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会区位
闽台之间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五缘”优势,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台湾同胞大都是明末清初从闽南、粤东移民而去的,80%以上祖籍是福建,因此台湾文化深受福建影响,在语言、民俗、节庆、建筑、民间信仰、戏曲艺术等许多方面都与福建同根同源同宗,构成闽台血缘相亲的重要基础,这也促进了闽台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增强了两岸同胞的了解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个多世纪的政治分裂和将近一个世纪的经济疏离,使两岸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距离越走越远,但台湾并没有因此而从祖国分裂出去。其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政治,也非经济,而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稳定性不仅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基础。
国家政策支持,《意见》的通过,使海西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四、发展机遇
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台湾的出口额大幅下降,并且岛内的民间消费、民间投资都出现了负增长。整个经济形势非常不乐观,当然最主要原因还是出口冲击过大。对于台商来说,福建市场是台湾厂商最重要的市场,台商应该以福建作为内需的主要市场,并由福建向内地市场辐射。因此海西建设,对于金融危机下,亟须寻求市场和发展的广大台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在如何摆脱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大陆所展现出来的魄力和潜力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大陆经济的增长可以直接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台湾经济搭上大陆这个直通车会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再次,台湾生产性服务的转移也给海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目前,台湾正在进行第四波产业转移,即生产服务行业向大陆转移。海西区则可凭借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具有互补性的资源、区位、人文优势,主动承接台湾产业的转移,在精致农业、医疗服务业、造船业、休闲健身业的合作开发、观光与文化活动、金融业等方面加强合作。
五、迅猛崛起
“海西”战略尽管才提出短短六年多时间,但其风起云涌的发展势头已显现出令人期待的前景,台商继续西进登陆海西,海西区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成为第三波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区域。
统计显示,福建2009年GDP增长率约13%。福建与台湾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它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两岸和谐共荣方面也已初见成效。打造两岸交流合作先试先行区,并以一贯之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必将给世人带来更多的惊喜。
六、意义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着多方面意义:
(1)海西利用其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和同根同源的宗教、历史、文化渊源,积极搭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岸民众实现更广泛更直接的交流,增进彼此文化共融。
(2)有利于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海西区经济逐步繁荣,将与台湾共同形成“通道顺畅、产业循环、经济一体、文化融合、制度趋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一个两岸的“共同家园”。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的增长是关键,只有经济增长了才能促进一体化,为双方的社会乃至政治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3)海西将补齐东部沿海最后一块经济“凹地”,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
(4)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意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可以预见,海西经济区将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实验场,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结合部、先行区和重要通道,促进两岸互利共赢,提高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5)海西建设对于整个亚太地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和改善、贸易增长都有好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