐的相处,并一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促进企业的增长。

三、关于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提出的策略

1.企业应对企业文化有足够的认知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对企业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这样企业在能有效的应用企业文化。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管理方案时,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的目标,并根据企业文化的目标制定管理方案。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要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工作水平,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企业文化,从而保证能科学的管理员工,并在管理的过程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样企业也才会不断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自身的经营方式,并按照企业文化的方案合理对企业员工进行分工,从而使企业形象完整的经营体系,让企业朝着正确的发向发展[2]。

2.遵循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努力奋斗,因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管理者应尊重每一位工作者,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系与重视,这样企业员工就会激发自身对企业的思想情感,在工作的过程中认真对待自身的工作,帮助企业快速的发展。比如:企业管理者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激励和鼓励员工,表扬工作优异的员工,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奖品,从而激发员工参与工作的热情。而企业也要让员工在工作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根据自己的思想工作,为企业构建新颖的经营方案,只有企业管理者重视每一位工作人员,员工才会为企业贡献自身的力量[3]。

3.构建企业的特色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具有独特的经营理念,使其企业在市场中突出重要的位置,只有企业文化的特色别具一格,吸引人的眼球,企业的经营方法才会得到创新。因而,企业的管理者要选择合适的文化内容,构建属于自己企业的特色,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效率。而在此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深入的了解基层群众,根据群众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经营方案,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到其中。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真正的改革,并把企业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要重视文化建设,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将新颖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工作意识灌输到企业员工的思想中,让员工拥有良好的工作素养,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企业负责,从而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只有让企业文化真正的发挥作用,企业才会稳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认可。

参考文献

[1]杨康.企业文化建立中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12-34.

[2]李丽丽.企业文化建设的概念和方法[J].现代经济资讯,2015,21:45-56.

[3]于桂红.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中的地位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23:78-89.

范文二: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摒弃了依靠数字分析和规章制度来强化管理工作的硬性管理方法,将更多的经历转移到了文化的认同上,通过优化企业的文化,凝聚更多的心理趋向、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来柔性管理企业,从而在提高了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使得房地产企业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和执行,所以本文就房地产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探究了强化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的状况,并以万达集团为例提出了强化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内涵;作用;现状;措施

一、房地产企业文化的内涵

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是房地产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以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哲学和理念为核心的,凝聚著全体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房地产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以及凝聚力。现阶段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物质层、制度层和观念层三个主要的层面,具有文化导向性,注重整体意识,有一定的精神追求,同时房地产企业也具有双向属性,即房地产企业既遵循文化事业的一般规律,同时,房地产企业又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

二、强化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强化房地产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同样也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灵魂。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商业信誉、品牌和服务的质量来提高自身的内在竞争力,而这些都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其次,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标的,而在房地产界,品牌竞争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具体稳定性,是企业发展的土壤,能够给予房地产企业更多的力量,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由此可见,强化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方面,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一些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只是从口号上理解企业文化,没有将企业的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结合起来,缺乏实际的执行力,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出现“老板文化”、“旗手文化”等企业文化,形式化的房地产企业文化大大降低了房地产企业文化的价值,没有实现房地产企业实施企业文化的初衷。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创新性,众所周知,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是诞生于改革开放后,所以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存在同一化和重复性,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都将“团结求实、质量第一、开拓创新、顾客质量、服务周到”等口号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千篇一律,模仿较多,不能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特色来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这样一来,既不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也不能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价值。

四、强化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措施

1.实际案例

众所周知,万达集团可谓是房地产企业的领头军,之所以万达集团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与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纵观万达企业集团的企业文化,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一阶段,万达集团的强调诚信经营,老实做人,精明做事是其企业文化;第二阶段,万达集团强调社会责任,共赢创富,回馈社会是其企业文化;第三阶段,万达集团强调追求卓越,国际万达,百年万达是其企业文化。由此可见,万达集团在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且其制定的企业文化是与其发展水平和战略目标相吻合,是有利于其下一步的发展和进步的,因此,万达才有着今天的成功和成就。

2.强化措施

①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所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也是使企业文化能够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关键,而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员工来说,要把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来开展,使员工能够接受企业文化,并且使员工拥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而对外,要树立信贷的营销观念,强调以顾客为中心。

②加强创新和协作的力度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营运过程中不仅需要和本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流,而且需要和 *** 行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建筑材料供应商等其他组织进行沟通和联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协作意识成为了房地产企业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此外,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加以创新,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必须真正的体现人性化、个性化以及现代的服务理念。

③优化自身的企业形象

优化房地产企业的企业形象,不仅要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还需要房地产企业以诚信为根本,打造具有房地产企业特色的企业形象,这同时也是优化房地产企业外在企业文化的必然需求,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要充分的考虑自身的品牌设计、规划设计、市场定位、文化品味以及服务水平等,以诚信为根本,做到表里如一,加大宣传的力度,使自身的企业形象得到不断的优化,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五、结语

虽然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比较重视房地产企业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就实施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郝丹江.浅析国有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与途径[J].南方论刊,2015,5:79-80.

万达轻资产转型涉及到金融资产管理转变的理论,这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弄不好集团公司就会倒闭破产。

我能写。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资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资料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资料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从业务员 体检医生 核保 前期的契约调查 理赔时的理赔调查 以及 条款本身设定等方面考虑吧。

《人力资源风险防范》全方位揭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多层次讲解人力资源风险监控技术;专业化提供人力资源风险防范大全!打造偷不去、买不走、溜不掉、乱不了的人才队伍! 风险无处不在,只有大小之别;防火胜于救火,功夫做在事前。 想了解更多关于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的知识,请关注企学网。

开篇就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外贸企业,那里有个美丽的业务员,她只有21岁,精明干练,老板娘出于对她的赏识,和对自己家庭的防患意识,决定为她选个优秀的老公。讯息传出去后其它各外贸企业纷纷派来了自己的应选者………… 老板娘为考察他们的才华,出了一个论文题——《浅析外贸企业风险及其防范》。 这可难倒了参选的诸位才俊,因为他们甚至连引言都不会写……

咨询下迪西欧论文工作室吧 他们是专门做收费代写服务的 到百度直接搜寻“迪西欧”就可以了 希望采纳

关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几点思考 ca.. 2006-8-30 1:01:41 中国会计网 跨国经营是指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的跨国界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为了寻求经营机会、保护和扩大原有市场、克服贸易壁垒、追求优惠政策、获取技术,走国际化经营之路成为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中国已有海外投资企业6296家,其中6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投资的,它们已成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败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本文对如何搞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进行了几点思考。 一、跨国经营的优势和劣势问题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有一定的产权优势。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产权约束非常明确,因此在投资决策时会非常谨慎,成功的可能性也大一些; 其次,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虽然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财力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但对事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技术,其创新热情高。目前,已有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有所突破。而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在小规模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强,善于在大企业技术垄断的夹缝中立足,成本低,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费也较少。 再次,有一定的跨国经验的积累。尽管中小企业多数规模小,管理水平也不高,但其中的一部分在服务国内市场的同时,已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国际市场,在海外建厂、设立分支机构或从事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劣势也较突出。 第一,抗风险能力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资本不很充足,在对外投资中抵抗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比较低。特别是对非企业自身因素造成的风险,如政治风险、战争风险、国有化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等,几乎没有任何防范承受的能力; 第二,国际竞争力较低。要进行跨国经营,需要有高竞争力的企业,但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低下。不少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缺乏名牌产品,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凝聚力不甚强; 第三,跨国经营人才短缺。跨国经营是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知识,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中小企业这方面的人才少,且整体素质也不高。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要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有效地规避劣势,发挥优势,适应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也可与国外跨国公司结成战略性联盟,成为跨国公司价值链一环,在合作中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从而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损失。 二、跨国经营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内部利益问题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给国家带来的经济利益是综合性的。 第一,资源转移效果。直接地从国外取得低成本的自然资源供给,间接地享受东道国当地资源供给和基础服务。中小投资企业可以以当地厂商的资格取得东道国提供的流动资金供给、能源供给、原材料供给和交通运输、通讯等各种基础服务,由此创造的经济收入,除部分转化为工资和税收提供东道国分享外,相当部分可转化为我国投资的利润收入,还可吸取和传输国外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知识;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我国在50多年的经济建设中,建立起了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产业结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一些传统产业部门乃至部分新兴产业部门已进入或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这些部门一方面日益面临国内需求升级,市场饱和乃至衰退的困扰,另一方面又面临国内收入结构变化、工资成本不断升高的压力。国内产业结构的高阶化要求逐步压缩这些传统部门,以利于资源的最佳使用。而与此同时,这些部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在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有着较大的市场。在国内生产、产品出口受到较多贸易壁垒限制的条件下,通过跨国直接投资将有利于这些成熟产业的调整和转移。这些产业的部分外移,既使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得到利用,又为国内产业更新提供了外汇资金来源; 第三,国际收支效果。对外投资在短期内意味着资金的外流,因此对投资国本身的国际收支总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从长期看,跨国经营在增加国家外汇收入方面有以下积极作用:直接创造外汇利润;带动和扩大产品出口,间接地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带动和扩大劳务出口,增加和扩大非贸易外汇收入,境外企业进行的反向投资以及联络介绍外商对华投资,可增加外汇流入,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第四,市场竞争效果。跨国直接投资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当事双方国家的市场竞争结构。尽管直接承受竞争变化压力的主要是企业,但市场竞争对跨国企业产生动力与压力,也会对国内经济的活力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一些率先跨国发展的中小企业,将会因为在国外取得了新的市场空间,或者取得了稳定的资源供给或新的技术资讯,而大大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使其竞争地位发生跃升,从而使国内竞争对手感受到新的压力。这将迫使国内竞争者或者也采取跨国发展的行动,或者迫使它们改进经营,加强研究与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在国内市场应付挑战。 中小企业在现有资产利用和国内市场限制双向约束下的跨国经营,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企业内部利益的实现是有利的。企业内部利益表现为: 第一,企业经营者利益。通过法定程式确定的企业经营者,承担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责任。企业产品市场的扩大和巩固,企业资产的充分利用和不断增殖,是经营者最为关心的两大问题,企业的跨国经营对解决这两大问题都有着重要作用; 第二,企业职工利益。企业市场的扩充套件,销售规模的扩大,意味着职工工作机会的增多和收入的增加。在企业国内规模不变或者扩大的情况下,企业职工将始终是本企业跨国经营直接利益的获得者。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要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企业内部利益的关系。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依然遵循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要考虑跨国经营利益实现的溢位效应,能够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带动其它企业跨国投资,引导和介绍外商来华投资,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外汇收入。另一方面,国家利益的实现对中小企业内部利益的实现有促进作用,能增强中小投资企业在东道国的政治地位,可保护其内部利益的安全获得。 三、跨国经营的决策和风险问题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要兼顾效益和风险。投资收益与风险共生,中小企业在经历国内多年的投资发展,大多已认识到了这点,但对国外经营风险大于国内却认识不足。跨国经营是一种对外直接经营方式,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简单外延,而是企业经营组织和经营要素的跨国拓展和优化,它的经营系统直接置身于国际市场环境之中。在享受东道国一定程度的国民待遇的同时,也要受更严格的政策和法律约束,其经营行为风险会更大,不仅要面临自然风险,还要面临价格风险、销售风险、财务风险、外汇风险、人事风险、技术风险等经营风险,更要面对国有化风险、战争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资金移动限制等政治风险,以及制度差异风险、文化差异风险等不确定性更大的风险。 中小企业往往受自身人力、财力、物力条件的约束,对东道国的金融政策、外汇管制、税法、劳工法律、资金管理等了解不全面,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反应不敏感,难以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以减少和转移风险带来的损失;一旦风险来临便无法应对,就难以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因此,中小企业在作出跨国经营决策之前要对东道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巨集观投资环境进行国别比较,也要对两国的比较生产成本、企业特有要素收益、出口销售的额外成本、国外生产的额外管理与协调成本等微观条件进行比较,按照跨国经营决策模型等科学方法作出决策,力求把安全度高,获利大的国家和地区的专案确定为直接投资物件。 四、跨国经营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对外投资所占资源的比重要比大企业大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它们总是希望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这是扩充套件自身规模的必要过程。它们会避开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的长期目标,侧重能很快带来收益的短期专案。这样一来,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产生一定的收益,投资回收快,但从长期看,企业投资缺乏长期目标,很难把握未来可能出现的机遇,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不仅不能扩大市场占有率,甚至已有的市场都可能失去。因此,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转子马达论文

现在每一款智能手机都内置震动马达,它主要的作用是让手机产生振动效果。在日常使用手机中,当你轻敲键盘、指纹解锁、 游戏 时,震动都提供了更好的人机交互性。近些年各大手机发布新手机相互竞争,除了处理器、屏幕和系统不断升级外, 手机振动 马达也在不断的升级,带来更好的震动体验。手机震动马达分为转子马达和线性马达。转子马达是由一个电机带动一个半圆形铁块而产生震感,转子马达的优势是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缺点是占用空间比较大,转动反应慢,震动无方向性,震感不明显。以前大部分智能手机都是转子马达,现在的旗舰手机大多都不采用转子马达了。线性马达又可以细分为横向线性马达和纵向线性马达两类,横向线性马达除了震动以外还可以带来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位移感,而纵向线性马达则可以视为转子马达的升级版,拥有震感紧凑、即停即止的体验。线性马达相比转子马达的震动效果更丰富,功耗也更低,但是价格昂贵。 那么线性马达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体验? 现在很多的手机厂商都采用了线性马达,考虑到成本的问题,一般都是常用的纵向线性马达,如小米6、小米8、一加6、坚果R1等。在振动细腻度和体验方面传统的转子马达要好不少。OPPO Reno采用就是横向线性马达,当你打开Reno 10倍变焦版的摄像头,慢慢的滑动变焦或者调整专业参数时,自带的线性马达配合ColorOS 6的震动调校,会模拟出微妙的模拟阻尼感,让使用者有种转动镜头的错觉,十分的逼真。一加7 Pro上搭载了一颗目前安卓手机里尺寸最大的横向线性马达——Haptic振动马达,据悉其拥有超过200%的振动量提升,触控反馈延迟做到了毫秒级别,一加7 Pro一瞬间充满肌肉感。

振动马达有个半圆形的东西叫转子马达。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转子马达是由一个电机带动一个半圆形的铁块来产生震感的,这个半圆形的东西就是转子马达。马达为电动机、发动机。工作原理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

1.电磁式直流电动机 电磁式直流电动机由定子磁极、转子(电枢)、换向器(俗称整流子)、电刷、机壳、轴承等构成, 电磁式直流电动机的定子磁极(主磁极)由铁心和励磁绕组构成。根据其励磁(旧标准称为激磁)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串励直流电动机、并励直流电动机、他励直流电动机和复励直流电动机。因励磁方式不同,定子磁极磁通(由定子磁极的励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规律也不同。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与转子绕组之间通过电刷和换向器相串联,励磁电流与电枢电流成正比,定子的磁通量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转矩近似与电枢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转速随转矩或电流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其起动转矩可达额定转矩的5倍以上,短时间过载转矩可达额定转矩的4倍以上,转速变化率较大,空载转速甚高(一般不允许其在空载下运行)。可通过用外用电阻器与串励绕组串联(或并联)、或将串励绕组并联换接来实现调速。 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与转子绕组相并联,其励磁电流较恒定,起动转矩与电枢电流成正比,起动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倍左右。转速则随电流及转矩的增大而略有下降,短时过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倍。转速变化率较小,为5%~15%。可通过消弱磁场的恒功率来调速。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接到独立的励磁电源供电,其励磁电流也较恒定,起动转矩与电枢电流成正比。转速变化也为5%~15%。可以通过消弱磁场恒功率来提高转速或通过降低转子绕组的电压来使转速降低。 复励直流电动机的定子磁极上除有并励绕组外,还装有与转子绕组串联的串励绕组(其匝数较少)。串联绕组产生磁通的方向与主绕组的磁通方向相同,起动转矩约为额定转矩的4倍左右,短时间过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倍左右。转速变化率为25%~30%(与串联绕组有关)。转速可通过消弱磁场强度来调整。 换向器的换向片使用银铜、镉铜等合金材料,用高强度塑料模压成。 电刷与换向器滑动接触,为转子绕组提供电枢电流。电磁式直流电动机的电刷一般采用金属石墨电刷或电化石墨电刷。 转子的铁心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一般为12槽,内嵌12组电枢绕组,各绕组间串联接后,再分别与12片换向片连接。 2.永磁式直流电动机 永磁式直流电动机也由定子磁极、转子、电刷、外壳等组成, 定子磁极采用永磁体(永久磁钢),有铁氧体、铝镍钴、钕铁硼等材料。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圆筒型和瓦块型等几种。录放机中使用的电多数为圆筒型磁体,而电动工具及汽车用电器中使用的电动机多数采用专块型磁体。图18-12是两种永磁体的磁路示意图。 转子一般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较电磁式直流电动机转子的槽数少。录放机中使用的小功率电动机多数为3槽,较高档的为5槽或7槽。漆包线绕在转子铁心的两槽之间(三槽即有三个绕组),其各接头分别焊在换各器的金属片上。电刷是连接电源与转子绕组的导电部件,具备导电与耐磨两种性能。永磁电动机的电刷使用单性金属片或金属石墨电刷、电化石墨电刷。 录放机中使用的永磁式直流电动机,采用电子稳速电路或离心式稳速装置。 3.无刷直流电动机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来实现电子换向的,即用电子开关器件代替传统的接触式换向 器和电刷。它具有可靠性高、无换向火花、机械噪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档录音座、录像机、电子仪器及自动化办公设备中。 无刷直流电动机由永磁体转子、多极绕组定子、位置传感器等组成,如图18-13所示。位置传感按转子位置的变化,沿着一定次序对定子绕组的电流进行换流(即检测转子磁极相对定子绕组的位置,并在确定的位置处产生位置传感信号,经信号转换电路处理后去控制功率开关电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绕组电流切换)。定子绕组的工作电压由位置传感器输出控制的电子开关电路提供。 位置传感器有磁敏式、光电式和电磁式三种类型。 采用磁敏式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动机,其磁敏传感器件(例如霍尔元件、磁敏二极管、磁敏诂极管、磁敏电阻器或专用集成电路等)装在定子组件上,用来检测永磁体、转子旋转时产生的磁场变化。 采用光电式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动机,在定子组件上按一定位置配置了光电传感器件,转子上装有遮光板,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或小灯泡。转子旋转时,由于遮光板的作用,定子上的光敏元器件将会按一定频率间歇间生脉冲信号。 采用电磁式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是在定子组件上安装有电磁传感器部件(例如耦合变压器、接近开关、LC谐振电路等),当永磁体转子位置发生变化时,电磁效应将使电磁传感器产生高频调制信号(其幅值随转子位置而变化)。 非原创··但可以给你更专业的理解马达·

四川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研究论文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有关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论文提纲,希望能帮到大家。

目前已进入新经济时代,民营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在战略思路和实践方面超前于一般企业,只有这样民营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那些在发展过程中“无战略”或战略管理方面滞后的民营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大量的事实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研究和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企业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优势,基于自身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有效协调自己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全方位的综合因素出发,对自己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所进行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即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德鲁克曾简单的说,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就是回答“企业是什么?企业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

二、企业发展战略的作用

(一)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行动的指南

企业的任何行动都得服务于它的战略,不能在战略产生之后还跟着热点走。前一段时间部分民营企业不切合实际,“纳米”热了跟着“纳米”走、“网络”热了跟着“网络”走、“生物工程”热了跟着“生物工程”走,炒到最后,只有概念而没有产品。

(二)企业发展战略是约束企业的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主要规范

目前因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制订长期发展规划,所以对职业经理人就没有这项考核的指标,经理人只顾企业的眼前利益,拼设备、耗资源,从不考虑企业长期的发展问题,这样就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

(三)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自觉行为所依据的基础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自主行为,其行为的依据都是这个发展战略,因此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有科学性而不要有随机性,一旦企业的发展战略制订后,它就会作为企业未来很重要的判断企业经营行为和选择经营方向的一种基本依据。部分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决策权往往集中在老板一个人的手中,因此极易造成决策失误。

总的来说,要制订企业发展战略,就必须把它作为企业行为的基础,判断企业行为是否合理的依据就是它。从管理制度的观点来讲,企业发展战略就不只是目标,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规定了一个企业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确定企业应该怎么走。

三、企业发展战略内容的研究与制定

近两年的经济情况表明,中国已进入“过剩经济”时代,资源不像以前那样容易获取,市场趋于饱和状态,这就要求中国的民营企业在面临权力构造、市场培养、能力形成、世贸冲击四重压力下寻找和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从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民营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应从产业发展战略、市场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资本融通发展战略、资本运营发展战略等六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一)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如何选择,首先要明确企业在未来的产业定位上是搞一个产业、还是搞多个产业,即选择专业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战略;其次还要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地域选择范围问题。

1.发展战略经营领域的选择。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中国企业的问题木在于需不需要搞多元化,而在于企业自身有没有搞多元化的'能力”。也就是说企业是否走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道路,应取决于当时企业的成长期和成长环境。如果企业处于成熟期,同时该企业目前发展的产业拥有扩张的力度和发展的空间,那么这个企业就完全可由专业经营走向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

2.发展战略地域范围的选择。

(l)同行业领先企业。在行业前景看好的条件下,应坚持走专业化经营发展战略,并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在经营地域上不断扩展,从局部到全国,从全国到跨国;在行业前景不看好的情况下,应选择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选择相关性较高的目标进人,并逐渐实现在目标行业内居领先地位。

(2)全国范围内的领先企业。这类企业首选战略应该是跨国经营,将其在中国积累的能量扩展到可释放的国家或地区。

(3)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这类企业应该坚守自己现有的行业领域和地区范围,选择同行业中的领先企业作为标杆,主动地运用标杆瞄准策略,使自己在现有的行业领域或地域范围内获得较好的市场地位。

(4)面临困境的企业。这类企业的战略绝大多数是分离、重组、出售或破产清算,也就是说需要重新调整产业定位。

(二)市场发展战略

所谓市场发展战略,实际就是企业开拓和争夺市场的全部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其措施和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抢占统治权。抢占统治权的目标是争夺市场“领导权’战者是取得市场及产业垄断权。杜邦公司经过15年艰辛的科学研究之后,终于发明了一种真正的人造纤维一尼龙,该公司立即投入了所有的资源来抢占统治权,它开始建造一家又一家的化学工厂,并在传媒上大作广告,因此杜邦公司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塑胶业。

中石化集团、中石油集团,近期在全国的各大、中。小城市加速建立加油站,其目的就是抢占市场统治权,抵御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同行业抢占我国市场的风险。

2.模仿与柔道。模仿与柔道的思路是在原创者留下疏漏的地方入手进行攻击,从而占领市场。巧妙的“模仿”也是一种创新,因为它比原来的创新者更好地理解了创新的真正含义。个人计算机原是苹果公司的设想,但IBM公司利用这一设想着手设计了一种成为个人计算机行业的标准机器,以求垄断或至少是控制整个领域,结果就产生了PC机。

“柔道”的战略是用巧力以柔克刚。早在1947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就意识到晶体管即将取代真空管,当美国的各大制造商们还没有做好转化晶体管的产品时,日本索尼公司以万美元的低价从贝尔实验室的手中购得了晶体管的制造和销售权,最终占领了美国的收音机市场,索尼公司利用同样的战略进军电视机、摄像机的市场。

3.构筑要塞。“构筑要塞”的目的则在于“固守阵地”,使自己免遭外来者的挑战和入侵,其主要战术为“关卡战术”、“技术战术”、“市场战术”。

将“汉堡’做进标准的生产线,让全世界的人吃到味道完全一样的“汉堡”和“乃昔”,这就是麦当劳的标准,谁想用麦当劳这个标准,谁就需要付给麦当劳钱,也就是说麦当劳设置了这个关卡。另外,利用技术专利和特殊的销售手段,也可为企业构筑要塞。传播百年口味和美国百年文化,这就是风魔全球的可口可乐饮料,可口可乐公司自1886年就设置了由14种原料组成的可口可乐配方的关卡。

4. 创造新客户。创造新客户是~种商业新策略,主要目的在于推出“创新”。其主要手段:(1)创造实用性。如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和消费方式;(2)利用价格的优势。中国联通用户的增加,主要是价格优势的体现;(3)动态调整。“顾客就是上帝”,我们必须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调整我们的销售和服务思路;(4)满足客户的价值观。实施品牌战略、质量战略,让客户觉得值。

(三)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将新的知识与技术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价值。企业利润的活动,即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对所要实施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总体谋划,它具有全面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特征,其内容包括:

1.产品创新战略。产品创新是企业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创新。其步骤为:一是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到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功能?用户的需求是显在的、还是潜在的?用户的需求是上升、还是下降?需求的分布如何?等等;二是产品创意开发。企业从各个创意源中搜索,选择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创意进行综合评估;三是新产品实体开发。其内容为新产品实体设计、试制及产品的延伸;四是新产品商品化开发。其目的是将所开发的新产品变为市场上可以销售的商品,实现马克思所称的“惊险一跳”。

2.工艺创新战略。工艺创新的目的是保障产品功能、质量、结构、投入产出比及规模的要求;经济合理性的要求;产品可靠性的要求。

3.高新技术创新战略。高新技术创新是将高技术成果商业化,采用高新技术开发和生产市场所需的产品。高新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是企业要有富有创新精神的领航带路人;二是企业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根部技术”;三是企业要拥有掌握“核心技术”和“根部技术”的人才;四是企业内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五是项目选择是关键中的关键;六是企业尽可能地得到风险投资资金的支持;七是较快地进入市场;八是加强技术服务。

(四)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正确的实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是驾御好一个组织的最基本的手段。目前民营企业的领导人花在人的管理与进行人事决策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花在其他工作上的时间,因为没有任何别的决策所造成的后果及影响,会像人事决策与管理上出现的错误那样持久而难以消弥,这也是民营企业所面临共性的问题。因此,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l.工作能力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这就一方面要求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不断提高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在培训员工上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伸为宪法》也好、《远大宣言》也罢,都是将企业的文化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之中,其目的就是确保员工融入独立的企业文化体系之中。

2.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我们的民营企业往往用很高的条件去引进外边的人来,其后果会造成引进与培养中出现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负作用,实际企业的内部就有这样的人才,其实一些国际著名的公司是极其注重培养内部人才的。

3.流动与引进相结合。企业人员相对的流动则会促进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但流动过速会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4.工作性管理和非工作性管理相结合。要将员工融入于企业之中,就要对员工非工作性的活动有所了解,甚至进行管理。目前部分民营企业在放长假期间宁可拿钱组织员工搞一些集体活动,这对一些关键性的人员尤为重要。

5.人力资本管理与普通员工管理相结合。将企业的“人员”转变成“人才”,也就是说将企业的每位员工的能量尽量释放出来,这就要求人力资本管理与普通员工管理相结合,二者不可忽视。

(五)资本融通战略

资本既包括债务资金,也包括资本资金,而资本融通既是债务资金的融通,也是资本资金的融通。所以资本的融通战略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债务资金与资本资金的关系。债务资金与资本资金形成了企业的资产。如果这两个关系处理不当,对企业就会有消极的影响。因为债务资金过高时,往往债务会拖死这个企业,如韩国大宇汽车的资产负债率超过300%以上,企业出现危机时,债权人立刻出面干扰,要求撤回资金,造成企业因资金的短缺而被迫停产;另一方面,还会造成企业为银行打工的局面。当然,资本资金太高,往往体现在社会资金 的利用似乎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用,对社会的资源利用率不高。

2.不同种类的债务资金的相互关系。企业债务有银行债务、财政债务、公众债务、社团债务、法人债务等。其中银行债务和财政债务的风险要小一些,但是公众的债务风险要高一些。同时,从使用的成本看,银行债务的成本要比公众债务的成本小。另外,从对内债和外债的风险分析看,因为外债受汇率的影响,而且外债到期必须还,因此外债的风险比内债要大一些。但不同债务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最好是不同债务之间形成一定的合适比列。

3.不同种类资金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资本金的构成由法人、机构和自然人共同出资是比较合理的,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资本金的集中度和分散度的比例关系。目前,国内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局面普遍存在,国有股减持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老板的股权过于集中的局面也必须相对的改变,这样可使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实际上把处理好资本金的关系,作为搞好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切入点,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制度。

(六)资本运营战略

企业要加速发展,就应当由生产经营的领域扩展到资本运营的领域。对于民营企业的老板,就应当由“企业家”转变成“资本家”。东方集团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走了一条从最初的房地产业、企业上市、资产重组、最后涉足金融领域的道路。一般来讲,资本运营战略的选择实际上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1.资本运营的目标。资本运营的目标:一是为企业体制和企业生产结构服务的目标。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都会涉及到自己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问题,因而要利用资本运营为自己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服务;二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目标。部分企业为了扩张自己的生产经营,搞资本运营是一条快速的捷径;三是为企业的利润增长直接服务。买卖企业也好,甚至进入资本市场炒股也好,就是为了直接使利润增长。

2.资本运营的方式。资本运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资产重组;二是资本交易。如果为了实现改制、结构调整和为自己的生产经营服务为目标,那么往往就选择资产重组的方式;如果要是为了直接获取利润,那么就选择资本交易的方式。 3.塑造资本运营的平台。如果没有资本运营的平台,就很难搞好资本运营这项工作,所以搞好资本运营就要塑造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资本运营平台。建立资本运营的平台有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进入并控股金融机构;二是拥有相应数量的上市公司;三是进入并控股相应的基金。这样就给资本运营做好了进口和出口的准备。

总之,以上六个方面浅谈了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定,同时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前景,一是加入WTO的规则肯定对民营企业经济会有良好的影响;二是国企改革也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发展;三是西部开发给民营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四是北京申奥的成功给民营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因此,民营企业要认认真真地研究和切合实际地制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而确保民营企业能够健康良性的发展。

浅析企业文化建设提 纲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的关系(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二)正确区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三)正确把握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二、如何搞好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一)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二)创新文化(三)培养敬业乐群精神(四)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五)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三、怎样发挥企业团队精神(一)团队精神概述(二)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的原则(三)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发挥团队精神浅析企业文化建设摘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有无自己特有的先进文化,如何处理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特别是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对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团队精神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通过“文化优势”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推动力,它反映和代表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精神,凝心聚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沉淀、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迈进文化管理阶段的时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促使企业和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谋求企业生存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还是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渠道,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改善,尤其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有无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更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企业团队精神对于企业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了企业的前途。目前,在我国各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关键之一就是要培育企业的团队精神。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的关系(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有互相渗透影响的相同部分,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之处。(二)正确区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第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同点。1 、工作目标相同。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2 、工作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对象都是企业的全体员工。3 、工作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4 、工作内容相似。一是在经营行为方向,建立和坚持行为准则、企业道德,维护企业信誉,树立良好形象,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合同。二是在价值观方面,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统一,注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三是在企业精神方面,强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持旺盛的劳动热情。第二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1 . 内容不同。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培养企业精神、确定企业目标、树立企业形象等,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路线政策、形势任务教育等方面的教育。2 、主导力量不同。企业文化的优劣及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素质。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对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党建水平。(三)正确把握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第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新的理论,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文化,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最佳效益,促进其发展。第二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避免企业员工出现“精神危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划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1 、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发展为出发点。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2 、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物质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因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强化;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要靠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保证;企业文化的发展进步,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推动促进。总之,只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更新观念,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就会有一个新的提高。二、如何搞好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我国企业管理学方面的大家余世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公有的价值观,是一种企业内部共同遵守的原则、共有的认识,是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合力之纽带,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国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将会制约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迅速,而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民营企业要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地改进。(一)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既要注重企业文化形式建设,更要完善企业文化的内涵,民营企业多注重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忽视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形式是重要的,其内涵需要通过形式才能体现出来,但是其形式如果没有体现内涵就会显得很空洞,没有实际意义。企业文化“有形”的一面很容易做到,而“无形”的一面则较为困难,且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厂房的面貌,改善企业的工作环境、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加强领导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以及设计效果更佳的企业形象等来完善“有形”企业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则要求企业关注需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并根据员工的职业取向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帮助他们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构筑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实现其自我价值,从而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二)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三)培养敬业乐群精神所谓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执着的追求与热爱,让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所谓乐群,就是与全体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奋斗。敬业与乐群密不可分,只有人人敬业,才能激发创造热情,减少内耗,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创业环境。形成人人敬业的局面,企业才会打造出自己的精品。当然也有必要引入“刚柔相济”、“严爱相融”的管理理念。首先,建立刚性的管理制度。因为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决定了人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难以办好的。其次,营造宽松融洽的环境。一个企业只有刚性理性的制度,缺乏人性化、人情味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应当融入“爱”的管理理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就是对企业员工关心爱护,为员工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员工发展空间的创造以及财富的合理分配等。企业通过爱与和谐的氛围,将员工凝聚起来,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就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增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四)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塑造杰出的企业家精神,借鉴国外的成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民营企业塑企业家精神。民营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位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就需要具备企业家的优秀素质,包括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决策水平、技术业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尤其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五)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只有通过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的变革,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就企业的发展趋势来讲,企业文化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要有学习规划和目标。通过内培和外训,将员工教育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同时作为企业文化带头人的企业家更要对新的企业文化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去影响和带动员工,使员工看到这种新型文化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给员工带来利益,把这种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学习文化根植于每个员工心中,努力打造百年企业文化。总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增强对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促进这项工作,将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怎样发挥企业团队精神(一)团队精神概述所谓企业文化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所有好的员工都心悦 诚服接受的行事准则——一种“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自豪的想法。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的主要内容有企业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等几个方面。目前,在我国各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关键之一就是要培育企业的团队精神。1.团队:所谓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的一种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组织形态。2.团队精神:作为组织灵魂的团队精神,一般是指经过精心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并为团队所有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团队成员对本团队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也蕴含着对本团队的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与希望,折射出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成为凝聚团队成员的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具体来说,团队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团队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与一体感。(2)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及共为一体。(3)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尽心尽力。人们在一起工作,因为某种目标的被组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团队组织,社会中常见的团队组织有篮球队、足球队、医疗队、企业团队、交响乐队等,企业团队是各种社会团队中的一种。有的团队组织松散,效率不高;有的团队紧密团结,卓有效率,配合协调一致。有效率的团队组织具有如下作用:1.团队可以形成合力,产生团队组织大于个体简单相加的力量,可有效地达到目标。由于团队组织的合力可以产生大于个体简单相加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力量,可以使用较少的人力达到较高的绩效,因此企业中许多工作都采用团队组织来完成。例如企业要达到开拓市场、改善产品品质、优化客户服务,缩短产品开发流程等目标时,采用团队组织可以有效地达到目标。2.团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团队组织的成员各自优势不同,知识、能力也不同,可以形成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互相启发的整体优势,产生能力得到强化的结果,企业的竞争优势因而也加强。团队成员在团队组织中也有机会提高能力,发挥潜力,成长成材,在完成挑战性的工作中使能力得到培养和加强。3.团队可改善员工与企业关系,可培养员工的合作与协作能力。团队可改善员工与企业关系,由原先“支薪型”员企关系变为“共同型”员企关系,员工不再以只干一份工,只出一份力,只拿一份薪水为唯一目的,员工的精神状态由“离散型”转变为“聚集型”,同时培养了员工的合作与协作能力。现代化的生产更强调合作与协作的能力,在团队组织中就可以培养成员的合作与协作能力。团队成员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为共同达到目标的理想所激励。缺乏合作与协作意愿的队员将不受团队的欢迎,大家不愿与他共事。(二)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的原则从上述来总结,企业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塑造和培养团队精神,可以有效防止军心涣散,克服产生离心力和出现一盘散沙的状况。理想的团队组织是有效率的,能不断产生创新的、具有良好合作与协作能力的组织。良好的协作不仅要求有制度上的协作,而且也要求有理念上的协作,即要求员工要用团队精神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塑造团队精神必须强调协作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原则。1. 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协作原则。2. 塑造团队精神,要坚持优势互补原则。3. 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4. 塑造团队精神,要重视发挥团队个人能力与依靠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原则。(三)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发挥团队精神从整体上说,发挥企业的团队精神必须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 “一手抓硬管理,一手抓软管理,软硬兼施”。硬管理主要包括:确立企业目标,建立科学的激励体系,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等内容。软管理指:企业如何通过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工作氛围;如何选拔人、充分地尊重人、培养人、爱护人,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引导员工参与管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塑造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等。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而配套的措施,而且各方面应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使企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一个企业要吸引人,要使被吸引的人乐于热情而积极地工作,就要使这些人形成一个有效的群体,即形成团队精神。它的第一任务就是要确立一个目标,这个经营目标是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确立目标的关键是一定要明确而合理。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奋斗方向,在对目标认知与共识的基础上,才能鼓舞人们团结奋进的斗志。目标不能空洞,要导向明确、科学,要深入到每个员工的脑海中,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通过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整体。综上所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的作同时,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为重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参考文献】[1]余世维.企业变革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王成荣.企业文化大视野[M].人民出版社,.[3]李宗红,朱洙.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4]屈燕妮.论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塑造[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5]胡新贵,王德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境及其救治[J].经济师,.[6]《企业文化与CI策划》 张德、吴剑平 2008. 5[7]《企业文化生存指南》 埃德加 H.沙因(美)2004。5

民营企业论文篇1 浅谈民营企业发展中 财务管理 问题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营企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民营经济的支柱。本文就民营企业发展中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剖析了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相关国家政策的鼓励,民营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民营企业顺应这一潮流,也开始茁壮成长,为经济增长、创造税收、增加就业岗位等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只是较为乐观的一个方面,虽然民营企业开始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先天不足和缺陷,开始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其中财务管理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1民营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对财务管理重视力度不足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作用,同时受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财务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在民营企业中,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一个集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的组织,企业老板不仅是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集权现象极为明显,但是大多数经营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科学方法了解并不多,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风险管控、时间价值、机会成本等多种概念理解不清晰,所以企业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财务管理和监控不严格,甚至有部分会计信息失真,也不能建立起健全的审计部门,或者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相关财务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缺乏制度意识,对相关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第二,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着部分漏洞,不够细致和严密,不能适应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度;第三,即使有部分企业建立了制度,但是对于制度的落实并不关注,执行力不足,制度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第四,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缺失,对于资产的管理力度不足。 资金筹措能力较差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抵押难、担保难,对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带来了较大的阻碍,资金筹措能力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民营企业缺乏独立的审计部门,未能制作企业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民营企业难以审查财务信息;其二,企业负债过多,降低了企业的信用等级,融资信誉降低,融资难度加大;其三,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国家未设立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不大,也有部分银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民营企业贷款的热情度不够,也在一方面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贷款难度。 投资管理能力不强 在民营企业中,企业投资的随意性较大,对投资方向的把握度不够,缺乏科学性;同时缺乏战略性的规划,更多是追求短期的利益;另外,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更多的投资资金来源于贷款,为了更好地降低投资风险,会尽可能快的收回成本,在规模扩张上一般考虑得较少。 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 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家族操作方式较为常见,因此监督管理不够健全和完善,多数的企业并未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甚至会将审计视为内部经济检查,容易引起职工情绪,影响员工结构的稳定性,削弱了管理层的权威,也影响到了企业内部的自主经营权。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已设置对应的审计部门,但是审计部门的权力并未作出特殊的规定,难以保证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导致审计部门的设计也多是流于形式。 2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决策模式较为单一 在民营企业中,企业的老板控制着主要的财务,独断专行色彩较为浓厚,因为民营企业在创始阶段,公司大多数的资产基本掌控在老板手中,因此经营权和所有权集中的现象较为普遍,多是由老板单独决策的,这样集权式的经营模式在财务管理极为集中,这样财务内容比较单一,更多将财务管理局限于财务控制之上,但是控制力度又不够,具体体现为决策审核程序不规范、预算体系不够健全、职责划分不清晰,缺乏有效的监控,控制不够全面,面对突发状况不能提出及时有效的改善。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起始阶段人员多是内部招聘,因此公司会有许多有血缘关系的人就职于公司,对于他们所谓的外人不够信任,尤其是财务这种重要的岗位多会安排亲戚就任,选择他们认为放心的人,但是这样人员的从业素质就难以得到保证了,很难留住有专业素质的财务人员,即使管理者想要做好财务的管理,但是也力不从心,不具备能够管理的能力。 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民营企业中, 企业管理 者更多的是应用已有的 经验 来进行决策,这样决策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强,方便快捷,但是决策的方式较为草率和粗糙,对相关信息没有进行一个全面的收集,系统性与全面性不足,而且相关财务人员的参与度不足,难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财务管理方式不先进 在当前的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更多的局限于财务核算,对于财务计划、财务预算、信息收集以及财务系统的建立还没有完善。 3改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拓宽民营企业融资 渠道 一方面,建立健全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该体系作为中介机构,不得收取任何中介费用,以承担服务职能为主,不得增加民营企业的额外操作成本,尽可能的为民营企业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基金会,通过向金融机构或者民营企业的人员收取会费,对基金实行封闭式的管理,给予民营企业发展一定的资金支持。 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一方面面临着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机遇,企业可能会蒙受一定的损失,但是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规模化的发展。因此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对不确定的事物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并且有一定的预见性,采取有效的 措施 加以规避,将风险控制到最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确定资金管理责任制。同时企业在筹资上也要做好合理的规划,确保合理的筹资结构,在适当的负债能力下来筹措资金,不可急功近利,贸然增加投资风险,并将资金投入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都考虑其中,核算好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控制好资金的分流情况,防止资金的无端流失。第二,健全财务分配和利益分配机制,防止人员的投机主义和寻租现象产生,防止人员外流和技术断层现象的产生。第三,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将危险防患于未然,民营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学会收集多方信息和情报,了解市场行情和动态,更好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风险,将异常消灭于萌芽之中。 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极为重要,而资金管理又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忽视,因此必须将财务管理更好地内化于企业的管理制度当中,并在各个职能部门中得到落实。另外企业开展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离开资金,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对资金的周转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将资金管控到位、认识到位,从而落实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 完善财务的监管工作 在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做好内部审计与监督,一方面在财务流程上不可马虎,做到规范标准,对于一些重要的经营活动或者企业决策,都应该将财务管理纳入其中,应用科学的财务处理流程来对项目或者决策进行评估,并把好资金的审核关。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有健全的财务体系和财务制度来做好支持,尤其是内部审计,应用审计职能对企业经营活动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化解危机,通过提升整个团队的财务管理水平来优化企业的经营决策。 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 在目前的民营企业中,大多存在着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企业内部领导腐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制作假账、弄虚作假、伪造事实等现象时有发生,虽然这些都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员素质,由于人员素质较低才导致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刻不容缓,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 教育 ,强化财务人员的科学规划意识和内部监督意识,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当然加强人员素质建设,首要条件就是从领导做起,领导具备一定的示范效应,只有领导起到了带头作用,提高法律意识,具备法律观念,才能从根源上改变企业的财务混乱局面。在当前的民营企业中,财务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资金筹措能力较差、投资管理能力不强、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主要是由于决策模式较为单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决策缺乏科学性等原因决定的,需要从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完善财务的监管工作、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来解决企业财务问题,推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磊.中小型民营 企业战略 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2]张晓勇.山西省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4. [3]赵岩.民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 [4]张桂红.民营企业上市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5]陈忠法.浅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 企业 文化 ,2012(11). [6]邹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5). [7]石锋.初探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7). [8]裴智聪.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08). [9]王希燕.财务管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遇到问题浅析[J]. 财经 界(学术版),2013(03). 民营企业论文篇2 试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大环境,使得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国有大型企业虽是我国经济支柱,但民营企业的破竹发展之势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创造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据工商联 报告 显示,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口达90%,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超过60%,可见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之大。民营企业随着发展开始不断寻求更为长远的目标。从以往的家族式管理治理模式为主到现在逐渐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扩张,其发展中诸多问题开始显现,如用人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等,使得诸多民营企业因此陨落且普遍寿命较短。 国美控制权之争案例正是民营企业在逐渐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典型案例,其反映出民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对的家族民营企业的原始风险以及创始人与经理人的控制权之争风险,为其他众多企业的转型改革敲醒了警钟,更加表明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实际上,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密切联系的,完善的治理结构作为健全的内控机制的基础,是推动内控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完善的内控也是健全的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和环节。因此,基于公司治理视角来研究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是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关键。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耦合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等通过执行具有控制职能的程序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等;公司治理是指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所有者等重要关系之间的处理权责划分的一个制度安排。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有效耦合是民营企业能够有效应对转型期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耦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的同源性—委托代理理论 内部控制的本质就是基于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经营者接受所有者的委托,为了达到增强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公允等目的,即通过经营者的行为来满足委托人所期望的利益最大化,而开展的内控工作和采取的诸多管理活动等。而公司治理更是基于企业两权分离导致的问题所采取的有关制度安排,合理安排企业的重要利益关系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所以,如何基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这一同源性理念来实现企业内控与公司治理的相互互动和耦合,事关企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2.功能交叉性和重叠性 首先从控制主体层面来看,公司治理链条重要节点包括总经理、董事会和股东;内部控制链条重要节点包括总经理、董事会、执行岗位和职能经理。可见,总经理和董事会是两者控制主体的共同部分。其次,激励与控制是内控与公司治理的共同基本控制方式。再者,从目标层面来看,两者虽然具体目标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根本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最终服务于企业的目标,都是为了追求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资产的安全完整等。 3.平台载体的统一性 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的内控来说,是否具有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决定了内控运行的效果。反过来,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合理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完整。对于公司治理来说,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与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也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一个完善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共同努力,各尽其责,充分认知内部控制机制对于不同岗位职员的不同角色要求,认真承担起其角色应担负的职责。同时,不仅仅是要做到企业信息的及时下达,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的准确上传以及企业内外的畅通沟通和传达。 三、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股权配置不合理 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是由以前的家族式企业发展过来的,民营企业在成立初期往往面对融资难等问题,所以多是通过家庭内部成员来筹集资金,应对民营企业成立初期的诸多风险。同时家族治理既能够降低企业资源成本又能够迅速建立共同利益目标,种种优势使得家族模式成为许多民营企业初期成立时的共同选择,并且一直影响到民营企业后续的长远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所有者占有资本占到独资、合伙和公司这几种形式的民营企业公司资本的76%左右,股权高度集中是民营企业的突出现状。 2.内部人控制风险突出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人主体日益多元化,内部人控制风险越发突出。表现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吞噬、侵害所有者权益等行为。在民营企业的经营决策中,获取信息占优势的一方则能够更大程度上获取决策权,内部人控制则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被损害,更难以获得决策权。这种大股东权益最大化既不利于企业的转型改革,更不利于民营企业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内部监督不到位,缺乏激励约束机 制监事会是监督企业董事会及经理的重要部门,我国民营企业许多监事会选聘机制的流于形式使得其不能充分行使其监督职能。同时,缺乏专门的内审机构和人员也导致内部监督的不到位。对于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没有采取很好的绩效考核以及奖金制度等一系列的激励和约束措施,使得民营企业在引入代理人之后,出现了代理人虚报信息等行为出现,不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 4.人事管理不科学 民营企业的用人机制存在严重的任人唯亲现象,人事管理不科学。我国民营企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性,而且存在代理人道德风险等问题,使得我国多由家族治理模式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不愿意聘请外部管理人员来管理企业,所以多是任人唯亲,使得企业用人机制不科学,难以吸取众多的外部优秀人才,集思广益,共同促进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对于民营企业一些重要岗位的重要职责更是家族内成员担任,重要决策也多是这些家族企业人员控制。 四、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1.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合理平衡内部人利益 首先要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通过制定相关市场法规,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完善经理人市场来增强由家族治理模式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对执业经理人的信任度。同时要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善于引进外来优秀人才为企业所用,而不是任人唯亲。再者,通过建立配套的人才考核评估体系来加强对经理人及相关人员的激励和约束,以企业利益为己任,增强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2.健全监督检查制度 监事会作为监督企业董事和经理层的专门监督部门要充分行使其监督职责。首先,要加强对监事会成员的日常培训和学习,让每个成员充分认知自身职责所在,同时在培训和学习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休养,增强工作能力。其次,通过监事会的定期汇报工作来督促监事会职责的行使。再者,可以增设内审部门和人员以及利用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外审部门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通过设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监督董事会相关决策是否科学民主,以及经营层是否将正常落实到位。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是实现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 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提高一个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活力,从而增强企业业绩实现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于公司治理还是内部控制来说,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都是及其重要的。一方面可以采取有效的业绩评价机制,通过及时的跟踪记录来对人员工作进行评分,根据评分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既让优秀员工起到模范作用,又对犯错人员进行警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整个企业目标进行层层划分,分成若干小目标并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让每一位员工都切实感受到自身参与到企业目标制定和实现的过程中,从而激发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 4.完善内部控制 首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软实力,更是一种无形的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个别高管层就能执行的,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切实参与。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 规章制度 以及培训学习等,来增强员工对内控的认知和关注度,以及自我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在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从而实现企业内控目标和增强经营的效率效果。其次要促进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以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等为载体,来保障内部控制运行的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这种高效结合来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便于企业准确把握风险点,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实现内部控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博.浅谈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3:66. [2]刘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相互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72. [3]李维安,戴文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30. 猜你喜欢: 1. 有关民营企业创新论文 2. 企业成长论文 3.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4. 企业经营现状 5. 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