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关于共和,共和在中国,走向共和的展望三个方面,阐述了共和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体制改革的价值和意义。
一、关于共和
关于共和的理论论述古希腊较多,但关于共和的实践则要去看看古罗马,这个“无意识”下形成的共和国。古罗马共和国的成立没有理论依据,它是一种政体的混合,当中的多元、统一、制约等思想影响后世。
16世纪,“共和”一词开始被马基雅维利等著名人文主义学家作为与“君主制”相对立的含义使用。传统概念上,共和拥有多种另外的表达,当中关于共和的公共精神,法制观念,权力共享,协商共治,和谐均衡成为后世的宝贵财富。
18世纪后期,美国亚当斯反对将共和理解为民主甚至代议制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是混合或平衡政府及法制。麦迪逊则从权力涉及范围上界定共和,相较于民主来说,共和政府委托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共和政府所能管辖的公民人数较多,公共的范围较大。
综上,“共和”在西方政治思想上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指国家;二指政体。抽其思想精髓为:以公共的福利,以公民的共同追求为根本,依法的,政治平等的,多元妥协,权力共享,协商共治,均衡和谐的政治思想。
二、共和在中国
(一)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分权制国家。他依旧保留着清末皇帝溥仪,代表着皇权;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所蕴含制衡、分权、民意等思想受惠于“共和”思想。好景不长,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孙中山护国护法运动失败后,提出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拥有了新内涵。主权在民,五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检察)分立,以法律为纲,传统文化为美德思想,五族共和平等,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共和主义影响下的实践探索
1921年,共产党成立,成为中国革命道路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开始了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分裂状况的征程:中共二大: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立国内和平,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以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尝试:全国工农代表大会是苏维埃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公民拥有言论,出版等基本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苏维埃共和国以工农为主的基层大众为社会基础。尽管中国政治发展在当时是零碎的,不完善的,但已逐渐向更完全意义上的共和迈进。
(三)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和之路的探索
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包括各党派,各民族人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在制度上给予了各民主党派合法地方也给其发声的平台。新中国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中国是共和的,而非专制的,是民主的,而非君主的,是人民的而非资产阶级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不仅明确将整体类型载入法律也使共和国有法可依。这一时期,从一系列制度上体现共和主义,以及依法治国。
(四)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共和之路
1956年,三大改造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对人民共和也有了进一步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
(五)改革开放时期党对民主共和的新探索
1978年,全党范围内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也促进了人民政治意识的觉醒,为我国政治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
综上,中国共产党将西方的共和思想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形成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一元领导和多元有序参与相结合,平等、包容、妥协、和谐的思想。正是汲取了西方“共和”思想的精华为我所用,使“中国共和”有了丰富内涵。
三、走向共和的展望
关于真理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政体实践也同样,中国在变化的世界中改变着,关于共和或对于未来的走向做出一些思考:继续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政治参与多元化有序化并行;完善法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培养公民意识,公民参与,借鉴吸纳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逐步改革,逐步赋予新内容,中国的政治发展之路相信会越走越平坦!
作者:石倍童 来源:湘潮(理论版) 2015年6期