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日报小记者有用的。记者虽“小”担责任重大。不要小瞧任何一位记者,每个人都是有用的,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2022年,承德日报社全媒体小记者团将依托承德日报社全媒体资源,开发更多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项目,策划更多有实践意义的活动,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全面提高小记者的写作、采访、实践及综合能力,让孩子们在课堂之外多呼吸新鲜空气,体味阳光,健康、快乐成长。所以承德日报小记者有用的。
有。承德日报稿费标准从60元/千字到300元/千字不等,平均每千字125元。《承德日报》社创办于1945年,是承德市委机关报,是承德市最具权威的新闻媒体。
具体看您登报哪方面的内容,例如解除劳动合同登报声明需要公告一个月。各地报社都有专门广告代理公司办理登报声明,也可直接找报社,拿上单位的介绍信,本人的身份证就能办理,登报声明解除合同一般最少需要公告1个月。对此,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规定,“企业对有旷工行为的职工做除名处理,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并履行相应的程序。承德日报社创办于1945年,是承德市委机关报,是承德市最具权威的新闻媒体。可刊登个人证件登报挂失、公司证件遗失声明、注销减资债权公告等各类声明刊登。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自治县、平泉市。
承德日报社投稿信箱为;不需要门路和引荐,只要稿件质量好,采用率很大。
2012年7月21日大雨,造成河北省承德市药检所附近多栋居民楼居民车辆出行困难,河道积水,无桥,据老居民讲,都十多年了。翠桥路露露公寓马路次次雨来下水道都反水成灾。请问那里应该管这些民生问题?
不是。职务变化,但没有升降之分。人民日报社“领导介绍”一栏显示: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于绍良,已出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于绍良出生于1964年7月,河北赞皇人,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工作,长达30余年,曾任陕西分社社长、新华社办公厅主任、人事局局长,2014年7月升任副社长。2016年2月,他“空降”湖北,担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8年4月履新上海,担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20年10月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后兼任政法委书记。他还是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此前担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的庹震,已于2020年10月出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的庹震,已于2020年10月出任人民日报社社长。
谭文瑞,笔名池北偶。广东新会人。著名作家,1922年出生,1945年燕京大学毕业,从事新闻工作近60年,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56年开始所写针砭时弊的讽刺诗,先后发表800余首,既有国内题材,也有国际题材。194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社老领导、原总编辑谭文瑞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2014年7月29日5时15分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92岁。7月29日下午人民日报社编委会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社长杨振武提议,为谭文瑞同志默哀,以表达对他的哀思和崇高敬意。
1、社长是日报社的法人,对单位负全责,责任大权力越大,说社长是日报社的NO1,在法理上首先得到了明确。 2、社长一般是日报社的党组书记,总编辑是党组副书记,同级别干部排序首先看党内职务,社长作为党组书记政治排序大于总编辑理所当然。 3、很多地方的日报社社长一般由当地的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总编辑几乎没有兼任的惯例,宣传部代表党委管理媒体机构,社长有机会兼任宣传部副部长,政治地位显然高于总编辑。 4、从分工来看,社长管全盘,负责主持报社工作,召集报社的党组会决策报社的三重一大事项,可以说报社的所有重要事项都需要社长来决策。而总编辑重心是管采编,涉及采编上的事情一般由总编辑说了算,总编辑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召开编委会、编务会,决策采编事务,社长一般不会过多干涉。但是无论编委会还是编务会都是在报社党组领导下的业务会,原则上都需要服从党组安排,实际上都需要听从社长指挥。 5、从前景来看,报社社长的发展路线还是比较多元的。以地市级日报社为例,资历老的社长可以一步到位提拔副厅,担任地方领导或者省直机关副职;强势的社长也可以调任县区担任书记、县区长或者调任其他市直部门正职;再不济原地踏步也是党委部门的一把手,政治地位摆在那。而总编辑作为业务干部,别说提拔副厅或调任县区任职,有机会转社长都属于进一步使用,两者在发展空间上存在事实上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社长地位普遍高于总编辑的重要原因。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打赢这场硬仗,全国280万扶贫干部奔赴一线,黄诗燕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观看黄诗燕 事迹 观后感 5篇,希望你喜欢。
2020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篇一
黄诗燕,生前系湖南省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2019年11月因公殉职,时年56岁。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根基层一线,勇挑工作重担,9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解决民生难题、提升幸福指数,不断解决问题、解决难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脱贫攻坚事业鞠躬尽瘁,带领炎陵县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面貌,用工作实绩践行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苦干实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毛相林,现任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他艰苦卓绝、打通绝壁,带头引路、誓拔穷根的平凡壮举,造福了广大村民,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广泛赞誉,树立了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光辉榜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黄诗燕、毛相林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黄诗燕、毛相林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他们牢记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靠苦干实干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靠执着坚守铺就幸福生活道路,靠高尚风范赢得群众广泛信赖,展现出忠诚的政治品格、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崇高的精神境界。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黄诗燕、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黄诗燕、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分别为黄诗燕同志亲属代表、毛相林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国务院扶贫办、湖南省委、重庆市委有关负责同志,“时代楷模”亲属、同事和当地干部群众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2020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篇二
国庆、中秋佳节将至,9月30日,省委书记杜家毫先后来到株洲市、怀化市,看望慰问株洲市政协原副主席、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和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同志的家属,代表省委和全省党员干部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剑飞一同看望慰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何朝晖参加株洲看望慰问。
来到黄诗燕的家中,杜家毫与他的妻子、女儿亲切交谈。杜家毫说,黄诗燕同志常年工作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炎陵县 20 万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同志感到悲痛和惋惜,组织和群众永远不会忘记他。得知女儿黄心雨大学 毕业 已走上工作岗位,杜家毫勉励她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父亲遗志,扛起家庭重任,锤炼坚强意志,以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优异表现和成长进步来告慰父亲。
杜家毫还到蒙汉家中,看望了他的妻子和女儿。
在与黄诗燕 、蒙汉同志家属告别时,杜家毫反复叮嘱当地负责同志,黄诗燕、蒙汉同志是用生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优秀共产党员,是我省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来的优秀领导干部代表,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特别是把廉洁自律作为生命线,严格要求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如今他们因公殉职,我们要切实关心其家属子女,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杜家毫指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诗燕、蒙汉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们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立足各自岗位,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中当先锋、作表率,为谱写湖南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坚决落实全面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精神,在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同时,更加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部,坚持和完善健康体检、健康疗养、关怀帮助等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基层干部身心健康,营造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支持基层的浓厚氛围。
2020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篇三
仲秋时节,老区炎陵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又迎丰收年,人们更加怀念带来巨变的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
炎陵县地处罗霄山深处,2011年5月纳入罗霄山片区国家级贫困县。当年6月,黄诗燕就任炎陵县委书记。他九年如一日,扎根扶贫一线,带领20余万老区人民脱贫奔小康,直至2019年11月29日因公殉职,年仅56岁。
近日,黄诗燕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最后一道脱贫攻坚“战斗令”
2019年11月29日上午,炎陵县召开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会议。黄诗燕脸色憔悴,但坚持作了20多分钟讲话。他说,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神提劲,克服“疲劳、松懈、麻痹”情绪,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这是黄诗燕作为炎陵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发出的最后一道“战斗令”。当天下午,因多日劳累,他骤然倒下。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但脱贫功成,务必在我。”黄诗燕在炎陵工作期间,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黄诗燕初到炎陵任职时,该县贫困发生率,农民人均年收入2970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老百姓渴望脱贫,黄诗燕深感重任在肩。为争取招商项目,他有一次清晨5时从炎陵出发,汽车在高速上滑行100多米后撞上护栏,所幸有惊无险;为办好在长沙、深圳两地的招商活动,他一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企业诉苦说招工难,他安排工作人员带着招工信息直接进村入户;为推广炎陵黄桃,他带病为“黄桃大会”站台,跑遍每一个城市推广点、每一个乡村展台……
9年脱贫攻坚,老区换了模样。在黄诗燕履职的2011年至2019年间,炎陵县经济总量增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下降到现在的;炎帝陵景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炎陵相继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县城”“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等称号,全县旅游经济效率和质量增长均跻身全省前十。
“大黄抓小黄,抓出金黄黄”
黄诗燕“生在普通农家,长在田野山坳”,坚信“农业做好了,农民才能真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011年,他提出建设全县农业“一带八基地”,即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和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炎陵白鹅、茶叶、油茶、笋竹林、药材、花卉苗木基地,县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奖励扶持 种植 大户,以炎陵黄桃为突破口,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农业见效慢,从‘种子’到‘票子’,少则3年,多则6年,怎能快速致富?”“县财政本来就困难,黄桃产业看不到税收预期,每年拿钱去贴,值吗?”“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品质如何保证?”……一连串的质疑接踵而至。
面对质疑,黄诗燕看准路子,一干到底。在他的主导下,全县砍掉劣质果树苗,培育5个优质高效示范点,扶持171个科技示范户;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模式,及时提供良种苗木、技术培训、农资供应、销售 渠道 等服务……
黄诗燕是炎陵黄桃的“头号推销员”。每年的桃花节、黄桃大会,他都出面“站台”吆喝;北京、广州等地的供销对接会,他现场促销;央视推广“炎陵黄桃”,他琢磨出推广语“炎陵黄桃,‘桃’醉天下”,为树立“炎陵黄桃”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有人好心建议他“低调”,他坦然道:“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
“大黄抓小黄,抓出金黄黄。”如今,炎陵黄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出口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炎陵60%的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今年,炎陵黄桃采果面积万亩,总产量达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亿元。
黄诗燕去世后,人们说,他就像一头老黄牛,为老区脱贫耗尽了自己的最后一丝气力。
2020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篇四
初心烛照未来,榜样引领时代。8月27日,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 报告 会在市委礼堂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指出,要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拼搏竞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国务院扶贫办 政策法规 司二级巡视员毕国强、省扶贫办副主任赵成新,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参加。
市领导王洪斌、蔡溪、彭建忠、聂方红、羊贵平、何朝晖、钟燕、朱庸靖,以及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全市驻村帮扶干部等参加。
黄诗燕同志生前系市委委员、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2019年11月29日下午,他因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56岁。黄诗燕同志因公殉职后,市委、省委相继追授他“株洲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体对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会上,播放了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宣传片;炎陵县委办刘明华、县黄桃产业办谭忠诚、县广播电视台宋金枝、国声声学公司方斌、黄诗燕同志的侄子黄飞、炎陵县上村村贫困户张连军、大源村驻村帮扶队员刘云慧7位报告团成员,分别以《风雨兼程领路人》《一颗黄桃醉天下》《民心深处有丰碑》《真情托起产业梦》《殷殷嘱托寄深情》《脱贫不忘大恩人》《青山尤盼燕归来》为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黄诗燕同志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发展产业造福百姓、真情为民为企服务、永葆清正廉洁本色等的先进事迹。现场气氛凝重庄严,许多人被黄诗燕无私忘我的精神感染,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黄诗燕同志在炎陵这片烈士鲜血染红的英雄土地上树立了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丰碑。他的先进事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是株洲宝贵的精神财富。”毛腾飞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黄诗燕同志表示深切缅怀,对黄诗燕同志的亲人表示亲切慰问。他说,我们学习黄诗燕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民、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始终心中有责、担当进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戒、清廉自守的优秀品质。
毛腾飞指出,全市向黄诗燕同志学习,要把握好深学、细照、笃行六个字,“深学”就是把黄诗燕同志的崇高精神学习好、领会透;“细照”就是把黄诗燕同志作为一面镜子检视自我、改进自我;“笃行”就是向黄诗燕同志看齐,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各级党组织要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黄诗燕的崇高精神、学习黄诗燕的高尚品质,让黄诗燕的崇高精神在株洲大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把学习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课题结合起来,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与“三大攻坚战”“一活动一行动”等市委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株洲高质量发展。要创新宣传方式,整合资源,用鲜活的语言把黄诗燕同志的先进事迹讲生动、讲精彩,进一步营造深入持久学习弘扬黄诗燕同志崇高精神的良好氛围。
2020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篇五
时间,沉淀最深的情感。岁月,见证最真的人心。
两天后,距离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因公殉职刚好九个月。他生前在炎陵的点点滴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反而在人们的不断追忆中愈发清晰,让更多人感动。
最后一次下乡、最后一次会议、最后一次会见,他生命中的三个“最后一次”,就像最后的三根路标,标识着他生命的最后轨迹,刻画着他的精神高度,成为人们永远的怀念。
最后一次下乡调研——
“不要感谢我,事是大家一起干的”
霞阳镇的大源村,是黄诗燕的扶贫联系村。2019年11月20日上午9点来钟,他又一次来到该村调研,九天后不幸去世。这是他最后一次下乡调研,最后一次来到他日夜牵挂的大源村。
村支书唐自华,记不清黄诗燕来了村里多少回,但是最后这次到村里的一幕幕,却永远不会忘记。他说——
黄书记来到我们村,一见面就问我,老廖怎样了?
黄书记说的老廖,是村里的贫困户廖成运,也是他的帮扶联系对象。
这些年,多亏了黄书记,廖成运一家住进了易地搬迁安置新房,儿子廖建文到离家不远的工业园企业里上班,每个月有近四千块钱收入。
我向他汇报,最近老廖身体不太好。
“看看去。”黄书记直奔老廖家。
他嘘寒问暖,嘱咐老廖按时吃药,好好休养。临走,交代我一个任务:“老廖的儿子四十多岁了,请你想想办法,帮他介绍个对象,早点结婚成家。”
随后,他现场调研了好几项工作。
在危旧房拆除现场,看到拆得还不彻底,他说,还得继续加油啊。
在村里的危桥施工现场,他说,快过年了,加快进度,早点修好,方便群众出行。
路边空地上,群众在晒着太阳聊天。黄书记下车,走过去和他们一一握手,询问大家:生活还好吗?对村里工作满不满意?
群众说,装了路灯,打了水泥路,感谢黄书记,帮我们做了好多事。
黄书记笑着摆摆手:“不要感谢我,事是大家一起干的。”
来村部的途中,经过一片油菜地。他走进地里,察看油菜苗长势,村民围了上来。
他问村民,一亩能打多少油?
有说一百来斤,有说能打两百来斤。大家七嘴八舌。
黄书记笑着说,打一百来斤正常,能打两百来斤,那你就是精耕细作喽。
到村部与大家座谈,听取了我的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后,黄书记说:“要守住底线,不出问题。对贫困户多关心,多帮助。要提神鼓劲不泄气,继续加油,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11点多,调研结束准备回县城。走到车旁,他突然又返回,走进了村卫生室。
贫困户是不是都和家庭医生签约了?有哪些服务项目?多长时间检查一次?他边看边问。
他翻阅村民的《家庭医生签约 协议书 》仔细核查,还特意翻看他联系的困难户廖成运那一页,看是否签约。他对村医史淑萍说:“你们要多下乡,对贫困户上门服务,搞好村民慢性病的防治服务。”
他最后一次到村里调研,惦记的最后一件事,还是群众的健康问题。谁能想到,九天后,他自己的健康却亮起了红灯。
黄书记再也不会来了,但村民们都说,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最后一次会议——
“相信大家,辛苦大家,拜托大家!”
2019年11月29日上午8点半,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在酃峰宾馆召开,这是他生前参加的最后一个会议。
主持会议的县委副书记饶祥明说——
开会之前,他的脸色很不好看。我劝他,你身体不舒服,今天的会就不要参加了。他说:“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我要参加。”
会上,相关领导作动员部署后,黄书记最后作 总结 讲话时,与会同志都感到意外。因为平时,他讲话充满激情。但是大家发现,那天他的声音很细很弱,坐在后排的同志几乎听不清,以为他前面的话筒没打开,都扯长脖子往前看。这么重要的会议,他没有发挥,只讲了十来分钟就结束了。
“黄书记今天怎么了?”大家用疑惑的目光互相询问。
大家不知道,七天前,黄书记的身体就出问题了。
11月22日,县委常委会会后,他的脸色不好,跟我说,胸口有点不舒服。我建议他休息一下:“抽空到市里做个检查,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有位专家是我们炎陵人,我熟,我帮你联系。”
他说:“年底事多,忙完了再说。”
后来我们劝了好几次,他都没答应。
一周下来,他吃不下东西,只能喝点汤,吃点稀饭,只是要求稀饭里面放点盐。他说:“不加点盐,没力气。”
食堂炊事员也觉得反常,背地里问我:这几天我做的面条,黄书记都没动,是不舒服了,还是嫌弃我做饭了?
我们都觉察到他身体不舒服,但是谁也没想到竟这么严重。
最后这次会上,他讲了什么呢?
他讲,脱贫攻坚极端重要,我再强调四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神鼓劲,克服“疲劳、松懈、麻痹”情绪,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二是目标问题,确保不发生底线问题,全力以赴,争取脱贫攻坚取得更好的成绩。三是作风问题,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责任问题,按照“谁牵头谁负责,谁管辖谁负责,谁联系谁负责,谁失责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体系。希望大家坚守岗位、下沉一线、严守纪律,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效。
最后他说:“总之,相信大家,辛苦大家,拜托大家,让我们咬紧牙关再攻坚,共同把脱贫攻坚工作搞好!”
这是他参加的最后一个会议,这是他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发出的最后一个脱贫攻坚动员令。
他用生命,展现了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谱写了一位扶贫书记“为脱贫而来,为脱贫而去”的壮烈人生,炎陵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最后一次会见——
“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
2019年11月29日上午11点30,黄诗燕来到县城的酃峰宾馆,会见前来参加“株洲市优秀校园记者”表彰活动的株洲日报社工作人员,这是他生前参加的最后一次会见。
带队参加表彰活动的株洲日报社副总编辑张绿林回忆——
11月28日下午,我给黄书记发短信报告,明天上午来炎陵县参加校园记者表彰会,会后想去看望他,不知道有没有时间?他很快回信,中午见。
第二天上午,活动结束后,我们在酃峰宾馆见面,愉快地回忆在报社的工作经历,交流炎陵的宣传工作,大家有说有笑。
他说:“炎陵只20万人,是人口小县,但却是新闻资源大县,是新闻富矿。脱贫攻坚、产业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新炎陵,这里面有很多先进典型、感人 故事 ,希望记者们的脚步多到基层来。”
黄书记曾在株洲日报社担任社长五年,离开报社后还一直关心我们报社发展。
我感慨地说,舆论生态变化了,现在办报与过去不一样了,转型发展压力大。
他说,现在传播方式、读者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报社既要主动顺应融合发展大势,也要牢记职责使命,记者要有新闻理想,媒体要有职业风骨,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我跟他汇报,报社组织开展校园记者活动,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报社转型发展的一个内容。这次炎陵有40位小学生被评为优秀校园记者,我们上午颁了奖。
他开玩笑说:“你这是大总编见小记者。”
他委托在座的县教育局局长谭慧林,转达对小记者们的问候:“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校园记者也要有记者的样。”
中午1点左右,他执意挽留我们在炎陵午休后再走,但我们要赶赴茶陵县参加下一个活动。
他陪我们走到县委大院门口,送我们上车,握手话别。车子启动时,他挥手叮嘱我:“老兄,注意休息,保重身体啊!”
谁想,这一分手,竟是永别!
他挥手和我告别的这一幕,永远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观看黄诗燕事迹观后感5篇相关 文章 :
★ 时代楷模黄诗燕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时代楷模发布厅黄诗燕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时代楷模发布厅黄诗燕毛相林事迹观后感或启发800字
★ 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的优秀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 2020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
★ 关于观看黄文秀的观后感5篇最新
★ 学习2020感动中国黄文秀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 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5篇精选
★ 精选6篇观看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 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直接联系一下报社的工作人员株洲日报社官方网站 两报新闻热线 株洲日报:28816112 株洲晚报28829110 本网广告热线:28891100 两报发行热线:28823900
株洲网编辑部联系电话: 株洲晚报:28829110 投稿可直接电话联系 投稿信箱:
不知是否这位?蔡园将军情系故乡□郑清为一“无边曙色从戎时,声碎马蹄血染衣;莫道经霜枫叶老,壶兰道上一兵归。”诗中“一兵”,乃是蔡园将军自谦之称。他以《乡心》为题,抒发从戎归来“壶兰道上”的喜悦,唱一曲久别故乡的赤子心歌!蔡园将军祖籍仙游,原任空军第四军副军长,离休后寓居上海,怀着“余辉献中华”之志,时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先后任政协上海市第五届常委、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和莆田市蔡襄学术研究会顾问等多项社会职务,体现一位老将军忠心报国为民的赤诚与坚毅。他年老心不老,鞠躬尽瘁,离而不休。他早年投身革命,从仙游麦斜岩踏上征途,担任中国工农红军108团没收队长兼擎旗手,时年方十五。不久,奔赴抗日前线,历任新四军教导队第四队队长、独立大队长、第七师科长、团长、101师参谋长;解放战争中,参加上东、鲁南、淮南、渡江和解放厦门等重大战役,转战南北,屡建功勋。建国后,历任陆军85师师长、空军21师师长、参谋长、副军长等职,在保卫祖国和军队建设中,呕心沥血,恪尽职守,建树卓著,是我军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和指战员,深受官兵们的爱戴和敬重。他的崇高声望及其英雄事迹,早已传播莆仙家乡,乡亲们深为兴化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儿子而自豪,常常把他的名字与莆仙历史上的英杰联系在一起,书传口述,家喻户晓,成为城乡干部群众、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记得我还在少年时候,就听到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里,有一位著名的仙游籍将领,心中无限敬慕,有关他的传闻虽然零碎而不系统,但在青少年中互为增补而成为“故事”,感人而神奇。入伍后,也时时与同事一起谈论,期望或许在蔡老回乡之时会听到他从戎历程的报告,看见这位大家久慕的英雄?1991年,《仙游文学》创刊,编辑部嘱我写信给蔡老约稿,谁知去信不出旬日,就收到他亲笔的诗稿,附信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故乡浓烈的感情和对文学事业的恳切希望,使全体编辑深受鼓舞。此后,书信往来,从诗文中进一步感受他高尚的精神世界,使我更强烈地盼望,什么时候,应当去拜会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几年之后,我终于找到了机会。1993年,我赴京归来,特地从上海下车,怀着崇敬的心情登门拜访,喜与蔡老有了第一次的见面。二上海的初秋,东方大城市上空的太阳仍然放射着热烈的光芒,仙霞空军干休所一群别墅式的林荫道上,迈步着一位须发斑白的老将军,他刚从传达室领取他每天必读的书报,因看报心切,在回来的路上,就急切地打开《湄洲日报》等几家家乡的报纸,边走边读起来。他,就是蔡园将军。当他得知我是从家乡仙游而来时,高兴地与我紧紧握手,立即把我接上三楼客厅(兼书房),待茶就坐,热情备至,使我因初次见面的拘谨顿时消失,如来到乡邻老伯家里一样亲切。我环视这套普通的居室,四房一厅,简洁朴素,壁立而起的大书架整齐有序地摆列着他晚年攻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古今中外书籍,书架上还垂悬着一根碧枝翠叶的长青藤,给人添上一种春天的气息,生意盎然,似有书声之外的遐思?我们用家乡的“语言”交谈起来,他虽然长期离乡在外,但地地道道乡音令人倍感亲近,自然而然地谈起家乡的事来了。他远居上海,时时把家乡挂在心上,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逐一询问莆田市的改革开放、秀屿港的开发进程以及家乡文化教育发展等情况;对于仙游尤为关切,诸如仙游的旧城改造、木兰溪的治理、老区政策的落实、下一代的传统教育和农民种植甘蔗等问题,无不一一谈及。他说:“这次,莆田市委在仙游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今后经济发展方向,这是领导深入基层就地指导工作的好办法好作风!”上海与莆仙,远隔千里,而蔡老对家乡如此关注和了解,使我赞叹不已,我说:“蔡老远在上海,家乡如在眼前!”他微笑着说:“这要感谢家乡寄来报纸和乡亲们经常的书信联系!”果然,书案上整齐地堆放着一叠叠福建地方报刊和乡亲的信件。他指着书桌上的《湄洲日报》、《兴化政协报》、《仙溪谷乡讯》、《仙游文学》等家乡刊物,高兴地说:“接到家乡的报刊,如看到家乡来人一样亲切,读了家乡的书信,如听见乡音一样高兴!”正如他诗中所言:“相逢陋室频携手,无改乡音倍动情。”他随手取来一本自己亲笔记录的乡亲《通讯录》,翻开那一页页的清晰笔墨,上面详细记录着通讯人的“姓名”、“通讯处”、来信“时间”等内容,认真地介绍说:“对于家乡每封来信,我都及时登记,才不会忘记复信!”这种有信必复的习惯,使我回想起自与蔡老通讯以来之所以每封必得他及时复信的“内情”,深受他深厚的乡情和诚信的为人所感动!是时,仙游旧城改造进入高潮,家乡大规模的建设使他心往神驰。此次恰我前来,他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新楼矗立的照片给我看,急切地问道:“这是过去的什么地方?”我详观照片,认出那是改造后的鲤城西门兜新街。他欣喜地说:“变化真大!”又取出一张照片对我说:“这是我家旧居的一幅李耕壁画!”我接过手品赏照片上李耕国画真品,妙笔传神,弥足珍贵,立即表示回仙后一定向有关部门反映,在旧城改造中注意把这幅壁画保护下来,他高兴地点头称是,似乎又为家乡保护历史文物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大事。我想起仙游旧城改造初期,当蔡老的祖居老屋被划进统一拆迁范围时,他毫不犹豫地带头拆掉旧居,有力地推动了仙游旧城改造,表现了一位老革命者胸怀全局、公而忘私的精神,令人更是钦佩和敬仰!上海相会,时仅半日,却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那句“仙溪九曲水盈盈,远客思乡款款情”之诗,正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感人至深。临别时,他坚持把我这位“老乡”送到大门外,直到我上车还频频招手致意,再三地说:“我一定会经常回乡看看!”三蔡老长期在外,一颗心时时与家乡连在一起。几十年来,不论在职或离休,每有假期空闲,必定挤出时间回乡,爱国爱乡之情,溢于言表。有时久未回乡,又想回乡,就把心思凝聚笔下,流露于诗:“春树暮云旧时雨,壶山兰水问归期?”(《秋思》)在仙霞寓所,当看见秋菊“堆金”,触动乡思,就凭栏遥望故乡:“休管西风枫叶扫,欲谋候鸟寄乡音。”(《秋思》)有时告假拟作故乡行,心情更是激动难抑:“为爱兰溪夜不眠”“乡心先到柳池边”(《乡心》),兴奋得好比小孩子一般连睡也睡不着觉,“乡心”早就飞回家乡那熟悉的“柳池边”去了!回到故乡,蔡老的行程总是紧张,几乎每天都不空余。1998年10月,他从上海归来,在家乡十多天,先后赴虎啸山晋谒仙游革命烈士陵园,参加烈士陵园青少年共育共建会议,出席蔡襄学术研究会代表大会和母校二中100周年校庆、旧地重游麦斜岩革命遗址和当年“挥师漳厦”战斗过的海防前哨,考察沿海的开发和厦门经济特区,参观仙游文庙、蔡襄故里和蔡襄陵园,专访县、镇、街道各级领导,与原29军老战友、闽中老游击队员、《战友回忆录》编辑组和仙游文艺界朋友聚会座谈,活动日程,接二连三,他已是84岁高龄,满头银发,两鬓如霜,仍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所到之处,必引导大家忆昔思今,发扬革命传统,不忘历史光荣,廉洁奉公,爱国爱民,对家乡的未来寄以美好的期望。每当他谈起他的革命历程时,眉宇之间飞扬着一种无比的自豪,儒雅中显露着一位身经百战的军人的威武和坚定,不减当年驰骋疆场的宿将风度。当他再次登上麦斜岩重访红军遗址时,眼看近年新建的“中国工农红军108团革命遗址”纪念碑亭,四柱三角形的碑亭正中伫立一块墨色大理石镌刻他亲笔所书的“麦斜之光”闪闪发亮,触景生情,即席畅谈,详细介绍108团的战斗历程,讲述自己从县城奔赴钟山,与四十多位红军战士在麦斜岩举旗“聚义”,先后在钟山、何岭、榜头等地发动群众,开展反土豪劣绅等各种斗争,不断壮大队伍,在茫茫长夜的仙游上空点燃革命烈火,为劳苦大众争取自由解放揭开了一线希望的曙光。他指着当年红军走过的山道、宿营地(今僧舍、斋房)以及岗哨之处,一一讲解,历历往事,如在昨日,仿佛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历史的见证,革命的精神从昨天连接着今天和明天。他说:“继承传统,就是为了开创未来,先烈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寄美好的希望于未来一代。”十年前,他就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诺言,把老家故居的拆迁补偿费20000多元,代表他儿媳孙子,捐献给钟山镇麦斜小学教育基金会。此次,麦斜小学师生获悉蔡老来校,欢迎的队伍从校门口排到公路两旁约一公里,他们手持彩旗,花环,腰鼓舞蹈,打着“蔡爷爷,您好!”的红布横幅,热烈欢迎这位热心文化教育事业的老将军。蔡老面对校园新貌,十分高兴,站在小学操场露天讲台上,勉励教师“敬业爱生”,忠诚教育事业;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言简意赅的讲话,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鼓掌声!蔡老每次回乡,必与家乡父老亲友谈心叙旧,问寒问暖,访贫问苦,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听取百姓呼声。他曾和老同志黄明、苏华等人为落实老区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工作,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出积极贡献。他足迹踏遍山区平原沿海,登何岭,上钟山,走西乡,奔枫亭,钟情壶山兰水,往返荔城鲤城,忆昔岁月风雨,喜看今朝风光,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佳作丽句。他到荔城,怀念老战友:“不倔韩君昭竹帛,古榕树下吊天章”《壬申年祭》;他到麦斜,纵情展望山川远景:“归客逐胜上麦斜,极目湖天拱彩霞”(《乡心咏》);他到九鲤湖,为故乡山水击掌欢唱”九氵祭涛声招羽颧,湖光山色共腾翔”(《鲤湖》);他到云居,欣慰百姓安居乐业:“杖步云居追往昔,钟山此日尽尧天”。1998年10月,蔡老偕夫人朱浣华、女儿小榕、小虹等几十位乡亲故友拜谒仙游革命烈士陵园,恭向烈士纪念碑三行鞠躬,默哀后,伫立虎啸山上,放眼眺望,苍苍郁郁的蜚山之下,仙游城高楼大厦林立,旧貌换新颜,美丽的兰溪公园林荫花影,水上乐园画舫游船,新建的横跨木兰溪大桥虹影倒映,碧水,蓝天,白云,红日,三(明)郊(尾)公路绕城而过,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使他笑逐颜开,不胜赞叹:“今日仙游巨变,事业兴旺,人民幸福,应当饮水思源,富而思进,趁此改革开放东风,创造更好的成就来报答为中国革命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眼前情景,触动心怀,特地挥笔疾书,“山河永在,日月同辉”八字留作陵园纪念,并赋诗一首述怀:少小离家六十年,金戈玉帛记诗篇;神州大地遍春色,兰水蜚山共婵娟。四蔡老离休后,刻苦学习,笔耕不辍,先后在外地报刊及家乡的《湄洲日报》《莆田文史资料》《仙溪谷乡讯》《仙游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文十余万字,并著有《蔡园诗草》一书。他的诗作,诗蕴丰厚,情感强烈,爱憎分明,文彩焕发,真实地体现了灿烂的人生及其忠心报国精神,洋溢着浓烈的爱国爱乡的拳拳赤子之心。诗作一经发表,受到普遍的好评,成为离开军营后一位引人注目的莆仙籍“军旅诗人”,乡人誉称是“文献名邦”出了名闻上海的“将军诗人”!最难能可贵的是,自从他“放下枪杆子拿起笔杆子”之后,悠悠不倦勤学苦练,谦虚求教,经常把诗作寄送回乡,恳请少年时的老师陈德高(莆田)、余启锵(仙游)等师友修改指正。那次在沪与我聚会,临行时特地交给我《近作六首》,再三叮咛,请家乡诗友多多批评,真是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在仙游文艺界传为佳话。平时,他对家乡文艺事业也十分关注,不断地与诗友吟诗唱和,交流创作经验,对文艺活动产生了极好的影响。1991年元宵节,他带头吟唱,以“胜会兰亭笔有花”“挥毫作赋颂中华”为主题,寄诗仙游文化部门,从而揭开了《迎春诗会》的序幕,唱和诗篇胜似春花盛开,结成《诗会》专集,为故乡诗史上留下了美丽的一页。1998年春节,仙游兴泰诗社为七旬老人寿庆举行团拜会,他怀着对家乡父老深厚的感情和挚诚的敬意,特地从上海寄来贺诗:“寿星朗朗拱天地,七十春秋万卷诗;桃李满园沾化雨,钟山灵秀沐朝霞。”故乡的一事一物,无不牵挂着蔡老的心,表达在浓浓的诗意之中。“鲤城春色好,无处不飞花”,这是他诗中的仙游“鲤城”;“当年烽火地,丹荔满枝头”,这是他印象中的莆田“荔城”;“寻胜出湄洲,心随一心舟”,这是他写入《乡情吟》中的湄洲湾秀屿港;“怀乡千里返,寻根到埭头,相见无他语,畅叙北高楼”,这是他千里迢迢到莆田“埭头”“北高”寻根问祖,追寻他先祖祖籍地留下的心声。当他应邀出席莆田市蔡襄学术研究会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只有廉洁奉公,才能热爱人民》的讲话,联系蔡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勤政廉洁的精神,希望大家同心同德建设家乡,对与会乡贤、蔡氏子孙以及各乡干部寄以殷切的重望。“白发惟有赤心存”。蔡老每次回乡,总是抓住任何机会,宣传报国爱民的思想,高风亮节的精神风范,口传身教,有口皆碑。近闻,蔡老毅然决定,把数十年戎马战斗中荣获国家授予的四枚勋章,无私地献给故乡仙游,以报答党的恩情,表达对父母之邦一片敬爱之心。这四枚勋章是: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红星功勋荣誉章。我曾在上海仙霞寓所,怀着崇高的敬意,仔细端详他本人胸佩这四枚勋章、身着戎装的彩照,仿佛看见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这位英雄的将军,冒着枪林弹雨,南征北战大半个世纪,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建树了不朽的功勋!不日,仙游县人民政府将代表家乡人民,举行迎接“捐赠勋章”仪式,并交由县博物馆永久珍藏,给仙游历史宝库添上千金难买的财富,流传千秋万代,成为教育子孙继承光荣传统的无价之宝,它将永远在家乡人民心中闪闪发光!乡人有诗赞道:“九鲤湖水深千尺,不及将军爱乡情!”
蔡园镇是全国百强县(市)--迁安市的经济强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 26 个行政村,7309 户24052 人 。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一级经济开发区内,西距北京、天津 200 公里 ,北靠燕山与承德接壤,东距开放港口城市秦皇岛 100 公里 ,南距京唐港 90 公里 。
一、妈祖文化的定义: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人们在敬仰和颂扬妈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妈祖文化的内涵包括爱国爱乡、尊老爱幼,勤奋好学、明礼诚信,扬善抑恶、扶危济困,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博爱仁慈、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操,浓缩了‘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取向。妈祖文化的外延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航海、华侨、移民等许多领域。妈祖文化以著述、档案、匾额、楹联、壁画、摩崖石刻、碑刻、诗词、戏曲、音乐、舞蹈、礼俗和服饰、饮食、建筑、工艺品等形式表现,已知的历史文献资料超过千万字,建筑、工艺品和文物等不计其数。二、妈祖文化定义产生的过程 “妈祖文化”一词被广泛应用,但此前尚未对“妈祖文化”概念进行定义。2009年10月17日21:51日唐炳椿撰写发给湄洲日报总编室主任林文家并于2009年10月21日在湄洲日报刊发的《为何以“妈祖信俗”名称申报?》一文中首次提出“妈祖文化”的定义性解释为:“许多学者根据人们对妈祖的敬仰和崇拜而形成的这个社会现象,具有当代中国社会使用‘狭义文化’概念时的历史性、群体性、影响性三个主要特性,烙下了妈祖信众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故由此而称该现象为妈祖文化。这个名称被大多数专家和领导所认同。”2009年11月11日唐炳椿在起草《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时对“妈祖文化”定义内容进行慨括性描述:“妈祖文化是人们在敬仰和颂扬妈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表现形态。”2010年5月25日唐炳椿对“妈祖文化”定义内容修改为:“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人们在敬仰和颂扬妈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妈祖文化的内涵包括爱国爱乡、尊老爱幼,勤奋好学、明礼诚信,扬善抑恶、扶危济困,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博爱仁慈、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操,浓缩了“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取向。妈祖文化的外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航海、华侨、移民等许多领域。妈祖文化以著述、档案、匾额、楹联、壁画、摩崖石刻、碑刻、诗词、戏曲、音乐、舞蹈、礼俗和服饰、饮食、建筑、工艺品等形式表现,已知的历史文献资料超过千万字,建筑、工艺品和文物等不计其数。妈祖文化对开展海上贸易、丰富海洋文化、促进台湾开发、推动港口城市发展、传承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同胞情谊、联系华人华侨等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妈祖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散布全球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和民族认同,已成为联系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湄洲岛成为了海内外妈祖信众的精神家园。”2010年7月21日和10月13日经过福建省文化厅先后组织召开的两次专家评审会论证后,唐炳椿于2010年10月14日将“妈祖文化”定义内容进一步修定为:“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人们在敬仰和颂扬妈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妈祖文化的内涵包括爱国爱乡、尊老爱幼,勤奋好学、明礼诚信,扬善抑恶、扶危济困,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博爱仁慈、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操,浓缩了‘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取向。妈祖文化的外延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航海、华侨、移民等许多领域。妈祖文化以著述、档案、匾额、楹联、壁画、摩崖石刻、碑刻、诗词、戏曲、音乐、舞蹈、礼俗和服饰、饮食、建筑、工艺品等形式表现,已知的历史文献资料超过千万字,建筑、工艺品和文物等不计其数。”并正式纳入专家认可的《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上报福建省人民政府。2010年10月2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根据《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和专家评审意见,批复福建省文化厅和莆田市人民政府,同意在湄洲岛设立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至此“妈祖文化”定义也得到省级政府认可。2011年3月16日,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在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门户网站上刊发《妈祖文化简介》对外公布“妈祖文化”的这一定义。资料来源:2009年10月21日湄洲日报;2010年10月14日纳入专家认可的《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2010年10月14日新华网;2011年3月16日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