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对政治这样一类的学科,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然而,新课改后,试题的开放性逐年增强,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试题越来越多,对学生能力梯度的考查逐年加大,光靠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已满足不了高考的备考需求。政治这门课程,大多数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聊,有些虽然很认真地学,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学改治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觉得政治无趣其实是因为不了解政治。高中政治课程分为三个板块——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每一个板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比如说哲学板块,这是笔者最喜欢的一个部分。古人曾说,哲学是一门智慧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众多哲学理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哲学是思维的竞技,是思想的碰撞,正是在这种碰撞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在哲学常识的学习中,我们会折服于先人的睿智,会沉迷于自己的思考。此时,哲学对我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必修的课程,而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游戏、一场扣人心弦的思维比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所以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政治课和意识形态画等号、和时事政治画等号,认为政治课是意识形态的强行灌输,这样就是扭曲了政治课的本来面目,使学生“谈政治课色变”,从而影响其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任何学科的学习不是仅仅靠刻苦就行的,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觉得政治课很难学好,关键在于没有找到适合政治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笔者介绍两种学习技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1.重视原理。原理可谓是政治课的基础,整个高中政治课程大概就是由一个个原理构建起来的。这些原理就好比一个人的骨骼,而教材中的例子就好比一个人的血肉,有助于学习者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如对于“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生活中的例子对之进行阐释,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原理就是“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原理”这一块,最好能够将重要的原理烂熟于心。
2.重视逻辑联系。在高中政治的五本教材中,原理何其多,要想将它们都记住且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调取出来,还要注重原理之间的逻辑联系。我们可以对原理先进行归类:最简单的第一层次的归类是按照政治课的三个板块进行,分为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第二层次的归类是在已有的三板块中对于每一板块按照课本的章节或者按照你自己认为的逻辑结构进行,只要能够有利于原理的记忆即可,就这样一直分下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样就能形成一个逻辑结构图,对记忆裨益很大。
作者:刘咏霞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