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专学校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方面不断进行探讨,取得明显成果,但是教学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还很薄弱,亟待加强。“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下面笔者围绕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改进的对策。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专业学校必修的一门德育课,课程体现了新时期的新要求,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着重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等环节相融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的能力。
1.勇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中专“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真正地以中专生的思想心理特征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也未能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
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习者的内心理解,中专生面对德育课没有多大的压力和动力,要上好“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用心思考,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多关注学生关注的问题。
在讲授到“价格与价值规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到餐厅、菜市场调查商品价格以及供求情况的任务,通过合理的比算,看看学校餐厅饭菜的价格到底贵不贵。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很多学生看来,德育课都是枯燥无味的。究其原因,无非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经济政治与社会”虽然对教材进行了改革,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够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光靠教材的革新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应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就非常重视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教学。比如,在讲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章节时,我就让我所在的班级按照不同专业,在学校内分别走访本专业的教师,调查自己所在的专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通过调查总结,会计专业的学生说,伴随着改革开放,会计专业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说,我们最大的成就,就是保证我们的学生在上计算机课时一人一机,而且电脑的配置都是最新的,这在以前是根本做不到的;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说,我们最大的成就就是实验室建设,特别是新采购的机床,功能完备,设备齐全,能够做各种磨具,真是太方便了。通过调查,学生能体会到我们身边的巨大成就,而且在学校内分专业调查,容易操作,保证安全,而且还促使学生更加热爱本专业,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的很多章节都和当今世界的一些热点问题紧密相连,比如,“个人的收入理财”“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等章节,因为教材不可能随时变化,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果断地摒弃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及时将正在发生的历史融入教材。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当今世界的变化发展有所了解。
3.如何评价学生
中专“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如果还是延续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极大地束缚了教师创新的手脚。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这就要求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查,应重点突出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在评价过程中应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予以保护。评价应从对学生成绩的关注转变为对其综合素质的关注。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全面辩证的原则,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来考查课程所要求的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要突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笔者在实践总结了一些评价方法。①基础知识评价:占总评价的40%。主要采用试卷测试,从德育课教学情况出发,采用单向选择、多项选择、判断对错、材料分析等形式进行开放式考核。②过程性评价:占总评价的40%。其构成要素为学生学习态度、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堂提问成绩、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③活动性评价:占总评价的20%。主要结合课后练习,调查、收集有关材料,采用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的方式,形成调查报告、小论文等书面作业。
中专生的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渐进地进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的教学更需要教师具有耐心和信心,不懈地创新和尝试。
作者:徐志强 来源:求知导刊 2015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