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职政治教师,在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将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不竭动力,使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促进教与学的彼此相容,将学生培养成创新思维缜密,创新水准高的跨世纪人才,对此,笔者做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尝试,积累了许多的心得体会,现一一介绍如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民创新的热潮持续高涨,各行各业萌发出点点新绿,为我们打开了一副太平盛世、欣欣向荣的画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培养创新意识超前,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急剧紧张,学校教育面临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为课堂注入创新元素,把教学作为打造创新型人才的最佳平台,这是摆在教育系统各位同仁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作为中职政治教师,在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将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不竭动力,使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促进教与学的彼此相容,将学生培养成创新思维缜密,创新水准高的跨世纪人才,对此,我做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尝试,积累了许多的心得体会,现一一介绍如下。
一、将教学观念更新作为教育革新的常态
1. 深化学生主体观
教师和学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担负的角色和功能却是不一样的,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我们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形式的更迭都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强化“生本”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的主观内驱力,顺利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华丽变身。
2. 开创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多次证明,成功的教学必须在平等、和谐的温馨环境下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这一教学氛围。反观我们的教学课堂,刻板、晦涩应该是每个同学的共同感受,试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有可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吗,效果会好吗?答案显而易见、毋庸置疑,这一点从我们的班规制定中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细细审视我们的班规制定,仿佛给人一种身在监狱的感觉,举手投足都受到管制,学生甚至连最起码的人格尊严都不能保证,长期以来,师生关系一直处于对立僵持状态,形成内耗常态。由此可见,只有切实缓和或改变这种僵硬无情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突破现有教学模式格局,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框架
1. 把课堂交给学生,夯实其课堂主体地位
在中职政治教学过程中,可创设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如小品表演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用到的。这种小品情境最好是自编自演型的,学生在编剧演绎中,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以“价值规律”为例,在进入新课前,可以给学生留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从供求关系调查为切入点,从中领悟出影响商品价格的经济要素,截取生活中水果市场或电器商场买卖的桥段,进行简单的艺术加工,孵化出诸个小品表演情境,根据剧情需要,设置多个角色,选取几个同学来表演,提示学生从情境表演中洞悉商品价格和价值的差别,最后得出这是由“供求不平衡引起”的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在编辑小品前,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细致的社会调查,为小品编辑或演绎注入尽可能多的生活元素。学生在小组合作调查中,彼此合作、互相启发交叉进行,学生的课堂主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逐步升腾起高超的主体能力小宇宙,奠定了学生学习主人翁的地位。
2. 大力发展直观教学,催生学生的探索意识
在中职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中职政治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录像、课件以鲜活、生动的直观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入绚丽多姿的画卷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滋长,探索意识得到持续强化。如,在讲授新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章节时,我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将这一教学设计成多个环节,即回望过去和翘首未来两个模块,依托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从多个关联组合面为切入点,在动态背景、音乐的点缀下,由易到难、由表及里逐层推进,在最后的收尾阶段,自动弹出翘首未来的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优美旋律中,屏幕上不断抛射出现代化宁静乡村生态美与建筑美交合打造的一组图片,学生既受到了建设新农村的感召,又通过合理想象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效果要比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好很多。
3. 渗透动手实践元素,多角度打造全方位创新能力
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动作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动手实践就不会有思维的跃升跳动。在中职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加强手脑的联动。如,在讲授完一节新课后,在大多数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了大体的知识框架,但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够清晰,政治教师可借助小组合作谈论机制,将零散知识进行大致罗列,再按照知识点之间的契合点或连接点进行系统组合,将系统化的知识镶嵌在知识框架中,整体的知识宏观框架和微观链接也就形成了。
总之,在素质教育理念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中职政治教师必须坚持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常态思想,坚持“生本”理念,从教学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度熏陶,促进师生教学相融、相长,打造充满和谐、温馨的活力课堂,加快学生全面发展的步伐。
作者:梁嫄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 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