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试论台湾政治走向的结构

2015-07-14 11: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提要]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形成了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它会不会 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台海持续和平发展,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台海关系重大课题。从 结构来分析,可以发现台海新形势的形成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务实性,在于台湾多元社会 的结构与两党竞争的体制,在于两岸分治下大陆的崛起,在于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及大国政 治。它们是台湾马英九当局推行“台湾优先”、“九二共识”及“渐进主义”等优先政策的 依据,也 是建构选举政治、任期政治与岛链政治等政策干扰选项的来源。大陆需要采取民心政治、战 略政治与主体政治等政策予以优化控制。
  [关键词] 台湾政治走向 结构分析 马英九 政策优先 序 政策干扰序 政策优化序
 
  自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关系出现了持续趋缓、向好、和平发展的态势。如何保持这种好的态 势,服务于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这是摆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 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需要探讨台海关系变化的内在根据,分析台湾政治的走向,并针对 性的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本文尝试从国际政治的结构视角对此进行探索。
  结构分析在台湾政治走向研究上的适用性
  1.什么是结构分析的视角
  所谓结构分析的视角,就是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政治。结构,根据国际政治理论,是 指“一系列约束条件”,它“通过奖励某些行为,同时对某些行为进行惩罚来进行选择”。 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7因此, 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国际政治事件或进程。
  2.台湾政治走向结构分析的适用性
  台湾政治走向结构分析的适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政治生活的系统性,对政治包括国际政治进行结构分析是必要的与可行的。政治生 活的系统性,在于政治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而社会生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人类生存 系统。这种人类系统“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 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24。作为社会子系统,政治也 是多种系统因素——如政治权力、利益、制度、文化、组织等相互 作用的统一。“政治学”需要“研究结合在社会里并相互依存的人类”。休谟.人 性论.商务印书馆,1996:6.7
  对政治生活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发现:政治生活本身是“一个行为系统,它处于一个环境之 中,本身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又对这种环境产生反作用”,也即一种对来自社会与自身的 输入进行转换并输出的结构过程。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第2版.王浦劬译. 华夏出版社,1998:21这种结构过程理论,正好简洁而准确地揭示了民主社会 政府或政治系统回应社会要求进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本质。因而,迅速成为现代政治学 研究的流行框架。
  由于国际政治的“政治”属性,因此可以从类比的角度得到一个推论,即国际政治也可以 进行系统分析。事实上,在国际政治研究学术圈,将国际政治看成不同层次的国际政治行为 体的相互作用,已经是一个基本的研究出发点。与之相应,当代主流国际政治理论都不约而 同从结构角度探讨国际政治问题,主张或者物质因素、或者制度因素、或者观念因素主导的 国际政治结构或国际体系规定了国际政治行为体——国家行为的后果。 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译者前言 :11、17
  总之,由于政治生活的系统性,从系统理论对政治及国际政治进行结构分析是必要的,也是 可行的。
  二是由于台湾政治具有的政治属性与国际因素的双重特征,因此可以对其走向进行结构分 析。台湾政治的政治属性主要表现在:虽然它没有主权,只是一个地区性的政治共同体,即 作为与大陆分治下的一个中国的地方政治实体,却拥有自己指挥的军队、由本行政区域公民 选举产生的政府以及管理特定区域的人口与领土。在现实地行使政治管理权力,提供政治 管理对内与对外的相关职能。
  所以,仅此一点,就可以对它进行政治学上的结构分析。但是由于本文不是要对台湾政治走 向进行一般政治学意义上的结构或系统研究,而是要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展开探讨,因此,还 需要进一步分析台湾政治是否具有国际因素。
  虽然台湾问题是一个中国下国共双方内战形成的两岸分治问题, 是一个国家内部如何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由于台湾问题的历史因素 与现实影响,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无法避免它曾经作为殖民地留下的影响,如日本的影响,这 种影响如日本文化的渗透与经济上的关系、日本在台湾地区安全上的作用、日本对台湾民进 党包括****人士的作用等; 日本对台湾文化的影响甚至在部分人中形成了一种媚日心态,在军事上则相当仰 仗以前的美台军事联盟及当代美日的安全防御系统,在****人士的发展上早期日本曾是**** 分子大本营。另一方面,在国共内战期间及更早时期,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影 响与事务的介入,它在台湾问题上历史与现实地都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外部角色,一个 难以忽视的国际因素。事实上,在历史上,如果不是美国直接向台湾海峡派遣军舰,大陆可 能早就打过台湾海峡,以武力统一了祖国。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以美国第7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称此举是为 了保护朝鲜战场侧翼的安全,同时阻隔国共两党的军事冲突。同年8月1日美国又决定增派第 13航空队常驻台湾。由于美国军事的直接介入以及美中之间长期存在的军力悬殊,使大陆武 力解放台湾的策略受到严重挫折。
  基于台湾政治以上双重属性,从结构角度研究它是需要的与可能的,或者说适用的。
  3.台湾政治走向结构分析的方式
  在国际政治的结构分析方式上,华尔兹指出:“对国际政治的解释,尤其是关于确定战争的 原因及和平的条件”,可以“按照原因所在的层次——人、国家或者国际系统——加以区分 ”。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奈 则进一步建构起三个层次结合分析国际政治的结构框架,在他看来“个人层次的解 释是不够充分的,因为国际政治的性质是由国家而非个人所决定的”,因此,“有意义的解 释通常都把第二个(国家或社会)和第三个(国际体系)分析层次结合起来”,并且根据 简约原则,在分析时以体系层次的解释为起点,“如果体系层次的解释被证明是不恰当的话 ,那么我们把就可以把注意力转向体系内部的单位,增加分析的难度,直至得到合理的解释 ”。 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6、 48.49在具体层次的内涵上,奈在个人层次上指领导人的个性,国家层次上指国家的利益与 权力等现实主义因素,在国际体系层次上指制度、观念与物质等综合方面。 同上书:97“图3.2”、77.82、64、50、240同时,他还指 出,三种层次之间,体系是影响国际政治的深层原因,国家是中间原因,个人是突发原因。 同上书:98.99
  根据奈的框架,下面分析台湾政治走向时,从个人——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个性、台湾 地区的政治共同体的现状、台湾与大陆关系及国际政治等方面探讨。具体认识马英九的个性 时,又从其形象建构、政治行为或历史、政治认识等方面来归纳,因为人的目标或需要—— 形象,是通过其行为建构,受其认识引导的。对台湾作为一个地区政治实体则从其社会结构 与政治体制方面来研究,因为政治是耸立社会之上的上层建筑;对台海关系及国际政治则主 要基于现实主义的影响力依其观点来讨论。
另外,在奈对国际政治原因间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这里主张以领导人代表国家的决策为主线 ,将个人、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及国际体系的层次原因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三种层 次之间有机统一的解释框架,即认为国际政治,不过是多元互动视角下民众与领导互动由领 导代表国家选择,利用现有国际格局、文化与制度,来追求国家利益、行使国家权力、维护 国家合法性的过程。 任何统治阶级都以政治合法性为基本目标,这是由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是 以社会为基础的,必须回应社会的要求,获得民众对统治的认同。
  台湾政治走向的结构分析
  1.马英九的个性
  可以在总体上以两个字来概括:务实。表现在他的认识上,他作为政治人物,一贯地讲“台 湾优先”;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前,讲过台湾前途的多种选项; Fjskyfass.马英九“****选项说”掀风波.福建社会科学院,2006.11.22当选后,则突出了“九 二共识”这个主题。之所以这样,在不同时期讲不同的话,在于马英九是一个务实的政治人 物,他需要根据政治形势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台湾优先”是与他作为台湾 地区的政治人物的身份相一致的;台湾前途的多种选项,则是一种选战策略——争取不同政 治观点的人投自己的票;“九二共识”则关切到台湾与大陆的血肉联系特别是经济上的共生 关系。
  马英九的务实性,还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作为台湾地区活跃的政治人物,青年时代马英九是 保钓先锋,也当过台湾地区最受推崇的“总统”蒋经国的秘书,后来作为******的副秘书长 ,担任过李登辉时代的“政务委员”,然后是竞选台北市长、******主席,及现在的台湾“ 总统”。马英九一路走来,官位不断攀升。在和平年代,政治人物的上升管道显然首要的不 是英雄时代的理想与魅力,而是一种现实的竞争与政绩。
  另外,马英九的务实性,也可以从其形象塑造上来分析:从一般的社会观感来说,他很帅, 从官商关系来讲是典型的不粘锅,从特定的民众来讲是鞠躬背后的责任。陈叶群. 《人物》马英九.中国新闻网,2009.07.10这种形象,与李 登辉时代的黑金政治以及陈水扁时代的贪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而,在民众心理烙印甚深 ,为马英九的政治上升与马英九时代的来临提供了观念上的空间。
  对于马英九的务实个性,这里可以从一个代表性的案例来进一步说明。在台湾红衫军发起倒 扁运动的高潮时刻,施明德这位总指挥曾一度想率领红衫军冲击陈水扁的“总统府”,但被 马英九劝止。 施明德爆料:倒扁时警方偷说铁丝网有缺口…….中国评论新闻网,2009.09.09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也许在此可以设想,如果马英九不劝阻施明德,陈水扁要做完他剩下的“总 统”任期肯定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有可能就此丢掉“总统”权位。如果马英九真如形象中塑 造的具有理想主义的清廉先生,那么,他这种劝阻行为,让贪腐政权延续的政策就令人费解 了。所以,现实地分析,马英九的行为,在于他对形势的务实评估:一方面,他当时是台北 市长,具有维护台北市稳定的职责;另一方面,如果红衫军冲击陈水扁“总统府”并下台, 则根据台湾法律,继位的是“副总统”吕秀莲,这样,可能会让******的行动失焦,不利于 ******争取政权的目标;第三,就算陈水扁不下台,红衫军的声望与实力将持续上扬,如此 ,对******来说,多一个强有力的争夺政权的竞争对手,也不是什么
好事。而事后的事态发 展,红衫军气势经此“三鼓而竭”,******抓住陈水扁政权的贪腐不放,推举马英九在“总 统”选举中终于大获全胜,赢得台湾“大选”与“立法院”选举。所以,马英九的选择是一 种务实的权衡,最终做了一件对自己和******有利的决定。
  2.台湾政治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一是台湾政治共同体之下的台湾社会具有多元化及蓝绿分裂的特征。台湾自******战败入台 并经营台湾以来,其社会结构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一方面,台湾社会形成包括三大阶级,即 以上层官僚与资本家为主体约50万的社会上层阶级;以中小企业主、农业资本家、大企业的 经理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上层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部分军公教人员、一些经营有 方的农民、渔民等构成的总数700万的社会中产阶级;以及300万农民和700万蓝领工人、少 量经营不善的渔民等组成的社会下层阶级。秋日.台湾社会结构概况.中国台湾网 ,2005.12.07由于社会阶级分化迅速,利益诉求的多元化, 加之海峡两岸政治分治的现实和曾经的殖民历史,台湾社会形成了认同一个中国的蓝与具有 ****倾向的绿的对峙特征。就全台湾而论三大阶级又在蓝绿意识形态上通过地域结构呈现出 “北蓝南绿中间不蓝不绿”的结构。 海航.北蓝南绿:民进党成中产阶级眼中反动势力.中国台湾网,2006.10.21
  二是台湾政治共同体之体制具有西方民主宪政下的两党竞争的特点。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 中后期蒋经国放开党禁,台湾政治旋即突破一党专政局面,到目前已有100多个政党。但是 由于台湾社会蓝绿对峙的结构,最终通过选举体制形成两大党即民进党与******竞争的局面 。两党在意识形态主要是在两岸认同上具有针锋相对的主张,即******经连战改革后重新认 同“九二共识”,民进党则倾向****。 陈瞡春.联合报:民进党的“政治饭碗”就是仇恨中.中国台湾网,20 09.04.24而且各自拥有一定规模的支持选民,像民进党常年 的支持者就维持在30%左右。 虎尔.民进党与陈水扁的“前景”预测.网易两岸论坛,2006.12.30.http://huer 010.blog.exam8.com/blog/static/215841402006113053050647/
  3-作为台湾政治共同体外围环境的结构属性
  一是两岸关系之大陆方面。呈现出政治分治特点及强弱稳定发展的态势。具体来讲,就是台 湾与大陆在一个中国框架下政治分治,各自管理一定区域的政治社会事务;同时两者相比, 自分治发生起,就一直是台湾综合实力弱,大陆综合实力强,而且自上个世界70年代后两 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大陆的迅速崛起而有愈来愈扩大的趋势。
  二是作为两岸关系外围之国际环境方面,一方面,国际政治仍然是一种主要讲究实力与追求 国家利益的现实主义及无政府状态;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下又呈现出相互依存的特征。在这 样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一个中国的原则在世界上得到多数国家的支持;另一方 面,对台湾地区政治具有重大影响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也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对 台海关系持一种现实主义的维持台海现状的政策。 乔德建.美重申不支持“****” 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新华网,2006.03.16
  结论
  1-台湾政治走向之一:马英九的政策优先序
  从马英九的务实个性出发,结合台湾政治之其他两个层面的现实,可以得到台湾政治发展的 政策优先序,即:一是台湾优先。这是因为马英九及其******提取政治资源与获得政治权力 的根据都在台湾地区,在于能否获得台湾民众的支持与认同。换句话说,******从大陆去台 后已经现实地台湾化或地方化了。所以,为了维护政治人物的生命与政党的生存及影响力, 必须在政策理念上要喊出台湾优先的口号。这也是台湾所有积极的政党都必须要做的。或者 说,只有越本地化才越能生存。在马英九就任“台湾总统”时他就说,自己的施政原则是“ 坚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 你的柔情.台湾省省长——马英九的5•20就任发言.通吃岛证券网,2008.05.22.
 二是“九二共识”。在台湾政治人物或政党要生存必须本土化,但仅此又是不够的,因为本 地化最后还是要落到台湾民众的基础上。由于台湾社会多元化与蓝绿对峙的结构,台湾政治 人物与政党在竞争体制下,只有代表一定的民众才能与其他政治人物或政党相区隔并站得住 脚。又由于作为对手的民进党及其政治人物,大都或明或暗持****倾向,因此,******的政 治 人物或政党只有抱一个中国的立场,坚定“九二共识”,才能在残酷的政治竞争中获取一席 之地,才有胜利的希望。这也是******在台湾地区民主化改革之后的历史所证明了的。所以 ,马英九在政策面要推行或端起的一个政治口号必然是“九二共识”了。另一个方面的原因 ,则是两岸情势及国际格局。两岸一体,都是一个中国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紧密相关,利益与共,因此,作为政治人物,作为执政者,马英九必须要对台湾的发展负责 ,要把握这种两岸一个中国的现实,并以此为契机获得发展的空间。像台湾参加WTO活动, 就在既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又照顾两岸分治现实的条件下,大陆与台湾互动,形成一种务 实安排。况且,从国际来讲,在现实主义主导下,多数国家面对中国崛起的现实及由此产生 的国家利益拓展机会,都纷纷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美国也从自身利益出发,要求维持台海现 状,而台海现状本质就是两岸分治、一个中国。所以,根据内外情势,适应台湾发展需要, 马英九必然要推动“九二共识”,并以此发展两岸关系。对此,他在就任“台湾总统”时说 :“一九九二年,两岸曾经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随后并完成多次协商,促成两岸关系 顺利的发展。英九在此重申,我们今后将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并 秉持四月十二日在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寻求 共同利益的平衡点。两岸走向双赢的起点,是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我们已经 做好协商的准备。希望七月即将开始的周末包机直航与大陆观光客来台,能让两岸关系跨入 一个崭新的时代”。 你的柔情.台湾省省长——马英九的5•20就任发言.通吃岛证券网,2008.05.22.
  三是渐进主义。虽然从台湾本土与外部情势来讲,马英九会推行台湾优先与“九二共识”的 政策,但并不会采取激进的方式。马英九表示:“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抱审慎乐观的看法, 因为两岸之间的冰山‘只是融了一小块’,双方都要持续努力投入推动。” 马英九首次会见港澳媒体 称改善两岸关系正当时.香港商报,2008.04.15-深圳 新闻网究其原因:一 方面,在认识上,台海关系的改善面临历史与现实等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难以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激进的政策面临台湾社会政治结构之蓝绿对峙及两党竞争的挑战与限制;第三, 急剧改变两岸现状,不符合美国现行维持两岸现状政策,面临巨大国际政治压力,而台湾自 两岸分治以来在安全等事务方面一贯具有依赖美国的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简单地概括,即:为了生存,需要台湾优先;为了发展,需要“九二共 识”;为了安全,需要渐进主义。
  2-台湾政治走向之二:马英九政策的干扰序
  按照台湾政治结构分析之三重原因,马英九的政策除主要面或基础面的优先序列外,也有作 为对立的干扰序列,具体也是三个方面:
  一是选举政治。作为务实的政治人物,马英九在面对台湾两党竞争的体制,在民主宪政的框 架下,在激烈的选战中,为了面对蓝绿对峙的社会结构与最大限度获取选票,必然要对政党 与自己基本政治认知作出一定的偏移,或者尽可能呈现蓝绿通吃的局面,如此形成选举政治 ,在政策上呈现出对优先政策偏离的情况,如模糊“九二共识”、往本土化发展等。在选举 之后,这些竞争政治的承诺又会对竞选上台的马英九构成现实约束。在2003年连宋配的选举 中,******就曾经在统独立场上一度严重倒退:强调“维持现状”,不提“九二共识”;“ 不排除‘****’为台湾未来选项”。 徐松涛.******统“独”立场严重倒退 和平统一变数增加,2003.12.22.http:/ /www.exam8.com
  二是任期政治。由于台湾实行民主宪政,马英九的执政是有一定任期的。特定的任期必然会 与台湾问题的历史性构成冲突,这样,第一,在特定任期内只能完成一定的任务;第二 ,也难以对相关事务作出长期战略规划;第三,就是有长期规划,随着两党竞争与选举政 治的发展,有可能在政党轮替后被束之高阁。这样,就对台湾政治走向之稳定性构成威胁, 对渐进主义形成挑战。关于任期政治的考虑,马英九“……承认,现时是改善两岸关系的最 好时机,但目前不会谈统一问题:我的态度是‘不统、不独、不武’,‘不统’就是在我 的任期之内,最多只有8年,不会跟大陆去讨论两岸统一的问题。其次我绝对不支持‘法理 ****’主张。第三,我反对用武力来解决两岸之间的问题” 马英九首次会见港澳媒体 称改善两岸关系正当时.香港商报,2008.04.15-深圳 新闻网。
  三是岛链政治。台湾由于处于第一岛链上的战略位置,美日等介入甚深。****及台湾的安全 ,自其与大陆分治后就受到美日等国家的重大影响。刘佳雁.****思潮与活动五十 年的蜕变.世界知识,2004(6)在这样的国际格局下,台湾有可能成 为强国干预中国内政与制衡中国崛起的棋子。 董晓.美“捆绑”台湾蓝绿2008选举更诡谲难测.中国台湾网,2007.06.16作为务实的政治人物,马英九也要顾及这种 政治情势。在推行其政策优先序时注意平衡外部压力。
  3-台湾政治走向之三:大陆对台政策之优化序
  为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及至最终统一,大陆对台湾政治走向——体现在台湾马英九当局政策 上——必须进行干预,以朝向优化之目标:
  一是实施民心政治。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国际结构之个人、国家与体系层面是相互作用的, 共同决定了国际政治事件的进程。其中,按照奈的见解,领导人的个性,决定了国际政治之 战争与和平的走向。其实,领导代表国家作出决定,是受社会结构制约的。也即领导决策时 ,要考虑特定国家之民众的民意与国情。因此,据此可以从民意引导的角度对台湾政治走向 进行干预,通过大陆对台政策,实施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政策,让更多的人接受一个中国与 “九二共识”,最终达到多数稳定认同两岸和平发展与国家统一的目标。这样,就可以有力 钳制台湾****倾向人士对马英九贯彻“九二共识”政策施加的阻力,也可以为和平统一创造 决定性的条件。这种条件功能,表现在它还可以削弱任期政治与选举政治的影响,甚至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取消外国大国推行岛链政治的借口。
  二是实施战略政治。这是考虑到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及其中包含的国际因素,需要长期经营 ,进行战略规划。这样,可以抵消选举政治、任期政治及岛链政治等不确定因素或外部因素 的干扰,使台海关系的发展朝着既定方向——即国家统一方向前进。另一方面,也利于发挥 台湾在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上的战略作用,有利于两岸繁荣,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实施战略 政治时,一方面要有规划,要以国家利益为导向;另一方面,要抓住机会,有促进两岸统一 的机遇意见,不适时机地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的事业。
  三是实施主体政治。在台湾问题上,向来有大陆、台湾与国际——美国等三方。如果台湾人 对祖国的认同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的话,那么,能够引导台湾人朝这个认同努力靠拢的力量 ,却主要来自大陆。因为在台湾内部其主要政党都本土化了,台湾优先使国家统一呈现出不 确定性,正如前面讲过的马英九的多种选项。同时,作为中国内政,台湾问题的处理只能主 要依靠中国人自己。因此,最终的关键的力量就是大陆统一的决心和实力及科学决策了。 至于国际因素,如美国的出发点是其国家利益,对于中国统一它主要是从自己的利益考 虑的,如果利益相抵触它完全有可能反对中国统一。所以,要实现台湾政治继续走向和平发 展和国家统一的方向,需要以中国人自己为主。其中,又决定性地需要以大陆为主。需要通 过大陆的崛起,来抵消国外干预的效力,及在道义上形成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舆论;需要 通过大陆的睿智来引导两岸互动合作及至实现一个国家的最大认同;需要大陆的政策来反对 分裂祖国的行为,抑制****。
  总之,对台湾政治可以进行结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发现台湾政治现行主流走向,也 可以认识到相关的政策干扰方面,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大陆的优化控制政策,从而引导台海关 系朝着和平统一方向迈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