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学术研究对个人前途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

学术研究对个人前途的影响论文

社会科学研究,无论其理论框架多么精深、分析技术多么复杂,根本上来说还是与人们的具体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社会科学研究和个人生活体验之间边界的模糊,常常成为某些研究遭到诟病的原因:“这不就是常识吗?”“这种结论随便到街上找个人问问就能得到,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这里涉及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思考:那些大费周章证明了“常识”的研究,究竟有没有意义?既然我们已经有了“常识”这一认识世界的工具(且认知成本极低),社会科学研究究竟在什么层面上增进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首先,人们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常识”和“感觉”往往不具有代表性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是常识这一认知方式最为显见的弱点。我们脑海中的常识,总是基于我们特定的人生经历和信息来源的,而人们生活史的多样性,必然决定了不同人眼中的“常识”是不同的。我们所认定的常识,在他人眼里很可能就是胡话。譬如,在最近五年中,中国人的生活状况是否得到了普遍改善?对许多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同的社会人群(如国有部门与私有部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男性与女性)的生活体验往往大不相同,他们各自认为“显而易见”的结论也往往相互抵牾。和基于常识的认知相比,像CFPS(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这样基于大规模系统抽样的长期追踪调查,无疑能更加全面、无偏见地解答这一问题。其次,即使某些常识被社会上绝大部分人认可,它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我们在总结常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背景知识和思维方式,都是我们在与这个社会不断接触过程中被“社会化”的结果。社会灌输给我们一系列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我们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如条件反射般不假思索。它们决定了我们选择性地看到什么信息、如何解读我们看到的信息。我们很容易将看到的事物的某些方面当作理所当然,因此,我们所得出的“常识”往往具有欺性。和常识认知相比,学术研究使用的方法往往更有可能克服这些内在偏见(虽然很多时候并不十分成功)、呈现更为真实的社会图景(如果我们还承认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可被认知的东西)。譬如,人们普遍认为,父母离异往往会给青少年子女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这一常识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感受相符。但这里面其实存在逻辑漏洞:离异的父母在离异前的婚姻生活往往已经是不幸福的,子女的身心健康问题是由离异这一事件本身导致的,还是由不幸的婚姻导致的?已有学术研究表明,离异父母的子女的成长状况虽然不及父母婚姻生活幸福的子女,但却明显好于那些生活在父母不幸婚姻中的子女。由此可见,普遍意义上看,父母不幸的婚姻才是造成子女成长问题的元凶,而及时了断不幸的婚姻不仅无害,反而有益——人们之所以得出相反的常识,是因为选错了对照组!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意义就在于,将所有的“想当然”都置于批判的放大镜之下细细查看,从这个角度说,研究结论不管是证实还是证伪了常识,都是有意义的。再次,学术研究可以帮助明确常识的适用范围(scope condition)即使某一常识在很大范围内被广泛接受,而且也确实在某一特定的时空情境中被证明是正确的,也无法保证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事实上,社会科学中没有任何结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于是,我们需要知道,某一结论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成立、其成立的范围是大还是小。植根于具体时空情境中的“常识”对解答这些问题毫无帮助,我们只能依赖于学术研究。譬如,一个被普遍接受和广泛证实的结论是:由于权责分工明确固定、组织结构高度系统化,官僚制(bureaucracy)是最为高效的组织形式。但已经有研究指出,这一结论只有在“信息流动畅通、监管成本低”的结构条件下才能成立;如果这一条件不能满足,官僚制其实是低效的。对许多学术研究来说,其价值不在于揭示了某一常识成立与否,而是揭示了“在何种条件下”某一常识成立与否。最后,学术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导致某一常识成立的具体机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维往往是模糊且具有跳跃性的。我们常常会一步到位地觉得“A导致了B”,却很少考虑A究竟是怎么导致B的。缺少了具体因果机制的支撑,常识所告诉我们的因果关系无异于空中楼阁,站不住脚。更何况,某一因果关系往往可以由多种因果机制导致,那么在一个具体环境中,到底是哪种机制起作用,还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如果不能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永远停留在模糊层面。譬如,我们都知道,“维稳”对维持目前中国社会政治格局稳定有重要作用,但如果问起“维稳”在微观层面究竟是如何作用、其平息社会矛盾的具体机制是什么,则需要学术研究来回答。若干研究已经表明,暴力镇压并非政府维稳的唯一机制,甚至也不是主要机制;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维稳是通过“关系型镇压”、官民议价过程中政府权威的商品化等机制完成的。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基于丰富的访谈、观察材料的定性研究可以大显身手。定性研究虽然由于案例数目少而很难做到有代表性,但其凭借清晰的理论指引和扎实的实证分析,可以一针见血地揭示现实存在的微观因果机制,以及微观机制和宏观社会情境的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以验证常识为目的的学术研究都是有价值的。相信所有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都经历过这样的沮丧:花了若干小时看完一篇论文,却发现作者只是换着花样说废话,没有给自己的智识带来任何长进。从常识出发或者以验证常识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如何既能体现思想上的美感,又能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这是一件十分考验学者功力的事。当然,何为“美感”、何为“有价值”,不同的学者也自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超越本文讨论的范围了。注:由于此文只是“浅谈”,并非严肃写作,所以文中提到的研究没有提供引用出处。读者若有兴趣,可以发邮件至索取研究原文。

学术与世变之间

一般认为,对古文《尚书》之伪的认定经几代学者考辨,由清初阎若璩基本完成。但在古文《尚书》之伪已成学界主流观点时,仍然存在着一股虽然微弱却不绝如缕的辨真努力,并在晚清呈现出特有高峰,集中出现一批辨真著作。学者们之所以写作这些在学理上可能并不成立的著作,乃与他们对晚清中国衰败原因实于“世道人心”之沦丧的认识有关。学术研究受到了社会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晚清;古文《尚书》;辨伪;辨真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部经历了秦火劫难、命运多舛的典籍,《尚书》为后来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和话题。“《尚书》一经,汉以来所聚讼者,莫过于《洪范》之五行;宋以来所聚讼者,莫过于《禹贡》之山川;明以来所聚讼者,莫过于今文、古文之真伪。”[1]其中古文《尚书》真伪问题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一般认为,宋代吴棫最早展开疑辨,其后朱熹、吴澄皆有怀疑,明梅鷟提出二十五篇古文及孔安国《序》是后人“蒐括群书,掇拾嘉言,装缀编排,日锻月炼,会粹成书。”[2]清初阎若璩认为孔壁中有16篇真古文,马融、郑玄皆见并作注,然此本永嘉之乱时亡佚,东晋梅赜所上25篇为伪书。此结论受到后来学者高度评价,视为定论。

既然阎氏已做出如此不刊之论,在他之后的考辨,就应呈现出一边倒情景。然而通过对《尚书著述考》[3]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和《四库未收书辑刊》等几部主要丛书中的检索,我发现有清一代,与轰轰烈烈名家辈出的辨伪活动如影随形的,是一股不绝如缕的辨真努力,并在晚清出现高峰,集中出现了如洪良品《龙冈山人古文尚书四种》(包括《古文尚书辨惑》、《古文尚书释难》、《古文尚书析疑》和《古文尚书商是》)、《古文尚书賸言》,王劼《尚书后案驳正》,张崇兰《古文尚书私议》,谢庭兰《古文尚书辨》,吴光耀《古文尚书正辞》,张谐之《尚书古文辨惑》等一批辨真著作。但是,因对“古文《尚书》非伪”结论的不屑,学界虽注意到这一时期辨真诸说的存在,如梁启超说“当时毛奇龄著《古文尚书冤词》以难阎,自比于抑洪水驱猛兽。光绪间有洪良品者,尤著书数十万言,欲翻阎案,意亦同此。”[4]蒋善国对清代的辨真文献作了更详细的列举[5]。随后刘起釪在《尚书学史》中专辟一节,将这些辨真文献分为“坚持伪古文非伪的”和“知其为伪书仍要维持其经典地位的”两种。[6]却对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与特质少有研究,或仅简单归为“为摇摇欲坠的后期封建统治者效命”或“迷恋骸骨”。[7]目前学界的研究取向有两种。一种延续传统观点。如杨绪敏仍称辨真著作为“迷恋骸骨”[8]。另一种则重新审视真伪问题的讨论。如刘人鹏对阎若璩辨伪论据提出质疑。[9]葛兆光先生也认为“不必特意把‘史料’看成是‘真’与‘伪’,更不必把‘真’与‘伪’分出价值的高下,无论真伪,它都包含着思想的历史。”[10]

总体来说,学界对辨真文献似重视不够,或许是认为这些“迷恋骸骨”的著作不值一提,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者要写作这些可能在学理上并不成立的著作?我们以往的研究主要将视野集中于辨伪文献上,是不是将历史简单化了?在这些辨真文献的背后,究竟展现了怎样的思想世界?“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术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11]

二、晚清古文《尚书》辨真的非学术性动机

学术研究的主体是人,思想主张的提出是思想者与其身处社会互动的结果。晚清在古文《尚书》为伪的结论已为学界主流的情况下,突现一股辨真的 *** ,也和社会变化息息相关。自乾隆中后期清代内部已经出现危机,道光后期英人来侵,从此清朝内忧外患不断。社会的急剧变化引发学人思考,他们将学术研究与自身对国家前途的担忧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这方面的努力找寻挽救危亡之路,这一时期,有学者出于对国家军事情况的担忧,集中力量研究边疆史地,已被学界视为鸦片战争后社会变化在学界的投影。与此类似,晚清以来的辨真活动同样也是“学人”对“世变”的回应。他们看来,道咸以来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节节失败根源乃在“人心”沦丧。光绪二十一年洪良品在给美国传教士李佳白的信中说:“中日之战,非兵不强,非饷不足,实由人心邪佞,比党误国之所至。”“核实之道,在于先正人心,人心不正,虽以一人精西学,不过如洋报所斥行私各弊,仍无补于国家,人心苟正,举中国圣贤之法度,循而为之,修攘亦有余。”[12]而作为“世道人心”立论基础的古文《尚书》,成为这些学者维护的首选。

以洪良品为例,洪良品(1827—1896),同治七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江西道监察御史、户科掌印给事中等职[13],他为古文《尚书》辩护之因,体现在其《古文尚书辨惑》的著作原委上。据该书《跋》,此书和某“上疏欲废古文者”有关。民国初学者伦明认为此人即王懿荣,其上疏在光绪十年:“其后懿荣疏被驳,良品疏亦不果上,遂发奋撰成此书”。该《跋》落款为光绪十二年,是该书至少当年已经成形。如洪氏光绪十年著作,至十二年正好三年,而十年恰是王上疏年[14]。洪良品称:“古文为圣道圣学之所寄也久矣,自汉魏六朝以至隋唐……是纲维乎,是无从稍有訾议其间者,乃更数千百年忽以末学肤受,自作聪明,以孔子手定之书妄被以伪孔之名,诬圣毁经,莫此为极,此固有心世道者所必起而发愤与争,固不独驽质下材为之矻矻力辨也欤?”[15]这样的著作动机,也是历来辨真学者的共有特征,且言辞之激烈,随时间推移,与社会动荡和国力下降的速度成正比。

乾隆间曾有废古文之议。当时庄存与提出:“昔者《大禹谟》废,‘人心道心’之旨、‘杀不辜宁失不经’之戒亡矣;《太甲》废,‘俭勤永图’之训坠矣;……今数言幸而存,皆圣人之真言,言尤疴痒关后世,宜贬须臾之道,以授肄业者。”[16]尚能较心平气和。而道咸以来的古文《尚书》辨真,则由于这些学者身处的环境,不再是四海升平的“盛世”而是国力急剧下降的时代,故体现在这时的是对“世道人心”更为焦虑的思考。

咸丰六年王劼写道:“使谟无大禹,则惟精惟一之心法不著,(历史论文 )不分盆稷,则盆稷之功用不彰,失此宏纲,经义晦矣。况《仲虺之诰》、《大甲》、《说命》,皆君臣之所以相须,若以微子之宾贤,蔡仲之嘉德周官之大明黜陟以及《君陈》、《毕命》、《君牙》惟尔惟公,予一人膺收多福者概变置焉,将使君道日就昏乱,人心世道日就诡随,而曰以复古学,复古学何为哉!”[17]与洪良品同时的吴光耀在《古文尚书正辞》中则说:“奚是乎《正辞》?以好异甚则心术坏,世变可悲也。”[18]民国初王小航在所组织的卫经社中强调:“请观乾隆以来百数十年,世风日降,人心日肆,以至无可收拾,此一代人之独智者,于人心世道果何如耶?则知诩小慧以毁诸经,昧心害世,不过互相倚傍以惑浮名,遂至贻害天下而不顾也,今我同人有志卫经,原不限于一经,而毁经诸说,尤以毁古文尚书为最烈,故卫经应以是为先。”[19]

三、以对“虞廷十六字”的考辨为例

所谓“虞廷十六字”是指《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危微之几,允执厥中。”这十六字是程朱理学理论体系的源泉,对将理学作为功令的清代国家来说,更是进行统治、维系世道人心的重要根据。阎若璩认为此出于《荀子》所引《道经》:“《荀子·解蔽篇》: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云云,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此篇前又有精于道一于道之语,遂隐括为四字,复读论语‘允执厥中’以成十六字伪古文盖如此。”而洪良品则说十六字精妙绝伦非荀子所能道:“虞廷十六字,古相传为授受心法,道之所寄也。……荀子之学醇疵参半,岂能体验及此而造语如是之精密哉?”[20]

关于这个问题,辨伪学者多认为晚出古文成于后人凑集,“搜寻晚出二十五篇之文词之来源,并指出其凑集之破绽。此实占攻晚《书》者之工作之大部分。”[21]而今天学者大多在肯定辨伪派“晚出古文《尚书》为伪”这一结论的基础上,赞赏他们的研究。但是也有不同声音,如杨善群认为同旧籍引语相比,古文“完整、全面”、“连贯、流畅、自然贴切”。“古文《尚书》决不是‘搜集’引语编造出来的,而是别有来源的真古文献。”姑且不论古文《尚书》是否别有来源,仅就“同旧籍引语相比,古文‘连贯、流畅、自然贴切’”[22]而论,实际上恰好支持了古文《尚书》乃后人蒐括群书会粹成书的假说。值得注意的是,廖名春利用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提出“简文所引出于《大禹谟》而不见于‘晚书’《大禹谟》篇。这一事实,对于讨论‘晚书’的真伪很有启发。”[23]这一利用地下材料作出的论断,基本可以证实晚出“古文”成于后人,非先秦旧本。

但在阎若璩著作已广泛流行的晚清,为何学者还要维护这个在学理上并不成立的“道统”?这主要是和晚清特定的时代有关。辨伪派学者大都生活在清前中期,和道咸时代相比,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虽然也有维护世道人心的要求,但远不如后者强烈,造成考辨双方在出发点之不同。辨伪学者虽也承认古文《尚书》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主要是将其视为一部可供研究的先秦典籍。在他们看来,对这部典籍进行甄别,以考究其真伪的学术活动,其意义远大于维护所谓伪孔学道统。阎若璩一方面承认自己“得罪于圣经而莫可逭也”,另一方面仍坚持“荀子因有言矣,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余之疑伪古文也,正以其信真圣经也。”这种“以经学方法重新审视理学系统的主张,无异于把程朱理学推到文献考证的学术法庭。”[24]而与辨伪派求真、求实的纯学术兴味不同,在辨真学者笔下对古文《尚书》的学术研究,不再是一人一时书斋中的考证功夫,它关乎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相关。

所以,辨真派首先强调这十六字乃是二帝三王统治之大法,不可能为伪,其次才进行学术上的论证。洪良品说:“虞廷十六字古相传,为授受心法,道之所寄也。……荀子之学醇疵参半,岂能体验及此?”[25]张谐之则认定:“夫圣贤之道统,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者也,道统若灭,则生民将近于禽兽,即天地亦无所恃以立也,阎氏纵不为生民计,独不惧近于禽兽乎?……非病狂丧心者耶?”[26]不仅辨真派,还有一些学者,虽未参加对古文的考辨,也积极从维护世道人心的角度认为古文不可废。如夏炯认为,阎若璩攻击古文太过:“以为无一字不从缴袭而来,则肆妄未免太甚。……古文之真伪未必能遽必,即使真系伪撰,其文辞古朴、义蕴宏深,古先圣王之遗训微言亦赖以不坠,历代以来朝廷颁置学官,儒者奉为佳臬,阎氏试自问所学能窥见此中之万一乎?”(《夏仲子集》卷三,《书阎百诗尚书古文疏证后》)。

在今人看来这样的一种应对方案,无论是和“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戊戌时期变革政治制度的尝试相比,都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也不能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顽固主张相提并论。因为辨真学者再三致意的“道统”的基础——“虞廷十六字”乃是伪造的。这也就是现今清学史在论及清代《尚书》学时,往往视域集中在辨伪学者及著作上,而对辨真则多一笔带过的原因。但对史家而言,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上的客观存在,探讨原因说明意义,而不是用“后见之明”预先褒贬史实。具体到本文,对今日的研究者来说,否定辨真诸说可以理解。但同时也要看到,历史的发展充满了歧出性和复杂性,特别当我们回首整个晚清史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无论是在洋务运动时、戊戌维新中,还是辛亥革命后,都有一股强大的、主张从中国文化自身寻找救亡图存的手段的主张。晚清古文《尚书》辨真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归入其中。

参考文献:

[1] 《四库全书总目》卷十二《〈日讲书经解义〉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

[2] (明)梅鷟:《尚书考异·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

[3] 许锬辉:《尚书著述考》,台北“国立编译馆”2003年版第1版。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梁启超论清史学二种》本,第12页。

[5] 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00页。

[6][7]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第1版,第361——370、366页。

[8] 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9] 刘人鹏:《诠释与考证——阎若璩辨伪论据分析》,载《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4年第1版。

[10]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29页。

[11]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版。

[12](清)洪良品:《三复李佳白书》,载《龙冈山人全集》,光绪中稿本。

[13]马延炜:《鄂人洪良品的生平与著述》,《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14](清)王懿荣:《请复古本尚书附入十三经注疏与今本并行疏》,载《王文敏公奏疏稿》,宣统三年江宁印刷厂排印本。

[15][20][25](清)洪良品:《古文尚书辨惑》卷首、卷七,光绪十四年排印本。

[16](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二辑《资政大夫礼部尚书武进庄公神道碑铭》,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

[17](清)王劼:《尚书后案驳正·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1版。

[18](清)吴光耀:《华峰文钞》卷三《古文尚书正辞·自叙》,民国间铅印本。

[19] 王小航:《卫经社稿·自序》,载《水东集初编五种》,民国十七年刻本。

[21]张荫麟:《伪古文尚书案之反控与再鞠》,《燕京学报》1929年第5期。

[22] 杨善群:《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

[23] 廖名春:《从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论“晚书”的真伪》,《北方论丛》2001年第1期。

[24] 赵刚:《论阎若璩“虞廷十六字”辨伪的客观意义——与余英时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26] (清)张谐之:《古文尚书辨惑》卷二,《四库未收书辑刊》3辑5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前人的研究对写论文研究的影响

资料在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材料是写好论文的基础,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文字是论文的外在表现。材料和观点是论文的内容,文字是论文的形式。下面我整理了资料在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进步,资料的查询与利用已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料的浏览、收集与整理是论文写作的前提,论文写作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来发散思维、寻找灵感,概括出与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现状,整理列出论文的大致提纲或大体上的写作思路,熟悉基本的论文写作要求、论文格式与写作规范。论文的研究、写作都不能凭我们的想象捏造,我们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从更深层次去发掘与拓展。对前人留下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概括总结,从而推陈出新,写出属于自己观点新颖、别具特色的论文。从论文着笔的角度来讲,写作者根据选定的论文题,通过调查、研究、整理、运用各种资料等一系列的方式来帮助完成论文的写作。

1、 充分的收集并占有资料是论文写作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论文写作也一样,没有足够多的资料难以成功的完成一篇论文。论文写作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作为一项研究就必须要充分的收集、利用资料,在熟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只有当我们收集了足够多的资料,才能了解到前人的研究水平,从而避免重复与雷同,而研究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从更深层次去探讨问题,发现前人未发现的问题,研究前人未研究的问题。有时候为了写一篇一万字的论文,我们需要收集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资料,要做研究,想写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必须充分占有相关的资料,根据实际情况来研究创作。例如:我们要研究《水浒传》的主题,就应该收集了解到前人给它赋予的一些“忠义说”、“发愤说”、“诲盗说”、“农民起义说”、“投降主义说”、“为市井细民写心说”、“忠奸斗争说”等各种不同的观点;还要搜查、整理有关《水浒传》主题的许多参考文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研究前人已研究过的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上面有所创新。

2、 通过阅读资料获得灵感,明确研究方向

通过大量的浏览资料,了解前人研究的方向与进度、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与成果、亟待解决的问题,或是借鉴别人的经验、方法将研究往更深层次拓展,或是通过资料中显示的别人的研究思路中获得灵感,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或是通过大量的资料总结前人与当前研究者们研究的进度,从而受到启示将研究进一步做下去。例如:我们要研究钱钟书的《围城》,首先应该收集有关《围城》的研究资料、参考文献,也许你会在浏览这些资料中找到自己要研究的方向,比如:《围城》中方鸿渐与唐晓芙爱情悲剧原因的分析、方鸿渐父亲方遯翁的性格分析等等前人未曾研究过的。

3、 通过引用资料支撑论文,使论文更具权威性

从论文写作的角度来看,如果完全使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组织论文,该论文往往不具备说服力,甚至写出词不达意、千篇一律、空无一物的文章。只有通过引用一些具有权威性的话语,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支撑我们的论文,使其更具说服力、更加深刻透彻。论述类的论文侧重于论,这就需要研究者采用一些论证方法来下笔,如:例证法、引证法等。经常被引用到论文中的古诗文名句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4、 资料的多少、好坏,影响论文的质量

论文的写作必然离不开资料的收集与查阅,然而资料收集的多少也会影响到论文的质量,这就是资料的数量影响到论文的质量之说。我们前面就提到一篇一万字的论文可能需要查阅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资料作为前提,资料查阅的越多,研究者的视野就更广阔,研究的起点与平台也就更高,想研究的与想表达的也会更多。但对于资料的查阅、收集也并不是一味的越多越好,与研究无关的资料收集过来也是多余,若将一些不值得查阅、借鉴的资料一股脑地拿来,这或许就成了鲁迅的“拿来主义”。所以,在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的同时还要注意资料的有用性,质量好的资料,借鉴度大的资料可以为我们的论文增加色彩。综上所述,要完成一篇优秀的论文,就必须收集尽可能多地有效地质量好地的资料。

5、 在论文写作中反复查阅资料,使论文充实完整

一篇论文的着手,不仅在写作前要收集尽可能多的有用资料,反反复复地查阅相关的资料,而且在写作中也要反复地查阅资料,在写作完成后还要查阅资料。写作前收集整理资料是为成功地完成论文打下基础,提供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写作中查阅资料是为写作的思路能更开阔,在无法继续下笔的情况下查阅资料,能得到一定的启示,使写作能得心应手。在写作完成后查阅资料,修改论文,加以润色完善论文。论文的写作是在查阅许多资料的基础上才开始下笔成文的,从资料中来确定论文的主题、写作思路、创作方法,用资料来表现主题,明确观点。如此看来,一篇论文绝对离不开资料的辅助,一篇出色的论文往往都需要资料来支撑研究者的观点,同样研究者也需要从资料中将自己的研究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一个较好的角度。

综上所述,要完成一篇论文,收集与查阅资料是基础,是润色论文的重要手段,论文的好坏也由资料的真假、好坏、多寡所制约。如此看来要写成一篇出色的论文,定离不开资料的收集与查阅,论文的真实性、权威性也由资料所决定。一篇论文,不论是起笔之前还是写作之中又或是完成之后,都离不开资料的辅助,资料对论文的写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资料搜集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重要性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

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

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

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

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

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

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

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

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最后,必须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有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阅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决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其中的某些结论,而要创造牲地思考,努力从前人的知识中寻求某些启发,用以指导自己探索当前面临的问题。

对于前人提出的结论中那些已经不适合现实情况部分,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这并不像有人所认为的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和思考问题,把所学到的前人论述一一用实践去检验它,把它一分为二,孰是孰非,把正确的`错误的区分开来,分别排队研究,就自然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对前人的观点作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新观点,产生自己的毕业论文。历史学家张荫麟还在上清华中学时,就去大学旁听梁启超讲课,听后有不同意见,写了一篇反驳文章,文章质量很高,在杂志上刊登后,编辑以为是教授写的,将稿费寄到清华教授宿舍。梁启超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便精心培养他,结果,张荫肠二十几岁就成为一位历史学教授。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能做到的,我们二十几岁的大学生,三四十岁的成人高校学生通过努力,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更何况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人提出的理论中那些没有涉及的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多,我们要勇于思索,勇于开拓新的领域。

材料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写作必须详细地占有材料,这是由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决定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就是反映现实。文章是客观现实通过作者头脑反映的产物,如果不了解现实事物的情况,不详细占有那方面的材料,又怎么去反映或准确地反映它呢?当然也写不成文章或写不成好的文章。

清代文学家刘大穗说:“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意思说,写文章好比工匠拿着工具,但没有土木材料,即使你有一阵风就可以把墙粉刷好的高超手艺,又向哪里去施展呢?所以,苏联作家马连卡柯直接了当地说:“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材料的问题,才谈得到写作技巧的问题。”可见材料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在文章写作中,材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主题的形成,而且关系到主题的表现。

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前一章,我们已经讲到,主题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来自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分析研究,也就是从反映这些事物的大量材料中研究提炼出来的,没有材料作基础,提炼主题就无从谈起。

列宁谈到《资本论》这一光辉巨著的产生时说:“‘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紧相联系的思想。’”至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出,而都是根据大量的历史和政治材料写成的。”

几乎所有好的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主题思想,而好的主题思想只能建立在对详细材料的占有和提炼上,从认识论上讲,正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主题要靠材料来表现。主题的形成,离不开材料;主题的表现,仍然离不开材料。当然,表现主题的材料,是要受主题统帅的。首先,实事求是,靠事实讲话,而不靠空话吓人,为什么?因为没有充分的事实材料作依据的所谓文章,纵然有好的想法,也称不起真正的文章,最多只能是文字游戏。这是个写作态度问题。另外,材料空泛,写出来的文章也没有力量,不会有说服力。俗话说,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是论据,论据不充分,论证也就不会深刻,这又怎么能使文章起到应有的作用呢?讲道理指的是论证,古人说,“不使事难于立意”,“立言之要在于有物”,都是这个意思。说明他们很知作文之道。

请看《光明日报》登载过的《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记中年光学专家蒋筑英》文章中的一段话:

他查资料时,想着别人要查资料。怎样才能花最少的时间找到需找的资料呢?他想出了办法,主动去帮助所里图书馆编书目,去帮助情报室编《光学设计与检验》索引资料。全书7000多篇资料,他一页一页审改,精心编排。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大量文献卡片送给情报室,方便大家查阅。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光学资料也不好找,他设计了个书目编排方案寄去。素不相识的人要求他讲课,他加班加点给他们编写了8万字的讲义。长春光机学院的老师常常前来向他请教,他热情接待,诲人不倦,是个难得的“好老师”。更为难得的是,他把自己掌握的最原始最珍贵的科研资料也随时献给他人!

这段话,通过蒋筑英主动帮助本所图书馆编书目,帮助情报室编审7000多篇资料,业余时间为外单位设计书目编排方案,编8万字的讲义,以及把自己最原始最珍贵的科研资料随时献给他人等一系列事实,使我们深深感到,蒋筑英真是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一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忘我工作,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多么可贵的实干精神呀!比起那些追逐名利,把知识当作私有,或只说不干的人,不能不说是鲜明的对照。

而这,正是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是通过充实的事实材料得以深刻表现的。如果只是空洞地说他总是忘我工作呀,一心为祖国呀等等,说多少遍也收不到这样的效果,就是说,主题还是树不起来。

由此观之,材料问题是写作中举足轻重的问题。切不可等闲视之。苏联作家富曼诺夫说:“没有掌握材料以前,别忙动手。信口胡诌的东西没有人要。”论创作,我们写文章也应持这种态度。

毕业论文起草的意义和一般要求 一、起草工作,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起草是构思的实现。起草是作者把自已的设计构思草拟成文,将无形的思想变为有形的文章的重要步骤。不管作者的选题如何恰当,立意如何深刻,搜集的材料如何丰富,若不经过起草阶段,这一切都还停留在“构思”阶段,还只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至多不过是“腹稿”而已。起草,是将作者的思想形诸文字、将作者设计的“蓝图”付之实施66过程。没有起草,就没有论文。第二,起草是再创造过程。有写作实践经验的同志常常会有这样的发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与最初的设想之间有一定距离,甚至存在很大差距。在动笔之前,许多思想是模糊的、混乱的、未成形的,只有经过起草过程,才能使它们明朗化、条理化、定型化。在行文过程中,作者运用语盲文字,将原来的命题、创意、构思、布局不断地加以调整、补充、修正,使之逐渐臻于完善。所以,起草不是机械地将写作提纲具体化,它自始至终充满创造思维,从头到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第三,起草是论文写作中最艰苦的脑力劳动。起草是一个复杂艰苦的写作实践过程,它要求作者继续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手脑并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进行琢磨。起草过程是思想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作者的知识、阅历、才能、精力得到充分调动的时期。认真做好起草工作,既是一种良好的写作训练,也是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有力锻炼。起草对于论文写作的意义如此重大,所以每位作者无不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工作,把它看成是毕业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二、起草的一般要求毕业论文起草的一般要求是:(一)紫扣观点。围绕中心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内容的核心。观点的证明与表达,是文章写作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毕业论文写作的诸环节,无不围绕观点而展开,以使论文观点能够确立和令人信服为原则。观点一经确定,就要以它为中心,不但结构的安排、材料的取舍要以观点的表达为依据,就连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遣用,均要以观点为标的。俗语说,“挚领而顿,百毛皆顺”。只有紧紧抓住观点,牢牢把握中心,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浑然一体,有一气呵成之感。不以观点为统帅,论文就会支离破碎,散漫无归,杂乱无章。(二)全文贯通,段落完整文章要写得酣畅淋漓,浑然一体,除了思路清晰,中心明确,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之外,还要求全文贯通。而要全文贯通,先须段落完整。构段是文章的基础。构段要完整统一,一是段意要单一而不杂乱。人们把只包含一个意思的段落,叫作单义段。要提倡组织单义段,一段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不要把与本段段意无关的内容写进同一段落里去。二是段意要完整而不残缺。就是一个段落要把一个意思说完整,不要一个意思硬拆成两段说。此外,还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要用好关联词语,写好过渡句、段,使文章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圆台,浑然一体。(三)表达准确,语言简练毕业论文所使用的是科学语体,科学语体的特征应是准确、简明、通俗、质朴。准确,是一切学术论文语言表达的第一要求,包括事理准确,事实准确,数字准确,引文准确,还要做到用词恰当,语义明确,句意严密,格式规范等等。论文的语言要简练明白,力戒浮伺套语,重复累赘。鲁迅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鲁迅先生的文章,语言精炼深刻,犀利泼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三、起草的方法起草论文的方法,一般是按照提纲顺序写,有时也可以打破顺序分段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一)按照提纲顺序写论文提纲的排列顺序,是经过作者反复思考、精心安排的,反映了作者认识事物的过程,也反映了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因此,按照提纲的顺序写,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顺理成章,十分自然。这种方法,符合一般人的写作习惯。其好处是全文贯通,一气呵成。如果对全文各部分的内容都巳酝酿成熟,各种材料的准备也均已到位,就可以采用这种写法。(二)打破顺序分段写由于毕业论文的篇幅较长,各部分内容的成熟程度有先有后,要一口气全部写好不大可能,可以打破提纲顺序,分段完成。作者的论述是逐步展开的,论文也是一部分一部分写出来的,完全可以成熟一块写一块,哪部分成熟先写哪部分。最后连接起来,就成一篇完整的论文。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能够集中精力写好每一部分,有利于保证论文质量。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写法可以分散难点,各个击破,更容易把握些。采取分段分块写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分阶段写作计划,既要保持各部分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又要保证全文的完整统一性。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进度,以免将写作时间拉得过长,影响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任务的完成。

发表论文研究意义写作技巧如下:

写作研究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把握,一个是研究的理论意义,另一个就是研究的实际意义,常见的研究意义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理论意义就从本学科理论发展角度来阐述,实际意义既要从工作实践的角度阐述,工作实践活动未来发展趋势、前景等等,将自己的研究融入其中。

论文研究意义写作的重要性

研究意义是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研究背景的交代,简单来说就是文章为什么选择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已经存在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今后的本学科或者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有何影响,这就是研究意义的主要内容。

研究意义其实就说明文章的研究内容是有价值的,但是研究意义的写作也是应当有所侧重的,意义的写作应当更加倾向于体现研究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和推动作用,这里需要作者注意区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的不同之处。

研究目的主要交代清楚做这项研究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对研究成果的预期,研究目标则更为具体一些,如通过研究构建某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方法,获得某某规律,揭示某某机理等等。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我们可以帮你。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土壤学对个人生活影响研究论文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问题与防治路径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问题与防治路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当今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中危害最大、影响面积最广的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的防治修复的重要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造成污染的原因以及危害的简要分析,结合全国各地治理土壤污染的基本措施,总结出了防治土壤污染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土壤污染;危害;防治对策;

1、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现状与污染成因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资源。人类从土壤中获得足以休养生息的物质财富,没有土地,人类难以生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土壤环境资源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造成土壤污染状况日趋严重。近些年,我国工农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土壤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高,污染物的含量不断增加,种类也不断增多。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或其化合物侵入土壤造成的污染,目前人们已发现包括镉(Cd)、镍(Ni)、铬(Cr)、锰(Mn)、砷(As)、汞(Hg)、锌(Zn)等大约45种重金属元素。我国受砷、镉、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大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5。据我国2016年农业部监测系统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因为重金属污染土壤而使粮食产量降低1000万t以上。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污水灌溉区统计数据得出,我国有大约140万hm2的污水灌溉区,而有的土地面积遭受重金属污染。污水里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土壤中的植物遭受二次污染。生物体吸收了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汞、铅、锌、镉、铜等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等渠道进入到人身体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埋下巨大隐患,甚至会损害人体的生理器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

土壤重金属污染原因广泛,主要有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和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化肥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物资,农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危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科学选用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的指导,造成土壤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化肥可以大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长期施用过量的化肥,造成土壤酸化板结,不但降低了土壤肥力,还严重破坏了土壤耕地层的质量;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严重的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的累积污染问题。工业和生活污染是指工业及生活污水和垃圾,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将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造成部分农田严重污染,破坏了土壤生态环境;凡以重金属和含有重金属的材料为原料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将未经严格处理的废液、废渣、废水排放,都会造成重金属地污染。

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土壤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元素,当土壤中重金属超标时,将会影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改变钾的形态,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引起植物生理特征的改变,高浓度的重金属会引起植物营养不足,降低酶的有效性。有的农作物可以富集重金属,造成农作物本身重金属超标,甚至有的逐渐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以有害的浓度通过食物链的方式在人类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体摄入过多的重金属会引起免疫力降低,呼吸系统紊乱等病变。铅能通过破坏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儿童的智力和行为障碍,也能对成人的神经、消化、心血管等系统产生危害。摄入过量的`镉,可使骨折发生几率增加和骨密度降低,能够对人体的肾、肝、肺、骨骼,以及血液和免疫系统产生伤害。Pb、Hg能够通过影响人的妊娠,引发胎儿的流产、畸形、死亡等。砷能够造成肝脾肿大、肝腹水、抑制儿童智力发育,还能引发黑脚病、糖尿病、肾病、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人体内积蓄过多的铜元素,会引起铜中毒,造成机体代谢紊乱,严重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三者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很难得到有效治理。土壤中汇聚的多种重金属会对土壤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都产生严重伤害。

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制定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

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应当建立和完善保障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工作顺利进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2016年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项法规都是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严格防治工矿企业、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重金属污染,进行土壤污染法规标准的制定与问责。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严控新增污染,分阶段分类别管理,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保护土壤质量,防治土壤污染是每一个公民和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紧抓源头,防控土壤重金属污染源

严控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必须从源头抓起,针对污染源头分类分级管理严控污染源。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与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对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的污染排放进行严格控制。采取有效措施,以削减、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大力推广清洁无毒工艺,减少或消除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物的随意排放,对工业“废水、废液、废渣”必须进行回收和处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与浓度,避免重金属对土壤环境的二次污染。在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的控制方面,要增强广大农民群体保护耕地质量的意识,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的宣传和教育;执法部门和农药监测部门定期对市场上流通的农药产品进行监测,禁止或限制使用剧毒农药,积极推广如除虫菊酯、烟碱等植物体天然成分的毒性小、效果好、残留低的农药;推广开展天敌防治法,既要消除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又要把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4、做好污染土壤的防治修复工作

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要充分认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4大特点———不可逆性、治理难且周期长、累积与地域性、隐蔽性,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修复治理措施,缓解土壤污染的程度,营造安全、美丽、幸福的生态环境。针对目前我国各地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采取的措施,一般有工程治理措施、化学治理措施、生物治理措施和农业生态治理措施4种方法。

、工程治理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作为一种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的污染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工程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资金,而且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同时也需要处理置换出来的污染土壤。工程治理一般是通过客土、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来治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污染比较严重、面积较小的农业大棚的土壤污染适用客土法,把由别处移来的未被污染的洁净土壤加入到受污染的土壤里面,大多会选用质地好的人工土或沙壤土,降低土壤耕作层的重金属浓度,减少重金属对植物根系的毒害,加快土壤生态修复的速度。换土法是把受污染的土壤转移出来,更换没有被污染的洁净土壤。这种方法可以很快修复受损土壤,效果明显,但是换土法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对于具有放射性污染物或含有难分解易扩散污染物的污染严重的景区花园和科研场所等面积较小的土壤可以采用换土法。污染较轻、耕作层较厚的土壤污染可采用深耕翻土法,翻土法是通过深耕技术,拌匀、翻动、混合耕作层土壤来降低土壤耕作层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化学治理措施

化学治理就是向污染土壤投入抑制剂、改良剂,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度。化学方法治理效果明显,周期短、投资适中,但是不能确保治理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生物治理措施

生物技术治理污染土壤是一种正在被广泛推广的新型治理措施。是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某些特有习性抑制、削减和改良吸收、降解土壤中污染物,降低重金属毒性。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中的过量重金属,投资小和维护成本低,具有较高美化环境的价值、二次污染小的特点,是一种新兴的、很有潜力的绿色安全修复技术,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微生物修复是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培养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群的微生物代谢功能,达到将其降解成无毒物质或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的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实际就是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群具有繁殖快、个体小、易变异、适应性强的特点来达到对环境污染的分解作用,还可以降解和转化那些“陌生”的化合物。

、农业生态治理措施

农业生态治理方法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采用一些因地制宜的土壤耕作管理制度,种植合适的植物品种,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减轻或阻断重金属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合理规划农业种植区域,把高富集重金属的经济作物或树、花、草种植在重金属污染严重区域,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土壤;将低富集重金属作物品种植在基本适宜区,这样能够减少重金属在作物中的累积,提高土壤的质量。农业生态治理方法循环周期长、效果不明显。

5、结束语

土壤中过高重金属含量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对整个自然界地理环境都造成负面影响。采用单一的修复技术无法完全修复土壤,必须要以植物修复为主,优化特定微生物的筛选,建立相关基因库,培养超强工程菌,多种治理措施相辅相成,从而彻底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做好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引导和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土壤生态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婧,杜阿朋.桉树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土壤生物修复应用前景[J].桉树科技,2010(02):43-47.

[2]何容,杜佳佳,许波峰,等.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概况[J].山东林业科技,2008(01):85-87.

[3]王雪.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对策[J].速度(上旬),2015(09):290.

[4]何明清.土壤与固化废物监测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唐会娟.浅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技术[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6):128.

[6]王海慧,郇恒福,罗瑛,等.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9(11):210-214.

[7]杨苏才,南忠仁,曾静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途径探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03):549-552.

[8]何凤鹏,谷雨,冯光辉,吴海勇,刘琼峰,李明德.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6(05):31-34.

[9]郭培俊,杨菁.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修复与防治[J].科技资讯,2019(03):93-94.

[10]廖健.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4):28,30.

[11]黄成敏.环境地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2]岳永德.环境保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3]李学林.农田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J].南方农业,2018(24):161-162.

土壤对人类的作用大啦,我们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爱土壤等于爱我们自己,若土壤污染了,就会对人类有危害,就像人吃了有毒食品后就会中毒甚至会死亡一样,如果植物生活在被污染的土壤中,也会发生中毒和死亡,而且植物还会把有毒物质带给人类污染土壤中的有毒物质通过农作物的富集作用危害人的健康,土壤污染使植物无立足之地,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是立足之地。没有优质的土壤,就不可能有洁净的水、空气和食物。如果什么都没有,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呼吸什么呢?呵呵

铁铝土过去曾称富铝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具有明显脱硅富铝化特征的土壤系列,由于都分布在我国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所处地形又以低山、丘陵、台地为主,故其开发利用价值高,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土壤资源。 砖红壤 赤红壤 红壤 黄壤 [编辑]淋溶土目前的淋溶土纲,主要为湿润森林土壤系列。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 [编辑]淋溶土目前的淋溶土纲,主要为湿润森林土壤系列。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 [编辑]淋溶土目前的淋溶土纲,主要为湿润森林土壤系列。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 [编辑]半淋溶土该土纲是在半湿润至班干旱气候下形成的具有钙积特征或盐基饱和的土壤系列,但因其所处的热量条件各不相同,各自的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变化。 燥红土 褐土 灰褐土 黑土 灰色森林土(灰黑土) [编辑]钙层土是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至干旱地区的草原土壤系列,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黑钙土 栗钙土 栗褐土 黑垆土 棕钙土 灰钙土 [编辑]漠土又称荒漠土,是漠境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我国漠境地区面积很大,约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由于气候极端干旱,年降雨量少,漠土的基本特点是:地表多石砾,具有多孔状的漠境结皮;有机质含量低,碳酸钙含量高,而且表聚性强;普遍含有石膏和较多的易溶性盐;存在较明显的残积粘化和铁质化染色的红棕色紧实层,以及土体浅薄等。 灰漠土 灰棕漠土 棕漠土 [编辑]初育土是指发育程度低、层次分化不明显的幼年性土壤,其性状受母质岩性的深刻影响。 紫色土 石灰(岩)土 火山灰土 磷质石灰土 黄绵土和红粘土 风沙土和龟裂土 新积土、粗骨土和石质土 [编辑]半水成土和水成土半水成土:河流一级阶地上,底土产生潴育化,地表长有草甸植形成潮土。 草甸土 潮土 砂礓黑土 灌淤土 黑土 白浆土 水成土:山前交接洼地可、河间洼地、以及地下水露头处。长期或季节性积水,地表生长水生及喜湿植被,形成沼泽土。 [编辑]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前者含有过多的易溶性盐,后者土壤胶体吸附有显著数量的交换性钠,均能对作物产生危害。 盐土 碱土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

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另外还有真菌、螺旋体等。土壤中微生物绝大多数对人是有益的,它们参与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固定大气中的氮,供给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离出许多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

扩展资料:

土壤耕层

土壤耕层是对于耕作的土壤来说的,对于仍处于自然形态的土壤来说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土壤耕层的形成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种植活动扰乱了土壤的自然状态下的结构,是土壤表层大约0-20cm。土壤耕层以下的层次称为耕底层。

对于土壤耕层到底有多厚是如何划分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学专家王益权教授认为区分土壤耕层主要是有两个出发点:一是土壤的肥力,也就是土壤主要的养分有机质的集中层;二是土壤的根系的长度,耕作层自然要与植物根系所对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

论文对学术研究的影响怎么写

首先看这篇文章发在何种档次的期刊上.一般来说,发的期刊档次越高,论文质量越高.其次看这篇文章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一般来说,被引用的越多,说明文章的工作得到认可,质量好.其次看文章发表后有没有被一些相关的学术期刊点评或者推荐(highlight)或者被传媒报导了,如果有,一般说明工作质量高.前面说的都是一般情况下,当然也有例外!

应该交待明白:你打算论述的对象是什么(比如,《XX》的孤独意识),研究这个题目的价值或意义是什么,别人在这个题目上已经发表了什么样的见解(做一个简单的文献综述,别人是怎么分析《XX》的孤独意识的,要有注释),你打算从哪个角度论述这个题目(你这篇论文的学术贡献是什么,你对这个题目的看法与别人怎样不同,你的看法或者你的角度新在哪里)。论文主体部分:这个部分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三个或四个小节,每个小节可以有个小标题。各个小节是从不同角度或者不同层次上阐述你对这个题目的看法。你的看法,应该是通过分析作品文本得出来的。所以,在阐述你的看法时,要引用文本。或者直接引用作品文字,或者复述作品内容(如果需要引用的文字太多或者涉及的是对整体情节的分析,那么,要用自己的话把作品的内容浓缩提炼以后加以复述引用)。总之,不能只讲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必须有文本证据。也就是说,要有论有据。你的论据(引用作品文字或复述作品内容)应该有注释。结语部分:把你在论文主体部分的分析加以总结,说明你在这篇论文中已经阐明了你想阐明的问题。段落的写法:一个段落只表达一个观点。在段落一开始,先用一个句子概括这个段落要表达的观点(这个句子称作主题句)。接下去是这个段落的主体部分:分析作品,引用作品中的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在这个段落的末尾,把你的分析加以总结,从中自然地引伸出你在这个段落要表达的观点。

国社会科学报综合外媒报道 近日,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詹姆斯·伊文思及其同事提出了“扰动指数”的概念。他们基于论文引用及被引用次数计算其扰动指数,并以此作为衡量论文影响力的新方法。这一指数有助于跨学科对论文的影响力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当前,学界在评判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时,一般以被引用次数作为判断标准。但该标准也存在局限性,既易受到学科规模和跨学科引用规范的影响,因而难以跨学科地比对学者成就,同时也容易导致论文的实际内容和价值被忽视。而论文相对引用率、H指数等量化指标也都难以全面反映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在研究了近60年的科研出版刊物后,研究人员发现,科研团队的规模会对其研究成果的扰动指数产生影响。团队每增加一人,科研成果扰动前沿科学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大型科研团队通常能够巩固和发展现有知识,但相比之下,小型科研团队则更有可能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提出新想法,并进行创新。打开文学的钥匙伊文思解释道,小规模研究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经常能够扰动科学界,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小规模研究团队能够更加深入地钻研过去的研究成果,对创新性的非主流科研也更为关注。此外,由于得到的科研经费较少,小规模研究团队也不会拘泥于固定的研究方法,而是勇于大胆灵活地采取新途径、新方法。芝加哥大学科研人员吴令飞认为,小团队倾向于发现问题,提出新思路;大团队更愿意追踪热点,回答问题,并巩固现有学说。科学与数据伊文思表示,跨学科合作越来越普遍,研究团队的规模也有扩大的趋势,科研赞助也更青睐大型团队。不过,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逐渐积累,也需要不断创新。因此,研究人员建议,科研赞助方应注重其支持的科研团体的多样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皮埃尔·阿祖莱表示,两种类型的科研团队之间没有优劣,重要的是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他认为,被引用次数和扰动指数都是评判学术影响力的标准,各有其关注的重点。学界应努力发展出更加全面的评价方法,并在方法的使用和结果的解读等方面保持谨慎。

在写论文的研究意义的时候作者要根据自己的选题来写,如下:

1、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2、前人有研究过,或者阐述过但阐述论证的不全面和有不足的地方,作者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总之就是,所写论文研究的意义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的新意。次也要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是用什么理论证明此观点的,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

而且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也要有详实的根据,这样才能衬托出作者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当然,研究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所以要从现实的方面去进行论述,要写的具体点。这里,作者可以了解一下数学教学论文研究有什么意义。

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2、通过分析本地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扩展资料

论文作用

所谓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就是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论证的深化认识过程,把研究成果文字化,形成论文或报告。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在于:

⑴、显示研究的水平与价值

⑵、提高研究者的研究水平

撰写科研论文,不仅是反映科研成果的问题,而且也是个深化科研成果和发展科研成果的问题,在撰写科研论文过程中,对实验研究过程所取得的大量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使研究活动得到深化,使人们的认识得到深化。

⑶、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教育科研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精心探索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不仅对直接参加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而且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和发展都是十分宝贵的。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把全部思维内容起源于经验这一命题加以扩展,以至把它的旧的形而上学的限制和公式完全推翻了。

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它的个体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564页)可见,为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人们交流认识,承接认识成果,必须搞好论文撰写。

⑷、推动教育科研活动自身不断完善

教育科研活动是个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并无既定模式和途径可循,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教育科研活动均属创造性活动。为了保证教育科研活动越发卓有成效,为了给进一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在每一科研活动终端都撰写报告或论文是十分必要的。

战争对人类的影响研究论文

伊拉克战争将对人类文明遗址造成破坏 刘健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作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极度关注即将遭到永久破坏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在两河流域冲积平原地区,曾经诞生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城市、最早的国家,还有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19世纪,当这个已经死亡的文明被重新发现的时候,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为之欢欣鼓舞;乌尔王陵的发现成为20世纪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亚述学和苏美尔学也已成为世界各国著名学府中必设的学科之一,亚述学者和苏美尔学者遍及世界各地。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之后,直到今天伊拉克战争爆发,曾经辉煌灿烂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一次又一次面临灭顶之灾。 首当其冲的灾难就是遍及伊拉克全国各地的考古遗址。在伊拉克境内,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遗址与伊拉克的石油一样,随处可见。这些考古遗址几乎涵盖了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所有王朝的都城、重要的宗教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南部,有乌尔遗址、乌鲁克遗址、埃利都遗址、尼普尔遗址、巴比伦遗址等等;在北部,有尼尼微遗址、尼姆路德遗址等等。从19世纪初至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考古队在这些遗址中展开广泛的考古发掘活动。乌尔是《圣经》中以色列人祖先亚伯拉罕的故乡。1922年,英国人伍利在乌尔的考古活动发现了公元前3000年的乌尔王陵和乌尔城。有报道说,伊拉克战争之前,乌尔遗址中部分居室遗址已经遭到破坏。乌鲁克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城市,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在这里产生的。埃利都是传说中大洪水前神所创造的5个城市之一,神最早将王权赐予埃利都城市。尼普尔城是古代两河流域人的圣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宗教中心。巴比伦城是人们熟知的文明古城,城中至今伫立着伊斯塔门等著名建筑。北方的尼尼微城是亚述帝国的重要都城,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实际上可能是属于尼尼微城。尼姆路德及其附近的科尔萨巴德也曾先后为亚述帝国的首都,在那里发现的高大的雕塑和王宫建筑是世界文明中最辉煌的杰作。在纳西里耶附近的遗址有乌尔;在卡尔巴拉和希拉附近有巴比伦城遗址、基什遗址、博尔西帕遗址。如果美英联军通过空袭和空降开辟北方战场,在北方的遗址将遭受更大的灾难。基尔库克本身是古代阿拉帕城,是亚述国家重要的行政中心,其附近的努吉遗址是古代米坦尼王国的重要政治中心,在努吉的考古发现是恢复古代胡利安人历史的重要遗址。胡利安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是公元前15~14世纪古代西亚、北非地区的重要王国之一,在当时的地区国际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米坦尼王国的首都瓦苏卡尼的位置仍然没有确定和发现,因此努吉遗址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摩苏尔附近的尼尼微和尼姆路德将面临同样的危险。 更加严重的是,还有许多尚未发掘的考古遗址。在两河流域平原上,有许多或高或低的沙丘、土丘,它们的下面,还埋藏着众多对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的遗址和遗物。此外,还有一些在文献中有记载的都城和城市还没有发现,比如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区性帝国———阿卡德帝国的首都阿卡德城的位置还没有确定。两河流域平原在历史上是连接地中海地区和伊朗高原及其以东地区的主要通道,东西方的交流在八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幼发拉底河以及波斯湾沿岸,曾经有许多城市随着贸易活动的开展而兴起,在这些地区,考古活动还没有完全展开。如果说在战争期间,有可能对已经发现的考古遗址进行保护,那么,这些还没有被发现和发掘的遗址,在它们还没有重新展现给世人的时候,将可能遭到永久的破坏。 其次,战争将造成文物的损失和流失。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战争给我们造成的灾难性的记忆是十分深刻的。当年,敦煌莫高窟的文物由于战乱而大量流失,造成“敦煌学在国外”的悲剧;八国联军的洗劫使圆明园成为废墟,许许多多的文物流落海外;日本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古人类的瑰宝———周口店人头骨化石失踪。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曾经面临同样的灾难,当年两河流域文明重见天日仰仗于英法政府和个人的探险与研究,而由于当时伊拉克政府的软弱和财力所限,大量文物流失英法。至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研究者都必须到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和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才能看到最珍贵的两河流域文明的文物。海湾战争已经再次造成了大量伊拉克文物流失,而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又将造成多少文物流失呢? 再次,战争严重阻碍了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相关学科的发展,研究人员人数和大学中的学科设置开始减少和萎缩。20世纪初,当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文明研究的中断,此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湾战争,直到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仅以海湾战争为例。海湾战争爆发首先使各国在伊拉克的考古队全部停止工作,考古工作的停滞直接影响学科研究。美国东方研究会巴格达分会主办的《楔形文字研究杂志》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通行的楔形文字的主要刊物,创刊于1947年,由于战争停刊几年才得以恢复。在一些大学,原来独立设置的古代近东系由于资料不足、人员流失、经费缺乏等原因,被并入了其他科系。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研究在古代文明研究领域的地位也逐渐下降,曾经与埃及学、中国学齐名的亚述学已经其名难副。这在中国也有明显的反映,在新千年、新世纪来临的时候,全国兴起了对古代文明的关注热潮,而绝大多数的书籍和眼光都集中在埃及学上,对于更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则关注者寥寥。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史中,曾经发生过数次战争。战争艺术亦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内容,无数的战争造就了一批枭雄式的历史人物,比如汉穆拉比、尼布贾尼撒、阿淑尔巴尼拔,也造就了一批著名王国,如阿卡德王国、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但是,战争也导致数个古代民族消失,导致大量古代城市损毁,也最终导致文明的死亡,甚至阿拉伯人都不曾知道在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灿烂辉煌的文明。我们不愿看到由于再一次的战争,导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这个曾经死亡的文明再一次消失在人类的记忆中。

1、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

2、战争消耗大量的资源,造成可怕的环境污染;

3、战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战区居民的生命与安全甚至人类的生存;

4、战争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5、战争尤其对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教育成长、亲人家庭造成巨大摧残;等等。

战争的政治目的进行战争的阶级、民族和国家在政治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都具有政治色彩,战争目的集中表现为战争的政治目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其政治目的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中国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中国人民进行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都有鲜明的政治目的,而政治目的只有通过保存自己、壮大自己和消灭敌人才能达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争

自从人类的出现,便从未停止过战争。 从利用石块、木棒的部落殴斗起,战争的手段越来越先进,战争的空间跨度越来越大,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其破坏程度随之也越来越大。从令兵器时代,到以步枪,手榴弹、坦克、大炮等近现代武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发展到飞机、坦克、航母、核武的二次大战,到今天的巡航导弹、洲际导弹、精确制导导弹…… 首先,战争带给人类的是生命的摧残。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乱,战场上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第二次世界大战: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其次,是物资、财富毁坏。第一次世界大战花了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花了40000亿美元,朝鲜战争3400亿美元,越南战争7200亿美元,波斯湾战争1020亿美元,第四次阿以战争21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1160亿美元,两伊战争1500亿美元,美国对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袭费用是250亿美元。 再次,是国际秩序、资源浪费、贫富差距、环境污染,以及仇恨、恐怖、担忧、分离、变态、疯狂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大量积累。 战争,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好比动物界同类的杀戮,为了争取基因的传承,会不遗余力的打败对手,争取与更多的异性交配。对地球生存空间、自然资源的拥有和支配权,决定了战争将会继续发生。 人类最大的危险和灾难来自于自身的心灵,战争只不过是人类为了达到自己欲望和野心的一种极端手段,但是人类在把自己的智慧、财力和资源用于战争武器和战争后,人类面临的是最终毁灭。世界现有的核武器已足够把地球毁灭几十次。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灾难很能说明问题。 什么样的制度和秩序可以避免大规模核战的爆发?谁来拯救人类? 至今我们还没有乐观的答案。

一:横向构思,也就是横断面构思法。运用这种构思法,论证结构是横式并列。主要 有以下三种形式。 1)不同侧面并列,这是不包含并列。比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把“墨” 理 解为不好的“环境”,就可以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来论述“黑”或“未必黑”的 论题。�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有个训练题。题目提供三则材料,要求归纳出一个论题,写一段议 论文字。第一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以作为观点;第二则“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着眼于自然环境;第三则“一傅众咻”的成语故事,着眼于社 会环境。可见本题是从横向思维拟题,进行横向构思训练的。� 下面是安徽考生《近墨者黑》中的一段:� 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人才的成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因素。其中,后天的环境的影 响是很重要的。方仲永不就是典型一例吗?� 我们知道,人是环境的产物。没有地球这样的环境,就不会产生人类,更遑论人的主观 能动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时人对环境确是无能为力的。� 也许有的同志会说,你看见崖壁上的青松吗?它们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不是照样生长了 吗?哦,是的,可崖壁上毕竟生长不出参天大树,生长不出郁郁葱葱的森林。� ……� 在我们今天社会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与其对那些初涉人生,单纯天真的中学 生任意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倒不如给他们打一些预防针,将社会有可能对他们稚嫩 心灵的伤害减低到最低限度。� …… 以上片断,就是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角度论述的。� 2)点面并列,这是包含并列。例如浙江考生答卷的片断: 在我们人人都还未成为“圣人”,自身都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的情况下,我认为还是 应该远离“墨者”,以免受其影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报道,讲述一些人是如何由优秀 青年,甚至党员干部,堕落成罪人。姑且抛开其个人思想不说,我认为外界的物质利诱,追 求享受的思想及犯罪分子的拉拢,都是使其下水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在各种不良习气的 侵袭下,极易导致一个人的蜕变。� ……� 青少年的思想还未成熟,容易受各样错误思潮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经常告诫大家“近 墨者黑”,注意周围环境,远离种种不良风气。� ——先是“人人”,列举“优秀青年甚至党员干部”,再强调“青少年”:从面到点,论 证“近墨者黑”。� 3)正反并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横向正反并列。下面是山东考生答卷的片 断:正是因为“近墨者黑”这一道理,我们交友时往往愿与积极进取、品德端正的人交往, 而远离那些品质低下的小人。孟母三迁其家不正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环境,与好人交往吗? 记得小学有位同学,平时思想上进,可上了初中后,就与一些小流氓样的同学混在一起,整 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结果在一次作案中被抓获。这不就是近墨者黑的一个典型事例吗? � ——这是从交友的好、坏,即正、反两个方面并列论证的。� 之二:正、逆结合,纵、横结合,辩证思维。 纵横结合,往往能更有力地证明论点。下面是北京市一类卷中的一段: 我国古代就有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原住在艺人的旁边,孟子就止不住去听 ,当迁至屠户旁时,孟子又常去看杀猪。直至三迁至学馆旁时孟子才专心读书。以至于成了 大思想家。这则故事虽然有轻视劳动人民的意思,但是,它讲明了这个道理——近墨者必黑 。 孔子的“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墨”是无孔不入的,近墨则黑。广 州四兄妹同时被捕也说明了这一点,正因为兄弟之间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才导致了这场悲 剧的发生,正像鲁迅说的:“农家的孩子早识犁,兵家的孩子舞刀枪,秀才的孩子弄文墨。 ”接触多的是什么,学会的就会是什么。� 这个语段分析,不怎么样,而论证结构却是清晰的。总体呈纵式布局,由古及今。但不 完全按时间顺序:孟子,孔子,当今广州四兄弟,鲁迅,时序有颠倒。其实这是纵横式,古 :事例,名言;今;事例,名言。纵向:古——今;横向:事例——名言。� 逆境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我方认为,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是基于三个理由。第一,我方认为,逆境增长人的理念与知识,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我们走错了,我们就多知道一条错的路是怎么走的,所以我们人生的见识以及种种的经验就更丰富了。第二、我们认为逆境拓展了人的视野及格局,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比我们想象中走得更困难的时候,下一次我们做的那种预期将会做得更高,我们做得准备将会更多。一个人如果预期他三分钟完成一个问题,结果他花了八分钟的时间,下一次他就会做八分钟的准备。第三,我们认为,逆境有助于刺激我们的潜能,在路上我们有风险,有了挑战,我们才会激发出我们原来自己也想像不到的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来看,孩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老师对他在高于预估的能力上挑战,发展的结果是更美好的。 现代的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想方设法排除一切干扰,让其顺利成长,几乎没有经历任何磨难,适应力从何而来,遇到挫折又怎能输得起呢? 有一名老教授的儿子,从小学到高中不仅学业一直名列前茅,其他方面也甚优,他从来就没输过。然而上了重点大学之后,在众多的尖子生中很难再独占赘头,他输了,但没有输得起,就因为考试分低,学校要他留级,他就离校出走了。某市重点高中高考落榜的学生中有四名服毒自杀,后因抢救及时才获救。我们都还记得曾经活跃在诗坛上的青年诗人顾成,仅仅因为感情上的一点挫折,就自杀了,一颗绚目的流星就这样陨落了。让人痛,让人怜…..类似的由于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摔倒爬不起来的例子太多了。现实生活中,除这些遇挫折而自杀、出走的典型事件外,青少年中其它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很高,在独生子女身上尤为突出。我们常看到一些学生,因为别人说了自己什么,觉得自尊心受到损伤,就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即使是自己的过错,也没勇气承认,被别人指出过错,就会被否定的挫折感,得到表扬,就洋洋自得,受到批评,就沮丧,就萎靡不振。究其根源,这种结果与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获得对挫折的适应力有直接关系。 再看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典型代表张海迪。她以保尔为榜样,用毅力和生命在我们面前重塑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她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用生命唱出了人生的真谛……她在重大挫折面前重塑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使我们每个健康的人比之有愧。人生能有几回搏,遭受重大挫折后的拼搏,是人生的最佳境界,也是一种升华!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纵观一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如居里夫人、丁肇中、巴甫洛夫等人的成长经历,又有哪一位不是在艰苦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呢? 所以我们认为,逆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玉不琢不成器,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受挫就败,经得起生活中的各种应激和挑战,从小就需要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如果说牡蛎的痛苦凝成了珍珠,那么当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自然会形成不屈的毅力,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性格。尽管他们可能会摔倒,但只要爬起来仍是一路艰辛一路歌。他们必会正视挫折,驾驭挫折,化解挫折,战胜挫折。逆境更有利于造就人才。 主席:谢谢毕老师的发言。接下来请反方二辩杨文秀老师进一步阐述反方的观点,时间3 分钟。有请。 反方二辩(杨文秀):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 在我们辩论“逆境有利于人才成长还是逆境不利于人才成长“的时候,提醒对方辩友弄清什么是所谓的顺境和逆境。 所谓顺境,是指在人生的道路上,社会客观条件给人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发展,人们可以充分利用以发展自己。所谓逆境,则是人们向着理想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我方坚持认为“逆境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首先逆境对成才,产生极大的危害性,不仅不利于人才的成长,相反还阻碍成才。这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对方辩友在内的所有人都在争取一个好的环境,也就是顺境。无论是为人父还是为人母都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试问对方辩友如果是“逆境有利于人才成长“,各位为什么不去创造更“逆“一点的环境来帮助你的儿女成龙成凤呢?你创造的好环境好条件,无疑是你在你儿女的成才路上加了拦路虎、绊脚石。对方辩友坚持的“逆境有利于人才成长“显然是谬论。 许多人感叹“生不逢时“。我们记忆犹新的“文化大革命“,这段时期的社会环境显然可以称之为逆境,是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吗?答案是否定的。轻视教育,轻视人才的社会风气,使成才主体的智慧和才能没有施展、发挥的余地,他们怎样成才?然而,改革开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有了适宜的环境,也就是顺境,许多人才生逢其时,赶上了建功立业的好时光,归根结底,他们是得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顺境。如果没有这样的顺境,他们成才成果的美丽梦想也只能是梦想,不会实现。我方始终坚持认为“逆境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我们始终在努力变换自己的环境,让逆境变为顺境。正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再生活在逆境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甚至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不顾,也要为大家争来一个生活发展的顺境。就连毛泽东,他也不能不感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活,“假如今天我们为不能生逢乱世而遣憾,先烈泉下有知,真不知会作何感想。如果说“逆境有利于人才成长,那么这些伟人,他们在历史上的过错可真是无法计量的!可真是千古罪人!“ 我方始终坚持认为“逆境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主席:谢谢杨老师的发言。接下来请正方三辩于海峰老师将正方观点进一步展开,时间3 分钟。有请。 正方三辩(于海峰):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 刚才我方二辩已从现实的角度做了充分的发言,我方立场坚定:逆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下面我再从历史已证明的事实来重新阐述我方永不改变的立场:逆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两千年前,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就是说,人要做些事情,总要经受磨难与锻炼。 在中国古代,像左丘明、孙膑、司马迁等优秀人物都是在逆境之中锻炼出来的,而且都有杰出的成就。抵抗逆境的能力。作为人才,难免遇到逆境。研究历史就会发现,在逆境中成才的人居多,在顺境中能够成才的比较少。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处在逆境当中,就希望摆脱逆境,就会更加努力奋斗。在逆境中成材的例子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伟《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常言: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人生多艰,砺人意志,道途坎坷,长人知识。 有多少人杰志士的成功来自于挫折、逆境: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政到处碰壁一生遭遇冷遇困境而不馁,晚年削笔而做《春秋》成为中华民族一圣人;孙膑军事奇才而遭庞涓之忌,受膑刑而削去双足,装疯而返回齐国,助齐王而大败魏军一部《孙子兵法》而为军事之鼻祖;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屡战屡败,然屡败屡战,最终反败为胜,开创大汉王朝;俄国大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出生在北极圈内一个偏远穷困的小鱼村终年出海打鱼,又遭受继母虐待,但是在困境中不甘命运安排,他为追求知识而出走,发奋苦学,勤于观察,多于思索终于成与一个大科学家;英国文学家狄更斯七岁其父因负债而入狱,母亲靠给人洗衣服维持生活,从小他不得不去鞋厂做工,饱受穷困忧患,但是遇逆境而不消沉,好学而上进,终成为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苏联大文豪高尔基,自由家境贫穷。小时靠捡破烂帮助家庭,靠着顽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一代名人……这些经天纬世之材,都是在逆境中成材,可以说没有逆境就没有他们的成就和辉煌。 主席:谢谢于老师的发言。接下来请听反方三辩朱红梅老师的发言,时间3 分钟。有请。 反方三辩(朱红梅):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老师大家好: 需要提醒对方辩友的是,无论孔子也罢,张海迪也罢,都是上下五千年,中外几十亿人口中几个特殊的例子。他们在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都把他们艰难困苦的环境转化为有利于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环,而这些人的成绩大部分都是在有利于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环境中取得的。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比较顺利适宜的环境中学习成材的。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人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做准备。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看,人类只有具备了可以生活和学习的条件之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非洲难民生活在食不裹腹,居无定所的环境中,既对方辩友所说的逆境中,如果让他们去造航天飞机这是可能的事情吗? 我们所说的顺境并不是指溺爱的环境。孩子不能成材不是孩子的错误,而是家长教育的失败,这并不是孩子处在顺境中的原因,相反的,父母的溺爱反而为孩子设立了逆境,父母剥夺了孩子受锻炼的机会。而我们可以利用顺境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大家都知道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是非常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而处于边远山区的孩子生活在对方辩友所说的逆境当中,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陷入了放羊---娶媳妇------生孩子-----再让孩子放羊的恶性循环当中,这就是为什么乡村落后于城市,中国西部落后于东部的一个基本原因了。 对方辩友所说的逆境,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是指不利的环境。人们在不断的探索努力,就是由逆境进入顺境的过程,而在其中必定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处在顺境中的我们可以利用走弯路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就会大大缩短成功的路程。人人都追求天时、地利、人和,说明我们都需要顺境。所以我对你的祝福是:一路顺风,而不是一路逆风了,我重申我们的观点:逆境不利于人才的成长,而只有顺境才有利于人才的成长。谢谢! 主席:谢谢朱老师的发言。经过双方的陈述,下面转入自由辩论阶段。这是正面交锋、大展辩才,斗智斗勇的时候,希望双方能有更好的表现。在自由辩论开始之前,我提醒双方,你们各有四分钟的发言时间,正方先发言。好,自由辩论正式开始。(略) 主席:刚才的自由辩论,真可谓是妙语如珠、精彩有加,让我们一饱耳福。经过8分钟激烈的自由辩论,现在进入本场比赛的最后一轮较量——总结陈词阶段。先请反方四辩孙玉旺老师总结陈词。时间四分钟。有请 反方四辩(孙玉旺):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你们好! 我方一辩、二辩、三辩已从思想领域、物质领域、社会大环境等多方面充分论述了我方的观点。经过自由辩论,大家一定发现即使对方的事例,也都是变逆境为顺境后才成材的。逆境中很难有踏踏实实做事的机会,也难以有成长的机会,连机会都没有了,能有利于人的成长吗?时代造英雄!如果身处顺境,能给伟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说不定能做出更大的业绩。所以我方更坚信我们的观点:“逆境不利于人才的成长,顺境才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虽然顺境逆境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人生境遇,但比较而言,顺境才有利于人的成长,首先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一方面科学的营养供给,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更有利于人的生理成长,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顺境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从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的心态。其次,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来看,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满足人生各阶段的成长需求,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社会角色的成熟,持续的社会发展,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谐的日常生活,为人的社会角色成熟,提供了更良性的空间,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从教育这一行来说,综观世界各国重视教育投入的国家国民素质就高,重视科研投入的科技成果就多。哈佛大学经济系居世界第一,为什么?主要因为哈佛有一流的教授、雄厚的财力,严格的制度保障等一切先决条件保证了哈佛学子独占熬头。 我国教育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学校的策略,都非常重视人力、物力的投资,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大教育投资,教育界人才辈出,我国的教育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且我们还向贫困地区捐款助学,创办了许多希望小学,就是为了给那些因逆境而失学的儿童创造上学的条件,也是因为领导、教育家、有爱心的人都坚信“逆境不利于人才成长,顺境才有利于人才成长”即我方观点。 我校征集大量资金为老师、学生配备了微机,改善老师办公条件,学生学习条件,建立塑胶跑道,风雨操场,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给老师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人才成长的摇篮,因为我们全校师生都懂得一个道理:“逆境不利于人才成长,顺境更有利于人才成长!” 我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经历了多次战火的洗礼,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生命财产都受到威胁,怎么能有利于人才成长呢?尊敬的对方辩友你们还希望这逆境重演吗?相信你们会肯定的回答:“绝不!”那就请支持我方观点:“逆境不利于人才成长。!” 主席:谢谢孙老师。最后,我们请正方四辩祝红老师总结陈词。时间也是四分钟。有请。 正方四辩(祝红):主席、评委、在座的各位,大家好: 刚才我方认真听了对方辩友的陈述,很精彩,但是,我方觉得对方始终没有从概念和本质两方面清楚的认识到二者谁轻谁重。我只好再次强调一下: 1、逆境中的主观能动性。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一个比较性话题。成长是发展,发展就要靠动力。逆境给个体的积极发展提供的可能性是,他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心理学上此类情况成为应激。《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经典作品。古巴老人桑帝亚哥的形象成了很多人崇拜的偶像。他在出海八十四天没捕到一条鱼的情况下,以信念为支柱,与大马林鱼和各种鲨鱼纠缠搏斗三天三夜。他已经年过 ,他的力量从哪里来?正是逆境激发了它的主观能动性。顺境中的安逸对人的影响无法达到如此大的强度。 2、逆境中的可持续性。我方的概念已经阐述的很明白。在主体克服逆境做出努力的同时,必然根据动机,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以达到超越逆境,寻求积极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尝试,对于主体长期的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使得他在日后的生存中能够根据克服逆境的经验超越更加困难的“逆境”。 3、逆境中的逆反性。逆境的存在,只对当事人具有意义。对个体成长发挥的作用,也由当事人的表现来决定。大家都应该听过某大学生不会剥鸡蛋的事;那么,对于这个大学生来说即使是一个有壳的鸡蛋,也是逆境;可见在顺境中成长的,很可能无法对现实中所产生的需要做出应对的逆境灵活处理;反之,如果从小家长就要求他学会自理,学剥鸡蛋的过程中也许他遭遇了“逆境”,但此时,剥鸡蛋已经成了“顺境”,他所能够承受的将是对他的人生更有意义的挑战,而不是面对一个鸡蛋一筹莫展。 4、逆境的过程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强调: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即把学习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实践经验、个人经历看作学习成果的一部分。学习的顺境中学生的心理不会有太大变化,没有强刺激也就无法快而深刻的形成记忆。 回到我们教学中来谈。先谈教师。我们每位老师都清楚,公开课给你带来了什么?无论成功与否,给个人带来的都是进步和思考,需要比平时上课付出更多的劳动,还会在操作中遇到各种“逆境”,解决诸多问题的过程确实促进我们进步的动力。再谈学生。过分强调赏识教育给孩子提供了自我满足的沃土。我们身边不少见这样的孩子:他们只听的进表扬,对批评或置之不理或不能接受。逆境正是一位好老师,他能够让孩子们从困难中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知识能力的匮乏,进而不断提高和完善。 各位,谁也不想让我们的孩子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过于依赖“顺境”的作用,而缺失应有的勇气,信心,思考,奋进,而这一切,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逆境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于1972年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联合国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是“ 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提出这样的口号,意图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让我们都学会寻找自己的奶酪! 俗语说,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苦,就是逆境所带来的苦,所谓人上人,并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而是说,他可以在生活上比一般人更为豁达开通,眼光远大,处事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果从小在安安稳稳、无风无浪的顺境中生活,我们所见的天日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所能适应的温度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无疑是只井底之蛙;最终,个体的成长只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因此我方再次肯定我们的观点:逆境更利于人的成长。如果想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那么,选择勇敢的面对逆境吧!用海明威这句结束我的发言:“我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