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大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整体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对自我行动的指导。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可从把握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加强实践课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提高教学策略等方面出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践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人文素质、全面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思考。
一、把握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加强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就是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①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就是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把握。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也有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能够转换教与学的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其中学习理论知识、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等积极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界已达成共识。人们通常所说的实践教学是在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的,需要主管部门的专门经费支持的,由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的实践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比如寒暑假进行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增加社会阅历,深化对原理的认识是非常有效的形式,应当继续坚持和加强。但是这些实践形式往往因为同课堂教学相分离、经费紧张等原因,其效果会受到影响。笔者认为,在运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外,还应该悉心探索以小组合作完成作业为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原理”课旨在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分析起来,这个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即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二是能力层次,即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理论思维的能力。三是价值观层次,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教学目标的这三个层次是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的。如果说教学目标的第一个层次仅仅凭借课堂教学就能够较好地实现的话,那么第二和第三层次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应该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亲自动手去做一件事的实践中培养和锻造的。参加社会实践固然是很好的方式和途径,跟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学生作业,以其简便易行,更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小组合作作业这种实践形式开展的前提是吃透教材、明晰主线、廓清重点。原理”课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②
由此我们提炼出本科程应该关注的重点理论问题,如物质、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实践和认识、真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实质、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等,要求学生自愿组成小组,以社会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联系现实,制作出PPT进行汇报。学生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炼观点、制作课件等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深化了认识,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精神境界也为之提高了。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实践形式能够激发了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也收获了成就感。
二、对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点必须搞清楚。“原理”课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与“概论”、“纲要”中的有关内容有所重叠,在讲授中要有所取舍。而且“原理”课也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化简。
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讲授中增多许多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政治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并与现实之间关系,如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中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货币的形式电子货币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智慧启迪。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最终使学生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贡献。
三、提高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实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难点。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用性非常关键。要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并引起兴奋点和共鸣点,笔者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理论的根本方法,教师应该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构建“原理”课的方法体系。
一是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单向式教学方法,代之以案例式为主,包括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辩论式等以双项或多项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原理”课的学习应该以案例式作为根本的教学方法。深奥抽象的理论只有和生动鲜活的实例结合起来,才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是这一教学方法成败的关键。案例在选择方面应该坚持如下几个原则:其一是经典性,即在阐释原理时选择那些被多数人特别是经典作家使用过的、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比如毛泽东在谈实践对认识的影响和作用时,用“吃梨子”做比喻,就很鲜活生动,有说服力。其二是热点性,教师应该关注社会热点,并有能力将热点问题编写为案例,来阐释相关的原理。大学生思维活跃,感悟敏锐,对社会热点更是尤为关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对这些热点不关注、不给予必要的回应,就很难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三是贴近性,即案例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生活的实际。一般说来,和学生的专业实际、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案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案例的使用更是应该灵活多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做相应的调整。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在上课之初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是要尽量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调查显示,单一的讲授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更喜欢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教学手段正以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宜的势头,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恰当地运用视频资料提升理论课的生动形象性和感染力。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切忌千篇一律,把“满堂灌”变成“满堂放”,把多媒体变成“单媒体”,把教师变成幻灯片放映员、电脑操作员,或图片、音像资料解说员。③
此外,教师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积累哲学史、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对社会热点加以熟悉。这样才可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
注 释:
①张云飞.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5.
②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增刊).
③唐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为何又爱又怵?[N].人民日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