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燃料化学学报出版时间

发布时间:

燃料化学学报出版时间

燃料化学学报 [0253-2409]期刊名称:燃料化学学报RANLIAO HUAXUE XUEBAO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RANLIAO HUAXUE XUEBAO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0253-2409RHXUD8同行评议:是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5年版)《引证报告》2015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排序:其他化学工业 - 第1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排序:其他化学工业类 - 第2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排序:其他化学工业 - 第 1 位 主题分类:Chemistry: PetroleumEngineering: Fuel TechnologyEngineering: Petroleum EngineeringTQ41/TQ9:其他化学工业: TQ41/TQ9:其他化学工业

1 林励吾,梁东白,蔡光宇等.石蜡基石油馏分临氢异构化催化性能研究.燃料化学学报,1965,6:1932 林励吾,吴荣安,白玉珩等.络合法铂—锡催化剂的特性及其脱氢性能的研究.石油学报,1980,1:733 杨维慎,林励吾.无机陶瓷膜的制备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Ⅰ.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自然科学进展,1993,3(2):1824 Lin Liwu,Wu Rongan,Zang Jingling, et al. The active sites on Pt-Sn catalysts and their selectivity in n-hexane reactions. Proc. 8th . Catal.Ⅳ. Berlin: Verlag Chemie,1984. 5555 Yang Weishen,Lin Liwu,Fan Yining, et al. Surfac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upported bicomponent .,1992,12:267~2766 Tang Cailin, Zang Jingling, Lin Liwu. Role of oxygen and carbon dioxideon methane oxidative coupling over CaO and Sm2O3 . Catal. A:General, 1994,115:243~2567 李新生,徐杰,林励吾(主编).催化新反应与新材料.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燃料化学学报的出版社

《燃料化学学报》投稿须知 《燃料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主要刊载国内外燃料化学基础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内容涵盖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生物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应用催化等方面。本刊自2007年起与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合作,从每期出版的论文中选出4~8篇较好论文,出版到本刊英文电子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上。英文电子版期刊与印刷版期刊同步出版,英文电子版的版权归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有,由爱思唯尔负责其全球出版发行,通过爱思唯尔的ScienceDirect在线全文出版平台,向全世界相关的科研院所、大学、图书馆、公司及个人用户提供浏览和订阅。 1 投稿 本刊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中、英文稿均可。内容主要涵盖以下研究领域:能源转化和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化学基础研究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新能源和替代燃料合成的应用催化基础研究氢能、燃料电池、合成燃料、C1化学能源转化、利用中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化学基础研究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学报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报道学术价值显著、实验数据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快报迅速报道学术价值显著的重要研究工作最新进展; 研究简报主要报道研究工作中的部分或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综合评述一般为预约稿。系统介绍作者所从事的某一研究领域的工作及取得的学术成就,进行规律性概述,并能提出新的观点。 来稿请邮寄单位推荐信原件,请注明文稿无泄密、无一稿多投和署名争议等内容,并加盖公章。参考格式可从学报网站下载()。第一作者(或投稿作者)为研究生的,请在推荐信上加注导师(通讯联系人)签名。投稿论文内容为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时的主要工作,目前第一作者已到新的工作单位,且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新的工作单位的稿件,除需要第一单位的推荐信外,请附带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时单位的署名认可信,并加注导师的签名。 本刊将以收到推荐信原件的日期作为正式的投稿日期,并开始进行稿件的初审。若在收到作者电子稿后两周内编辑部仍未收到该篇稿件的单位推荐信,本刊将认为是作者自动撤稿。 单位推荐信邮寄地址:山西 太原 桃园南路27号 太原市 165信箱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燃料化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030001 2 稿件及出版 从收到推荐信之日起开始审理,一般在2~3个月内会有结果。对不宜采用的稿件我们将尽快通知作者。不刊用的稿件恕不退还。对于超过3个月未收到消息的稿件,可向编辑部查询。 接收稿件的出版日期,将根据文章的质量和修改稿返回日期,由编辑部决定。任何其他希望提前出版的理由本刊恕不考虑。 即将刊出的稿件,编辑部会提前1个月左右通过E-mail给作者发校对稿和版权转让协议(由于页码所限,每期会有3~4篇版面调整机动稿,被调整下的稿件将顺延至下期发表)。请作者在收到校对稿后7日内将校对意见通过E-mail返回编辑部,逾期未收到作者校对意见将视为对默认校对稿。经全体作者同意并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后,请在7日内将原件扫描后E-mail、或传真发送至编辑部,未签署版权转让协议的稿件本刊将不予发表。 作者投稿时不需要交任何费用。校对稿发出后将通知作者交论文发表费,论文发表费包括版面费(100元/页)和审稿费(150 元/篇)。论文发表费将给作者出具正式税务发票,发票单位为通讯联系人所在单位,所以务必请作者投稿时提供准确的通讯联系人及其单位。由于需要统一去我所财务处开发票,作者收到发票可能要耽搁1个月左右,请作者谅解。 经审查推荐录用为在印刷版和英文电子版同时发表的文章,编辑部将E-mail通知作者进行中文文章的翻译(英文文章亦通知作者),接到通知后,作者如在规定时间(3周)内完成文章的翻译并返回编辑部,将免收相应的印刷版文章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酬亦无。英文电子版无版面费、审稿费和稿酬),并酌致与稿酬相当的翻译费。 期刊印出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期刊2本和分装本10份。稿酬和赠送期刊将邮寄给通讯联系人(导师、付论文发表费单位)。对于其他额外刊物、分装本、正式稿件电子文本等要求,编辑部恕不回复。 3 稿件格式及要求 文章题目应明确简洁地反映研究成果的实质和特点,长短适宜,不使用不规范的缩略语、符号和代号,不常见的外文名语和化合物应写全称。 作者的工作单位应写标准全称;外国作者的姓名请写全称,名字部分不要缩写,单位请用中文写出单位名称、城市、国家和邮政编号。 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以下信息:(1) 基金资助项目的基金名称和项目批准号;(2) 通讯联系人及其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3) 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 中文摘要包括文章主要结论,要具体到数据,中文摘要不多于350个汉字。 英文摘要应比较具体(1) 英文摘要的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2) 英文摘要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关键词应在摘要后面给出,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一般选取3~6个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中英文词。 前言应简要说明下列问题(1) 在前言中简要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引出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特别是近2年的最新进展;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拟解决的问题及采用的方法和手段;(2) 介绍背景时不应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请引用本领域国内核心期刊上的优秀文献;(3) 对于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应引出前面已发表过的文献,以便保持信息的完整性;(4) 前言的篇幅不宜过长或过短,不应描述实验结果;(5) 文章中提到文献的作者时,只须写出第一作者的姓氏,多于一位作者时后加“等”或“et al”,文献编号紧接其后,如“Munroe等[3]”。 正文可以包括: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的观测结果、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实验部分”和“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分清层次,并加上适当的小标题。“实验部分”应较详细地描述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以使他人能够进行重复实验为准。试剂和仪器用中文标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及名称。催化剂应给出具体的组分及含量,如涉及保密,请先申请专利,待专利批准后再发表文章。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例如:(1) 物理量(斜体):浓度用小写c,压力用小写p,摄氏温度用小写t,热力学温度用大写T,产率w,选择性s,转化率x,化学位移δ,质量比m/m,摩尔比n/n,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 Ф;(2) 单位(正体):秒s(不用sec),分钟min,小时h,天d,浓度mol/L,压力Pa,长度nm,转速r/min,化学位移的单位是1(可不写,用ppm者应去掉ppm)。以ppm,ppb等表示某物质的含量是不确切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改为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Ф,摩尔分数x或质量浓度(g/mL)等;(3)特别注意“ppm”不能使用。 图表要避免重复,数目尽量精简,同一来源的数据只需用图或用表表达一次,能合并的图尽量合并,能用文字叙述时(如只有3~5个数据时)尽量不使用图表。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仅从图表及其标题和注释等内容就可获知有关实验对象、方法、条件及结果等信息。注意事项如下:(1) 图表中的图题和表题需中英文对照,其它文字均采用英文;(2)图表的标题应详细完整;(3)在图注和表注中给出主要的实验条件;(4)图表中若有缩写词或代号,就在第一次出现时在图注或表注中给出全称或解释;(5)图片与图中说明文字尽量分开。曲线分别用“a、b、c等”英文小写字母表示,曲线说明和符号说明等列于中英文图题下方。(6)文中各插图均为黑白图,尽可能采用origin绘图软件生成的文件。 具体参数如下:字体(Time New Roman)、字号(21); Format →Page →Graph1(Width: 20 cm; Height: cm) →Layer1(Left: cm; Top: cm; Width: cm; Height: 11 cm)→Line(Width: 1; Color: Black) →Symbol(Size: 6)(7)如有照片,请提供层次分明的黑白照片(最好提供单独的JPEG图形文件);(8) 对于那些没有数据而且虽经作者处理但图的质量仍较差的谱图(即由谱学仪器绘制的图),请作者提供其原始谱图或质量好的复印件。 参考文献的著录请参照下列格式:1) 总体规范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可参见表1按下面格式著录:[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 [J]—纸张期刊 [J/OL]—网上期刊 [M]—纸张图书 [M/CD]—光盘图书[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CP/DK]—磁盘软件[EB/OL]—网上电子公告表 1 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专著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报纸文章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J M C D R S P N Z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载体类型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磁带 磁盘 光盘 联机网络 纸张 数据库DB CP EB MT DK CD OL 不注明 DB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各类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 (列出全部作者). 章题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例: 郭小汾, 杨雪莲, 陈勇, 谢克昌. 垃圾中可燃物的燃烧动力学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 1999, 27(1): 62-67.(GUO Xiao-fen, YANG Xue-lian, CHEN Yong, XIE Ke-chang. Combustion kinetics of combustibles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J].J Fuel Chem Technol, 1999, 27(1): 62-67.)(2) 专著(书籍)、论文集[序号]作者. 书或文集名[M或C]. 版本(第1版不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例: 刘振海. 分析化学手册(第八分册)热分析[M]. 2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LIU Zheng-hai. Handbook of analytical chemistry-thermal analysis () [M]. 2nd ed.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1.)(3) 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作者. 论文或报告题名[D或R].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例: 李春义. 同位素瞬变实验方法的建立及Ni/Al2O3催化剂上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研究[D]. 北京: 石油大学, 1999.(LI Chun-yi. Mechanistic study on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over Ni/Al2O3 catalys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1999.)(4)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C]// 主编. 专著或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 赵增立, 唐兰, 马晓茜. 生物质的氮气等离子体热解研究[C]//第十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全国青年等离子体讨论会论文集.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156-159.(ZHAO Zeng-li, TANG Lan, MA Xiao-qian. Biomass pyrolysis in an argon/hydrogen plasma reactor[C]//Processings of 10th China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onference and youth forum on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National 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6-159.)(5) 专利[序号]发明人.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号[P]. 出版日期(年-月-日).例: 刘冠华, 左丽华, 舒兴田. 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 中国,1084101A[P]. 1994-01-01.(LIU Guan-hua, ZUO Li-hua, XHU Xing-tian.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plex catalytic material containing zeolite beta and silicon gel: CN, 1084101A[P]. 1994-01-01.)(6)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例: GB/T52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S].(GB/T528, Vulcanized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determination of elongation[S].)(7)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例: 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 (1983~1993). 英文版[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 html, 1998-08-16/1998-10-04.(8)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2002年1,配位催化与金属有机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何 仁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年2月2001年1,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乙烯齐聚 .张玉良,钱明星,何 仁.应用化学360,5⒅,2001(祝贺黄葆同院士,冯之榴教授80寿辰论文专集)2,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by (Dppe)MCl2[M=Fe(Ⅱ),Co(Ⅱ),Ni(Ⅱ)] Complexes/EAO .Zhang Yu-Liang,Qian Ming-Xing,He Re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115,12⑿,20013,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Catalyzed by MCl2(PPh3)2 Complexes/ EAO.Qian Ming-Xing,Zhang Yu-Liang,He Re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847,19,20014,(η5-4,7-Me2-Ind)2Zr(CH2Ph)2/烷基铝催化乙烯齐聚.张玉良,何 仁 .分子催化295,4⒂,20015,气相色谱法与化学法测定混合烷基铝中烷基置换反应的总速率.李宝军,王辉,何 仁 .分析化学 913,8(29),20016,Ind2Zr(OC6H4-p-Me)2和EtnAlCl3-n催化乙烯齐聚.钱明星,周 斌,何 仁,王 梅,黄勇,王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771,10(22),20017,锆配合物催化1-丁烯二聚反应研究.张玉良(博士生),李宝军(硕士生),何 仁(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6,4(41),20018,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by Cobalt(Ⅱ) Diimine Complexes/EAO .Zhou Bin,Qian Ming-Xing,He Ren.Advanced on Organometallic Catalysts and Olefin Polymerization in China andGermanyp1439,多氮螯合配位后过渡金属络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王 梅,钱明星,何 仁.化学进展 102 2⒀,200110,Regioselective trimeric cyclization of propylene to substituted cyclopentanes catalyzed by zirconocene complexes.Mei Wang,Hongjun Zhu,MingXing Qian,Cuiying Jia,He Ren.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131,(216),200111,Influence ofthe P,O-Bidentate Ligand on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Catalyzed by Iron Complexes.Wang Mei,Yu Xiao-min,Qian Ming-xing and He Re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228,2⒄,200112,等离子体作用下甲烷氢化偶联.代斌,张秀玲,张琳,宫为民,何 仁 .中国科学(B辑) 174,2(31),200113,等离子体-催化剂耦合作用下CO2的甲烷化研究 .代斌,宫为民,张秀玲,张琳,何 仁.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817,5(22),200114,Effect of hydrogen on the methane coupling under non-equilibrium plasma.Dai Bin,Zhang Xiu-ling,Gong Wei-min,He Ren.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637,1⑶,200115,Study on the hydrogenation couling of methane.Dai Bin,Zhang Xiu-ling,Zhang Lin,Gong Wei-min,He Ren,Lu Wenqi,& DengXinlu.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191,2(44),200116,CO2 的化学固定及碳酸亚烃酯的合成研究.季东峰,王辉,何仁 .燃料化学学报 486(29),200117,后过渡金属单、双齿膦配合物/EAO体系催化乙烯齐聚.何 仁,张玉良,钱明星.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应用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C5,,福州18,超临界条件下碳酸乙烯酯的催化合成.吕小兵,冯秀娟,何 仁 .中国化学会第七届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p9,,兰州19,Schiff 碱铝络合物/季胺盐协同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乙烷加成反应机理的研究.何 仁,吕小兵,王辉中国化学会第七届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p149,,兰州2000年 1,Syntheses of cyclic carbonates from carbon dioxide and epoxides with metal phthalocyanines as catalyst.Dongfeng Ji,Xiaobing Lu,Ren HeApplied Catalysis A; 203(2000),329-333(EI 0926-860X)2,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by diimine iron (Ⅱ) complexes/EAO .Qian Mingxing,Wang Mei,He Ren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160(2000),243-2473,The effect of cocatalysts on the oligomerization and cyclization of ethylene catalyzed by zirconocene complexes.Mei Wang,Rui Li,Mingxing Qian,Xiaomin Yu,Ren He.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160(2000),337-3414,Oligomerization and simultaneous cyclization of ethylene to methylenecyclopentane catalyzed by zirconocene complexes.Mei Wang,Yumei Shen,Mingxing Qian,Ren He.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599(2000),143-1465,Catalytic formation of propylene carbonate from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ropylene oxide.Xiaobing Lu,Dongfeng Ji,Ren He.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1(2000),589-5926,Dimerization of 1-butene via zirconium-based Ziegler-Natta catalyst.Weiping Zhang,Chen Li,Ren He .Catalysis Letters 64(2000),147-1507,Oligomerization of ethylene by Fe(salphen)/EAO catalysts.Qian Mingxing,Wang Mei,He Re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1(2000),99-1008,Study on the methane coupling under pulse corona plasma by using CO2 as oxidant. Dai Bin,Zhang Xiu-ling,Gong Wei-min,He Ren.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2(2000),577-5809,二茚基二芳氧基锆催化乙烯齐聚.钱明星,黄勇,王梅,秦国平,张玉良,何仁.应用化学 17(2000),96-9810,Ind2ZrCl2 (OC6H3-3,5-Me2)2-n/一氯二乙基铝催化乙烯齐聚的研究.钱明星,黄勇,王辉,王梅,秦国平,张玉良,何仁.分子催化14(2000),29-3211,二氯二茂锆合成方法的改进.钱明星,李宝军,伦中财,沈玉梅,何仁 .化学试剂 22(2000),179-18012,Kaminsky 型催化剂催化乙烯环齐聚反应的研究.王梅,李锐,钱明星,沈玉梅,王辉,何仁.化学学报 58(2000),666-66913,Interfacial tension behavior chracteristics of modified lignosulfonate-petroleum. sulfonate mixtures.张树标,乔卫红,王小华,李宗石,何仁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97-300,40⑶2000(EI 1000-8608)

1 林励吾,梁东白,蔡光宇等.石蜡基石油馏分临氢异构化催化性能研究.燃料化学学报,1965,6:1932 林励吾,吴荣安,白玉珩等.络合法铂—锡催化剂的特性及其脱氢性能的研究.石油学报,1980,1:733 杨维慎,林励吾.无机陶瓷膜的制备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Ⅰ.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自然科学进展,1993,3(2):1824 Lin Liwu,Wu Rongan,Zang Jingling, et al. The active sites on Pt-Sn catalysts and their selectivity in n-hexane reactions. Proc. 8th . Catal.Ⅳ. Berlin: Verlag Chemie,1984. 5555 Yang Weishen,Lin Liwu,Fan Yining, et al. Surfac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upported bicomponent .,1992,12:267~2766 Tang Cailin, Zang Jingling, Lin Liwu. Role of oxygen and carbon dioxideon methane oxidative coupling over CaO and Sm2O3 . Catal. A:General, 1994,115:243~2567 李新生,徐杰,林励吾(主编).催化新反应与新材料.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燃料化学学报

燃料化学学报 [0253-2409]期刊名称:燃料化学学报RANLIAO HUAXUE XUEBAO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RANLIAO HUAXUE XUEBAO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0253-2409RHXUD8同行评议:是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5年版)《引证报告》2015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排序:其他化学工业 - 第1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排序:其他化学工业类 - 第2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排序:其他化学工业 - 第 1 位 主题分类:Chemistry: PetroleumEngineering: Fuel TechnologyEngineering: Petroleum EngineeringTQ41/TQ9:其他化学工业: TQ41/TQ9:其他化学工业

燃料化学学报是27区。燃料化学学报的投递地址是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南路27号燃料化学学报编辑部,是属于第27区的区域。

燃料化学学报告

问题一:中文杂志影响因子多少算高 2012年国内(不包括台湾地区)有150多种学术期刊被SCI收录,影响因子最高的是(CELL RES),影响因子>2的有15种,1-2之间的有40种,之间的有50种。影响因子的高与低是相对的,大于2的算高,大于1的可以算比较高,看你如何比较。 问题二:如何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 访问中国知网(CNKI)的跨库检索页面:epubki/grid2008/index/ZKCALD 然后点击“检索范围控制条件”里面的“文献来源列表” 即可看到目前中国所有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列表 问题三:如何查询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急用! 访问中国知网(CNKI)的跨库检索页面:epubki/grid2008/index/ZKCALD 然后点击“检索范围控制条件”里面的“文献来源列表” 即可看到目前中国所有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列表 问题四: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是怎么计算的? 其实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的计算并不涉及当年的文章数, 其计算方法为前两年文章在当年(前两年)的引用次数除以前两年的文章数; 涉及到当年文章数的是即年指标(Immediacy Index),计算方法为当年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除以当年的文章数。 问题五:中文期刊有影响因子吗 按照影响因子的定义,貌似任何期刊都可以计算影响因子,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期刊被检索情况可以使用站内中文期刊点评工具 问题六:如何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 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搜索期刊名字,就有该期刊的影响因子的。 问题七:如何查询到中文核心期刊近几年的影响因子 楼下提到的CNKI即可。操作方法见。有图有真相。 问题八:怎么查一个杂志的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前言:当你要写论文要投稿时要知道那些杂志的水平啊,影响因子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影响因子是评估期刊的重要参数之一,但影响因子并不是对论文质量、期刊质量进行有效评价的唯一标准。 1,proteomics/sci-if/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蛋白质组网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查询,包括2001-2005年的 2, JCR全称为: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文名称为《期刊引用报告》。它的主办者为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为ISI)。JC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5年。从那年开始,ISI在《科学引文索引》(SCI)年度累积本中,增加了一个新的部分―“期刊引用报告”。它是在《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基础上,用计算机对期刊文献引用与被引用情况进行系统地归类、整理、分析而得出的结果。它是目前为止国际上一种权威的用于期刊评价的工具书。 JCR版本情况:按照其学科范围而言,分为科技版和社科版两种;按照其载体形式,分为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三种。科技版:收录科学技术领域5000余种期刊的评估信息;社科版:收录社会科学领域1500余种期刊的评估信息。本使用指南主要是针对JCR网络版而言的。 JCR 出版周期情况:JCR 出版周期为一年。JCR中收录的期刊绝大部分为SCI收录的期刊。 JCR可以告知用户的信息包括:每种期刊在当前年被引用的总次数(Total Cites)、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即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章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次数(Impact Factor))、每种期刊当前年发表的文章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次数(Immediacy Index)、每种期刊当前年的文章总数(Articles)、每种期刊论文研究课题的延续时间(Cited Half-life)、每种期刊的引用期刊列表(Citing Journal)、每种期刊的被引用期刊列表(Cited Journal)、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在近几年的变化情况(Trends)、每种期刊的来源数据情况(Source Data)等。 问题九:中文期刊影响因子较高的有哪些 畜牧,兽医科学类 排 名,代码, 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1,H527,草业学报,571, 2,H234,草业科学,533, 3,H525,草地学报,226, 4,H213,中国草地,512, 5,H225,中国兽医学报,386, 6,H023,畜牧兽医学报,320, 7,H240,家畜生态,63, 8,H241,中国草食动物,121, 9,H218,畜牧与兽医,140, 10,H242,中国畜牧杂志,173, 问题十:最新2014年收录中文期刊影响因子如何查询 599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599 中国皮革 599 中华耳科学杂志 602 工业工程与管理 602 水生生物学报 602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2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602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607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607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607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610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610 水资源保护 610 应用化学.论.文.服.务QQ81995535 610 有机化学 614 矿产与地质 614 燃料化学学报 614 铸造 617 核农学报 617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17 眼科 620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620 中国造纸学报 622 海洋环境科学 62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622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622 中国食品添加剂 622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622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622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629 化工科技 629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燃料化学学报 [0253-2409]期刊名称:燃料化学学报RANLIAO HUAXUE XUEBAO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RANLIAO HUAXUE XUEBAO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0253-2409RHXUD8同行评议:是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5年版)《引证报告》2015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排序:其他化学工业 - 第1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排序:其他化学工业类 - 第2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排序:其他化学工业 - 第 1 位 主题分类:Chemistry: PetroleumEngineering: Fuel TechnologyEngineering: Petroleum EngineeringTQ41/TQ9:其他化学工业: TQ41/TQ9:其他化学工业

燃料化学学报主编

1 林励吾,梁东白,蔡光宇等.石蜡基石油馏分临氢异构化催化性能研究.燃料化学学报,1965,6:1932 林励吾,吴荣安,白玉珩等.络合法铂—锡催化剂的特性及其脱氢性能的研究.石油学报,1980,1:733 杨维慎,林励吾.无机陶瓷膜的制备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Ⅰ.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自然科学进展,1993,3(2):1824 Lin Liwu,Wu Rongan,Zang Jingling, et al. The active sites on Pt-Sn catalysts and their selectivity in n-hexane reactions. Proc. 8th . Catal.Ⅳ. Berlin: Verlag Chemie,1984. 5555 Yang Weishen,Lin Liwu,Fan Yining, et al. Surfac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upported bicomponent .,1992,12:267~2766 Tang Cailin, Zang Jingling, Lin Liwu. Role of oxygen and carbon dioxideon methane oxidative coupling over CaO and Sm2O3 . Catal. A:General, 1994,115:243~2567 李新生,徐杰,林励吾(主编).催化新反应与新材料.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孙予罕主要从事煤间接液化合成油品和化学品、CO2转化利用中催化和工程研究,同时开展相关纳米材料及其在绿色化学和光学中的应用研究。1992年至1995年在美国Brunel大学作访问研究。1994年首批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9-2000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作访问研究。2004年获中科院载人航天贡献奖。2005年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奖、山西省自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各一项。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已授权40余项。现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山西省政府决策与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至今任国际学术刊物《FUEL》编委,《燃料化学学报》主编,《天然气化工》副主任编委,《催化学报》、《Particology》等编委。 2012年10月9日,任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任期5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