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基于话语权视角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引导

2016-10-09 15: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正确使用话语权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关键,新媒体时代出现的话语权功能失调是影响网络参政有效性发挥的症结。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低层次化、非理性化和娱乐化倾向,使得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降低,要发挥话语权的辩护功能、引导功能、规范功能,提高话语表达的开放度与自由度,保障大学生话语权的充分行使;加强教育,提高大学生话语素养及其公民意识;加速信息化进程,为行使话语权提供均等机会是引导大学生网络参政有效性的有益尝试。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以网络为媒介,通过政治信息网上发布、网上选举、网上利益表达、网上评论、网上讨论、网上民意调查、网上信访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话语权是现代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掌握话语权,合理利用话语权,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否有效的重要决定因素。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公民政治参与重要群体,网络时代,他们站在了政治参与的前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而青少年网民所占比例高于60%。互联网成为大学生交流娱乐学习,尤其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现实校园中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认知和行为特征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选取在郑五所高校的500名学生,做了调研,涵盖了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师范类大学以及高职高专的不同层次的高校。调查结果显示,当前84.3%大学生对现实政治的关注程度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大学生对网络参政方式的评价是正面的, 82.1%的同学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内心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愿望;67.7%的人认为网络拓宽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增加参政议政机会,推动了青年政治社会化,反映出对网络参政发挥的正效应拥有积极的心理预期。

 

  针对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调查显示,79.8%的受访学生表示通过网络表达过政治诉求、讨论过政治时事,他们对国际局势国内动态与切利益相关的问题政治传闻等问题更为关注,他们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也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和猎奇心态,积极围观参与讨论。

 

  在参与形式的选择上,大学生利用的参政平台主要有BBS论坛、百度校园贴吧、网络社团(QQ)、政府官网、门户/新闻网站、微博、等形式。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分析

 

  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普及型不等同于有效性,现实的情况是大学生网络参与的有效性是比较低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话语权缺失。

 

  话语权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被其他团体认识,是社会公共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的发展让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网络表达的机会和平台,但拥有了说话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话语权,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说话的权利,但就其社会声音的表达而言,社会层次的分布是很不相同的,有些人的音量比较大,比如他掌握着某种权力,操纵着某种国家机器,拥有某种财产;有些人的音量比较小,因为一没有权、二没有势、三没有财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很多情况是从众的、被动的,大学生的话语权意识也较为薄弱,所表达的声音有情绪化的成分,大学生并未成为主导群体,表达诉求也很难成为普遍的声音,大学生群体并未掌握网络政治参与的话语权,这是导致其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低的重要因素。

 

基于话语权视角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引导


  ()从众性和娱乐化倾向。

 

  大学生网络参与政治明显受到泛娱乐化时代的影响,在平台的选择上更热衷于BBS、贴吧、微信、微博等大众网络平台,关注的热点问题更倾向于媒体炒热的话题、事件,大多以围观的形式出现,以娱乐的心态卷入,很少通过正式的政府官网反映政治诉求,政治网络参与大多停留在浅表层次。网络政治参与往往局限于现象,停留在浅表。一旦从众或娱乐过度,严肃的政治参与活动可能仅限平面而缺乏深度,也容易失去理性,陷于喧哗,难以形成独立、理性的观点、理念和诉求,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参与层次低。

 

  由于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大学生政治素质和政治见解能力的有限,对网络政治参与往往局限于现象,停留在浅表层次。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层次低和积极性一般的特征。大学生在网络上主要从事浏览时政要闻、网上投票、网络舆论和网络调查等一些低层次的网络参政活动,而参加竞选,参与政府管理,监督政府机构运行等一些较高层次的政治参与活动很少,而与高涨的一般网民参政行为相比而言,网络参政积极性一般,他们的网络参政的积极现实政治参与中,大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存在脱节现象。性处于中等水平,并略显低调。当然,原因除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外,主要是大学生单纯的校园生活和就业压力,使得他们不太关注政治事务和公共事务,较多关心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的选择。

 

  ()非理性倾向。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化倾向,很大程度上受所获得的不全面甚至虚假信息的误导所致,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里,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对信息的核实与价值辨别需要较高的甄别能力和经验积累,大学生囿于个人阅历、知识积累及阅读习惯,在极其个性化的网络空间里由于缺乏驾驭海量信息的能力有限,对这些垃圾信息信息炸弹会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态度,由于受这些海量信息的影响,大学生们失去了自己真实的想法,目前,我国的信息审查制度还不健全,在面对虚假、错误信息,恶意流言和无从证实的谎言的时候,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化倾向就愈加凸显。

 

  三、话语权视角下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探索

 

  ()规范使用话语权。

 

  话语权简而言之即说话的权利,但不意味着可以无所顾忌,一般说来,话语权的滥用有两条界定标准。其一,个人的话语自由不应该侵犯或影响到第三方的合法利益或称为个人行使话语的目的是故意伤害第三方,并使自己由此获利。其二,个人的话语权不应违背社会的风俗良德、道德标准。如当下盛行的人肉搜索2008艳照门事件是典型的侵犯了他人隐私,损害了第三方利益,同时也违反了社会的风俗良德、道德标准。因此,此类型的话语不应当支持。所以应对公民享有的话语表达的内容、范围、程序、行使的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通过具有操作性的标准来规范人们对话语权的行使。规范的行使话语权也就从另一个侧面保证了公民行使话语权的充分性与有效性。因此,从大学生个体而言,要增强规范使用话语权的意识和能力,从决策者角度而言,要加强网络立法和建立网络伦理规范,使得话语权得以规范和有效使用。

 

  ()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素养。

 

  一个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说明这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越高。要培养大学生对政治的敏感性、对自身权利的意识,使人们能够真正融入政治生活,实现主动参与、广泛参与、有效参与。高校作为培养机构,切实从理论修养、实践积累各个层面全面提升大学生参政议政的素质,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国家的民主进程,要尽可能的开拓渠道、创造机会来帮助大学生践行政治参与。大学生在广泛的政治参与活动中学习熟练掌握、运用手中的政治权利,来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合法权益,改变当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低层次化、非理性化和娱乐化的不良倾向,真正实现网络参政的应有价值。

 

  ()为公民行使话语权提供均等机会。

 

  在信息时代,一些人群如果在经济、文化、政治的某一个领域占据了优势,那么这种优势会比以往任何时代产生更为显著的累积效应,从而产生更大的优势。在信息社会中,接近与使用互联网表达话语属于社会价值的范畴,话语表达方式的改变又导致了权利的转移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如何实现公平行使话语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话语表达是分配利益的有效手段,有效地保证大学生话语,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有效地保护了大学生的各种权益。拥有话语权是现代社会人们必须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实现话语权的平等,有利于社会成员经济政治地位的平等。在网络时代,政府应加快培养大学生的话语意识,政府应通过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向公众强调话语权的重要性及其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让大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切实行使公民话语权;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尝到网络话语甜头的个人或团体介绍经验与体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话语的行使当中。此外,需提高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开展网络基础知识的普及与教育。为大学生提供IT培训,将网络基础知识教育扩展到任何有条件上网的地区和家庭。提高大多数人利用网络表达话语的能力,使他们的利益得以充分的表达。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的建设应如铁路、公路一样成为国家的基础设施且得到普及,才能为大学生平等地行使话语权创造物质条件,激发行使话语权的兴趣。降低电脑价格、宽带使用费用及提高宽带接入的便捷性,大力加强网络技术设施建设,扩大网络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确保各类高校的大学生都能分享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的借助网络表达话语。净化网络环境,从立法、技术和伦理等层面,过滤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形成人人自觉维护网络清朗的氛围,杜绝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网络参政的误导。

 

  作者简介:孟凡周(1981—)讲师,硕士研究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德育,传统伦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