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民族团结和谐思想教育创新构建论文(共6篇)

2023-12-06 19: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符号,这共同构成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主体。同时,不同的民族文化碰撞、思想交流,这个过程是彼此融合互相促进的过程,同时其中也存在了一定的民族对抗性,造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处理好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对于不断实现民族教育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是国家和社会得以不断进步的基石。将民族团结问题融合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中去,从基本的保障机制人手来分析,并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指明思路和建议。


  一、构建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


  民族团结问题是社会的焦点问题,从根本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促进国家的繁荣。将民族团结教育工程融入到高校教育中去,能够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育水平的进步和提升,从而来不断地促进民族团结、民族交流与发展,提升了高校教育质量和效果。对于甘肃省来说,民族团结问题一直成为高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重点关注的话题,通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体系构建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以此来不断地促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完善,从而来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


  就甘肃省为例,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与高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地与教学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教学效果。为此,甘肃省政府充分贯彻并落实了《关于建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县(市、区)的意见》和《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来进行宣传教育,以民族团结为核心,为促进民族繁荣创造良好的条件。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将民族团结精神深入贯彻到教育实践之中去,从而来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有机统一起来,这对于不断构建完整化的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完整性,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机制研究


  對于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来说,必须要以有效的教育机制来作为保证和支持,从教育制度、物质支持、思想渗透等三个方面来加以渗透,这样能够有效保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的顺利实践,促进教学体系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整合,这对于不断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成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是社会发展和民族繁荣的基石和坚实保障。


  (一)强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制度保障


  强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制度保障,是推动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机制建设的重要层面。首先,将民族团结问题落实到高校教育管理层面,通过建立专职的民族团结教育管理部门来对此进行研究,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民族思想、民族哲学、民族宗教等问题来进行深入的研讨,从而来制定有效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其次,可以成立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核心的学生组织,从而来促进他们进行有效地学习、思考和交流等,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整合。最后,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进一步地促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效果。比如,可以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先进班集体活动等,来进一步地促进民族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优秀的班集体进行表扬,从而有效的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成果。


  (二)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有效的物质支持


  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有效的物质支持,是顺利完成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教学成效的本质要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多种多样、习俗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实现对于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是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比如,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饮食需要,必须要充分地做好食堂和餐厅管理,将少数民族文化放到首位来给予尊重;同时,对于少数民族的节日来说,可以专门举行相关的文化活动。要实现以上这些方面,就必须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为之提供可能。


  (三)加快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渗透


  将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提升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实现他们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统一,这对于不断推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有无比重要意义。第一,将“五爱”、“五观”、“四个认同”等思想落实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思想中去,深入地贯彻爱国主义,强化中国梦的理念和认识,不断地强化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来更好地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第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最新国际形势、国家政策的有机统一,能够在根本上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效果,从而维护整个社会大局的稳定性。


  三、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思路研究


  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需要将高校各个方面的能量和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来从根本上提升民族团结教育成果,为学生民族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应该从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方式、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教育实践、网络推广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有效地研究,从而来从根本上确保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完善与成熟。


  (一)资源整合,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注入力量


  资源整合,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注入力量,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第一,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哲学水平和政治素质。将民族团结问题落实到思想和哲学教育中去,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路教育活动,认识到民族团结问题对于我国历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从而来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第二,积极地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增设关于民族团结理论政策、民族团结形势等方面课程的开设,从而在根本上来提升民族团结教育课堂质量和效果。以爱国主义、民族认同为核心来进行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从而来强化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開展多种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需要来有效选择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形式,以文艺、交际、节庆等为题材来进行活动举办,不断地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第一,积极地举行文艺类节目,充分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精品的节目内容,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增强不同民族之间师生、生生的互动,比如可以通过民族文化讨论小组的组建来进一步地对具体的沟通和实践,加深彼此的了解,从而来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互动,第三,高校可以以具体的节日作为突破口来进行活动的举行,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民族文化有更深了解,还能够提升自我精神品位。


  (三)积极举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实践活动


  积极举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实践活动,突出其实践价值,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空间。具体到实践过程中,学校可以积极地组织全校的师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到少数民族生活过程中去,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增强个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同时,还可以积极组织支教活动,对于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此来更好地促进自身民族素质的提升。通过实践活动的开设,能够在根本上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结语


  加快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繁荣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将民族团结教育问题与高校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效果,深化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具体到教学体系构建中去,通过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堂资源整合、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改革和转变、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举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实践活动、拓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网络推广平台,以此来努力地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从而加快民族团结的顺利进行,从根本上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发展。


  作者:马文清

  第2篇:浅析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


  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接班人。因此,有必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国家教育部提出:各高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教育,促进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注重民族发展、民族融入。实现民族和谐发展,现已成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政策方针。


  一、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现状


  1.教育目标模糊


  现阶段,各高校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视为少数民族院校学生教育,而忽视了普通院校学生民族教育。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院校过于强调教育者自身教育,而忽略了学生本身教育,教育目标针对性模糊。


  2.教育理念模糊


  各高校展开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是什么?想要实现怎样的效果?一些高校教育中对教育理念、目的等缺少明确。片面的认为:民族团结教育要求学生民族团结,和谐共处。显然,这种认识是不具体的,未从国家大局考虑民族团结教育理念,进而造成教育结果不尽人意,缺少理念目的的明确。


  3.教育形式化


  当前,多数院校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方面,主要以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口头教育、引导,缺少完善的教育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团结教育思想创新,未深入学生心中,使得教育形式化。


  4.教育内容模糊


  从广义上而言,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理想化的概念,其中包含内容诸多。在该方面我国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民族教育未进行详细规定,只是要求相关民族学校安排《民族理论教育》课程。而普通高校在该方面教育内容上,并没有具体的指出哪些内容是有效的。因此,在高校民族教育中只是广泛的进行民族教育宣传,在具体内容上并没有详细的指出。


  二、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方法


  针对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问题。笔者建议:从根本问题入手,从方式方法、思想理念入手、统筹规划,展开创新型民族团结教育,使得民族团结意识深入每个大学生心中。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相关民族团结教育方法。


  1.实现思维目标的创新


  针对现阶段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目标片面问题。国家教育部门与民族委员会要求:民族团结教育针对的是所有对学生,并非是少数民族院校学生。另一方面,不仅需要对全部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各院校教师也要提升民族团结意识。并且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对学生民族意识相对于汉族学生更强,反而是汉族学生民族意识较弱,导致汉族学生未将民族团结放在重要地位,甚至做出违背团结行为。因此,基于这一问题下,需要对全部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深化传统文化。各高校可以从思想意识引导入手,实现目标创新,同时教师通过自身行为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


  2.实现思维方向的创新


  思维方向的创新是多样化的,分为客观与微观。笔者所说的思维方向创新是教育在思维导向上要具有中华民族特点与目的,并非只是单纯的进行民族教育。另一层面指的是:不同民族学生,在教育要求与导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例如:在汉族学生教育过程中,其导向为:关心少数民族学生、懂得尊重、理解民族文化等,深化民族平等理念;在少数民族教育時,主要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其他民族,注重民族团结,进而共同为和谐发展而努力。并且在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族团结方向创新上,以反民族分裂教育为主;其他少数民族则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但从总体上来说,无论是哪一民族,只要是中华民族的学生,各高校都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各民族团结发展,才是国家长久发展的根本之道。


  3.实现教育方式的创新


  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意识、观念形成,有着自己的观点与意识。这时,如果各校将其强加在学生思想意识或是采取灌输式方式,对学生思维意识引导是不利的。长此以往,学生难免产生抵触情绪,反而影响民族团结教育。对此,各高校应该积极转变教育方法,从挖掘民族团结教育新形式入手,继而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各院校可以通过电影、网络多媒体、广播等方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也可以开展有关民族团结文艺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得到思想意识的激发、创新,使之能够充分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够体现在实践行为中,并非停留于口头形式,继而从思想上改变。


  三、结语


  综合分析,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民族思想意识、思想理念树立具有重要作用。但各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还需要从根本问题入手。对此,笔者分别从: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现状、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起到帮助性作用,进而更好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现民族大融合、大发展。


  第3篇:描绘祖国北疆民族团结进步的亮丽风景线


  70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这块幅员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书写了一部祖国北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保持民族团结、和谐稳定、跨越发展的壮丽史诗,为缔造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党中央赞誉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榜样。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率先在全国探索民族区域自治道路,此后指引内蒙古夺取了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引领下,同全国一道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党中央提出加快把内蒙古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成为国家重要支点的战略目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着力”实践要求和三项先行先试改革要求,引领内蒙古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理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转型升级发展,踏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内蒙古70年经验充分表明,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为推进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基本制度不动摇,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法律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源头。1947年内蒙古的成立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新事业,之后,内蒙古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的法律和政策,既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也开始摸索地区特色,并为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颁布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撑。内蒙古成立初期,出台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创造性地实施了“三不两利”以及“稳、宽、长”的方针政策,保证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内蒙古把贯彻执行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作为头等任务来抓,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内蒙古的民族区域自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台了一系列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规定和办法。自成立以来,全区各级人大共制定和实施近600件地方性法规,对促进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制度保障。内蒙古自治区之所以70年来长期和谐稳定,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法治建设。也唯有此,才能充分保障各族人民的基本权利,调动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坚持维护祖国统一最高利益不动摇,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基础


  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基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各族人民群众,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确保祖国北疆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靠实党员干部维护稳定责任,加强国家安全力量建设,落实重点管控措施,强化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准备,打牢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思想基础,高度重视、及时处理一切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破坏祖国统一的活动,对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确保了祖国北疆的安全稳定。


  70年来,正是因为长期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内蒙古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再次证明,团结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就是抓住、抓紧、抓牢了民族地区所有工作的大原则和总方向。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改革开放是内蒙古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70年来,内蒙古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这一主题,坚持从区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区经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成绩。建国初期,内蒙古在宗教改革中实施了信教自由、政教分离,拥护社会主义道路,保护庙产、鼓励寺庙投资工商业,鼓励青年喇嘛学习科学知识、参加劳动等政策,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和能源重化工需求扩大的机遇,创造了连续8年增速全国第一的奇迹,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内蒙古各民族共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践证明,只有始终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火更加幸福,为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坚持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不动摇,筑牢各民族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建国初期,内蒙古创立了面向基层群众的“乌兰牧骑”,成为全国文艺界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大区、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实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入新世纪,内蒙古实施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创造性提出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并创造了中华文明的重大思想,提炼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按照中央要求,实施了“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草原·文明之行”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努力培育文化艺术精品,着力打造草原文化节、昭君节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在全国率先设立“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规划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实施了《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全区各领域广泛使用蒙古语文,蒙语卫视覆盖全区,并在蒙古国和俄罗斯落地。这些重大举措,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满足了各民族的文化诉求,丰富了各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实现了民族成員和国家公民双重认同的有机统一。


  实践证明,推进内蒙古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才能形成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坚持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不动摇,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基础


  70年来,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兄弟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共同团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早在建国初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同志就曾提出,要“坚决反对与经常批判狭隘民族主义与大民族主义倾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内蒙古以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建设模范自治区”的要求为动力,着力建设各民族间团结互助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后组织召开8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培养树立了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65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和1个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按照习总书记“守望相助”的要求,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彰显。


  实践证明,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只有始终把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全局性工作来谋划,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民族团结,才能不断增强各族同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牢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进的坚实基础。


  坚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不动摇,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才基础


  内蒙古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人才在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关键作用。70年来,内蒙古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上制定了中长期规划,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在干部配备上,坚持在旗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中,党政两个一把手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干部分别担任;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考录国家工作人员时,做出相关规定,保证少数民族干部占有一定比例。同时大力培养了一支包括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在内的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均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文化、教育、艺术等社会事业部门中少数民族干部比例更高。尤其是多渠道培养各级各类少数民族人才,不断培育壮大民族工作专业人员、少数民族知名人士、民族工作决策顾问三支队伍,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做出了应有贡献。


  实践证明,内蒙古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党首先培养出一批以乌兰夫同志为代表的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少数民族干部。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的特殊作用,是内蒙古民族关系长期保持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内蒙古十次党代会提出了让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永放光辉的奋斗目标,这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切期望,也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随着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内蒙古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激励各族人民描绘出祖国北疆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亮丽风景线。


  作者:张成宝

  第4篇:论民族法学对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民族法学


  民族法学指国家或其授权机关制定和认可的,调整民族之间以及国家与民族地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该定义从民族法学的立法研究角度明确了民族法学的立法主体是国家及其授权立法的机关,立法的方式有制定和认可。凡可适用法律调整的民族关系和适用法律方法解决的民族问题都应属于民族法学调整的范围。


  二、科学把握民族关系的现状


  (1)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日趋多样化。第一,经济差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一些民族地区随着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财富的分配并不平均,仍有部分少数民族同胞没有享受到经济增长带了的好处。第二,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分裂渗透等破坏活动。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不断挑起矛盾、制造事端,对我社会稳定危害极大。第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隐蔽化,国内外的分离主义势力通过互联网等现代通讯进行思想渗透,防范难度增大,直接影响民族关系。第四,民族工作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民族工作,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民族工作仍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贯彻落实力度不够。据了解,我国5个自治区的自治条例,部分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至今没有出台。一些涉及民族方面的配套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的建立、修改和完善不够及时。部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三是对关系少数民族群众直接利益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得不够,一些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一些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民族综合协调发展难题尤其突出。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而在民族区域之内,不同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其次,民族问题集中反映在“贫富”问题上,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其中少和穷这两种情况是高度重合的,这说明,解决生活问题是民族问题的根本。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因经济利益产生的矛盾纠纷明显增加。自治地方与非自治地方,民族地区之间,在土地、草原、森林、矿山、水源等方面的矛盾渐渐增多。一些地方还时常发生涉及少数民族的经济纠纷和经济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发少数民族群众集体上访、静坐或与相关部门发生摩擦。云南省近年来因水源、土地、山林等資源权属和利益问题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二是因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引起的矛盾纠纷增加。综观历史,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是最容易引发民族冲突、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三、民族法学在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重要作用


  应当说,在民族法学的作用中,促进民族团结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法学的重要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作者:龙翼

  第5篇:广南县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本刊讯(通讯员王宏愿李武林)廣南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始终把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


  一是以管理为抓手,落实工作职责。广南县不断加强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工作,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二是以宣传为手段,营造浓厚氛围。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中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求学校制作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展示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的民族文化墙,每学期出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板报,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校园广播站大力宣传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涌现出的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是以培训为平台,提升教师素质。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专项活动资金,争取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加大对民族干部、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挖掘、选树典型。继续参加壮、苗、瑶语言文字州级培训,启动彝族支系语言文字培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四是以课堂为主渠道,丰富教育内涵。广南县在少数民族学生多的学校和班级积极推进“双语”教学,以学前教育和一、二、三年级的教学课堂为主阵地,充分使用好双语教材,除按教学标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外,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学习。目前,广南县有五珠中心学校少数民族(苗族)班1个,那洒镇中心学校少数民族(布艮人)班2个,广南县城区第一小学校少数民族女童班1个。


  五是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育成效。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各中小学认真开展创建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活动。截至目前,全县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学校”达15所。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民族政策法规,拓宽民族团结教育范围。


  六是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除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外,认真落实国家、省出台的涉及少数民族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民族教育政策。2016年中考4137人享受少数民族和高寒山区照顾,1712人享受高考照顾。进一步做好少小民族特困生扶贫工作。根据《中共广南县委办公室广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南县2015—2017年少小民族特困学生教育扶贫方案的通知》《广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南县2015—2016学年少小民族特困学生教育助学方案的通知》,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实施少小民族特困学生教育助学,对全部彝族花倮(布艮)学前生给予补贴1200元/人/年、小学生300-1200元/人/年、初中生600-1500元/人/年、高中生7000元/人/年;对2015年高一入学的彝、苗、瑶、回普高职高学生给予2000-3500元/人/年资助。2015—2016学年资助550人共396000元,2016—2017学年资助601人共525500元。


  元谋县举办中学生运动会暨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本刊讯(通讯员阮诗雯)为丰富全县中小学生的文体生活,展现中小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积极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近日,元谋县教育局组织举办了2017年中学生运动会暨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圆满落下了帷幕。


  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24支代表队700多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12个集体项目、16个个人项目的比赛,共产生了团体奖41个、集体道德风尚奖4个、优秀组织奖4个,共有9个项目22人次打破全县历届中学生运动会记录,决出个人奖项96个,评选优秀教练员24名、优秀裁判员16名、优秀工作人员20名。


  中学生运动会暨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全县中小学生运动竞技水平,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全县各中小学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阳光体育活动的一次大展示、大检阅。


  第6篇:加强少数民族团结和谐思想教育


  中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在谋求自身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通过民族内部的非制度性精神力量约束族群的行为,并由各种教育形式施用于族群个体,从而直接影响族群和个体的行为。民族团結和谐思想便是处理族群内部和外部关系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在家庭教育、生产实践、学校、宗教信仰、社会等方面的教育与传承,揭示各少民族团结和谐思想对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发展的意义。


  一、重视家庭教育


  少数民族团结与和谐思想首先是通过家庭教育在各民族群体或个体中内化于心的。家庭教育一般指在家庭生活中由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这类似于玛格丽特·米德所说的“前喻时代”,即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的时代。但又不局限于此,家庭内同辈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假如把“家庭”一词外延外扩,那么它还包含家族教育、宗族或宗亲教育。家庭教育通过生产生活、以身示范、说理教育、仪式、游戏、娱乐等方式传授团结和谐思想,使后辈自觉地执行这些思想与规则,奠定了团结和谐的基础。


  在我国彝族,祖辈先人在家庭教育中饰演着重要的角色。祖辈们往往通过讲神话、故事、传说、典故的方式对晚辈和小孩进行基本的团结和谐教育,内容涉及尊敬长辈、团结兄弟姊妹,明确家庭分工等家庭团结和谐等众多内容。有许多传播团结与和谐思想的典籍,如:云南哀牢山地区的《为人之理》等。


  《为人之理》里有一篇文章是关于兄弟姊妹团结和睦的。里面写道:


  “比自己只大一岁的人也是哥哥姐姐,哥弟姊妹都是同父母所生,哥姐应像伞一样保佑弟妹;哥姐的养育恩情,也像父母的养育恩情一样深厚,弟妹应铭刻于心;哥弟姊妹同母生,永远应亲如手足,和睦相处。”


  《为人之理》用最为通俗易懂的道理道出了兄弟姊妹之间要团结和睦,并提出了兄弟姊妹相处的正确原则。其作为一种家庭教育的基础文本,所宣扬的团结和谐思想得以通过家庭教育传承下来。


  《为人之理》在彝族地区的社会成员中普遍传播,它传扬家庭内部、家庭之间的团结与和睦,对于维护彝族家庭的团结与和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载体,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法,能让教育者更好地将团结与和谐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至于从内心深处反感。更让我们深知家庭、家族团结和睦的重要性。


  二、加强生产实践教育


  各民族在生产实践中更懂得团结合作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蒙古草原,还是在川西山地、西北绿洲等民族地区,各民族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民族关系。


  四川地区的羌族人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包含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歌谣。


  “羌族人,汉族人,藏族人,为啥相聚在羌山上?三种云在蓝天上相聚,是为了把蓝天点缀的更美丽。羌、汉、藏相聚在羌山上,要为羌人修房造屋。新楼落成,羌家主人宴宾客,汉藏兄弟请上方坐。”


  一同生活在四川西部山地中的羌族、汉族、藏族,长期以来团结协作,相互依存。共同建造了羌族的民居建筑,是多民族配合协作的劳动成果,是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榜样。


  在云南元阳县哀牢山民族地区,生活在沟谷地带的傣族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了团结配合的杰出品质。云南傣族人民还在修建房屋的过程中编出了传递民族团结与和睦思想的顺口溜——《贺新房》。


  “一家盖新房,全寨来帮忙;姑娘来挑水,路上来回跑;小伙子排成行,立柱盖新房;人心齐,力量大;友爱代代传,子孙心连心。”


  《贺新房》民谣是哀牢山地区多民族团结协作从事生产活动的真实反映。


  生产实践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载体,在传播和宣扬团结与和谐思想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团结与和谐思想,也便于社会成员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牢记,深刻理解,内化为行为规范。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生产实践教育也必将散发出更多的亮点。


  三、巩固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团结与和谐思想的重要路径。团结和谐思想在学校的传承有两种方式。第一,教师以身示范,把团结和谐思想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第二,把团结和谐思想纳入课程教学之中。


  在藏族的学校教育中,老师必须遵行一定的道德标准。“第一,藏族教师要温顺,作为老师要用文明的语言教授学生,不要打骂学生,使教育能在师生和谐的关系中进行。第二,藏族教师要平蔼,教师不能骄傲、嫉妒、忿怒、狡诈、放逸等,以免老师的行为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第三,藏族教师要慈祥,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和颜悦色,要像学生父母一样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1]。藏族的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少数民族的学生及社会个体进行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民国年间,四川藏族地区学校就把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思想纳入到课程教学中。20世纪30年代,西康省藏族也把一些涉及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思想融入到学校教育中。


  “先生是汉人,我是西康人,汉人是中国人,西康人还是中国人;我们的民族有汉、藏、回、满、蒙五族,都是一家人;汉满蒙回藏苗,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共御外侮。”


  通过丰富的学校教育来推动少数民族成员认同团结与和谐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推进宗教信仰教育


  宗教信仰对于少数民族同胞而言是最自然的方式,在传承少数民族团结与和谐思想教育中必不可少。宗教更具组织性与系统性。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全民信教。可见,宗教在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另外,一些少数民族有多种民间信仰。在这些宗教与民间信仰中,有许多团结和谐思想,这些思想得以通过宗教教育的形式传承并起着作用。


  藏族有一个教育家叫萨班大师(1182-1251),他著有《萨班格言》。在《萨班格言》中记载着诸多关于民族团结与和谐思想的内容。《萨班格言》中记载:


  “学者即使年迈多病,也把知识传给后人;依靠高尚之士,请教饱学之才;结交忠厚之辈,就会长远安泰。”


  萨班大师利用他的著作、授课、辩论等方式在藏族人群中传播民族团结与和谐思想,对古代乃至今天的藏族人民团结以及民族和谐起到引导作用。


  五、提升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指个人通过观察或参与公共活动而获取知识并内化的过程。社会教育是传承团结和谐思想的普遍形式。无论是民族整体还是民族成员个体,都会以各种社会途径与其他民族或者个人接触、交流与学习。在少数民族地区,巫师、经师、寺庙主持、宗教领袖、本民族长老、地方官员、行业能人等民族精英是在社会教育中扮演传承团结和谐思想的引路人;民俗、节庆、聚会、选举、文体活动则是社会教育的承载形式。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色彩。那达慕大会活动对于蒙古族同胞而言一直是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促进民族团结效果显著。


  广西金秀瑶族社会则利用“石牌话”把一些乡规民约雕刻在石头上,在瑶族人的社会生活中普及。


  治老要正,治官要平;人不能乱做,粮不得乱捣;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做人要耿直清白;嘴巴不能乱吃,天平不能乱造;心直行大路,心正走大街;白如雪,净如水;撵牛不离鞭,母鸡不离公;鱼儿离不开水,鹇鸡离不开群;上山同路,下水同船。


  从中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话大家耳熟能详。晚辈后人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接触,慢慢熟悉,体会其内涵,最终将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在实际行动中维护民族团结与和谐。


  以上是通过社会活动以及教育的形式将少数民族团结与和谐思想呈现在各民族群体面前。掌握其中的方法和要领,将民族团结与和谐思想继续内化。


  六、强化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统治阶层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历史上,土家族与中央王朝一直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在国家有难时,土家族总是敢于担当。早在周朝时期,就有巴蔓子舍身救国的故事。战国时期巴与楚曾采用联姻的方式,来改善两国的关系。《华阳国志·巴志》说“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有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两国王室通婚,加上有巴国以三城相赠,楚王立即派兵援助,很快就平息了巴国的动乱。接下来楚王便要求巴蔓子兑现诺言,割让三城。巴蔓子是巴国的忠勇之臣,当然不会将巴国的领土拱手送给楚王,于是自刎以谢楚使,自觉地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


  政治教育作为非同寻常的环节之一,它从总体上把握着团结与和谐思想的脉络与方向。所以应重视和加强政治教育,使其发挥保驾护航的“保护伞”的作用。


  七、结语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多民族之间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少数民族的团结与和谐的思想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素。通过传承民族团结和谐思想,提炼与总结各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团结、和谐等优秀传统,并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把这些思想内化成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和谐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好局面意义重大。


  作者:由佳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